南川区位因素

合集下载

重庆市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樊清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2期摘要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是渝南黔北的重要交通门户。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6.6 ℃,年均降水量1 185 mm,年均日照时数1 273 h,无霜期308 d,适宜多种水果种植。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川区已形成梨、李、蓝莓、杨梅、葡萄为重点,以猕猴桃、桃、樱桃等其他小水果为补充的水果产业格局,其中以蓝莓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介绍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水果产业投入不足、品牌化水平不高、冷链物流应用程度不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提出推进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建议: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强化品牌培育推广,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重庆市南川区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3.045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大娄山脉西北侧的重庆市南部边缘,介于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是渝南黔北的重要交通门户。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四季分明,霜雪稀少,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6.6 ℃,年均降水量1 185 mm,年均日照时数1 273 h,无霜期308 d,相对湿度80%,适宜多种水果种植。

南川区水果产业发展良好,2022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0.796万hm2,总产量8.421万t,产值达4.735亿元。

1 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1.1 发展历程南川区特色水果品类的变化见证了水果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也书写着社会变迁与发展。

美丽南川我的家

美丽南川我的家

香 、茂速路(G65)包茂高速(G65)渝湘段是重庆的又一条“出海大通道”,东、中、西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在这条路交会。

此路在重庆境内的具体走向是:主城-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

南川区因此而纳入了重庆的“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之内。

南川区域内共设置了四个出口,分别是大观出口、南川主城出口、金佛山出口、水江出口。

重庆主城至南川主城出口58公里,至水江出口85公里,至金佛山不足70公里。

万南高速万南高速从万盛城区建设乡到南川水江,与渝湘高速路相连,全长约29.89公里,另一端接綦万高速路,2012年通车后万盛至南川仅20来分钟。

南涪高速南涪高速公路北起涪陵李渡,南至南川双河口,设计线路全长55.261公里,项目总投资44.24亿元,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将于2008年年底动工,工期为3年。

项目建成后,将连接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和重庆至涪陵(宜昌)高速公路;而万盛至南川高速公路北起南川,与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相连;南至万盛区,与建成的綦江至万盛高速公路相接。

该线路全长29.89公里,全线四车道,总投资24亿元,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项目预计2012年可实现通车。

南道高速重庆南川至贵州道真高速公路(南道高速)重庆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获通过,预计该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

南道高速公路即重庆南川区到贵州省道真县的高速公路, 南道高速公路南川段线路全长35公里,其中部分路线与渝湘高速公路主线重合8公里,主要控制点有南川、梅溪坝、大有。

南川至道真高速公路已作为重庆市“三环十射”高速公路网中的六射支线之一,列入了《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

南道高速公路是连接黔东北的重要快速通道,也是未来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辅助通道,其对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和搭建快速交通通道有着重要意义。

工业园区交通南川区交通便利,到重庆火车北站,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只需1小时工业园区南平组团距南川主城区15公里,经南神路到重庆100公里,距万盛主城区19公里,距渝湘高速公路入口处14公里,距万南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

南川南商中心项目招商手册

南川南商中心项目招商手册

项目主题功能定位
融合项目周边资源、南川商业空白,使项目能充分展现“南商 中 心 ”的建 筑环境意像、文化氛围、建成南川新城中央商务区核心商圈的高品质、高价值 的新型商业中心,具备市场竞争的差异化。
1、 以现代商业建筑文化为原点,创造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主题 情景商业建筑”,既有城市文脉的根基,又有对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体现,又符 合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要求和对新城市文化理念的认同;
➢ 2009年,南川作出了“135”发展部署,即围绕建设区域经济中心这“一大主旋律” ,着力凸显重庆卫星城、都市后花园、特色旅游区“三大新定位”,培育壮大铝工业 、金佛山旅游业、房地产业、特色农业、民营经济“五大增长点”。
➢ 时至今日,南川的发展已迈上新的 台阶,成为渝南乃至涵盖黔北广阔 的市场前景的最为成熟的经济腹地
南川概况
南川地处重庆南部,为渝南黔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南川地理上与涪陵、巴南、万盛、武隆、綦江和贵州道真、正安、桐梓等 8个区县毗邻,素有“黔蜀喉襟、巴渝险要”之称。南川交通优势明显,距 重庆解放碑仅75公里,属重庆“1小时经济圈城市群重点区域之一”。
南川在我国的位置
南川在重庆的位置
南川
※ 南川价值——1小时经济圈
项目规划指标: ➢ 总用地面积:25700平米; ➢ 总建筑面积72000平米;其中:
商业约4300平米(计容面积) 住宅29000平米
➢ 建筑密度:≦45% ➢ 建筑限高:≦40米 ➢ 商住比:6:4 ➢ 车位配比:960辆
南川行政中心
新城布局图
注:图中红星即为本案所在位置
项目所处西城片区为南川高端居住集中区,在建、已建、将建项目均为高品质住区或商住综 合区。区域住宅目前已开发量总计超过300万平米,规划居住人口9万人。待开发面积约268万 平米,规划居住人口7.5万人。城区建成后,区域总人口量将达到15万人以上。

重庆南川

重庆南川

南川目录1.1历史沿革2.2区域概况3.3区位优势4.4旅游资源丰富5.5地理条件6.6经济发展历史沿革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时期。

南川者南江之别名也。

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以南川之名名其发源县。

公元637年,南川置县。

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54号)批复同意撤销南川县,设立南川市;6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4]246号)批复同意撤销南川县,设立南川市。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06]110号)批准:撤销南川市,设立重庆市南川区。

区域概况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南与贵州省道真、正安、桐梓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县为邻,北接涪陵区,西连巴南区、綦江县、万盛区。

总面积2602平方千米。

总人口65万人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邮编:408400。

区号:023。

领导班子: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永康区委副书记·区长:谭家玲南川区辖3个街道、14个镇、17个乡: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三泉镇、南平镇、神童镇、鸣玉镇、大观镇、兴隆镇、太平场镇、白沙镇、水江镇、石墙镇、金山镇、头渡镇、大有镇、合溪镇、石莲乡、木凉乡、河图乡、土溪乡现改为黎香湖、乾丰乡、骑龙乡、鱼泉乡、中桥乡、铁村乡、德隆乡、庆元乡、古花乡、峰岩乡、民主乡、冷水关乡、石溪乡、福寿乡区位优势南川已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群。

照初步构想,一小时经济圈”由24个区县组成。

这些区县包括:主城9区、南川、双桥、长寿、合川、涪陵、永川、江津、万盛、璧山、綦江、荣昌、大足、潼南、铜梁、武隆。

重庆南川工业园区交通便利,到重庆火车北站,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只需50分钟。

正在建设中的南涪铁路直接连接渝怀铁路。

经由怀化枢纽站,可达到南方各大城市。

南涪铁路直接抵达涪陵深水港。

南川基本情况doc1

南川基本情况doc1

南川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幅员2602平方公里。

春秋时为巴国属地,公元637年设县制,1994年4月撤县设市,2006年10月撤市设区。

辖3个街道、31个乡镇,人口66万。

——区位优势凸显。

与8个区县毗邻,素有“黔蜀喉襟、巴渝险要”之称。

渝湘高速公路南川段2007年11月底开通,南川距重庆主城区58公里,到江北国际机场和长江深水港码头1小时车程。

随着南川至万盛、至涪陵、至道真高速公路逐步建成,境内将形成“X+1”高速公路网络。

南川至涪陵、至万盛铁路建成(改造)后将把重庆境内的渝黔线、渝怀线、沪汉蓉渝大通道连接起来。

——生态条件良好。

金佛山拥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六项桂冠”,方圆1300平方公里,最高峰2251米,查明生物8085种,被誉为“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

抗蒙遗址龙岩城被誉为“南方第一屏障”,黎香湖、山王坪、神龙峡、楠竹山等景区景点极具开发价值。

海拔高差1911米,有河流91条,森林覆盖率44.4%。

——矿产资源丰富。

探明矿产资源20余种,铝土矿远景储量在3.2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1.1亿吨,是重庆市正在建设的铝工业基地;煤炭资源总储量5.48亿吨,已探明储量2.1亿吨,是全国产煤基地县(区);石灰石、石英砂、硫铁矿、耐火粘土等矿产质优量丰。

——产业开始集聚。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7%,总量高于万盛区、武隆县的总和,高于贵州省桐梓、道真、正安三县的总和。

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8.6%。

现有重庆工业50强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家,铝工业、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逐步壮大,连续4年被评为“重庆工业进步区县”。

农业具有一定特色,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区、全国茶叶基地百强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区、全国优质牧草种子基地区、国家优质稻示范基地、国家优质油菜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中华蜜蜂之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量达到130个,农机化水平达36.3%,居全市第一。

三线建设在南川

三线建设在南川

三线建设在南川三线建设在南川重庆市南川区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卢华丽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针对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做出了“调整一线,建设三线,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进行备战”的重大决策,从而在中国在内陆地区进行了长达15年之久的三线建设。

地处西南的重庆为三线建设最大的中心城市,南川又在其中占有重要一席。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用三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把重庆地区,包括从綦江到鄂西的长江上中游地区,以重钢为原料基地,建设成能够制造常规武器和必要机械设备的基地。

”[①]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的建设,包括国防工业内部配套项目,以及为兵器工业服务的基础工业和机械工业配套项目。

其中,新建红山、庆岩等兵工企业14个[②],在南川的就有5个(国营天兴仪表厂、宁江机械厂、庆岩机械厂、红泉仪表厂、红山铸造厂)。

通过三线建设,重庆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备的以常规兵器制造为主,电子、造船、航天、核工业等相结合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在较大程度上加快了重庆的现代化进程。

一、南川建设三线的区位优势南川历史悠久,春秋时为巴国属地,唐贞观十一年(637)始置县。

解放后属四川省涪陵地区管辖,1994年撤县设市,1997年划归重庆直辖市管辖,2006年撤市设区,拥有1370年的建置史。

南川具有建设战略大后方所必须的地理环境和基本条件:南川位于川黔交界的大娄山脉西北侧,地处云贵高原末端,是内陆腹地大山区。

东承重庆武隆县和贵州省道真县,南连贵州省正安、桐梓县,西及重庆巴南区、綦江县和南桐矿区,北接重庆涪陵区,自古以来就是渝南黔北的交通要道。

早在1937年,川湘公路就从南川境内中部通过,距重庆主城区仅170余公里。

通向贵州省遵义、贵阳两市的又有省际公路相连,距长江水运涪陵水码头也只有百公里,距铁路运输万盛火车站仅有40公里。

其南部以金佛山、柏枝山、顶箐山为屏障,山势高峻,切割强烈。

境内有大小溪河91条,属长江流域乌江、綦江水系,水资源较丰富。

地理南川:修行亿年的桃源之地

地理南川:修行亿年的桃源之地

在金佛山,化石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事物。曾有人在修建厂房开挖地基时,从30米的地下深处,挖出了一对乌龟化石。后经南川市文管所相关专家鉴定,这对“双龟”藏在地下已有亿年之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此外,还在这一带发现了当时国内最长的直角化石,现在依然保存在金佛山。
金佛山由几亿年前的汪洋大海,演变为如今的群山叠嶂。在这翻天覆地的巨变过程中,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地质变化、生物进化的印记,而金佛山也成为了发掘不尽的地质宝库。
金佛山石林参差、溶洞是众多喀斯特地貌特有动物的栖息地。比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溶洞地下河里,生活着几乎全身透明、约有半个手掌大的蝌蚪,这是红点齿蟾的蝌蚪。红点齿蟾不但是我国的稀有品种,而且还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一种蝌蚪在溶洞中生活的蛙类。此外,在金佛山东北部的庙坝村境内的喀斯特峡谷中,生活着全身黝黑、仅两颊为白色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黑叶猴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动物,仅分布于越南、广西、贵州和重庆等热点亚热带喀斯特地区,其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金佛山属于其分布的最北界。
在主峰风吹岭的西南侧有一片奇绝的“生态石林”,这与人们熟知的云南路南石林有所不同,在这片“生态石林”中生长着大片的山顶苔癣矮林。由于此地位于迎风坡,常年多雾多风,生长在这里的乔木状杜鹃枝干遒劲,好像被无形的大手拧过一般。而金佛山湿度相对较高,在这片湿润的环境中,岩石上被厚厚的一层苔癣覆盖,散发出一股原始的气息。在世界范围来看,石林与矮曲林交相辉映的景象并不多见,而矮曲林中的很多杜鹃都是金佛山的稀有品种,于是更彰显出金佛山石林的独特峻秀之处。
Hale Waihona Puke 南川地质构造与发育历史极为复杂,具有演化多样性、地层出露齐全等特点,从下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不同的岩层分布。岩浆活动主要是前震旦纪、早震旦世、二迭纪、晚三迭纪四个时期,由于四川盆地长岭半边山断裂带缓冲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境内具有代表性的金佛山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地质原生态——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半边山断裂带纵贯于重庆市中部,是川东陷褶束内一条以压扭性为主的断裂构造,该断裂带与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带、华蓥山断裂带、方斗山断裂带等共同构成了川东陷褶束内的主要断裂带。这些断裂带与川东的褶皱束平行,构成了重庆地区特有的断褶构造带。

南川硒元素

南川硒元素

南川硒元素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南川市,这里河网密布,水文条件优越,是中国硒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当地的农产品,如大米、蔬菜等,其硒含量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日摄入量。

硒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它不仅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在抗癌、抗衰老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南川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自然的这份宝贵馈赠。

当地农民依靠硒富集的土壤,种植出色香味俱佳的大米和各种富硒农产品。

久而久之,南川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硒之乡"。

这里不仅农产品享有盛名,就连当地的温泉水也富含硒元素,成为旅游景点。

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南川人正努力将这份珍贵的礼物分享给世人。

通过开发富硒食品和保健产品,让更多人从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中获益。

南川硒元素,正在熠熠生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区位概况
南川区是重庆市辖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北纬28°46′-29°30′、东经106°54′-107°27′。

东南与贵州省道真县、正安县、桐梓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县为邻,北接涪陵区,西连巴南区、綦江县、万盛区。

②行政区划
总面积2601.92平方千米。

总人口65.07万人(2006年末),其中农业人口55.21万人。

全区辖3个街道、15个镇、16个乡: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三泉镇、南平镇、神童镇、鸣玉镇、大观镇、兴隆镇、太平场镇、白沙镇、水江镇、石墙镇、金山镇、头渡镇、大有镇、合溪镇、黎香湖镇、石莲乡、木凉乡、河图乡、乾丰乡、骑龙乡、鱼泉乡、中桥乡、铁村乡、德隆乡、庆元乡、古花乡、峰岩乡、民主乡、冷水关乡、石溪乡、福寿乡。

区政府驻东城街道。

③水文地质
境内属丘陵槽坝地带,地形以山为主,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

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城区海拔550米。

有凤嘴江、龙川江、大溪河、梨香溪等,分属长江流域乌江、綦江水系。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年均降水量1185.2毫米,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日照1273小时,无霜期为305天。

煤炭、铝土、硫铁矿、石英砂、石灰石等矿藏丰富。

④交通条件及旅游资源
川黔铁路、渝怀铁路、南涪铁路、万南地方铁路、沪汉蓉大通道,渝湘高速公路、省道雷(神殿)石(柱)、渝(重庆)道(真)公路过境。

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阳嘉二年雷劈石崖墓群和南宋抗元名城龙岩城,金佛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旅游地有三泉公园、尹子祠、文峰塔、一线天以及省级森林公园楠竹山南部景区。

⑤估价对象区位条件分析
估价对象位于南川区三泉镇大河坝村,即金佛山卧龙潭峡谷风景区,离南川区县城约20公里,区域内水、电、路、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能满足各项生活及生产活动的需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