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 三视图的画法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视图》优秀课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视图》优秀课件1

解:下图是组合体的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巩固新知
3.画出图中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2)加权平均数: =(xf+xf+…….+xf) (2)根据“油箱内剩余油量=汽车油箱容量﹣汽车耗油量”解答即可;
解:三视图如下: (2)点M为“等轴距点”,B,M两点的“轴距长方形”为周长等于8的正方形,求M点的坐标;
_____S_1>__S_3_>__S_2_____.(用“>”号连接)
6.(易错题)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EFG中,FG=18cm, EG=14cm,∠EGF=30°,则AB的长为____7cm.
7.如图是一个直四棱柱及其主视图和俯视图(等腰梯形). (1)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可求出俯视图(等腰梯形)的高为___4__; (2)在虚线框内画出左视图,并标出各边的长. 解:如图所示
8.(数学建模思想)如图是一个粮仓,其顶部是一个圆锥,底部是一个圆 柱.
(1)画出粮仓的三视图; (2)若这个圆锥的底面周长为32 m,母线长为7 m,为防雨水需要在粮仓 顶部铺上油毡,则需要油毡的面积是多少?(油毡接缝重合部分不计) (3)若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 m,高为5 m,粮食最多只能装至与圆柱同 样高,则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体积的粮食?
俯视图 宽
正三棱柱 (2)
球 (3)
归纳:
主视图 左视图
三视图的具体画法为:

1. 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长

2. 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

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俯视图
3. 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
与俯视图“宽相等”;
4. 为表示圆柱、圆锥等的对称轴,规定在视图中加画点划线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得画法步骤ppt课件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得画法步骤ppt课件
细点画线
约d/2
轴线、中心线
双点画线
约d/2
极限位置轮廓线
波浪线
约d/2
断裂处的边界线
粗点画线
d
有特殊要求的线等
双折线
约d/2
断裂处的边界线
表中列出的八种图线中最常用的有四种,即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
图线
1.各种图线作图要求
粗实线:其宽度称为d,一般取0.7mm。 要 求: ⑴ 图线粗细均匀光滑 ⑵ 图线要黑,作图时用较软的B或2B的铅笔。
一、草图的基本概念 1、定义:不借助任何绘图仪器,仅依靠目测的大致比例,徒手绘制的图样。 2、应用场合:主要用于现场测绘、设计方案讨论或技术交流。
二、图线的徒手画法---徒手草图并不是潦草的图 绘制草图时使用软一些的铅笔(如HB、B或者2B),铅笔削长一些,铅芯呈圆形,粗细各一支,分别用于绘制粗、细线。画草图时,可以用有方格的专用草图纸,或者在白纸下面垫一张格子纸,以便控制图线的平直和图形的大小。 在绘制草图的各种图线时,手腕要悬空,小指接触纸面,草 图纸不固定。为了方便,还可以随时将图纸转动适当角度。 各种图线的画法如下:
⑵ 圆的尺寸标注形式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直径符号φ,各种标注形式如图所示。
⑶圆弧的尺寸标注形式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半径符号R,标注形式如图示。
标注球面的尺寸时应在φ或R前加注字母S。 注意:对于整圆或大半圆都应标注直径尺寸
六、尺寸注法(GB4458.4—84)
图样中的图形只能反映物体的形状,而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则要由图中的尺寸来确定。国家标准规定了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1.基本规则 ⑴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⑵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果要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⑶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⑷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精品课件29.2 第1课时 三视图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精品课件29.2 第1课时 三视图
第二十九章
九年级数学下(RJ) 教学课件
投影与视图
29.2 三视图
第1课时 三视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 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明确视图与投影 的关系.
2. 能识别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
么缘各“
原身不横
因在同看
吗此.成
A
B
C
D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等,那
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
(D)
A.球 B.三棱锥 C.正方体 D.圆柱
3.将矩形硬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80°所形成的
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可能是
(C)
A.矩形,矩形
B.半圆、矩形
C.圆、矩形
D.矩形、半圆
4.如图摆放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B)
A
1. 三个投影面 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
墙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正面,正面 下方的叫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
正面
2. 三视图
主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正面





俯视图
宽 俯视图
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个物体 的一张三视图.
主视图
主视
左视图
正面
左 视
B
C
D
5.下图中①表示的是组合在一起的模块,那么这个
模块的俯视图的是
(A)





A.② B.③ C.④ D.⑤
6. 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三视图的画法》PPT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三视图的画法》PPT

间有怎样的联系?





高高

高平齐


长 宽
长对正
宽相等
俯视图
3.三视图的画法
例1 画出图中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圆柱 正三棱柱 球 画三视图的具体方法: (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 “长对正” ;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 “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 (4)为表示圆柱、圆锥等的对称轴,规定在视图中 加画点划线表示对称轴.
九年级 下册
29.2 三视图的画法
1.回顾三视图相关知识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往往 采用多个视图来反映同一物体不同方面的形状.
例如下图中右侧的三个视图,可以多方面反映飞机 的形状.
1.回顾三视图相关知识
视图
当我们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平面 图形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视图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方向光线下的正投影.
规定
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 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2.动画演示,了解关系
正对着物体看:
物体左右之间的水平距离是
物体的宽;
上下之间的竖直距离是 物体的高.
正面


水平面
高 侧面
2.动画演示,了解关系
两两关系
在反映物体大小方面,三视图中,三个视图两两之
4.反思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你的理解.
(1)请从投影的角度说说三视图中三个视图的产生 过程.
(2)在三视图中,各视图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 大小关系?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三视图及其画法----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三视图及其画法----第一课时

(2)画出图中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目标】1.会从投影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

2.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重点】1.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概念的理解。

2.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1.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

2.正确画出实际生活中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过程】导入明标:二人组回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画法自学质疑:阅读课本第94页一97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三视图分别指什么?它们都是平行投影中的什么?(2)三视图的位置怎样分布?(3)三视图中各视图的大小也有关系。

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______ ,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__________ ,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_______ 。

因此三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

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____________ ,主视图与左视图的____________ ,左视图与俯视图的____________ 。

(4)画三视图的口诀是什么?(5)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构成组合体的各个部分的视图也要注意(学生自学完成)拓展训练:(1)画出下图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P A®⑴ ⑵ ⑶ ⑷三视图及其画法第一课时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的几何体是()(A)圆锥(B)圆柱 (C)球 (D)空心圆柱(4)下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5)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6)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7)如图,粗线表示嵌在玻璃正方体内的一根铁丝,请画出该正方体的三视图h n从正血看从正面看。

29.2 三视图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品讲义

29.2 三视图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品讲义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2 三视图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2.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模型。

3.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基本概念,能够画出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能够正确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知识点01 三视图1.三视图有关的概念(1)视图: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叫作物体的一个视图。

(2)三视图:从3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观察物体,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作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作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作左视图。

【微点拨】(1)视图的本质就是正投影;物体的主视图,等同于一束平行光线自物体的前方向后方照射,在正面投影面上得到的正投影;俯视图、左视图类似。

(2)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向表示物体的形状,三者结合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2.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三视图的摆放一般是,主视图在左上方,它下方应是俯视图,左视图在右边.在物体的三视图中,主视图可反映出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可反映出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可反映出物体的高和宽.【微点拨】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即学即练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A .B .C .D .【答案】A 【分析】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为主视图,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从正面看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中间有两条竖着的虚线,即,故选A 知识点02 画三视图1.画几何体的三视图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先观察几何体,判断出从3个方向看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即三视图;然后把三视图按照一定位置画出来。

画三视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得画法步骤.ppt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得画法步骤.ppt

3、角度线
对30º、45º、60º等常见角度,可根据两直角边的比例关系, 定出两端点,然后连接两点即为所画的角度线。如画10º、15º等 角度线,可先画出30º角后,再等分求得,如图所示。
4、圆的画法
目测半径法:画圆时,先徒手作两条互相垂直的中心线,定出圆心, 再根据直径大小,用目测估计半径大小,在中心线上截得四点,然 后徒手将各点连接成圆。当所画的圆较大时,可过圆心多作几条不 同方向的直径线,在中心线和这些直径线上按目测定出若干点后, 再徒手连成圆,如图所示。
1.基本规则
⑴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 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⑵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 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果要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 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⑶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 另加说明。
5、椭圆的画法
根据椭圆的长短轴,目测定出其端点位置,过四个端点画一 矩形,徒手作椭圆与此矩形相切,如图所示。
6、圆弧与圆角
利用与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相切的特点,先画出正方形、 长方形、菱形,再通过切点作内切圆角及椭圆,如图所示。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比例的定义: 指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三视图的形成
从物体的上面往下 面看得到的视图 从物体的左面往右 面看得到到的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从物体的前面往后 面图方向
高平齐,
主视图

俯视图
长对正,

左视图
宽 宽相等.
主视图方向
画 一 个 物 体 的 三视图时,主视图 ,左视图,俯视图 所画的位置如图 所示。

初中数学三视图的画法ppt课件

初中数学三视图的画法ppt课件

圆台
练习一: 画出下列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六棱锥
圆台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六棱锥
小结:若相邻的两平面的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分界线和可见轮廓线都用实线画出。
六棱锥的三视图
例3: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注意: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画出。
2
3
5
2
4
A
B
C
D
小 结
三视图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侧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 位置: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挑战“自我”,提高画三视图的能力.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四棱锥
圆台



体验三视图的作法
六棱柱



体验三视图的作法
练一练:画出左图的三视图
先布局定作图基准,从俯视图开始画起,后画主、左视图。
请同学自己做
请同学自己做
先布局定作图基准,从俯视图开始画起,后画主、左视图。
Φ
Φ
如果要做一个水管的三叉接头,工人事先看到的不是图1,而是图2,然后根据这三个图形制造出水管接头.
图2
图1
三通水管
练习: 根据三视图想像物体的形状。
圆柱
圆台
手电筒
从左向右看
圆柱
正六棱柱
螺丝杆
从左向右看
圆柱
四棱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有一种爱很伟大,那就是母爱!世上有一个人最值得我们去回报,那就是母亲。 母亲像什么,母亲像天使一样把一点一滴汗水与祝福慢慢地撒在我们的心里。
母亲是什么,母亲为我们打开成长的大门,母亲是上帝派下来哺育我们的天使。 在人生崎岖坎坷的旅途上,是谁给予你最真诚、最亲切的关爱,是谁对你嘘寒问暖,时刻给予你无私的奉献;是谁不知疲倦地教导着你为人处世的道理;是谁为了你的琐事而烦恼?
奥迪在中国已经成功地打造了豪华车 品牌形象。从奥迪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过 程来看,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的轿 车市场起源于公务车市场,奥迪因历史原 因在公务车市场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如 此,奥迪携此优势也在进一步扩大市场, 瞄准商务用户和私人用户。随着奥迪A4 的正式上市,奥迪加强了其在私人用户领 域的地位。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跟佛家学放得下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眼光和思维所涉及的面,尽量往大了走、往高了去,则是人人可以努力靠近的。 综上: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车水马龙的闹市里,双眸里闪烁着都市的霓虹,衣服上沾满着汽车 曾经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这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它可以让你随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不会向你抱怨,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种爱,叫“母爱”!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工人在建造房子之前,首先要看房子的图纸.但在平面上画 空间的物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必须把它画得从各个方面 看都很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三视图法.
什么是三视图法呢?
就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 物体,一般是从正面、上面和 侧面,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 图,即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遵循从下层向上层、从左边到右边的原 则一层一层的画。
从 左 侧 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示 例: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视图表达的意义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
例1 画出如图1和图2所示的正方体和圆柱的三视图.
1
2
正 视 图
左 视 图
正 视 图
左 视 图
俯 视 图
俯 视 图
同类变式训练:
如图(1):如果圆柱的侧面正对着我们,它 的三视图是什么? 如图(2):如果圆柱的底面正对着我们,它 的三视图是什么?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时,心思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时,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还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 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
对了!是伟大的母亲。母爱是无私的,是永不停息的。没有一位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不管怎样,母爱终究都是生命中最真挚,最无私的爱。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母亲。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母亲。
H
BM
O
Q
S
U
W
A1
C1
N
P
R
T
V
X
B1
D1
演示
试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下列各几何体得到的几何图形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家庭作业
1.P118 4、7、10、13
2.用硬纸片制作正方体的展开图, 探究共有多少种展开图?
三视图的对应规律
主视图和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宽相等
课堂练习:
1、三视图都一样的几何体有__球__体_、___正__方__体__(两种)
2、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圆__锥__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3、如图所示的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是(D )
(A)圆柱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B)圆锥
(C)长方体
(D)三棱柱
考考你
正视图( A ) 左视图 ( A ) 俯视图 ( B )
A
B
C
正视图( B ) 左视图( B ) 俯视图( C )AB NhomakorabeaC
1 上图的⑴、⑵、⑶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对强6型歼击机
B 所看到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B) 从上面、正面、左面看 (C)从上面、左面、正面看 (D) 从左面、上面、正面看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chóu)躇(chú)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 跟道家学想得开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所以说,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说,其中三个最著名的,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最高境界对照参悟。 跟儒家学拿得起。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一是自然境界。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对所做的事并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那个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那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就是这种人。
二是功利境界。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四是天地境界。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时他就已经不需要动脑子了,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已经事事洞明,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人处平地,到处都会遮眼阻路;人登顶峰,世间便能一览通途。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眼界大了,心就宽了;站得高了,事就小了。想不开,往往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