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的药名情书_医药典故
描写中草药的词语

描写中草药的词语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天南望,半夏微凉,期艾三千青木香。
中草药很神奇,能把百病来防治,华佗医术传百世,扁鹊神医创奇迹,《鹿茸救母》的故事很经典,灵芝草,不老仙丹的传说不一般。
漫山遍野蒲公英,时常饮杯苦丁,消炎,化瘀,去火,又化痈,艾蒿更是用处多,祖祖辈辈都用它,菊花茶,金银花,枸杞玫瑰花泡着喝,泡大海时常喝,防治咽炎离不开它,苍耳,甘草,炒山楂,莲子、薏米、槐花茶,丹参、陈皮、大红枣,百合、山药、阿胶糕,保健身体很重要,很重要!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春日出游,看到野外自然景色清新秀丽,皮日休当即吟七绝一首:“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草香石冷无近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吟罢,他对陆龟蒙说:“我这首诗虽不见佳,但却暗含三味中药名,老兄你能否猜得出?”陆龟蒙听后,不禁笑道:“不必过谦,诗写得好,但药名并不难猜,是竹叶、通草、远志三味药,是也不是?”沉吟片刻后念道:“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皮日休不假思考地答道:“不过是紫葛、黄连、地骨三味药而已。
”我坚持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每一碗的入口,也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苦涩。
在这几个月之中,我喝了不知多少碗中药,也不知品尝了多少份苦涩。
在这背后,却带来了最终的快乐——病情好转。
这多亏了这一份苦涩,若没有它,我拿什么去换最后的那份甜蜜呢?不必要去抱怨,生活中的苦是需要的,掌握好这份苦,最终就可以换取甜,因为你付出了几份苦涩,就能换取几份甜蜜。
相信我们都曾经有惧怕喝中药的经历,年幼的我毫不例外。
印象至深的是,小学的一次生病,药很晚才煮好了,凌晨的时候母亲把我从床上叫醒,说是要喝中药了。
我顿时既恐惧又愤怒,又哭又闹满心的不情愿。
母亲虽说第二天还要上班,却还锲而不舍地抚慰我。
直到最后,我一边哭一边把那难喝至极的黑东西灌下肚子。
还未喝完,就开始反胃呕吐。
在那次以后,我一旦是喝了极苦的药就很容易呕吐。
中药药名连成的诗词精编版

忆微之(唐·白居易)押东韵引用典故:不事小儿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09:32:44)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押麻韵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出自《周易》原话是,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中药药名连成的诗词在中医药文化的百花园里,用中药药名连缀写成的药名诗词是一枝奇葩。
我国的中药品类繁多,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药的命名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古时有不少文人墨客很善于将中药名写入诗词之中,给死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
以药名入诗,只要运用得当,贴切合理,就可以曲折委婉的表达人情事理,耐人寻味,不仅使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且增长了中药知识。
一、宋.辛弃疾的《静夜思》:巧妙内嵌24味中药,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征战在沙场的丈夫的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
静夜思[宋]•辛弃疾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
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二、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曾用中药名写过一段情书,情书中共用了14味中药名,使情思、情趣跃然纸上,妙趣横生。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
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三、古时有一才女,出身草药世家。
中药对联故事

一封用药名写成的信安徽的一位老学者给台湾友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共用了60多味中药,饶有风趣:白术兄:君东渡大海,独活于异乡生地,如浮萍漂泊,牵牛依篱,岂不知母思念耶?今日当归也,家乡常山,乃祖居熟地,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菊花,冬有腊梅,真是红花紫草苏木青,金樱银杏玉竹林。
龙眼鸣赭石,仙茅石斛连钩藤。
昔日沙苑滑石之上,现已建起凌霄重楼,早已不用故纸当窗防风矣。
而是门前挂金凤、悬紫珠,谁不一见喜,家中东园遍布金钱草、益母草,西苑盛开百合花、月季花。
北墙爬满络石藤、青风藤。
南池结有芡实子、石莲子。
但见青果累累,花粉四溢。
令尊白前公,柱虎杖,怀马宝,扶寄奴,踏竹叶,左有麝香、藿香,右有红花、槟榔,陪伴上莲房,已是巍巍白头翁矣。
令堂泽兰婶虽年迈而首乌,犹千年健之松针也。
唯时念海外千金子,常盼全家合欢时,望勿念寄生地,愿君早回乡(茴香),弟杜仲顿首。
(唐蓬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辛弃疾夫妇用中药名写的情书相传,辛弃疾新婚不久便赴前线抗金杀敌,疆场夜静之余,用药名给妻子写了一首《满庭芳·静夜思》信:“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
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词中用了24个中药名,来表达自己的无限思念之情。
妻子接信后,也以药名回书一封:“槟郎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
谁使君子,寄奴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妻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
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信中也用了中药名16种,表达了情意绵绵的思夫盼归之情。
由此可见,其夫妇对中药的熟悉程度,同时也表达出两人之间的感情如此丰厚。
巧用药名寄想思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医生外出行医,很久也不回家,妻子十分想念,于是就用中药名写了一封信寄给丈夫:“吾念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寄生缠绕他枝,令故国芍药无主矣。
中药情诗

一、谁说中药没情调,53味中药情诗,您造不?现为大家找的这首情诗通篇234个字,有124个字就是药名,其中共有53味药,其中有一味药就是隐藏的,瞧瞧您能找出多少来!策海马,执虎杖。
轻登重楼,急越常山。
欲照九里明,耀出千里光,忽闻神曲绕竹黄,白芷通草欲降香。
天冬未见仙入凡,只见佳人紫菀旁。
我心为伊小飞扬,爱将紫草换丁香。
人参没药君佩兰,寸心龙骨续断缘。
岂闻首乌换雪胆,几人能懂女贞香。
丽影轻舞西河柳,空有沉香在莲房。
三月十日蛇床上,徐长卿兮配紫萱。
苁蓉豆蔻白僵蚕,方藤牵牛欲合欢。
六月雪中一点红,留得一轮苏合香。
木槿林小鹰不泊,男儿远志在四方。
雪上一枝蒿如月,腊梅花开无需赏。
寻梦千里路路通,钩藤狼毒不需还。
功成名就便当归,王不留行速还乡。
身着彩衣桂枝冠,轻粉朱砂就是新娘。
与伊连理金不换,誓欲百合到天荒。
当生姜失去麻黄,才懂得什么叫彷徨:当佩兰失去藿香,才知道什么叫神伤;当我离别了您,才懂得什么叫断肠。
什么就是大黄的豪爽,什么就是桑叶的清凉,什么就是人参的无私,什么就是附子的坚强!山海棠给我春天的芬芳,薄荷送我夏日的清凉,怀菊给我秋日的慰藉,冰片送我冬天的舒畅。
您就是我受伤时的三七,失意时的远志,烦闷时的栀子,迷茫时的苏与香。
在没有您的时候,我才懂得什么叫夏月麻黄:在想起您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调与诸方:在梦到您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平补三焦:在遇到您的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就是救逆回阳。
人生就像熟地,在九蒸九晒中得到升华:人生应该像青黛,在氤氲中营造希望:人生应该像阿胶,在炽热煎熬中得到凝练:人生更应该像石膏,在烈火焚烧中追逐辉煌……在我们的相处中,从没有过什么十八反,也不存在什么十九畏,有的只就是相使、相须!我们曾一起分担风寒暑湿热,一起体验酸苦甘辛咸,一起追逐寒热平温凉。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
这首诗引用了相思子、意苡仁、白芷、苦参、槟榔、当归、远志、菊花、茴香这几味中药名,把一个闺中少妇苦苦盼郎归的幽怨描写得如此细腻。
那些用中药名写的绝美情诗

那些用中药名写的绝美情诗中药不仅仅有寒热温凉,也不仅仅有酸苦甘辛咸,还有诗和远方的爱情。
下面就是搜集的一些用中药名写的绝美情诗。
古诗词首先给大家看两首古代情诗,第一首是妻子写给奔赴沙场的丈夫,妻子在家担心丈夫的安危,又十分期盼丈夫能安然回家。
就如诗名一样,盼君归。
盼君归·离殇半夏如期君当归,奈何敌寇恰猖狂。
将军无计扫余殃,尸骸轻粉卧沙场。
妾盼不见白芨书,蛇床独活梦凄凉。
待到薄荷满地时,笑与槟榔共茴香。
远在沙场的丈夫收到妻子的来信后,也用带有中药的诗回信:与妻书·断肠使君佩兰当归日,恨遇胡厥猖狂时。
远志岂因青黛改,桂心一片报国志。
鸿雁几辞秋风去,苦参犹念红娘子。
待晓祈福千层塔,附子难归故里迟。
丈夫说他也很想早日归家,但军情紧急。
虽然他很思念妻子,但自己衷心报国的志向,不能因为儿女情长而放弃。
所以写道:“远志岂因青黛改,桂心一片报国志”。
很是感人,深情地描述了对妻子的思念,和报国的远大志向。
辛弃疾也是用中药名写词的高手。
传说辛弃疾新婚之后,便赶赴沙场抗金,在沙场上某个安静的夜晚,他给爱妻写了一首词来表达自己的相思。
满庭芳·静夜思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读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
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据说妻子收到信后,也用药名回信,信中用了16味中药以表相思。
槟榔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
谁使君子,寄奴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妻叩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芨书,茹不尽黄连苦。
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还有下面这两首《生查子》,都是描述在家妇人思念远方丈夫的情诗。
生查子·药名闺情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

《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
其诗曰: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
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
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节,颇值玩味。
“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大西天即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经”的矢志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驾亲自为御弟三藏饯行,并与众官送出长安关外;“三棱子”指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个徒弟;马兜铃正是唐三藏师徒与小白龙马一起“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匆匆赶路的形象和声音;“茯苓”是指西天如来佛祖;“防己”“竹沥”指唐僧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象新采的竹茎,经火炙后沥出的澄清汁液;“茴香”谐音回乡,只取经成功返回唐朝。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从近二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择了能表达小说内容的几味,藉中药名称和全诗浑然一体,巧妙地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令人拍案叫绝。
在第二十八回里,吴承恩还用药名写了一首《西江月》的词,描写孙悟空对进犯花果山残杀众猴儿的猎户,进行抵抗的情景: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
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
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这里用了乌头、海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槟榔、轻粉、红娘子9个中药名,生动地描写了当时激烈拼杀和猎户残亡的战斗场面。
《药名体》诗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字义甫,进士出身,史载其“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
在《宋诗记事》中载其写的两首《药名体》诗:其一云: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
行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
其二云: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最新中医药里的药名诗词精选

中医药里的药名诗词中医药学依赖民族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而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又形成了璀璨的中医药文化。
她表达了一种情结,引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眷恋;她传达了一个信息,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古国的文明;她架起了一座桥梁,承载着中西方文化的沟通。
在璀璨的中医药文化宝库中,用中药名连缀写成的诗词歌赋,又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药名文学是医药文化的一枝奇葩。
南宋的时期的辛弃疾是我国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其中最有趣的是他用药名连缀写成的一首《满庭芳。
静夜思》,写给他久别的妻子,表达相思之情:“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褛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词中用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磺、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缩砂仁、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5味中药的药名,巧妙地运用了药名字面上的意义,情趣盎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也精于中药,在《西游记》中有很多用中医中药治病的故事,写得很符合医理,他用中药写的药名词《西江月》,描写孙悟空大战进犯花果山的猎户,激烈拼杀的情景跃然纸上:“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
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
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骨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把打斗的场面描写得惟妙惟肖。
词中用了乌头、海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槟榔、轻粉、红娘子等药名。
用中药名写情书,中药实名与词句意境珠联壁合,相得益彰,读来别有一番情致和雅趣。
趣味中药别名

趣味中药名佳作中药种类繁多,而药名历来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好题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演绎出出了新的篇章,现辑录部分佳作于下,请各位欣赏:一、今安徽潜在县汪济老先生用六十余味中药名所作《致在台友人》的信白术兄:君东渡大海,独活于生地,如浮萍漂泊,牵牛依篱,不知思念否?今日当归也!家乡常山,及祖国熟地。
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菊花,冬有腊梅,真是花红紫草苏木青,金缨银杏玉竹林,龙眼蛤蚧鸣赭石,仙茅石斛连钩藤。
家中东园遍布金钱草、悬紫草;西园盛开百合花、月季花;北墙爬满络石滕、青风滕;南池结有石连子、黄实子。
但见青果累累,花粉四溢。
令尊白前公,拄虎杖,怀马宝,扶寄奴,踏竹叶,左有麝香,右有红花,槟榔陪伴上莲房,已是巍巍白头翁矣!令堂泽艺婶虽年迈而首乌,犹千年健之松针也。
唯思念海外千金子,常盼全家合欢时,望勿恋寄生地,愿君早茴香(回乡)!表弟:杜仲顿首二、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三、一封用中药名串成的诉状古有一才女,其父从业中医,兼营药铺,有空时喜欢吟诵《汤头歌诀》,女受此熏陶,对中药名称、性味、功能早有领悟。
一日无事,她巧借药名串成一篇诉状,由于辞情恳切、构思奇巧,其父览后,不禁拍手称妙,其状书云:具状人红娘,为告木贼拦路抢劫,殃及夫、子事。
窃氏有夫黄柏,男黄连,因往硫黄( 留隍)发卖乌药,一去半夏,仍未见附子(父子)茴香(回乡)。
适有邻亲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经过常山,遭木贼拦劫,被抢去青相(箱)子一只,陈皮鞋一双,又强*使女四人:木香、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从,遂被捆于马前,打得红花血竭,望大人查明泽泻(贼舍)惩办顽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冯梦龙的药名情书_医药典故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长洲(今江苏昊县)人,除著有闻名于世的《警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外,还编有时调集《桂枝儿》、《山歌》,其中有药名写的一段情书: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
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情书中共用了14个药名,情书、情思、情趣跃然纸上,反映出这位文学大师对医药知识的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