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标题: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和指导,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定义、编制要求、内容要点、编制流程和审批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定义1.1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是指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承揽施工任务后,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书面文件。
1.2 任务书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和依据,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指导文件。
1.3 任务书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方案、流程、安全措施等,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工作的重要文件。
二、编制要求2.1 任务书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编制,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2.2 任务书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施工过程的合法合规。
2.3 任务书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三、内容要点3.1 任务书应包括项目概况、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安全措施等内容。
3.2 项目概况部分应包括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基本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3.3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部分应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编制流程4.1 施工单位接到施工任务后,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4.2 编制人员应对项目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案。
4.3 完成任务书的编制后,应提交给建设单位或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审批程序5.1 建设单位或相关部门应对任务书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5.2 审批程序包括初审、复审和最终批准,确保任务书的质量和准确性。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及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的重要环节,旨在合理安排施工活动,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本任务书旨在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准确的指导。
二、任务内容1. 工程概况及要求:根据项目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理位置、规模、工期等信息,以及工程的特殊要求和限制条件。
2.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机具设备的选择和布置等。
3.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工期和关键节点,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 施工场地布置: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包括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施工材料堆放区等。
5.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等。
6. 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包括材料验收、工序检查、施工质量检测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7. 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8. 施工组织管理:建立有效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包括施工组织机构、施工人员分工、施工现场协调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任务要求1. 细化设计:对每个任务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各项工作的具体步骤、时间节点、责任人等,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2. 数据支撑: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以便编制准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 安全优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要合理设置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4. 合理经济: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5. 法律合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工程建设合法合规。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是指在建造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提前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概念、编写目的、编写内容、编写要求以及编写步骤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概念:1.1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定义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是指在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用于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1.2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重要性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于保证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可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定施工方法、规划施工资源,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风险。
1.3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写者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写者通常是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资源。
二、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写目的:2.1 确定施工工序和工艺通过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写,可以明确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和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从而保证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确定施工资源和施工周期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写可以匡助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等,同时也可以确定施工周期,提前预判施工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问题。
2.3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
三、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写内容:3.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工程性质、施工单位等基本信息。
3.2 施工组织原则明确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科学施工等。
3.3 施工组织方案具体说明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资源的安排等内容,包括施工计划、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全文完整版)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书(全文完整版)范本(风格一):1. 介绍1.1 课程设计概述1.2 课程设计目的1.3 课程设计概述2. 目标与要求2.1 课程设计目标2.2 课程设计要求3. 方案与计划3.1 课程设计方案3.1.1 施工组织设计3.1.2 施工方案设计3.2 课程设计计划3.2.1 时间安排3.2.2 资源安排4.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4.1 研究方法选择 4.2 数据采集方法4.3 数据处理与分析5. 成果与展示5.1 课程设计成果5.2 展示形式6. 资源与支持6.1 所需资源6.2 可获得支持7. 风险与管理7.1 风险分析7.2 风险管理措施8. 评价与反馈8.1 评价标准8.2 反馈环节9. 时间安排10. 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施工组织设计解释: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作业的组织方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进行设计和安排的过程。
2. 法律名词2:施工方案设计解释:施工方案设计是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进行具体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3. 法律名词3:数据处理与分析解释: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转化和分析的过程,以得到有效的结果。
范本(风格二):1. 引言1.1 课程设计背景1.2 课程设计目的1.3 课程设计概述2. 目标与要求2.1 课程设计目标2.2 课程设计要求3. 方案与计划3.1 课程设计方案3.1.1 施工组织设计 3.1.2 施工方案设计 3.2 课程设计计划3.2.1 时间安排3.2.2 资源安排4. 数据采集与分析4.1 数据采集方法4.2 数据处理与分析5. 成果与展示5.1 课程设计成果5.2 展示形式6. 资源与支持6.1 所需资源6.2 可获得支持7. 风险与管理7.1 风险分析7.2 风险管理措施8. 评价与反馈8.1 评价标准8.2 反馈环节9. 时间安排10. 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施工组织设计解释: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作业的组织方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进行设计和安排的过程。
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任务书【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施工项目,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二、任务目标1. 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合理、质量可控;2. 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3.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保护环境。
三、任务内容1. 组织设计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工程量计算和资源调配根据项目的工程量计算,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供应充足。
3.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根据项目需求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制定使用方案和维护计划,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4. 施工工序和工艺流程根据项目的施工要求,制定施工工序和工艺流程,明确各施工工序的顺序和关联,确保施工过程的联贯性和高效性。
5. 施工人员组织和管理根据项目规模和工期,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制定人员配备方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6.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明确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7. 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验收标准,明确各项施工质量要求和验收程序,加强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8. 施工进度计划和管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管理方案,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工期和关键节点,加强进度监控和调度,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四、任务要求1. 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2. 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能够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3. 方案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友好;4. 方案应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五、任务交付1. 编制完毕后,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付给项目经理进行审查和批准;2. 经审查批准后,将方案分发给相关施工单位,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根据某某工程项目的需求,为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该任务书将详细描述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为施工方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二、任务目的本任务书的目的是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科学组织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风险和安全隐患。
三、任务内容1.施工组织设计基本要求本部份将详细描述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配置、施工人员的组织和管理等内容。
2.施工流程安排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安排,包括施工工序的排序、施工工期的计划、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等。
同时,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3.施工设备配置根据工程的规模和要求,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机械,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以及维护保养等因素,提供相应的设备配置方案。
4.施工人员组织与管理根据工程的需求和施工规模,合理组织和管理施工人员。
要考虑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和配合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配备合理,协调配合工作。
5.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要求。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6.质量控制和验收要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验收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材料验收、工序验收等。
四、任务要求1.任务书的编制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结构合理、内容完整、表述清晰。
2.任务书中的数据和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但必须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
3.任务书的字数控制在1500字摆布,要求详细描述每一个任务内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4.任务书中不得涉及政治内容,不得浮现具体的人名和电话等个人信息。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是指在建造施工过程中,为了合理安排施工队伍、设备材料和工期等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风险,保障工程顺利进行,需要编制的一份文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内容。
一、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目的和意义:1.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设备材料等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1.2 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按照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1.3 减少施工风险: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安排,减少施工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二、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要求:2.1 工程概况和目标:包括工程的基本情况、建设目标和施工范围等内容,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基础信息。
2.2 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设计,为施工过程提供指导。
2.3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的时间要求和施工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期的合理安排。
2.4 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包括施工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等内容,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三、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步骤:3.1 调研和分析:对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方面的考虑。
3.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工艺流程等内容。
3.3 进度计划编制:根据设计方案和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期的合理安排。
3.4 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四、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应用和评估:4.1 应用效果评估:对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等方面的考量。
4.2 问题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书内容。
一、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介绍工程项目的背景,包括项目的类型、规模、地理位置等。
1.2 项目目标:明确工程项目的目标,包括完成时间、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
1.3 项目约束条件:列举工程项目的约束条件,如法律法规、环境要求、资源限制等。
二、施工组织方案2.1 施工方法: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
2.2 施工组织结构:设计施工组织的结构,包括各个施工单位的职责和权限。
2.3 施工资源配置:确定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并合理配置。
三、施工进度计划3.1 施工工期: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成。
3.2 施工阶段划分:将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3.3 进度控制措施:制定有效的进度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进度的准确掌控。
四、施工安全措施4.1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等。
4.2 施工风险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4.3 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质量控制措施5.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检查等。
5.2 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符合要求。
5.3 质量验收标准:明确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结论: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文件,通过合理的任务书编制,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所述的五个部分是任务书中需要详细阐述的内容,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期限:2016年02月26 日开始2016年05 月10 日结束学院:水利学院2016年02 月26 日1 设计内容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实际运用于设计施工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当前工程建设的任务,执行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现代设计方法。
3、善于运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能运用有关参考书籍手册和规范。
4、了解国内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并能适当地运用到设计中。
5、毕业设计应有2000汉字的外文资料翻译。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庞大的系统设计,涉及内容范围广泛。
包括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内容。
本设计主要针对Z水库枢纽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施工导流贯穿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设计中作为基本部分,为必作内容。
其余6部分作为专题,任选一部分。
最后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图3-5张。
1.1 施工导流(基本部分,必作及专题。
作为基本部分的同学可根据实际适当简化)(1) 导流标准及导流方式(2) 导流方案比较,影响各方案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地质、通航、过筏、施工条件、工程量、材料和造价等。
选定方案的各期导流工程布置,导流建筑物各期控制性高程和断面,水力计算的主要成果。
(3) 导流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型式的方案比较,选定方案的建筑物形式、级别、主要高程、尺寸和工程量以及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的主要成果。
(4) 导流建筑物的施工:包括导流隧洞(或明渠)的开挖、衬砌(或喷锚)、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的论述。
所需主要设备、材料和劳动力。
围堰填筑程序、填筑方法及保证水下填筑质量的技术要求和措施的叙述。
所用土、砂、石料料场的选定。
围堰闭气,地基处理施工措施及围堰拆除措施。
围堰施工进度安排。
所需主要设备、材料和劳动力。
(5) 截流:包括河床截流时段与设计流量;截流方式选择、水力计算成果、施工方案比较。
选定方案的施工布置、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所需主要设备、材料、劳动力。
(6) 其它措施的说明:包括渡汛、过冰措施(渡汛标准、防护措施);下闸蓄水措施(封堵时段、下闸流量、封堵方式、进度安排);施工期通航与过筏的要求和措施;基坑抽水量的估算,排水方式和所需设备。
对于施工导流方式需要进行二种以上的方案比较,然后选定最优方案。
据此完成其它各项内容,并编制下列图表:(1) 施工导流布置图;(2) 导流建筑物工程布置及结构布置图;(3) 截流场地平面布置图;(4) 基抗排水平面布置图;(5) 不同导流阶段的流量与上游水位关系曲线;(6) 控制性进度计划表;(7) 主要机械设备、材料、劳动力需要量等。
1.2 施工总进度(专题一,选作)确定合理工期、绘制出施工总进度横道图及网络图编制施工网络程序,上机计算各种时间参数。
1.3 施工总布置(专题二,选作)根据所给资料,确定施工总布置方案,绘制出一张施工总布置图。
1.4 混凝土坝施工(专题三,选作)根据所给资料,选择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绘制出一张混凝土坝工程施工布置图。
1.5隧洞开挖施工(专题四,选作)根据所给资料,选择隧洞开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绘制出一张隧洞开挖工程施工布置图。
1.6隧洞喷锚支护(专题五,选作)根据所给资料,选择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绘制出一张喷锚支护施工布置图。
1.7土坝施工(专题六,选作)根据所给资料,选择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绘制出一张土坝工程施工及交通布置图。
2 基本资料2.1 水利枢纽的组成Z水利枢纽位于Q河干流上的Z峡,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和坝后厂房等部分组成。
枢纽主要任务是发电,共装三台机组,每台机组15万t,发电的最低水位为500m,相应库容19.5亿m3。
枢纽的右岸适当位置布置有排沙放空洞,可满足封孔蓄水期对下游供水100m3/s流量的要求。
枢纽各组成建筑物的工程量见表10-1。
2.2 施工场地及运输条件2.2.1 施工场地坝址距下游的仙州市河道长约100km,直线距离约50km,坝址附近皆为高山峡谷地区。
Z水库山峡长约12km,上下游均有比较平坦的山间盆地,可作为施工场地。
枢纽选定坝址位于峡谷尾部,距峡谷出口约1.7km,坝区河床两岸山坡陡峻,成V字形。
左岸坡度45°~80°,陡缓相间;右岸坡度60°~85°,两岸山顶均为黄土覆盖。
坝址河床高程一般为410m,枯水季一般水位为418m,河面宽50~60m,深化偏右岸,最深约10m。
坝址左岸山峰起伏高出河面约150m以上。
右岸坝头附近为一狭小丘陵阶地,高出河面约110m左右。
与坝区阶地相连的就是地形平坦面积宽阔的李家台四级阶地,高程560~580m。
自峡谷出口起,两岸地势逐渐开阔,呈狭长的二级阶地,高程约430~440m,沿Q河右岸距坝址约8km的旧镇,附近有宽阔平坦的二级阶地。
坝内河谷两岸有很多冲沟,左岸主要有坝址下游200m处的滑沟;右岸主要有坝址上游150m处的红柳沟,下游的刘家沟、金沟和银沟等。
这些冲沟切割既深且短,均系沿断层及节理裂隙发育而成,与河谷多成70°~80°的交角。
由于这些冲沟的切割,使坝区地形变得非常复杂,给施工场地布置造成一定困难。
坝区附近可供施工场地布置的地段,有右岸李家沟,峡谷出口下游右岸的明坝和左岸的易家湾等阶地,各地段特性如表10-2。
2.2.2 运输条件仙州到Z水库的公路线为六级公路,已建成通车,路线全长约50km。
对于水路交通,因Q河上游为峡谷,河窄水急,不能通行船只。
有国家铁路干线通过仙州市,可沿Q河岸边进工地。
2.3 气候特征2.3.1 气温本区为大陆性气候。
多年平均温度为9.6℃,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2.9℃,最低为-6.5℃;绝对最高为39.1℃,绝对最低为-23.1℃,日最小变幅1.3℃。
坝址附近历年气温观测统计资料,如表10-3所示。
2.3.2 降水本地区雨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为330.1mm,最大达471.9mm,其中60~70%集中在7~9月,最大日降雨量为71.8mm。
最长一次降水延续时间4d,最大一次降雨量为21mm。
暴雨常在下午或晚间出现。
降雪一般于11月下旬开始,最大一次为20mm,积雪最大厚度为6cm,积雪日期一般从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年平均积雪日数为21.6d,土壤冰结深度约1m。
本地区降水统计资料如表10-4和表10-5。
2.3.3 冰期每年11月底或12月初行凌,12月底封冻,次年2月底或3月初解冻。
冰冻期约2~3个月。
冬季行凌初期,多为针状和薄片状冰,流冰速度最大为1.45m/s,最小为0.95m/s。
春季流冰多为坚硬冰块,冰厚一般为0.2m,最厚可达1m。
流冰期一般无过大冰块下泄。
2.3.4 风向及风速本地区春季多风,最大风速为17m/s,风向多为东北向。
2.4 水文条件Q河的年最小流量多发生在1、2月份,3月份上游开始融雪化冰,流量渐增,6月份以后即进入汛期。
年最大流量一般发生在7~9月间。
坝址区实测最大流量5640m3/s,最小流量205m3/s,多年平均流量830m3/s;河水含沙量最大达5kg/m3(7~9月),最小为0.01kg/m3(1~2月)。
峡内流速最大7m/s,最小0.8m/s。
其流量特征资料列于表10-6~表10-11。
33表10-8 不同施工期各种频率的最大流量单位:m3/s32.5 工程地质条件坝区为高山峡谷区。
狭谷由震旦纪变质岩构成,其上部为第四纪砾石岩,含砂砾石层及黄土。
Q河流向,在坝址附近转为SW260°,河谷呈弯曲形。
河谷两岸变质岩顶板出露标高,左岸约520m,右岸约515m。
在标高515m时,谷宽约135m,坝址左右岸基岩上直接为黄土覆盖。
坝址区及上下游河床覆盖层厚5~12m。
表面0.3m左右为黄土覆盖,以下均由卵砾石夹粗、中砂等物构成。
河床靠右岸有一深槽,顺河呈长条状分布,深槽处水深约10m,覆盖层厚10~12m,此深槽系河水沿构造裂隙侵蚀冲刷而成。
坝址河谷及两岸的变质岩主要由云母石英片岩和角闪岩组成,石质坚硬,相当于16级岩石分类中的第X级岩石,普氏系数f=8,云母石英片岩极限抗压强度为100~120MPa,角闪片岩极限抗压强度为90~120MPa。
坝址右岸距河边480m处,有一天然冲刷的鞍状地形,溢洪道即建此处,该处系古河道的遗址,两侧有大小冲沟数条,与它成70°~80°交角。
此坝址处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属裂隙补给水,数量很少,主要在构造裂隙及局部破碎带内。
在坝区变质页岩中还有裂隙承压水,稳定水位432~446m,单宽涌水量一般为 3 l/min,最大为120 l/min,随岩石裂隙发育程度、联通情况和深度而变化。
Z水库是地震波及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6 当地建筑材料坝址上、下游均有砂石材料。
特别是坝址下游藏量丰富,开采运输比较方便,质量一般皆符合要求,只有砂质土尚未找到理想的产地,必要时可以采用两岸的黄土代替,各料场主要特征见表10-12~表10-14。
2.7 坝体混凝土主要特征坝体混凝土的设计龄期为90d,水工设计中内部混凝土用C10,外部混凝土用C15。
总混凝土用量比为0.75:0.25。
坝体混凝土的配合比见表10-15。
混凝土的容重为 2.4t/m3。
混凝土的热学指标及各种材料的热学性能见表10-16和表10-17。
混凝土采用600#纯熟料水泥,水泥最终水化热为67大卡/kg,水泥放热速率m=0.384/d。
2.8 其他施工条件1、仙州市有些地方工业可以利用,这些地方工业可考虑在施工期间委托进行部分工作和修配工作。
2、坝区附近村镇不多,且民房数量不多,只能在明坝村和李家台村租用少量民房作为工人住宅。
而其它福利设施和住宅另行设置。
施工期间大批的生活物资和粮食、燃料、日用品等,均需从仙州市运交,当地只能解决副食品和部分粮食等供应。
3、施工期间普通工人和临时工人可由地方调配,而技术人员则由专业施工队负责。
4、施工用电:初步估计仙州市可供应最高负荷约12000千瓦。
5、施工及生活用水坝址区地下水硫酸根(SO42)含量约2000~3000毫米/升,对一般水泥有硫酸盐侵蚀性。
因此,基础混凝土所用水泥有抗硫酸盐侵蚀的要求,铝酸三钙的含量应小于5%。
地下水不宜作为工程和生活用水。
河水物理性质,除含沙较多外,无其它杂质,经沉淀后可作为工程和生活用水。
2.9隧洞爆破开挖设计的有关资料1、瑞典四臂台车性能A、2#抗水岩石硝铵炸药爆力320毫升,猛度12毫米,爆热1000大卡/公斤,炸药的殉爆距离3~5厘米,极限爆速3600米/秒,最佳密度0.95~1.1克/厘米3,临界直径2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