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评估

合集下载

某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响应工作的分析

某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响应工作的分析

• 管理·教育·教学 •393某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响应工作的分析叶 青1 黄文光2(1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3;2 无锡市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42)【摘要】目的 了解滨湖区传染病预警信息响应状况,发现并改进影响响应质量的因素。

方法 利用Excel2003对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为响应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结果 2010~2011年响应率和完整率均是100%;其中2010年共收到预警信息7种100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38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65.00%、98.00%;2011年共收到预警信息5种112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75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77.68%、98.21%,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未发生暴发疫情。

结论 滨湖区传染病预警响应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及时相应率需进一步提高,及时响应和现场处置是今后强化的重点。

【关键词】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分析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4-0393-02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材料来源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滨湖区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及现场调查表个案资料。

1.2 方法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将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导出,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

采用中位数描述响应时间,使用SPSS13.0进行分析。

1.2.1 响应及时性收到预警信息后,异常信息卡在2h 内填报为及时响应,在24h 内填报为当日响应,超过24h 为不及时响应。

1.2.2 响应完整性报告人、联系电话为必填项,作为响应完整性的评价指标。

2 结 果2.1 预警响应情况2010~2011年响应率和完整率均是100%;其中2010年共收到预警信息7种100起(表1),平均响应时间为0.38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65.00%、98.00%,不及时响应率为2.00%;2011年共收到预警信息5种112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75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77.68%、98.21%,不及时响应率为1.79%(图1)。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ppt课件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ppt课件

除了实时性外,预警系统还需要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
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需要系统具备智能化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深度学习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帮助预警系统自动提取特征、识别模式和预测趋势。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系统能够更好地理解 数据并做出准确的预警。
简要介绍预警系统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报告概述
01
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包 括预警系统的技术原理、应用情 况、效果评估等。
02
强调报告的重点和亮点,引导听 众关注关键信息。
02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 统概述
定义和功能
定义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是一种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染病疫 情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预 警和快速响应的综合性系统。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2
技术升级与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应不断升级和完善传染病自动 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多部门合作与协调
加强政府部门、卫生机构、科研机构等多部门之 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进传染病防控工作。
3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传染 病防控经验和做法,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
COVID-19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为各国政府和卫生机构提供了重 要的决策依据,有助于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
案例三:非洲埃博拉病毒监测系统
非洲埃博拉病毒监测系统是一个 针对非洲地区埃博拉病毒的预警
和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洲地区 的埃博拉病毒监测数据,及时发 现病毒的传播趋势和变异情况。
功能
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 、预警预测、快速响应等。

丹东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效果分析

丹东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效果分析

丹东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效果分析
宫润妍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目的:分析丹东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而提升传染病预警效益。

方法使用统计学统计方法,对2012~2013年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接收到的全部丹东地区的预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2012~2013年丹东地区共接受到796条预警信息,包含了18种疾病。

预警信息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麻疹、出血热和甲肝,所占比例达到了67.59%;预警信息主要集中在6~8月,所占比例达到36.43%;无疑似事件。

结论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对于尽快发现集中性疫情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虽然灵敏度较高,但是特异度较低,亟需进一步健全。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宫润妍
【作者单位】辽宁 118002 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直报下的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J], 孙秋云
2.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 [J], 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3.2008—2016年山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J], 李晓清;高雪
芬;樊婷;李国华;王春蒲
4.海口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效果分析 [J], 朱庆;林忠岭;王明衡
5.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 [J], 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

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

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挑战。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传染病的蔓延,建立一个高效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功能以及应用。

一、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速度通常较快,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对社会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对于及早发现传染病并采取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大量的疾病数据,可以准确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趋势。

这种系统能够提供关于疫情的详细信息,包括病例数量、发病区域和传播途径等。

基于这些信息,决策者可以及时调动资源、采取措施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二、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功能1.数据收集与处理: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疾病相关的数据,包括医疗机构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社交媒体信息等。

这些数据将通过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获得疫情的实时和准确信息。

2.疫情评估与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评估和监测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趋势。

这些评估结果将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行动计划。

3.预警与提醒:根据疫情的评估结果,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相关的机构和决策者。

这样,相关部门可以及时采取行动,减少疫情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

4.资源调配与指挥: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还可以帮助决策者调配和分配资源,以便更加有效地对抗传染病。

系统可以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自动调整医疗物资的分配和部署,确保医疗资源的最优利用。

三、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中国在2003年非典爆发后,建立了全国性的疫情监测与预警体系,为防控传染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11—2012年济宁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2011—2012年济宁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刘 汉卿 ,王燕,王梅 ,等 . 2 0 1 1 _2 叭2年济 宁市传染病 自动预 警信 息 系统运行 状况 分析 [ J ].中国全科 医学 , 2 0 1 3 ,1 6( 1 O ) :3 6 1 4— 3 6 1 6 .[ w w w . c h i n a g p . n e t ]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Ru n n i n g o f I n f e c t i o n s Di s e a s e s Au t o ma t e d—a l e r t a n d Re s p o n s e S y s t e m i n J i n i n g C i t y f r o m 2 0 1 1 t o 2 01 2
t o t a l o f 2 2 7 9 s i g n a l s we r e g e n e r a t e d i n J i n i n g c i t y o n 1 4 k i n d s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i n t h e s y s t e m, w i t h a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n J i n i n g c i t y f r o m 2 0 1 1 t o 2 0 1 2 i n 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i t s q u a l i t y . Me t h o d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c h i —s q u a r e t e s t
高于单病种预警 ( =l 1 5 . 6 9 ,P< 0 . 0 1 ) 。不同地 区单病种预 警响应及 时率及 时间序 列预警响应及 时率 比较 ,差异均

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

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

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传染病的动态,并能够及早预警和采取控制措施,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探讨。

一、背景与意义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应对传染病威胁、保障全球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兴传染病的发生频率和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传染病控制手段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于一体的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系统构成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信息收集与整合模块、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预警发布与响应模块以及反馈与评估模块。

1. 信息收集与整合模块:通过整合各国卫生部门、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数据,获取全球传染病的动态信息。

同时,建立国家级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共享。

2. 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病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通过建立传染病监测数据库、建立有效的数据模型,提高传染病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预警发布与响应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发布传染病的预警信息。

同时,建立应对机制,加强与各国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传染病的联防联控。

4. 反馈与评估模块:通过对传染病疫情的后续跟踪,及时反馈疫情的变化和措施的效果。

同时,对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运行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

三、建立策略为了有效建立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卫生部门和国际组织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的标准与规范。

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平台,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和传输。

2. 建立专业团队:组建专业的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团队,具备传染病防控、大数据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王文明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0(7)3
【摘要】@@ 自2008年4月21日起,笔者所在市建立了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该预警信息系统因其敏感性高,适用性强,为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疫情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工具,为提高基层及时发现和识别传染病暴发的能力,提升各级疾控机构传染病预警工作的效率,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启动一年来传送的125次预警信息分析发现,信息系统运行至今尚未因系统提示有传染病暴发流行而开展现场调查核实的预警.【总页数】2页(P146-147)
【作者】王文明
【作者单位】215301,江苏省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概念模型 [J], 马家奇;王丽萍;戚晓鹏;施晓明;杨功焕
2.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试运行浅析 [J], 吕哲;翟宏;麻莎;段大航
3.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J], 李亚敏;高志东;赵鑫
4.2013—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J], 苏彦萍;孙
晓伟;高汉青;吴芹;李园园;陈志华;张国峰
5.虞城县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应用 [J], 董立民;张珍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早 期 识 别 传染 病 发 展 苗 头 ,并 迅 速采 取 措 施 ,可 以 降 低
①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通 讯 作 者
相 关 传 染 病 的 发 病 率 和死 亡 率 l 中 国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把 l 1 。 注 意力 投 向 突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潜伏 期 的各 种 先 兆 ,建 立 了传 染 病监 测 自动 预 警 信 息 系 统 平 台[,初 步 实 现 了传 染 病 暴 发 2 1
出 有 效预 警 信 息 2 2次 ,预 警信 号 阳性 率 为 09 % 。病 例 报 告 数 与 预 警 信 号数 比 为 7 1 1 1 .4 .0: ,呈 正 相 关 变化 趋 势 (= .1 ,P r O7 4 _
[ 中图 分 类 号】R 1 [ 献 标 识 码】B [ 章编 号】10 — 6 X2 1)8 0 2 - 3 5 文 文 0 15 8 (0 2 -0 9 0 0
中 初 卫 保 0 年8 第2卷 期 总 2 期 疾 病 控 制 国 级 生 健2 2 月 6 第8 ( 第3 ) 1 0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 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杨诚 晨① ,刘景壹 ,汪 澜①,沈 红①,石 敏 ① ,陈远 方①
摘 要 目的 通 过 对 2 1 年 徐 汇 区 疫情 预 警 现 状 分析 与探 讨 ,评 价 传 染 病 自动预 警信 息 系 统 的预 警 方 法 、模 式 与效 果 ,为 01
e ii n y f c e c .MET HODS W i y a c p r e t e a d o e c s a l wa n n t o ,t e e r wa i g o o t d n mi e c ni n n - a e e ry- r i g meh d h a y- r n f c mmu i a l i a e h l l n nc be ds s e s se wa s b i e Da a f m h y tm r n lz d w t p d mi lge me h d . RE U S I 01 ,te s s m s u d 21 y tm s e t l h d. t r a s o te s s e we e a ay e i e i e o o i t o s h S LT n 2 h y t 1 e i e 2 s t s o l r if r i fae t n m ̄in wi o i v ai f0 9 e c n . h ie s a e r p rss o o i v or l t n wi h i n l. f me o o t a p s ie r t o .4 p r e t T e d s a e c s e o h w a p st e c re ai t t e s as r h t o t i o h 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的完整性
2.系统的优缺点
调查人员
1.使用人员
2.管理人员
3.接受信号者
收集资料
1.信息范围和选择
2.合理、有效、可靠的信息
评价结论
1、价值的鉴定
2、调查人员的评价
系统的评价设计流程
选择评价 系统
制定评价方案
确定评价 内容
开题报告
评价设计 调查人员
系统资料 疾控机构 医疗机构
导出分析 调查问卷 预调查?
不适宜的控制限值的
设定会使假阳性增加。
02
03
04
用敏感度、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等指标评 价其预警效果时,如 何确定金标准。
控制图法更多地关注 数据的时间属性特征, 而对数据的空间属性 特征考虑不够。
系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况
美国CDC于1988年发布了监测系统评价指引,对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进行评价 的目的在于确保高效地监测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预警系统的评价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有关预警信息系统 的培训督导、资料保存、系统使用情况、填报信息情况等信息的调查。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是利用已有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 监测数据,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时空模型等进行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 和辅助分析。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使用人员
01
国家CDC
制定方案,完善系统, 培训人员,定期督导。
02 省、市级CDC
组织指导预警工作,查看、 追踪预警信息,培训、督 导预警业务工作。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评价的目的
1、完善预警信息系统,优化公共卫生资源; 2、减少传染病预警灵敏度过高和过度预警的现象; 3、能够能高效、快速、准确地处理暴发疫情。
PART 4
评价方法
评价思路 评价指标 系统使用人员
系统评价思路
评价设计
1.产生的影响 2.完整合理性
3.目的和意义 4.多重评价
描述评价系统
使用人员
03 县区级CDC
确保接收到信息,核实事件, 现场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等。
04 各级医院
根据要求及时上报病例个案。
传染病自动预Biblioteka 信息系统技术与方法基于时间序列的控制图法 主要原理是使用历史病例报告数据建立预警数据库 , 采用控制图法建立预警模 型, 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流行参照标准 , 通过计算、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 预测值和绘制读出计数曲线 , 选出合适的预警界值。
评价报告 汇总整理 撰写论文
预警系统的评价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
选择市、各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龙岗、宝安区防保所负责预警系统 工作的人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调查。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和10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龙岗宝安各 随即抽取2家预防保健所调查从事预警系统负责人1名和接受预警信号人员 1人,共22人。 2、医疗机构:全市范围内选择市级医院2个、每个区的级医院1家,开展 调查。
开发期
国务院应急办立 项,进一步支持 开展传染病自动 预警系统的开发 与应用。
应用期
启动了全国传染病 自动预警(时间模 型),同年在部分 省份共215个县启 动了预警系统时空 模型试点工作。
系统的目的和运行情况
1 2 3
4
预警系统的目的和目标
早期识别暴发疫情及其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有效控制 措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 意义。
描述监测相关信息
利用已有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 测数据,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传染病自动预警 模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发文。
系统流程图
详见第二部分。
预警信息系统的局限性
利用历史数据作为基
线资料,而自然暴发
疾病的数据被掩盖在
01
历史数据之中。
评价背景 评价目的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评价背景
2008 年 4 月开始,深圳市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自动预警信 息系统》应用于日常监测工作中,弥补了监测体系的不足,为早期发现传染病的暴发和 流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染病监测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但传染 病预警模型和预警阈值的设定均依据国家标准和水平,运行过程中总出现区内传染病预 警灵敏度过高和过度预警的现象;系统的预警覆盖面过大,对局部地区出现的疫情不能 做出灵敏预警等。
时空模型
移动百分位数 +空间扫描统计量,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病例空 间聚聚区域。
预警用户管理——登陆预警系统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界面
预警系统操作流程图
接收到预警 信号
1.初步核实 填写
信号核实卡
疑似事件?
是 2.现场调查
填写
现场调查表

暴发?

采取控制
措施

响应 结束
PART 3
评价的背景和目的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评价
SZFETP-4 学员 熊华威 单位:深圳市 CDC传防所 基地导师:周志峰 2018 年12月29日
目录
1 绪论 2 系统简介 3 评价背景和目的 4 评价方法
5 工作任务
PART 1
绪论
系统的发展历程 系统目的和运行情况 系统的局限性 系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况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基于空间热点探测的时空模型 主要利用基于空间热点探测的时空模型 , 完成传染病爆发早期的聚集性热点运 算。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种类
预警种 类
固定 阈值法
医疗机构一旦录入 1例并保存成功(不管病例分类如何,只对病名 响应),可未经疾控中心审核,系统将实时发出预警信号。
时间模型
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当观察周期内发生的病例数达到预警阈值 时,预警系统即生成预警信号,以手机短信方式发出。
2003 年
2005 年 2006~2007 年 2007 年 2008 年至今
探究期
启动期
在科技部社会公 启动了重点传染
益基金的支持下, 病自动预警信息 中国CDC开展了 系统建设与应用 传染病预警模型 试点项目。 的研究工作。
实行期
在全国10个省的 33个试点县/区启 动试点工作,并 不断修改和完善 系统。
我国应用此系统评价指南对多种系统进行评价: 1、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评价; 2、感染性腹泻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系统; 4、艾滋病监测系统; 5、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PART 2
系统简介
系统介绍 系统使用人员 技术与方法 操作界面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介绍
预警是利用预测技术,在考虑了资料的不完全性和危害的不确定性之后, 及早发现传染病异常变化的苗头,发出警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调查核实,以 达到早发现、早处理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