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响应工作的分析
衢江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状况

结 果
1 预 警 响 应 情 况 2 0 0 8年 4月 2 1日_ 2 1 O 1年 6
月3 0日,衢江区共接到传染病预警系统发出的预
警信 号 40条 ,涉 及 1 0 1种传 染 病 。平 均 每 月接 收
预警信号 1.6条。所有预警信号均得到响应 ,发 O2 出的 预 警 2 h 内 信 号 核 实 率 为 6 .0 45 % ( 5/ 28
40 ,2 0 ) 4h内 信 号 核实 率 为 9 .5 ( 7/0 ) 4 2 % 3 740 。
信号响应时间的中位数 11 h ( 2~P5 .0~ .5 P5 7:05
45 ) . 1h 。不 同年 份信号 响应 情况 见表 1 。
作者单位 :衢 州市衢 江 区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浙 江
衢州 3 4 o 2o 0
浙江预 防医学 2 1 0 2年第 2 4卷第 6期
Z e agPeeteM dc e u .0 2 o 2. hj n r ni e in ,Jn 2 1 ,V l 4, . i v v i §
・9 1・
3 报告病 例数 与 预警 信 号 数 比值 总体 上 报 告病
例数与预警信号数的比值为 1.2 1 05 : ,其中比值排 在 前 3位 的 为痢 疾 ( 33 : ) 7 .3 1 、急 性 出血 性 结 膜 炎 (82 :) 和手 足 口病 (42 : ) 3 .1 1 2.3 1 。霍乱 属 于 单病种预警 ,所 以比值 为 1 ,自 2 1 00年 1 2月 1 0 日, 将手足 口 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纳入单病种预警 , 共 发 出手 足 口病 单 病 种 预 警 数 1 8条 ,实 际 累积 和 控制 图法预 警 手 足 口病 6 5条 ,实 际 报告 病 例 数 与
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数据分析报告

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数据分析报告数据分析师: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关数据的分析,评估目前的防控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传染病病例统计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传染病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其中,XXX病例占比最高,其次是XXX和XXX。
在不同季节中,传染病的发病人数变化不大。
然而,我们也发现某些特定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主要原因可能是XXX。
二、传染源追踪和传播途径分析通过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分析,我们发现XXX是主要传染源,其中包括患者和携带者。
同时,我们还发现XXX等传播途径在传染病的扩散中起到重要作用。
鉴于此,我们建议加强对传染源的追踪和控制,并加强对传播途径的防控措施。
三、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检视分析显示,目前的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对疾病的预警反应不够敏锐,这可能导致疫情的扩散。
为此,我们建议更新监测系统,完善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提高预警系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四、传染病防控措施评估通过数据分析,传染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评估。
我们发现,XXX措施在控制传染病方面效果显著。
然而,某些行动如XXX 和XXX措施的效果较差,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应对新兴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我们的应急响应体系亟需改进。
五、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传染源的追踪和控制,特别是对XXX的关注;2. 完善传播途径的防控措施,特别是对XXX的重点关注;3. 更新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准确性和及时性;4. 优化传染病防控措施,特别是针对XXX和XXX所涉及的措施;5. 改进应急响应体系,提高应对新兴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关数据的分析,评估了目前的防控情况。
在发现传染病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传染病预警处理完毕总结

传染病预警处理完毕总结
根据我们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已经成功处理了传染病预警。
以下是我们对整个事件的总结:
1. 预警通知:我们收到传染病预警后,立即组织了团队成员进行紧急会议,并发送了预警通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这有效地提醒了他们注意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2. 协调行动:我们在预警通知中指示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隔离病例、提供急救、消毒等。
我们与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及其他相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的及时共享与协调行动。
3. 资源调配:我们迅速评估了所需资源,包括医疗用品、防护设备、药物等,并与相关供应商联系以确保及时供应。
我们还协调了志愿者和社区资源,以支持预防和救治工作。
4. 宣传教育: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交媒体和宣传活动,向公众传达预防传染病的信息和措施。
我们还与学校、企业和社区合作,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5. 监测与评估:我们建立了传染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病例数据,以及疫情的传播和风险情况。
我们持续监测病情,评估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6. 国际合作:我们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保持合作与交流,分
享经验和信息,共同应对传染病的挑战。
我们参与国际疫苗研发和合作项目,推动全球抗疫合作。
总体而言,我们通过及时响应、协调行动、资源调配、宣传教育、监测与评估以及国际合作等措施,成功处理了传染病预警。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民众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处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2011—2012年济宁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Ru n n i n g o f I n f e c t i o n s Di s e a s e s Au t o ma t e d—a l e r t a n d Re s p o n s e S y s t e m i n J i n i n g C i t y f r o m 2 0 1 1 t o 2 01 2
t o t a l o f 2 2 7 9 s i g n a l s we r e g e n e r a t e d i n J i n i n g c i t y o n 1 4 k i n d s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i n t h e s y s t e m, w i t h a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n J i n i n g c i t y f r o m 2 0 1 1 t o 2 0 1 2 i n 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i t s q u a l i t y . Me t h o d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c h i —s q u a r e t e s t
高于单病种预警 ( =l 1 5 . 6 9 ,P< 0 . 0 1 ) 。不同地 区单病种预 警响应及 时率及 时间序 列预警响应及 时率 比较 ,差异均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早 期 识 别 传染 病 发 展 苗 头 ,并 迅 速采 取 措 施 ,可 以 降 低
①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通 讯 作 者
相 关 传 染 病 的 发 病 率 和死 亡 率 l 中 国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把 l 1 。 注 意力 投 向 突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潜伏 期 的各 种 先 兆 ,建 立 了传 染 病监 测 自动 预 警 信 息 系 统 平 台[,初 步 实 现 了传 染 病 暴 发 2 1
出 有 效预 警 信 息 2 2次 ,预 警信 号 阳性 率 为 09 % 。病 例 报 告 数 与 预 警 信 号数 比 为 7 1 1 1 .4 .0: ,呈 正 相 关 变化 趋 势 (= .1 ,P r O7 4 _
[ 中图 分 类 号】R 1 [ 献 标 识 码】B [ 章编 号】10 — 6 X2 1)8 0 2 - 3 5 文 文 0 15 8 (0 2 -0 9 0 0
中 初 卫 保 0 年8 第2卷 期 总 2 期 疾 病 控 制 国 级 生 健2 2 月 6 第8 ( 第3 ) 1 0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 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杨诚 晨① ,刘景壹 ,汪 澜①,沈 红①,石 敏 ① ,陈远 方①
摘 要 目的 通 过 对 2 1 年 徐 汇 区 疫情 预 警 现 状 分析 与探 讨 ,评 价 传 染 病 自动预 警信 息 系 统 的预 警 方 法 、模 式 与效 果 ,为 01
e ii n y f c e c .MET HODS W i y a c p r e t e a d o e c s a l wa n n t o ,t e e r wa i g o o t d n mi e c ni n n - a e e ry- r i g meh d h a y- r n f c mmu i a l i a e h l l n nc be ds s e s se wa s b i e Da a f m h y tm r n lz d w t p d mi lge me h d . RE U S I 01 ,te s s m s u d 21 y tm s e t l h d. t r a s o te s s e we e a ay e i e i e o o i t o s h S LT n 2 h y t 1 e i e 2 s t s o l r if r i fae t n m ̄in wi o i v ai f0 9 e c n . h ie s a e r p rss o o i v or l t n wi h i n l. f me o o t a p s ie r t o .4 p r e t T e d s a e c s e o h w a p st e c re ai t t e s as r h t o t i o h g =
2008~2014年福建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1 .福 建 省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1 ; 2 .福 建 省 人 兽 共 患 病 研 究 重 点 实 验 室 ,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1 摘要 : 目 的 了解 福建 省 传 染 病 自动 预 警 系 统 的 运 行 情 况 , 为 进 一 步 完 善 传 染 病 预 警 工 作 模 式 提 供 依 据 。 方 法 对
上 升趋 势 ( P d0 . 0 1 ) ; 时空 预警 模 型在 2 4 h内 的 响 应 率 为 8 5 . 4 4 %, 呈 逐年上升趋势( P d0 . 0 1 ) 。结 论 进 一 步 完 善 优化 。 关键词 : 传染病 ; 自动 预警
中 图分 类号 : R 1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9 1 5 3 ( 2 0 1 5 ) 0 8 —0 5 8 5 —0 5
t e n( r CI DA RS), s o a s t o pr ov i de b a s i s f or f ur t he r i m pr ov e me nt o f CI D AR S . Me t h od s De s c r i p t i v e a na l y s i s wa s u s e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i g n a l s , s u c h a s r e g i o n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d i s e a s e a n d r e s p o n s e t i me . Re s u l t s A t o t a l o f 6 5 3 3 3
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应用分析.doc

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应用分析2020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应用分析本文关键词:浦东新区,上海市,传染病,预警,监测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应用分析本文简介:随着200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更充分利用监测信息资源,在疫情爆发流行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快速的应对措施,我区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的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系统试点工作。
现对2006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应用分析本文内容:随着200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更充分利用监测信息资源,在疫情爆发流行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快速的应对措施,我区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的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系统试点工作。
现对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预警信息系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以传染病实时报告的信息为依据,以本区历史疫情资料为基础,提高我区传染病疫情监测的预警能力,争取在传染病爆发、流行的早期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从而减少传染病疫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预警重点病种细菌性痢疾(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麻疹、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伤寒副伤寒和出血热。
1.2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06年8月―2007年9月浦东新区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异常报告资料与月统计报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相关重点传染病发病例数。
1.3方法采用控制图法为预警的基本方法,回溯年数为3年,周期为7d,前后各偏移2周。
以其历史发病总数为计算基数,计算重点疾病的百分位数(P50~P90)为预警界值,以7d为一个预警单位,每日预警1次[1]。
2008—2011年常州市钟楼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分析

描述性统计方法 , 对2 o o 8 -2 0 1 1年 传 染 病 自动 预 警 信 息 系 统 中 收 到 的所 有 钟 楼 区 的 预 警 信 息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2 0 0 8 2 O l 1
年, 钟 楼 区共 收 到 4 1 6条 预 警 信 息 , 覆盖 了 l 2个 病 种 。 预警 信 息 中前 5 位 的分别为痢疾 、 流行 性腮腺炎 、 麻疹 、 手 足 口病 和 其 他感染性腹泻 , 占总 预 警 信 息 的 9 1 . 8 3 ; 预警 信 息 出 现 高 峰 在 4 —7月 , 占总 预 警 信 息 的 4 8 . O 8 ; 其中l 起 疑 似事 件 , 阳性 率 为0 . 2 4 。结 论 自动 预 警 信 息 系 统 对 及 早 发 现 聚 集 性 疫 情 起 到 重 要 作 用 , 灵敏度很高但特异度偏低 , 需进一步完善 。
1 3 . O 进行 描述 性统 计 学分 析 。
2 结 果
测 和早 期预 警工 作 , 在 原 有 的传 染 病 网络直 报 系统 的
基 础上 , 2 0 0 8年 4月 我 国建 立 了传 染 病 自动 预 警 系 统口 ] 。2 0 0 8年 本 区传染 病 自动 预警 系统 启 动 以来 , 领
2 0l 0, 1 6 ( 1 5 ): 1 5 6 .
[ 3 ] 孙 东 玲 .连 云港 农 村 外 来 婚 嫁 妇 女 艾 滋 病 感 染 与 认 知 现 状 调 查 [ J ] .江 苏 预 防 医 学 , 2 0 1 2 , 2 3 ( 1 ) : 1 9 —2 0 , 2 9 .
[ 4 ] 吴琼海 , 裘 丹红, 沈伟 伟 , 等. 浙 江 省 台 州地 区 5 O岁 及 以 上 HI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管理·教育·教学 •
393
某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响应工作的分析
叶 青1 黄文光2
(1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3;2 无锡市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42)
【摘要】目的 了解滨湖区传染病预警信息响应状况,发现并改进影响响应质量的因素。
方法 利用Excel2003对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为响应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结果 2010~2011年响应率和完整率均是100%;其中2010年共收到预警信息7种100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38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65.00%、98.00%;2011年共收到预警信息5种112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75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77.68%、98.21%,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未发生暴发疫情。
结论 滨湖区传染病预警响应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及时相应率需进一步提高,及时响应和现场处置是今后强化的重点。
【关键词】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4-0393-02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材料来源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滨湖区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及现场调查表个案资料。
1.2 方法
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将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导出,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
采用中位数描述响应时间,使用SPSS13.0进行分析。
1.2.1 响应及时性
收到预警信息后,异常信息卡在2h 内填报为及时响应,在24h 内填报为当日响应,超过24h 为不及时响应。
1.2.2 响应完整性
报告人、联系电话为必填项,作为响应完整性的评价指标。
2 结 果2.1 预警响应情况
2010~2011年响应率和完整率均是100%;其中2010年共收到预警信息7种100起(表1),平均响应时间为0.38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65.00%、98.00%,不及时响应率为2.00%;2011年共收到预警信息5种112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75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77.68%、98.21%,不及时响应率为1.79%(图1)。
2.2 预警病种分析
2010年预警系统共发出手足口病42起(42.00%)、流行性腮腺炎18起(18.00%)、麻疹13起(13.00%)、痢疾11起(11.00%)、流行性感冒8起(8.00%)、其他感染性腹泻7起(7.00%)、丙肝1起
(1.00%)等7种传染病的预警信号,均为排除事件。
2011年预警系统
共发出手足口病52起(44.64%)、流行性腮腺炎12起(10.71%)、麻疹18起(16.07%)、痢疾6起(5.38%)、其他感染性腹泻26起(23.21%)等5种传染病的预警信号,均为排除事件(表2)。
3 讨论及建议
2008年4月21日全国启动传染病自动预警(时间模型)系统,疾控机构通过分析、核实预警信息,增强了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能力,计算机提供自动预警是一个比较好的构想和实践[1]。
本研究
显示,滨湖区预警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发出的预警信号100%得到响表1 滨湖区2010、2011年预警情况一览表
年度预警信号(起)
响应率(%)
响应时间(h)(中位数)
初步判断结果
2h 24h 排除(起)疑似数(起)201010065.0098.000.381000201111277.6898.210.751120合计
212
71.34
98.10
0.56
2120
表2 2010、2011年滨湖区不同病种预警情况病种
2010年2011年
预警信息(起)构成比(%)预警信息(起)构成比(%)
手足口病4242.005044.64流行性腮腺炎1818.001210.71
麻疹1313.001816.07痢疾1111.006 5.38流行性感冒88.00--其他感染性腹泻77.002623.21
丙肝1 1.00--合计100100112
100
图1 滨湖区2010、2011年预警信息响应率比较
394• 管理·教育·教学 •
应,未发生暴发疫情。
2010~2011年预警信号24h平均响应及时率为98.10%,略高于周边一些地区一般水平[2]。
分析提示,导致滨湖区24h 响应率未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为个别预警信息手机发送失败,完全依赖手机而不能及时处理,或者偶见系统原因或服务器网络故障,信息卡不能处置或不能保存,导致响应超时。
通过预警病种分析,滨湖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其他感染性腹泻是重点关注的传染病,因这些疾病容易在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特别是学校和幼托机构引起暴发流行,并引起社会问题,需加强监测。
预警信息监测能早期发现异常疫情和传染病暴发,及早采取一级预防及快速反应,控制疫情在源头,加速传染病预防控制[3]。
科学评价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提高预警信息响应速度和质量是不断改进预警系统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中可通过如下途径提高监测预警工作质量:①提高医疗机构、学校报告或重点单位监测报告敏感性,疾控人员对数据进行常规分析[4],并完善响应制度,提高报告人员责任心和积极性。
②加强医疗机构报卡质量和预警系统的系统完善,使预警系统准确的发出预警信息完整、准确、及时[5]。
③加强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的报卡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审核及时性,为预警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基础资料。
四是预警监测处置是疾控部门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容易引起职业疲劳,希望有关部门给予重视。
总之,传染病早期预警是目前较新的研究领域,我国的疾病预警系统已初步实现暴发疫情的早期预警提示,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以便提高监测预警处置水平和防控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初雷.医院传染病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疾病监测,2007,
22(6):361-362.
[2] 徐旭卿,鲁琴宝,王臻,等.浙江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暴发预警
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5):442-445.
[3] 马家奇,王丽萍,戚晓鹏,等.基于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监测自动预
警信息系统概念模型[J].疾病监测,2006,21(12):679-681. [4] 冯子健,李克莉,金连梅,等.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及报
告人职业特诊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1-4. [5] 梁万年.加强我国传染病预警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11,32(5):429-43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