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合集下载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发展对于医护人员和家长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将总结新生儿生理知识点,其中包括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适应期、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新生儿常见的生理指标、以及新生儿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

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子宫内的环境有关。

首先,新生儿的皮肤呈现出一种淡红色,这是由于在子宫内的缺氧环境下,胎儿的血色素会呈现出一种淡红色的特点。

此外,新生儿的头围相对于身体来说会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其头部的成骨不完全导致的。

此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容易出现低体温。

最后,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内会有一些生理反应,例如湿肺、黄疸等,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 新生儿的适应期新生儿出生后会经历一个适应期,其主要特点包括呼吸系统的适应、循环系统的适应、消化系统的适应等。

在这一适应期内,新生儿需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和变化,医护人员和家长都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适应情况,确保其适应期能够顺利度过。

3. 新生儿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新生儿的各个系统在出生后都需要逐渐发育和成熟。

首先是呼吸系统,新生儿的肺脏在出生后需要逐渐展开,呼吸功能也需要逐渐成熟。

其次是循环系统,新生儿的心脏需要逐渐适应体外的循环,同时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功能也需要逐渐完善。

再次是消化系统,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需要逐渐发育,尤其是新生儿的胃蠕动功能和吸收功能都需要时间去逐渐成熟。

4.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指标新生儿的一些生理指标是评价其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例如,体重增长速度、身长、头围、胸围等指标都可以反映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此外,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也是评价新生儿生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

5. 新生儿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新生儿护理中,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例如,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确保其充分的营养摄取、保持其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等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新生儿生理特点范文

新生儿生理特点范文

新生儿生理特点范文1.体型:新生儿体型小巧,平均体重为3.3-3.5公斤,身长为48-52厘米。

由于婴儿的体表积与体重之比高于成人,所以新生儿易受寒冷刺激。

2.皮肤:新生儿皮下脂肪少,皮肤丰满光滑,毛细血管丰富,呈现淡红色。

新生儿皮肤极为敏感,易受刺激,需要特别的护理。

3.头发:新生儿头发稀疏柔软,色泽较浅。

头发的生长与种族、遗传有关,有的婴儿出生时即有一定长度的头发,有的则没有。

4.眼睛:新生儿眼睛一般呈蓝灰色,随着日晒和眼睛使用的增加,大约在3至6个月之后,眼睛的真实颜色开始显现。

5.牙齿:新生儿出生时一般没有牙齿。

一般在4-7个月时,乳牙开始生长。

6.肌肉和骨骼:新生儿的肌肉和骨骼发育尚不完善,力量较小。

肌肉的基本构造和运动机能需要逐渐发展,到6个月时开始有了明显的进展。

此外,新生儿骨骼相对较软,易于变形,需要合适的支撑和保护。

7.呼吸:新生儿具有反射性呼吸功能,呼吸频率较快,通常在每分钟40-60次之间。

此外,新生儿的肺泡表面张力较高,呼吸困难。

8.循环:新生儿心脏的品瓮,四个心腔和相互间的隔膜还未完全发育完善,血液循环也不断发生变化。

心率较快,每分钟120-160次。

9.消化系统:新生儿的胃口相对较小,每次进食量较少,但吃得频繁,因此需要频繁喂食。

此外,新生儿的消化道发育尚不完善,消化和吸收功能较弱。

10.神经系统:新生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在出生后还在进一步发育中,大脑重量较轻,尚无自主控制能力。

然而,他们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会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反应。

11.脊椎和髋关节:新生儿的脊椎通常是直的,髋关节也是柔软的。

这是为了顺应婴儿在母体内的生长环境,方便出生。

总结起来,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包括体型小巧、皮肤薄嫩、头发稀疏、眼睛蓝色、无牙齿、肌肉薄弱、骨骼软弱等特点。

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和骨骼系统等功能都在刚出生时还未完全发育完善。

因此,新生儿需要特别的保健和护理,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发育。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ppt课件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ppt课件

6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从单一食物 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量,注意 食物的卫生和质量。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选择适合宝宝的婴 儿配方奶,注意奶量和喂哺时间的控 制。
预防接种
01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进行接种 ,及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02
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和护理,出现 异常反应及时就医。
就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血管弹性
新生儿血管弹性较好,但 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输液或 输血。
02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总结词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一般 来说,生理性黄疸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出现持续时间过长、黄 疸过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 ppt课件
目录
•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 新生儿的护理 •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 • 新生儿的安全与急救
0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生长与发育
体重和身长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在2.5-4.0千克 之间,身长在47-53厘米之间。 出生后第一年,体重将增加约6
04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
新生儿吐奶
01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 象,主要是由于胃部发 育不完全和喂养不当引 起的。
02
喂奶后应将宝宝竖直抱 起,轻轻拍背,帮助排 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
03
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瓶和 奶嘴,避免奶嘴过大或 过小引起宝宝不适。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他们有许多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1.头部:新生儿的头部相对较大,约占体重的四分之一、头骨骨板未完全骨化,骨缝间有软韧的膜,使头骨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此外,新生儿的头发通常稀疏,皮肤薄嫩,头颅骨骼较柔软。

2.面部:新生儿的面部通常较圆,眉毛和睫毛稀疏。

眼睛通常较大,下睑游离以露出眼白,上睑下垂。

鼻子较扁平,鼻孔较小。

嘴唇较红,嘴角常常微笑。

婴儿舌头较大且常常伸出。

3.颈部:新生儿的颈部相对较短,由于颈椎尚未完全发育,颈部活动能力较差。

4.胸部:新生儿的胸腔较圆,并且呈躯干两侧逐渐凹陷的三角形。

乳房通常肿胀,男女婴儿乳房均有。

5.四肢:新生儿的四肢相对短而柔软,手指和脚趾的关节较为灵活,尚未完全发育。

指甲较薄,手掌和脚板常常呈红色。

6.消化系统: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充分发育,胃容量较小,仅能接受小量的食物。

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和抗体,促进消化吸收。

此外,新生儿肠道内的肠道菌群还未成熟,消化能力较差。

7.排泄系统:新生儿的肾脏功能尚不完善,尿液排出量相对较少。

新生儿的尿液通常呈酸性,有时呈红色或橙色,这是由于尿酸结晶导致的。

8.呼吸系统:新生儿的呼吸系统是不成熟的,肺泡尚未充分发育。

由于肺泡表面张力的存在,新生儿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来维持呼吸。

此外,新生儿还常常出现间断、浅而快速的呼吸。

9.循环系统:新生儿的心脏较小,心跳频率较快,约为每分钟120-160次。

血管脆弱,血液流速较慢。

10.免疫系统: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

母乳中的免疫因子能够提供初生免疫保护,但新生儿在抵抗感染方面仍然脆弱。

11.神经系统: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充分发育,反射活动是他们主要的行为表现形式。

例如,拇指抓握反射、跟随反射、刺激反射等。

12.肌肉控制:新生儿的肌肉控制能力较差,运动反应较为有限。

他们通常呈现弯曲的姿势,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张力较低。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和护理
•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 新生儿的护理 •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 新生儿的安全与急救
0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外观特点
皮肤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受 损伤和感染,需保持清
洁干燥。
毛发
新生儿头发稀疏柔软, 头皮较薄,易出汗。
眼睛
耳鼻喉
新生儿眼睛清澈明亮, 但调节能力较弱,需避
新生儿的安全防护
预防窒息
新生儿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道, 应避免使用柔软的被子或枕头, 以防宝宝脸部埋入其中导致窒息。
防止烫伤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应避免 宝宝接触到过热的物品或热水, 洗澡时水温应控制在37-40摄氏
度。
预防意外伤害
确保宝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尖 锐物品、小物件等可能给宝宝带
来伤害的物品。
新生儿红斑
总结词
新生儿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现象,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或丘 疹。
详细描述
新生儿红斑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出现,是由于皮肤娇嫩、外界刺激以及母体激 素水平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 间较长,建议就医。
新生儿脱水热
总结词
新生儿脱水热是由于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现象, 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日出现。
免强光直射。
新生儿耳道狭窄,鼻道 短,喉部声带发育不全,
哭声柔弱。
消化系统特点
01
02
03
04
口腔
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唾液分 泌少,容易发生口腔炎。
胃部
新生儿胃部呈水平位置,易发 生溢乳。
肠道

简述新生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简述新生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简述新生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这个时期是婴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生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特点1.生理功能不完善:新生儿的生理功能还不完善,如呼吸、消化、排泄等功能都需要逐渐发展和完善。

2.生长迅速:新生儿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出生后的第一年是生长最快的时期,体重和身高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3.睡眠时间长: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很长,每天需要睡眠16-20个小时,这对于身体和大脑的发育都非常重要。

4.反应迟钝:新生儿的反应迟钝,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简单,如吸吮、眨眼等。

二、心理特点1.感知能力有限:新生儿的感知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感知到一些简单的刺激,如声音、光线、触觉等。

2.情感需求强烈:新生儿对母亲的依赖和亲近是非常强烈的,需要母亲的抚摸、拥抱和安慰。

3.认知能力初步形成: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正在初步形成,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和面部表情。

4.语言能力未发展:新生儿还没有语言能力,只能通过哭声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三、发展特点1.运动发展:新生儿的运动发展主要表现在四肢的活动和头部的转动,能够自主地转动头部和四肢。

2.认知发展:新生儿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声音、光线和触觉的反应,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和面部表情。

3.社交发展:新生儿的社交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母亲的依赖和亲近,需要母亲的抚摸、拥抱和安慰。

4.语言发展:新生儿还没有语言能力,只能通过哭声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新生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发展三个方面。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新生儿,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也需要注意,每个婴儿的发展速度和特点都不同,家长应该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照顾和教育。

新生儿科普文章

新生儿科普文章

新生儿科普文章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他们是我们社会的未来,因此,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和需求对于父母和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新生儿相关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如何照顾他们。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身体非常娇嫩,皮肤柔嫩且容易受伤。

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敏感。

此外,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也较为脆弱,不能消化大量的食物。

因此,在照顾新生儿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他们的皮肤保护、免疫力增强和饮食调理。

二、新生儿的皮肤保护新生儿的皮肤很娇嫩,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

为了保护他们的皮肤,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新生儿的洗护产品,如温和的婴儿沐浴液和润肤霜。

在洗澡时,水温应保持在37°C左右,避免用力搓揉。

洗后应及时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并保持皮肤清爽干燥,避免长时间接触尿布和湿度过高的环境。

三、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

首先,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母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能够帮助新生儿建立免疫屏障。

其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烟雾和有害气体。

此外,定期进行新生儿疫苗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

四、新生儿的饮食调理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能消化大量的食物。

因此,在喂养新生儿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新生儿应该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更易被消化吸收,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其次,喂养频率应根据新生儿的需求进行,避免过早添加辅食或过长时间的断奶。

最后,喂养时要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热的食物。

五、新生儿的睡眠与活动新生儿的睡眠和活动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新生儿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恢复体力和促进脑部发育。

因此,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室温适宜、光线柔和、噪音较小。

此外,新生儿也需要适量的活动,可以进行适当的抱抱、拍拍和按摩,帮助他们放松身心,促进消化和血液循环。

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

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

头颅骨软
新生儿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头颅骨 之间有间隙,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变 形。
消化系统特点
01
02
03
胃容量小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需 要少量多餐的喂养。
消化能力较弱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 全发育,对食物的消化能 力较弱,需要选择适当的 奶粉和护理方法。
无牙齿
新生儿没有牙齿,咀嚼和 吞咽能力有限,需要注意 食物的质地和大小。
喂奶时要保持宝宝的头和身体呈 一条直线,喂奶后要竖抱拍嗝,
以防溢奶。
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量和奶瓶的 消毒,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空气和
感染病菌。
睡眠指导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每天 大约需要18-20小时的睡眠,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 的睡眠环境。
宝宝的睡姿以侧卧或仰卧为主, 避免俯卧以防窒息。
注意观察宝宝的睡眠质量,如 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高
新生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高,有助于氧气的运输。
神经系统特点
睡眠时间长
新生儿需要长时间的睡眠来促进身体发育和成长。
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弱
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弱,需要温和的护理和安抚。
感知能力发展迅速
新生儿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发展迅速,需要给 予丰富的刺激以促进感知能力的发育。
02 新生儿护理要点
日常护理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新生儿 适宜的室内温度在22-26℃,湿度在 50-60%。
每天给新生儿洗澡,清洁皮肤,并检 查全身有无异常。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干燥,每次更换尿布后要用温水清洗 臀部,并涂抹护臀霜,以防尿布疹。
喂养指导
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 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 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皮肤粘膜



新生儿出生后,皮肤上覆盖一层灰白的胎脂,有保 护皮肤和防止散热.皮肤褶皱处的胎脂可于产后6 小时去除.新生儿皮肤嫩,易受损害及而造成感染. 胎脂腐烂后产生脂肪酸,对皮肤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所以一定要去除. 皮肤较薄,只有成人的1/10易损伤、易感染、易 晒伤汗腺、皮脂腺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不成熟, 易产生热疹,皮肤抵抗力低,易感染体表面积按 体重比例较大更易过敏皮肤神经网发育不完善易 灼伤其它(泪腺、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自我保 护能力差.
三、新生儿的消化系统

1.胎便 黑色或墨绿色 稠 不臭 出生后1-2天 2.过度便 黄绿色 2-3天 3.正常便 母乳喂养的孩子 金黄色或黄色 稀酸味 人工喂养的孩子 黄白色 稠 有臭味 混合喂养的孩子 黄色 稠 有臭味 孩子受凉、吃不饱时易产生长期绿便


胎便 妈妈身体健康时,产后30分钟应该让孩子吃上母乳, 不管有没有奶都要吸允,一般吃奶后就有胎便。多数新生 儿在出生后12内有排便。
新生儿健康10个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 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 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 6、新生儿出生体温在36.5-37.4摄氏度之间为正常。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2-3周黄 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 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 动作。
十四、假月经

何谓新生女婴假月经? 一些女婴出生后5~7天,阴道内可见少许 血性分泌物,这叫假月经。原因是妊娠后 期,母亲体内的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出 生后这种激素突然中断而引起,不需作任 何处理,会自行停止。





新生儿不宜睡枕头 新生儿易洗澡 不要给女婴洗乳头 新生儿“马牙”不要用布擦或用针挑 小心婴儿红屁股 婴儿吸空奶嘴有害 不要用母乳给婴儿擦脸 新生婴儿拍照片勿用闪光灯 奶中加米汤不科学 不要让外人亲吻孩子 新生儿哭闹时不要喂奶
五、生理性体重下降

去排胎便,小便 一般体重下降 6-9%,4天后体重开始上 升,7-10天会出现增长现象 第一个月孩子能长2-3斤
六、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大量红细胞携带氧气,分娩后,新生 儿建立了自己的呼吸,过多的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较多胆红 素,又由于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排出过多的胆红素, 所以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浸染皮肤、粘膜呈现黄 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胆,大多数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 到高峰,7~10天自然消退,婴儿一般情况好,不需要特 殊治疗,不造成脑损伤。 在此期间,1让宝宝多吃多喝,有利黄疸消退 2注意观察宝宝
七、新生儿听力筛查

出生后24小时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治疗时间开始早晚,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 键因素,因此听力障碍要早发现早治疗, 以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八、新生儿眼球筛查
外眼眼球检查,之后针对不同步骤的系统地进行 各种眼病及弱视写实监测防治工作,及早发现, 及时治疗. 11. 9%的阳性率, 视网膜病变、白内 障等疾病。所以新 生儿眼球筛查很重 要
婴儿皮肤与成人皮肤的功能区别
功能 足月儿 成年人
渗透性
高渗透性 脂溶性物质有较高穿透力 较大的吸收力,因为体表面积与体 重比例大


抗渗透力强
汗液分泌 光敏感性 相关情况
较低出汗能力,尤其是2-5天 产生黑色素少,容易晒伤

出汗能力强

对阳光的敏感度取决 于皮肤的类型

抗感染能力差,因为免疫系统未成 熟 对过敏原反应低 对外部刺激有较强易感性
乳腺 指甲
跖纹
外生殖器
足底皮纹少
男婴阴囊皱襞少,睾丸未 降。 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 唇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男婴阴囊皱襞多,睾丸已降。 女婴大阴唇能遮盖小阴唇
28周1400克
新生儿的分类bຫໍສະໝຸດ 按体重来分 正常体重 5-8斤 低体重 小于5斤 巨大儿 大于八斤
一、新生儿呼吸系统
成人 呼吸次数 16-18次/分钟 新生儿 呼吸次数 40次/分钟 心脏跳动 120次/分钟 检查方法:看新生儿胸部起伏情况 正常新生儿可有呼吸节律不齐 小提示: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胸廓呈圆桶状,肋

间肌薄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运动,故以腹式呼吸为主。 新生儿呼吸表浅、频率较快,节律不规则。早产儿甚至出 现间歇性呼吸暂停或青紫。
二、新生儿体温调节


正常体温 36.5-37.4℃ 测量时间 3-5分钟/次 测量频率 3次/天 注意不要在宝宝哭闹或吃奶时测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易散 热。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成熟,体温易随 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要定时观察新生儿体温, 体温过低者要注意保暖,但不要使用热水袋,以防 烫伤.体温过高者及时松解盖被,多饮水,防止新生 儿脱水热.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儿歌 叮叮当,叮叮当,铃 儿响叮当,母亲心欢 畅,胎儿身体强,盼 望快出生,快给父母 欢聚在一堂,宝宝出 生后,睡在婴儿床, 父母两旁站,爷爷奶 奶笑着把你望,宝宝 长得快,长得壮,转 眼到六岁,背着书包 跑着上学堂,
新生儿定义

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的初生婴儿
未满28天的初生婴儿称之为新生儿,新生 儿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细心的 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是正常还是异常,有 病了大约是常见病的哪一种,应怎样去就 医,要做到心中有数。
健 康 可 爱 小 宝 贝

新生儿的分类a

按周数来分 足月儿 37-42周 早产儿 不足37周 过期儿 超过42周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貌特点鉴别
早产儿 四肢肌张力 皮肤 头发 耳壳 低下 薄、发亮、水肿、 乱如绒线头 足月儿 躯肌张力高,四肢呈屈曲姿态 红润、胎脂多、胎毛少、皮下脂 肪丰满 头发分条清楚
缺 乏 软 骨 、 紧 贴 颞 部 , 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 耳舟不清楚 无结节 未达指端 有结节 达到或超过指端

对过敏原易敏感 对原发刺激反应低

十三 新生儿乳腺肿大


在怀孕期间,母亲会分泌许多雌性激素,胎儿能够吸收 这些激素。这些激素中,特别是雌激素的作用,会引起 新生儿表现出一些在生殖期成熟后才有的生理现象:即 新生儿生理性乳腺肿胀,可见于出生3~5天的男女新 生儿。孩子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胀并伴有黄白色液体 从乳头溢出,乳量有数滴或多至20毫升不等,乳汁成 分与成人初乳相当,含白细胞和初乳小体,生后2~3 周自行消退。乳房肿胀可能与母体卵巢内分泌有关,而 泌乳则与母体垂体内分泌有关 新生儿生理性乳腺肿胀属生理现象,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护理工作主要是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防止感染。肿胀的 乳房切忌挤压,因挤压后有可能损伤乳房的正常结构, 损害乳房的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挤压有利于细菌的侵 入,导致化脓性炎症,甚至败血症而威胁婴儿的生命。 挤压过或有感染迹象时,必须局部实施清洁消毒及使用 抗菌制剂治疗,或及时就诊。
吐奶和溢奶或呛奶的概念
发生呛奶一般要检查①奶嘴型号是否符合,一般婴儿选五号奶嘴②新 生儿早期肺炎,患儿口周鼻翼两侧发青,剖宫产的60%都有新生儿 肺炎。 新生儿的胃是水平胃,吃奶后用空心掌拍嗝。

小贴示: 注意新生儿出生后应采取侧卧三天,以免呕吐羊水,黏液引起窒息 .
四、泌尿系统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故 不能迅速有效的地处理过多的水和溶质, 新生儿的尿液清亮,就是所谓的童子尿。 一般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新生儿出生24 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 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若生后48小时仍未排尿,应仔细寻找原因。 小便 每天6次以上 无色或淡黄色

九、循环系统

动脉导管未完全闭合,可听见心脏杂音。
新生儿的血液大都集中在躯干,四肢较少.所 以新生儿一般四肢发凉.

十、神经系统

新生儿味觉、触觉、温度觉较敏感,痛觉、 嗅觉、听觉迟钝,肌肉活动不协调,但对 明暗感觉,具有凝视和追视能力,角膜反 射存在,有视听反射。
十一、免疫系统

12岁以下免疫系统不完善,主动免疫系统 不健全。

有些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胆红素的浓度往往比人工喂养的 要高,因此发生黄疸的时间比较长,往往7~8天达到高 峰,20天左右或更长时间才能消退,这种黄疸被称为 母乳性黄疸。发生这类黄疸的新生儿,一般情况好,不 会引起大脑损伤,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处理,根 据目前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可能与母乳中脂肪 酸浓度较高,抑制对胆红素的排泄有关。而真正的母乳 性黄疸发生率仅占母乳喂养儿的1%~2%。

如何区分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呢?如果您的 孩子黄疸的表现,基本与母乳性黄疸相似,精神 好,吃奶好,就不必过分焦虑,只有当黄疸特别 严重的时候,以及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时,该考 虑病理性黄疸,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 好有专业人员帮助,正确区分母乳性和病理性黄 疸。
新生儿黄疸处理方法


两周还没有退完,要及时就医。 医院的处理方法;1吊瓶 2蓝光照射治疗,注意事项a保护好婴儿的 眼睛和会阴b每天累计时间要达到6小时c补 充水分和奶,接近正常次数d大便次数增加 e宝宝易口渴,多喂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