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青岛出版社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了解海洋生态系统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1.2 教学内容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如水温、盐度、光照等。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生态系统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洋生态系统特点的认识。
小组合作,制作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报。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和海报制作质量。
第二章:海洋生物多样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措施。
使学生认识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海洋生物的分类,如鱼类、哺乳动物、贝类等。
海洋生物的特点,如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
学生进行海洋生物分类游戏,加深对海洋生物分类的理解。
小组讨论,探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游戏和讨论的情况,以及提出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海洋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如污染、过度捕捞等。
海洋环境问题的影响,如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
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3.3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环境问题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制作保护海洋环境的宣传海报。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和海报制作质量。
第四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渔业资源、能源资源等。
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如捕捞、开采等。
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如休渔期、保护区设立等。
青岛版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教案13

13、《神圣的蓝色国土》活动目标:1.了解祖国蓝色国土的构成,明确海洋国土是国土的一部分。
2.探究了解海洋岛屿对国土构成的作用和影响。
3. 树立珍视蓝色国土观念。
活动重难点:1.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国土观念,牢记蓝色国土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2.知晓祖国蓝色国土的构成,了解属我国所管辖海域不同区域的范围及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中国地形图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祖国地形图(要能清晰地表示海洋部分)谈话:谁来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有多大?你能上来指一指吗?这些仅仅是我们国家国土的陆地面积。
国土到底包括哪些呢?课件出示: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和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
2、谈话: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陆地、天空、海洋都是我们的国土,都是我们国家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揭示课题:那么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对,所以海洋也被称为我们的“蓝色国土”。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了解祖国的蓝色国土。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国土有多大谈话:对于国土的含义,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
谈话:同学们对领海这一说法比较陌生,请翻开书,我们读一读书上提供的资料和信息。
学生交流。
谈话:祖国的蓝色国土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拿出地形图,仔细观察刚才勾画出的海洋部分,并标注出曾母暗沙、南沙群岛等岛屿,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向上到海南至北部湾,近300万平方千米为我国管辖的海域。
2、广袤的蓝色国土谈话:有的同学可能还是很疑惑,我国蓝色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是怎么核算出来的?要探究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一项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课件出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谈话:读了这一段话,同学们可能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合作,参考书上提供的资料和信息,选取最感兴趣或是最不理解的一个问题探究解决,填写学习记录卡。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蓝色星球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蓝色部分——海洋,及其对地球的重要性。
2. 认识海洋生态系统,了解其生物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蓝色星球:介绍地球表面的蓝色部分——海洋,及其覆盖面积。
2. 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相互关系。
3. 保护海洋环境: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介绍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生态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的美丽和庞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3. 制作海报:让学生展示保护海洋环境的创意和想法。
第二章: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认识常见海洋生物。
2. 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分类: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2. 常见海洋生物:介绍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浮游生物等。
3.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
2. 故事分享:讲述海洋生物的趣事,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3.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标本,了解其特点。
第三章: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2. 认识海洋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种类: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
2. 海洋资源利用: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3. 海洋资源保护:介绍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利用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环境。
第四章:海洋灾害与应对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六年级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青岛出版社

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一单元1。
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学习目标:1.认识珊瑚与珊瑚礁,及珊瑚礁的形成;2。
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最宝贵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特点,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学习重难点:了解珊瑚生物,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是奇妙的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特点,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把搜集到有关珊瑚礁形成的图片、音像资料及介绍珊瑚礁群落共生的趣闻介绍、珊瑚礁濒临灭绝的现状短片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整理珊瑚礁的成因、分布、形态、种类等方面资料做好汇报交流准备及收集珊瑚礁的趣闻趣事,做好关于珊瑚礁重要作用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过程:一、激情导课师:同学们,你知道点珊瑚的有关知识吗!?(展示珊瑚礁奇异景象的图片)师:同学们,徜徉在这神奇的海底旅行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如:海底景色奇异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海底生活着各种鱼类、藻类种类繁多;我还看到了美丽的珊瑚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到珊瑚礁,你了解它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探究学习的主题。
(板书: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和交流自己假期的旅行,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本课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海底之旅”这一情境设置,迅速拉近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珊瑚礁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二、初识珊瑚礁师:下面让我们走进珊瑚礁和它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吧!课前,我们查阅、收集了关于珊瑚礁的资料.考考大家:珊瑚礁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初步了解了珊瑚礁的形成,我们来听一听小海豚博士的介绍.(课件展示:结合图片进行说明:海洋中的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青岛版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教案3

3、美丽景色沿海行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的情感。
教学重点:介绍沿海风景。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去过哪些沿海风景区?
二、探究内容:
1、通过引入的问题,用多媒体出示中国个沿海风景地,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又如何?
2、分别介绍几个著名景点:
风光旖旎的大连、蓬莱阁浙江普陀山、厦门鼓浪屿、海南三亚等。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讨论交流
3、蓝色经济促发展
阅读统计图,学生分析日照旅游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并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滨海旅游提示。
三、活动空间:
学过该课,让学生动手做景点明信片。
提高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情怀。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青岛版)奔流不息的“洋中河”教学设计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青岛版)奔流不息的“洋中河”教学设计作者:孟蕾来源:《速读·上旬》2020年第02期课标分析《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总目标: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引领学生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与经济、海洋文化与生活、海洋开发与科技、海洋生态与环保和海洋权益与国防等六大领域自主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亲近海洋与探索海洋的意识,提高和发展综合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本次活动目标:1.简要了解海流的定义、成因、种类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2.培养看图、实验和搜集整理等能力。
3.学会发现、提出和表述问题。
4.在老师指导下,初步学会合作制定研究计划。
5.进一步树立亲近海洋、探究海洋和热爱海洋的意识。
基于以上目标,在设计整堂课时,我始终以兴趣引路,借助动画视频、模拟实驗、画图、规划路线等活动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学习制定撰写研究计划环节,适时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整堂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研究学习的乐趣,增长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谈话导题1.同学们大家好,孟老师非常开心和大家一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观看一段视频。
你们知道黄鸭舰队为什么能去到这么多的地方吗?2.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海中这些奔流不息的河流我们称它们——“海流”或“洋流”。
(板书:海流(洋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奔流不息的‘洋中河’”,探寻“海流”深处的奥秘。
(板书,揭题《奔流不息的“洋中河”——海流》)二、实验验证,激发兴趣1.海洋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流向不同的海流呢?(板书:海流形成的原因)谁能大胆的猜一猜?(板书:猜想)2.同学们能够大胆猜想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蓝色家园教案

黄海明珠-----青岛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知道青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山东省最大的港口城市及北京奥运会伙伴城市。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了解青岛的基本情况,并能对青岛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山东的情感和合作、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确定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2、教给学生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提前了解青岛的各方面优势和独特之处。
教师准备:有关青岛各方面的录像以及图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活动计划表。
教学过程:导课:师:在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几位朋友,认识他们的同学快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出示五个小福娃贴在黑板上)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们,那大家想不想听听他们想对你们说什么?{福娃动画: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福娃五兄弟,我们因奥运而生,2008很快就要来到了,到那时就让我们大家一起,相约北京、扬帆青岛吧!}一、引入奥运青岛主题1、师:2008奥帆赛将在咱们青岛举行,这可是一件令所有青岛人都特别骄傲的事情,可这么重要的比赛,为什么会选在青岛举行呢?(学生畅谈)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课件,深入了解青岛奥帆赛基地、帆船运动的历史等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设如下:(1)谈到青岛有“帆船之都”的美誉时,教师出示海上运动的录像及青岛市帆船俱乐部图片,介绍青岛帆船之都美誉的由来和青岛海上运动的历史。
同时,出示青岛奥帆基地图片,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和学生一起回顾2007年在青岛结束的国际帆船比赛情况,使学生了解青岛奥帆基地大体情况基础上,明白举办一次奥帆赛对于青岛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素质有着极大的提高和推动作用。
(2)谈到青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时,教师出示青岛地形图,让学生从图上直接感知青岛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地理优势,并为学生补充青岛地理环境和气候对帆船比赛的影响。
蓝色的家园(下)教案

(1)播放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图片。
教师:谁能介绍一下我国海军拥有这三种军舰的装备情况?
052级驱逐舰还有那些改进型?
054级护卫舰你还了解到那些?
说说还知道那些先进的军舰。
教师:选择武器装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国奉行的是近海防御的海防理念,所建造的军舰吨位普遍偏小。谁知道小的军舰称之为什么?有什么厉害的舰艇?
3.《保护海岸,从我做起》签名活动。
4.教师总结:我们要科学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既保护资源与环境,又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海岸!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交流政府及社会关于保护海岸的措施和事例,激发学生保护海岸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国土资源的情感。)
课
后
小
结
课程名称蓝色的家园
课题
活跃的海岸
教学
目标
1.了解人类改造海岸的现状。
2.初步感知改造海岸的利与弊。
3.了解海洋产业发展对海岸带的影响,树立合理利用、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
学
内
容
一、创设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突出海岸线。
2.教师引导:我国是个濒海大国,有32000千米的海岸线。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被称为海岸带。(课件上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海岸带闪动)我们一起到海岸带去看一看吧。
A.海产养殖研究小组
B.填海造陆研究小组
C.其他内容研究小组
4.教师引导: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对海岸带的充分利用使成千上万的海产养殖户发家致富,填海造陆、兴建人工岛缓解了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为城市建设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一单元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学习目标:1.认识珊瑚与珊瑚礁,及珊瑚礁的形成;2.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最宝贵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特点,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重难点:了解珊瑚生物,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是奇妙的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特点,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把搜集到有关珊瑚礁形成的图片、音像资料及介绍珊瑚礁群落共生的趣闻介绍、珊瑚礁濒临灭绝的现状短片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整理珊瑚礁的成因、分布、形态、种类等方面资料做好汇报交流准备及收集珊瑚礁的趣闻趣事,做好关于珊瑚礁重要作用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课师:同学们,你知道点珊瑚的有关知识吗!?(展示珊瑚礁奇异景象的图片)师:同学们,徜徉在这神奇的海底旅行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如:海底景色奇异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海底生活着各种鱼类、藻类种类繁多;我还看到了美丽的珊瑚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到珊瑚礁,你了解它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探究学习的主题。
(板书: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和交流自己假期的旅行,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本课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海底之旅”这一情境设置,迅速拉近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珊瑚礁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二、初识珊瑚礁师:下面让我们走进珊瑚礁和它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吧!课前,我们查阅、收集了关于珊瑚礁的资料。
考考大家:珊瑚礁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师:初步了解了珊瑚礁的形成,我们来听一听小海豚博士的介绍。
(课件展示:结合图片进行说明:海洋中的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
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珊瑚礁的形成了。
你还了解到关于珊瑚礁的哪些信息呢?让我们继续来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完成后全班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小结。
如:珊瑚礁的分布概况、所处的地理位置、生长条件形态、种类、著名的珊瑚礁……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一些典型的资料内容。
)师:同学们的准备可真充分,根据资料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珊瑚生长在一定的区域带,下面请小海豚博士再为我们细致地讲解,让我们回顾和了解珊瑚生长所需要的环境。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分析、发现、实践、归纳、总结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要求。
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思维导图的使用帮助学生学会梳理出有用的信息并加强记忆。
】三、“绿洲居民”师:通过交流,让我们对珊瑚礁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从这段视频中你都了解到哪些内容?(课件播放:描述珊瑚礁生物群落的视频资料,内容包括:珊瑚礁自然生态系统被称为海洋绿洲、世界上最大的“居所”、珊瑚礁为大量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观看完成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分析引导。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珊瑚礁被称为海洋绿洲了吧,它可真的是海洋生物们的乐园!课前我们还安排同学们查找的关于珊瑚礁的趣闻趣事,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讲一讲?(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讲解。
如珊瑚与虫黄藻的共生关系、珊瑚的天敌……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件呈现教师课前搜集的珊瑚礁群落共生的趣闻资料,给学生们进行介绍说明。
)师:看到这些介绍我们不禁为美丽而神奇珊瑚礁赞叹!它不仅是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成千上万的各种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其实珊瑚礁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作用呢!让我们继续进行探究之旅吧!【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各自的条件,搜集、查找大量的关于珊瑚礁的趣闻趣事的资料,他们搜集、查找资料的过程,也正是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的过程。
课堂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习个体,引领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活动体验,提高交流活动的可信度和能效度。
】师:你还知道珊瑚礁有哪些作用吗?(学生根据自己资料里的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知识进行补充介绍,归纳概括,适时板书。
如:维持渔业资源、保护海岸线、医疗药材、优化大气环境、生态旅游和文化教育基地)师:看来珊瑚礁不仅有丰富的生态系统、较高的利用价值,还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自然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通过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要求。
在多媒体课件的协助下学生不但了解了珊瑚礁的作用,还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四、保护珊瑚礁师:不过,珊瑚礁的生存现状可不那么令人乐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课件播放珊瑚礁频临灭绝的现状短片。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提升。
)师:是的,人类的许多活动,如海水污染、海滨开发、过度捕鱼、岩油开采、过度浅水活动、开采和贩卖珊瑚等,正在破坏着珊瑚礁的生态系统。
使珊瑚礁接近崩溃的边缘……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一些组织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切,正在用实际的行动来保护它们……(课件出示:各种保护珊瑚礁的法律法规。
教师可以适当的做简单的介绍说明。
)师:作为我们又能为珊瑚礁的保护行动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说明,教师进行引导评价,让学生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而不是说空话。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海洋课堂上我们不仅了解了珊瑚礁、认识了珊瑚礁群落生物的多样性、还感知到珊瑚礁为我们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
有人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善待海洋、就是善待自己!让我们积极的行动起来,保护珊瑚礁、守护美丽的蓝色家园吧!我的体验和收获:【设计意图:本节课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树立保护珊瑚礁的意识。
课堂中发挥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于一体的优势,调动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并在了解人类已有的保护行动的基础上,发自内心的从个人做起,一起保护我们美丽、和谐的蓝色家园。
】2..神奇的海洋生物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
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1.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海洋生物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的海洋各种生物。
活动过程:一、激情导课。
(播放课件)师生共欣赏一段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声音来自于哪里?小结:是的,大海的神秘和宽广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都喜欢大海,大海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而海底的世界却更加奇妙。
大家想去一睹它的风采吗?现在就让我们去神奇的海底游览一番吧!(设计意图:以震撼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了解研究海洋生物。
)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洋灾害种类。
1.图片欣赏。
教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名字、特征、习性)(播放课件)。
这是凶猛无比的鲨鱼,号称“海中霸王”。
鲨鱼虽然凶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聪明灵巧的海豚也来了,它可是鲸类王国中最大的家族。
这是残忍好斗的章鱼,它虽然叫鱼,但并不是鱼类,而是软体动物,它有八条长的腕足,腕足内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内有墨囊。
它力大无比、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
瞧,这是艳丽无比的珊瑚,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
2.知识探究。
通过欣赏真实的海洋世界,我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朋友。
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播放课件【知识窗】)在远古时期,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海洋覆盖。
后来陆地逐渐扩大。
现在,海洋面积仍占地球面积的71%,差不多3/4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
海洋最深处可达11公里,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因海洋不同深度的光照不同,生物种群也不一样,所以海洋生物千奇百怪。
地球上80%的氧气是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3.互动交流。
谈谈你对海洋世界的感受和海洋生物的认识。
同学们,你们还见到过哪些海洋生物呢?说出它的名字、样子、色彩。
4.作品欣赏。
看来,大家认识的海洋生物真的很多喔。
接着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海洋生物的魅力。
老师这儿有一些学生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它是如何表现海洋生物的?表现形式有:绘画、剪贴、泥塑、剪纸,等等5.创作思路。
看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有了这么多的独特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现你喜欢的或想象中的海洋生物。
可我们如何来创作呢?请某些同学来先说一说你的巧妙构思。
(学生谈想法,教师引导,讲解创作过程。
)小结:我们只需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画出外形,添上细节,再涂上鲜艳的色彩,美丽的海洋生物就会栩栩如生地呈现了。
(板书:画外形添细节涂色彩)(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知道常见海洋生物的种类。
通过合作制作资料卡及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海洋生物的种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海洋中的生物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令你惊奇的海洋生物,可以精细地描绘一个单独的海洋生物,也可以画出整个争奇斗艳的海洋世界。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为学生答疑解难。
1.通过整理资料做资料卡,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分成小组研究课前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吧。
学生自由合作,分组分析资料。
(教师巡视并适时评价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海洋生物圈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出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四、海底生物大写真讨论课本列举海洋生物特点五、交流驿站1.同学们,大海给予我们无限的神奇和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
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许多许多的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播放课件)如此下去,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些美丽、可爱的海洋朋友。
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小结:是的,我们在感受大海美丽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