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8安装freenas笔记
FreeNAS安装文档

Free NAS安装文档功能简介FreeNAS是一款优秀的网络存储系统,可以快速将普通PC或服务器变成网络存储服务器。
系统基于FreeBSD开发,支持CIFS(SMB)、NFS、AFP、iSCSI等存储协议。
同时提供Web界面让网络存储更加方便管理。
系统是免费授权,直接上官网下载镜像就可以搭建属于自己的网络存储服务器。
FreeNAS的特点:支持ZFS文件系统。
支持内置RAID支持奇偶校验,cronjobs,智能测试。
支持目录服务,如LDAP,NIS,NT4,Active Directory。
支持NFS,FTP,SSH,CIFS,iSCSI协议。
支持基于Windows的文件系统,如NTFS和FAT。
定期快照和复制支持,rsync。
具有GUI和SSL的Web界面。
报告系统,如电子邮件通知。
磁盘加密和更多的功能可用。
为备用电源系统添加UPS。
丰富的GUI图形报告内存,CPU,存储,网络等。
更多资料请查阅官方网站:https://系统要求●引导设备最低要求8GB空间,推荐16 GB空间。
●系统运行在64位的硬件上,官方强烈推荐使用intel处理器。
●系统内存需要8GB,当然越大越好。
官方强烈建议使用ECC内存。
●引导设备可以使用SSD、USB记忆棒或SATA硬盘,官方推荐使用SSD。
●存储盘建议使用WD红盘,推荐使用硬件Raid。
●网络建议使用千兆或万兆网卡。
安装方式当前官方提供下载的镜像格式是iso类型,本次教程基于FreeNAS11.2-U5版本。
安装分为光盘和U盘两种。
光盘可以使用软碟通将iso文件烧刻到光盘中。
U盘可以是用Win32DiskzImager烧刻到U盘中。
具体操作过程不在本次教程中。
安装步骤本次教程中我使用vmware workstation进行Free NAS的安装,因为我电脑内存小,所以给虚拟机配置了4GB内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按照官方提示配置8GB内存或更高。
虚拟机的设置如下如下:镜像下载当下最新版FreeNAS 11.2-U5;接下来开始进入本次教程的主题,安装Free NAS,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有个加载界面,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建立自己的档案伺服器 - FreeNAS(二)安装

建立自己的檔案伺服器 - FreeNAS(二)安裝來吧,拿出家中的舊電腦來安裝FreeNAS,其配備需求非常節省* CPU:P III 500MHz以上* RAM:128MB(要裝外掛請準備256MB)* 系統磁碟:32MB CF/USB/HD* 資料磁碟:當然是越多越好...* 網路卡:最少一張有線網卡這就是我的NAS,是把原本一台Server升級硬體之後換下來的CPU跟主機板,不過為了未來的擴充,這台CASE跟POWER都是新的啦~補充說明的是,個人建議把系統裝在CF或是USB上頭,一來省電,二來小容量的CF/USB大家手邊一定都有多的。
上面說系統需要32MB的空間算是 FreeNAS的最小需求,我建議最少找128MB的CF/USB,多餘的空間可以當作SWAP使用。
如果想用32MB的也無所謂,SWAP可以放在別的地方。
以CF跟USB來說,CF的效能會比較好,不過還要搭配CF/IDE的轉接卡。
系統碟只在開機跟設定變更的時候才會讀取,平常不關機的話,系統磁碟幾乎沒在動作就是了。
個人是使用CF來安裝系統檔案。
一切就緒之後,請先找來一台光碟機來做安裝動作,等到安裝完畢光碟機就不需要了。
請先到FreeNAS檔案下載區下載光碟的iso檔。
目前是0.68~0.683B都有。
個人使用0.683作為下面的教學示範。
點這裡直接下載0.683光碟ISO。
如果你只是玩票,可以下載0.68版的VMware Image檔案玩玩看。
1. 請先燒錄光碟,然後使用光碟片開機。
2. 等待kernel讀取完畢,就會看到以下畫面,請輸入"7 Install on HD/CF/USB Key"安裝。
3. 系統接著會詢問你否要把系統磁碟分割出一個資料磁區來。
如果你的系統碟大於32MB而你想把SWAP放在系統碟中,請選"2 Create 2 UFS partitions..."。
如果你只想單獨安裝系統,請選"Create 1 UFS Partition",這裡建議只建立一個磁區就好(Current BUGs found)。
freenas 教程

freenas 教程FreeNAS 是一款开源的网络存储操作系统,它提供了许多强大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将一台普通的计算机转化为功能丰富的网络存储设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FreeNAS 教程,介绍了安装、设置和使用 FreeNAS 的基本步骤。
1.下载并安装 FreeNASa.从 FreeNAS 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 FreeNAS 安装镜像文件。
b.制作一个可引导的 USB 或 DVD 安装介质,将 FreeNAS 安装镜像写入其中。
c.将 USB 或 DVD 插入要安装 FreeNAS 的计算机,并启动该计算机。
2.安装 FreeNASa.在计算机启动时,选择从 USB 或 DVD 启动以进入FreeNAS 安装程序。
b.按照安装程序的指导,选择适当的安装选项,如硬盘、网络配置等。
c.完成安装后,从计算机移除安装介质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3.初始化并设置 FreeNASa.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在连接到同一网络下的另一台计算机上打开 Web 浏览器。
b.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FreeNAS_IP_Address>”,其中"<FreeNAS_IP_Address>" 是你 FreeNAS 的 IP 地址。
这将打开FreeNAS 的 Web 用户界面。
c.根据指导创建一个管理员账户,并设置密码。
d.登录到 FreeNAS 的管理界面。
4.配置储存池a.点击左侧菜单中的 "存储" 选项。
b.选择 "储存池" 标签页,并点击 "添加" 按钮。
c.按照指导创建一个储存池,并指定相关的参数,如大小、磁盘分布等。
5.创建共享a.点击左侧菜单中的 "共享" 选项。
b.点击 "添加 Unix (NFS) 共享" 或 "添加 Windows (SMB) 共享",具体根据你的需求选择。
freenas安装和配置

freenas安装和配置FreeNAS安装配置开始安装经过一会儿检测后出现下列选项,选9进行安装选择3,完整安装到硬盘确认完全安装到硬盘,并创建以下分区选择安装媒体选择磁盘,这里有两块硬盘,计划第一块是用来安装系统,FreeNAS只占几十几兆的空间,另一块完全用来共享输入系统分区大小,默认128M添加SWAP交换分区输入交换分区大小完成安装,按回车返回主界面,选择7重新启动系统,FreeNAS安装完毕。
启动后在主界面,1选择网卡检到一块网卡em0,确定。
完成网卡配置确认Yes返回主界面,选择2设置IP地址不使用DHCP输入子网掩码输入DNS地址不使用IPV6配置完成后就会列出结果,按回车确定配置完成后就可以从WEB界面访问控制在WEB浏览器地址栏输入FreeNAS地址http://192.168.5.5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是admin/freenas登陆后就可以看到控制界面系统设置管理员密码更改:System--General--PasswordFTP服务配置添加磁盘:Disks--Management--Add Disk在Disk里面选择第二块硬盘,输入描述信息,点击Add然后点击应用设置,硬盘就添加到系统里面了格式化硬盘:Disk--Format点击Format disk进行格式化挂载磁盘:Disk--Mount Point 点击右边的加号添加要挂载的磁盘在Disk里面选择磁盘da1,在Mount point name输入挂载点名称,点击Add添加后应用更改Apply ChangesFTP服务设置:Service--FTP,选择Enable启用,在这里取消匿名用户,设置完成后Save保存Services--Status 在状态里面就可以看到FTP服务已经启动了添加FTP用户:Access--Users and Groups点击右边的加号添加一个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所属组ftp用户主目录选择刚才挂载点ftp选择好后,点击添加再点击应用,用户添加成功在防火墙设置开放FTP端口:Network--Firewall客户端访问FreeNAS自带有许多服务,以后有时间再慢慢玩,因为他是基于FreeBSD的,所以FreeBSD的所有软件都可以安装使用。
FreeNAS的安装使用记录

FreeNAS的安装使用记录FreeNAS的安装使用记录1.FreeNAS介绍2.虚拟机环境搭建3.FreeNAS的安装4.共享设置1.FreeNAS介绍FreeNAS是什么东西?FreeNAS是一套基于FreeBSD操作系统核心的开放源代码的网络存储设备(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服务器系统,支持众多服务,用户访问权限管理,提供网页设置接口。
关于FreeNAS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FreeNAS的一些特点:2.虚拟机环境搭建为了试验的目的,在Windows下搭建了一台虚拟机。
配置参数如下:cpu:2 core内存:2G硬盘:硬盘1:20G硬盘2:200G硬盘3:200G网卡:bridged Adapter关于这个配置的说明:在FreeNAS的官网声明是,在绝大多数的机器上都可以跑起来。
主要是要根据这个网络存储在用于什么用途,对于性能、容量等的要求。
3.FreeNAS的安装这里使用的是FreeNAS-9.1.1的版本,不同的版本,界面可能略有不同。
在上一步中将虚拟机安装完,将下载好的镜像文件装载到虚拟机的光驱中。
开启电源,引导FreeNAS系统。
3.1 弹出欢迎界面,选择1.Boot3.2 接着弹出控制台设定,选择1 Install/Upgrade3.3 界面会提示正在安装,安装完了后会重新出现控制台设定画面,此时取出光驱中的镜像,重新启动,FreeNAS的安装就结束了。
4.共享设置设置包括网络设置和存储的设置。
4.1 网络设置这个版本的FreeNAS是默认开启了DHCP,因此启动FreeNAS系统后,会出现设定一个IP地址。
这里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使用这个动态分配的地址,另一个是自己重新配置一个固定的IP地址。
4.2 共享设置通过4.1中IP地址,在浏览器中登录,首次登录是默认不需要密码的,登录之后建议修改密码。
另外,在系统-配置的language可以选择中文界面语言。
freenas中文使用手册

freenas中文使用手册
FreeNAS是一个基于FreeBSD的开源网络附件存储服务器操作
系统,它提供了许多功能,包括文件共享、数据备份、数据保护等。
虽然官方文档大部分是英文的,但是社区中有一些用户翻译的中文
使用手册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FreeNAS。
首先,关于FreeNAS的安装和配置,中文使用手册通常会详细
介绍如何在不同硬件平台上安装FreeNAS,包括系统要求、安装步骤、磁盘配置等内容。
此外,手册还会介绍FreeNAS的基本设置,
如网络配置、存储池创建、用户管理等,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正确
地配置系统。
其次,中文使用手册可能还包括对FreeNAS各项功能的详细介
绍和配置方法。
比如,文件共享协议(如SMB、AFP、NFS)、数据
备份(如定时快照、远程复制)、虚拟化支持(如Jails和Docker)、存储管理(如ZFS文件系统、RAID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用户充分发挥FreeNAS的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此外,一些中文使用手册还可能包括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方面
的内容。
这些内容对于用户在使用FreeNAS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希
望提升系统性能时都会有所帮助,可以让用户更好地维护和管理FreeNAS系统。
总的来说,中文使用手册会全面介绍FreeNAS的安装、配置、功能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FreeNAS。
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参与FreeNAS中文社区,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如何安装家用NAS主流软件FreeNAS

如何安装家用NAS主流软件FreeNASFREEnas俗话说“好马配好鞍”,NAS系统也是如此。
我们找到了低功耗稳定性高的平台,还需要一个同样稳定好用的NAS服务器软件作为支撑。
目前我们常见的PC用NAS软件有很多,这里笔者使用的是较为主流的FreeNAS。
FreeNAS是一款老牌的NAS服务器软件,其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友好、稳定性高,加上软件本身是免费的,所以非常适合入门用户使用。
FreeNAS本身基于FreeBSD,Samba及PHP,所以在安装和使用上与我们传统的操作系统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下面,我们先从安装开始熟悉这款NAS服务器软件的使用。
●FreeNAS的安装严格来说,FreeNAS本身是一个极为精简的操作系统,并且由于其基于Unix而不是Windows,所以我们不能直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FreeNAS。
FreeNAS官网提供了安装镜像,我们只需要将镜像刻录到CD或者写入到U盘中,就可以使用这些媒介安装系统。
关于CD的刻录以及安装U盘的制作笔者不再赘述。
如果大家想要制作安装光盘的话,可以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刻录功能,或者像Nero、ImgBurn等刻录软件就可以完成。
如果是要制作系统安装U盘的话,可以选用UltraISO、WinImage、Win32 Disk Imager等软件等软件均可。
FreeNAS 安装介质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安装FreeNAS了。
FreeNAS的安装需要我们将安装介质作为BIOS第一启动项。
然后开机后便可以直接引导至安装界面。
FreeNAS安装界面非常“简陋”大家第一眼看到安装界面,肯定是觉得界面非常寒酸。
毕竟FreeNAS并不是注重操作的软件,所以在界面上做的尽可能简洁且高效,我们甚至没有看到像样的图形界面,这也是这类服务器软件的一大“特色”吧。
安装界面虽然简陋,并且没有中文界面,但是只要你有一点点英语基础,就能够理解安装的全过程。
选择第一项安装FreeNASFreeNAS可以直接安装在U盘上向导提示FreeNAS所安装的磁盘是不能当做数据盘进行共享的耐心等待后安装完毕,重启即可如果你是使用光盘方式安装的话,软件会让你将FreeNAS安装到本地磁盘上。
FreeNAS简单安装与使用

然后切换到服务页面,点击CIFS后面的按钮,启用CIFS服务。
图4.3-3
点击左侧菜单的共享按钮,打开Windows(CIFS)共享列表。
图4.3-4
点击添加Windows(CIFS)共享,设置新CIFS共享路径为我们前面创建的CIFS数据集路径,如图4.3-5:
图4.3-5
拖动滚动条,勾选可浏览网络终端,继承所有者,继承权限,以及允许访客访问这些选项,使改共享能被网络中的机器查看到,然后点击确定,如图4.3-6:
问,并实现真实主机能够访问虚拟机。
打开VirtualBox,依次点击文件—全局设置,在弹出窗口中,切换到网络选项卡,如图1-1所示:
图1.1-1
点击加号,添加VirtualBox Host-Only Ethernet Adapter的虚拟网卡,然后点击螺丝刀符号,进行VirtualBox虚拟网卡的IP设置。
图1.2-1
按照提示建立虚拟机,然后点击设置按钮,更改虚拟机FreeNAS的一些设置。
图1.2-2
在创建虚拟机时,按照提示会新建虚拟硬盘用于虚拟机数据存储,即上图中的FreeNAS.vdi。这里我们准将FreeNAS单独安装到FreeNAS.vdi这个虚拟硬盘,添加NewVirtualDisk1.vdi和NewVirtualDisk2.vdi两个20G虚拟硬盘用于FreeNAS进行管理。虚拟光驱选择加载FreeNAS 9.1.1的安装镜像ISO。
图2-2பைடு நூலகம்
将FreeNAS安装到ada-大小为2G的硬盘,如图2-2所示。
图2-3
FreeNAS会进行安装的确认,因为这一过程会清除安装硬盘上的所有数据。确定后会进入FreeNAS安装,等待安装完成,如图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8安装freenas笔记自己的安装记录,内容大部分取自于网络。
参考网站:www.zufallsheld.de/2013/11/22/freenas-transmission-couchpotato-sickbeard-dlna-server/#enabling-access-to-the-jailswww.zufallsheld.de/2015/01/06/enabling-autostart-of-virtualbox-vms-on-freenas/FreeNAS 9.3 版本发布之前,官方下载服务器中每一个系统版本都会至少提供三种格式的镜像文件。
分别为(XXX代表版本号等前缀):XXX.img.xz :解压以后会得到一个IMG 格式的系统镜像。
XXX.iso :最常见的ISO 系统镜像。
XXX.GUI_Upgrade.txz :FreeNAS 专用的系统更新包,在WebGUI 界面升级系统时使用。
推荐将系统安装在u盘或者tf卡上(有ssd的拿来当加速用)。
所以需要两只u盘,一只是将安装iso用ultraiso写入,作安装盘用;另外一只是以后当系统盘加载用的。
开始安装:把准备好的两块U盘插入主机,设置电脑从U盘安装盘引导启动,经过一番系统自检,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界面。
安装界面提供了四个选项:Install/Upgrade 安装/升级Shell 终端Reboot System 重启系统Shutdown System 关闭系统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切换菜单,选择第一项,按回车键确认。
接下来系统会提示选择FreeNAS 系统盘,在如上图所示的界面中会显示出所有可以用作安装FreeNAS 系统的设备。
按空格键选择安装系统的设备(可以是多选,选择的设备内容会被清空),然后回车。
此时,界面上显示了一些警告信息,大意为“你选择作为FreeNAS 系统盘的设备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清空,而且该设备将完全被系统占用,不能用作数据存储。
”按回车键确认。
然后一路回车。
提示密码的时候输入密码,用于web登录时使用。
出现这画面证明安装完成,按回车会回到第一步四选项的菜单,按3重启,并把安装u盘拔出。
重启系统后,到达以下界面,则说明完成安装。
接下来用浏览器浏览服务器ip,即会显示设置界面。
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安装时输入的密码。
输入后会有一向导,可以一步步往下设置,不设置直接按下一步即可。
这里我设置几样东西。
邮箱详细设置请参照邮箱服务提供商的说明。
完成向导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下图所示的界面,在这里可以调整FreeNAS 系统的方方面面。
为了便于介绍,我们将这个界面做了下图所示的标记。
a) 区域①:主菜单,这里列出了系统最常用的一些功能b) 区域②:系统菜单,FreeNAS 系统的所有功能和选项都能在这里找到。
c) 区域③:操作区,各种设置都在这里进行。
1. 首先点account,创建一个用户组,本例将创建一个名为getnas 的用户组,所有用户都以此组作为主用户组。
如下图所示,在WebGUI的主菜单点选“Account”账户,在账户选项卡中点选“Gourps”用户组子菜单,并点选其下方的“Add Group”添加组按钮。
在弹出窗口中的“Group Name”组名称项目中填写我们要创建的用户组名getnas,输入完成点击“OK”确定按钮完成用户组创建。
用户组创建完成,接下来可以根据Windows系统的用户在FreeNAS中创建同名账户了。
用户信息为:•用户名:HOME•密码:123456在FreeNAS中创建HOME账户,如下图所示,在WebGUI 的主菜单点选“Account”账户,在账户选项卡中点选“Users”用户子菜单,并点选其下方的“Add User”添加用户按钮。
在弹出窗口中输入与Windows 系统完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注意,要完全相同。
User ID:用户ID,在Unix 世界,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ID号,系统会自动生成,我们不用理会,高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Username 用户名:输入HOME,也可以输入Home 或者home,字母大小写无所谓,只要是home 就可以。
不过还是建议和Windows系统上的用户名一致为好。
注意,这里不支持中文用户名,因为在windows7上不要创建中文用户名。
Create a new primary group for the user 创建同名用户组:这一项取消勾选;Primary Group 主用户组: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刚刚创建的getnas 用户组;Create Home Directory In:创建家目录的位置,默认值为/nonexistent 意为不创建家目录。
此处我们保持默认,不需修改。
Shell:命令行,指定要使用的命令行。
此处保持默认,不需修改。
Full Name 用户全名:输入HOME,必须与Windows系统上的用户名大小写完全一致,非常重要!如果不一致,访问公共CIFS共享时就会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且即便输入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也可能无法正常访问共享;E-mail:用户的电子邮箱,选填Password 密码:这里设置的密码也必须与Windows系统的用户密码完全相同;Password confirmation 密码确认:不用解释吧!Disable password login:禁用密码登陆,此处不要勾选。
Lock user:锁定用户,此处不要勾选。
Permit Sudo:允许用户使用sudo命令,此处不要勾选。
SSH Public Key:SSH公钥,此处不需设置。
Auxiliary groups:辅用户组,此处需要设置。
类Unix系统中,每一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主用户组,同时可以属于零到多个辅用户组。
只需要填写上面说的几项,填写完毕,点击窗口下方的“OK”确定按钮完成创建。
2. 再点storage,创建storage volumes,点选volume manager。
•第一项,“Volume Name”卷名称,文本框中填入你想给卷取的名字,可以随意填写。
•第二项,“Volume to extend”扩展卷,用于给已存在的卷进行扩容的,我们的目的是创建新的卷,此项留空。
•第三项,“Encryption”加密,用于创建加密的卷,这一项暂时不要选中,我们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加密卷的创建和管理。
•第四项,“Available disks”可用磁盘,点击+号按钮,即可将磁盘添加到第五项中。
•第五项,“Volume layout”卷结构,用来指定硬盘以何种磁盘阵列形式进行组织。
通过左侧的下拉菜单指定磁盘阵列形式,同时拉动右侧那个圆形的小按钮,进行更准确的结构调整。
以下为各种卷结构的创建要求:RAID Z:最少由3块硬盘组成,其中一块硬盘的空间用作奇偶校验,允许一块硬盘损坏,不丢失数据。
RAID Z2:最少由4块硬盘组成,其中两块硬盘的空间用作奇偶校验,允许两块硬盘同时损坏,不丢失数据。
RAID Z3:最少由5块硬盘组成,其中三块硬盘的空间用作奇偶校验,允许三块硬盘同时损坏,不丢失数据。
Mirror 镜像:最少由2块硬盘组成,两块硬盘互作镜像,任何一块硬盘损坏,不丢失数据。
Stripe 带条:最少由1块硬盘组成,该形式无冗余,因此任何硬盘损坏,该卷下的所有数据均会丢失,这种类型的卷唯一有点是读写速度最快。
Log device(ZIL):用于写操作的高速缓存,通常用SSD 固态硬盘来创建该设备。
设备主要作用是切换同步写为异步写,一般用于NFS 或数据库。
所有的数据像日志记录一样被写入到ZIL 设备中,只有在读取后才会释放。
因此,ZIL 中的数据通常不会被读取。
有时,ZIL 会刷新ZFS 存储池中的数据,这种操作被称为Transaction Group Commit(事务组提交)。
如果没有为ZFS 存储池提供独立的日志设备,系统将会使用ZFS 存储池中的一部分空间用作ZIL 写缓存,因此,每个ZFS 存储池中都总是存在一个ZIL 缓存。
Cache device(L2ARC):用于读操作的高速缓存,通常用SSD 固态硬盘来创建该设备。
它类似于CPU 的二级缓存。
如果整个Dedup 表可以被缓存在L2ARC 中,则L2ARC 也能大大加快重复数据删除。
数据完全充满L2ARC 设备需要几个小时时间。
使用过程中,如果L2ARC 设备被移除或损坏,读操作将会跳过L2ARC 设备直接访问硬盘,虽然这时候读取的性能会下降,但不会造成数据损失。
Spare:备用设备,此处略过不谈。
此处我使用3只硬盘左raidz,一个ssd作Cache device。
留下一个盘单独做下载用。
设置完成后点选add volume 开始创建volume。
注意,创建卷的过程会擦出所有已选择硬盘上的数据,创建之前,请务必确保硬盘中没有重要的数据。
接下来开始创建数据集。
点选主菜单上的“Storage”存储,点击存储选项卡中的“Volume”卷子菜单,在下方卷列表中选择数据集创建的位置本例为gen8_100Gx3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点击下方的“Create Dataset”创建数据集按钮,在窗口中输入数据集的相关信息。
此处创建dataset name为music的dataset。
点选music 数据集,然后点击下方的第一个图标按钮“Change Permissions”修改权限,随即弹出如下图所示的修改数据集权限的窗口。
此处,我们只需要在Owner(user)所有者选HOME和Owner(group)所有者组的下拉菜单中选择getnas 即可,点击“OK”确定按钮使设置生效。
注:Mode 是详细的权限设定,默认为所有者拥有读写和执行权限,所有者组具有读和执行权限,其他用户和组拥有读和执行权限。
现在不用管它,保持默认即可。
3. 在WebGUI 管理界面中点击“Sharing”共享图标,打开共享列表界面。
点击切换到Windows (CIFS) 共享列表。
点击“Add Windows (CIFS) 共享”添加CIFS 共享按钮,弹出如下所示窗口。
我们只需填写以下两项即可:Path:是存储路径,点击右侧的“Browse”浏览按钮,找到此共享需要使用的数据集,此处我们选择与卷同名的music 数据集。
Name:共享名称,随意设置,此处设置的名称会显示在共享目录中。
图中设置的共享名为music。
设置好以后,点击“OK”确定按钮后系统会弹出下图所示的提示:是否启用CIFS 服务?我们点击“Yes”确定按钮。
此时,CIFS共享创建完成,系统也自动帮我们启动了CIFS 服务。
此处说明一下,win2012r2没有网络回收站功能,所以我才用freena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