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本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深入文本丰富世界,撷取英语阅读之趣

深入文本丰富世界,撷取英语阅读之趣

深入文本丰富世界,撷取英语阅读之趣作者:蔡丹瑞来源:《教育界·中旬》2018年第04期【摘要】文本解读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它不仅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材解读能力,而且也关系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以新目标八上第八单元阅读课为例,深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核心素养;英语阅读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辑、英语课程的比例设置、中考试题阅读的比重等方面。

如今,“核心素养”就像和煦的春风吹进我们的课堂,而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思维能力,在英语阅读课中更是充分体现。

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走进文本,深挖每篇文本所含的丰富信息,读出文本内在思想及背后的内涵,并在阅读教学中加以体现,从而引领学生感受、理解和体验文本,赋予文本生命,赋予课堂活力,使阅读教学更立体、更多元,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但在平时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師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不够,容易受大量的细节信息牵制,教学设计侧重于文字信息的处理,造成学生对文本缺乏体验和感受,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语言特点和情感态度等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文本,激活课堂,让学生获得阅读的快乐。

本文就《Go for it !》八上Unit8的阅读课为例,围绕深入文本解读,针对教学的一些设计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得到同行和专家指教。

【课例背景及内容分析】新目标八上第八单元的话题围绕食物的制作过程而展开,而Section B中 2b的阅读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这一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介绍美国特殊节日——感恩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介绍感恩节大餐中传统食物——火鸡的制作过程。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论文5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论文5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论文5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5篇第一篇一、加强英语阅读教学的措施及分析教师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改善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对症下药,首先分析出原有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以及导致教学效果低的原因。

结合原因入手,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合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我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教学方式单一且低效。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读单词、教语法、做练”的单一模式。

教师过分依靠题海战术,寄希望于学生通过丰富的练,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

其实,题海战术本身有一定的优势,但那是在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才能生效的。

假如片面要求学生多多做题而不求最好的效果的话,那么学生只能在题海中沉浮,无法寻到成功的彼岸。

比如说,教师让学生阅读某篇材料之后,公布答案,然后进行解析。

解析的过程中却只注重语法结构。

单词语境的应用等等语言知识的介绍,那么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繁多的笔记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难以被大多数的学生接受,重复的做题模式也可能引发学生的厌倦心理。

反之,高效的阅读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模式。

比如说,教师先精心准备阅读材料,然后在学生阅读材料之前,先根据材料内容进行主要背景的介绍。

然后学生才开始阅读材料。

当学生阅读了第一遍材料的时候,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开始做题。

之后教师开始讲解,根据题目逐题讲解。

此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同学们的答案,然后让回答正确的学生起来讲解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并且讲解他们的解题思路,然后教师再进行评点和总结。

这是因为如果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讲解的话,学生可能会产生无聊的感觉,而熟悉的同班同学讲解题目的时候,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加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到学生的英语思维和优缺点,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加强阅读能力。

第二,加强阅读教学专题训练。

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很经常使用的阅读训练方法都是非常简单的。

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探讨在使用语篇分析理论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使用语篇分析理论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不 够、无法准确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其 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开展广 泛的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水平。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篇解读。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中出 现的象征梦想的词汇有哪些?这些词汇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此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文章的叙述方式、情节安排、人物性格描写等方面,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文章。
在进行语言训练方面,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一些语句或段落,让学生进行 翻译、改写、讨论等活动。例如,“She had a dream to become an actress” 这句话,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为“She dreamed of becoming an actress”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总之,语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培养学 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篇分析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 水平。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阅读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语篇分析 法并注意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引言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关键途径。 然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够深 入,无法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图等。因此,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语篇分析理论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作者: 储彩丽[1]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江苏泰州225700
出版物刊名: 文理导航
页码: 32-3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4期
主题词: 初中;英语;阅读;文本;深层次解读
摘要: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需要有科学化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在阅读拓展和迁移当中掌握英语语言。

在如今的阅读教学活动当中,传统阅读教学思想和方法仍旧未得到有效转变,教学设计指向阅读当中的表面信息获取,忽视阅读当中的深层解读和研究,也因此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为了有效改变这样的条件,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对当前的阅读教学局面进行综合分析,认识到文本深层次解读在培育学生语言素质方面的优势作用,让学生从过去的浅层阅读逐步过渡到深层次阅读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谈文本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谈文本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的经 历为 话题 , 学 习使 用现 在 完成 时态 。 通 过 对学 生们 喜 闻
乐 见 的一 些娱 乐 场所 的描述 ,反复 运用 句 型 Ha v e y o u e v e r
b e e n t o …? I ’ v e n e v e r b e e n t 0 …. 来 激发 他 们使 用本 单 元所 学
初 中英语 文本解读 阅读教 学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3 ) 1 1 - 0 0 4 5 . 0 2
意 义在 于 提升 课 堂教 学效 率 , 减 轻 学 生课 业 负担 。 文本 理 解 的价值 在 于 实现 作者 与读 者 的 交流 , 真 正体现 以人 为本 。 她 强 调要 认真 把握 文本 解读 与教 学设 计 的关系— — 设计前 , 读 出 内在 结构 , 把握 体裁特 点 ; 设计中, 强调动 态 , 突 出生成 ; 实 施 中, 关注能力, 实现 运 用 。 这就 告诉 我 们 , 英 语作 为 一 门语 言, 它不 单单 是 知识 文 本 , 同 时更 透露 着 文化 气息 和 人文 关 怀 。 因此 , 文 本解 读 是上 好 一堂 课 的前提 和 基础 。教师 要 研 读课 标 、 教材, 把握 文 本 , 分析 学生 , 确 定重 难 点, 决 定教 学 目标 , 设计 有 效教 学 活动 。 . 文本 由语 言构 成 , 它所 要表 达 的 内涵 要通 过读者 的解 读 和 体 验 来 实现 。一千 个读 者 就有 一 千 个 哈姆 雷特 。不 同 的 读者 , 不 同环 境 , 不 同 的心 态 , 解 读 也就 不 同 。 所 以在 阅读 课 教 学 中, 既要培 养 学 生英语 学 习 中 的阅读 能 力 , 帮助 学 生学 会理 解 语 言和 用语 言 自我 表达 , 用语 言来 进 行交 际 , 积 累语 言知 识 并发展 “ 语感” , 又 要使 学生获 得情 感熏 陶 , 培 养人格 , 使 学生通 过文 本认 识世 界 、 感 悟人 生 、 提升 精神 境界 、 提 高思 辨 和鉴 赏 能力 。 但 面对 升 学压 力 , 不 少教 师在 阅读课 教 学过 程中, 常常 过 多的强 调知 识 点的讲解 , 使学 生缺 乏思 辨 能力 ,

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二 、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策略分析
教 师可 以有 针对 性 的设计 几种 形式 对 学生进 行训 练 。
例 如 ,采 用 回 答 问题 的 方式 ,寻 找 文 章 中 的 重 点知
识:
根据 《 柯 林 斯 高 阶英 语 学 习 词典 》上 的 定义 “ a t e x t
i s a bo o k o r o t h e r p i e c e of wr i t i ng, e s p e c i a l l y o n e c o n ne c t e d
he t b e s t a n d he t w o r s t ”这篇 文 章 , 生 的实 际生 活 , 以切 实提 高 学生 学 习能力 和增 长知 识 为 目 定 的阅 读技 巧 。例 如 “ 标 。近 些年 ,很 多 的专家 学者 对初 中英 语 阅读 教学 加大 了 教师 可 以教 学生 阅读技 巧 中 的精 读 以及 阅读策 略 。 研 究和 实践 的力 度 ,同 时结合 工 作在 一线 的英 语教 师 的工
在 进行 阅读 教 学中 ,教师 要 引导 学生在 精读 文章 的基
位 , 反 而严 重 影 响 了教 学 效 果 。所 以 ,初 中英 语 阅 读 教 础 上 ,为 了获取 文章 更 为详细 的信 息 需要 提取 重点信 息 。 在 t h e b e s t n a d t h e w o r s t 一文 中 ,鉴 于整 篇文 章信 息清 晰 , 学 ,准确 解读 文本 是 高效 教学 的基 础 。
由于 文 章 的较 短 ,所 以在 了 解 文章 主 旨大 意 的过 程 作 实践 和经 验 总结 ,在初 中英 语 阅读教 学 方法 上形 成 了一 中 ,可 以省 略 到 略 读 的环 节 ,通 过 第 一 遍 的精 读 ,解 决 套相 对 成熟 的教 学模 式 。但是 通过 课堂 的实践 和观 摩 ,我 文 章 的主 旨大 意 、篇 章结 构和 作 业 的写 作 目的等 问题 。 们 不难 发现 ,在 初 中英语 阅读 实 际教 学 中, 问题依 然是 层 例如 ,在 t h e b e s t a n d he t w o r s t 这篇 文章 中,在 阅读 之前 , 出 不穷 。例 如 ,有 的教师 假借 “ 阅读课 ”的名 义 ,进行 单 教 师让 学 生 通 过 文 章 的标 题 和 首 句 进 行 思考 ,并 且 回答 w h a t d o e s t h e t i t l e t e l l U S ? ”和 “ w o u l d y o u g u e s s 纯 的单 词、语 法 、词 组等 的教 学 ;有 的教 师在 阅读 课 的导 问题 “ 入 中, “ 铺 垫过 多 ”,致 使没 有足 够 的时 间处 理阅读 等 ,

基于充分解读文本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充分解读文本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词。
通 过详读文本 获得细节 性信息 。 ( 5 ) 因为文 本描述 性语 言多 , 对话 多 , 所 以结合学 生所学 词汇及 阅读
中获得 的信 息 , 通 过巩 固等 反复 的方 式来 处 理文
本, 可 以帮助他们 回归文本 , 为下 面的 以读 促写作
好准备 。
情境一 : L i n a n d h i s b r o t h e r a r e a t t h e a i r p o r t .
a n d h e n o d d e d ,u na b l e t o s p e a k .He o n l y c r i e d wi t h
故事 , 故事 中的主角会面临一次不 同寻常 的体验 ” 。 【 反思 】 当学生对 阅读 内容 尚不熟悉的时候 , 教
师应该帮 助他们 唤醒 已有 的背景 知识 ,或 者 向他
男孩第一次乘火车远行 , 不料一个 陌生人抢 了他座
位, 最 终他通过 努力维 护了 自己的权益 。 文本 以对 话贯穿始终 , 从一开始 “ 金” 和他 哥哥“ 林” 离别时 的 对话 , 到火车上 “ 金” 与陌生人及 热心人 间 的对话 , 角色 以对 白的转换而变换 。 此外 , 这则 阅读材 料描
理对 话文本 中所含信 息并提炼 出问题 可 以帮助学
生获得 文章的主 旨; ( 4 ) 这则 材料的对话长 , 因此可 . 应 培养学 生 根据 上下 文推 断 、 理解 生词 含 义 的能
以引导学生 在了解文 章主 旨的基础上 , 解构 对话 ,
力。 阅读 材料 的生词分布 比较散 , 所 以笔 者把对 话 文本处理成三个情境 , 并在情境 中帮助学生学习生
L i n i s g o i n g t o s a y g o o d—b y e t o h i s b r o t h e r b e c a u s e

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摘要:语篇分析是指对文章的文化背景、内在逻辑结构和连贯的语义等要素进行语言分析,从而理解篇章的内涵,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

教师只有深入研读语篇材料,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本文以一节省级评优课为例,从语篇分析出发,旨在突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于模式化、机械化的局限,指导学生成为能阅读、会思考、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语篇分析策略;教学设计案例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XX)16-0250-05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学科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教育部,20XX)阅读教学是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结合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这是由阅读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所决定的。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包括交流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人文性则包括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

所以,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和主要途径(张献臣,20XX)。

然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没有深入解读文本的问题,这影响了教学设计与实施。

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是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教学设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所学语篇的文本解读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决定着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阅读教学偏向词汇、短语、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授,阅读过程轻描淡写,教学中对思维层面关注不够,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其内涵和魅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文本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下一堂阅读课教学为例,讨论如何把文本解读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45-02课程改革,课堂是主阵地。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感受。

教学成了单调乏味的机械传递。

一篇以生动鲜活的语言为载体的阅读篇章给学生的感觉却是苍白无力的单词和语法汇总。

教师侧重单词的积累和语法的讲解又进一步增加了英语语言学习的枯燥感,而且忽视了阅读课的实质意义——使读者获得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心智。

这显然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新版)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背道而驰。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前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充分解读,课中没有真正回归文本,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因此,阅读课教学必须做到“以学定教”,即以学生、学情为基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把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动态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究阅读课的实质,对文章进行恰当、具体生动的解读,创造一幅鲜活的文本画面,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魅力、解读作者的内心与意图,在解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语言培养了阅读及语言使用的技巧,而且获得情感熏陶。

一、文本解读与阅读课教学英语课程中的文本,主要是指英语教材,具体有人教版的教材、各省受权编写的教材和部分学校所使用的自编校本教材。

这些教材成为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材料(李学书,谢利民,2007)。

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省特级教师李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指出解读文本的意义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文本理解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她强调要认真把握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关系——设计前,读出内在结构,把握体裁特点;设计中,强调动态,突出生成;实施中,关注能力,实现运用。

这就告诉我们,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不单单是知识文本,同时更透露着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因此,文本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要研读课标、教材,把握文本,分析学生,确定重难点,决定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活动。

文本由语言构成,它所要表达的内涵要通过读者的解读和体验来实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不同环境,不同的心态,解读也就不同。

所以在阅读课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理解语言和用语言自我表达,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积累语言知识并发展“语感”,又要使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培养人格,使学生通过文本认识世界、感悟人生、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思辨和鉴赏能力。

但面对升学压力,不少教师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常常过多的强调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偏重应试技巧而缺乏深层阅读能力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实现情感熏陶和心智发展,提高人文素养。

二、文本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下第九单元以谈论过去的经历为话题,学习使用现在完成时态。

通过对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些娱乐场所的描述,反复运用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i’ve never been to…. 来激发他们使用本单元所学单词的兴趣。

本节阅读课的文本标题为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文本主要介绍新加坡的语言、食物、动物、温度及其地理位置等。

这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文章篇幅长,生词多,内容偏,文本各段落独立性强,教学设计难。

课前,笔者反复阅读文本,挖掘文本中所涵盖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教学活动,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及语言使用的技巧,并获得情感熏陶。

下面就以本节阅读课为例,谈谈笔者是怎样通过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1.读前,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读前活动的目的是为文本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结合学情和阅读文本,教师可在阅读前通过真实的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的、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为独立理解文本做好准备。

活动1:“我的家乡我知道”。

本单元围绕谈论过去的经历,学习使用现在完成时态。

我校地处西部山区,旅游资源丰富。

因此,在读前,通过此活动,对学生进行如下问题的调查:where have you ever been to ?和have you been to…?通过利用师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互相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复习了“have been to”的用法,既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又让学生对阅读文本做好准备。

活动2:图片展示。

新加坡,这个美丽的国度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遥远、陌生的,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

此时,通过有关图片展示,从人口,语言,食物,气候和旅游景点等几个方面介绍新加坡,让学生对这一国家有所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又扫除了可能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带来的障碍。

同时,又为文本的阅读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2.读中,关注文本内容与语言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不仅对文本内容学会关注,同时对文本呈现的语言也要关注。

⑴关注文本内容。

本节阅读课的阅读文本属于说明文文体。

针对这个特点,笔者要求学生通过match the topics to each paragraph:language, weather, food, interesting places and location,指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帮助学生获得各段落的大意及文章的主旨。

接着通过详读并回答以下五个问题1. why can we speak putonghua in singapore? 2. 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ry” in paragraph2? 3. why is the zoo so special? 4. why is the temperature almost the same all year round? 5. what’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singapore?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并了解新加坡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

⑵关注文本语言。

词汇学习是阅读课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能准确地理解与认识词汇,进而掌握词汇的使用。

教师不仅可以避免孤立地去讲解词汇,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词汇所创造的语用意义,进而扩充自己的知识积累。

常用的学习词汇方法有:构词推断法,语境理解法和英语释义法。

例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碰到southeast,simply, indian, daytime, natural, whenever和awake这7个单词,他们早已学过south, east, simple, india, day, time,wake, nature和when,此时指导学生运用构词法知识来推测:其中的southeast,whenever,daytime是合成词,simply,indian,natural,awake是派生词。

教师只要稍微进行点拨,学生就能知道并且记住这些词汇,而且也丰富了他们的构词法知识,有效扩大了词汇量,降低阅读的难度,推动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而对于“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ry” in paragraph2?”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虽然英语词汇在词典里是孤立的,但一旦用于具体的语篇中,它就形成了整个语篇结构的一部分,这就需要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3.读后,及时加强对文本的巩固读后活动是文本解读完成后就阅读文本开展的延伸性思维活动或交流活动,目的是提高学习者就本主题表达自己观点及他人顺畅交流的能力。

阅读后,巩固文本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关键字、词、句,创造性地对文意进行复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根据语篇意思改编文本,进行缩写或扩写,或者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用所学的好词好句,进行仿写,真正做到以读促写,变“输入”为“输出”。

本节阅读课,笔者在基于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完成一篇介绍家乡的短文,使文本的结构、内容与语言学习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在运用中及时巩固尚未遗忘的知识结构,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怀,再次达成了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阅读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策略和发展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语言教师,我们既要了解学生、学情,做到“以学定教”,又要正确认识文本的意义,掌握文本解读的规律,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中强调并实施文本解读。

只有这样,目前的阅读教学才可以摆脱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语言学习的和谐课堂,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段湘萍.2011.充分解读文本,合理设计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 7-11.[2]郭春园.2011. 试论文本解读与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j].高等教育,(9):36-37.[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新版),2011.(责任编辑易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