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比较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概论四川大学

比较文学概论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比较文学概论
四川大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主 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团队
第八讲 比较诗学
主讲人:王晓路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LO新闻G学O院
本讲纲要
第一节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 第三节 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
四川大学文学与LO新闻G学O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LO新闻G学O院
第一节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
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 二、诗学概念的中西区分 三、理论跨界失效与比较研究需求
四川大学文学与LO新闻G学O院
(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
在中国古代以至近代, 所谓诗学,首先是指 一种比较专门化的研 究领域,即所谓《诗 经》之学,也就是研 究诗经的学问。 《诗经》自先秦以来 便被称为“五经”之 一,对他的研究属于 所谓经学范畴,唐代 专设所谓诗经博士为 世立教,此后就习惯 将诗学专指《诗经》 研究之学。
(5)文论诗学著作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典型的如引入外来理论参照 对《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的研究等。
(6)对中外文学理论系统的整体性比较研究等等。
LOGO
(三)研究案例分析
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
张隆溪的《道与逻各斯: 东西方文学阐释学》
• “形而上学理论”、 “决定理论”、“表现 理论”、“技巧理论”、 “审美理论”、“实用 的理论”构成一个完整 的理论结构框架,全面 整合中国历代诸家的诗 学观念。
• 以五篇重要论文合成的 著作。要在中西之间寻 找“共相”,探索“共 同的文学规律”和“美 学据点”的时候,必须 放弃死守一个理论模子 的固执,而应该同时从 中西两个理论的模子去 寻根探源,梳理差异, 追求共识。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常见问题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同源性。

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

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

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

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

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

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

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

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

比较文学概论-四川大学

比较文学概论-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LOGO
二、渊源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手稿研究阶段 (二)宏观文学史建构阶段 (三)多元文化对话阶段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LOGOபைடு நூலகம்
(一)手稿研究阶段 在法国学派开始倡导与从事影响研究的时候 ,人们注重某种文学现象之国外渊源的追溯 性研究,作家手稿成为被关注的重要对象之 一。 手稿的保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因 为从对手稿的考证上就可以发现某一作家最 初之创作形态,以及作家所作多次修改所表 现的意义,找到作家思想与情感发展轨迹, 和来自于外国的渊源。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LOGO
(三)文本性 在渊源学研究中,作为终点的文学现象无非 是作家与作品、文学社团、文学流派和文学思 潮,然而不论是文学运动的渊源研究,还是文 学思潮的渊源研究,对于作为具体作品的文本 之审美分析与价值判断,都是不能忽略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LOGO
因此,从文学作品里看出国外某种文学思潮 与文学流派产生的影响,也是渊源学研究的 基本方法之一。如果没有对具体文本的审美 阅读与审美发现,只是对历史材料的统计与 分析,并不能理解外来文学对本国文学发生 影响的根本问题 在渊源学研究历史上,实证性、溯源性与文 本性往往是有机统一的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LOGO
三、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笔述渊源 是指可以从作家以及与他相关的历史文献里 查找资料而得到说明,以“自述”与“他述 ”文字实录作为渊源存在的证据。 (二)口传渊源 是指国外的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通过口耳 相传的方式,让本国作家以艺术事实的方式 表现出来。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LOGO
(一)实证性 (二)溯源性 (三)文本性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LOGO

考研比较文学知识点解析

考研比较文学知识点解析

考研比较文学知识点解析近年来,考研成为广大学子追求深造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比较文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对考研比较文学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和总结,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比较文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来揭示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学者开始意识到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不断深化和拓展,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二、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1.比较文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角度和对象不同,比较文学可分为国际比较文学、时空比较文学、主题比较文学等多个方向。

2.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类比比较法、历史比较法、结构比较法、文化比较法等。

3.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比较文学可以研究不同文学体裁、不同地域文学、不同时期文学等。

其中,对于考研来说,研究比较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风格、思想、艺术特点等是非常重要的。

三、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范畴1.古代文学比较研究:比较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各个文学体系的特点,比如中西方古代文学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审美观念。

2.现代文学比较研究:现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的面貌,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究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主题关注等方面。

3.跨文化比较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学体系的特点,如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四、比较文学在考研复习中的重要性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比较文学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和解读作品。

2.积累复习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备考效率。

3.拓宽学术视野:比较文学研究需要理解和掌握多个文学体系,从而拓宽了学术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

川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分析

川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分析

考研倒计时,不到2个月的时间,你开始冲刺了吗?考研进入倒计时后,很多考生瞬间就感觉不淡定了,考生不需要慌张,及时调整心态和复习方法,2个多月也可以实现突破哟!下面小编为各位同学们针对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做一个全面分析,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做个综合评估,同时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一.学校情况岷峨挺秀,锦水含章。

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谢和平。

2017年1月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之一。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1.5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

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3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8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归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下设6个研究方向:01 比较诗学02 比较文学03 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04 英美文学05 俄国文学06 东方文学与文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

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川大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全国来看排名是名列前茅的,属于国家重点学科。

就业方向的话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比较文学考研经验

比较文学考研经验

比较文学考研经验考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考研后有很多不同的出路。

文学考研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方向,通过考研可以获得更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

本文将分享一些比较文学考研的经验,对于考研生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一,选择合适的专业选择专业是考研中比较重要的一步,特别是针对文学考研。

文学分支比较多,比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汉语言文学等等,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方向。

另外,在选择专业后,也要关注该专业对应的前沿研究方向和相关课题研究,这些能够帮助自己在考研阶段掌握重点,为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考研环节不止是考试,还要选择合适的院校。

在选择院校时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术水平、科研和硕博培养等。

对于文学考研生来说,更应该考虑教学和学术环境、图书馆和电子资源以及研究基金等。

第三,掌握阅读技巧文学考研对阅读的训练要求比较高,要求考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其中包括快速阅读、精读和批评性阅读,以此来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另外,还要学会把握文章的重点、领会作者的意图,掌握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等。

第四,注意策略性复习与其他专业考研相比,文学考研的难度较高,而且需要考生具备很强的文学素养。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进行机械性的背诵和记忆,而要注意策略性复习。

比如通过课本、文献、论文等多种方式来深化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还要保持定期组织复习、复盘自己的考试成果,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备考计划。

第五,重视写作训练文学考研的写作训练非常重要,要求考生要有清晰的表达思路、丰富的表达技巧、合理的文学分析能力和深刻的思想体会。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训练,多读多写能够有效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同时还要多参加写作比赛、作文讲座和文学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文学考研需要考生具备很强的文学素养、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其中考生的阅读理解、文献查找和写作能力都需要进行策略性复习和训练。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绪论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 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1886年,波斯奈特,创 作世界上首部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

• 1904年,黄人在《中国文学史•分论》中对波斯奈特及《比较文学》 一书作出介绍。

•早期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译著:A 1931年,傅东华译,法国洛里哀著《比较文学史》 B 戴望舒译,梵•第根著《比较文学论》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 •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人: •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德国比较文学的开端:•法国学派四大代表人物:•美国学派代表人物::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

•《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一期发表的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 系》,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为“跨异质文化”。

•比较文学的基本功用,在于跨越和沟通。

•法国学派以 文学的输出 和输入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 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 ; 影响研究体系;美国学派以文学的审美本质和世界文学的构想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 综合和跨学科等方法为支柱的 平行研究体系;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体系的五大支柱方法是 向阐发法、异同比较法、模子寻根法、对话法、整合与建构法。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 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 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 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征,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 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同源性 、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第三节•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跨越性研究-跨国家、跨文明、跨学科。

川大免费复试比较文学经验贴

川大免费复试比较文学经验贴

川大免费复试比较文学经验贴高效针对相伴,笃信好学,笃学陪你▲▲▲大家好,我是雷学姐,很幸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复试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回忆将近一年前的备考经历,已经有点困难了,但我还是会尽力把我所知道的告诉大家。

先把时间线写出来,让大家有时间安排的参考。

2018年分数线365,我考了371,三跨。

我是毕业后考的,所以考完之后都是空闲的,没有毕业论文的压力。

这一点大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时间。

关于复试时间过去每年复试的时间应该都差不多,都是3月13~16号这个期间。

出成绩的时间可能不太一样,好像17年出成绩的时间是2月4、5号。

这个和过年时间有关,因为老师也要放假的嘛。

今年复试时间推迟,但具体时间大家还是要关注学校官网发布的准确时间。

在这里和大家梳理一下19年我自己的时间线。

时间线2018年:12.24考完完1.31一边玩一边象征性地翻书准备复试2019年2.5左右过年,回老家过年前后10天左右2.8号左右回学校集中性地复习2.15出成绩3.5出分数线3.8出复试名单,知道只有9个人进入复试3.15复试3月25出录取结果6月底拿到录取通知书,选导师,知道奖学金等级9月份开学才知道自己的导师是谁什么样的人要准备复试?不敢说让所有人都全身心地去准备复试,因为每个人考下来的情况不一样。

只能说,如果专业课的题目基本都写了,别管你觉得自己写得怎么样,那就着手准备吧!你如果是低分压线进,那早点准备才有可能逆袭,你如果是高分进,早点准备不是更加心中有数?而且,书看了,不吃亏不上当。

如果你觉得刚考完初试,太累了,实在进入不了状态,那你就先使劲玩一个星期,然后就开始慢慢进入复习状态。

川大比文复试考什么?比如自我介绍,这个是肯定要好好准备的。

介绍你的家乡、讲你为什么考川大、为什么选择比较文学,等等。

1专业课笔试第一天下午笔试,一张一百分的卷子。

往年都是重复性极高的题目,就是大家在初试复习比文的时候的那些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应该属于初试最先知道成绩的一群考生,基本没有遇到网络障碍,2月11号便知道了自己的成绩。

可是尽管如此,我并没有用心去准备复试,而是和大多数同学一道等线等名单,导致到最后复习就有点吃紧,希望以后通过复试的考生都能够抓紧准备复试,多一点准备,多一点回报,这一说法在今年的考试当中很好地得以验证了。

我是考比文的,比文的复试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偏理论,世界文学偏文学史,所以如果你本科念的是中文,准备下外国文学史课和比较文学课的笔记就差不多了。

我是往届非中文毕业生,以下的这点经验也是想说给跨考的同学:世界文学部分,考外国文学史,尤其是欧美部分一定要做充分准备,第一年复习考试的时候,我参考了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唐建清主编《外国文学研究导引》,这三本书都是很好的教材,对于外国文学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先读徐葆耕,再读郑克鲁,《导引》一书是南大老师对于外国文学论文、演讲的一本汇编,里面的每一章节讨论的都是每一分期的重点问题,整理笔记以此为框架进行参考不会疏漏重难点。

相对应的,也有《现当代文学导引》、《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现当代那本导引是很好的教材,经常阅读对于练习文学评论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此,一并推荐。

当然有同学会说,复试那么短的时间,怎么读的了那么多书。

的确,要想在短短一个月内读那么多书并不可能,但是在准备初试时的闲暇调剂时间,读完一本《西方文学十五讲》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去年在准备初试时便读完了《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拯救与逍遥》《白先勇自选集》等书,这些也不是闲读,对于开阔思路非常有帮助,有的甚至对于应试很有影响,我抽空翻阅的白先勇,考试的时候,便让我逮了个正着。

有人说,这是运气,诚然,中国那么多自选集,我偏偏挑了本白先勇的,但是这同样需要实力,闲读读不闲的实力。

再说说比较文学,因为是刚入门,所以大家不要担心老师会出题出的很刁钻。

相反,题目往往是重复出现并且很基础的。

我今年准备的时候,看了下晓丽姐博客里的往年试题,便预测比较文学的题目应该不会特别难,便斗胆没去阅读《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教程》,直接打印浏览完了网上教程,同时背完了精品课程网里的三套试卷,后来复试笔试比较文学所涉三道问答五一落空,所以大家对往年题,对课程网的卷子要格外重视,据有同学统计,今年重题量达到了50分,需要作出解释的是,重的只是题目,至于怎么答,还是要靠自己,所以积累仍然很重要,比如今年最后一道论荒原的题目,这应该是一道新题,如果按照一般外国文学史笔记来答,会显得相对教条,如果之前能够参考徐葆耕的书,便有《荒原》和《神曲》的比较阅读,观点清晰新颖而不显累赘,便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我今年算是很运气,只准备了三套试卷,勉强应付了考试,但是这种投机能应付一时,应付不了长久,所以在准备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能多做准备就要尽力而为,多参考报考老师的教材、论文(集)。

再就是面试,文新学院的复试是先面试再笔试,两个都很重要。

不要一味准备笔试而忽略了面试。

我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参考了博文里往年面试的师生问答,做了整理,罗列了十几个老师有可能进行提问的点,并一一整理答案,不一定笔录,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如何应付即可。

说一个频率较高的问题:你读过哪些书?我之前的准备是罗列了书单,以防万一。

自己译出了英文名称。

所列的书目,自己一定要熟悉,我今年便出了岔子,在提问到书目的时候,让我描述某书中的一个故事,说起来惭愧,那书是我做毕业论文的主要材料,无奈我忘记了,只好回答不记得,但同时我把自己所知道的尽量说出来,比如刘亚丁老师问这个故事是谁讲给谁听的?我不知如何作答,但说明这个故事在该书的第几卷,该卷的名称,然后说明自己确实忘记了,这样,要好过单纯的“不知道”。

依据前人和自身的经验,我觉得,首先,积累真的很重要,当被问到百年孤独的家
族名称时,我一时间语塞,因为是当故事读的,一下子看完,很多细节难以把握。

我低头想起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才终于想起了布恩蒂亚,可见,神灵无处不在。

说完阅读,再说说心态,复试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严肃。

进去问声好,再坐下来,之前各种惶惑一扫而空,老师说什么问什么,都不要紧张,语速放慢,吐字尽量清楚。

老师首先让我自我介绍,我准备的是英文,但见老师开口闭口都是中文,便不敢造次,也用中文介绍,你也可以礼貌地问问,要用中文还是英文。

简介之后,又问学科问题,我说想报英美文学,于是老师说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我说因为是刚刚入门,所以理解不深。

后又问到导师选报情况,之前大家一定要对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当时易丹老师问我是不是要换导师,现在换还来得及。

我仍旧坚持所报,要真换可就大大得罪人了。

因为是工作过的考生,老师就工作跟我开起了玩笑,我说做的是助理,主要从事协调性工作。

如此,有过协调经验的学生也会相对占优势,因为协调性工作需要的是团结与沟通的能力,你将自己的优势说出来,老师应该会相应地加上少许认可度,所以,大家如果工作过(或在学校参加过社会、社团实践),一定要总结自己的优点,在面试的时候,谦逊地予以表示,可以为自己加分。

出考场的时候,依据前人指点,我起身说了一句:各位老师辛苦了。

对面立马响起“嗯呜”难辨的声音,那是老师们对你礼貌辞场的回应,礼貌与谦逊,真的很重要。

从初试再到复试,考的是题也是心,得知分数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离理想还太远,“怎么专业那么低”,这是当时心态的写照,现在再想,人如果不能满,会一直空着,其实也是一件幸事,会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之后才要奋起直追,所以我觉得,总是在路上,不一定不如已经在终点,永不终结也是个好选择。

祝大家一切顺利,咱们一起加油。

推荐阅读:
四川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