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系统5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 7第七章 脉管系统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 7第七章 脉管系统

二、心的结构
心包: 纤维心包:上方与大血管的外膜相连,
下方与膈的中心腱愈合。 浆膜心包:壁层〔纤维心包内面〕
脏层〔心外膜〕 心包腔:脏、壁层之间潜在腔隙
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心包的主要功能:减少心跳时的摩擦、防止心过度扩张,保持
血容量的相对恒定、防止邻近部位的感染涉及心。
三、肺循环的血管
〔一〕肺动脉 〔二〕肺静脉
心肌收缩,心跳.mp4
四、体循环的血管
〔一〕体循环的动脉 〔二〕体循环的静脉
〔一〕体循环的动脉
主干:主动脉起始和行程: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主动脉
1.主动脉分部 〔分3部〕
升主动脉 ↓
主动脉弓 ↓
降主动脉
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
2.主动脉各部的分支
头臂干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第一节 概述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淋 巴 管
淋 巴 结
血 液
毛细 血管
一、血液循环路径
➢ 肺循环 ➢ 体循环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各级分支→ 肺泡壁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内
小静脉→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物质气体交换〕 →静脉属支→大静脉→右心房→
2. 下腔静脉系
3. 肝门静脉系
由肝以外的腹腔不成对脏器的静脉组成,其主要属支有 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右静脉和胆囊静脉。
胸部血管
胸部动脉
胸部静脉
上腹部血管
下腹部血管
上臂血管
大腿血管
第三节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系统.mp4
一、淋巴管道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循环系统为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现在我们着重来认识下我们人体的淋巴系统:1.淋巴系统的作用a 过滤作用:就像汽车的气滤、机滤、空滤的作用一样,淋巴系统最主要的作用是过滤人体血液内的垃圾,这些垃圾主要是人体的代谢物质。

就好比我们生产任何产品都会产生垃圾的道理一样,我们知道,细胞通过摄取营养及氧气来制造能量时,也会产生一定垃圾。

这些物质,虽然最初会被吸纳到静脉中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完全,因此,淋巴系统便会进一步地去吸纳这些额外的垃圾,代替静脉将其运走,在净化的同时,再一次回流至静脉,淋巴系统里流通的淋巴液,由血浆变成,但比血浆清,水分较多,能从微血管壁渗入组织空间。

因此如上图所示,淋巴系统就好比一张网,对人体的血液进行有效的过滤。

那淋巴系统工作的动力来自于哪呢?它没有一个像心脏那样的泵来压送淋巴液。

新的组织液流入细胞间的空隙中的液体挤入淋巴管。

动脉和肌肉的张缩也对淋巴液施加向前的压力。

呼吸作用则在胸导管内造成负压,使淋巴液向上流而回到血液中去。

所以,为什么运动,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实际上,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运动使得肌肉不停地收缩,来挤压淋巴液的回流速度。

b 免疫功能实际上,这个作用和第一个作用是一体两面的,过滤,肯定就是要留下好的,去除掉废物。

而当去除掉废物的时候,也就是对人体进行了有效的免疫。

在这点上淋巴结的过滤作用最为明显。

它就好比是城市公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四面八方来的车,都要通过这个路口去进行筛选和过滤。

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能过滤血液,除去衰老的红细胞,平时作为一个血库储备多余的血液。

因此,很多因车祸而摘掉脾脏的人,免疫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调整免疫系统请关注V信:32618789132.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的细胞,胞浆可呈淡蓝色。胞浆中布满细小圆 形的淡红色颗粒,即中性特异性颗粒。 3. 胞核:圆形或椭圆或略有凹陷,居中或偏位, 染色质粗糙浓集,呈致密颗粒状,核仁消失。
中性中幼粒细胞的光镜形态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的形态描述
1. 胞体:15~20微米,圆形或椭圆。 2. 胞浆:充满粗大均匀、带有折光性的橘红
细胞形态学识别的要点
• 血细胞形态学的识别可遵循一定的规 律,按“核、浆兼顾,以核为主”的 原则,顺着“胞体→胞浆→胞核→核 仁”的次序,由外向内看,
胞体的变化
1. 大小:由大变小,末成熟的较成熟的 大些,(巨核细胞反之)
2. 形态:正常细胞形态规则,异常细胞 形态变异。
胞浆的变化
1. 量:由少变多,从核大浆少至核小浆多。 2. 色:从深蓝→浅蓝。淋巴细胞:天蓝色。
粗颗粒状,分布密集。 4. 核仁:可有或消失。
早幼粒细胞的光镜形态
中幼粒细胞分类
• 自中幼阶段开始,由于胞浆中出现了特 异性的颗粒,可分为:
• 中性中幼粒细胞 •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中性中幼粒细胞形态描述
1. 胞体:圆形或椭圆,10~18微米,较早幼粒变小。 2. 胞浆:多,淡粉红色,但早幼、中幼过度阶段
• 中性
嗜酸
嗜碱
杆状核粒细胞的形态描述 (中性、嗜酸、嗜碱)
1. 胞体:10~13,细胞形态变小。 2. 胞浆:含特异性颗粒。 3. 胞核:核凹陷程度超过核直径的一半,呈
S形、U形、W形,染色质呈致密块状。
杆状核细胞
关于核左移的问题
•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的现象称之核左 移。
• 杆状核粒细胞>10%,为轻度左移 • 出现晚幼粒为中度左移。 • 出现中幼粒为重度左移。 • 外周血中一旦出现原粒或早幼粒,应考虑白

第五节 循环系统 和淋巴系统

第五节  循环系统   和淋巴系统

课堂检测
1、家禽循环系统由( )、( )和( )组成。
2、淋巴系统由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淋巴器官包括( )、
( )、( )、(
)和(
)。
3、( )又称腔上囊,为禽类所特有,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泄殖腔上方并与泄殖
腔相通,主要 机能是产生B 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布置作业
1、简述家禽淋巴系统的特点。
让学生站起来讨论,并进行讲解。老师点拨并总结。
一、循环系统
禽的血管系统也包括动脉和静脉。家禽的动脉特点是主动脉弓偏右;颈总 动 脉位于颈椎腹侧中线肌肉深部;坐骨动脉较粗,是供应后肢的主要动脉; 肾动脉 支,肾前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肾中、后动脉发自坐骨动脉。家禽 的静脉特点是两条颈静脉位于皮下,沿气管两侧延伸,右颈静脉较粗;臂 静脉 位于臂部内侧,又称翼下静脉,是临床上禽类采血与静脉注射的部位; 具有左、 右两条前腔静脉;两髂内静脉间有一短的吻合支,由此向前延为 肾后静脉,其向 前与由股静脉延续而来的髂外静脉汇合成髂总静脉,两侧 髂总静脉合成后腔静 脉;肝门静脉有左、右两支;肠系膜后静脉是肝门静 脉的一个属支,将体壁静脉 与内脏静脉联系一起。
第五节 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知 识 目
1、循环系统的特点。 2、 淋巴系统的特点。



1、能找出禽的腔上囊和胸腺。


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循环系统的特点。 2、 淋巴系统的特点。
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循环系统的特点。 2、 淋巴系统的特点。 3、能找出禽的腔上囊和胸腺。
禽类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禽红细胞呈椭圆形,有细胞核,寿 命只有30—45天。禽无血小板,有凝血细胞参与凝血过程。 心搏频率远高于哺乳动物,每分钟达200—300次。

儿童淋巴系统发育特点

儿童淋巴系统发育特点

儿童淋巴系统发育特点儿童淋巴系统发育特点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之一,起着保护身体免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作用。

儿童的淋巴系统发育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下面我将分步骤介绍。

第一步:发育时间儿童淋巴系统的发育主要发生在胎儿期和儿童时期。

在胎儿期,淋巴组织逐渐发育形成,出生后,淋巴系统继续发育,直到成年。

第二步:淋巴结构儿童淋巴系统的淋巴结构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较为简单。

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婴儿的淋巴结主要集中在头部和颈部。

随着儿童的成长,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环,包括增殖区、中心区和边缘区。

当儿童进入青春期时,淋巴环成熟并形成较为稳定的淋巴结构。

第三步:淋巴器官儿童淋巴系统的主要淋巴器官是胸腺和脾脏。

胸腺在出生后很快就开始发育,起到T细胞的成熟和分化作用。

脾脏在儿童时期也逐渐发育成熟,起到过滤血液、清除老化和异常细胞等作用。

第四步:免疫功能儿童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不够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其免疫抵抗力非常低。

由于淋巴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儿童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尤其是胎儿期及出生后的早期。

第五步:免疫性疾病由于儿童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不完善,在儿童时期容易发生免疫性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风疹、麻疹、水痘、流感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儿科医生需要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

总之,儿童淋巴系统发育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儿童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态。

同时儿童淋巴系统的发育与营养、年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加强对儿童免疫系统的保护和关注,是儿科医生和家长们的重要任务。

第5章循环系统

第5章循环系统
结间束 1.7m/s 房室结 0.02m/s (房-室延搁约0.45 ~ 0.1s) 房室束 1.5m/s 左右束支 1.5m/s 浦肯野纤维 4m/s 心室肌 1m/s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 ,位于右
心房壁内,上腔静脉入口处的心外膜内, 含有起搏细胞和过渡细胞。
正常人为窦性心率。机体内受交感神 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心底部、第二肋
部位 中线第五肋间隙
间隙锁骨左右缘
在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病理情况下,血液通 过瓣膜时都会产生涡流而出现杂音。
八、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心脏兴奋时,兴奋部位膜电位去极化,在兴 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生 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 导到身体表面,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 中也出现有规律的电变化,将联接心电图仪的 测量电极置于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的心 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
心电图是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和 恢复过程中的电变化,但并不反映心脏的机械 收缩活动。
心电图的导联
1.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Ⅰ导联 右臂 左臂 Ⅱ导联 右臂 左足 Ⅲ导联 左臂 左足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右臂接探查电极,无干电极接左手和左足 aVL 左臂接探查电极,无干电极接右手和左足 aVF 左足接探查电极,无干电极接右手和左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细胞和组织 绪论 运动系统 内脏学 循环系统 特殊感官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血液 心脏 血管 淋巴系统
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十三章造血和淋巴系统-造血淋巴系统

第十三章造血和淋巴系统-造血淋巴系统

第十三章造血和淋巴系统造血淋巴系统人体的造血和淋巴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力、抵御疾病侵袭的重要体系。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系统的奥秘,了解它如何源源不断地为我们输送健康的血细胞,以及如何通过淋巴系统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外界侵害。

一、造血功能:生命的源泉1. 造血器官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和脾脏。

其中,骨髓是人体最主要的造血场所,约占全部造血量的99%。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负责造血,而黄骨髓则主要储存脂肪。

2. 造血过程造血过程分为干细胞阶段、祖细胞阶段和成熟细胞阶段。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潜能。

在特定因素的调控下,干细胞不断分化、成熟,最终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 血细胞的寿命血细胞的寿命各有不同。

红细胞寿命最长,约为120天;白细胞寿命较短,一般几天到两周;血小板寿命最短,仅为810天。

当血细胞衰老、死亡后,新的血细胞将不断补充,以维持血液的正常功能。

二、淋巴系统:守护健康的防线1. 淋巴结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全身,尤其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密集。

淋巴结具有过滤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等功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2. 淋巴液淋巴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

淋巴液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对维持组织液平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意义。

3. 淋巴循环(1)维护组织液平衡:将组织液中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带回血液循环,防止组织水肿。

(2)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在淋巴循环过程中,识别并清除病原微生物,发挥免疫作用。

(3)吸收脂肪:淋巴液中的脂肪微粒在淋巴循环过程中被吸收,参与人体脂肪代谢。

三、造血和淋巴系统的协同作战1. 免疫细胞的与功能在造血过程中,淋巴细胞的尤为重要。

它们在骨髓中诞生,随后迁移至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如脾脏和扁桃体,以发挥免疫功能。

B淋巴细胞负责产生抗体,而T淋巴细胞则直接攻击感染细胞或调节免疫反应。

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⑤明确了淋巴瘤与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将两者示为同一 疾病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
⑥不用分级,引用惰性、侵袭性、高侵袭性的概念,临床医 师更易接受,与治疗方案密切相关。
二、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HL)
1832年
Hodgkin 第一次 描述
(一)、临床病理特点
◆淋巴结肿大(颈部),一个、一组 → 由近及远 LJ
陷窝细胞
CD30阳性
(二)HL的WHO分类及各类特点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5%)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结节硬化型 (40~70%) ▶淋巴细胞为主型 (5%) ▶混合细胞型 (20~25%) ▶淋巴细胞消减型 (1.5-5%)
1、NLPHL临床与病理表现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
➢ 淋巴滤泡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有助于鉴别诊断指标:
①淋巴结结构保存; ②不同分化期的淋巴细胞混杂。细胞多样性。 ③核分裂象多。 ④滤泡大小和形态明显不同,主要分布于皮质,有明显吞噬现象。 ⑤ 外套层清晰。
⑥Bcl-2阴性
2、副皮质区淋巴增生
◆T细胞区反应性增生并转化为T免疫母细胞, 使T区增宽,血管增生,淋巴滤泡萎缩。
异型淋巴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 核形态不规则,边缘皱褶状,见核仁
第二节 淋巴样肿瘤
一、概述
(一)淋巴样肿瘤的概念 (二)WHO淋巴样肿瘤的分类 (三)淋巴细胞的分化与淋巴瘤分类的关系
二、常见类型
一、概述
(一)淋巴样肿瘤的概念 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 肿瘤。 包括一组肿瘤。淋巴瘤、淋巴细胞白
2、CHL (4个亚型) 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乳房的淋巴引流 主要注入腋淋巴结 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 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 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②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 ③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淋巴器官,培育,选择和向周围淋巴器官( 是中枢淋巴器官,培育,选择和向周围淋巴器官(淋巴 结,脾和扁桃体)和淋巴组织(淋巴小结)输送T淋巴细胞. 脾和扁桃体)和淋巴组织(淋巴小结)输送T淋巴细胞.
第六节

切迹
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具有储血,造血, 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 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 的功能. 的功能. 位于左季肋部 脾门 脾动脉 脾静脉 脾切迹
脾动, 脾动,静脉 切迹
膈面
脾门
练习题
1 试述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收纳范围和注 入部位. 入部位. 2 试述淋巴系统组成和结构特点. 试述淋巴系统组成和结构特点. 3 名词解释:淋巴,淋巴结,淋巴导管,乳 名词解释:淋巴,淋巴结,淋巴导管, 糜池, 糜池,Wirchow淋巴结 淋巴结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重点: 1 胸导管的引流范围和注入部位. 胸导管的引流范围和注入部位. 2 腋淋巴结的分组和引流. 腋淋巴结的分组和引流. 3 上下肢的淋巴引流 4 重要胸腹腔脏器(如肺,气管与支气管,食管, 重要胸腹腔脏器(如肺,气管与支气管,食管, 子宫,小肠,大肠,胰腺等)淋巴引流. 胃,肝,子宫,小肠,大肠,胰腺等)淋巴引流. 难点: 难点: 1 肺与膈的淋巴引流. 肺与膈的淋巴引流. 2 头颈部的淋巴引流. 头颈部的淋巴引流.
六,子宫的淋巴引流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淋巴管: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淋巴管: 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腰淋巴结; 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腰淋巴结; 沿子宫圆韧带穿腹股沟管,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沿子宫圆韧带穿腹股沟管,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子宫体下部和子宫颈的淋巴管: 子宫体下部和子宫颈的淋巴管: 沿子宫血管行向两侧,注入髂内,外淋巴结; 沿子宫血管行向两侧,注入髂内,外淋巴结; 经子宫主韧带注入沿闭孔血管排列的闭孔淋巴结; 经子宫主韧带注入沿闭孔血管排列的闭孔淋巴结; 沿骶子宫韧带向后注入骶淋巴结. 沿骶子宫韧带向后注入骶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