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库步骤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建议2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建议国土资发〔2011〕3号文件要求各地坚持需求主导、统筹兼顾的原则,着力建立与规划管理相适应的数据库建设、维护和更新的长效机制,深化和拓展规划数据库应用,保证规划数据库数据的实时修改和更新,实现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业务对规划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需求。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发〔2011〕3号文件精神,完成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明确任务、严格要求,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以下简称规划数据库)建设,特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提出些建议。
一、工作组织为确保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乡镇规划与县级规划的衔接,应成立以县国土资源局与乡镇府为主的领导决策机构,技术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完成建库工作。
二、技术方案为完成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总体部署,保证乡镇规划与县级规划的衔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建议进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总体思路为:以二调成果1:10000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工作底图,以MapGIS为建库软件,将县级规划成果(1:5万)落实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上,完成后再提取乡镇规划成果。
建库原则:(1)不破坏1:10000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保证底图属性完整性。
(2)新增建设用地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进行落实,做到“图数一致”,不突破新增总指标。
对空余的指标(按照县级规划图进行落实后, 1:5万新增建设用地-1:1万新增建设用地=空余指标。
)由全县统一安排,主要用于农民建房。
(3)规划要素的划定采取分割图斑的方式,对于分割后的图斑需做到一方面保持原来的图斑信息,另一方面采用新建字段的方式补充规划要素信息,如新建字段“基期年地类”、“建设用地类型”、“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土地利用分区”等等。
图1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流程图(一)1:10000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二调成果)的整理1、进行拓扑检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

3、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采集之前,首先需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设计,包 括实体分类与编码、文件命名、分层与实体定义和属性结构等。 (1)实体分类与编码 作用:空间实体属性分类编码为用户分类分级检索 图形数据、生成应用逻辑图层提供技术上的可行性。 属性分类代码应能为图形显示、编辑、出版提供指 示信息,应与相关的图例、符号相对应。 方法: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主要特征,将土地利 用规划信息划分成不同的门类、大类、小类,构成土 地利用规划信息的分类体系,以控制各类信息的编码 和使用。其编码采用七位数字层次码组成,依次表示 大类、小类、一级类和二级类 实例:如土地用途要素层中的未成林造林地,属于 农用地中的耕地。按照国家标准规定,2表示土地用 途要素,01表示农用地,03表示林地,04表示未成 林造林地,则该要素在土地用途中的信息分类编码 为:2010304
(三)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数据 库建设的特点
1、数据库建设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库进 行建设
(1)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已经全面完成,且全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 标准通过省厅验收,为规划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必须与上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报经省厅 确认后,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数据,这一举措为土地利用 现状数据库的权威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3)土地利用数据库以详查资料和变更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建库,其数 据具有较强的现势性。
南昌市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表格 、 文本等其他数据 , 具体 内容如下: () 础地理 信息数据 : 1基 包括 测量控 制点 、 政 区 亍 行 政 区界线 、 等高线 、 高程注记点 、 图等; 坡度
() 3土地权属数据: 包括宗地、 界址线、 界址点、 集体土地
权属界线等:
() 4基本农田数据: 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片、 基本农田保护
E t b s a a a e o u a L n s i a c a g C y s a l h a D tb s f R r l a d U e n N n h n i i t
熊 国飞
Xin o e o gGu fi
( 昌市测绘勘 察研究 院, 南 江西 南 昌 300) 306
块等:
等。
() 5 栅格数据 : 包括 DO DE DR M、 M、 G和其他栅格 数据 ; () 6 元数据 : 括矢 量数据 元数 据 、 M 元数据 、 E 包 DO D M 元数据等; () 7 其他数据 : 括开 发园区数据等 。 包 1 数据分层 . 2
4 数据 入 库
( nhn eer s t e f uvy n eo n ia c,i g i n h g 3 06 Nac ag sac I tu re d cn as n eJ n xNa ca 0 0 ) R h n ito S a R s a n 3
摘
要 : 阐述 了 立土地利用数据库 的主要 内容和方法 , 本文 建 并结合 生产 实践提 出了农村土地 利用数据 库建立 的基 本作
GI 台上 进行, S平 并分 步对 分幅影像 图进行误差 纠正 、 分层
数据 采集 、 分幅数 据接边、 属性录入 等, 将栅格数据通过矢量 化转 换为 图属 合一 的矢量数据 , 然后 以图幅为单位, 对矢量 数据进行严格分层拓扑检查 、 要素层 间的拓扑 关系进行叠加
MapGISK基本农田建库流程

MapGIS K9基本农田建库流程☆☆☆本文档基于2012年1月的MapGIS基本农田监管系统(通用版)给出了供参考的基本农田建库流程。
由于国家尚未确定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的检查方法和汇交格式,现阶段建库流程还有一些不太明确的地方,软件的功能也有待完善。
☆☆☆各地用户应在先掌握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划定基本农田技术规程、本省规划数据库建设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建库工作路线,灵活选用软件的各项工具。
☆☆☆如果大家有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发往中地国土一号邮箱:whmapgis@。
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4008809970或者当地服务机构的热线电话(软件帮助中有详细的联系方式)。
☆☆☆文档还在不断建设中。
一、软件的安装安装基本农田监管系统之前必须确保有K9的许可证服务、本机上安装K9平台。
下面分别介绍安装许可证服务和K9平台的步骤。
(一)许可证服务安装MapGISK9许可证服务器可以安装配置在任何一台装有MapGISK9USB加密狗的Windows电脑上。
许可证服务器可以单独安装在服务器上,也可以和MapGISK9应用产品一起安装在服务器上。
您可以按下述方法安装许可证服务管理器:1、插入MapGISK9USB加密狗;2、执行安装光盘中的许可证服务器安装程序开始安装:3、根据安装向导的提示信息继续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请根据所示的界面中输入安装密码继续进行安装:4、一旦您安装完毕,安装程序会在您的服务器上自动运行MapGIS许可证服务,如下图:(二)K9平台安装在安装好的MapGISK9SP2平台之后才能安装MapGISK9基本农田监管系统。
安装MapGISK9SP2平台之前需要卸载以前安装的MapGIS7.x以上平台产品。
如果您的电脑上安装有MapGIS7.x产品,或者MapGISK9SP2版本以前的MapGISK9产品,您需要将已安装的平台软件卸载之后才能再次安装MapGISK9产品。
如果您的电脑上只安装有MapGIS6.7产品,您可以不用卸载以安装的MapGIS6.7产品直接安装MapGISK9产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流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流程第一步:宣传工作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如宣传媒体、村民大会等,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广泛宣传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的目的、意义和政策,以及建库对农民的好处等。
第二步:确定建库范围政府部门应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协商,确定具体的建库范围,即哪些土地是否需要纳入建库。
建库的范围应该尽量覆盖农村的主要耕地,并注重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第三步:逐户签订协议政府部门应与每户农户进行面对面的协商,详细了解他们对于建库的态度、意愿和需求。
同时,政府还需告知农户建库的流程和具体操作,并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协议,明确建库的相关权益和责任。
第四步:统一规范数据收集政府部门应建立土地使用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发的统一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属的明确性。
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便更好地管理土地资产。
第五步:农户登记政府部门应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参与建库的农户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应包括农户的基本信息、土地的面积和权属情况等。
登记完成后,政府应及时向农户发放相应的证明文件,以确保农户的权益得到保护。
第六步:入库操作政府部门应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将其纳入建库的系统中。
同时,政府还需核实土地的权属和使用情况,并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精确对应。
第七步:制定流转规则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规则。
流转规则应明确了农户间的流转条件、程序和权益保障等,以确保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
第八步:流转操作根据流转规则,农户可以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
政府部门应组织人员,对农户进行流转协议的签订,并告知农户对流转协议的权益和义务。
流转完成后,政府应及时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过户手续。
第九步:建库后的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后的管理工作,包括土地的维护、流转情况的监管和农户权益的保护等。
同时,政府还需建立监督机制,查处违反流转规则和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粗略流程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粗略流程〈一〉数据准备任何一个系统的建立,都离不开数据的准备工作。
土地利用系统的数据准备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一.空间图形数据的准备在准备空间数据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数据文件分层:图形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层:行政辖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所有权层、争议层、海域陆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
注意:与MAPGIS 中的图层概念不同,这里指土地管理中的专题数据层,一个数据层就是一个文件。
2.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分层后的数据文件名规则为:按照汉字首字母+时间年份。
3.空间图形数据的采集及入库。
图形的采集范围如下:①行政辖区:行政辖区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分别以相应的线型符号表示。
在系统中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面拓扑关系,即凡是由行政界线构成封闭域的就将其作为一个村级单位对待,行政级别向下顺延。
行政辖区内部的飞地和插花地不在该层中表示,而在下述“所有权”层中表示。
②所有权:所有权在系统中主要用于飞地的处理。
③图斑层:图斑是指相同用途的地块所构成的区域。
④线状地物层:线状地物是由各类线状地类构成的。
凡是难以在常规图上按范围进行表示,只能通过长度与宽度来描述其占地范围的地类都称为线状地物。
⑤零星地物:零星地物是指面积小,无法在图上依比例尺表示的图斑。
⑥海域与陆地:海域与陆地层以低潮线为准,海岸线以内为陆地范围,海岸线以外为海域,海域中包括海岛。
⑦坡度图: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要求,将坡度分6个级别。
与此相对应,在详查系统采用6个级别对坡度进行编码。
其中,“0”表示0-2 度,“1”表示2-6 度,“2”表示6-15度,“3”表示15-25度,“4”表示25-35度,“5”表示35度以上。
坡度的区域划分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⑧其它。
其它主要是地形图和便于看图的符号、注记等,它们无属性,不参与详查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4.变更图形数据的采集:采集对象仅包括图形或属性发生变化的部分。
变更数据的采集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的,从初始化数据库到变更年度之间的资源变更为多年度变更,初始变更以后每年度进行一次变更。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方法

浅谈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方法摘要:根据四川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标准及要求,探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下文简称:“二调”)炉霍县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数据入库流程等内容,并取得了一些相关经验。
关键词:二调;数据库中图分类号: g25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炉霍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项目,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炉霍县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二调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1】。
2.建库的主要技术路线数据库的建立是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软件提供数据处理和管理功能,将经过编辑处理的图形数据入库,建成土地利用数据库运行管理系统【2】。
2.1数据库建设标准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3)《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5)炉霍县二次调查农村数据库建设参照了《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2.2数学基础及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内容数学基础:采用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02°。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面积汇总单位采用平方米、公顷。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应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本农田数据、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扫描影像图数据、土地专项调查统计数据、专题图数据、元数据这些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的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成立项目组,任命项目负责和技术负责人、质检人员,根据项目情况配备作业人员,明确职责分工。
(2)软、硬件准备建库需要使用的软件平台、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管理系统软件;建库需要的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扫描仪、绘图仪等。
(3)资料准备建库前项目负责和技术负责应对有关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填写资料清单。
收集的资料包括:任务委托书或合同书建库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相应比例尺图式。
调查工作底图、调查表格、影像图、行政及权属代码表、实测数据、参考资料等。
(4)技术准备分析资料、了解用户要求、理解技术规范和标准,确定技术方案,编制建库技术设计书。
对所有项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建库技术流程的培训。
技术交底和培训要有记录和责任人签字。
2资料预处理所选择的数据源资料,一般要经过预处理才能用于数字化,预处理可以消除建库基础资料中的一些模糊或错误的地方,也可标示出待数字化的内容,以便于数字化处理。
预处理的内容包括图面处理和表格整理,包括图幅接边、图斑闭合处理、填补丢漏的注记、改正外业调查记录表、登记待返补的图幅等。
预处理工作的质量高低、完善与否,对下一步数字化作业或数据录入工作有直接影响,应予以充分重视。
(1)图面预处理图面预处理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有:①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保证图形相接、注记一致。
②填补不完整的线划,将模糊不清或因模拟形式的局限而中断的各种线状图形进行加工。
例如,被注记符号等压盖而间断的线划,境界线以双线河、湖泊为界的部分,道路遇居民地中断部分,均以线划连接,以便作为一条连续完整的线来采集。
③标出同一条线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等,以便数字化时赋予不同的属性值。
④将不清晰或遗漏的图廓角点标绘清楚,以便于图幅配准。
⑤对图面上的各种注记标示清楚,包括图廓内外各种注记。
主要有文字注记、地类注记、水系注记、道路注记、地形注记、图廓注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库步骤
建库依据:《浙江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一、首先处理现状与基数数据,确保现状三层与基数三层达到规划数据库入库标准
注意:行政区划层及行政界线层应使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提供的“XZQ”、“XZQJX”。
使用工具:数维规划编制系统
二、处理规划外业布局层,使之与基数图斑层无逻辑错误
方法:使用Arcmap的Identity工具,对产生的400以下小图斑进行判断
1、规划用途地类不为新增的,规划用途地类与JSTB中的规划现状地类一致,不然为逻辑错误;
2、规划用途地类为新增的,规划用途地类与JSTB中的规划现状地类不一致,不然为逻辑错误;
三、使用数维系统生成GHYT层
注意:在生成GHYT层前使用“层归靠”工具,减少因精度的不同而导致的隙缝问题。
四、手工对小图斑进行处理,再使用Arcmap的Dissolve工具合并GHYT 层图斑,之后再explode。
五、以GHYT层为基础,使用ARCMAP生成GHDL层
方法:1、对JSTB通过字段ZQBM、ZQMC、SQBM、SQMC、QSXZ 进行Dissolve,然后用这个Dissolve结果跟上步做的GHYT层进行Identity,把ZQBM、ZQMC、SQBM、SQMC、QSXZ的值带过来
2、通过与《用途代码与地类代码对照表》Join计算GHDLDM与
GHDLMC的值,删除多余的字段。
六、以第二步处理的结果为基础生成YTFQ层
通过YTFQMC、YTFQDM对外业布局层的处理结果进行Dissolve,添加字段并填值。
七、对YTFQ层图斑进行手工合并,使最小图斑毛面积在1500以上
合并原则:
1、新增指标只能并到允许建设区
2、有条件建设区尽量并入允许建设区
3、允许而没有新增的可并到非建设区,尽量不并入基本农田,可并到有条件建设区
八、创建BZNT、NZYCDK、BCGDDK、JSYDGZBJ、JSYDGZQ、MZZDJSXM 层并填值
九、将所有层导成一个Walk的MDB,使用walkfld(N)对GHDL层的DLDKBH、GHYT层的YTDKBH进行重排,并计算基本农田净面积
十、质检,对不合格处进行修正
十一、出表(出表前先进行“出表预处理”)
十二、添加空间参考,转为Personal Geodatabase,并按浙土资办[2010]46号文件规定的数据组织形式建好文件夹。
二〇一〇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