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习题(附答案)

二、习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其反应物的质量有关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当反应吸热时Δ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3.下列过程能肯定是放热反应的是(A)A.燃烧B.分解C.凝华D.溶解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D)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5.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C.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7.已知1 mol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18.39 kJ的热量,又知:P4 (白,s)+5O2(g)===2P2O5(s) ΔH1, 4P(红,s)+5O2(g)===2P2O5(s)ΔH2 。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B)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①C(s)+O2(g)=CO2(g)ΔH1,C(s)+O2(g)=CO(g)ΔH2②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③H2(g)+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A. 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76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10.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28.7 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D)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 C.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 D.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11.在25 ℃、101 kPa时,2 mol 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热量,则H2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章末测试(学生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一章 章末测试1.已知:H 2O (g )═H 2O (l )△H 1=﹣Q 1kJ•mol ﹣1(Q 1>0) C 2H 5OH (g )═C 2H 5OH (l )△H 2=﹣Q 2kJ•mol ﹣1(Q 2>0) C 2H 5OH (g )+3O 2(g )═2CO 2(g )+3H 2O (g )△H 3=﹣Q 3kJ•mol ﹣1(Q 3>0) 依据盖斯定律,若使23g 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 )A . Q 1+Q 2+Q 3B . 0.5(Q 1+Q 2+Q 3)C . 0.5Q 1﹣1.5Q 2+0.5Q 3D . 1.5Q 1﹣0.5Q 2+0.5Q 3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需消耗 5 mol·L -1的KOH 溶液100 mL ,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 4H 10(g)+132O 2(g)===4CO 2(g)+5H 2O(g)的ΔH 为A .+8Q kJ·mol -1B . -16Q kJ·mol -1 C .-8Q kJ·mol -1 D . +16Q kJ·mol -1 3.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A .ΔH 1=ΔH 2=ΔH 3=ΔH 4B .ΔH 1+ΔH 2=ΔH 3+ΔH 4C .ΔH 1+ΔH 2+ΔH 3=ΔH 4D .ΔH 1=ΔH 2+ΔH 3+ΔH 44.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 2S (g )+ 32O 2(g)=SO 2(g)+H 2O(g) △H 1 2H 2S(g)+SO 2(g)= 32S 2(g)+2H 2O(g)△H 2 H 2S(g)+ 1/2O 2(g)=S(g)+H 2O(g)△H 3 2S(g) =S 2(g)△H 4 则△H 4的正确表达式为A .△H 4=32(△H 1+△H 2-3△H 3) B .△H 4= 32(3△H 3-△H 1-△H 2) C .△H 4=32(△H 1+△H 2+3△H 3) D .△H 4= 32(△H 1-△H 2-3△H 3) 5.已知:CH 3CH 2CH 2CH 3(g)+6.5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78 kJ·mol -1(CH 3)2CHCH 3(g)+6.5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69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1)2H2O(l)===2H2(g)+O2(g) ΔH=+571.6 kJ·mol-1(2)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当1 g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有下列描述:①放出;②吸收;③2.44 kJ;④4.88 kJ;⑤88 kJ。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章节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学习指南课堂认真听化学课新知识的学习、化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高一化学课的听课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
在新学期要上好每一节课,上有关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时,要重视教学过程,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理解高一化学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并且账务基础知识,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高一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
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把学习到的高一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到解题中。
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础还有什么题目难得倒我们。
手脑并用勤做笔记学好高一化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转变和改进。
而做好化学笔记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环节,善于做化学笔记,是一个学生善于学习的反映。
那么,化学笔记究竟该记些什么呢?一、内容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一堂课的线索脉络、重点难点等,简明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
同时,教师会使之富有条理性和直观性。
记下这些内容提纲,便于课后复习回顾,整体把握高一化学知识基础框架,对所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清晰完整。
二、思路方法。
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高一化学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及时记下,课后加以消化,若有疑惑,先作独立分析,因为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榷和探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二选修三四五课后习题答案全套Word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nm 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
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 熔融状态 电离 阴阳离子 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
2 / 71
9.(1) SO42-+Ba2+=BaSO4
10.略
第二章温习题 1.(1)A 组 CO2 ;B 组 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 C 组 O2 ; D 组 酸或强电解质等 (2) 2Cu+O2+H2O+CO2=Cu2(OH)2CO3 转移 4e2.还原性 3. C;S 和 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 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 与 SiO2 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 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 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 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练习题

. . . .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综合练习(选择题)1、在 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以下反响3 3H 2S(g) + O2 (g)===SO 2(g) + H 2O(g) H 1 2H 2 S(g) + SO2 (g)=== S2(g) + 2H 2O(g)2 2H 21H 2S(g) + O2(g)===S(g) + H 2O(g) H3 2S(g)===S 2 (g)H 42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2 2A. H4 = ( H1+ H2-3 H3) B. H4 = (3 H3- H1- H2)3 33 3C. H4= ( H1+ H2-3 H3) D. H4= ( H1- H2-3 H3)2 22、以下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H 2的焚烧热为 285.8 kJ/mol,则H2O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 O(l)===2H 2 (g) +O2(g)H =+ 285.8 kJ/molB.1 mol CH4完整焚烧生成 CO2 (g) 和 H 2 O(l) 时放出 8901 kJ 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1H =-445 kJ/molCH 4(g) + O2(g)=== CO2 (g) + H 2O(l)2C.已知 2C(s) +O2 (g)===2CO(g) H =-221 kJ/mol ,则 C 的焚烧热为 110.5 kJ/molD .HF 与 NaOH 溶液反响:H +(aq) +OH -(aq)===H 2 O(l) H =- 57.3 kJ/mol3、室温下,将 1 mol 的 CuSO4· 5H2O(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 的 CuSO4 (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高升,热效应为ΔH2;CuSO4· 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 5H2O(s)===== CuSO4(s) +5H 2 O(l) ,热效应为ΔH3。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37张PPT)

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
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 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 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栏 目 链 接
(4)与反应热的关系:
恒压 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________ 焓变 。因此, ________ 我们常用________ ΔH 表示反应热。
(5)焓变(ΔH)的正负与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 0( 填“>”或“<” ) ,即 若为放热反应, ΔH________ ΔH为________( 填“+”或“-”)。 - > 0( 填“>”或“<” ) ,即 若为吸热反应, ΔH________ ΔH为+ ________(填“+”或“-”)。
(2)吸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小于 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 ________ 升高 ,故ΔH________0( > 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________ 填“<” + 填“+”或“-”)。 或“>”),即ΔH为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应用 思考 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吗?NH4NO3晶 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是吸热反应吗? 提示:放热(吸热)反应是指放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而浓H2SO4溶于水是浓溶液的稀释过程,NH4NO3溶于水是
栏 目 链 接
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都不是化学反应,故浓硫酸溶
于水不是放热反应,NH4NO3晶体溶于水不是吸热反应。
2.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吗?为什么?
提示: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 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 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周考卷《热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 水蒸气放热241.8kJ ,则反应2H 2(g)+O 2(g)=====点燃2H 2O(g)的ΔH 为( ) A .-483.6kJ·mol -1B .-241.8kJ·mol-1C .-120.6kJ·mol -1D .+241.8kJ·mol -1答案:A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90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ΔH =-285.8kJ·mol -1D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ΔH =-57.3kJ·mol -1,若将含0.5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解析:A 中S(s)―→S(g)需要吸热。
B 中ΔH >0石墨稳定,因为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C 中2g H 2为1mol H 2,热化学方程式应为H 2(g)+12O 2(g)===H 2O(l);ΔH =-285.8kJ·mol -1。
答案:D3.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A(g)+B(g)===2C(g);ΔH =a (a >0)B .2A(g)+B(g)===2C(g);ΔH =a (a <0)C .2A +B===2C ;ΔH =a (a <0)D .2C===2A +B ;ΔH =a (a >0)解析:由图可知A 和B 的总能量高于C 的总能量,则2A +B 转化为2C 时,要放出热量,则ΔH <0,即B 正确,C 、D 中无状态,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①CH3OH(g)+H2O(g)=CO2(g)+3H2(g)△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B.①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
的△H >-192.9 kJ •mol-1
D.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2、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
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3、.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4、2.在反应H2(g)+ Cl2(g)=2HCl(g)中,已知H-H 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H-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
5、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FeS。
该现象说明()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反应
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6. 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贮存着大量的能量
B. 吸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没有利用价值
C. 由石墨制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石墨能量比金刚石能量低
D. 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铜与硫蒸气反应
B. Mg粉与水反应
C. 干冰升华为气体
D. 硫酸钙高温锻烧
8、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A(g)+B(g)=2C(g);
∆H=a(a>0)
B. 2A(g)+B(g)=2C(g);
∆H=a(a<0)
C. 2A+B=2C;
∆H=a(a<0)
D. 2C=2A+B;
∆H=a(a>0)
9、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1)C(s)+O2(g)===CO2(g);△H1 C(s)+O2(g)===CO(g);△H2
(2)2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
(3)CaCO3(s)= CaO(s)+CO2(g);△H7 CaO(s)+H2O(l) =Ca(OH)2(s);△H8 A.(1)B.(2)C.(1)(3)D.(2)(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1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