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西方音乐史是指西方世界中音乐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西方音乐史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古典音乐是指源自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约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

它以它对称、和谐、对位法和较为规范的音乐形式为特征,作曲家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等。

2. 巴洛克音乐(Baroque music):巴洛克音乐是指大约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它以装饰性复杂、宏伟和宗教意义为特点。

巴赫和韦瓦第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3. 浪漫音乐(Romantic music):浪漫音乐指19世纪音乐的风格,它强调个人情感、唯美主义和自然的表现,同时也注重对乐器的技术和音色的探索。

肖邦和舒伯特是浪漫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4. 声乐(Vocal music):声乐是指以人声为主要演奏工具的音乐形式。

在西方音乐史中,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圣歌和合唱曲是最重要的声乐形式。

5. 交响乐(Symphony):交响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四个乐章的大型乐曲。

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写作了许多重要的交响乐作品。

6. 管弦乐(Orchestral music):管弦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音乐。

它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不同类别的乐器。

7. 协奏曲(Concerto):协奏曲是指由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团共同演奏的音乐作品。

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之间的对话和竞技是协奏曲的特点。

8. 轻音乐(Light music):轻音乐是指通俗音乐,常常用于娱乐和放松。

它包括爵士乐、流行音乐和电影配乐等多种风格。

9. 篇章(Motif):篇章是音乐中的一个小节或乐句,其被重复使用以创造主题或主要动机。

10. 复调(Polyphony):复调是指多个独立的声部同时演奏,它是巴洛克音乐中的一种特色。

11. 调式(Tonality):调式是指西方音乐中音乐中心音和音乐结构的关系。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一、填空题1.古希腊乐器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类。

其中最重要的是拨弦乐器里拉琴。

自文艺复兴以来,它已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象征。

阿夫洛斯管是管乐器的代表。

2.古希腊人音乐社会实践活动很丰富,但在他们的艺术活动中,音乐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演唱和演奏时还要结合诗、舞,形成诗、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特征。

3.古希腊的音乐体裁多和诗歌、文学有关,在演奏时多采用琴来伴奏。

如史诗、悲剧、喜剧、独唱抒情诗、竞技比赛中的合唱与舞蹈音乐、颂歌等,尤以史诗、抒情诗、颂歌、悲剧最为重要。

4.三大悲剧:埃斯库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洛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5.四音音节在不同音高上可以构成七种不同的调式,这些调式分别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的不同区域的氏族部落命名,它们是维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利第亚调式、混合利第亚调式及各种变体调式。

6.古希腊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和谐论、净化论和模仿论三个方面,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7.经文歌的定义:两个声部都有歌词的克劳苏拉就被称为“经文歌”,后来还增加到三个声部。

8. 9世纪时,“纽姆普”被普遍使用。

这种记普法只是用一些符号简单的标示音调的大致音高与长短没有节奏标记。

11世纪时,圭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线普,并得以普遍的使用。

为五线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世纪时,音乐理论家弗朗科,既能标示音高又能指示节奏比例时长的“有量记普法”,并著《有量歌曲艺术》。

使中世纪的记谱法得到完善。

9.中世纪方言歌曲最重要的成就得益于法国游吟诗人的创作。

南部游吟诗人一般被称为“特洛巴多”北部游吟诗人则被称为“特洛威尔”。

10.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相对同时期的法国音乐而言更富有世俗生活的情趣,它的主要世俗复调歌曲题材有:牧歌、猎歌和巴拉塔。

11文艺复兴时期是指从15世纪上半叶至1600年近二百年的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的法文原意是“复活”与“再生”。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猎歌 ;牧歌;巴拉塔。
勃垦第地区的音乐:“勃垦第作曲家"15世纪中叶在勃垦第地区的范围内活动的一些作家,勃垦第地区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中部、东北部领地。(代表人物,迪费,班舒瓦 。主要体裁,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
法-弗兰德作曲家:15世纪晚期以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作曲家被音乐家称为“法~作曲家”
康塔塔,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组成,没有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只是康塔塔可以使用宗教体裁,也可以使用世俗题材,区别:规模较小,倡一序曲开始,一合唱结束。
受难乐,音乐形式与清唱剧一样,在题材上集中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基督耶稣受难的故事。
第斯康特,在12或13世纪初,兴起一种新的复调形式,定旋律声部和对位声部以反向进行为主,是一音对一音的演唱风格,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称为第斯康特。
法国游吟诗人:是11-13世纪在法国出现的音乐形式。包括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宫廷贵族、骑士阶层等,他们一般自己能创作诗歌、谱曲,自己也能演唱。歌曲题材以爱情为主,歌曲分宫廷之恋,康佐、晨歌,田园歌等多种类型,除了短小的歌曲之外还有比较长得叙事体方言歌曲,如传奇、莱歌等
强力集团 俄国
巴拉斯列夫 俄国 强力集团发起人和领导者
局伊 俄国 强力集团成员
穆索尔斯基 俄国 强力集团成员 钢琴套曲 展览会上的图画
包罗丁 俄国 强力集团成员 在中亚西亚 歌剧 伊戈尔大公
勃拉姆斯 德国 《德意志安魂曲》 用匈牙利歌曲和帕格尼尼主题写作钢琴变奏曲 《第一交响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春之声》 《南国 Nhomakorabea玫瑰》

(完整版)西方音乐史年表

(完整版)西方音乐史年表

西方音乐史年表
第二节——中世纪音乐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德国代表作曲家
总结:1、这时期的音乐创作是多元格局下的音乐创作。

2、出现了亨德尔、巴赫等杰出的音乐大师。

3、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诞生并推进至欧洲各国,其意义和表现是丰富的。

4、器乐体裁的发展演变,呈现了作曲家风格的多样化。

5、大小调和现代和声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主调音乐风格成为主导,数字低音的使用,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6、音乐风格呈现出戏剧性,装饰性,即兴性和炫技性的特点,体现了该时期的艺术的热情奔放,豪华夸张的特点和华
丽、辉煌、狂热的气质和激情。

古典主义时期
第七节——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各种音乐思潮
第七节——20 世纪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特征
1、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奏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结构不明确。

因此在表现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

2、与印象主义音乐截然相反,印象主义音乐描绘人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感受;表现主义音乐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写,强调把内心体验
表现出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完整版

西方音乐史完整版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后一 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的逐 渐衰落和浪漫主义的兴起。
详细描述
在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中,作曲家们开始尝 试突破传统形式的限制,探索更为自由和个 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 约翰·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和理查·瓦格 纳等,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重要的 印记。
世俗音乐
流浪艺人
中世纪时期的街头艺人,他们表演的世俗音乐对后来的民间 音乐和艺术音乐产生了影响。
法国的香颂和意大利的麦地那
分别代表了法国和意大利的世俗音乐,这些音乐形式在当时 非常流行。
音乐理论
纽姆谱
中世纪早期的记谱法,用横线表示音 的高低,是现代五线谱的前身。
音阶与调式
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家开始对音阶和调 式进行系统化研究,为后来的音乐发 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法国巴洛克音乐在歌剧、室内乐和键 盘音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吕利 的歌剧《阿尔西斯特》和拉莫的《和 声学》都是法国巴洛克音乐的经典之 作。
英国音乐
总结词
英国巴洛克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代表作曲家有珀塞尔、普塞尔和塔利斯等。
详细描述
英国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珀塞尔的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和普塞尔的《奥菲欧》等。这些作 品在旋律、和声和戏剧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03 古典主义音乐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音乐从巴洛克时期的过度,逐渐走向了更为简洁、 清晰和优雅的风格。
详细描述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包括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这些作曲 家在创作中强调了旋律的优美和和声的和谐,同时也注重了形式的平衡和结构的清晰。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奏 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2)由来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最早使用 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 Grandi, 1575~1630)。
(3)两种形式 :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 场合表演的小型的康塔塔(小到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 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大型的,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的,在一个特定重要场合的康塔塔。
(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舒伯特、门德尔松、 肖邦、李斯特、比才等。
谢谢同学们一学期以来的 配合和支持,预祝大家期
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 2、二重奏
• 3、三重奏 如:(1) 钢琴三重奏: ⑵ 弦乐三重奏: ⑶ 竖琴三重奏:
• 小提琴 中提琴
小提琴
长笛
中提琴或小提琴
大提琴
钢琴

提琴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西方音乐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流派,这些流派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流派。

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它起源于18世纪,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的演变。

古典音乐以其规范的乐曲结构、复杂的和声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流行于大众中的音乐。

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精选了爵士乐、摇滚乐、电子音乐等多种风格。

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适应了时代的变迁和音乐技术的发展。

著名的流行音乐流派包括摇滚乐、流行舞曲、嘻哈音乐等。

3. 爵士乐:爵士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一种以即兴演奏为特色的音乐形式。

爵士乐吸收了非洲音乐、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等元素,传达了独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爵士乐的早期代表人物包括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艾拉·菲茨杰拉德等。

4. 摇滚乐: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快节奏、强烈节拍和高质量吉他演奏的音乐。

摇滚乐以其叛逆的形象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

著名的摇滚乐流派包括摇滚乐、重金属音乐、朋克音乐等。

5. 古典派:古典派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形式严谨、和声丰富和情感表达丰富。

古典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

古典派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6. 进步摇滚:进步摇滚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一种音乐风格。

它以复杂的音乐结构、长篇音乐作品和独特的音乐元素著称。

进步摇滚的代表人物包括皇后乐队、创世纪乐队等。

7.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德国,它利用电子设备产生和处理声音。

电子音乐以其前卫的音响效果和独特的旋律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著名的电子音乐流派包括Techno、House、Trance等。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1.古希腊音乐
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

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是只记旋律的单声部音乐。

已存在支声,几乎全是即兴表演。

2. 抒情诗
原指和着里尔琴而唱的诗歌。

分为:笛歌(阿夫洛斯管伴奏)
琴歌(里尔琴伴奏)
自弹自唱
有阿尔凯奥斯诗体、萨福诗体。

3.颂歌
为重大仪式而写的诗歌,运用华美的合唱形式,伴有舞蹈和乐器伴奏。

*太阳神颂歌
是祭献太阳神阿波罗的合唱体,风格庄严,基萨拉伴奏。

*酒神颂歌
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所唱的诗歌,风格狂放,阿夫洛思管伴奏。

后发展为悲剧和独唱曲。

4.悲剧[希腊]
由酒神颂歌发展而来。

是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合而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

包含:戏剧表演合唱抒情。

取材于神话传说。

5.喜剧[希腊]
源于酒神祭典上的狂欢歌舞,最初只是滑稽剧,不像悲剧那么严肃。

分为:旧喜剧,中喜剧,新喜剧三个阶段。

6.笑剧[罗马]
是一种综合性的滑稽表演。

可模仿日常生活或悲剧中的情节,中间插入歌曲和舞蹈。

7.哑剧[罗马]
表现神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史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课程任务:讨论课:西方音乐史的学科性质问题;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文化和中国先秦音乐文化的比较;中世纪音乐史的学科属性及其与西方音乐史其他断代的区别。

教学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地址:重庆南路280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2教学楼314注:西——定位西——方法西方音乐史的学科属性与学习方法参1:关于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定位的思考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决定着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发展方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界掀起了一场研究方法讨论的热潮,针对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音乐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场讨论对于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此之后,学界不断地关注探索这个问题,除了西方音乐史学界、、、刘经树、叶松荣等人的重要文章之外,也不断有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进行研究。

但是,真正明确讨论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定位的文章却不多见,较重要的有祁宜婷于1999年发表的《为音乐史正名──作为历史学分支的西方音乐史学》一文。

该文章认为西方音乐史学是历史学与音乐学的交叉学科,强调西方音乐史学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批评了该学科存在的侧重音乐学的观念。

但是文章没有进一步论述该学科在历史学中的具体定位。

2010年在召开的第三届西方音乐学年会,会议主题是跨学科研究,提交会议的一百五十多篇论文,分为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音乐分析与音乐阐释,音乐哲学、音乐美学,跨文化、中西音乐比较,社会学角度,思想史,浪漫主义音乐研究,其他等十个专题。

仍然没有讨论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定位与学科归属的论文。

这种情况反映出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而这个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故本文从西方音乐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出发,来讨论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定位与归属问题,希望能更进一步认清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归属,以利于更好地探讨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一、西方音乐史学学科回顾与存在的问题西方音乐史学传入中国,至今不足一百年的历史,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结合国内学界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①史前期,1937年之前,主要成就是愈寄凡的《西洋音乐史纲》,王光祈的《欧洲音乐进化论》。

②初期,1937—50年代,王光祈《西洋音乐史纲要》,以及丰子恺、、青主、等人的论着。

这是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的起步。

③60年代与“文革”时期,主要是张洪岛主编的《欧洲音乐史》。

④改革开放以来。

出版有、、李应华、刘经树、和谷文娴等人等编着的教材,以及重要的译着,如朗多尔米的《西方音乐史》、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第四版、第六版)、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等。

可以说,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在我国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快速的繁荣与发展。

由于西方音乐史学受西方学术研究影响很大,中国人在这方面有些“先天不足”,因而西方在学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国内的研究。

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研究范围狭窄长期以来,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可以说就是作曲家-作品的研究,而且还仅仅限于最着名的作曲家的最着名的作品。

“作品研究取代了历史研究”[1]。

最终,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变成了西方着名音乐家的谱系排列,而对作品的研究变成了音乐会或歌剧的节目说明。

[2](P13)(2)研究方法僵化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长期采用“作家生平—作品分析—创作背景介绍—历史影响”的研究模式,“对音乐作品的形式价值和意义价值的判断与解释成为历史叙述的中心。

”[1]对社会历史进程及其与音乐现象之间的关系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对作品的研究与史学研究脱节。

(3)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反思滞后虽然国内学界已经有很多关于研究方法反思的文章,但是对本学科的理论思考还不足,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这是国内外一个普遍的问题。

达尔豪斯在《》的序言中曾写到:“写作此书,是因为与普通历史学、社会学和哲学(其本身就擅长认识论反思)中令人生畏的理论着述相比,在我自己这个多少有些属于边缘的学科中,理论的缺乏显得不成比例。

”[2](P1)也指出:“相形之下,西方的音乐史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始终存在与一般史学在元理论上的差距。

因此,直接从一般西方史学中吸取营养,也应该是我们西方音乐史学方法论建设的目标之一。

”[3](4)学科定位不明确在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过程中,往往将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分析、作曲技术理论混在一起。

尽管跨学科的研究是当前学术发展的趋势,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是,这种学科定位上的迷茫,导致研究者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从而丧失了西方音乐史学的历史学特性。

上述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学科定位问题。

正是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才导致研究方法僵化、研究范围狭窄问题的出现,而且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反思,也影响了对学科理论的构建。

二、西方音乐史学与音乐学的关系达尔豪斯曾经写到:“所谓音乐学,一般认为主要就是音乐史。

”[2](P16)尽管随着音乐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音乐史学在音乐学学科中的重要性还是有所夸大。

音乐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它的确立开始于德国音乐学家克里我国的学者在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设想方案。

特别是在“三分法”中,将音乐学分成三大部分:(1)“主要与人文科学相关的研究”,包括音乐哲学、音乐历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学、艺术学、音乐批评学;(2)“主要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研究”,包括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经济学、音乐教育学;(3)“?主要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研究”。

?包括音乐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地理学、音乐工艺学、音乐治疗学。

[5](P9-14)其中,音乐史学又包括各种音乐通史、断代史、地域史、国别史、体裁史、乐器史、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古谱学。

[4](P12-20)这里一方面表现出音乐史学所具有的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音乐史学只是音乐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了音乐史学之外,还有众多的音乐学子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学学科体系,因此,不应夸大音乐史学在音乐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

三、西方音乐史学在历史学中的定位历史学理论认为,历史与历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想给历史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历史是活的、开放的,是在发展变化的。

按《辞海》的解释,“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不可再现。

而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进程的记录,也被称为历史。

按照历史学界的说法,前者是历史I,后者是历史II。

[6]二者是两条可以无限接近但是永远不能相交的平行线。

也就是说,历史I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II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

人类在记录的过程中,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认识与解释,并逐渐形成相关的史学理论,这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认识与解释,以及相关的史学理论,构成了历史学的主要内容。

历史是客观的,而历史学则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历史学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对历史的叙述;二是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三是历史诠释学,即对第二层面的研究与阐发。

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在第二、三层面,特别是第三层面。

关于历史学的学科定位,历来众说纷纭。

在古希腊,历史由九位缪斯中的克里奥所掌管,可见古希腊人认为历史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按照当前的学科划分,普遍认为人类的知识系统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类。

自认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

而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知识,被统称为“人文学科”,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特殊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知识。

历史学被划归在人文学科领域,但是历史学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历史学界仍然有争议,按照何兆武先生的观点,历史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6]也就是说,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就在于其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两重特性。

历史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学科群,或曰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实践活动包罗万象,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领域。

一般按照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来划分为三个学科群:(1)从空间跨度来分,可分为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2)从时间跨度来分,可分为通史与断代史;(3)从人类活动领域,分为各种专门史,如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外交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

通过上述对历史学的学科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音乐史学与历史学的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具体来说,它是历史学之中的一门专门史,它研究的是历史中的人在音乐领域内的实践活动,或者说,是研究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进程。

当然,这种专门史又可以按照空间跨度,分为法国音乐史、意大利音乐史、德奥音乐史等;按照时间的跨度又可以分为西方音乐通史和各个时期的断代史,如中世纪音乐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史、巴洛克时期音乐史等;也可以按照音乐实践活动的具体领域,分为作曲技术发展史、音乐美学史、钢琴艺术史等等更详细的专门史。

四、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定位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音乐史学是音乐学的子学科,也是历史学的子学科。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西方音乐史学,既是音乐学的子学科,更是历史学的子学科。

目前,西方音乐史学主要是在音乐院校开设,那是因为其音乐艺术的技术性要求。

但是,现在往往忽视了其历史学的学科属性。

[1]作为历史学的子学科,要求我们对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要遵循历史学的学术规范,即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确定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历史解释。

西方音乐史学在我国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

我们可以参看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界定。

“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就是系统地收集、客观地评价与历史上发生事件有关的资料,以论证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在对传统音乐的抢救、保存、整理和研究中寻求各民族、各地区音乐发展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对其起源、形成、繁荣、发展、演变等问题做出精确的描述和阐释,进而解释现代的音乐活动,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7](P9)(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也就是说,历史研究,主要是在掌握历史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总结音乐发展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其目的是解释历史中的人的精神活动,并进而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对于西方音乐史学来讲,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国人收集史料有较大的困难,但是不等于说中国人就无所作为,就不能对西方音乐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就不能为音乐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