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奶粉食药总局检验项目

合集下载

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标准

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标准

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标准婴幼儿奶粉是婴幼儿辅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奶粉国家标准,包括奶粉配方标准、生产工艺标准和品质检验标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婴幼儿奶粉新国标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奶粉配方标准1. 蛋白质含量要求: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有所不同。

比如,0-6个月的婴儿每100g奶粉应含有1.8-2.5g蛋白质。

2. 脂肪含量要求:奶粉中脂肪的含量对于婴儿的能量供给和脑发育至关重要。

新国标规定,不同年龄段的奶粉中脂肪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具体数值会根据婴幼儿的生长阶段有所调整。

3. 碳水化合物含量要求:奶粉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主要来源于乳糖。

婴幼儿奶粉新国标规定了奶粉中乳糖的含量范围,以满足婴幼儿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4. 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要求:新国标明确了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婴幼儿奶粉中的添加标准,保证了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

二、生产工艺标准1. 原料选择和质量要求:奶粉的原料主要是乳粉和其他辅料。

新国标明确了乳粉的来源和质量要求,要求生产企业确保原料质量安全,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

2. 生产流程要求:新国标要求奶粉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可能的污染和物质迁移。

3. 工艺参数要求:新国标规定了奶粉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时间、湿度等,以确保奶粉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4. 生产环境和设备要求:新国标要求奶粉生产企业提供洁净的生产环境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三、品质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奶粉的外观应无异物、无霉变和有机肥料的特征。

2. 化学指标:包括水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等化学指标的检测。

新国标要求奶粉产品在这些指标上符合一定范围内的要求。

3. 微生物指标:新国标规定了奶粉中微生物指标的限定要求,包括总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抽查方案.

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抽查方案.

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抽查方案一、产品名称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奶粉指所有的乳粉类产品。

二、抽样方法1. 抽样地点:辖区内生产企业的成品仓库;2. 抽样方式及其他条件:随机抽取近期产品,当场封存样品。

三、抽样数量1. 抽样基数:抽样基数要求应少于100个销售包装。

2. 抽样数量:为3个包装。

其中2个包装用于检验,1个用于备样。

备样封存在质检机构。

四、检验依据1. GB 10767-1997 《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强制性);2. GB 10765-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Ⅰ》(强制性);3. GB 10766-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Ⅱ、Ⅲ》(强制性);4. 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5. 企业标准和产品明示担保值。

五、检验项目1. 奶粉2.婴幼儿配方乳粉— 2 —六、综合判定原则1. 合格品:所有检验指标全部符合标准和产品明示保证值要求的产品综合判定结果标注为“所检项目符合XX标准要求”。

2. 不合格品:所检项目凡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和产品明示保证值要求,则判产品为不合格。

七、抽样检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1. 标签标识标明的产品执行标准为GB10767-1997的产品,要以产品标识中标明的适用年龄段,按标准中4.3中表1或表2的规定进行判定。

2. 标签标识标明的产品执行标准为企业标准的产品,抽样时必须要索取有效的企业标准,检验时要审查企业标准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GB10767-1997的要求,如符合要求,则按企业标准进行判定;如不符合要求,则按GB10767-1997的要求进行判定。

3. 标签明示值以平均值表示的产品,按GB13432-2004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判定。

4. 微生物指标不复检。

— 3 —。

国家奶粉标准

国家奶粉标准

国家奶粉标准
中国的国家奶粉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 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 ,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

这些标准规定了婴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限量指标、卫生指标等要求。

具体来说,国家奶粉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营养成分:国家奶粉标准中规定了婴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不同阶段的奶粉营养成分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需求进行配制。

2.限量指标:国家奶粉标准中规定了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如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以及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这些限量指标旨在保障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3.卫生指标:国家奶粉标准中规定了奶粉的卫生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计数等。

这些卫生指标旨在保证奶粉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宝宝因食用不卫生的奶粉而引|发疾病。

总之,国家奶粉标准是为了保障宝宝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所有生产、销售的婴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都必须符合国家奶粉标准才能上市销售。

制表:审核:批准:。

儿童配方奶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儿童配方奶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儿童配方奶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儿童配方奶粉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牛乳、全脂乳粉、加油脱盐乳清粉、脱脂乳粉、脱盐乳清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乳糖、低聚果糖、矿物质(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锰),维生素(醋酸视黄酯、胆钙化醇、d1-a-醋酸生育酚、硝酸硫胺素、核黄素、盐酸吡哆醇、L-抗坏血酸、烟酸、叶酸、牛磺酸),经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充氮包装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适合3-7岁儿童食用的配方奶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GB 1903.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硝酸硫胺素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GB 500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GB 500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GB 5009.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GB 5009.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GB 5009.8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GB 5009.8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 5009.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铁的测定GB 5009.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钙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1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 5009.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 5009.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 5413.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1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 126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47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2(核黄素)GB 1475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 14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烟酸GB 147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α-醋酸生育酚)GB 1475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牛磺酸GB 155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酸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 2557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锌GB 255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糖GB 266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92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氮气GB 292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GB 29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锰GB 292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铜GB 29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GB 29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A)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关于指定胆钙化醇等14种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的公告(2010年第18号)卫生部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原料和辅料要求3.1.1原料要求3.1.1.1 牛乳:应符合GB 19301的规定。

婴幼儿奶粉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依据和检测项目

婴幼儿奶粉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依据和检测项目

附件1本次检验项目本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乳基婴儿配方食品和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含)之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含)之后)、《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的要求。

抽检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比、亚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维生素C、生物素、钠、钾、铜、镁、铁、锌、锰、钙、磷、钙磷比值、碘、氯、硒、胆碱、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水分、灰分、杂质度、铅(以Pb计)、硝酸盐(以NaNO3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左旋肉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与二十碳四烯酸(20:4n-6)的比、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量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的比、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叶黄素、核苷酸、脲酶活性定性测定等63个指标。

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

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

• GB13432-2013对能量和营养成分标示的名称、顺序、单 位、修约间隔等不作强制要求,企业应在参考相关标准 的基础上真实、客观标示。
• 仅允许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 同时规定允许误差为不低于标示值的80%,并符合相应 产品标准的要求。不再使用原GB13432-2004中“范围 值”、“最低值或最高值”等标示方式。
发育。 低聚半乳糖低1、膳食纤维有助于维 其单体或混合物的含量≥3 婴幼儿配方食品 聚果糖多聚果持正常的肠道功能。2、g/100 g(固态或粉状)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 糖棉子糖 膳食纤维是低能量物质。≥1.5 g/100 mL(液态)或 品
≥1.5 g/420 kJ
聚葡萄糖 1、膳食纤维有助于维 达到允许强化的最低值 婴幼儿配方食品 持正常的肠道功能。2、 膳食纤维是低能量物质。
示例——与包装标签明示值不符
• 以钠为例,GB 10765规定,钠5-14mg/100kJ GB 10767规定,钠≤20mg/100kJ 2015年有13件产品涉及钠含量不合格,全部都是与包装标签 明示值不符。 比如一个幼儿配方奶粉,食品安全标准≤20mg/100kJ,产品 明示16mg/100kJ,实测值11mg/100kJ。 本来对于幼儿来说,钠含量摄入量越低越好,但是如果产品 明示16mg/100kJ,意味着,产品中钠含量不得低于 16×80%=12.8mg/100kJ,结合GB 10767,产品中钠含量范 围为:12.8-20mg/100kJ,实测值11,虽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但与包装标签明示值不符,不合格。
• GB13432-2013规定符合本标准含量声称要求的营养成分 可以进行功能声称,并应选择《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28050-2011)中的功能声称标准用语。

奶粉 国家质量安全检查

奶粉 国家质量安全检查

奶粉国家质量安全检查
1. 产品质量检验: 国家质检总局对奶粉产品进行抽查检验,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的检测。

2. 生产企业资质审核: 对奶粉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包括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合格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备性等。

3. 合格证: 审核合格的产品将获得合格证书,证明该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

4. 出厂检验: 在生产企业出厂前,需要进行出厂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 日常抽查: 中国质检部门会定期进行奶粉产品的日常抽查,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奶粉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奶粉市场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举报机构或咨询部门来反映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各项指标的检测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各项指标的检测
需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维
持正常代谢
维生素和矿物 质:保证婴幼 儿的健康和发

检测项目:铅、汞、砷等重金属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子吸收法等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测标准:符合国家及国际安全 标准
检测频次:每批次产品均需进行 检测
检测目的: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不含致病菌,保障婴儿健康
营养成分不达标:可能 由于生产过程中配方比 例不当或原材料质量不 达标导致。
微生物污染:生产环境 或包装过程中未能有效 控制微生物污染,导致 奶粉中存在有害细菌或 霉菌。
化学物质污染:生产设 备或原材料中存在的有 害化学物质可能污染奶 粉,如重金属、农药残 留等。
存储不当:婴幼儿配方 奶粉在存储过程中若受 潮、光照、高温等因素 影响,可能导致营养成 分流失或变质。
检测机构需具备 相应的检测资质 和认证
检测机构需通过国 际权威认证机构如 ISO 17025的认证
检测机构需具备 相应的专业团队 和技术设备
检测机构需遵循 国家相关法律法 规和标准要求
检测报告的内容:包括营养成分、污染物、添加剂等检测结果 检测机构的资质:确保检测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认证的重要性:通过认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更安全可靠 如何使用检测报告:为消费者选择安全可靠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提供依据
运输:确保样品在运 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和 变质
预处理:根据检测项 目的要求,对样品进 行必要的预处理,如 粉碎、混合、过滤等
采集样品
制备试剂
预处理样品
检测指标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测流程包括取样、检测和结果分析三个步骤。
结果分析是对检测数据的解读和评估,包括合格与否的判定和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本次检验项目
本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和乳基婴儿配方食品、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的要求。

抽检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比、亚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维生素C、生物素、钠、钾、铜、镁、铁、锌、锰、钙、磷、钙磷比值、碘、氯、硒、胆碱、
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水分、灰分、杂质度、铅(以Pb计)、硝酸盐(以NaNO3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左旋肉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与二十碳四烯酸(20:4n-6)的比、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量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的比、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叶黄素、核苷酸、脲酶活性定性测定等63个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