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收发文登记表
学校办公室收发文管理制度(通用10篇)

学校办公室收发文管理制度学校办公室收发文管理制度(通用10篇)在生活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办公室收发文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办公室收发文管理制度篇1办公室是全校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负责全校收发文的管理。
一、收文办理收文的办理程序包括签收、登记、拟办、批办、承办、督办、回复、归档等。
具体办理规范如下:(一)办公室文秘工作人员每天负责对全部来文(纸质、电子)进行签收、登记,收文登记应将公文标题、密级、文件字号、发文机关、收文日期、办理意见等情况逐项填写清楚。
登记后由办公室主任阅文并提出拟办意见后呈送校领导阅批。
(二)阅办文件由办公室文秘人员按下列程序处理:1、校长阅示。
所有来文一律先呈送校长阅批。
党务来文由党委书记阅批。
2、分管校领导阅处。
根据校长或党委书记的批示,按照分工送有关校领导阅处,有关校领导要当日阅处(如需传阅,应交由文秘送下一位校领导阅处)。
急件即送批办,校长外出遇有急办件时可由办公室主任先送分管领导阅处并说明情况。
3、有关处室阅办。
根据校领导的批示交有关处室办理,有关处室负责人应按时完成公文办理工作,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办公室。
4、存档。
有关处室办结后,应将文件送办公室文秘人员。
文秘人员将文件交办公室主任签字确认后按规定存档。
(三)传阅件原则上按校领导的排序由前向后递送,传批件按校领导的排序由后向前递送。
遇有领导出差,可先送下一位阅文领导。
文秘人员应随时掌握公文的去向并做好记录,避免漏传、误传和延误。
(四)文秘人员要督促承办人公文办理工作,确保公文按时办结。
(五)文件传阅过程中不准横传,一律由文秘人员负责传递。
(六)文秘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网发文件的收文工作,每个工作日不定时浏览市教育局办公平台及时收发文件,急件要做到随收随送。
二、发文办理(一)凡以我校名义印发的公文,都要按拟稿、审稿、核稿、领导批示、签发、登记、印制、用印、分发等程序办理。
整理公文抄送模板_附件文件格式及字体样本

附件:文件格式及字体样本宜春市×××××××文件××××××××:(正文仿宋,三号)××××××××××××××××××××××××××××××××××××××××××××。
一、×××××(黑体,三号)(一)××××(楷体,三号)×××××××××××××××××××××××××××××××××××××××××××。
1.×××××。
(仿宋加粗,三号)×××××××××××××××××××××××××××××××××××××××××××。
公文收发管理制度(4篇)

公文收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文的收发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公文收发工作。
第三条公文收发工作要强调效率、规范、安全、保密和原始性原则。
第四条公文收发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公文处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财政、保密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条具体公文收发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负责人应保持公文收发工作的良好秩序。
第二章公文收发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六条公文收发工作要求公文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第七条公文收发工作要求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满足各类公文的不同接收和发送需求。
第八条公文收发工作要求反馈及时,保持公文交流的畅通。
第九条公文收发工作要求安全可靠,严格保护公文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十条公文收发工作要求原件存档,保留备查。
第三章公文的收发流程第十一条公文的收发流程应包括拟稿、审核、签发、分发、登记、传输、归档等环节。
第十二条拟稿环节要求规范书写格式,明确公文的发文机关、标题、正文、附件等要素。
第十三条审核环节要求严格审查公文的内容和格式,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公文格式的规范性。
第十四条签发环节要求公文签发人对公文内容进行认真核对和签署,并确保签发人的合法性和公文的真实性。
第十五条分发环节要求公文分发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并确保分发对象的准确性。
第十六条登记环节要求对公文进行登记,记录公文的收发时间和发文机关。
第十七条传输环节要求通过合法、安全的传输方式将公文发送给相应的接收单位。
第十八条归档环节要求将公文存档,并按照规定的保管期限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和保密。
第四章公文的收发形式第十九条公文的收发形式可以是纸质形式,也可以是电子形式。
第二十条纸质公文要求规范装订,按照发文机关、编号等要求进行归类存放。
第二十一条电子公文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电子文档格式进行存储和传输,并保证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第二十二条电子公文的传输要求采取安全加密措施,确保公文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保密。
收发文记录怎么写

收发文记录怎么写
来文机关是文件的制发机关,就是明确文件的来源。
文别是不规范的说法。
一般专可指文种,属即正式公文标题里面表明的通知、请示、报告等。
但是由于不是规范提法,在实务中可能将文别理解成公文分类等。
如上级机关下发的通知,文别记为下行通知。
外单位发来的调查信函,文别记为调查函。
登记的信息量大于文种。
原文字号就是文件上标明的字号,在文件红色分割线上边。
格式如:国发〔2014〕7号。
有时收文机关在登记时可能有自编序号,如1、2、3等。
注意区别。
公文收发及文号编写管理制度

V:1.0 管理制度精选整理公文收发及文号编写管理制度2020-4-1榕新盛物业〔2014〕19号公司收发文及公文文号编写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文件处理工作,确保文件能够及时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提高办公效率与质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收文办理程序1、收文及登记:凡是从外部送达本公司的正式红头文件,例如上级来文、转发文,同级单位来文、转发文,其他来文等,一律由综管部负责文件收发人员负责签收,根据文件内容对其进行基本整理与登记(附件一) <2、文件报签:对进行基本整理与登记过的来文进行择选,依据来文内容,将需要执行办理或文书反馈的文件填制阅办单(附件二),报公司领导阅批。
3、文件承办:综管部经办人员按照领导阅批指示,及时将文件进行办理。
如阅批指示为传阅,贝V由综管部经办人员将文件递于每个部门负责人阅签后收回存档;如阅批指示为指定某个部门或某人办理,贝y综管部经办人员将文件移交时,指定部门或指定人需在阅办单上签字确认后自行复印一份副本留底,并按领导阅批指示进行办理,文件正本则由综管部存档。
二、发文办理程序1、拟稿:即草拟文件的初稿,为发文处理的第一道程序。
公司日常、行政事务文由综管部负责拟稿;其他业务性文件由相关部门人员负责拟稿;或由领导指定专人拟稿。
对于针对收文而作反馈的发文,则按照实际领导阅批指示进行拟稿。
2、核稿:对文件草稿进行审核,由拟稿人所在部门负责人在草稿未送领导审批之前,根据文稿内容进行全面的审核。
3、签发:已核稿后的文稿,由拟稿人用本司专用发稿纸填写标题、正文内容、拟稿人、拟稿部门、报送、抄送、份数等详情后(正文内容可用空白A4打印附后)报各部门会签及领导签发。
签发是公司领导对文稿的最后审批,草拟的文件经领导签发后,即成为最后定稿,不可私自随意更改。
4、校对:文稿经签发后由发稿人以文件定稿为基准,进行认真仔细地校对,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放过,把住文件制发的最后一关,在校对完毕后须在定稿上签字确认,如有发现错误订正后统一再报公司领导确认。
公文收发文记录表

公文收发文记录表1. 表格说明本文档是一份公文收发文记录表,用于记录公司或组织内部的公文收发情况。
该记录表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公文的流转和跟踪,确保公文的及时发送和接收。
2. 表格内容该记录表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2.1 收文信息- 收文时间:记录公文收到的日期和时间;- 发送单位:记录发送该公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发文标题:记录公文的标题或主题;- 收文编号:为该公文分配一个唯一的收文编号,用于后续查询和跟踪;- 备注:可选项,用于记录一些其他相关信息。
2.2 发文信息- 发文时间:记录公文发出的日期和时间;- 发送单位:记录发送该公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收文单位:记录接收该公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发文标题:记录公文的标题或主题;- 发文编号:为该公文分配一个唯一的发文编号,用于后续查询和跟踪;- 备注:可选项,用于记录一些其他相关信息。
3. 使用说明在填写记录表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在收文信息中,填写公文的收文时间、发送单位、发文标题,并为该公文分配一个唯一的收文编号;2. 在发文信息中,填写公文的发文时间、发送单位、收文单位、发文标题,并为该公文分配一个唯一的发文编号;3. 如有需要,可以在备注栏中添加一些其他相关信息;4. 完成填写后,保存该记录表,便于后续查询和跟踪。
4. 范例以下是一份公文收发文记录表的范例:5. 注意事项- 在填写记录表时,应确保准确无误地填写相应信息,以确保后续查询和跟踪的准确性;-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记录表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业务要求;- 为保护公文的安全性和机密性,在记录表中不宜包含过多敏感信息。
以上是关于公文收发文记录表的相关说明和使用指南。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司文件管理规定

公司文件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使公司的文件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办文速度和发文质量,充分发挥文件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文件管理的范围包括:上级下发文件、公司各类制度文件、外部传真文件、政策指导类文件、各类合同文件等。
本规定中,公文指公司内外部发文文件,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第二章公文管理第三条公文管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公文管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第四条公文种类与应用范围1.公文种类:决定、公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2.公司常用文种应用范围2.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部门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2公告:适用于对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一般基层单位不宜用公告的形式随意制发公告。
2.3通知:适用于转发上级单位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传达要求公司各部门执行和需要有关单位阅知的事项。
2.4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2.5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单位的询问。
2.6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提出请求,并要求回复的公文。
2.7批复:合用于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
2.8意见:适用于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2.9函:适用于平行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和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事项。
2.10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五条职责权限1.综合部是行政公文的管理部门,负责公文的审核、印制、发放及收文登记、督办、归档保管。
涉及公司性文件由综合部负责拟稿,专业性文件原则上由相关业务部门拟稿。
2.行政公文由总司理签发,制度规定类文件由法人代表签发,公司各部门负责公文的宣扬、贯彻、落实。
公文管理办法

公文管理办法公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文管理,规范公文标准,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文件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合用于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及参照执行政府文件管理的其他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公文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文管理工作应遵循“简明扼要、规范标准、及时快捷、保密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公文应严格按照文种及文号编号,按照制度规定及时、准确、统一、完整地传递,应杜绝并纠正因疏忽大意、急于求成、私自修改、不按规定流转、形式死板等引起的瑕疵和错误。
第二章发文管理第五条发议事文件、公告、通知、通报、通告、指示、命令、登记表、通讯等文件,应当按照规定的文种分类编制,统一命名,标明主题辞及文种,经领导审批签字后印制、复印、装订成册。
第六条发布的公文应当注明文件立场、目的、内容、精神、意义、依据、主体、对象、范围、时限、效力、复制范围以及密级、保密期限等必要要素,使文意清晰、易于理解。
第七条发文人员应当认真分析、总结和汇报有关情况,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关于制度、政策的菁华,求同存异,针对性地提出项目执行近况、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具体建议等内容。
第八条发文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全网发布范围,确保送达到有关收件单位及时、准确和全面。
第九条发文人员和收文人员都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机密、秘密、机要文件外泄,泄密者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章收文管理第十条收件登记环节是公文管理工作的基础,收件人应当及时判断文种、分类、编号,并作好电子文档和实物文件的归档工作,极力避免收发文失误。
第十一条收件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办理时限,对全部来文进行及时回复、阅示、承办、备案、指示、传阅、审批等处理。
第十二条收件人对于重要文件应当采用传阅、签收等方式确认,并对原件进行保密措施,防止泄露。
第十三条收件人在处理完收文后应当及时将实物档案移送档案室,并在电子文档中进行归档管理。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四条发文环节:拟稿—审稿—签字—公章盖印—复制—装订—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