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向量及线性运算

合集下载

向量与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与向量的线性运算
分析:∵点P在AB上,可知AP与AB共线,得AP = tAB.再用以O为起点的向量表示. 证明:∵P在AB上,∴AP与AB共线. ∴AP=tAB.∴OP-OA=t(OB-OA). ∴OP=OA+tOB-tOA=(1-t)OA+t OB.设1-t=λ,t=μ,则OP=λOA+ μOB,且λ+μ=1,λ、μ∈R.
02
(4)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b.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03
(5)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重合,记为a=b.
变式探究
1.设a0为单位向量①若a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a0;②若a与a0平行,则a=|a|·a0;③若a与a0平行且|a|=1,则a=a0.上述命题中,假命题个数是 ( )
A.0 B.1 C.2 D. 3
变式探究
2.(2009年福州模拟)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D为BC边中点,且2OA+OB+OC=0,那么 ( ) A.AO=OD B.AO=2OD C.AO=3OD D. 2AO=OD
解析:
A
对共线向量、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考查
设OA、OB不共线,点P在AB上,求证:OP=λOA+μOB,且λ+μ=1,λ、μ∈R.试问:其逆命题成立吗?试证之.
知识体系构建
备考方略
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其重要性逐渐加强.
01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考查有关的基础知识,突出向量的工具作用.平面向量的考查要求:第一,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基本运算技能,考查学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和、差、数乘和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理解其直观的几何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第二,考查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形式下的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三,和函数、曲线、数列等知识结合,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7-1 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7-1 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OM = { x , y , z } 与其终点 的坐标一致. 与其终点M 的坐标一致.
所以要求一个向量的坐标, 所以要求一个向量的坐标 , 可将其起点移至坐标原点, 可将其起点移至坐标原点 , 直接求终点的坐标即可. 直接求终点的坐标即可.
o o
z
M( x, y, z) y
x
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r r r r r 设a = {ax , ay , az }, 即 a = a x i + a y j + a z k ; r r r r r b = bx i + b y j + bz k ; b = {bx , by , bz },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解析几何: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把空间几何图形和代数方程联系起来. 把空间几何图形和代数方程联系起来.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本章知识也为讨论多元函数微积分立下几何 基础。 基础。
第七章 七
第一节 空间直角坐标系、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MD = 1 ( b − a) 2
C
b
A
M a B
∴ MA = − 1 ( a + b) MB = − 1 (b − a) 2 2 MC = 1 ( a + b) 2
向量经过数乘运算后与原向量平行。 反之, 向量经过数乘运算后与原向量平行。 反之, 如果两个向量平行,则它们之间必存在数乘关系. 如果两个向量平行,则它们之间必存在数乘关系. r r r r 定理: 设向量a ≠ 0,那末向量b 平行于a 的
2
Q M 1 P = x2 − x1 ,
z
R
• M2
M1

(完整版)平面向量全部讲义

(完整版)平面向量全部讲义

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一向量共线.(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例1.若向量a与b不相等,则a与b一定()A.有不相等的模B.不共线C.不可能都是零向量D.不可能都是单位向量例2..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则a=b;②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DC等价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③若a=b,b=c,则a=c;④a=b等价于|a|=|b|且a∥b;⑤若a∥b,b∥c,则a∥c.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②③B.①②C.③④D.④⑤CA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叫做a与b的差三角形法则a-b=a+(-b)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的积的运算(1)|λa|=|λ||a|;(2)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λ(μa)=(λμ)a;(λ+μ)a=λa+μa;λ(a+b)=λa+λb例3:化简AC→-BD→+CD→-AB→得() A.AB→B.DA→C.BC→D.0例4:(1)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BA+CD+EF=()A.0B.BE C.AD D.CF(2)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AD=12AB,BE=23BC.若DE=λ1AB+λ2AC(λ1,λ2为实数),则λ1+λ2的值为________.巩固练习:1.将4(3a+2b)-2(b-2a)化简成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_.2.若|OA→+OB→|=|OA→-OB→|,则非零向量OA→,OB→的关系是() A.平行B.重合C.垂直D.不确定3.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则|AB-CB+CD|=________4.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点,则向量CD等于()A.-BC+12BA B.-BC-12BA C.BC-12BA D.BC+12BA5.若A,B,C,D是平面内任意四点,给出下列式子:①AB+CD=BC+DA;②AC+BD=BC+AD;③AC-BD=DC+AB.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6.如图,在△ABC中,D,E为边AB的两个三等分点,CA→=3a,CB→=2b,求CD→,CE→.DD12巩固练习1。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课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课件

考向2 共面问题 【例4】 如图所示,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 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连接PA,PB,PC, PD,点E,F,G,H分别为△PAB,△PBC, △PCD,△PDA的重心.求证:E,F,G, H四点共面.
[证明] 如图,分别连接PE,PF,PG,PH并 延长交AB,BC,CD,AD于点M,N,Q,R, 连接EG,MQ,EF,EH. ∵E,F,G,H分别是所在三角形的重心, ∴M,N,Q,R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
知识点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运算律
加法
空间向量的 线性运算
减法 数乘
交换律:a+b=b+a;
运算律 结合律:a+(b+c)=(a+b)+c,λ(μa)=(λμ)a; 分配律:(λ+μ)a=_λ_a_+__μ_a__,λ(a+b)=_λ_a_+__λ_b__
知识点3 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1)
条件 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 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
实数λ,使_a_=__λ_b_
使_p_=__x_a_+__y_b_
(2)直线的方向向量 在直线l上取非零向量a,与向量a_平__行_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l的方向 向量.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b,b∥c,则a∥c. ( )
×
提示:当b=0时,a∥c不一定成立.
(2)若a∥b,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a=λb.( )
×
提示:当a是非零向量,b=0时,不存在实数λ,使得a=λb.
(3)任意两个空间向量必共面 ,任意三个空间向量也一定共面 .
()
×
提示:任意两个空间向量必共面,但任意三个空间向量不一定共面.
× ×
①④
①④ [对于②,其终点构成一个球面,所以②是假命题;对于③空 间向量可以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但空间向量不是有向线段,所以 ③是假命题;易知点相同,终点也相同时,这两个向量必相 等,但两个相等向量不一定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故①错误; 要保证两向量相等,则需模相等且方向相同,要保证两向量是相反 向量,则需模相等且方向相反,但②中仅给出向量a与向量b的模相 等,所以这两个向量不一定为相等向量或相反向量,故②错误; 命题③是相等向量的传递性,显然正确;

线性代数第三章(一二节向量与线性相关性)

线性代数第三章(一二节向量与线性相关性)
组中至少有一个向量可由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证明
必要性 设向量组 A: a1 , a2 , ... , am 线
性相关, 则有 m 个不全为零的实数 k1 , k2 , ... , km 使 k1a1 + k2a2 + ... + kmam = 0 . 因 k1 , k2 , ... , km 不全为 0 , 不妨设 k1 0 , 于是便 有
(9) 若a1 , a2 , ... , an是n维向量组,则 a1 , a2 , ... , an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其 构造的行列式值为0. 若a1 , a2 , ... , an是n维向量组,则
a1 , a2 , ... , an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其
构造的行列式值非0. (10) 若a1 , a2 , ... , am是n维向量组,且 m>n,则 a1 , a2 , ... , am线性相关。 特别地,n+1个n维向量必线性相关。
第 三 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与n 维向量空间
第一节
1. 向量的定义 定义1 n 个有次序的数 a1 , a2 , ... , an 所组成的
数组称为 n 维向量,其中第 i 个数 ai 称为第i 个分量,n称为向量的维数.
n维向量
n 维向量可写成一行, 也可写成一列. 分别
称为行向量和列向量, 也就是行矩阵和列矩阵。
引例1:非齐次线性方程组(Ⅰ)有解<=>
存在一组数x1, x2, ... , xn, 满足
x1a1 + x2a2 + ... + xnan = b。 引例2:齐次线性方程组(Ⅱ)有非零解<=> 存在一组不全为零的数x1, x2, ... , xn, 满足 x1a1 + x2a2 + ... + xnan = 0。 从这两个引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向量组两个

第一章 §1.1 1.1.1 第1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第一章 §1.1 1.1.1 第1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1.1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第1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习目标 1.经历由平面向量推广到空间向量的过程,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2.经历由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其运算律推广到空间向量的过程.3.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导语国庆期间,某游客从上海世博园(O )游览结束后乘车到外滩(A )观赏黄浦江,然后抵达东方明珠(B )游玩,如图1,游客的实际位移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数学概念来表示这个过程?如果游客还要登上东方明珠顶端(D )俯瞰上海美丽的夜景,如图2,那么他实际发生的位移是什么?又如何表示呢?一、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知识梳理1.在空间,把具有方向和大小的量叫做空间向量,空间向量的大小叫做空间向量的长度或模. 空间向量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空间向量的模,a 的起点是A ,终点是B ,则a 也可记作AB →,其模记为|a |或|AB →|. 2.几类特殊的空间向量名称 定义及表示零向量 规定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为0单位向量 模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相反向量与向量a 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相反向量,记为-a共线向量 如果表示若干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那么这注意点:(1)平面向量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向量.(2)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为长度相等,方向相同. (3)向量不能比较大小.(4)共线向量不一定具备传递性,比如0.例1 (1)下列关于空间向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向量都相等B .若|a |=|b |,则a ,b 的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同或相反C .若向量AB →,CD →满足|AB →|>|CD →|,则AB →>CD →D .相等向量其方向必相同 答案 D解析 A 中,单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不确定; B 中,|a |=|b |只能说明a ,b 的长度相等而方向不确定; C 中,向量不能比较大小.(2)(多选)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空间向量a ,b 满足|a |=|b |,则a =b B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必有AC →=A 1C 1——→C .若空间向量m ,n ,p 满足m =n ,n =p ,则m =pD .空间中,a ∥b ,b ∥c ,则a ∥c 答案 BC解析 A 为假命题,根据向量相等的定义知,两向量相等,不仅模要相等,而且还要方向相同,而A 中向量a 与b 的方向不一定相同;B 为真命题,AC →与A 1C 1——→的方向相同,模也相等,故AC →=A 1C 1——→; C 为真命题,向量的相等满足传递性;D 为假命题,平行向量不一定具有传递性,当b =0时,a 与c 不一定平行.反思感悟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平面向量的概念相类似,平面向量的其他相关概念,如向量的模、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相反向量、单位向量等都可以拓展为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 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八个顶点的两点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中,(1)试写出与AB →相等的所有向量; (2)试写出AA 1→的相反向量;(3)若AB =AD =2,AA 1=1,求向量AC 1→的模.解 (1)与向量AB →相等的所有向量(除它自身之外)有A 1B 1——→,DC →及D 1C 1——→共3个. (2)向量AA 1→的相反向量为A 1A —→,B 1B —→,C 1C —→,D 1D —→. (3)|AC 1→|=|AC |2+|CC 1|2=|AB |2+|BC |2+|CC 1|2=3.二、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问题 空间中的任意两个向量是否共面?为什么?提示 共面,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个平面内,因此空间中向量的加减运算与平面中一致. 知识梳理加法运算三角形 法则语言叙述首尾顺次相接,首指向尾为和图形叙述平行四边形法则语言叙述 共起点的两边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共起点对角线为和 图形叙述减法运算三角形 法则语言叙述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图形叙述加法交换律a +b =b +a运算结合律 (a +b )+c =a +(b +c )注意点:(1)求向量和时,可以首尾相接,也可共起点;求向量差时,可以共起点. (2)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向量中也适用.例2 (1)(多选)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下列各式运算结果为BD 1→的是( )A.A 1D 1——→-A 1A —→-AB →B.BC →+BB 1→-D 1C 1——→C.AD →-AB →-DD 1→D.B 1D 1——→-A 1A —→+DD 1→ 答案 AB解析 A 中,A 1D 1——→-A 1A —→-AB →=AD 1→-AB →=BD 1→; B 中,BC →+BB 1→-D 1C 1——→=BC 1→+C 1D 1——→=BD 1→;C 中,AD →-AB →-DD 1→=BD →-DD 1→=BD →-BB 1→=B 1D —→≠BD 1→;D 中,B 1D 1——→-A 1A ——→+DD 1→=BD →+AA 1→+DD 1→=BD 1→+AA 1→≠BD 1→.故选AB. (2)化简(AB →-CD →)-(AC →-BD →)=________. 答案 0解析 方法一(转化为加法运算)(AB →-CD →)-(AC →-BD →)=AB →-CD →-AC →+BD → =AB →+DC →+CA →+BD → =AB →+BD →+DC →+CA →=0. 方法二(转化为减法运算) (AB →-CD →)-(AC →-BD →)=(AB →-AC →)+(BD →-CD →) =CB →+BC →=0.反思感悟 空间向量加法、减法运算的两个技巧(1)巧用相反向量:向量的三角形法则是解决空间向量加法、减法的关键,灵活运用相反向量可使向量首尾相接.(2)巧用平移: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向量加、减法运算时,务必注意和向量、差向量的方向,必要时可采用空间向量的自由平移获得运算结果.跟踪训练2 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连接AC ,BD ,E ,F ,G 分别是BC ,CD ,DB 的中点,请化简以下式子,并在图中标出化简结果.(1)AB →+BC →-DC →; (2)AB →-DG →-CE →.解 (1)AB →+BC →-DC →=AB →+BC →+CD →=AC →+CD →=AD →,如图中向量AD →.(2)AB →-DG →-CE →=AB →+BG →+EC →=AG →+GF →=AF →,如图中向量AF →. 三、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知识梳理定义与平面向量一样,实数λ与空间向量a 的乘积λa 仍然是一个向量,称为空间向量的数乘 几何意义λ>0λa 与向量a 的方向相同 λa 的长度是a 的长度的|λ|倍λ<0 λa 与向量a 的方向相反 λ=0λa =0,其方向是任意的运算律结合律 λ(μa )=(λμ)a分配律(λ+μ)a =λa +μa ,λ(a +b )=λa +λb注意点:(1)当λ=0或a =0时,λa =0.(2)λ的正负影响着向量λa 的方向,λ的绝对值的大小影响着λa 的长度. (3)向量λa 与向量a 一定是共线向量.例3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设AA 1→=a ,AB →=b ,AD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1)AP →;(2)A 1N —→;(3)MP →. 解 (1)∵P 是C 1D 1的中点,∴AP →=AA 1→+A 1D 1——→+D 1P —→=a +AD →+12D 1C 1——→=a +c +12AB →=a +12b +c .(2)∵N 是BC 的中点,∴A 1N —→=A 1A —→+AB →+BN →=-a +b +12BC →=-a +b +12AD →=-a +b +12c .(3)∵M 是AA 1的中点, ∴MP →=MA →+AP →=12A 1A —→+AP →=-12a +⎝⎛⎭⎫a +c +12b =12a +12b +c . 延伸探究1.例3的条件不变,试用a ,b ,c 表示向量PN →. 解 因为P ,N 分别是D 1C 1,BC 的中点,所以PN →=PC 1→+C 1C —→+CN →=12AB →+(-AA 1→)+⎝⎛⎭⎫-12AD →=-a +12b -12c .2.若把例3中“P 是C 1D 1的中点”改为“P 在线段C 1D 1上,且C 1P PD 1=12”,其他条件不变,如何表示AP →?解 AP →=AD →1+D 1P —→=AA 1→+AD →+23AB →=a +c +23b .反思感悟 利用数乘运算进行向量表示的技巧(1)数形结合:利用数乘运算解题时,要结合具体图形,利用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将目标向量转化为已知向量.(2)明确目标:在化简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巧妙运用中点性质.跟踪训练3 已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 是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恰好是正方形的中心O ,Q 是CD 的中点,求下列各题中x ,y 的值. (1)OQ →=PQ →+xPC →+yP A →; (2)P A →=xPO →+yPQ →+PD →. 解 (1)由图可知,OQ →=PQ →-PO →=PQ →-12(P A →+PC →)=PQ →-12P A →-12PC →,∴x =y =-12.(2)∵P A →+PC →=2PO →, ∴P A →=2PO →-PC →. ∵PC →+PD →=2PQ →, ∴PC →=2PQ →-PD →,∴P A →=2PO →-(2PQ →-PD →)=2PO →-2PQ →+PD →. ∴x =2,y =-2.1.知识清单: (1)向量的相关概念.(2)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减法和数乘). (3)向量的线性运算的运算律.2.方法归纳:类比、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数形结合思想.3.常见误区:应抓住向量的“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并注意它是一个“量”,而不是一个数.1.(多选)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同平面向量一样,任意两个空间向量都不能比较大小B .两个相等的向量,若起点相同,则终点也相同C .只有零向量的模等于0D .共线的单位向量都相等 答案 ABC解析 容易判断D 是假命题,共线的单位向量是相等向量或相反向量. 2.化简PM →-PN →+MN →所得的结果是( ) A.PM → B.NP → C .0 D.MN →答案 C解析 PM →-PN →+MN →=NM →+MN →=NM →-NM →=0.3.设有四边形ABCD ,O 为空间任意一点,且AO →+OB →=DO →+OC →,则四边形ABCD 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空间四边形 C .等腰梯形 D .矩形 答案 A解析 ∵AO →+OB →=DO →+OC →, ∴AB →=DC →.∴AB →∥DC →且|AB →|=|DC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下列各式:①(AB →+BC →)+CC 1→;②(AA 1→+A 1D 1——→)+D 1C 1——→;③(AB →+BB 1→)+B 1C 1——→;④(AA 1→+A 1B 1——→)+B 1C 1——→.其中运算结果为AC 1→的有________个. 答案 4解析 根据空间向量的加法运算以及正方体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 ①(AB →+BC →)+CC 1→=AC →+CC 1→=AC 1→; ②(AA 1→+A 1D 1——→)+D 1C 1——→=AD 1→+D 1C 1——→=AC 1→; ③(AB →+BB 1→)+B 1C 1——→=AB 1→+B 1C 1——→=AC 1→; ④(AA 1→+A 1B 1——→)+B 1C 1——→=AB 1→+B 1C 1——→=AC 1→. 所以4个式子的运算结果都是AC 1→.课时对点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间中共线的向量必在同一条直线上B.AB →=CD →的充要条件是A 与C 重合,B 与D 重合 C .数乘运算中,λ既决定大小,又决定方向 D .在四边形ABCD 中,一定有AB →+AD →=AC →答案 C解析 对于A ,向量共线是指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所以A 错误; 对于B ,AB →=CD →的充要条件是|AB →|=|CD →|,且AB →,CD →同向.但A 与C ,B 与D 不一定重合,所以B 错误;对于C ,λ既决定大小又决定方向,所以C 正确;对于D ,满足AB →+AD →=AC →的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一般四边形是不满足的,因而D 错误.综上可知,正确的为B.2.向量a ,b 互为相反向量,已知|b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B .a +b 为实数0C .a 与b 方向相同D .|a |=3答案 D解析 向量a ,b 互为相反向量,则a ,b 模相等,方向相反,故选D. 3.如图,在四棱柱的上底面ABCD 中,AB →=DC →,则下列向量相等的是( )A.AD →与CB →B.OA →与OC →C.AC →与DB →D.DO →与OB → 答案 D解析 对于A ,AD →与CB →的方向相反,因而不是相等向量,所以A 错误; 对于B ,OA →与OC →的方向相反,因而不是相等向量,所以B 错误; 对于C ,AC →与DB →的方向不同,因而不是相等向量,所以C 错误; 对于D ,DO →与OB →的方向相同,大小相等,是相等向量,因而D 正确.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CA →=a ,CB →=b ,CC 1→=c ,则A 1B —→等于( )A .a +b -cB .a -b +cC .b -a -cD .b -a +c答案 C解析 A 1B —→=AB →-AA 1→=(CB →-CA →)-AA 1→, ∵AA 1→=CC 1→=c , ∴A 1B —→=b -a -c .5.如图,在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a ,OB →=b ,OC →=c ,点M ,N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则MN →等于( )A.12a -12b +12c B .-12a +12b +12cC.12a +12b -23cD.12a +12b -12c 答案 B解析 MN →=MA →+AB →+BN →=12a +(b -a )+12(c -b )=-12a +12b +12c .6.(多选)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则下列四式中正确的有( ) A.AB →-CB →=AC →B.AC ′——→=AB →+B ′C ′———→+CC ′—→C.AA ′—→=CC ′—→D.AB →+BB ′—→+BC →+C ′C ——→=AC ′—→ 答案 ABC解析 作出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的图象如图,可得AB →-CB →=AB →+BC →=AC →,故A 正确;AB →+B ′C ′———→+CC ′—→=AB →+BC →+CC ′—→=AC ′—→,故B 正确;C 显然正确;AB →+BB ′—→+BC →+C ′C ——→=AB →+BC →=AC →,故D 不正确.综上,正确的有ABC.7.设A ,B ,C ,D 为空间任意四点,则AC →-BC →+BD →=________. 答案 AD →解析 AC →-BC →+BD →=AC →+CB →+BD →=AD →.8.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是AA 1的中点,已知AB →=a ,AD →=b ,AA 1→=c ,用a ,b ,c 表示CM →,则CM →=________. 答案 -a -b +12c解析 ∵CM →=CB →+BA →+AM →=-BC →-AB →+AM →, 又∵M 是AA 1的中点, ∴AM →=12AA 1→,∴CM →=-BC →-AB →+12AA 1→,∵AB →=a ,AD →=b ,AA 1→=c , ∴CM →=-a -b +12c .9.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M 是BB 1的中点.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1)CB →+BA 1→; (2)AC →+CB →+12AA 1→;(3)AA 1→-AC →-CB →. 解 (1)CB →+BA 1→=CA 1→. (2)因为M 是BB 1的中点,所以BM →=12BB 1→.又AA 1→=BB 1→,所以AC →+CB →+12AA 1→=AB →+BM →=AM →.(3)AA 1→-AC →-CB →=CA 1→-CB →=BA 1→. 向量CA 1→,AM →,BA 1→如图所示.10.如图,设O 为▱ABCD 所在平面外任意一点,E 为OC 的中点,若AE →=12OD →+xOB →+yOA →,求x ,y 的值.解 ∵AE →=AB →+BC →+CE →=OB →-OA →+OC →-OB →-12OC →=-OA →+12OC →=-OA →+12(OD →+DC →)=-OA →+12(OD →+AB →)=-OA →+12OD →+12(OB →-OA →)=12OD →+12OB →-32OA →, 又AE →=12OD →+xOB →+yOA →,∴x =12,y =-32.11.已知空间中任意四个点A ,B ,C ,D ,则DA →+CD →-CB →等于( ) A.DB → B.AB → C.AC → D.BA → 答案 D解析 方法一 DA →+CD →-CB →=(CD →+DA →)-CB →=CA →-CB →=BA →. 方法二 DA →+CD →-CB →=DA →+(CD →-CB →)=DA →+BD →=BA →.12.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AC 与BD 的交点为O ,点M 在BC ′上,且BM =2MC ′,则OM →等于( )A .-12AB →+76AD →+23AA ′—→B .-12AB →+56AD →+13AA ′—→C .12AB →+16AD →+23AA ′—→D .12AB →-16AD →+13AA ′—→答案 C解析 因为BM =2MC ′, 所以BM →=23BC ′—→,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OM →=OB →+BM →=OB →+23BC ′—→=12DB →+23(AD →+AA ′—→)=12(AB →-AD →)+23(AD →+AA ′—→)=12AB →+16AD →+23AA ′—→. 13.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E ,G 分别是CD ,BE 的中点,若记AB →=a ,AD →=b ,AC →=c ,则AG →=________.答案 12a +14b +14c解析 在四面体ABCD 中,E ,G 分别是CD ,BE 的中点,则AG →=AB →+BG →=AB →+12BE →=AB →+12×12(BC →+BD →)=AB →+14(AC →-AB →+AD →-AB →)=AB →+14AC →+14AD →-12AB →=12AB →+14AD →+14AC →=12a +14b +14c . 14.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AC 的中点.(1)化简A 1O —→-12AB →-12AD →=________.(2)用AB →,AD →,AA 1→表示OC 1→,则OC 1→=________. 答案 (1)A 1A —→(2)12AB →+12AD →+AA 1→解析 (1)A 1O —→-12AB →-12AD →=A 1O —→-12(AB →+AD →)=A 1O →-AO →=A 1O —→+OA →=A 1A —→.(2)因为OC →=12AC →=12(AB →+AD →),所以OC 1→=OC →+CC 1→=12(AB →+AD →)+AA 1→=12AB →+12AD →+AA 1→.15.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若AC ′—→=xAB →+y 2BC →+z 3CC ′—→,则x +y +z =________. 答案 6解析 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AC ′—→=AB →+BC →+CC ′—→,又AC ′—→=xAB →+y2BC →+z 3CC ′—→,∴⎩⎨⎧ x =1,y2=1,z3=1,∴⎩⎪⎨⎪⎧x =1,y =2,z =3,∴x +y +z =6.16.如图,已知ABCD -A ′B ′C ′D ′是平行六面体.(1)化简12AA ′—→+BC →+23AB →,并在图中标出其结果;(2)设M 是底面ABCD 的中心,N 是侧面BCC ′B ′对角线BC ′上的34分点,设MN →=αAB →+βAD→+γAA ′—→,试求α,β,γ的值.解 (1)如图,取AA ′的中点E ,在D ′C ′上取一点F ,使D ′F =2FC ′,连接EF ,则EF →=12AA ′—→+BC →+23AB →.(2)因为MN →=MB →+BN →=12DB →+34BC ′—→=12(DA →+AB →)+34(BC →+CC ′—→)=12AB →+14AD →+34AA ′—→, 所以α=12,β=14,γ=34.。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高二(人教A版2019选修一)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高二(人教A版2019选修一)
你能证明这些运算律吗?证明结合律时,与证明平面向量的结合律 有什么不同?
探究
如图1.1 6, 在平行六面体ABCD ABCD中,分别标出AB AD AA,
AB AA AD表示的向量.从中你能体会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 合律吗 ? 一般地, 三个不共面的向量的和与这三个向量有什么关系?
可以发现, AB AD AA AB AA AD AC,
一般地, 对于三个不共面的向量a, b, c,以任意点O
为起点, a, b, c为邻边作平行六面体, 则a, b, c的和
等于以O为起点的平行六面体对角线所表示的向
量. 另外, 利用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还可
以得到 : 有限个向量求和, 交换相加向量的顺序,
与平面向量一样,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 间向量(space vector),空间向量的大小叫做空间向量的长度或 模(modulus).
空间向量用字母a, b, c, 表示. 空间中点的位移、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受到的力等都可以用空间向量表示.
与平面向量一样, 空间向量也用有向线段表示,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 空间向量的模. 如图1.1 1, 向量a的起点是A, 终点是B, 则向量a也可以 记作 AB, 其模记为 a 或 AB .
模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unit vector). 与向量a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 记作 a.
如果表示若干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那么 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colliner vectors)或平行向量( parallel vectors).
我们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即对于任意向量a, 都有0 // a.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a (1 ) a
表示与 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作: a ea a
( 2 ) b ( 1 ) b 表示与 b 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 称为 b 的反向量或负向量。 如下图,则 a b 分别表示以 a , b 为邻边的平行
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向量。
b
a b
a
a b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不难得到以下不等式:
a b a b a b
如下图 , 在平形四边形 例2、
ABCD 中 , 设 AB a ,
AD b . 试用 a 和 b 表示向量 MA , MB , MC , MD , 这里 M 是平形四边形对角线的 交点 .
第一节
一、向量的概念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纯量:以数字来表示的量,如质量、体积等。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也称矢量, 如力、速度等。 向量的两个要素:大小和方向。 向量的表示:有向线段,如: a
M
N
向量的记法: 用小写字母记为 a , f , v 等。
用大写字母记为 MN , OA 等。
b
A
D
M
C
a
B
如下图 , 在 ABC 中 , AB BC CA 0
C
A
B
定理:设向量 a 0 , 则向量 b // a 的充要条件是
存在唯一实数 , 使 b a . 说明: b a 也称 b 可用 a 线性表示。 向量 a 的起点在原点,终点在 x 轴上, 且坐标为 a , i 为与 x 轴正向同向的单 位向量,试用 a , i 表达向量 a . 答案: a a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x2 x1 , y2 y1 , z2 z1 ) ( x2 x1 )i ( y2 y1 ) j ( z2 z1 ) k
即向量 AB 等于终点B的坐标减去起点A的坐标
例 3 设 A( x1 , y1 , z1 )和 B( x2 , y2 , z2 )为两已知点,
x
P ( ax ,0,0)
向量模长的坐标表示式
2 2 2 | r | a x a y az
例 4 设 P 在 x 轴上,它到 P1 (0, 2,3) 的距离为
到点 P2 (0,1,1)的距离的两倍,求点 P 的坐标.
解 因为 P 在x 轴上,பைடு நூலகம்设P点坐标为 ( x ,0,0),
PP1 x 2 2 2 32 x 2 11,
a b ( ax bx , a y by , az bz )
(a x bx )i (a y by ) j (az bz )k ;
( a , a , a ) a x y z
(a x bx )i (a y by ) j (az bz )k ;
三、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设 M 1 ( x1 , y1 , z1 ) 、M 2 ( x 2 , y 2 , z 2 ) 为空间两点
d M1 M 2 ?
z
在直角 M 1 NM 2 及 直 角 M 1 PN 中,使用勾股定 理知
R
M1
M2
Q
P
N
2
o
y
2 2
M
o
y
x
由题意知: AM MB
x1 x2 x x1 ( x2 x ) x , z 1 y1 y2 y y1 ( y2 y ) y , B 1 M A z1 z2 o z z1 ( z2 z ) z , x 1 M 为有向线段AB 的定比分点. M 为中点时,=1 x1 x2 y1 y2 z1 z2 x , y , z . 2 2 2
a
a ,则两式相减得
因为 a 0,所以 0,所以必有 。
( )a 0,即 a 0,
于是我们得到
定理1 设向量 a 0,那末向量b 平行于 a 的充 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 一的实数 ,使 b a .
数轴:
o i P 由定理1,存在唯一一个实数 x , 使得 OP x i 1
12 12 PP2 x
2
x 2 2,
PP1 2 PP2 , x 2 11 2 x 2 2
x 1,
所求点为 (1,0,0), ( 1,0,0).
3、方向角与方向余弦
a 0, b 0, 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 (a , b ) (b , a )
z
R (0,0, z )
K(0, y, z )
M( x,
H( x,0, z )
y, z )
o
Q(0, y,0)
N ( x, y,0)
y
x
P (x,0,0)
OM ON NM OP PN NM OP OQ OR x i y j zk OM x i y j z k 有序数组 ( x , y , z ) 点M
设 ea表示与非零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分析a与 | a |ea 的关系 (1) | a | 0, a与 | a |ea同方向, ( 2) | | a |ea | | a | | ea | | a | 1 | a | a与 | a |ea 大小相等, a ea . a | a | ea |a|
x
d M1 P PN NM 2 ,
2
M1 P x2 x1 ,
PN y2 y1 ,
NM 2 z2 z1 ,
d M1 P PN NM 2 ,
2
2
2
2
z
R
M2
M1

Q
P
o
N
y
x
d
M 1 P PN NM 2
2 2
2
2
M1 M 2
x2 x1 y2 y1 z2 z1 .
点时,其终点与公共起点在同一平面上。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1、向量的加减法 [1] 加法: a b c C b b c A A a
b b a
c
C
a
c
特殊地:若 a‖ b 分为同向和反向
| c || a | | b |
( x x1 , y y1 , z z1 ) ( x2 x, y2 y, z2 z ),
y
定理1 设向量 a 0,那末向量 b 平行于 a 的充 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 一的实数 ,使 b a .
设 a ( ax , a y , az ),
( a x )i ( a y ) j ( a z )k .
设 A( x1 , y1 , z1 ) 和B( x 2 , y 2 , z 2 ) 为两已知点,
z
B
A
o
x
y
AB OB OA ( x2 , y2 , z2 ) ( x1 , y1 , z1 )
2 2
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特殊地:若两点分别为 M ( x , y , z ) , O (0,0,0)
d OM x 2 y 2 z 2 .
2、向量的模 设向量 r ( ax , a y , az )
z
R(0,0, az )
r
M ( a x , a y , az )
o
y
Q(0, a y ,0)
而在 AB 直线上的点 M 分有向线段 AB 为两
部分 AM 、 MB ,使它们的值的比等于某数
AM ( 1) ,即 ,求分点的坐标. MB
解 设 M ( x , y , z ) 为直线上的点,
z
B A
AM ( x x1 , y y1 , z z1 ) MB ( x2 x, y2 y, z2 z )
2、向量与数的乘法
a 设 是一个数,向量 与 的乘积 a 规定为 (1) 0, a 与a 同向,| a | | a | ( 2) 0, a 0 ( 3) 0, a 与a 反向,| a || | | a | a 1 2a a 2
三个坐标轴的正方向符合右手系.
当右手的四个手指从正向 x 轴以 2 k 角度转向正向 y 轴时, 定点 o y 纵轴 大拇指的指向就是 z 轴的正向. j i 横轴 x 空间直角坐标系
即以右手握住 z 轴,
z
竖轴

z
zox 面

yoz面

xoy面
Ⅶ Ⅷ
o
y
Ⅵ Ⅴ

x
空间直角坐标系共有八个卦限
bx by bz a x a y az
b ( bx , b y , bz ),
则 ( bx , by , bz ) ( ax , a y , az ) (两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即两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对应的坐标成比例。
注记:若向量 a 中有一个坐标为0,例如
ax 0, a y 0, az 0, 则上式应理解为 by bz bx 0, . a y az
r xi yj zk 上式称为向量 r 的坐标分解式
分别称为向量 记为 r x, y, z
xi,yj,zk
r沿x轴,y轴,z轴方向的分向量
二、向量的代数运算
向量的加减法、向量与数的乘法运算的坐标表达式
a ( ax , a y , az ), b ( bx , b y , bz ), a b ( ax bx , a y by , az bz )
上式表明:一个非零向量除以它的模的结果是 一个与原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数 使得 b
平 行
a 当 b 与 同向取正号,反向时取负号。另外,在 表达式 b a 中的数 是唯一的。如果不然,存在
• 根据数与向量的乘积的定义, a 与 a 平行 因此 我们常用数与数量的乘积来说明两个向量的平行 a 关系 假设 a 为一非零向量,则与 a 共线(平行) 的 b , 向量 b 都可表示为 b a ,其中
零向量: 模长为0的向量. 0
约定: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相等向量: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a
b
a= b
a 向量的平行: 方向相同或相反。 a // b a
自由向量: 不考虑起点位置的向量 . 负向量: 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 a
当两个平行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时,他们的终点和公 共起点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两向量平行也叫共线 向量的共面:一组向量,当把它们的起点放在同一
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中 有序数组 ( x , y , z ) 即称为点M 的坐标, 又称为向量 OM 的坐标。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r ,对应有点 M , 使OM r 任给向量
如图所示:
z
R(0,0, z )

M ( x, y, z )
o
y
Q(0, y ,0)
x
则有
P ( x ,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