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象油画的创作思考及探索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意象油画中的抽象思维

浅析意象油画中的抽象思维
其 中、 回味无穷之感。意象油 画体 现 了造型艺术 的独特境 界, 也
体现 了传 统造型艺术语 言中的 自然抽 象意义。
[ 1 ] 许德民. 中国抽象艺术学. 复旦大学 出版社 , 2 0 0 9 . [ 2 ] 王以时. 当代 中国油画研 究. 四川美术出版社, 2 0 1 0 [ 3 ] 王东声. 意象油画研究. 文化艺术 出版社 , 2 0 1 0 .
写意为支撑 , 创 作融入“ 以意造型” , 寄情调 于形象之 中, 以人为 本, 以 自身 的存 在认 识客 观世 界 , 逐 渐加 强对 艺术精 神 性的探 求。我们 能从 当今 的文 化观 念 出发 理解传 统意象 , 也 能 以传统
意象认识 当代 的具 象、 抽象 。意象油画融入 了传统美 学观 , 以象 征的手 法 、 具 有抽象 意味 的形 象 , 结 合现 当代 艺术观 , 表 达现 实
果却难 以引起 观者对“ 梦” 的联想 , 其原 因也在 于画家 虽然肢解
了现 实世界 , 但被肢 解后零散 出现 的东 西仍然是具象 的, 画家并 没有对形 态做 出“ 简化一 变化一 符号化” 的“ 似与不似之 间” 的加 工, 只不过在 空间关 系上进 行 了非现 实的重组, 但这 些重组的具
同时追求传 统抽 象性 语言 , 如笔 墨、 肌理、 痕 迹等 , 画面 中融入
抽 象痕迹是 一种在 油 画创 造 中油墨在 画面上流 淌的痕 迹 , 呈现 出一种无规则 的抽 象形 态。抽象痕迹 相互之 间形似却不 雷
同, 产 生于偶 然 , 不 以主观 意志为 中心而难 于控制 , 可能增彩 亦 可能减色 。抽象 的痕迹来 源于具体 事物 的美 , 所反 映 出的是 一
关键词 : 意象油画 抽 象思维 运 用

名家对于意象油画的评价

名家对于意象油画的评价

名家对于意象油画的评价
意象油画是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产物,它既具有西方的表现形式,又蕴含东方的审美意趣。

以下是一些名家对意象油画的评价:
1. 朱德群:意象油画并不是一种新的绘画类型,而是传统绘画的延续。

它融合了东西方的绘画理念,既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感,又有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趣。

这种绘画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2. 赵无极:意象油画是我在油画创作中的一种尝试,它是我对东方哲学的思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把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传达给世界。

3. 吴冠中:意象油画是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产物,它既有西方的表现形式,又有东方的审美意趣。

这种绘画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丁绍光:意象油画是我对艺术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把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美学的精髓传达给世界。

总之,意象油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绘画形式,它既具有西方的表现形式,又蕴含东方的审美意趣。

它能够更好地表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同时也能够把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美学的精髓传达给世界。

当代油画的意象表现探究

当代油画的意象表现探究

关键 词:当代 油画;意象;探 究
随着 我 国艺 术家 对西 方 油画 的 引入 、改 革 、创新 融合 ,独 具 中 国传 统文 化特 色 的意象 油 画也 由此 产 生和 发展 。 中 国油画 的意
随 着 各 国 之 间 的交 流 越 来 越 频 繁 ,使 得 不 同 国 家之 间 的文 象性 是 最 能够包 蕴 中 国诗性 文化 特 征的 体现 , 也是 西方 油 画被 中 化 也产 生 了渗透 和 影 响, 中国 的传 统文 化尽 管保 留着 自己原 始 的 国 文化 本土 化 的一个 重 要表 现 。它 意味着 中西方 绘 画艺 术在 当代 特 点 ,但 是也 在和 其他 的文 化 一样 ,发 展 的同 时产 生有 了一 些 改 的碰 撞 与 融合 ,是 最具 东方 特质 的 时代 绘 画艺术 。保持 中 国油 画 变 , 正是 这些 改变 使得 中 国的传 统 文化 符合 时代 发 展 的需求 。 具 意象 性 不仅 有利 于 中 国传统 文化 的传 承 和发 展 ,而 且对 中 国油 画 体 到 中 国油画 而言 ,就 表 示 中国油 画也 随着 时代 的 变迁 具有 当代

心营 造的画面 来表达某 种意境 。从而使 观众在欣 赏 中国油画 的时候 随着 文 化 、艺 术 产 业 的 逐 步 发展 壮大 和 科 学 技 术 在 艺 术 领 能够 产生共 鸣 ,感受 、融入 到艺术家创 造的意 境当 中。中 国意象 油 域 的广泛 应用 ,我 国艺术 表现 形式 也 呈多 样化 、 复杂 化 的发展 趋 画 是以 国人特 有 的生活体验 、感悟 为基 础 ,在 创作上 不拘 泥于 具体 势 ,以满 足人 们 日益 提高 的 审美 需求 和 当代艺 术发 展 的需 求 。 自 事物 的外形 、色彩 、 内容等赋 予画面无 穷的意趣 和情怀 。 二十 世纪 初 引入 西方 油画 技术 ,中 国油画 百余 年 发展 过程 中,艺

论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

论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

论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绘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创作的不断探索,笔触肌理在意象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笔触肌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为观众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觉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分析不同笔触肌理对作品视觉效果的影响,探讨艺术家如何运用笔触肌理创作作品,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展示笔触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笔触肌理的运用如何丰富了意象油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潜力。

1.2 研究意义意象油画作品中的笔触肌理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元素,对于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笔触肌理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意图和技巧,帮助欣赏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对笔触肌理的研究还可以为艺术教育提供范例和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笔触肌理的研究也可以推动意象油画领域的发展,激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感染力。

对于探索笔触肌理在意象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从而进一步揭示笔触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笔触肌理对作品视觉效果的影响,探讨艺术家如何运用笔触肌理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艺术家在创作中如何巧妙地运用笔触肌理,以及这些作品所展现的独特魅力。

最终,本研究旨在为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提供更多关于笔触肌理运用的启示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笔触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笔触肌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意象油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同时为未来关于艺术创作方式和表现技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正文2.1 笔触肌理的概念解析笔触肌理是指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使用的不同笔触或画面质感,通过线条的变化,厚薄、浓淡、虚实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表面质感、形态和纹理特征。

关于意象油画的探析

关于意象油画的探析

关于意象油画的探析油画源于西方国家,而在后来发展过程才传入到我国,所以在我国油画的发展模式上需要用我国的文化来滋养。

由于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对绘画、诗歌和音乐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油画发展过程中,许多不同的风格得以不断涌现,而且在这些油画风格中,意象油画更具有代表性,其充分地借鉴了西方的表现手法基础上,将中国的传统美学意象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其虽然承袭于西方,但与西方油画还具有较明显的区别,具有中国传统意象精神美学思想。

从意象油画概述入手,对意象油画在艺术表达上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意象油画的表现语言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意象油画美学思想中国特色表现语言意象性油画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而油画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被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所滋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其有别于西方传统的绘画和现代绘画的特点,更注重于中国画中的写与意境的特征。

中国意象油画在油画中更多彰显出来的是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而并不是单纯的利用油彩来画。

每一幅中国意象油画中都蕴含着中国特有的含蓄和内敛,更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审美观念。

将油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等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从而区别于一般的油画艺术,形成既具有统一性而又具有变化的意象油画语言体系。

一、意象油画概述意象油画是具有中国独特审美概念在里面,其与西方以写实为主的油画风格相区别,更好地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融入其中,更为强调“意在画外,画中有诗”。

意象油画中更侧重于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对客观对象的写生中更注重于对印象和感觉,并将其更好的与中国意趣相融合,更为强调对意的表面,表现主义观念较为深厚,而且在绘画技法上已不再拘泥于形似和笔到,写传统写意的文人画思想更好地进行借鉴,以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的“意象说”为其创造理论依据。

而且在意象油画发展过程中,其更是形成了多种类型,而且在技法表现上却除了繁琐的细节,在二度半中追求变形趣味,更好地将光、形、色融为一体,在画面中更好地将神、情、意体现出来。

意象万千——浅析鸥洋的意象油画探索

意象万千——浅析鸥洋的意象油画探索

意象万千——浅析鸥洋的意象油画探索当代女画家鸥洋先生,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擅长油画、水粉画兼长中国画。

早期的画风倾向写实。

1985年后,受赵无极先生的影响,转型意象油画,探索东西艺术融合的可能。

本文以鸥洋先生捐赠广州艺术博物院的绘画作品为中心,通过分析鸥洋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梳理其艺术思想和创作意念的流变,阐述其意象油画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鸥洋 意象油画 当代艺术文/图:赵靖华(广州艺术博物院助理馆员)鸥洋,中国当代女画家,1960年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鸥洋的艺术创作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国画”“具象油画”“彩墨画”“意象油画”。

她是东方抒情意象油画的“拓荒者”和“参与者”。

从中国画到油画的转型与探索,鸥洋乐此不疲,就如她自己所说:“我自认为是属于艺术上不安分的那类人,喜欢在艺术的探索和开拓的挫折中寻找乐趣。

”2022年5月10日,鸥洋向广州艺术博物院捐赠油画作品56件。

以这次捐赠为契机,“意——鸥洋捐赠油画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

这批油画作品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汇集鸥洋四十余年油画探索之路的成果。

本次捐赠被评选为2022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本文以这批捐赠作品为中心,辅以鸥洋四个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分析其艺术思想和创作的演变历程,一窥中国美术史上“意象油画”的发展演进。

萌芽期:鸥洋早期作品中的意趣意象油画主要是以随意的描绘手法,进而随意描绘人们心中对于人物、色彩、风景,以及情感深处的某一种感动。

正如中国美学一直推崇的“师法自然”,天地人文的融合,将心念融入画中,表达情感。

而在中国意象油画中,画家取法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条语言及传统审美趣味,将线性语言的应用与时代精神、东方美学精神结合,将这种美感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让人们慢慢感悟画中的含义。

20世纪60年代鸥洋的作品倾向于具象写实,其油画代表作有《女民警》《往事涌上心头》(广东美术馆藏),而作为鸥洋意象油画萌芽期的水粉画代表作品《金色的秋天》,是其在广州美术学院留校任教后,1962年在顺德写生后汲取灵感进行的水粉肖像画作。

论油画创作中的意象创造

论油画创作中的意象创造
理 论研 究 ・ 美术 Leabharlann 论 油画创作 中的意象创 造
房庆为 ( 西北 民族 大学美术 学院 甘肃 兰州 7 00 ) 3 0 0
却 都 能传 达 出画 家 一 绪 起伏 的每 一点 微 小 的涟漪 。 正 因如此 吴 5 1 , 冠 中先 生 的 油画 就是 以线 性 结构 作 为构 成 画面 的主 体 , 同时借 鉴 中国画 的表 现 手法 ,把 油 画创 作 与水 墨 交织 进行 结 合 , 以此 去 寻 找 绘画语 言 的沟通 和移 植 。 其 次 ,从 造型 特 点上 看 :油 画创 作 中的 意象 创造 是 造型 与 写 意 的完 美 结合 ,其 作 品往 往 具有 深刻 的 思想 性和 显 著 的象征 性 , 带 来 的是动 人 的艺 术形 象 和深 刻 的艺 术含 蕴 。意 象 是相 对于 具象 而 言 ,因此 而 有 了多姿 多彩 的技法 运用 ,无 论从 笔法 、 刀法 、肌 理 等方 面 ,还 是从 主观 情 感喜 怒 哀乐 也好 ,都具 有 思想 与艺 术 的 契 合 ,那仿 佛 是一 种极 致 美 ,耐人 寻 味之 情 感犹 然 而生 ,却 久久 无 法释 怀 。意 象油 画 由于 移植 了 中 国意象 造 型 的观 念和 取舍 夸张 路。 变 形的 手法 ,从而 使造 型 获得 了无 尽 的 意味 。从 《 南 人家 》 中 江 关键词 :中国油画 ;意象创造 ;艺术格调 ;意境 美 我们 可 以清 楚 的看 到 ,吴冠 中是在 执 意抒 写 ,在 绘 画最基 本 的元 素一 黑 白灰 和线 之 间探 寻其 语 言 的纯粹 性 , 画面 中呈 现 出一种 写 的意 味 ,用 笔 洒脱 而不 拘 一格 。 在 吸 收 中西 绘 画两 方面 的优 秀 前 言 意象 油 画将 中 国画 中的 诗化 语 言视 为标 准 ,打 破西 方焦 点 透 品质 的基 础上 求得 艺术 与心 灵 的共鸣 。 视 和时 空的 束缚 。意 象 创造 包含 了油画 的意 象造 型 、创 作方 法 、 再次 ,从 色彩 运用 上 看 :意 象 油画 中的色 彩显 得 具有 强烈 的 意 象造 型与 写意 的契 合 ,从 中我 们 可 以感知 到 油画 创作 中 的意 象 主 观情 感 化 ,它 不受 物体 固 有色 的 约束 ,打 破 了严 谨 的画风 ,使 创造 所追 求 的是心游 物外 ,物 我为 一 的精神 境界 。 之 具有 了人性 化 与生 命 力 。伟大 的 艺术 家梵 高 创作 的 《 日葵 》 向 意象 创造 所 表达 的是 作者 只 画 自己想 画 之处 ,随遇 而成 篇 、 无 不 能 说 明这 一 点 。 他 以 崭 新 的手 法 ,独 创 的风 格 ,~ 扫 初 期 出手而成 章 ,创 造 出一 种 耐 人寻 味 、置 身其 中 的意 境美 。但 凡 动 晦 暗 的色 调 ,用 金色 、鲜 红 、天 蓝 色等 绚丽 的 色彩 来尽 情勾 勒 物 一 心之 处 ,删繁 就 简 ,笔随 心 、心 随笔 、落 笔 由衷 ,使 人感 到 一种 象 ,笔 触 奇崛 、浓 重 、热 烈 、奔 放 ,好像 足 一 团团 激情 燃烧 的 火 朦胧深 远 的空 间,达 到一 种极 为个性 的 艺术特 色 。… 焰 ,鲜 明 的色 块和 跃动 的线条 都 无不 宣 泄着 他 内心深 处 强烈 的情 感 。 梵 高对 艺 术 的追求 是 那 么 的疯狂 、那 么 的痴 情 ,直至 生命 中国油 画 的意象创 造特 征 可 见 艺术 是一 种感 情 ,创 作是 感情 的升华 ,素材 则是 感情 的 的 尽头 也 绝不 放弃 这 与生 俱来 对 艺术 的执 着 ,他 那 坎坷 不平 的 一 寄托 。意 象油 画 为油 画艺 术 的一个 分 支 ,其表 现 手法 具有 油 画艺 生 因此 也永远 成 为 了世界 美术 史上 光辉 绚丽 的一 页 。 术 的基 本特 征 。它 是近 年 来~ 个新 兴 的词 语 ,即 以油 画为 媒介 , 最后 ,从意 象造 型 与 写意 性 的契合 上 看 :意 象油 画重 意 境 的 抒 写描 绘 着作 者 内心深 处 的一 种感 动 。然 而物 尽其 美 , 由于 东西 发 生和传 达 , 以写 意 的表现 手 法追 求形 象 上 的似 与不 似之 间 ,具 方 文化 底 蕴和 审美 观念 的 不 同,意 象油 画 反而 更倾 向于 中国 的写 有作 者独 立 之人 格 、 自由之 心 灵 、智 慧之 灵魂 ,能在 追求 艺术 的 意 精神 ,不求 形似 ,只 求 神似 ,追 求 的是 心游 物外 、物 我 为一 的 道路 上展 现 自我 、 倾诉 自我 、表达 自我 。马奈 所创 作 的 《 疯狂 恋 精 神境 界 。意 象创 造包 含 了意 象和 创造 两 个层 面 :一个 层 面是 在 人 的酒 吧 》是 意象 创造 之代 表 ,是 1 世 纪 最 富有 诗意 的 画之 一 。 9 油 画创 作 时应遵 循 油画 本身 所 具有 的一 些创 作 方法 :另 一个 层 面 在 作 者简 练 的造 型 、粗犷 的笔触 表 达下 , 我们 仿佛 能 听见 顾客 等 则 是创 造 ,这 是一种 即 兴创 作 ,却表 达 了作 者 强烈 的个 性特 色 和 待 下 一场 表演 的嗡嗡 声 , 嗅到刺 鼻 的雪 茄烟 味 ,还 能 听到 香槟 噗 追 求艺术 的炽 热情 感 。 噗 冒泡 的声音 ,而整 个 画面 却被 那位 年 轻 侍者 精疲 力尽 的表情 所 当 莫 奈 站 在 长满 睡 莲 的池 塘 边 不 厌 其 烦 的 一 次 次 画 着 同 样 支 配 ,处 于光 怪 陆离 的 的枝 形 吊灯 与酒 瓶 中间 的这 个 女孩 ,却 生 的 植物 时 ,我相 信在 这 些风 景里 有 着他 的 困苦 、烦躁 、绝望 和 希 活 在 孤 独 忧郁 的 心灵 阴影 中 ,令 人 难 以忘 却 。克利 弗 德 . 迪 尔 斯 冀 。 当梵 高一 次 次面 对无 情 的外 部 世界 时 ,我相 信 他那 一 朵朵 的 《 印第 安人 的红 与 黑 》 ,粗 糙 的轮 廓 ,狂 野 的表 面和 巨 大的场 金色 的 向 日葵 却 早 已燃烧 为 熊熊 烈焰 飞溅 出生命 的火 花 。 当我们 面 反 映 了他对 家 乡北 达科 他 州 的印象 ,参 差 不齐 的柜 状 图形 ,明 看到 吴大 羽 的 《 草 》 时 ,那 用 笔豪 放 、虚 实互 动 、笔触 粗 犷 的 锐 的 黑 白条纹 和浓 重 的色 彩情 感 ,创 造 出 了梦幻 般 的情 景 ;他试 色 艺术 效果 却早 已达 到 了艺 术 的最 高境 界 ,这就 是 创造 与 自由。 因 图通过 自己 的理念 去 创造 无 限规模 的伟大 作 品 , 以此 传 达 内心深 此 罗 工柳 先生 大力 倡 导写 意油 画 ,他 明确 提 出 : “ 意油 画是 一 处 强烈 的 思乡 之情 。 这 是 一种 造 型 与写 意 的完美 契 合 ,表达 了 写 种 创造 ,一手 要深 入研 究 西方 近现 代 油画 传统 ,牢牢 把握 油 画特 作者 强烈 的 内心独 白 ! 征 ; 一手要深 入研 究 中国绘 画传 统 ,牢牢 把握 写意精 神 。 ” ( )油 画 意象创 造 的方法 二 总而 言之 油画 创作 中 的意 象创 造追 求 的是 :心 游物 外 、物 我 中 国画家 卢 沉先 生 说 : “ 易使 人 振奋 的作 品使 人 动感 情 ,使 为一 的精神境 界 。现 从 以下 两个 方面 加 以研 究 论述 : 人 陶醉 的作 品 往往 使 人纯 粹欣 赏 美 。 ” 意象 绘画 作 品往 往使 读 ( )油 画 的意象造 型 语言 一 者看 到 的不 是平 常用 肉眼看 到 的客 观对 象 ,而 是变 形 的 ,夸张 的 首先 ,从用 笔方 法 上看 : 意象创 造 并 非全 是偶 然 的绘 画灵 感 物象 ,以至 于是 一种 主 观意 念 的某 种造 型 。 因此我 个 人认 为绘 画 在 作者 头脑 中 的反 映 ,而 足表达 其 内心 对 客观 事物 的 一种 主观 感 创作 的实 践过程 主 要包括 以下三 个方 面 : 受 ,常 以简练奔 放 的笔 触 、粗犷 的 线条 、鲜 明的色 彩 ,表 达作 者 1 生 活感 受 . 强 烈 的个性 特色 和追 求 艺术 的炽 热情 感 。然 而 这种 笔法 是 非常 难 艺术 源于 生 活更 高 于生 活 。绘 画是 一 门可 视性 的 语言 ,是 作 以模 仿 的 ,即便 是 画家 自己重复 自己 的画 时,也 不 可能 完全 一模 者 对现 实 生活 的 一种 表达 方 式 。运用 到 哲学 的观 点 就是 物质 决 定 样 。譬如 :伦 勃 朗厚 薄对 比 的笔法 和后 堆 过 的透 明薄 罩 、梵 高 意识 ,意 识反 作 用于 物质 。意象 创造 亦 是如 此 ,如 果 作者 不重 视 的 意象 笔触 、维 米 尔的 晶莹 光亮 的 小色 点等 等 ;尽 管效 果不 一 , 对现 实生 活 中形 式美 的观 察 , 只凭 脑海 中空 想 空画 ,那 么感 情 何

论意象油画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论意象油画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论意象油画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摘要】意象油画是一种表现形象与意境的绘画形式,线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线条不仅可以传达作品的形态和结构,还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线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意象油画中尤为突出,通过线条的变化和运用,艺术家可以有效地塑造作品的氛围和情绪。

线条的不同表现方式和线条与色彩、形态的关系也是意象油画中的重要探讨内容。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为作品增添趣味和美感。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灵活地运用线条,将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以达到作品的最佳效果。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表现力与感染力对作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意象油画、线条、表现力、感染力、审美价值、色彩、形态、独特作用、影响、创作技巧、应用。

1. 引言1.1 意象油画介绍意象油画是一种通过形象的方式来传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的绘画形式。

它强调对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场景的描绘,通过线条、色彩和形态等视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观念。

意象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运动。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常常被用来描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它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

线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意象油画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感,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动和生命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线条在意象油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作品的影响。

1.2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的重要性在意象油画中,线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引导观众进入作品的世界。

线条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描绘主题的外形,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念。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扮演着连接各个元素的桥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观众理解画面的结构和情感。

线条的强调和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

艺术家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主题,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意象油画的创作思考及探索分析
摘要:中国美术大师将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国文化艺术解析、映射在自然景物中,遵循西方的油画规则,强调艺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创造出新型绘画艺术形式――意象油画。

意象油画自其诞生以来,在中国受到众多油画爱好者的追捧,备受美术大师的青睐。

中国意象油画不仅仅是用来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感悟的艺术品,它还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缩影,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艺术的再现。

本文研究了加强意象油画的创作探索的意义,提出了关于意象油画的创作思考及研究。

关键词:意象油画;创造思路;探索;分析中国传统绘画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造型原则上,都趋向于意象化。

也正因如此,中西方美术艺术才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自油画传入中国,经过百年的演变和特殊发展,至今,中国油画大都融入本土风貌,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无不体现出中国的文化精神。

近年来,中国的油画师在题材的选择,内容的构思,技巧的表现上都突显出明显的意象化倾向,展现出中国的审美意识。

中国油画大师在意象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强调表现出对审美物体的主观感悟,达到“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的境界。

1
加强意象油画创作探索的意义意象油画是一门高深的
艺术,它不仅仅展现自然风貌,还要传情达意,突显中国的文化精神内涵。

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意象油画可谓是世界艺术史中最惊人的蜕变,它在继承了西方的油画绘画原则和技巧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寓情于景,以意象来表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意象油画的出现也促使许多绘画大师进入油画最高,也是最苦的境界――创作。

一切艺术的传承、发展都离不开探索、创新,更何况意象油画在创作过程中要求严格,强调追求“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生接而情生”的审美原则,突出凝练主观情感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受“见素抱朴”的影响,不注重华丽的色调,不追求繁华的点缀,不强调浓墨重彩。

中国绘画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出淳朴,简淡,意味深长的艺术风格,如黄宾虹,范宽,石涛的作品。

意象油画强调一个色调能表现的画面,绝不反复调色更改,意象油画追求的是给人们带来“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而不是“欲盖弥彰”,好的作品往往需要伯乐,需要人们去发现它的美,去体会它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发现美的眼睛,敏感的心。

意象油画师有时就像一个伯乐,他们要从自然景物中发现美,勾勒的每一笔都是为营造意境埋下的伏笔,最后呈现的整体画面也是为表现内心的主观情感做的铺垫。

意象油画表达的是画家的内心情感,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淳朴的民风,民情。

意象油画具有浓烈的东方浪漫主义色彩,它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诗意作
品,在探究其创作过程中,探究者至少领略了中国意象语言的魅力,体会了意象油画的非凡魔力。

2
对意象油画的创作思考及探索2.1
意境的创造意象油画追求质朴、淡雅,宁静,平和的意境,这正符合中国传统的绘画意境理念。

为了更好地营造意象油画的意境,突出其深长意味,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笔者在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下,结合了传统绘画意境中图示,色彩,物像等要素进行说明。

其中,营造意境就贯穿了谢赫提出的六法中的其他五法,它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重要的步骤。

中国古代诗词善于使用意象,注重意境的营造,在表现作者情感时往往含蓄,委婉,给人清新而明快的美感。

在古诗词中,意境是意象出现的环境,是作者渲染气氛,传情达意的工具,而在意象油画中,意境的作用更为重要。

意境是画家为了表现绘画内容和情感所营造的氛围,营造出一个好的意境能让欣赏者一眼就爱上这个作品,也能展现画家的绘画水平。

画家绘画的方法不同,领悟事物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所以,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就大相径庭。

在营造意境时,画家常常采用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式,虽然画家采用的方法差不多,但是作品最后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画家的绘画学养,对画面的操纵能力,所以,意象油画师在营造意境时要注意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画面操控能力,以及审美意识。

2.2
图式的组织中国传统的版块式构图方法体现的是“象由心生”,不同的心境,看到的画面也就存在着差异。

这种方式始终体现中国画家的情怀,他们的排布看似自由散乱,其实是为了让不同心境的人,在不同时间看到不同的侧重点,感受到不同的情感。

版块式构图,不是西方式的几何平面,而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极具特色的绘图形式,它是一种由于留白衬托和扁平印象带来的视觉上的团块效果,这种效果也许会让观看者产生画面是由一整块或者几块聚成的错觉。

图地反衬,计白当墨就是在这种手法上演变出来的,同时,平摊式的手法也应运而生。

传统的西画强调的是近实远虚,注重空间层次感,而在中国更看重主色调的突出,强化意象的表达。

中国的绘画常常会留白,在运用色彩时,留白有助于突出意象,形成强烈的主次对比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强调装饰化效果,即处理好食物的疏密,大小,在不同的秩序和画面层次中凸显主次关系,帮助意象的表达,情感的处理。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如果处理不好图示间的关系,只会给人一种杂乱无章,品位低俗的感觉。

2.3 色彩的处理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调查研究,色彩不是越丰富越好,也不是越质朴越好。

画家要根据不同的物像,调制不同的色彩,用色彩来表现物像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刻意追求整体色调的和谐。

在画静物时,画家要努力打破原本物体形状的禁锢,在脑海中把物像抽象化为只有基本色彩和形
体的物体,只有这样,画家在着笔时才不会把精力都放在物像形体的刻画上,而忽视色与色,色与形的关系。

在绘画时,画家尤其不能将色与形的主次位置颠倒,忽视对物体色彩的处理。

2.4
物像的塑造在意象油画中物像的选取决定了作品的情
感基调,也彰显了画家的审美品位。

在相同的地方,选择不同的物像,必然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表现出画家不同的人文情怀。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

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所以,塑造物像时,不能只抓住事物的体表特征,要透过现实,看穿本质。

物像的描绘是基于画家的绘画技巧和美术修养,是画家审美情趣的另一种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写意,依照写意的思想,塑造物像就变得容易。

运用写意的画法,会使画家会更注重观察物像的气质,在绘画时更留意去表现其鲜明的个性,突出其独特性。

画家追求的是将事物画活,展现出物像的生命力,而不是单纯的将这个物像搬上画纸。

比如画家在画苹果时,如果只画出它的外表特征,那么所有的苹果就都一样了。

因此,画家要注意挖掘其本质特质,突出其审美本质,展现其内涵特性。

3
结语许多学者都认同中国传统美术是一种意象艺术,这也印证了意象油画是基于中国人的审美和文化观念发展而
来的,同时也表明意象油画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是中国艺术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

中国美术大师大胆地将中国意
象美学的观念融入西方油画,创造出新颖的意象油画,这不仅展现出中国人的创新实力,也彰显出中国的文化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1]
蓝威.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4.[2]
吴敬旭.浅析中国当代意象油画[D].曲阜师范大学,2011.[3]
刘翠.鸥洋“意象油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