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吐血整理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导论1.消费者行为定义: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什么?①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内在因素: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与价值观,态度,个性与自我观念。
②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外在因素:文化,亚文化等③消费者的决策过程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趋势和问题---如网络时代的消费心理学等,在介绍上述内容的同时,注意讨论中国社会中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点结合一些具体实例,介绍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①看p33的图2-2;②p34名义型决策分为: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1.特定需要与购买行为-1(考大题)成就的需要(自我为中心,整个大社会群体公认的)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个体、高度重视个人成就,他们重视显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因为这些消费项目反映了他们的目标的实现。
能够显示成功的产品在这些消费者中大有市场。
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职业女性更可能选择他们觉得利落整洁的服装,而可能对强调女人味特质的服饰不感兴趣。
2.★重点P148感官阈限①绝对阈限:能被感觉通道识别的最低限度的刺激称为感觉通道的接收阈限。
是指特定感觉渠道所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吹狗哨的声音太高,人耳听不到;路边广告太小,乘车路过者看不到)②差别阈限:指感觉系统觉察两种刺激之间的差别或者变化的能力。
能够觉察到的两种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称为最小可觉察差别例如Example:包装更新的变迁必须微妙到让人看不出,以此留住现有客户P206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①对消费者判断和评价产品品牌的影响;②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P232--234态度的测量考小计算P244个性与消费者行为(看书):①运用个性预测购买者行为(预测不到10%);②品牌个性;③与采用创新产品相关的个性特征:④个性与决策。
消费者行为学资料整理(仅作参考)

1、消费者行为的特点:⑴消费行为涉及很多人⑵消费行为不仅仅是购买行为 ⑶消费行为涉及很多决策⑷消费行为是一个动态、多样、复杂的过程。
2、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930以前)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炫耀性消费 闵斯特伯格:广告心理学 第二阶段:应用探索阶段(1930---1960)梅森·海尔: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研究-------基于投射原理的间接询问法 盖斯特、布朗:品牌忠诚研究 谢里夫:参照群体研究3、本课程框架:4、消费者决策的类型:扩张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⑴扩张型决策:当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名词解释)⑵有限型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⑶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
5、消费者需要: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名词解释)6、购买动机的特点:①动机的内隐性或不可观察性②动机的多重性(抓住主导动机)③动机的矛盾性④动机的转移性⑤动机的复杂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任何一种行为背后都蕴含着多种不同动机,而且类似的行为未必出自于类似的动机,类似的动机也不一定导致类似的行为;二是同一行为背后的各种动机有着强度上的差别;三是动机并不总是处于显意识水平或显意识状态;四是没有一种动机是孤单的。
7、消费者常见的购买动机①求实动机: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
(名词解释)②求新动机:消费者追求商品、服务时尚、新颖、奇特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
③求美动机: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主要倾向的购买动机。
消费者行为学整理版

1.消费者:即消费的主体。
广义的消费者: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狭义的消费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或消耗产品或劳务的人或家庭。
2.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过程。
特点:广泛性;分散性;多样性;复杂性;易变性;发展性;非专家性;可诱导性。
心理是人们的所思所想,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
3.消费心理及其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心理是人们的所思所想,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
(人脑认识解释万事万物)人的大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狼孩)。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的,消费心理是消费行为的基础。
4.消费心理:5.消费行为:6.消费者心理现象构成: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格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7.学科基础:消费者行为学就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各种规律的科学和学问。
消费者行为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标志有:1889年社会学家凡伯伦出版《有闲阶级论》;1901年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原理可运用在销售和广告中,并发表了12篇论文,1903年汇集成《广告论》;1908年心理学家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8.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了解消费者行为及其变化趋势,科学地制定营销战略(STP)和营销策略(4P),更好地满足消费需要;(二)可以帮助和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进行购买决策,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有利于营销者掌握消费者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培养自身优良心理品质,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四)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客观依据。
9.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投射法此外还有:在线调查法,邮寄问卷法,入户问卷法,拦截问卷法,集体问卷法第二章1.按消费者介入(卷入、参与)程度划分:介入是指消费者对购买对象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及相应花费时间、精力的多少。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整理————————————————————————————————作者:————————————————————————————————日期:2第一篇:导论1.消费者行为定义: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什么?①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内在因素: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与价值观,态度,个性与自我观念。
②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外在因素:文化,亚文化等③消费者的决策过程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趋势和问题---如网络时代的消费心理学等,在介绍上述内容的同时,注意讨论中国社会中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点结合一些具体实例,介绍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①看p33的图2-2;②p34名义型决策分为: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1.特定需要与购买行为-1(考大题)成就的需要(自我为中心,整个大社会群体公认的)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个体、高度重视个人成就,他们重视显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因为这些消费项目反映了他们的目标的实现。
能够显示成功的产品在这些消费者中大有市场。
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职业女性更可能选择他们觉得利落整洁的服装,而可能对强调女人味特质的服饰不感兴趣。
2.★重点P148感官阈限消费者行为学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方法假设证实主义解释主义现实的本质客观、实在、唯一社会构建的、复合的目标预测理解产生的知识不受时间限制,不依赖背景受时间限制,依赖背景对因果关系的看法存在真实的因果复合的,同时发生的具有形成条件的事情研究关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相独立研究者是研究现象的一部分,与被研究者互动①绝对阈限:能被感觉通道识别的最低限度的刺激称为感觉通道的接收阈限。
是指特定感觉渠道所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吹狗哨的声音太高,人耳听不到;路边广告太小,乘车路过者看不到)②差别阈限:指感觉系统觉察两种刺激之间的差别或者变化的能力。
消费者行为整理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整理》1、消费者行为: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智能的行为基础。
三层含义:1、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2、它涉及了感知认知行为及与环境因素的互动作用3、它涉及了交易。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理论来源: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
3、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投射法、深度访谈法、在线调查法。
4、阿萨尔购买行为类型:复杂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的购买行为寻求变化的购买行为、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5、消费者决策的原则:最大满意原则、相对满意原则、遗憾最小原则、预期—满意原则。
6、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只差。
7、顾客忠诚:指消费者对某产品或品牌感到十分满意而产生的情感上的认同。
8、购买动机与购买行为的关系:关系主要表现在购买动机的主导型、购买动机的实践性、购买动机的内隐性、购买动机的复杂性、购买动机的冲突性。
接近——接近冲突,又称双趋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又称趋——避冲突,回避——回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
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1、注意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1、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2、发挥注意心理功能,引发新的消费需求。
12、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3、知觉:直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14、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的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
15、消费者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
16、想象与消费实践的关系:1、想象可以引发消费者的美好联想2、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消费行为、3、培养销售人员的丰富想象力4、利用广告中的暗示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附答案)

消费者⾏为学复习知识点(附答案)第1章1、概念:消费者、消费者的三种状态、消费者⾏为消费者:进⾏消费的主体,即是指商品或劳务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者。
消费者的三种状态:可分为现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永不消费者。
消费者⾏为: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评价和处置商品的⼀系列活动中所产⽣的内在⼼理活动过程和外在⾏为过程的总和。
消费:2、消费者⾏为学发展经历了哪⼏个过程?每个过程有何特点?⼀)萌芽阶段(1930年以前)1899年凡勃伦出版《有闲阶级论》斯科特第⼀次提出消费⼼理学的问题。
1903年,出版了《⼴告论》盖尔出版了《⼴告⼼理学》闵斯特伯格出版了《⼯业⼼理学》重点研究产品销售,⽽⾮消费者的需求局限于理论阐述,未⼴泛⽤于营销活动,未引起普遍重视⼆)应⽤阶段(1930—1960)1960年,美国⼼理学会成⽴了消费者⼼理学分科学会,⼀般认为,这⼀学会的成⽴标志着消费⼼理学作为⼀门独⽴的学科从此诞⽣。
消费者⾏为动机研究(Haire速溶咖啡案例)消费者品牌忠诚研究(三)变⾰与发展阶段(1960—)消费者满意研究、发展商标资产的研究、建⽴长期顾客关系的研究、跨⽂化消费研究1.研究⾓度趋向多元化2.研究范围更具⼴泛性3.研究⽅法更加多样化4.研究地域更加普遍化第2章1、概念:投射法它是通过⼀些⽆结构性的,或经过经⼼设计的测验,引出被试者的反应,从中考察被试者所投射的⼈格⼼理特征的⼼理测验⽅法,主要⽤于探究消费者内⼼深处的真实想法,真实动机。
投射法具体⽅法有:·⾓⾊扮演法·罗夏墨渍测验·词组联想·句⼦或故事完成法·主题统觉法·第三⼈称法2、消费者⾏为有哪些研究⽅法?其适⽤范围跟优缺点⼀、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为记录法三、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然实验法四、投射法五、案例研究法1、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性、知觉风险、⼼理定势感觉性:是指反映刺激物的感觉能⼒,感受性⽤感觉阈限来度量。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考试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冲动购物是一种与计划购物相对的购物方式。
冲动购物主要的核心应表达缺乏意志力的购买行为,一般有两种形式:①缺乏意志力的冲动性。
②强迫的冲动性。
参与:指人们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行为与其自身相关的重要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激发状态。
2、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中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及表达购后感想的活动过程。
3、促销组合:就是把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直复营销等各种不同的促销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促销目标。
4、晕轮效应:也成光环效应或印象扩散效应,是指人们在管擦事物时,由于事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使他们产生了清晰、明显的知觉,由此掩盖了对该事物其他特征的知觉,从而产生了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5、公共关系:又称为公共关系,它是指企业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以达到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商品销售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促销活动。
6消费品:是指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
通常可分为4类: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寻求品。
7、消费者:是指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人,即指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消费者购买行为由三部分组成:最终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和环境约束。
8、消费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运行要求所制定的旨在促使消费机制正常运行,保证社会消费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方针、制度、规定以及具体措施的总和。
9、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地和大规模地上升的现象。
10、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中,通过学习获得的、用以指导消费者行为的信念、习惯以及价值观等的总和。
文化的特点:1、习得性:2、民族性:3、发展性:4、稳定性:5、交流性:11、象征:是由使用它的人赋予其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加在物质或事件之上的,它产生于并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类。
消费者行为学(第10版)笔记整理

消费者行为学(第10版)笔记整理1.定位就是要在消费者脑海中为产品或服务树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这种形象能区分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并能清晰地向消费者表达出这一特殊的产品或服务能比竞争性品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3652.市场营销三个主要的战略性工具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以及定位。
3.八个VALS(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细分群体的简要描述:创新者、思考者、信仰者、成就者、奋斗者、体验者、制造者、求存者4.为了成为有效的目标市场,一个细分市场必须是可识别的(通过一些标准如人口统计变量、生命周期或其他),具有一定规模(大到可以盈利),稳定或持续增长,可进入(可以经济地进入),与现有目标和资源相一致。
5.幸福的无知效应(the blissful ignorance effect):相对于掌握更多独特和详细的商品信息而言,消费者了解的商品信息越模糊,他们购买过程越轻松、越愉快。
6.基本需求的三位一体:对权力、从属和成就的需要。
7.绝对感觉阙(absolute threshold):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8.差别感觉阙(differential threshold):刚能察觉到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如罐装咖啡从16盎司减少到10~11盎司9.阙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那些太弱或太短的刺激很难看见或听见,但却足够被一个或更多的人体感觉器感知到。
阙下知觉不影响对产品的态度和消费行为,其影响在人为设置的情况下才存在。
10.韦伯定律:第一次刺激越强,第二次刺激需要更强才能被感知11.电视节目中的植入广告会让十分喜欢此节目的观众中产生负面情绪,但不那么喜欢此节目的观众更可能对品牌产生积极的态度。
12.消费者更多的是用产品以外的特征来判断产品的属性,尤其没有消费经历的商品,消费者会根据非产品本身信息如价格、品牌形象、制造商形象、零售商形象甚至产地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好坏。
13.不断组合与再组合的过程叫做激活,它的主要作用是把新旧信息不断地连接起来,以便使这些信息显得更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冲动性购买消费者行为学问题认知评价标准联合分析法编纂式规则问题认知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形底原则完形原则知觉韦伯定律学习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刺激泛化刺激辨别认知学习映像式机械学习推理/类推态度动机个性投影技术品牌个性生活方式自我概念文化亚文化2.简答题1.简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
202.消费者行为学在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中的地位如何?63.试述消费心理过程。
分为七个阶段:产生需要、形成动机、搜集商品信息、做好购买准备、选择商品、使用商品、对商品使用的评价和反馈。
4.简述由消费者需求决定的购买行为的特点。
(这个真心找不到囧)5.扩展性决策、有限型决策和名义型决策有何区别?526.企业如何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如何测量问题认知?417.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125 127 1288.什么是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你怎样去测量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141 1429.“动机冲突”是什么意思?它对于营销经理有什么启示?14310.影响购买动机的因素有哪些?11.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第二篇目录12.简述影响注意的因素。
15213.试析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其在营销中的作用。
172+作业本14.试述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18215.试述影响记忆的因素19416.强化学习原理为企业的哪些营销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17.态度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20218.简述态度的测量方法。
20719.试述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
Cip20.简述对消费者问题的衡量21.怎样测量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14222.怎样运用关于个性的知识来制定营销策略?P244-P24823.怎样提高展露的水平呢P150 上面两段24.试述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18225.在消费者信息搜寻过程中,激活域、惰性域和排除域各起何作用?26.①激活域:为消费者提供实际购买的考虑选择;减少消费者信息搜集与评价的成本;为企业进行产品经营提供依据。
②惰性域:补充相关信息,便于消费者加深对相关产品信息的了解;便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产品策略。
③排除域:便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简化购买程序;便于消费者明确信息搜集的范围。
(47、48页)27.在制定市场营销决策时如何应用消费者关于评价标准和标准重要程度的知识?28.①确定消费者采用的评价标准。
确定在某一具体的产品购买上,消费者采用的购买标准,便于在产品策略和促销策略中,更好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企业的效益。
而评价标准调查方法的知识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加深对营销策略和消费者的了解。
②决定评价标准的重要性。
采用恒和量度法或联合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标准的相对重要性,了解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以及购买行为的真正因素。
29.怎样才能形成一种强烈和持久的习得性反应呢?30.P18231.首先,学习强度是指习得行为或反应不被遗忘、能够持续的程度。
然后,可以从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分析:1.被学习事物的重要性 2.强化3.重复 4.表象(具体自己开展)32.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下的学习。
17233.什么是“映像式机械学习”?它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呢?34.映像式机械学习是指在没有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学习在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35.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区别:1.含义上。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借助于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的已有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
2.映像式机械学习是在没有条件作用下的反射,经典性条件是在已有联系下而建立别的联系,即着眼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将学习等同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获得。
36.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1.含以上。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指强化会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即受到正面强化的行为更易重复出现。
2.着重点不一样。
映像性机械学习旨在无条件作用下而学习建立联系,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获得联系后强化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
37.38.“刺激泛化”是什么意思?营销者什么时候运用它?18639.找出你认为成功和不成功的的品牌延伸事例各2则,解释你的选择。
40.案例的的话推荐自己找以下仅作参照41.成功:搜集哇哈哈万宝路从香烟延伸到牛仔服、牛仔裤、鸭舌帽、腰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雀巢等案例42.不成功例如施乐美国公司收购了一家电脑公司,把它改名为“施乐资料系统”。
然而“施乐”在顾客心中意味着复印机,他们不接受不能复印的“施乐”电脑,由此,施乐美国公司损失了8400万美元。
43.消费者如何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学习17244.操作性条件作用下的消费者学习17245.如何运用自我概念为品牌定位?251图(笔记)三论述题1.理解的含义及影响因素p155、p157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哪些?22图p223.什么是替代指示器?在消费者的评价过程中它们是如何应用的?答:所谓的“替代指示器”是指,消费者常使用产品的一个可察觉的属性来判断另一不易观察属性的好坏。
比如,客户很难对房子的质量做出准确的判断,但他会根据房子粉刷的平整光洁程度、有无裂纹等细节来推断房子质量的好坏。
对房子好坏的评价标准涉及很多方面,也很专业,特别现在市场上的商品房又大多是期房这样一种半成品,客户的评价选择难度就更大了。
因此,客户对“替代指示器”的依赖度非常大,即根据一些可见的“表面文章”来判断房子的好坏。
比如:客户根据景观设计单位来推断景观设计的好坏,客户会认为境外设计单位的水平一定比境内的高;客户根据“楼书的精美与否”、“效果图是否漂亮”来推断今后楼盘的品质;客户根据售楼处的规模、装修标准来推断开发商的实力;客户根据销售员的礼仪、着装来推断开发商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售后服务质量的好坏等等。
所以,聪明的开发商,很注重这些客户能直接看到的“表面文章”,并舍得花钱。
样板房、和环境样板段,是楼盘品质的最直接“替代指示器”。
只要条件允许,应尽量考虑样板房和样板段的提前建设,尽可能在开盘前完成。
如果你的客户一般在装修上的预算是每平米1500元,那样板房的装修标准应该是每平米3000元左右,这样才会使客户眼睛一亮,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房子”。
4.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如何应用消费者关于评价标准和标准重要程度的知识? P575.简述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P226.“动机层次”是什么意思?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有何启示?P137、p1397.对常用的动机研究技术进行说明。
P1428.试述学习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P171最上面一段9.试述影响态度转变的说服模式。
222图10.消费者行为学在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中的地位如何?17111.试述消费者决策过程。
2212.举例说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如何发现消费者动机并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129 130131 141 142 143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制定营销策略有何启示?13714.试述V ALSTM生活形态细分框架。
256小组作业•找出你认为成功和不成功的的品牌延伸事例各2则,解释你的选择。
要求贴近中国消费者,大家较为熟知的品牌。
•选出与你所在学校的学生有关的一种产品、一个商店或一种服务。
在学生中抽取一个样本,进行品牌形象测试。
根据两种理论以及其中的认知原理制定一种营销战略,提升该产品的现有地位。
•找出你认为产品定位得好和不好的产品各一种,说明理由。
找到这两种产品各自的广告或包装给大家展示,说明它们是怎样影响产品定位的。
•找出五个因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失败的广告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访问外班10位同学,运用语意差别量表法测量他们对世纪联华的态度。
根据你们的调查结果,为这家商场提出改进建议。
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各挑选5个同学和一个他们熟悉的品牌,分别运用自由联想技术(你提及关键词,被试写下想到的词或事物),找出这两组同学对其品牌的语意记忆层次网络。
并探讨你们的发现有何运用价值。
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选择一个你们感兴趣的产品,使用动机研究技术确定10名消费者的隐性购买动机。
你们有何发现?这些发现对该产品的营销有何启示?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选择同一产品类别里的三个品牌,邀请10名消费者对这些品牌进行形象分析。
报告并讨论分析结果。
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调查20名同学,确定他们是怎样使用手机、电脑和洗发水的。
递交调查报告并讨论这些信息如何用于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访问8位同学,要他们列出最近作的两次冲动性购买及促发这两次购买的具体原因。
以访问的内容为基础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访问外班的10名同学,了解他们在购买下列产品或服务时所使用的信息源。
你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上餐馆吃饭(2)衣服(3)理发或美发4)手机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访谈学院周边的5位店主或商人,请他们谈谈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以及了解与重视消费者行为在改善其工作绩效方面所起的作用。
并总结出不同商店的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
递交一份研究报告。
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五、案例分析(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