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一些要点:一、钢筋加工和安装1. 钢筋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质检合格后使用。
2. 钢筋的加工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尽量减少弯曲和剪断,保证钢筋的受力合理。
3. 钢筋的连接应牢固,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连接处加强。
4. 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干燥,避免锈蚀或潮湿。
5. 钢筋的覆盖层应保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腐蚀和氯离子侵蚀。
二、混凝土配制和浇注1. 混凝土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照设计比例和强度要求进行配制。
2. 搅拌混凝土应使用专用的搅拌设备,保证混合均匀。
3. 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对表面进行清洁和涂油,防止混凝土和模板黏连。
4. 混凝土浇注应自下而上进行,避免空鼓和浮渣。
5. 混凝土浇注后需要进行震实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且无空隙。
三、模板的制作和安装1. 模板的材料应选择合适的板材,以免发生松动或变形。
2. 模板加工和连接应牢固,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3. 在模板安装前应进行准确定位,避免位置偏差。
4. 模板的表面应平整、光滑,避免混凝土流失和不平整。
5. 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应及时拆除模板,避免在拆模过程中对混凝土造成损坏。
四、施工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现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局,禁止堆物或乱放材料。
3. 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垃圾和杂物堆放。
4.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安全网和防护栏等。
5. 施工现场应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
以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1. 施工准备: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前,需进行施工区域的环境整理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场地、搭设施工临时设施、制定施工进度表等。
2. 模板搭设:钢筋混凝土施工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搭设模板。
模板要牢固、平整,能够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压力。
在搭设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水平、垂直和几何尺寸的控制。
3. 钢筋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的制作和加工。
钢筋的弯曲、焊接和连接要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且要保证钢筋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的准确度。
4. 钢筋安装:在模板搭设完成后,进行钢筋的安装。
钢筋的安装要保证位置准确、间距均匀、连接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模板支架、管道等障碍物,并保证钢筋与模板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5. 嵌入件的安装: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常需要嵌入件来连接不同结构部分。
在进行嵌入件安装时,要确保其几何定位、固定和连接的质量。
6. 第一次浇筑:第一次浇筑也称为底板浇筑,浇筑时要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搅拌比例和浇筑工艺。
浇筑时要均匀、连续,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和凝结不良的情况。
7. 混凝土的震实: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震实工作。
通过采用震动器或人工敲打混凝土表面,使其紧密结实,排除空隙。
8.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在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通常采用覆盖保温、湿润养护等方式。
9.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如果工程需要采用预应力钢筋,需进行钢筋的张拉工作。
张拉过程中要控制预应力的大小,以及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10. 接缝处理: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部分的接缝。
接缝处需要进行密封和防水处理,以确保整个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11. 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包括对混凝土强度、配筋尺寸、钢筋粘结性能等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一些技术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点。
一、材料选用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合材料,其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要求生产厂家提供合格证书。
2. 砂、石料:砂、石料是混凝土的骨料,其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求经过筛分和试验,保证其质量。
3.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的骨骼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要求生产厂家提供合格证书。
4. 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其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要求生产厂家提供合格证书。
二、施工工艺1. 模板安装:模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要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和表面平整度,以确保模板的整体性和平整度。
2. 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加工前要检查钢筋的规格和数量,加工后要对其进行验收,安装后要注意钢筋的位置和间距。
3. 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控制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同时要进行振捣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应根据混凝土标号和环境条件进行养护,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湿润。
三、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工艺和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设计和施工方案。
3. 实行质量验收制度,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检和验收,不合格的部分要及时整改。
以上就是关于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并在今后的施工实践中加以应用。
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准备工作1、钢筋预埋处理:施工前要进行钢筋预埋处理,确保钢筋的准确位置和嵌固长度、接头质量,预埋件材质要选用优质的材料,质量稳定耐久的预埋件,避免水泥或沙子做预埋,以免形成空砖、掉落等情况,造成日后的安全隐患。
2、模板的正确安装:模板的选材要符合要求,脱模质量要保证,防止钢筋错位、步型不符合要求,以免施工后产生裂缝、渗漏等病害,同时还要注意模板与结构的配合,针对特殊的构造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强,确保施工质量。
3、混凝土材料调配:在混凝土的配合中,要严格遵循设计规定的配合比例,遵循施工工艺要求,防止水泥含量过多或者其他混合料不够充分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发挥,使混凝土强度能够达到规定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1、钢筋的正确绑扎:在钢筋的绑扎中,要严格遵守规定的绑扎方法,不得出现相关的问题,尽量保证钢筋构件的要求以及安全性,合理布局,错位一致,同时要注意长度控制和表面的清洁,检测大小钢筋之间的比例,以及钢筋和预埋零件之间的位置,确保构件质量。
2、模板的加固和翻新:由于模板在施工期间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模板使用次数多将会产生更多的损伤和磨损,需要及时进行翻新,加固模板密封材质,对于磨损的部位进行补强和达到表面质量的要求,避免模板抽出并重新加固的重要性。
3、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在混凝土浇筑中,要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碾压、坍塌等问题,合理使用机器设备配合,防止混凝土的温度过高和空气中的含水量引起的膨胀,同时还要让砼在浇筑后及时、匀称地震动以减轻金属构件的水平力矩。
4、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地、全方位地监督,重点监管可能产生问题的区域,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的优化。
1、防止混凝土干裂:由于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存在干缩的现象,为了防止混凝土的干裂问题,需要及时的浇水或使用特殊涂料进行表面处理,以达到防止裂缝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效果。
建筑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基础表面平整、牢固,并清除任何松散物质和污垢,将基床打湿并修整好。
2.布置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布置好底板的模板。
模板应牢固,并能承受混凝土的压力和振动,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模板变形和移位。
3.混凝土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按照设计比例和施工要求,进行材料的搅拌和配制。
4.施工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避免混凝土浇注过快或过慢,以免产生孔洞或夹杂物。
要保持浇筑层的均匀和连续性。
5.振捣施工: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振动,可以使混凝土充分流动,排除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振捣时要均匀、连续,并避免过分振捣。
6.环境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控制。
避免在极端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
在高温天气下,要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7.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后,要进行适当的养护。
养护期间要保持底板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过早蒸发,严禁踩踏和碰撞底板。
根据混凝土配方和环境条件,确定养护期限,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总结起来,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准备,控制混凝土材料和施工过程,合理进行振捣施工,严格控制环境和养护条件。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底板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的基础材料,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固和耐久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希望对广大建筑施工人员有所帮助。
1.原材料准备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
在施工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水泥的品种和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砂和石子要清洁,无杂质和污染物。
水的用量要控制在设计比例范围内,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
只有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保证搅拌设备的良好状态。
搅拌设备的搅拌筒内不得有积料、结块或其它异物,搅拌时间要保证充分搅拌,搅拌速度要适中,搅拌均匀。
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3.施工环境混凝土施工必须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在下雨、大风或高温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施工。
施工现场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混凝土过早脱模或结冰。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尘土或其它污染物进入混凝土中。
4.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包括人工浇筑和机械浇筑两种。
在选择浇筑方法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度,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或浆体粗糙等质量问题。
5.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养护措施包括湿润养护、包覆养护等。
在养护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干裂和脱模。
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标号和强度等级来确定。
6.质量检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混凝土骨料、强度、密实度、抗渗性等一系列指标。
只有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一、施工前准备工作(一)材料预验收1、水泥:应查验水泥是否有质量合格证,并且应确认其生产日期、标号、品牌、质量指标等,严格按照质量规范执行。
2、砂、砾料:应查验质量合格证、采矿许可证、矿物的颗粒形状、含泥量、含碳酸盐、含矽酸盐等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水源:必须用经水资格认定的清洁新鲜水,不得使用河、湖水和地下水,应作样品检测。
(二)工具设备检查1、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水泥搅拌桶应检查是否正常运转、齿轮和传动装置是否完好等。
2、随机引进的施工机具和通用机械也应按使用人要求检查,确保正常运转,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施工方案的编制1、应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应采用的规范和设计要求,明确施工进度和安全控制措施,周详预备。
2、决定难度较大的进项施工和关键部位施工的特殊措施和注意事项,明确作业流程及工期安排。
3、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教员的经验,把握施工质量关键点,确保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一)配合比施工1、按照要求,采用仪器测定,将所需原材料按配合比例配好,充分混合,并采用试配方法作出混凝土配合比,确保质量标准符合要求。
2、浇筑过程中按进度和需要的强度等级及施工质量的要求,及时调节配合比。
(二)混凝土搅拌1、使用立式和卧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应按生产厂家生产的说明书执行。
2、采用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方法时,应根据试验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砂、石头、水的配合比例,搅拌时间、搅拌次数和速度,并保持搅拌方式的稳定性。
1、将混凝土装入运输车时,应注意装载时间和混拌时间,严格控制车体容积比,以免运输过程中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2、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洒水量,防止漏水造成运输不便,并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多次分车追踪确认质量。
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泥浆的分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同时在浇注过程中要保证水、石、沙排列顺。
2、温度、潮湿要求不同的构件,应采用相应的措施避免混凝土的出现断桥现象,以免影响施工品质。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学习混凝土工程施工这么久了,今天来说说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首先呢,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先是混凝土的制备,这就像我们做菜要先准备食材一样,要根据工程的要求,把水泥、砂石、水还有可能有的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
我理解这是个很关键的开始,要是比例不对,后面可就全乱套了。
比如有些高强混凝土,水泥量给少了,那强度肯定达不到要求。
然后是混凝土的运输,这个可讲究了,你得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会离析,也不能让它初凝了。
就好比我们送外卖,外卖要是洒了或者变质了肯定不行。
我之前就很困惑,怎么才能知道在运输时间长的情况下还能不能用呢。
后来我总结啊,这就得计算时间,结合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来确定运输的最长时间限制。
接下来就是混凝土的浇筑了。
浇筑之前要对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确保没问题了再浇筑。
这个过程就像是盖房子要先搭好架子一样重要。
我还想起个要点啊,浇筑的时候要分层进行,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
比如说浇筑柱子的时候,如果一下子全倒进去,里面肯定到处是空洞。
这就像往瓶子里装沙子,你一下全倒进去,中间肯定空好多地方。
在振捣这个环节,我理解就是为了让混凝土更加密实。
可刚开始我就想不明白,振捣过度和振捣不足到底怎么区分呢。
后来查资料加上自己试验我总结出来了,振捣过度混凝土会出现泌水现象,而振捣不足就像一块蛋糕没烤熟一样,里面很多蜂窝状的孔洞。
还有个要点啊,混凝土的养护很关键。
这就好比病人手术后需要好好调养一样。
养护的时间和湿度温度都有要求,如果养护不当,混凝土的强度也达不到设计要求。
像在夏天,水分蒸发太快,就要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关于这方面的学习资料我觉得《建筑施工技术》这书就很不错,里面有详细的理论解释。
我自己的学习技巧呢,就是多去现场看,光看书本知识有些地方真的很难理解,现场看过之后一下就明白了。
还有就是自己做些小的模型实验,这样能更直观地记住各个环节的要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涉及到的工程施工内容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不同工种进行有效的协调,才能够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
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的掌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要点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当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
在通常情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促进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也不断的提高,而其最为直接的反应就是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施工技术的要求,因此,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质量,同时也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水泥水化热的放热速率以及峰值,是影响混凝土水化过程的直接因素,水化过程越快,温度收缩越大,对于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就越大。
温度裂缝的产生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
题,也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质量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说温度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混凝土的运输问题也是影响其施工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混凝土浇筑之前的运输过程会遇到很多问题,也是一个较难控制的问题,需要在施工时尤为注意。
另外,对预埋件的处理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贴的不够严密,则容易产生预留孔洞等问题的发生,虽然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对其加以有效的控制,则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
从另一个要素来说,混凝土在生产的过程中,其强度值总是离散的,这与混凝土原料的配比以及施工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够科学和规范,则容易对建筑物结构产生恶劣的影响,尤其是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砂、石的比例以及实际的含水量都与配比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也是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浇筑前的运输
混凝土的搅拌物从搅拌机中出料至浇筑入模这一时间段就是混凝土短暂的运输时间,对于这一时间段的控制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既要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和灌注量,同时还要保证其不会产生沁水、分离以及流动性减少等问题,通过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运转次数将其从搅拌地点运输至浇筑地点,直至初凝前浇筑完成。
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遗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
浇筑结构物,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中混凝土运输的连续进行。
2.混凝土的预选与配比
在进行混凝土的选择时,首先就要保证其符合经济性原则,选择能够降低混凝土绝对升温有利的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以此来实现降低水泥水化热的目的,延缓混凝土水化过程,减少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温度收缩,使得其放热的速率有效的降低,进而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其次要注重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根据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科学的设计,按照混凝土搅拌物的性能标准进行配比试验,保证其适合工程施工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通常情况下应当禁止经验配比的方法。
另外,要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有效的改善,减少泌水,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一般砂石的实际含水量与配比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搅拌之前就要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科学的测定,同时应提高混凝土作为非均质材料的宏观均匀性,避免产生薄弱区域。
最后,科学的使用掺合料,在选择掺合料时,要选择性能优越的外加剂,以此来实现对水泥集体与集料的界面结构状态的改善,增强界面的粘结强度,以此来增强建筑物结构整体的抗拉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从整体上促进建筑物结构的增强。
3.混凝土的搅拌
为了保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要有优质、均匀的混凝土做基础,因此,除了要科学的选择搅拌机的同时,还应当使用正确的搅拌方法,包括投料、搅拌的时间以及投料的顺序等等。
一次性
投料量,应当控制在搅拌机所运行的额定容量以下,这样能够保证充足的空间来保证搅拌的均匀性,同时,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配料标准来确定现场搅拌机的类型以及一次性投料的的数量。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要根据相应的计算来获得各组材料的投料量,并且找一定的顺序和重量进行分批次的投料,同时对搅拌的时间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另外,在搅拌的过程中要对搅拌桶内的顺序进行控制,并且根据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为了保证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对于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的外观色泽和有无泌水现象进行目测,并且对其坍塌进行取样试验,确保合格之后再投入使用。
4.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十分复杂,需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第一,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模板的参数进行详细的检查,尤其是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的位置进行确定,同时要对预埋件的表面是否与模板实现了有效的贴合进行检查,并且将检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对模板内部的杂物进行彻底的清除,确认一切完成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第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当对模板、支架以及钢筋、预埋件等变化情况进行认真的观察,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要注重模板的缝隙与孔洞的严密性。
在竖向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应当由低处往高处进行分层浇筑,先在底部浇筑与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混凝土
的整体性。
第三,在混凝土浇筑入模之后,要立即进行振捣,并且保证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内部的每一个角落,不留下空隙,然后再按照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要求,对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都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其满足规定数值的要求。
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灌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经常敲打正在浇灌部位的墙柱模板,以排除影响混凝土中的气泡,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
三、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质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重要,混凝土作为基础性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与运输、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多种因素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混凝土施工要点的有效控制,以此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仲霞.浅论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7)
[2]包艳琴.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3]岳希荣.浅谈建筑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世界
家苑,2011(08)
[4]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5]许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6]杜涛.浅析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