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涡流式传感器(2013)
电涡流式传感器

换为电压
Uo
鉴频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频率成正比
4.4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 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它能在 一定的距离(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内检测有 无物体靠近。当物体与其接近到设定距离时, 就可以发出“动作”信号。
接近开关的核心部分 是“感辨头”,它对 正在接近的物体有很 高的感辨能力
五、电涡流表面探伤 交流电流
检测原理:
Hs
交变磁通Hp
激励线圈 检测线圈
金属物
载有交变电流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 Hp ,金属物平面 感应出电涡流,产生交变涡流磁场 H,s均在检测线 圈(反向差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a)被测金属物上无缺陷: 穿过检测线圈的两个线圈的磁通量相等,感应电
势相互抵消,输出为零。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距离 与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1—量程为10mm 2—量程为16mm 3—量程为 20mm
二、振动测量
测量悬臂梁的 振幅及频率
汽轮机叶片测试
用电涡 流探头、 调幅法 测量简 谐振动 时,探 头的输 出波形。
调频法测量振动的波形
三、转速测量
若转轴上开z 个槽(或齿),频率计的读数为f
100kHz~1MHz
i2 f (, , x, d,)
电涡流
i1
Φ
H1
H2
i2在金属导体的纵深方向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而只集中在金属导体的表面,这称为集肤效应 (也称趋肤效应)。
❖ 集肤效应与激励源频率f、工件的电导率、 磁导率等有关。频率f越高,电涡流的渗透
的深度就越浅,集肤效应越严重。
称为电涡流效应。
❖涡流的大小与金属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 金属板的厚度以及产生交变磁场的线圈与金 属导体的距离x、线圈的励磁电流频率f等参 数有关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由上式可知涡流穿透深度h与激励电流频率ƒ有关,所以涡流传 高频反射式或低频透射式 感器根据激励频率高低,可以分为高频反射式 低频透射式 高频反射式 低频透射式两 大类。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 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1. 线圈 2. 框架 3.框架衬套 4. 支架 5.电缆 6.插头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8.3.1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原理 2.等效电路 3. 测量电路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 基本原理
线圈置于金属导体附近: 线圈中通以高频信号 is 正弦交变磁场 H1 金属导体内就会产生涡流 涡流产生电磁场 反作用于线圈 ,改变了电感
电感变化程度取于线圈L的外形尺寸,线圈L至金属板之间的距离, 金属板材料的电阻率和磁导率 以及is的频率等 。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厚度测量
电涡流式厚度计的测量原理图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转速测量
f N = × 60 n
返 回 上一页
f——频率值(Hz); n——旋转体的槽(齿)数; N——被测轴的转速(r/min)。
下一页
5. 涡流探伤
可以用来检查金属的表面裂纹、 可以用来检查金属的表面裂纹、热处理裂纹以 及用于焊接部位的探伤等。 及用于焊接部位的探伤等。 综合参数(x, ρ, µ)的变化将引起传感器参数的 综合参数 的变化将引起传感器参数的 变化, 变化,通过测量传感器参数的变化即可达到探 伤的目的。 伤的目的。 在探伤时导体与线圈之间是有着相对运动速度 的,在测量线圈上就会产生调制频率信号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根据初中学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称之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
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电涡流效应,将位移、温度等非电量转换为阻抗的变化或电感的变化从而进行非电量电测的。
目前生产的变间隙位移传感器,器量程范围为300m~800mm。
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通有交变电流的传感器线圈磁场中。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由于电流的变化,在线圈周围就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被测导体置于该磁场范围之内,被测导体内便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将产生一个新磁场,和方向相反,抵消部分原磁场,从而导致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和品质因素发生变化。
一、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电涡流式传感器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一个安置在探头壳体的扁平圆形线圈构成。
二、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利用电涡流式变换元件进行测量时,为了得到较强的电涡流效应,通常激磁线圈工作在较高频率下,所以信号转换电路主要有调幅电路和调频电路两种。
调幅式(AM)电路调频式(FM)电路调频式电路(100kHz~1MHz)结构如图所示:当电涡流线圈与被测体的距离x改变时,电涡流线圈的电感量L 也随之改变,引起LC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变化,此频率可直接用计算机测量。
如果要用模拟仪表进行显示或记录时,必须使用鉴频器,将△ƒ转换为电压U0。
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电路电涡流式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大、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和可以非接触测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各个领域中。
1、电磁炉电磁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涡流传感器是其核心器件之一,高频电流通过励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在铁质锅底会产生无数的电涡流,使锅底自行发热,烧开锅内的食物。
2、电涡流探雷器3、电涡流式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
它能在一定的距离(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内检测有无物体靠近。
当物体接近到设定距离时,就可发出“动作”信号。
2013-21-22 电涡流式传感器

3. 电涡流效应 电涡流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使
产生磁场的线圈阻抗发生变化,这一物理现象称
为电涡流效应。 电涡流穿透深度x的公式为: x =5030
√
ρ μγƒ
(cm)
式中ρ 为导体的电阻率(Ω .cm);μ r为导体相对磁导 率;ƒ为交变磁场频率(HZ).由上式可知涡流穿透深度 x与激励电流频率ƒ有关, 所以电涡流传感器根据激 励频率高低可分为高频反射式或低频透射式二大类. 目前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较广泛。
2.什么是电涡流? 若把一金属导体置于一只线圈的附近,它们之间 相互的间距为x,当线圈输入一交变电流i 时,便产 生交变磁通量Φ ,金属板在此交变磁场中会产生感应 电流i1, 该电流i1在金属导体内是自行闭合的,这就 是所谓的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 ρ 、磁导率μ 、厚度t、导体与线圈的距离x、激励电 流频率f等参数有关。
2)高频反射式电涡流式传感器常用于位移测量
CZF-l型传感器的结构图
3)几点注意问题: ①电涡流的径向形成范围 线圈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不能涉及到无限大的范 围,电涡流密度也有一定的径向形成范围。在线圈 轴线附近,电涡流的密度非常小,愈靠近线圈的外 径处,电涡流的密度愈大,在等于线圈外径1.8倍 处,电涡流密度将衰减到最大值的5%。为了充分利 用涡流效应,被测金属导体的横向尺寸应大于线圈 外径的1.8倍;对圆柱形被测物体,其直径应大于 线圈外径的3.5倍。 ②电涡流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21-22学时
第6章 传感器原理与测量电路 (5) 电涡流式传感器
主要 讲解的 内容
1)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类型
3)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四章电涡流传感器

第一节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电涡流效应及肌肤效应
1、电涡流效应: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可知:一个块状金属
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用切割磁力 线运动时,导体内部会产生一圈圈闭和的电流, 这种电流叫电涡流,这种现象叫做电涡流效应。 根据电涡流效应制作的传感器称电涡流传感器。
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的铁心是用硅钢片叠压 而成,目的是减小涡流,避免发热
一、位移测量
1、测量过程: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是一种输出为模拟电压的电子 器件。接通电源后,在电涡流探头的有效面(感应工 作面)将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金属物体接近此感 应面时,金属表面将吸取电涡流探头中的高频振荡能 量,使振荡器的输出幅度线性地衰减,根据衰减量的 变化,可地计算出与被检物体的距离、振动等参数。 这种位移传感器属于非接触测量,工作时不受灰尘等 非金属因素的影响,寿命较长,可在各种恶劣条件下 使用。
2、探伤仪外形 滚子涡流探伤机
滚子涡流探伤机是由计算机控 制的轴承滚子表面微裂纹探伤的专 用设备,可探出深 30μm的表面微 小裂纹。
台式探伤仪
手持式裂纹测量仪进行油管探伤 用掌上型电涡流探伤仪检测飞机裂纹
花瓣阻抗图
从该图中判断裂纹的长短、深浅、走向。黑色为反视报 警区,当8字花瓣图形超出报警区时视为超标,产生报警信号。
安检门演示
当有金属物体穿 越安检门时报警
六、电涡流表面探伤
1、测量过程:
检查金属表面(已涂防锈漆)的裂纹以及焊接处的缺陷 等。在探伤中,传感器应与被测导体保持距离不变。由于缺陷 将引起导体电导率、磁导率的变化,使电涡流变小,从而引起 输出电压的变化。
在频谱仪,接收线圈同名端相连的差动电路可将环境温度 变化、表面硬度、机械传动不均匀、抖动的信号相互抵消。当 裂纹进入左右接收线圈时,因相位上有先后差别,信号无法抵 消,产生输出电压。
电涡流传感器及答案

第四章电涡流传感器及答案(总
1页)
-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四章电涡流传感器习题
一.选择丿
1、电涡流接近开关可以利用电涡流原理检测出_c ________ 的靠近程度。
A.人体
B.水
C.黑色金属零件
D.塑料零件
2、电涡流探头的外壳用—B _____ 制作较为恰当。
A.不锈钢 B •塑料 C •黄铜 D •玻璃
3、当电涡流线圈鼎近非磁性导体(铜)板材后,线圈的等效电感
L—C ______ ,调频转换电路的输出频率/_B _________ o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4、欲探测埋藏在地下的金银财宝,应选择直径为_D ______ 左右的电涡流探头。
A. B. 5mm C. 50mm D. 500mm
三、问答题
用一电涡流式测振仪测量某机器主轴的轴向窜动,已知传感器的灵敬度为
mm。
最大线性范围(优于1%)为5mm。
现将传感器安装在主轴的右侧,使用高速记录仪记录下的振动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电涡流式测振仪测量示意图
问:1、轴向振动Qm sin t的振幅Qm为多少
2、主轴振动的基频f是多少
3、为了得到较好的线性度与最大的测量范围,传感器与被测金属的安装距离/为多少毫米为佳
解:1>答:振幅a m= 16mm
2. 答:基频戶50Hz。
3、答:安装距离/为B=。
第4章6电涡流传感器

线圈L2 的感应电压与被测厚度的增大按负幂 指数的规律减小,即
u2 e
式中 δ——被测金属板的厚度; h——贯穿深度。 h f
h
测量厚度时,激励频率应选得较低。频率 太高,贯穿深度小于被测厚度,不利于进行厚 度测量,通常选激励频率为1kHz左右。 测薄金属板时,频率一般应略高些,测厚 金属板时,频率应低些。 从而保证在测量不同材料时能得到较好的线 性和灵敏度。
指示器
变气隙式电感测微仪
动态测量范围:±1mm 分辨率:1um 精度:3%
电感压力传感器 —— 变气隙式结构
F
A
L
P
变气隙式差动压力传感器
P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应用举例 1、生产中测量产品的长度
每个脉冲对应的长度: 被测物总长度:
L0 D / N L M L0
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多用于位移测量。
CZF1型涡流传感器 主要由一个安置在框架上的扁平圆形线圈构成。此 线圈可以粘贴于框架上,或在框架上开一条槽沟,将导 线绕在槽内。
1
2 3 4
1 线圈 2 框架 3 衬套 4 支架 5 电缆 6 插头
5
6
~
M
Φi
Φe
d
ie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
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当被测金属物体与传感器间的距离d 改变时, 传感器的Q 值和等效阻抗Z、电感L 均发生变化, 于是把位移量转换成电量。这便是电涡流传感器 的基本原理。 可以测量位移、或作为接近开关。
4.3.4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基于电涡流效应工作的传感 器,优点是可实现非接触式测量。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变换原理是利用金属导体在交 流磁场中的电涡流效应。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

1. 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高频(>lMHz)激励电流产生的高频磁场作用于金属板的 表面,由于集肤效应,在金属板表面将形成涡电流。 与此同时,该涡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又反作用于线圈,
引起线圈自感L或阻抗ZL的变化。线圈自感L或阻抗ZL 的变化与距离该金属板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激励电 流i及角频率ω等有关,若只改变距离δ而保持其它参数
成电量。这便是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 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分置于被测金属板的
上下方。由于低频磁场集肤效应小,渗透深,
当低频(音频范围)电压u1加到线圈L1的两端后, 所产生磁力线的一部分透过金属板,使线圈L2产 生感应电动势u2。但由于涡流消耗部分磁场能 量,使感应电动势u2减少,当金属板越厚时, 损耗的能量越大,输出电动势u2越小。因此, u2的大小与金属板的厚度及材料的性质有关.试 验表明u2随材料厚度h的增加按负指数规律减少, 因此,若金属板材料的性质一定,则利用u2的
5
~
M
Φi
Φe
d
ie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
高频激励信号使线圈产生一个高频交变磁场φi,
当被测导体靠近时,在磁场作用范围的导体表层
产生电涡流ie,而电涡流又将产生一交变磁场φe
阻碍外磁场的变化。在被测导体内存在着电涡流 损耗(当频率较高时,忽略磁损耗)。能量损耗
使传感器的Q值和等效阻抗Z降低,因此当被测 体与传感器间的距离d改变时,传感器的Q值和等 效阻抗Z、电感L均发生变化,于是把位移量转换
4.3 电涡流式传感器
4.3.1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导体在交流磁场中的电 涡流效应。若一金属板置于一只线圈的附近,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2 2
2
)
R1 (1
R2 R1
2M
Z
2 2
2
)
L1
R1
1
1
L2 L1 R2 R1
2M
Z
2 2
2M
Z
2 2
2 2
讨论
L
L1
L2
2M
Z22
2
R
R1
R2
2M
Z
2 2
2
(1)阻抗、电感、品质因数都与互感系数M有关。
M与x为非线性关系,即:
Z F1 x, L1 F2 x, Q F3 x
(2)若被测体为磁性材料,则x减小,L1增大;若被测 导体为非磁性材料,则L1=const.;
电涡流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磁场能量,从而使产生磁场 的线圈阻抗发生变化, 电涡流式传感器就是在这种涡流效应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优点:
测量范围大、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不受油污 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
具有非接触测量的优点
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形式是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是基于它的位移输出特性,本章以电涡流式位移传 感器为重点,主要讲解电涡流线圈与待测导体间距 离变化时呈现的一些特性以及应用。
第四章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导体中的涡流与激励磁场之间进 行电磁能量传递而实现的,因此也必须有一个交变磁场的激 励源(传感器线圈)。被测对象以某种方式调制磁场,从而 改变激励线圈的电感。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涡流效应,电感线圈产生 的磁力线经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 电流的流线呈闭合回线,类似水涡形状,故称之为电涡流, 这种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
到最大值的5%)
ri 0.525 ros
ro 1.89 ros
三、电涡流的轴向贯穿深度
“趋肤效应”(集肤效应)—交流电通过导体时,由于感应作用,引起导体 截面积上电流分布不均匀;越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
由于“趋肤效应”,涡流密度在金属导体中的轴向分
布 按指数规律衰减:
x
jx joe t
jo -金属表面涡流密度(即最大电流密度);
被测导体置于该磁场周围之内,
被测导体内变会产生电涡流J2,电
涡流也将产生一个新的磁场H2。
H2与H1方向相反,因而抵消部分 原磁场,从而导致线圈的电感量、
阻抗和品质因素发生改变。
涡电流
阻抗 Z F1, ,r, x,t, I , 为金属导体的磁导率,为电导率,
电感
L1 F2 , , r, x,t, I, x为距离,t为厚度, I为电流,为频率,
(3)L中第二项与电涡流有关,电涡流产生一与原磁场方 向相反的磁场并由此减小线圈的电感,间距x越小,电感的 减小程度就越大。
(4)在金属导体上流动的电涡流必然产生热量而消耗能量, 使线圈阻抗的实数部分增加,导致品质因数Q值下降。
§4-2电涡流形成的范围
电涡流不仅是距离x的函数,而且只在被测导体的表面薄层 内及半径方向的有限范围内形成。
品质因数 Q F3 , , r, x, t, I, r为激励线圈半径,
如果控制上面公式中的某些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参数,这样阻抗 就成为这个参数的单值函数。特别是在 、、r、t、I、 恒定不变时。Z就 变成距离x的单值函数。因此,电涡流传感器是一个载流线圈加上金属导体。
二、等效电路分析
精确列出线圈阻抗与线圈到被测导体 距离等参数之间的函数是比较困难的, 可将涡电流等效为一个短路线圈,它 与传感线圈构成耦合线圈。
ros 一般:X 0.05 0.15
ros
二、涡电流的径向形成范围
一种简化的模型 如图。
线圈外半径
导体假设只有一个环,而环
中的电流密度(电流/单位面积)是半径的函
数:
jr
jo jo
v4e41 v14e141
0r r
ros
ros
线圈内半径
v r , ros
jo为v 1时,电涡流(最大)密 度
ri 0.525 ros
被测金属
ro 1.89 ros
当:r ros ,最大电流密度,jr j0; 当:r 0,或r , j 0。
讨论
1、当 r r os 时,即在线圈外径处,电涡流密度最大(=jo);
2、在线圈的轴线附近,电涡流非常小,可以设想为一个孔,这个
孔的孔径为 r 0.525 ros ( ri ) ; 3、当 r 1.89ros( ro ) (称“有效外径”时,电流密度衰减
记
2M 2 R22 L2
2
2M 2
Z22
A
Z 2 金属导体中产生的涡电流环的阻抗
线圈等效阻抗:Z
(R1
R2
2M
Z
2 2
2
)
j L1
L2
2M
Z 22
2
线圈等效电阻:R
R1
R2
2M
Z
2 2
2
线圈等效电感:L
L1
L2
2M
Z22
2
Q0无涡流影响
线圈的品质 因数: Q
L
R
L1 (1
L2 L1
2M
电涡流的应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
1)干净、高效的电磁炉
电磁炉内部的励磁线圈
2)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高频电流通 过励磁线圈, 产生交变磁 场,在铁质 锅底会产生 无数的电涡 流,使锅底 自行发热, 烧开锅内的 食物。
3)大直径电涡流探雷器
§4-1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一个通有交流电流J1的传感器线 圈,由于电流的变化,在线圈周围 就产生一个交变磁场H1。
一、电涡流与轴向距离的关系
由线圈-导体的电磁作用,可得导体中电涡流为:
• •
I2
I1
1
x x2 ro2s
• I1 1
1
1
ros x
2
•
I1 为线圈激励电流 x为间距 ros为线圈外半径
讨论 1、电涡流随轴向距离x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即:
x I2
ros
I1
2、为了获得较强的电涡流效应,应保证: x 1
(2)当被测导体材料一 定时。轴向贯穿深度是激 励频率的函数。频率越高, 趋肤深度越小。
jx -金属导体中某点距离金属表面x的电涡流密度;
t-趋肤深度(轴向贯穿深度);
在距离导体表面x=t处,该处涡流密度为: jt 则该深度即为趋肤深度(或轴向贯穿深度)。
jo e
贯穿深度值可由下式计算:
t
导体电阻率;
r 相对磁导率;
f 激励频率
5000 ,
o rf
r f
讨论
(1)贯穿深度与被测体 的材料有关;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
R1
•
I1
jL1
•
I1
jM
•
I2
•
U
•
•
•
jM I1 R2 I2 jL2 I 2 0
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I1
•
•
U
R1
2M 2
R22 L1 2
R2
j L1
2M 2
R22 L2 2
L2
U
Z
传感器等效阻抗:
Z
R1
2M 2
R22 L2 2
R2
j L1
2M 2
R22 L2 2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