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课程设计——空间混合

合集下载

色彩混合训练之空间混合

色彩混合训练之空间混合

色彩混合训练空间混合空间混合是中性混合的一种。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它并不是真正的色彩混合,而是通过人们先看到的颜色的视觉残留加载到后看到的颜色上所产生的视觉混合。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时,其混合色彩的明度是混合前两色明度的平均值,纯度有所下降。

中性混合主要有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两种方式。

.1旋转混合旋转混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我们会感受到另一种新色彩的产生,如图4-1,旋转混合并未将两种颜色真正混合在一起,而是由于转动回旋版使眼睛的视网膜在同一位置上产生不断快速更换色彩刺激的缘故,从而得到视觉内的色彩混合效果。

旋转速度越快则越容易发生混合,当旋转停止,色彩又恢复到原样。

参与混合的色彩面积与我们调配色彩时各色量的比例类似,直接影响混合的效果。

图4-1.2空间混合将众多不同颜色的小色块并置在一起,当他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视网膜上,非常邻近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的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混合的效果,这种混合方式必须借助空间距离,才能产生新的视觉效果,我们称之为空间混合,如图4-2。

新印象派修拉、西涅克等人创造的点彩画法、电子分色、套色印刷、彩色电视、纺织物都是利用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而获得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图4-2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时,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

红与绿的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灰红、灰、绿灰;红与蓝的空间混合会获得一种中明度的紫色;蓝色与黄色的空间混合,可获得一种跳跃的绿色。

凡非负互补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时,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时将产生两种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灰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红与白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层明度的浅红。

空间混合方法获得的新色相非常丰富多彩,且有一种跳跃感,适合表现光感。

色彩的空间混合ppt课件

色彩的空间混合ppt课件
• 色料混合后亮度降低。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四色印刷操作过程示意图

精品课件
蓝版印刷

精品课件
红版印刷

精品课件
红版印刷

精品课件
黄版印刷

精品课件
黑版印刷
•四
色 印 刷 套 色 过 程 示 色 印 刷 套 色 过 程 示 意 图
精品课件

•四
色 印 刷 套 色 过 程 示 意 图
精品课件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色料三原色:品红、黄、青。
精品课件
三、色光加色法
定义: 混合的色光成分越多,混合出的色彩明 度越高。它是色光间的混合,非物质性 的混合。
精品课件
1、 加色混合现象
等量混合 R+G=Y R+B=M G+B=C R+G+B=W
R
YM W
GCB
精品课件
等量混合
++ =
旋转混合的原理是视觉暂留与视觉渗合作用混色而产生的效应色盘旋转混合平均混合202135将不同的色彩幵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觉上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眼睛很难将单个色块独立地区分开来由此视觉作用会把这些小色块合成一种混色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2010/4/30
精品课件
色彩的混合
单元学习目标: 从色彩混合的学习中认识 色彩的视觉规律,了解色 光、颜料、空间混合的不 同原理及作用,体会在配 色中运用其规律所获得的 色彩效果。
精品课件
三基色的确定:
• 牛顿色散实验:认定七色为原色; • 物理学家David Brewster认为原色只是红、黄、蓝三色; • 1802年,生理学家T.Young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征

色彩空间混合

色彩空间混合

⾊彩空间混合
⾊彩空间混合即在⼀定距离,⼈的眼睛能够把两种以上的幷置⾊彩⾃动感应与同化为新⾊彩的混合⽅法。

着重注意的问题:
1.形态特征:⾊彩空混对幷置的⾊彩形态有着特定的要求,通常采取短⼩的点形或细长的线作为造型表达的元素。

2.构成⽅式:空混在组织结构上以密集状得点簇或线形成的⾊域分布于画⾯,效果与形态的排列秩序密切关联。

3.⾊彩组合:⾸先,互为补⾊关系的⾊彩,如⼀定⽐例并置能得到灰⾊系。

其⼆,⾮补⾊关系的⾊彩空混,能形成中间⾊序列。

其三,有彩系同⽆彩系空混,可获得不同明度的浅红⾊。

4.表现形式:7种
限⾊式:3-4种⾊,体现以少胜多的原则。

⾃由式:选择⾊相感较强的作品,幷将⾯分割,画底使⽤稀薄⽔粉⾊,在此基础上按原作品的分割,数量划分。

提炼或分解原画⾊彩。

马赛克式:不规则的斑点
点绘式:⼩点
归纳式:浓缩还原,主要是马赛克式的归纳。

分解式:还原成光谱七⾊或三原⾊。

分割式:也就是线条式,⼯具拉线⽽成。

色彩技法之空间混合法教学课件

色彩技法之空间混合法教学课件

色块平涂法 渐变平涂法 勾线填彩法 空间混合法
空间混合法
• 空间混合法又称分色法、点彩法。将颜色分解,涂色时用小笔触 将不同的色彩并置,让观者通过空间混合去感受画面色彩。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色彩分解:
色相
明度
纯度
色彩并置:将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当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
眼睛无法分辨独立的颜色,就在视觉中产生了空间的混合。
画面色彩的倾向性,体现画面色彩整体感。 它可以色相命名,也可以色性命名。
装饰色彩基本技法
——空间混合法
拓放体感资 展映验知料 区室区区区
资料区
选出你感觉更加平衡和谐的一组—— ①

色调的均衡与呼应
感知区
小游戏:连一连

夏 秋 冬
色调的情感表现
不同色调表现不同的情感。色调的情感源自于色彩的心理表现。 人们在感受某种色彩时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
体验区
试一试:将图片用空间混合法画出来
放映室
空间混合法——示范
点涂法
填块法
点涂法
• 多为不规则的点、具有多层覆盖的效果
填块法
• 较为规则的点、采用平铺的方式
课堂任务:
遵循色调设计规律,用空间混合法完成叶子的绘画。
要求: 1、在绘画过程中体现空间混合法色彩分解与并置的 特点。 2、遵循色调设计规律,呈现和谐、具有美感的绘画 效果。
拓展区
幼儿绘画——锻炼感统能力 •思考:除了用笔刷,还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
点彩的绘画?
发挥想象,大胆尝试
空间混合法的立体化 思考:空间混合法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运用
谢参观

《室内设计构成》课件——色彩混合

《室内设计构成》课件——色彩混合
这是色光的第一次间色。如果用色光的三原色与 它相邻的三间色相加,可得出色光的第二次间色。如 此类推,最终可得近似光谱的色彩。
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的形式
2、减法平混面合〔减光混合〕
减法混合:颜料或物体色的混合。 混合后得到:
品红+黄=大红 品红+青=蓝紫 黄+青=翠绿 三原色混合为黑。
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的形式
密集状。点越小,线越细,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 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
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色彩混合
1、加法平混面合〔加光混合〕
加法混合:光的混合,因此也叫加光混合。 用途:加色混合多用于色光的混合。 加色混合的特点:混合的色彩愈多,色彩的明度愈高。 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我们可以看到加色混合的效果如下:
红+绿=黄 绿+蓝=青 红+蓝=品红
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的形式
1、加法平混面合〔加光混合〕
2、减法平混面合〔减光混合〕
减色混合的特点刚好与加色混合性质相反、 混合的色彩成分愈多、色彩明度愈低。
实例:精美的印刷图片,就是根据这种减色 混合原理制作的。印刷油墨的三原色分别是:品 红(M)、黄(Y)、青(C).加上黑色(K)、经过四次印 刷成为全色图像〔CMYK)。
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的形式
3平.中面性混合
色彩混合
目 录 CONTENTS
01 色彩混合的定义 02 色彩混合的形式
01
Enter titl彩混合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产 生新的色彩。它包括两种形式:〔1〕加 法混合与减法混合,〔2〕中间混合。
色彩混合
02
Enter title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

•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将不同种的色彩,并置地 涂在回旋板上,然后迅速 旋转回旋板,这时,我们 发现回旋板上的色彩从并 置地各种单色变成了混合 后的颜色,但这种混合并 非色与色之间的物理混合 或化学混合,而是通过我 们的眼睛在视觉中的自然 混合。因此,这种混合明 度上不发生变化,即不加 光也不减光,称作中性混 合。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归纳式)
空间混合克式
空间混合效果的好坏取决于3方面:
1、用来并置的基本型,越细小,排列越有序,混 合的效果就越单纯,否则就显得杂乱无章,不能很 好的凸显出形象。 2、并置色彩之间的强度越强,对比就越强,混合 的效果就越不明显。 3、观看者离画面太近,色点清晰,无法形成良好 的混合效果,太远则看不清画面,只有在特定距离 下才能获得良好的色调合图形。
空间混合
二、光、色混合的特点
• 色光的混合
•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色光的混合次数 和成分越多,其混合出的结果色光越亮, 全部混合和在一起成为白光。因此,色光 的混合,从明度角度讲,是越混越亮,叫 做加光混合,也叫正混合。
• 物体色的混合
• 颜料相混的次数和成分越多,其结果是色 彩的纯度越低,混合色的明度比混合前最 亮的要暗得多。因此,颜料混合是减光混 合,也叫负混合。 • 既然颜料在混合之后,明度上产生了降低 改变,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色彩在混合 之后不改变前后的明度呢?
• 中性混合还有一种形式,叫空间混合。空 间混合也叫并置混合,是将各种小色块并 置在一起,组成画面或其他色彩现象,在 达到一定远的距离之外观看,结果这些小 面积的色彩会自动混合在我们的眼中,是 我们看到混合后的色彩现象,但这种混合 后的色彩,其生动明快的效果不亚于纯色, 毫无脏灰等弱点。

一色彩的混合构成体验 教案3

一色彩的混合构成体验 教案3

让现实在画面中真实,本课结合理论内再结教学内容第四章体验篇三、实训项目:空间混合构成色彩空间混合构成的创作方法:(1)先搜集一些富有色彩特性及层次的照片或图片素材(这些图片素材最好是自己原创的),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

仔细观察它们的色彩及构造(如图4-3-1)我们选择的是罗中立的父亲。

(2)将照片分隔成网格状框架,将照片等分为相同面积的骨格单位(如图4-3-2),并套叠在创作稿上。

(3)把形象勾勒在创作稿的用铅笔线条框架空间内,不要涂明暗(如图4-3-3)。

图4-3-1《父亲》罗中立图4-3-2网格框架划分教学内容(4)结合框架网格寻找曲线最靠近的边线,并将其归纳到网格中,直至把每个小网格内的曲线都一一归纳完毕。

如果形象的个别部位过于细小而又不便于删除,可以将它占据的小网格再分成更小的骨格框架,这样再归纳线条就比较容易了。

这里不要为了突出形象而保留曲线或生硬地添加骨格框架。

(如图4-3-4)。

(5)用淡彩铺大色调,按空间混合的色彩构成方法填充每个网格的色块。

(如图4-3-5、如图4-3-6)。

教学内容图4-3-5 铺大色调图4-3-6 完成画面的色彩填充图4-3-7 作品赏析1 图4-3-8 作品赏析2教学内容图4-3-9 作品赏析1 图4-3-10 作品赏析2色彩空间混合的规律:(1)互补色关系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色彩系的灰和有色彩系的灰。

如,红与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可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青紫。

(3)有色彩系色与无色彩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两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红教学内容与灰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4)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其明度相当于所混合色的中间明度。

(5)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之色应是小点或细线或块,同时要求密集状,点与线越密混合的效果越明显。

色彩空间混合方法教案

色彩空间混合方法教案

色彩空间混合方法教案教案标题:色彩空间混合方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如RGB、CMYK和HSB。

3. 能够应用色彩空间混合方法进行色彩调配和创作。

4.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 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具,如彩色画笔、调色板等。

- 熟悉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 学生准备:- 提前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如主要的原色和次要的衍生色。

- 准备纸张和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常见的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如RGB、CMYK和HSB,并解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 比较不同色彩空间混合方法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势。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发绘画工具和纸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 指导学生使用RGB色彩空间混合方法进行色彩调配和创作。

例如,要求学生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调配出其他颜色。

- 引导学生尝试其他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如CMYK和HSB,并比较它们的效果和特点。

4. 创作分享(10分钟):-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色彩空间混合技巧和创作能力。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 强调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色彩空间混合方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色彩空间混合实验和创作,如使用不同的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制作彩色海报或插图。

2. 引导学生研究和了解其他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如Lab色彩空间和YUV色彩空间。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色彩调配的准确性和创作的创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色彩调和构成
一、调和的概念
“调和” 是从音乐理论中引进的概念,是指 各种色彩的配合取得和谐的意思。色彩的调和有 两层含义:一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形态, 一般认为“好看的配色”,即能使人产生愉快、 舒适感的配色是调和的。二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 的一种手段,为了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秩序调和构成 秩序调和构成是对比强烈的色彩可采用等差、渐变等有秩序 的有规则的交替出现,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方 法又叫色彩渐变
色彩——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又 叫视觉混合,是色 彩分离并置在一起 产生相互的影响, 在一定的空间里, 产生视觉上的混合。 (一种视觉混合方式)
最初运用这种空间混合的方法于图画中的是法国后 期印象派“点彩派”也称“分色主义”,画家如修拉全 部运用小的纯色点并置来表现。 特点: ① 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 ② 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感。 ③ 变化混合色比例,可以得到更多配色效果。
二、色彩的调性构成
是指不同的色彩所占 的主创造不同的色彩 氛围和色彩风格。
三、对比调和构成 对比调和是建立在色彩变化基础上的一种调和,色相、明度、纯度 三种色彩要素都可以处于对比状态,其色彩效果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