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讲义:化妆品美白剂

合集下载

05 美白 美容药物学课件

05 美白 美容药物学课件
去角质
• 物理去角质:磨砂膏
• 化学去角质:果酸
• 果酸是一系列从水果中提取的酸,又称 AHA。
甘醇酸
苹果酸
柠檬酸
• 代表性品牌:妮傲丝翠、宝拉珍选、AHA • 果酸能加快角质脱落,用于美白祛痘。
• 还能刺激胶原增生,使皮肤光滑细致,改 善皱纹、干燥、毛孔粗大。
• 果酸的效果受浓度/酸度影响。 • 高浓度→高性能→高刺激 • 果酸最容易导致刺痛、发红等症状。
注意事项
• 果酸夜用,白天做好防晒。 • 从低浓度小范围开始,避开眼睛和口唇,
逐步增加皮肤的耐受性。
• 洗脸动作轻柔,不要蒸脸或过度按摩。 • 不要再用去其它角质产品,也不要和维A酸
或维生素C同用。 • 出现不适应立刻停用;再次使用时,又要
从低浓度用起。
怎样红?
两种不健康的肤色
• 枯黄/萎黄 • 没有光泽的黄 • 原因:气不足 • 对策:补气 • 西洋参 • 人参 • 黄芪
• 氢醌刺激性较大,常用衍生物熊果苷。
②降低酶的活性
曲酸、鞣花酸
酪氨酸
[Cu2+] 酶的催化
黑色素
• 巴黎欧莱雅雪颜光 学美白淡斑精华乳
• 黛珂莹润粹白 密集修护菁华
• 日本曾因安全性一度禁用曲酸。
③破坏黑色素
维生素C还原
酪氨酸
黑色素
• 维生素C应尽量选择独立胶囊包装或者压泵 式包装,避免敞口瓶或者滴管包装。
③破坏

酪氨酸
黑色素
①相对减少酪氨酸

酪氨酸 ? 酪氨酸酶 ? 氢醌
• 氢醌的结构与酪氨酸相似。
• Dr.Ci:Labo(城野医生)HC-119 • 含5%氢醌,适合于陈年痘印和色斑。

化妆品原料--美白剂

化妆品原料--美白剂
等37种。 果酸的作用 ❖ 软化表皮角质层, ❖ 剥落角质死皮,使角质层变薄。 ❖ 促使表皮细胞的生长。适用于油性皮肤 副作用 ❖ 减弱皮肤的正常保护功能,易出现过敏 限用量:6%
表10-2 常见果酸的来源与功效
果酸种类 甘醇酸
乳酸
学名 Glycolic acid Latic acid
苹果酸
Malic acid
曲酸二棕榈酸酯 Kojic Dipalmitate
• 曲酸棕榈酸酯
别名 分子信 • 分子式:C38H66O6,分子量618.94,结构式:

性质
性质:白色片状晶体,熔点92~96℃,沸点684.7°C,油溶。 • 复配性能好。曲酸二棕榈酸酯保持了曲酸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断皮肤黑色素形成之功效,作为
但不同美白成份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颇大。
二 、 抑制(络氨二酸)酶、抑制酪胺酸酶作用
作用机理2:竟争性抑制酪胺酸酶。 作用机理3:抑制酪氨酸酶、多巴色素互变酶、DHICA氧化酶 的活性 常见的原料有苯二酚的衍生物、曲酸及其衍生物、壬二酸等。
三 、黑色素转移或聚集抑制剂
❖ 烟酰胺可以抑制黑色素转移到角质形成细胞中,以便达到美白效果。 ❖ 传明酸即可抑制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并且防止黑色素聚
应用 • 羟基乙酸的分子量非常小,渗透性快,美白嫩肤效果快。但含羟基乙酸过多的果酸对皮肤深层的侵害和刺激也
最大。正常皮肤护理用化妆品常采用含4%的羟基乙酸果酸溶液,敏感部位用品为2%左右,最高允许浓度为6%。
• 低毒。该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70%浓溶液可致眼和皮肤严重灼伤。该品可燃,具强
01
皮肤的颜色
皮肤的颜色
黑色素 血液 胡萝卜素
正常皮肤的颜色介于 黑、红、黄、白之间。

化妆品知识培训幻灯片ppt课件

化妆品知识培训幻灯片ppt课件

产品主要成份 产品主要功效 产品成份功效分析 产品使用方法
切记:每一个产品都有益处,不要轻 易否定任何一个
MS&WK 蜜雪*薇琪
产品试用
产品演示可以有效帮助销售,它 是产品品质表现的证据。 不仅要让顾客感受到、看到和嗅 到这个产品,而且还要演示和解释使 用这一产品。


选择好试用的产品 注意试用时的手法 出示一定的证明
MS&WK 蜜雪*薇琪
销 售
何谓销售? 定义:诚实的生意人把优良的产品 跟最好的朋友分享;提供给所有需 要的人最热忱周到服务的过程。

分享心态
MS&WK 蜜雪*薇琪
终端销售八部曲



准备工作 迎接客户 了解顾客的第一需要 判断皮肤类型 推荐产品 试用产品 介绍护肤要领(即连带销售) 介绍护肤程序 送别顾客
MS&WK 蜜雪*薇琪 上海皙碧欧化妆品有限公司一直秉承着 “诚信,专业,服务,和谐”的发展理念和价 值 观,将对社会、对员工、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 精神和态度贯穿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而今,公司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开 拓创新、与时俱进将有助于皙碧欧走出一个新 的格局来。面对更开放的市场,一个朝阳的行 业,皙碧欧将建构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更高的 经营管理的水平、更专业的素质,强调服务创 新、服务至上的企业发展宗旨,重视与每一个 客户的合作,通过加强沟通、专业指导、服务 培训、区域保护等方式和手段,与客户一道携 手并进,共创双赢。
MS&WK 蜜雪*薇琪
真皮层
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 附属器官:
汗 腺 皮脂腺 血 管
MS&WK 蜜雪*薇琪
皮下组织

皮肤最下面的一层,主要由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酸)、维生素E和半胱氨酸可减少UVB诱导的色素沉着
• 维生素C更稳定的衍生物如抗坏血酸葡糖苷和抗坏血酸 棕榈酸酯已被用在不同的皮肤美白配方中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22
2.4 抑制炎症介质
• 马尾藻提取物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产生的作用。通过这 种间接的方法减少色素细胞内黑素生成。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1
1.研究方法 2.研究方向 3.美白剂的应用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2
1.主要研究方法
(1)美白活性成分分析
是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美白化妆品中的美白 活性物质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3
1.主要研究方法
(2)细胞水平功效测定 检测内容:黑素含量测定、酪氨酸酶活性、蛋 白表达、mRNA水平测定、信号传导通路等。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12
(4)人体实验
数字化成像定量技术是显微镜照相技术和计算机处理 系统的结合,能够对色素沉着进行扫描并进行色度定 量,经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转换,可以计 算得出各种发色团的含量,以此来综合评价皮肤色度 的变化,从而可对化妆品的祛斑效果进行准确的定量 评价。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10
(4)人体实验
三色分析法:通过检测皮肤表层结构上的紫外可见反 射光,采用三维颜色空间分量的定量,来模拟并还原 描述人肉眼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经过计算来综合评 价皮肤的色度。
美白剂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11
(4)人体实验
漫反射光谱法:针对皮肤颜色的特征性发色基团,如 黑色素、血红蛋白等,选择特定波长扫描,测定皮肤 表面的反射光谱,从而对皮肤中的血红蛋白和黑色素 等进行定量,其测量参数能较好地从生理学上解释皮 肤颜色的改变。

化妆品卫生知识及质量意识培训ppt课件

化妆品卫生知识及质量意识培训ppt课件
分类
化妆品可以根据其用途、成分、效果等不同进行分类,如护肤类、彩妆类、护 发类等。
化妆品的成分与作用
01
02
03
基础成分
水、油、乳化剂、防腐剂、 香料等,起到保湿、滋润、 防腐、香气等作用。
功效成分
美白成分、防晒成分、抗 氧化成分等,起到美白、 防晒、抗衰老等作用。
注意事项
了解化妆品成分表,避免 使用含有过敏源和有害成 分的产品。
3
案例教训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生产环境 的清洁和消毒,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某品牌化妆品质量事故案例
案例概述
01
某化妆品品牌因原料质量不过关,导致产品出现严重皮肤刺激
反应,造成大量消费者投诉。
案例分析
02
该案例反映出企业对原料质量的把控不严,缺乏有效的质量检
验机制。
案例教训
03
企业应严格筛选原料供应商,加强原料质量检测,从源头上保
定期检测
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对化妆品进 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
合质量标准。
不合格品处理
对检测不合格的化妆品进行严格 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提高员工卫生与质量意识
培训教育
定期开展化妆品卫生知识及质量意识培训,提高 员工对卫生与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宣传推广
通过企业内刊、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化妆品卫生 与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证产品质量。
某品牌化妆品成功提升卫生与质量案例
案例概述
某化妆品品牌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显著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案例分析
该案例表明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 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实现了产品质量的飞跃。

化妆品美白剂ppt课件

化妆品美白剂ppt课件

缺点是具有高度的光敏感性,因而产品中要添加 大量防晒剂,容易对皮肤造成负担,加速皮肤老化 。
2.曲酸及衍生物
曲酸(Kojic Acid)又名曲菌酸,是杂环类化 合物,化学名称为5.羟基.2.羟甲基.4.吡喃 酮,通常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 苯和石油醚,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近十年来国内 外许多研究及试验结果证实,曲酸具有酪氨酸酶抑 制活性,不会产生白斑后遗症,并在一定浓度下还 有抑菌作用。因此,二十世纪90年代初就由日本率 先应用于化妆品中作为美白添加剂。
巴 VC及 衍 生 物 还 原













素 TRP--
2





5 .6 二 合 曲 酸 T R P --1 5 .6 吲




5 .6 二






D H IC A 氧 化 酶 抑 制 T R P --1 哚 醌 5 .6 --吲 哚 醌 羧 酸
赤 (
褐 黄
素 红
真 色 )

(1)抑制黑素细胞内黑素生成。 (2)影响黑素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3)通过还原淡化已合成的黑素或抑制多巴的自 身氧化 (4)干扰、控制黑素的代谢途径,包括:抑制黑 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或加速角质形成细胞 中黑素向角质层转移,软化角质层和加速角质屋 脱落。 (5)减少外源性因素如紫外线、氧自由基等对黑 素形成生理过程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 越重皮肤的自然美白,这为抑制皮肤黑素合成, 进而达到皮肤美白效果的各种美白活性物质提供

第四讲 皮肤的美白祛斑 植物化妆品课堂PPT

第四讲 皮肤的美白祛斑  植物化妆品课堂PPT

二、黑素细胞和黑色素 黑色素是由稀疏散布在基底细胞间的黑色素细胞 产生的,呈微小颗粒状。 人体表皮的基底层细胞中含4%~5%的色素细胞。 (不同种族的人皮肤内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大体相 同) 人类皮肤及头发的颜色不是取决于黑色素细胞数 量,而是取决于黑素小体的数量、大小、分布及 黑素化程度。
皮肤颜色的变深或变浅与黑色素生成有关 体内主宰黑色素生成的内分泌器官主要是脑下垂 体。 黑色素功能是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照射的伤害 黑色素具有吸收过量的日光光线,特别是吸收紫 外线的性质,从而防止发生由日光及紫外线照射 引起的晒伤、老化及癌变等皮肤的急慢性改变, 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每当它保护的任务完成后,就会随着皮肤角质的 代谢而逐渐脱离皮肤。 如果受到大量紫外线照射或新陈代谢不佳时,过 量黑色素会逐渐堆积到表皮,无法顺利排出,就 会造成色斑。

酪氨酸酶
酪氨酸酶(tyrosinase)定位于黑素体膜上,其 编码基因TYR位于人类第11号染色体 催化部位的组氨酸残基会结合铜离子,这对于 酪氨酸酶的活性是必需的. 酪氨酸酶是黑素代谢中的限速酶,它催化的酶 促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重要的有: 多巴、巯基化合物、微量元素、促黑激素、肾 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等 多年来,人们认为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物合成 所须的唯一的酶。 90年代中期的新概念认为,多巴色素互变酶和 DHICA氧化酶也影响黑色素的合成
不同种族的人皮肤内的黑色素细胞中含黑素
小体不同,所以肤色有较大差别。 黑色人种皮肤中黑素小体数量多,颗粒大, 黑素化程度大,黑色素颗粒不仅在基底层中 占优势,而且在整个表皮,包括角质层均可 见到。 白种人皮肤中黑素小体数量少,颗粒小,黑 素化程度小,黑色素颗粒仅见于基底层。 由光学显微镜检查得知,白种与黄种人的角 蛋白细胞内的黑色素体大多聚集在有包膜的 复合体内, 黑种人的黑色素体绝大多数单独散布。

美白产品作用机制PPT幻灯片课件

美白产品作用机制PPT幻灯片课件
10
2、黑素代谢及影响因素-2





胞 内
合 成 过

合成黑素小体后,通过黑素细胞树突运输到角质形成细胞
11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黑色素合成主要有三种酶
酪氨酸酶 多巴色素互变酶(TRP2) 二羟基吲哚羧酸(DHICA)氧化酶(TRP1) 酪氨酸酶属氧化还原酶,是黑色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 其活性大小决定黑色素形成的数量
(4) 紫外线(UV)
紫外线是人体难以避免的一个外界刺激因素。大 量研究表明,紫外辐射可导致黑素细胞增殖,酪氨 酸酶活性增加,并促使黑色素生成
20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1)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可通过二酯酰甘油-蛋白激酶C (DAG-PKC)信号通路磷酸化酪氨酸酶或改变酪氨酸 酶和DHICA氧化酶在细胞内的表达来影响黑色素生 成。与DAG结构相似的佛波酯类化合物(TPA),亦可 取代DAG对PKC的活化作用
21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2)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所引起的黑色素生成与一 氧化氮/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NO/cGMP/PKG)途 径密切相关。NO能活化鸟苷酸环化酶,从而升高胞 内cGMP水平,促使PKG活化。活化后的PKG又通过磷 酸化作用来激活酪氨酸酶,使黑色素合成量增大
3
皮肤颜色的生物学基础
皮肤颜色的深浅受多种因素调控,主要取决于黑色素 的含量及分布。
黑色素的数量与性别和人种无关,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日照程度的差异导致在人体不同部位有显著区别。
4
皮肤颜色的生物学基础
黑色素基底层黑素细胞粗面内质网合成, 并运至高尔基体包装成膜状结构,成为黑素小 体;经黑素细胞胞体上树突移至角质形成细胞 后,从皮肤角质层排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