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APaaS能力开放平台API规范积分商城分册v19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接口规范-VAC与老BSS接口分册重点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接口规范VAC与老BSS接口分册(V1.0)China Unicom(Version 1.0)11.1.1.5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和术语 (1)3.1缩略语 (1)3.2术语 (2)4 VAC和原有CRM间的接口 (2)4.1用户基本信息同步接口<FTP UserInfo> (2)4.1.1 接口描述 (2)4.1.2 发起方系统 (3)4.1.3 接受方系统 (3)4.1.4 接口协议 (3)4.1.5 接口内容 (3)4.1.5.1 文件目录 (3)4.1.5.2 文件命名 (3)4.1.5.3 请求文件头(定长) (3)4.1.5.4 回执文件头(定长) (4)4.1.5.5 请求文件体(变长) (4)4.1.5.6 回执文件体(变长) (5)4.2用户号段信息同步接口 (5)4.2.1 接口描述 (5)4.2.2 发起方系统 (5)4.2.3 接受方系统 (6)4.2.4 接口协议 (6)4.2.5 接口内容 (6)4.2.5.1 文件目录 (6)4.2.5.2 文件命名 (6)4.2.5.3 请求文件头(定长) (6)4.2.5.4 回执文件头(定长) (6)4.2.5.5 请求文件体(变长) (6)4.2.5.6 回执文件体(变长) (6)4.3预付费用户信息接口 (6)4.3.1 接口描述 (6)4.3.2 发起方系统 (6)4.3.3 接受方系统 (6)4.3.4 接口协议 (6)4.3.5 接口内容 (7)4.3.5.1 文件目录 (7)4.3.5.2 文件命名 (7)4.3.5.3 请求文件头(定长) (7)4.3.5.4 回执文件头(定长) (7)4.3.5.5 请求文件体(变长) (7)4.3.5.6 回执文件体(变长) (7)4.4批开、批销接口 (7)4.4.1 接口描述 (7)4.4.2 发起方系统 (7)4.4.3 接受方系统 (7)4.4.4 接口协议 (7)4.4.5 接口内容 (7)4.4.5.1 文件目录 (7)4.4.5.2 文件命名 (8)4.4.5.3 请求文件头(定长) (8)4.4.5.4 回执文件头(定长) (8)4.4.5.5 请求文件体(变长) (8)4.4.5.6 回执文件体(变长) (8)4.5话单接口 (8)4.5.1 接口描述 (8)4.5.2 发起方系统 (8)4.5.3 接受方系统 (8)4.5.4 接口协议 (8)4.5.5 接口内容 (8)4.5.5.1 文件目录 (8)4.5.5.2 文件命名 (9)4.5.5.3 请求文件头(定长) (9)4.5.5.4 回执文件头(定长) (9)4.5.5.5 请求文件体(变长) (9)4.5.5.6 回执文件体(变长) (9)5 VAC和网管系统间接口 (9)5.1网管系统接口 (9)5.1.1 接口描述 (9)5.1.2 发起方系统 (9)5.1.3 接受方系统 (9)5.1.4 接口协议 (9)5.1.5 接口内容 (9)5.1.5.1 文件目录 (9)5.1.5.2 文件命名 (9)5.1.5.3 请求文件头(定长) (9)5.1.5.4 回执文件头(定长) (9)5.1.5.5 请求文件体(变长) (9)5.1.5.6 回执文件体(变长) (9)前言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增值业务部提出。
中国联通BSS域服务集规范V1.3_客户域北六分册(20160518)

中国联通BSS域服务集规范客户域分册V1.3修改历史目录V2.0I1 范围 (1)2 缩略语和术语定义 (1)2.1缩略语 (1)2.2术语 (2)3 客户域服务目录 (9)4 保证金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服务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服务属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保证金缴费退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操作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操作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输入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输入参数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VASP)接口测试规范(总册)V1.0

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VASP)接口测试规范(总册)(V0.1)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4)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V ASP)接口测试规范(总册)V1.0 (5)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缩略语 (5)4 测试环境 (6)4.1 测试结构 (6)4.2 测试环境设备 (6)4.3 测试的前提条件 (7)5 业务系统与CP/SP的接口测试方法 (7)5.1 Parlay X业务测试 (7)5.2 Parlay API业务测试 (7)5.3 WAP Pull业务测试 (7)5.3.1 后付费用户使用WAP业务 (7)6 业务管理系统与CP/SP的接口测试方法 (8)6.1 内容管理与SP/CP的接口 (8)6.1.1 内容上载接口 (8)6.1.2 内容测试结果通知 (9)6.1.3 内容状态:申请、测试、正常、停止等更新接口 (11)6.1.4 内容变更申请 (16)6.1.5 内容状态查看 (21)7 业务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接口测试方法 (22)7.1 逻辑控制中心和AAA的接口 (22)7.1.1 连接操作(Bind Operation) (22)7.1.2 去连接操作(Unbind Operation) (23)7.1.3 链路查询操作(HandSet Operation) (23)7.1.4 鉴权操作(CheckPrice Operation) (23)7.1.5 鉴权确认操作(CheckPriceCnfm Operation) (25)7.1.6 在线内容网关和AAA接口 (26)7.2 HTTP Proxy和AAA的接口 (28)7.3 逻辑控制中心和认证鉴权信息库的接口 (28)7.3.1 Web Service接口 (28)7.3.2 FTP接口 (29)7.4 各业务引擎和内容管理的接口 (29)7.4.1 内容新增功能 (29)7.4.2 内容删除功能 (31)7.4.3 内容变更功能 (32)7.4.4 用户使用内容功能 (34)7.5 各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的接口 (35)7.5.1 WAP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5)7.5.2 SMS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6)7.5.3 MMS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7)7.5.4 LCS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7)7.5.5 彩E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8)7.5.6 流媒体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8)7.5.7 PUSH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8)7.5.8 JA V A下载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9)7.6 路由管理和全国配置信息管理模块的接口 (39)7.7 内容监控和内容管理的接口 (40)7.7.1 内容摘要传递接口 (40)7.7.2 内容同步接口 (40)7.7.3 过滤关键字信息同步接口 (41)7.7.4 过滤日志信息同步接口 (41)8 V ASP与BSS的接口测试方法 (41)8.1 SP信息同步接口 (41)8.1.1 新增SP信息 (42)8.1.2 修改SP信息 (42)8.1.3 删除SP信息 (43)8.1.4 文件接口 (43)8.2 业务信息同步接口 (44)8.2.1 新增业务信息 (44)8.2.2 修改业务信息 (44)8.2.3 删除业务信息 (45)8.2.4 文件接口 (45)8.3 产品信息同步接口 (46)8.3.1 新增产品信息 (46)8.3.2 修改产品信息 (46)8.3.3 删除产品信息 (47)8.3.4 文件接口 (47)8.4 内容信息同步接口 (48)8.4.1 新增内容信息 (48)8.4.2 修改内容信息 (48)8.4.3 删除内容信息 (49)8.4.4 文件接口 (50)8.5 订购关系同步接口 (50)8.5.1 BSS发起的订购关系 (50)8.5.2 V ASP发起的订购关系 (51)8.5.3 文件接口 (53)8.6 话单同步接口 (53)8.7 全网用户终端信息同步接口 (54)8.7.1 新增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 (54)8.7.2 修改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 (54)8.7.3 删除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 (55)8.7.4 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文件接口 (55)8.7.5 新增终端信息 (56)8.7.6 修改终端信息 (56)8.7.7 删除终端信息 (57)8.7.8 终端信息文件接口 (57)8.8 用户开户接口 (58)8.9 用户号段信息同步接口 (58)8.10 用户信息同步接口 (59)8.10.1 新建用户 (59)8.10.2 新建用户与NAI的关系 (59)8.10.3 解除用户与NAI关系 (60)8.10.4 新建IMSI与MDN关系 (60)8.10.5 解除IMSI与MDN关系 (61)8.10.6 换卡 (61)8.10.7 改号 (62)8.10.8 销户 (62)8.10.9 预约销户 (63)8.10.10 取消预约销户 (63)8.10.11 用户状态 (64)8.10.12 变更用户状态 (64)8.10.13 变更NAI状态 (65)8.10.14 变更用户类型 (65)8.10.15 文件接口 (66)前言本标准体系规定了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在网络中的位置、系统架构、组网结构、业务系统功能、业务管理功能、接口协议、设备规范、设备测试方法、接口测试方法等内容。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级BBOSS与CSMP平台公众服务云业务接口规范v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级BBOSS与CSMP平台公众服务云业务接口规范(V1.1)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文档变更记录序号变更内容说明版本号版本日期执笔人1 讨论稿 1.0 2012/3/27 许翠萍2 修改稿 1.1 2012/7/11 许翠萍2.1 增加接口3.3-归档结果同步通知,用于数据一致性对比2.2 重新修改3.1,3.2章节中的业务流程描述,增加归档结果同步通知2.3 修改3.1.5.2和3.2.5.2中的交易报文,增加基础产品、资源产品的订单号2.4 修改3.1.5.2和3.2.5.2中的交易报文,删除一致性对比时间戳的说明目录文档变更记录 (2)1. 综述 (5)1.1. 文档概述 (5)1.2. 参考文档 (5)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接口定义说明 (1)2.1. 接口流程说明 (1)2.1.1. 大圈类交易 (1)2.1.2. 通知类交易 (2)2.2. 接口数据结构定义说明 (3)2.2.1. Message Header (3)2.2.2. Service Content (6)2.3. 接口方式 (6)2.4. 附件及文件上传方式 (6)3. 实时接口详述 (7)3.1. 公众服务云平台账号管理信息同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业务功能 (7)3.1.2. 业务约束 (8)3.1.3. 业务流程 (8)3.1.4. 业务属性 (10)3.1.5. 交易单元 (11)3.1.5.1. 交易属性 (11)3.1.5.2. 交易报文 (12)3.1.5.3. 返回码 (14)3.2. 公众服务云产品订购关系同步 (14)3.2.1. 业务功能 (14)3.2.2. 业务约束 (15)3.2.3. 业务流程 (15)3.2.4. 业务属性 (17)3.2.5. 交易单元 (18)3.2.5.1. 交易属性 (18)3.2.5.2. 交易报文 (18)3.2.5.3. 返回码 (20)4. 系统管理 (24)4.1.1. 机构签到 (28)4.1.1.1. 业务功能 (28)4.1.1.2. 业务属性 (28)4.1.1.3. 交易单元 (29)4.1.1.3.1. 机构签到 (29)4.1.1.3.1.1. 交易属性 (29)4.1.1.3.1.2. 交易报文 (30)4.1.2. 机构签退 (32)4.1.2.1. 业务功能 (32)4.1.2.2. 业务属性 (32)4.1.2.3. 交易单元 (33)4.1.2.3.1. 机构签退 (33)4.1.2.3.1.1. 交易属性 (33)4.1.2.3.1.2. 交易报文 (34)4.1.3. 连通测试 (36)4.1.3.1. 业务功能 (36)4.1.3.2. 业务属性 (36)4.1.3.3. 交易单元 (36)4.1.3.3.1. 连通测试 (37)4.1.3.3.2. 属性 (37)4.1.4. 对帐 (38)4.1.4.1. 业务功能 (38)4.1.4.2. 业务属性 (38)4.1.4.3. 交易单元 (39)4.1.4.3.1. 对帐 (40)4.1.4.3.2. 交易属性 (40)4.1.4.3.3. 交易报文 (40)4.1.5. 对帐结果上发 (47)4.1.5.1. 业务功能 (47)4.1.5.2. 业务属性 (47)4.1.5.3. 交易单元 (47)4.1.5.3.1. 对帐结果上发 (48)4.1.5.3.2. 交易属性 (48)4.1.5.3.3. 交易报文 (49)4.1.6. 交易报文查询 (52)4.1.6.1. 业务功能 (52)4.1.6.2. 业务属性 (52)4.1.6.3. 交易单元 (52)4.1.6.3.1. 交易报文查询 (53)4.1.6.3.2. 交易属性 (53)4.1.6.3.3. 交易报文 (53)4.1.7. 文本通知 (55)4.1.7.1. 业务功能 (55)4.1.7.2. 业务属性 (55)4.1.7.3. 交易单元 (55)4.1.7.3.1. 文本通知 (56)4.1.7.3.2. 交易属性 (56)4.1.7.3.3. 交易报文 (56)统一编码 (58)5.1. 系统编码 (59)业务以及交易编码 (59)5.1.2. 交换中心 (59)交换节点 (60)5.1.4. DOMAIN编码 (61)5.1.5. 机构系统编码 (61)5.1.6. 路由类型编码 (62)5.1.7. 省代码 (62)5.1.8. 系统应答类型以及应答代码 (63)5.2. 省代码 (65)1.综述1.1.文档概述公众服务云平台全网统一建设的用于承载公众服务云业务的云平台,其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公众用户提供云服务,公众服务云包括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以及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三种模式。
中国联通A-PaaS能力开放平台API规范-积分商城分册v1.9

中国联通A-PaaS能力开放平台API规范积分商城分册2017-2发布2017-2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1.1背景随着行业和公司发展,IT和各业务领域更深度融合,IT已不仅是信息化部门的专有任务,越来越多业务单元需要直接参与到IT建设中。
传统IT模式正在转变,“平台+应用”新格局快速形成,IT部门将逐步更加聚焦于IT整体规划、共享能力提供、数据聚合、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等领域。
为构建平台和应用间桥梁,A-PaaS能力体系应运而生,在2015年IT整体规划中,参照IT三层架构总体规划,进一步将各类公共业务能力进行沉淀,形成应用能力层(A-PaaS),通过A-PaaS实现IT、数据、运营、应用能力的复用和整合,促进集中统一运营红利释放。
各类业务单元(BU)作为A-PaaS能力使用方,获得更加透明、标准化的平台能力支撑,通过平台+业务应用新的IT模式,最大程度发挥自身运营灵活性,并也可实现自身能力复用、沉淀。
各类能力单元(AU)做为A-PaaS能力提供方,视角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由系统建设组织者逐步变为公共能力的生产者或运营者,可以专注能力潜力挖掘,打造更有价值的能力。
此文档是A-PaaS能力开放平台对外提供的服务接口规范,适用于所有通过API和SDK 方式调用开放能力的场景。
所有业务应用需要按照此规范要求进行服务调用,并根据返回结果做适当的业务处理。
1.3平台介绍A-PaaS运营支撑平台是面向业务单元的一个能力视图,是具体的服务、管理、交易平台,包括能力商店、能力开放平台、应用部署环境管理。
通过能力商店实现能力提供统一管理,所有开放能力均在能力商店上架,统一管理,统一订购;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实现能力开放,对第三方、子公司、省分BU、总部BU提供统一能力调用;通过应用部署环境管理,为创新应用提供自助式分布式部署环境。
对于BU来说,A-PaaS运营支撑平台呈现业务标准化能力,屏蔽各能力提供平台差异化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内部各类AU提供规范服务接入,A-PaaS运营支撑平台是公司平台化运营的基础业务能力体系。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管理系统与省分BSS系统接口规范系统

✓省分上传用户资料使用定时增量的方式,将规定时间段内的所有变更的用户资料上传至总部✓此流程只针对集团客户在省分BSS系统订购的普通基础业务,关于非集团客户订购的普通基础业务,保持省分现有模式(即:通过个人客户受理时选择集团客户、账户完成集客标识的设置)附加情况【流程说明】1.2G/3G成员用户的计费账务缴费等处理都在省份BSS中进行。
2.集客BBSS月底根据成员归属关系,下发成员列表文件。
【流程说明】1.数据专线业务由集客系统进行批价计费账务处理,月底出账。
2.集客系统每月向省分BSS进行月租下发3.集客系统月底向省分BSS进行出账账单下发。
【流程说明】1.宝视通业务在集客系统进行批价计费帐务处理,月底出帐.2.省份BSS月底同意集客系统出帐后账单,进行销账.3.省份上传销账文件给集客系统.4.集客系统将结算数据提供给固网结算进行结算处理.【补充说明】✓集客系统提供自服务功能,供用户详单查询.【流程说明】1.省份聚类IVPN业务在省份BSS中进行批价,月租计费扣取出帐等操作.2.集客系统根据集团成员关系,下发成员用户列表.3.省份BSS根据成员用户列表,进行出帐后账单的上传.集客系统同意数据4.省份BSS进行销账操作,上传销账文件到集客系统.集客系统同意数据, 同时月底上传全量销账信息给集客系统5.集客系统出具应收,实收等收入统计报表.【流程说明】1.组合业务在省份BSS中进行批价,月租计费扣取出帐等操作.2.集客系统根据集团成员关系,下发成员用户列表.3.省份BSS根据成员用户列表,进行出帐后账单的上传.集客系统同意数据4.省份BSS进行销账操作,上传销账文件到集客系统.集客系统同意数据,同时月底上传全量销账信息给集客系统4.8集客系统出具应收,实收等收入统计报表客户合户【流程说明】1.假如目标客户不存在,则创建目标集团客户;2.创建的新客户通过全业务平台下发到省分BSS与ERP系统;3.选择源客户;4.进行在省分受理的用户能否进行合户的推断,若未通过校验则退出流程(省分业务规则校验接口);5.进行客户合并,将所有源客户下所有的账户、用户、合同、项目、商机信息迁移到目标客户下;。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统一支付平台接入规范 支付机构 接入分册v1.5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统一支付平台接入规范支付机构接入分册中国联通电子渠道中心2009年12月变更记录 (3)1.总体概述 (4)1.1方案适用范围 (4)1.2方案起草单位 (4)1.3方案的相关权利 (4)1.4名词解释 (4)2.电子渠道统一支付平台接入总体方案 (5)2.1背景 (5)2.2统一支付平台 (5)2.3业务支付平台功能描述 (5)2.4支付机构功能描述 (6)3.业务流程描述 (6)3.1支付流程 (6)3.2退款流程 (8)3.3对账流程 (9)4.与支付机构之间的接口定义 (10)4.1接入方式 (10)4.1.1页面重定向方式 (10)4.1.2点对点接口方式 (10)4.2接口定义 (10)4.2.1支付机构侧接口 (10)4.2.2支付平台侧接口 (24)5.附录 (26)5.1加解密概述 (26)5.2业务平台编码 (26)5.3支付机构编码 (27)5.4支付渠道编码 (27)5.5统一支付平台流水规则 (29)5.6统一支付平台返回编码 (29)变更记录1.总体概述1.1方案适用范围为了实现对电子渠道现有具有支付功能的业务系统进行支付业务支撑,实现支付合作伙伴的统一接入,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接入电子渠道的各支付机构。
1.2方案起草单位本方案的起草单位为中国联通总部电子渠道中心以及联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1.3方案的相关权利本方案的解释权属于中国联通总部电子渠道中心。
本方案增补、修订权属中国联通总部电子渠道中心。
1.4名词解释2.电子渠道统一支付平台接入总体方案2.1背景随着电子渠道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系统积累越多,出于规划和长期发展的目的,需要对各系统的一些共性的东西提取出来单独处理,目前2G商城,3G商城,一卡充,固网交费,手机交费,都存在支付模块,为了拓展业务范围以及统一管理,建设统一支付平台。
2.2统一支付平台统一支付平台主要是针对各业务系统中支付模块,提取出来,方便各业务系统的快速接入,以及各支付机构的快速接入,为各业务平台提供统一支付、统一退款、统一对账功能,为各支付机构提供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功能。
联通WO+开放平台提供者指南—API策略介绍

联通WO+开放平台提供者指南(1)—API策略介绍目录:1、流量控制策略1.1、速率控制2、安全控制策略2.1、IP接入控制2.2、Token认证2.3、开发者身份认证3、数据映射3.1、XMLtoXML3.2、XMLtoSOAP3.3、SOAPtoXML3.4、SOAPtoSOAP4、脚本增强4.1、MVEL4.2、XSLT1、流量控制策略1.1、速率控制使用场景此策略控制API的全局并发调用速率。
指调用部署在商用环境的API所有请求速率之和不能超过此处配置的值。
并发请求数超限时,超过的请求将被拒绝并返回错误响应。
此策略可用于保护后端API服务器免受大数据量冲击,能力提供者可以根据后端API服务器性能调整来修改策略中的配置值。
配置说明在流程编排图中单击此策略图标,并参考表1配置速率控制策略。
表1 参数说明参数说明TPS 您可以配置10至500的TPS值。
说明:此策略默认值为100TPS。
即如果您不配置此策略,WO+能力共享平台按100TPS 控制商用环境API请求速率。
2、安全控制策略2.1、IP接入控制使用场景此策略通过配置IP地址白名单或IP地址黑名单的方式对所有的API调用请求进行鉴权,允许来自IP白名单中的访问请求接入系统,或拒绝来自IP黑名单中的访问。
您可以通过配置此策略提升安全性。
例如在发现网络攻击后,可以通过配置此策略拒绝来自攻击地址的API调用请求。
或者开发API时配置IP白名单,仅允许来自IP白名单的请求消息接入。
配置说明将IP接入控制策略图标拖拽至流程编排图中,并根据表1配置IP接入控制策略。
表1 IP策略配置示例场景填写说明仅允许单个IP如10.10.10.10的IP访问API。
“允许访问的IP地址”填写为允许访问的IP地址,子网掩码设为“255.255.255.255”。
仅拒绝某段地址如10.10.10.*的所有地址访问API。
“拒绝访问的IP地址”填写为拒绝访问的IP地址,子网掩码设为“255.255.25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密钥
1.5.2术语
本文档所涉及的术语定义请参见下表。
名词
解释
能力
用于支撑各类业务活动的公共要素或环节,各类业务应用的“公约数”、承载一定业务功能,可复用,相对稳定。一个能力可以包括多个服务
服务
服务是指提供某项业务功能的具体API接口
应用接入
业务单元使用能力开放平台的能力,完成业务应用建设的过程
业务经理
业务应用的建设与维护人员,
能力经理
能力的建设和运营人员,AU的能力提供方
平台运营方
A-PaaS整体运营基本责任单元,负责A-PaaS体系的运营
API调用方式
通过接口地址调用服务的技术实现方式
SDK调用方式通过SFra bibliotekK方式调用服务的技术实现方式
2接入技术
2.1传输协议
采用HTTP传输协议,并采用RESTFUL风格的服务访问方式。
方法如下:
1.根据系统参数名称(除sign签名)将所有请求系统参数按照字母先后顺序排序:
key +value .... key+value
例如:请求URL为:
;
将系统参数值
app_key=abc,timestamp=2016-03-25 12:12:12 187,serial_number=912321eqwrwqq
serial_number
char(23)
Y
序列号
YYYYMMDDHHMMSS+毫秒(3)+6位随机数
sign
varchar(256)
Y
签名信息
2)应用参数
ﻩ应参参数参照实时接口规范
2.2.4签名方式
调用api值需要进行签名sign值的校验,服务器也会对该请求参数进行验证是否合法的。签名值sign是将请求源串以及app_secret根据一定签名方法生成的签名值;
POST把提交的数据则放置在HTTP包的包体中。
所有参数值需要转换为UTF-8编码。
支持POST请求方式的API接口,所需要拼接的URL格式示例如下:
api/xxx(服务名称)/xx(版本号)?
2.2API调用方式
本章节主要介绍通过接口地址调用服务的技术实现方式,简称API调用方式;
2.2.1传输协议
中国联通A-PaaS能力开放平台API规范-积分商城分册v1.9
———————————————————————————————— 作者:
———————————————————————————————— 日期:
1概述
1.1背景
随着行业和公司发展,IT和各业务领域更深度融合,IT已不仅是信息化部门的专有任务,越来越多业务单元需要直接参与到IT建设中。传统IT模式正在转变,“平台+应用”新格局快速形成,IT部门将逐步更加聚焦于IT整体规划、共享能力提供、数据聚合、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等领域。
2.2.3调用参数
发起API调用的请求有二类参数:系统参数、应用参数,系统参数与应用参数以POST的方式把提交的数据则放置在HTTP包的包体中传输;
1)系统参数
名称
类型
必填?
说明
备注
app_key
char(30)
Y
接入标识码
timestamp
timestamp
Y
时间戳
当前的系统时间戳,单位为毫秒,举例:2016-03-25 12:12:12187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解释
A-PaaS
Ability-Platformas aService
业务能力层
I-PaaS
IntegrationPlatform asaService
技术组件层
AU
AbilityUnit
能力单元
BU
BusinessUnit
业务单元
APP-KEY
APP-KEY
应用ID
APP_SECRET
对于BU来说,A-PaaS运营支撑平台呈现业务标准化能力,屏蔽各能力提供平台差异化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内部各类AU提供规范服务接入,A-PaaS运营支撑平台是公司平台化运营的基础业务能力体系。
本规范主要是针对A-PaaS能力开放平台对外提供的服务接口规范;
1.4参考文献
1.5缩略语与术语
1.5.1缩略语
采用HTTP传输协议,并采用RESTFUL风格的服务访问方式。
POST把提交的数据则放置在HTTP包的包体中。
所有参数值需要转换为UTF-8编码。
支持POST请求方式的API接口,所需要拼接的URL格式示例如下:
(服务名称)/xx(版本号)?
2.2.2调用方式
通过HTTP POST请求方式进行API调用,并根据API规范拼接正确的URL,就能够办理相应业务或取得相应数据。
app_secret值拼接到上面的字串中后面,加入app_secret值为B2732427,最终得到:
参数名和参数值链接后,得到拼装字符串:
app_keyabcserial_number912321eqwrwqqtimestamp2016-03-2512:12:12 187
2.拼接app_secret
app_secret为应用申请时分配的App密钥,不在URL中传递,双方配置在自己系统中,用于计算sign值,增强安全性。
为构建平台和应用间桥梁,A-PaaS能力体系应运而生,在2015年IT整体规划中,参照IT三层架构总体规划,进一步将各类公共业务能力进行沉淀,形成应用能力层(A-PaaS),通过A-PaaS实现IT、数据、运营、应用能力的复用和整合,促进集中统一运营红利释放。
各类业务单元(BU)作为A-PaaS能力使用方,获得更加透明、标准化的平台能力支撑,通过平台+业务应用新的IT模式,最大程度发挥自身运营灵活性,并也可实现自身能力复用、沉淀。各类能力单元(AU)做为A-PaaS能力提供方,视角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由系统建设组织者逐步变为公共能力的生产者或运营者,可以专注能力潜力挖掘,打造更有价值的能力。
1.2范围
此文档是A-PaaS能力开放平台对外提供的服务接口规范,适用于所有通过API和SDK方式调用开放能力的场景。所有业务应用需要按照此规范要求进行服务调用,并根据返回结果做适当的业务处理。
1.3平台介绍
A-PaaS运营支撑平台是面向业务单元的一个能力视图,是具体的服务、管理、交易平台,包括能力商店、能力开放平台、应用部署环境管理。通过能力商店实现能力提供统一管理,所有开放能力均在能力商店上架,统一管理,统一订购;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实现能力开放,对第三方、子公司、省分BU、总部BU提供统一能力调用;通过应用部署环境管理,为创新应用提供自助式分布式部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