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趣味课

合集下载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11.1节《趣味数学生活》及11.2节《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详细内容为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例题讲解:针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解题步骤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2. 内容:(1)生活中的数学现象(2)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解题步骤及方法(4)随堂练习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a. 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0元钱,他想买一本价值5元的故事书和一支价值x元的钢笔,请问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b.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3)思考题: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2. 答案:(1)答案不唯一,举例合理即可。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三节《趣味数学生活》。

主要内容包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5分钟)详细讲解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趣味数学生活》的内容,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两个典型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2. 主要内容: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生活中的物品价格,求出总价。

(2)测量房间的长、宽、高,计算体积。

2. 答案:(1)总价 = 单价× 数量(2)体积 = 长× 宽× 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二章“数的奥秘”中的2.3节“神奇的数字魔法”。

内容包括:数的神奇性质、数字谜语、数学游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的神奇性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解决数字谜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谜语的理解与解答。

教学重点:数的神奇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数字卡片、白板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数字魔术,引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讲解数的神奇性质,如完全数、亲和数等。

b. 举例说明数字谜语的解答方法。

c. 介绍数学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字的趣味性。

3. 例题讲解:a. 解答数字谜语:“一个两位数,它的倒序数是它自己的两倍,这个数是什么?”b. 分析数的神奇性质,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解答数字谜语:“一个三位数,它的每个数字的立方和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b. 学生自主探究数的神奇性质,找出答案。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数字的神奇性质,分享彼此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数字魔法2. 内容:a. 数的神奇性质b. 数字谜语解答方法c. 数学游戏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找出5个完全数,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b. 解答数字谜语:“一个两位数,它的倒序数是它自己的两倍,这个数是什么?”2. 答案:a. 完全数:6、28、496、8128、33550336b. 答案:3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数字魔术和谜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数的神奇性质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b.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写数字谜语,与同学互相解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在讲解数的神奇性质时,应结合具体例子,如完全数、亲和数等,通过故事、历史背景或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

2024年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2024年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2024年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一数学教材《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第二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生活中的数学”,涉及数的分类、数的性质以及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分类及性质,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分类及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数的分类、数的性质以及数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测量长度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2)数的性质:奇偶性、整除性、质数与合数。

(3)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2. 数的性质:奇偶性、整除性、质数与合数。

3. 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4. 例题及解题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说明涉及到的数学知识。

(2)计算题:2^3 × 3^2 ÷ 6,并解释运算过程。

2. 答案:(1)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购物时计算价格,涉及加减乘除运算。

(2)2^3 × 3^2 ÷ 6 = 8 × 9 ÷ 6 = 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的分类、性质和运算。

2024年初中趣味数学标准教案七年级

2024年初中趣味数学标准教案七年级

2024年初中趣味数学标准教案七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趣味数学教材第七章《丰富几何世界》第二节“探索平面图形面积”。

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和应用。

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它们面积。

2. 教学新课(1)长方形面积计算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特征,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

(2)正方形面积计算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与长方形联系与区别,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

(3)三角形面积计算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 高÷ 2。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例题,讲解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面积:面积 = 长× 宽2. 正方形面积:面积 = 边长× 边长3. 三角形面积:面积 = 底× 高÷ 2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长方形面积:长为5cm,宽为3cm长方形;长为8m,宽为4m长方形。

(2)计算下列正方形面积:边长为6cm正方形;边长为10m正方形。

(3)计算下列三角形面积:底为4cm,高为3cm三角形;底为6m,高为4m三角形。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优质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优质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探索《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

我们将在教材第3章“数运算”中,深入学习生活中数学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与小数转换,百分比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到四则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比转换和应用。

2. 学会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

3. 培养同学们观察生活、发现数学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小数、百分比应用及四则运算。

难点: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烹饪食材分配等,引导同学们发现其中数学元素。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购物打折为例,讲解如何将折扣转换为小数或分数,并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同学们根据我提供实际问题,独立完成练习,巩固分数、小数、百分比应用。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四则运算应用于解决更复杂实际问题。

5.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2. 主要内容:分数、小数、百分比转换四则运算在生活中应用实际问题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华去超市购物,原价100元商品打8折,请计算折后价格。

(2)妈妈买2斤苹果,单价为5元/斤,请计算妈妈购买苹果总价。

2. 答案:(1)折后价格=100元×0.8=80元(2)总价=2斤×5元/斤=1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解数学在生活中应用。

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寻找身边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同时,鼓励同学们多参加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提高自己数学素养。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代数表达式,为解决更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教案教案: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第一章《数学与生活》的第三节《生活中的数学》。

本节主要介绍负数及其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负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负数的运算规则。

难点: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负数,如温度低于零度、负债等。

2. 讲解负数的定义:负数是小于零的数,用负号“”表示。

3. 介绍负数的表示方法:在数轴上,负数位于原点的左侧。

4. 讲解负数的运算规则:(1)加法: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保持不变。

(2)减法:减去一个负数相当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3)乘法: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一个负数乘以一个正数,结果为负数。

(4)除法:一个负数除以一个正数,结果为负数;一个负数除以一个负数,结果为正数。

5.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负数的运算规则。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负数运算规则的理解。

7. 应用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负数应用实例,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负数的定义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负数的运算规则七、作业设计(1)小明的温度计显示5℃;(2)小红欠小明10元钱。

(1)3 + 2 = ?(2)5 (2) = ?(3)(2) × 4 = ?(4)6 ÷ 2 =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讲解负数的运算规则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精品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精品教案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十章《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数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章节为第1节“有趣的数字”和第2节“身边的数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和数字,增强数学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数字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测量等,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第1节“有趣的数字”,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第2节“身边的数学”,通过实例分析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趣味数学生活中数学》2. 内容:(1)有趣的数字(2)身边的数学(3)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5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

(2)简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描述:小明家的客厅长6米,宽4米,他想用方砖铺满整个客厅地面,每块方砖的边长为0.5米,请问需要多少块方砖?(1)略(2)略(3)需要48块方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分数
• 4. 风筝跑了(打一数学名词)
线段
• 8. 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七上八下
• 5. 七天七夜(打一个数学名词)
周长
• 6. 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个数 学名词)
相等
• 7.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9+999×999
2. 趣味小故事
有一天,质数和合数两个人聊天。质数说:“ 在我们质数的大家庭里,大家都非常有个性 ,2姐的身材好,3姐长的像耳朵,7哥长得像 镰刀· · · 我们除了1这个共同的血脉,我们都与 众不同”;合数听完指数的话,想了一下,说 道:“你们与众不同,特色鲜明,这样很好, 可是我们合数家很温馨,很多成员之间都沾 亲带故,你来我往,好热闹”;然后,两人都 开心的笑着· · · 质数高兴着自己的独特,合数开心着自己融 合· · ·
负数的自述
•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 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负数。我家住在有理 数王国,全家3口人,大哥正数,小妹原点 ,还有我。我和大哥长得非常像,我只比他 多一撇小胡子,同学们可不要认错呀。我和 正数大哥的脾气相反,比如他想收入,我就 想支出;他要盈利,我就要亏损。
• 我们的家建在数轴上,大哥在右边,我在左边 ,小妹在中间。对于人们把右边视为正方向, 我很是嫉妒,就去找大哥理论。我俩争得面红 耳赤。这时,中间的小妹开口了,他说“负数 二哥,如果你一定要和大哥换的话,可不要后 悔呀!”又对正数说,“就请大哥搬到我左边 吧,在负方向也挺好的。”大哥同意了。第二 天,我俩换了过来,我住正方向,而他住进了 我的房子里,为负方向。这下可乱套了,有理 数王国的错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一个比一个 大。最后还是国王出面调解,说服我和大哥。 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换了回来。
0,1,1,2,3,5,8 ,· · ·
由0开始,随递推越来越大, 这有没有像极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越多学习,知识就越多的 积累,最后我们获得就越多, 越努力就越幸运。
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无处不 情怀;加减乘除基本法,酸甜 苦辣滋味多。如果数学是一个 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神秘, 严肃而有趣的· · · 数学是浪漫的,学数学是一场 “甜蜜”的修行。
• 从此我与大哥和睦相处,各自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 在商店的账簿里,这个月亏损了1000元,我就主 动记作-1000,下个月盈利了1000元,就把荣誉让 给大哥,记作+1000。在温度计的刻度上,也有我 和大哥的身影,他代表零上,我代表零下,这类事 情就算小事。在球类比赛中,赛后计算净胜球数, 更离不开我们哥俩。这还不算大呢,人们把海平面 的高度记为0,高于海平面记为正,大哥说了算; 低于海平面记为负,我兜着。吐鲁番盆地就是-155 米,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呀! • 同学们,欢迎你们经常到我们有理数王国来玩呀, 有趣的事情还多着呢!
3.趣味数学竞 赛
第一模块
•必答题
• 1根绳子对折3次,从中间剪开 ,共剪成多少段?
第二模块
抢答题
• 1.按照规律填空:
1, 1, 2, 3, 5, 8, 13, 21, (
)
34
• 2.一个裁缝,有一块16米长的呢料 ,她每天从上面剪下来2米,问第 几天,她剪下最后一段呢料
7天
• 3.考试作弊。打一数白
• 9对3说,我除了你,还是你; 4对2说,我除了2,还是2; • 1对0说,我除了你,一切都没 有意义;0对1说,我除了你, 就是孤独的自己 。
我的心就像自然数1, 不管站着,躺着,还是 倒过来,依然是1,不 会改变。
生活就像一个分数,如 果活得真,就会简简单 单,轻松自在。 如果活得假,就会托托 带带,超负荷着难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