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家庭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病护理课件

小儿腹泻的家庭护理
• 夏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其治疗一般
以门诊处理为主,故腹泻患儿家庭护理很 重要。首先是腹泻患儿的饮食调理:
• ①病期患儿不禁食。过去所谓“饥饿疗法”
其目的是减轻胃肠道负担,减少大便排泄 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严格的临床对 照研究证实,不禁食不会使腹泻病情加重, 不会延长病程。继续饮食可减少患儿体重 丢失,加快体力恢复,减少患儿营养不良 的发生,有利于康复。
小儿发生感冒时,做家长的一定要照医嘱做好 家庭护理。
• 其一般是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病儿年龄越小,
越是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 其二是按时服药。就大多数感冒而言,多数是
由于病毒所致,抗菌药物无效,特别是早期病毒 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 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服用 “百服咛”能较好地解除感冒引起发热、鼻塞、 咳嗽等不适,避免并发症发生,及早康复。
• 把衣服松开
解开扣子,尽量把衣服松开。
• 不要把手指等放进孩子嘴里
孩子不会咬自己的舌头。把手指、筷子、匙子等放进 孩子嘴里,反而更危险,请还要塞任何东西到婴儿的嘴里。
• 好好观察婴儿的情况
是什么样的抽风?持续了几分钟?是否有其他症状? 如:呕吐、发烧等。
• 第一次抽风后要马上就诊
单纯因发烧而引起的抽风称为高热惊厥,不一定表明 有严重疾病。但不能说发烧时的抽风现象都是良性抽风, 第一次抽风时,即使恢复正常也要马上去医疗。
作为家长首先要判断孩子是否生
病
• 烦躁不安(3岁以下) • 特别疲劳、精神不好 • 特别爱哭 • 脸色潮红或苍白 • 头痛或耳朵痛 • 皮疹
• 冒冷汗、寒战 • 肚子痛 • 胃口变差 • 大便的次数改变或形状
儿童常见病护理培训课件.ppt

• 让孩子感到凉快点儿
只让孩子身体并不能退烧。用凉毛巾可以让身 体凉快,孩子感到舒服的话,可用这种方法。
• 如室温闷热,温度超过35度,可用空调,
但温度不低于28度,最好不用电风扇吹向孩子。
ko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
额,2~3分钟换1次。
•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
儿童常见病护理
ko
身为一位治疗与照顾儿童的小儿科医 师,一定常会被问及宝宝生病的预防之道, 或是最近在流行什么疾病,怎样做才会使 小朋友不加入“流行”的行列中。
或许有些流行病防不胜防,或者根本就 防不了。话虽如此,如果做家长的稍微注 意一下最近的疫情动态。进而了解一 下此 类常见病病的来龙去脉,或许如孙子兵法 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及时防 范和护理,降低患病率。
• 婴儿躺着的时候,把上身稍抬高
在被子底下垫一些毛巾,把上身稍微抬高些,这样咳 嗽得厉害的时候,婴儿可以感到舒服一些,也可以缓解一 点呼吸困难。
• 痰堵住喉咙的时候喝水
因痰堵住喉咙而难受时,可以给孩子喝凉开水或果汁, 而且每次要少量,分多次喝,这样有利于化痰。
ko
• 保持室温,在室内增加湿度
室温突然变化,或者空气干燥时,咳嗽或咽部异样会 更严重。室内温度要保持一致,如果干燥可以挂湿毛或使 用加湿器来保持湿度。
发烧并伴有呼吸困难
发高烧的同时,脸色难看,而且呼 吸困难
呼吸困难,咳嗽声似远处的狗吠
ko
可能的原因
感冒、咽喉炎、扁桃腺炎 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哮喘 毛细性支气管炎 肺炎、脓胸、支原体肺炎
急性喉炎
咳嗽护理
• 咳嗽气喘时
只让孩子身体并不能退烧。用凉毛巾可以让身 体凉快,孩子感到舒服的话,可用这种方法。
• 如室温闷热,温度超过35度,可用空调,
但温度不低于28度,最好不用电风扇吹向孩子。
ko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
额,2~3分钟换1次。
•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
儿童常见病护理
ko
身为一位治疗与照顾儿童的小儿科医 师,一定常会被问及宝宝生病的预防之道, 或是最近在流行什么疾病,怎样做才会使 小朋友不加入“流行”的行列中。
或许有些流行病防不胜防,或者根本就 防不了。话虽如此,如果做家长的稍微注 意一下最近的疫情动态。进而了解一 下此 类常见病病的来龙去脉,或许如孙子兵法 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及时防 范和护理,降低患病率。
• 婴儿躺着的时候,把上身稍抬高
在被子底下垫一些毛巾,把上身稍微抬高些,这样咳 嗽得厉害的时候,婴儿可以感到舒服一些,也可以缓解一 点呼吸困难。
• 痰堵住喉咙的时候喝水
因痰堵住喉咙而难受时,可以给孩子喝凉开水或果汁, 而且每次要少量,分多次喝,这样有利于化痰。
ko
• 保持室温,在室内增加湿度
室温突然变化,或者空气干燥时,咳嗽或咽部异样会 更严重。室内温度要保持一致,如果干燥可以挂湿毛或使 用加湿器来保持湿度。
发烧并伴有呼吸困难
发高烧的同时,脸色难看,而且呼 吸困难
呼吸困难,咳嗽声似远处的狗吠
ko
可能的原因
感冒、咽喉炎、扁桃腺炎 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哮喘 毛细性支气管炎 肺炎、脓胸、支原体肺炎
急性喉炎
咳嗽护理
• 咳嗽气喘时
儿童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ppt课件

三、腹泻
护理 一多四不原则: 1、多补充水和电解质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2、不要禁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出现代谢紊乱,以 致病情迁延; 3、不要止吐 会影响胃内未消化食物的排出; 4、不要止泻应该补充因腹泻引起的机体脱水和营养 不足; 5、不滥用抗生素。
三、腹泻
护理 臀部护理原则: 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每 次排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小屁股,特别是注意肛 门和会阴部的清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 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 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 一些尿布疹膏。
温馨提示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对发热 宝宝要注意惊厥先兆,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已有过高热惊厥的宝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服用“鲁米那”,预防高热惊厥再度发生。 如果发现宝宝脸色不好、鼻翼煽动、口唇发 绀、精神差、不吃东西,口腔疱疹和皮疹需 要及时看医生。
温馨提示
“婴儿捂热综合症”又叫“蒙被综合症”, 多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刚降生不 久的新生儿。虽然此时婴儿的生理活动已开 始,但呼吸、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健全,对外 界环境适应力差,若衣被过暖或蒙被睡觉, 就会因温度过高而出大汗、面色苍白、高热、 抽搐、昏迷,甚至还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 育;如婴儿昏迷时间过长,惊厥次数过频, 则会引起智力呆滞、癫痫等严重后遗症。情 况特别严重者,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腹泻
病因 感染因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 过早喂食大量脂肪或淀粉类食品,特别是含高果糖的果汁 产生高渗性腹泻。对牛奶或大豆过敏引起过敏性腹泻。对 糖的消化吸收不良引起肠道腹泻。 (2)气候因素——由于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天 气过热或口渴饮奶过多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婴幼儿秋季常见疾病及居家护理课件

饮食不当
摄入不洁食物或过敏性食物,导 致肠道功能紊乱。
腹泻原因分析及预防举措
• 气候变化: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婴幼儿腹部 受凉易引起腹泻。
腹泻原因分析及预防举措
01
02
03
注意饮食卫生
保持餐具清洁,避免摄入 不洁或过敏性食物。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 高婴幼儿免疫力。
流行性感冒
症状较重,伴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需要及时就医并按医嘱 进行治疗。
处理原则
对于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普通感冒可通过家庭 护理缓解症状,而流行性感冒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家庭环境调整与舒适度提升方法
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避免接触途径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避免宝宝接 触毛绒玩具、宠物等;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户外活动, 避免接触过敏原。
鼻腔清洁和保湿方法
鼻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鼻腔,去除分泌物和过敏原,保持鼻腔通畅。
鼻腔保湿
涂抹适量凡士林或润唇膏在鼻孔周围,防止鼻腔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 ,避免过度干燥。
妥善保管宝宝的预防接种证明, 以备后续入学、入托等需要。
及时接种疫苗 注意接种禁忌
观察接种后反应 保留接种证明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及时带宝宝 接种疫苗,预防相关传染病。
接种疫苗后,密切观察宝宝的反 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治疗配合及注意事项源自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选用抗过敏药物、鼻 喷剂等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 量;注意观察宝宝症状变化,及时向 医生反馈;避免长期使用药物,以免 产生副作用。
摄入不洁食物或过敏性食物,导 致肠道功能紊乱。
腹泻原因分析及预防举措
• 气候变化: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婴幼儿腹部 受凉易引起腹泻。
腹泻原因分析及预防举措
01
02
03
注意饮食卫生
保持餐具清洁,避免摄入 不洁或过敏性食物。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 高婴幼儿免疫力。
流行性感冒
症状较重,伴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需要及时就医并按医嘱 进行治疗。
处理原则
对于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普通感冒可通过家庭 护理缓解症状,而流行性感冒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家庭环境调整与舒适度提升方法
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避免接触途径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避免宝宝接 触毛绒玩具、宠物等;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户外活动, 避免接触过敏原。
鼻腔清洁和保湿方法
鼻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鼻腔,去除分泌物和过敏原,保持鼻腔通畅。
鼻腔保湿
涂抹适量凡士林或润唇膏在鼻孔周围,防止鼻腔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 ,避免过度干燥。
妥善保管宝宝的预防接种证明, 以备后续入学、入托等需要。
及时接种疫苗 注意接种禁忌
观察接种后反应 保留接种证明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及时带宝宝 接种疫苗,预防相关传染病。
接种疫苗后,密切观察宝宝的反 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治疗配合及注意事项源自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选用抗过敏药物、鼻 喷剂等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 量;注意观察宝宝症状变化,及时向 医生反馈;避免长期使用药物,以免 产生副作用。
常见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PPT课件

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 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 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 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 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 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宝宝发热吃什么
对症护理
• 麻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而是要让宝宝多 喝水,并且进食一些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 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可酌用小量退热剂,避免急骤退热 而致虚脱。西药退热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 使用药物降温应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不要急于让 孩子的体温降至过低。
对症护理
• 麻疹发热的宝宝要多喝水,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 浴来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出来 • 宝宝麻疹发热时,爸爸妈妈要注意做好宝宝的皮肤 护理:宝宝出汗要及时擦干,衣被不要过厚过暖
幼儿园的预防措施 • 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 消毒; •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 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 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手足口病的治疗
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C; 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 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 的流食,饭后漱口。
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手足口病治疗前的个人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家庭护理PPT课件

体、增强体质、开窗通风、少去人群密集 的地方。
16
浙大儿院历年流感阳性率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阳性率(%)
55.00
+35例
2009
50.00
2010
45.00
2011
40.00
2012
2013
35.00
2014
30.00
2015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3Fra bibliotek4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8
感谢聆听
•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 主要症状:发热、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 和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 显,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 炎、肺炎等。
11
流行性腮腺炎
12
流行性腮腺炎
• 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 感染;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用具 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诺如病毒 • 流行性腮腺炎 • 水痘 • 流行性感冒
4
5
6
诺如病毒
7
诺如病毒
•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 传播,常在社区、学校、等处引起集体暴 发。
16
浙大儿院历年流感阳性率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阳性率(%)
55.00
+35例
2009
50.00
2010
45.00
2011
40.00
2012
2013
35.00
2014
30.00
2015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3Fra bibliotek4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8
感谢聆听
•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 主要症状:发热、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 和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 显,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 炎、肺炎等。
11
流行性腮腺炎
12
流行性腮腺炎
• 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 感染;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用具 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诺如病毒 • 流行性腮腺炎 • 水痘 • 流行性感冒
4
5
6
诺如病毒
7
诺如病毒
•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 传播,常在社区、学校、等处引起集体暴 发。
儿童春季常见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ppt课件

使用非处方药的方法
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避免超量或不足 量使用。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不见好转,应 及时就医。
处方药的选用与使用方法
选用处方药的原则
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 买和使用。家长在选用处方药时,应 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病情和症状, 以便医生能够开具合适的处方。
儿童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 不良生活习惯,易导致抵抗力
下降,引发疾病。
春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等 。
过敏性疾病
鼻塞、流涕、打喷嚏、喘息等 。
消化系统疾病
呕吐、腹泻、腹痛等。
皮肤疾病
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
02
儿童春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庭护理能够为孩 子提供一个温馨、健康的 成长环境,有助于预防疾 病和促进生长发育。
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家庭护理,家长可以 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病 情,避免病情恶化,减轻 医疗机构的负担。
增强亲子关系
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与 孩子之间的互动增加,有 助于增强亲子关系,促进 情感交流。
鼓励积极心态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 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疾病和康复过程。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家长应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关注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情感需 求和变化。
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家长应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心 理问题。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 疗。
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避免超量或不足 量使用。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不见好转,应 及时就医。
处方药的选用与使用方法
选用处方药的原则
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 买和使用。家长在选用处方药时,应 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病情和症状, 以便医生能够开具合适的处方。
儿童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 不良生活习惯,易导致抵抗力
下降,引发疾病。
春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等 。
过敏性疾病
鼻塞、流涕、打喷嚏、喘息等 。
消化系统疾病
呕吐、腹泻、腹痛等。
皮肤疾病
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
02
儿童春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庭护理能够为孩 子提供一个温馨、健康的 成长环境,有助于预防疾 病和促进生长发育。
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家庭护理,家长可以 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病 情,避免病情恶化,减轻 医疗机构的负担。
增强亲子关系
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与 孩子之间的互动增加,有 助于增强亲子关系,促进 情感交流。
鼓励积极心态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 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疾病和康复过程。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家长应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关注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情感需 求和变化。
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家长应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心 理问题。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 疗。
小儿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ppt

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 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 维传到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是人体的一种防御能力
发热
常见原因:鼻腔黏膜发炎、咽喉炎、 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 咳嗽吸入、异物引发呛咳
咳嗽类型:干咳 、湿咳 深咳、 浅咳
发热
宝宝咳嗽日常护理
1、增加休息,减少活动 2、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 3、饮食清淡,忌生冷油腻、辛辣 4、多喝白开水 5、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
发热
➢喂养 ➢通风
饮食宜清淡,不增加脾胃负 担,少吃多餐,不必强求孩 子进食 。 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 新鲜,室温不要太高 。
发热
➢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首选 冷敷方法: 冰袋、冷水,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 温水浴方法: 低于体温2℃的水,手足冰凉者热水浸手足、
热毛巾包裹手足、用双手揉搓手足 等办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保暖 的效果。
口服补液盐, 如没有口服补液盐,可用米汤 (或开水)500毫升+白糖10克 (1平匙 )+细盐1.75克(半啤酒盖) 煮2~3分钟代替。
发热
3. 家庭护理,细致观察
观察孩子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 脉搏等变化
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 观察大便次数、量及形状 每次大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 温开水冲洗肛门及周围 预防发生臀红及泌尿系感染。
小儿常见疾病的 家庭护理
➢发热 ➢咳嗽 ➢腹泻
发热
宝宝发热家庭护理
及早发现宝宝发热的小方法 1、摸
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 ,你的额角 接触宝宝的额角 2、看
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 不安或者没有食欲
发热
3、测 体温计量体温是最确切的 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
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 37.5-38℃为低度发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40.4℃为高热 超过40.5℃为超高热
是人体的一种防御能力
发热
常见原因:鼻腔黏膜发炎、咽喉炎、 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 咳嗽吸入、异物引发呛咳
咳嗽类型:干咳 、湿咳 深咳、 浅咳
发热
宝宝咳嗽日常护理
1、增加休息,减少活动 2、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 3、饮食清淡,忌生冷油腻、辛辣 4、多喝白开水 5、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
发热
➢喂养 ➢通风
饮食宜清淡,不增加脾胃负 担,少吃多餐,不必强求孩 子进食 。 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 新鲜,室温不要太高 。
发热
➢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首选 冷敷方法: 冰袋、冷水,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 温水浴方法: 低于体温2℃的水,手足冰凉者热水浸手足、
热毛巾包裹手足、用双手揉搓手足 等办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保暖 的效果。
口服补液盐, 如没有口服补液盐,可用米汤 (或开水)500毫升+白糖10克 (1平匙 )+细盐1.75克(半啤酒盖) 煮2~3分钟代替。
发热
3. 家庭护理,细致观察
观察孩子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 脉搏等变化
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 观察大便次数、量及形状 每次大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 温开水冲洗肛门及周围 预防发生臀红及泌尿系感染。
小儿常见疾病的 家庭护理
➢发热 ➢咳嗽 ➢腹泻
发热
宝宝发热家庭护理
及早发现宝宝发热的小方法 1、摸
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 ,你的额角 接触宝宝的额角 2、看
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 不安或者没有食欲
发热
3、测 体温计量体温是最确切的 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
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 37.5-38℃为低度发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40.4℃为高热 超过40.5℃为超高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提纲
• 常见春季疾病的防治 • 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 • H7N9禽流感简介
春季疾病的防治
• 呼吸道感染 • 常见春季传染病 • 过敏性疾病
上呼吸道
•鼻 • 鼻窦 •咽 • 咽鼓管 • 会厌 •喉
疱疹较小且表皮较厚; 离心性分布,手足为多; 皮疹数目少; 皮疹形态单一 。
疱疹较大且皮较薄、 早期透亮; 全身分布,头颈、 躯干部为多; 疱疹数目多, 可达数百个; 疱疹形态大小多样。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 由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 • 表现为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 • 治疗:按细菌性脑膜炎治疗,主要是抗感
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管理
咳嗽
– 咳嗽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 – 咳嗽是常见症状之一,是求医的重要原因 – 有急性与慢性咳嗽 – 有非感染性咳嗽和感染性咳嗽
几个健康提示
• 咳嗽不必都用药(要看是否影响生活) • 不要乱用止咳药(多用祛痰药) • 慢性咳嗽慎选药(要尽量查明病因) • 预防咳嗽注意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临床表现
•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发绀 • 严重者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言
语不能 • 胸廓饱满,呼气相哮鸣音 • 反复发作可有胸廓畸形、营养发育落后
治疗
• 治疗目的:尽可能减轻发作症状、减少发作 次数、预防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维持正常肺 功能
• 治疗原则: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 • 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 缓解期: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
普通感冒
腺病毒、合胞病毒等 多为散发 局部(鼻腔、咽喉)
渐进 常为低热 喷嚏、鼻塞 咽喉痛 轻度 康复快 轻
预防
•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高发季节前2-4个月接种) • 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
随地吐痰 • 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
(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将手擦净 • 避免与他人公用水杯、餐具、毛巾和牙刷等物品 • 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空气流通,教室开窗时要注意保暖 •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营养和休息,增强机体免疫力。 •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采取措施(如带
染,控制颅内压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
• 病原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 传染源: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 • 传播途径-飞沫、唾液 • 腮腺肿胀之前1周及之后9天具有传染性 • 易感人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过敏性疾病
丘疹性荨麻疹
发热
• 本质上发热不是一种疾病 • 是一种防御机制 •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
• 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 • 许多炎性细胞起作用
--肥大细胞、嗜酸细胞、T 淋巴细胞
• 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 反复发作的症状
– 喘息、咳嗽、胸闷、气急 • 气道阻塞呈可逆性
诱发因素
• 呼吸道感染:病毒、支原体 • 变应原:螨、花粉、动物皮毛、蟑螂等 • 饮食:牛奶、鸡蛋白、坚果、海鲜等 • 空气污染:室外、吸烟 • 地理因素和气候改变 • 其他:运动、药物
口罩)、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避免传染他人。
麻疹
• 烧三天,出三天,免三天 •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 发热、皮疹、卡他症状 • 出疹前后5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如果合
并肺炎,应延长5天
麻疹的皮肤表征 麻疹引致的口腔表征—柯氏斑
水痘
早期透明水疱 ↘
伴有感染
↙
水痘与手足口病皮疹的区别
手足口病
水痘
治疗
• 选择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 • 给予充足的水分 • 祛痰止咳 • 退热、平喘 • 慢性和反复性要查明原因
肺炎
• 肺炎是各种病原体和其他因素(如吸入、 过敏等)等导致的肺实质和(或)肺间质 的炎性病变
•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和肺部 固定的细湿啰音
• 严重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 消化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春季常见传染病
• 流感 • 麻疹 • 水痘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
流感
流感
• 病原体 流感病毒
• 流行
爆发流行或大流行
• 症状
全身
• 发病早期 急骤
• 发热
高热(>38℃)
• 临床表现 头痛、肌肉酸痛
咽喉痛和咳嗽
• 严重程度 全身虚弱
• 病程
全身不适1~2周
• 并发症 严重如肺炎
咽炎、扁桃体炎
病因
• 病毒占99%以上:鼻病毒、RSV、流感V、 副流感V、腺V、柯萨奇V等;
• 继发细菌感染:链球菌、肺炎球菌、葡 萄球菌、嗜血菌
• 支原体
临床表现
➢一般上感:症状、体征、病程3-5天 ➢重症:高热、惊厥、中毒貌、烦躁不安、 扁桃体渗出、淋巴结肿大、疼痛 ➢婴幼儿表现:高热、惊厥、消化系统紊
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 境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利
• 增强免疫功能 • 抑制病原微生物
弊
• 症状: 发热 咳嗽 气促 细湿罗音 • 胸片
诊断
• 轻重 • 并发症 • 病原
治疗
三
• 一般疗法:室温、湿度、
分
饮食、输液
•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翻身拍背、
治 疗
体位引流、吸痰、雾化吸
、
入
七
• 氧疗
• 对症:降温;镇静;止咳、 化痰、平喘剂
分 护
• 抗生素的选择
理
支气管哮喘
乱、腹痛等
并发症
• 向邻近器官蔓延:中耳炎、鼻窦炎等 • 向下蔓延:支气管炎、肺炎等 • 其他:肾炎、风湿热等
治疗
• 一般治疗:休息、饮水 • 抗病毒:病毒唑、中药制剂等 • 对症: 退热、止咳祛痰 • 抗生素: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症者 • 局部治疗:眼炎、鼻炎、咽炎处理
支气管炎
• 急性、反复性、慢性 • 咳嗽为主要表现,痰多或少 • 可伴有发热,无呼吸困难 • 听诊两肺可有痰鸣音和干罗音 • 胸片正常或有肺纹理改变
• 气管 • 支气管 • 细支气管 • 肺泡管 • 肺泡
下呼吸道
呼吸道免疫特点
• 纤毛运动差 • 咳嗽反射差 • 免疫球蛋白含量低 •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解剖特点 生理特点 免疫特点
•呼吸道感染机会多 •一旦感染、病情较重
上呼吸道感染(URI)
• 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 四季均发 • 别称:上感、感冒、急性鼻咽炎、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提纲
• 常见春季疾病的防治 • 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 • H7N9禽流感简介
春季疾病的防治
• 呼吸道感染 • 常见春季传染病 • 过敏性疾病
上呼吸道
•鼻 • 鼻窦 •咽 • 咽鼓管 • 会厌 •喉
疱疹较小且表皮较厚; 离心性分布,手足为多; 皮疹数目少; 皮疹形态单一 。
疱疹较大且皮较薄、 早期透亮; 全身分布,头颈、 躯干部为多; 疱疹数目多, 可达数百个; 疱疹形态大小多样。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 由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 • 表现为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 • 治疗:按细菌性脑膜炎治疗,主要是抗感
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管理
咳嗽
– 咳嗽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 – 咳嗽是常见症状之一,是求医的重要原因 – 有急性与慢性咳嗽 – 有非感染性咳嗽和感染性咳嗽
几个健康提示
• 咳嗽不必都用药(要看是否影响生活) • 不要乱用止咳药(多用祛痰药) • 慢性咳嗽慎选药(要尽量查明病因) • 预防咳嗽注意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临床表现
•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发绀 • 严重者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言
语不能 • 胸廓饱满,呼气相哮鸣音 • 反复发作可有胸廓畸形、营养发育落后
治疗
• 治疗目的:尽可能减轻发作症状、减少发作 次数、预防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维持正常肺 功能
• 治疗原则: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 • 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 缓解期: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
普通感冒
腺病毒、合胞病毒等 多为散发 局部(鼻腔、咽喉)
渐进 常为低热 喷嚏、鼻塞 咽喉痛 轻度 康复快 轻
预防
•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高发季节前2-4个月接种) • 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
随地吐痰 • 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
(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将手擦净 • 避免与他人公用水杯、餐具、毛巾和牙刷等物品 • 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空气流通,教室开窗时要注意保暖 •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营养和休息,增强机体免疫力。 •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采取措施(如带
染,控制颅内压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
• 病原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 传染源: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 • 传播途径-飞沫、唾液 • 腮腺肿胀之前1周及之后9天具有传染性 • 易感人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过敏性疾病
丘疹性荨麻疹
发热
• 本质上发热不是一种疾病 • 是一种防御机制 •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
• 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 • 许多炎性细胞起作用
--肥大细胞、嗜酸细胞、T 淋巴细胞
• 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 反复发作的症状
– 喘息、咳嗽、胸闷、气急 • 气道阻塞呈可逆性
诱发因素
• 呼吸道感染:病毒、支原体 • 变应原:螨、花粉、动物皮毛、蟑螂等 • 饮食:牛奶、鸡蛋白、坚果、海鲜等 • 空气污染:室外、吸烟 • 地理因素和气候改变 • 其他:运动、药物
口罩)、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避免传染他人。
麻疹
• 烧三天,出三天,免三天 •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 发热、皮疹、卡他症状 • 出疹前后5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如果合
并肺炎,应延长5天
麻疹的皮肤表征 麻疹引致的口腔表征—柯氏斑
水痘
早期透明水疱 ↘
伴有感染
↙
水痘与手足口病皮疹的区别
手足口病
水痘
治疗
• 选择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 • 给予充足的水分 • 祛痰止咳 • 退热、平喘 • 慢性和反复性要查明原因
肺炎
• 肺炎是各种病原体和其他因素(如吸入、 过敏等)等导致的肺实质和(或)肺间质 的炎性病变
•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和肺部 固定的细湿啰音
• 严重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 消化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春季常见传染病
• 流感 • 麻疹 • 水痘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
流感
流感
• 病原体 流感病毒
• 流行
爆发流行或大流行
• 症状
全身
• 发病早期 急骤
• 发热
高热(>38℃)
• 临床表现 头痛、肌肉酸痛
咽喉痛和咳嗽
• 严重程度 全身虚弱
• 病程
全身不适1~2周
• 并发症 严重如肺炎
咽炎、扁桃体炎
病因
• 病毒占99%以上:鼻病毒、RSV、流感V、 副流感V、腺V、柯萨奇V等;
• 继发细菌感染:链球菌、肺炎球菌、葡 萄球菌、嗜血菌
• 支原体
临床表现
➢一般上感:症状、体征、病程3-5天 ➢重症:高热、惊厥、中毒貌、烦躁不安、 扁桃体渗出、淋巴结肿大、疼痛 ➢婴幼儿表现:高热、惊厥、消化系统紊
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 境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利
• 增强免疫功能 • 抑制病原微生物
弊
• 症状: 发热 咳嗽 气促 细湿罗音 • 胸片
诊断
• 轻重 • 并发症 • 病原
治疗
三
• 一般疗法:室温、湿度、
分
饮食、输液
•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翻身拍背、
治 疗
体位引流、吸痰、雾化吸
、
入
七
• 氧疗
• 对症:降温;镇静;止咳、 化痰、平喘剂
分 护
• 抗生素的选择
理
支气管哮喘
乱、腹痛等
并发症
• 向邻近器官蔓延:中耳炎、鼻窦炎等 • 向下蔓延:支气管炎、肺炎等 • 其他:肾炎、风湿热等
治疗
• 一般治疗:休息、饮水 • 抗病毒:病毒唑、中药制剂等 • 对症: 退热、止咳祛痰 • 抗生素: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症者 • 局部治疗:眼炎、鼻炎、咽炎处理
支气管炎
• 急性、反复性、慢性 • 咳嗽为主要表现,痰多或少 • 可伴有发热,无呼吸困难 • 听诊两肺可有痰鸣音和干罗音 • 胸片正常或有肺纹理改变
• 气管 • 支气管 • 细支气管 • 肺泡管 • 肺泡
下呼吸道
呼吸道免疫特点
• 纤毛运动差 • 咳嗽反射差 • 免疫球蛋白含量低 •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解剖特点 生理特点 免疫特点
•呼吸道感染机会多 •一旦感染、病情较重
上呼吸道感染(URI)
• 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 四季均发 • 别称:上感、感冒、急性鼻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