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通信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通信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通信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通信基础

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各组成单元的主要功能信号是消息或者信息的传输载体。

简述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信息是消息的内涵。消息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传输载体。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的核心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传输媒质(信道)、接收设备、信宿5部分。

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成非电量—电量的转换。根据消息种类的不同,信源可以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的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集中表示。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信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还原成消息。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的功能:一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

二是去除冗余(不需要)信息,提高传输的有效性。

信源译码的主要功能: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

3.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

3、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加工、变

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

缺点:1、比模拟通信占用更宽的信道带宽。

2、数字通信对同步要求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不过,随着新的带宽传

输媒质的采用和超大规模继承电路的发展,数字通信的这些缺点已经弱化。

4,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和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等。

按信号特征分类:

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照调制方式分:

基带系统和调制(带通)系统

按照传输媒介: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按照工作波段分类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光通信系统等。

5,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特征。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周期是定义在时间区上,每隔一段时间间隔按相同规律重复变化的信号。非周期是不具有重复性的信号)

6,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模拟信号是指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不可数,无穷多)的,如电话机送出的语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只可能取有限个、可数个值,如电报信号,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

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模拟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用传输带宽来衡量,可靠性可用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来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来衡量。

7,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的关系

基带指信号从零频开始到几兆赫兹,如语音信号的频谱范围为300~3400hz,图像信号为0~6Mhz。

由于基带信号具有较低的频率分量,不宜通过无线信道传输,所以需要通过调制把基带信号搬移到更高频率处,使其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带通信号指通过调制以后的信号,又称已调信号

无论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都有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之分。因此,相应又数字(或模拟)基带传输系统和数字(或模拟)带通传输系统。

10, 有线信道的类型,无线信道中电磁波的传输方式

有线信道:

明线(open wire)、对称电缆(dymmetrical cable)、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光纤等。

对称电缆(双绞线电缆):屏蔽(STP)和非屏蔽(UTP)双绞线。

光纤:优点,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耐腐蚀,成本低传输损耗低。

无线信道无线信道是是指可以传输电磁波(包括光波)的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电磁波的传输方式主要有3种:

地(面)波(ground wave)传播。地波指频率较低(大约2MHz以下)的电磁波,有绕射能力。是调幅广播的传输方式。

天波(sky wave)传播。在高频(2-30MHz)波段,电磁波能够被电离层放射。

视线(line of sight)传播。频率高于30MHz的电磁波将穿透电离层,不能被反射回来。此外,它沿地面绕射的能力也很小。所以,它只能类似光波、微波那样作视线传播。

散射传播分为电离层散射、对流层散射和流星余迹散射三种。

11、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无差错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广义信道: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是一种连续信道,编码信道是一种离散信道。

12,香农公式:

对于带宽有限,平均功率有限的高斯白噪声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C bit/s)为

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 Blog2(1+ S/ N )

B为信道带宽(HZ)S为信号功率(W)N为噪声功率(W)

香农公式结论:

1、信道C受B、S、N的限制。

2、提高信噪比可以增大信道容量。

3、若噪声功率趋于零,则信道容量趋于无穷大。

4、增加信道带宽可以增加信道容量,但不能使信道容量无限制增大。因为信道容量值有极限。

5、信道容量C一定时,信道带宽B和信噪比S/N之间可以互换。

12, 波特率、比特率、频带利用率和误码率的定义

码元速率小于等于信息速率。码元速率RB

RB= 1/T T表示周期或间隔,单位:波特(Baud)

信息速率(比特率)Rb Rb = RB log2M ,单位:比特/秒(bit/s)

*待修改码元速率不变求信息速率:*log2M 信息速率不变求码元速率:/ log2M

频带利用率:在比较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时,不能单看它们的传输速率,还应考虑所占用的频带宽度,因为两个传输速率相等的系统其传输效率并不一定相同。

频带利用率:ηb=Rb /B 或η=RB /B 或ηb=ηlog2M

误码率Pe:指接收错误码元数占总码元数的比例。码元在传输中被传错的概率。Pe=错误码元数/传输总码元数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单工: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广播,遥测,遥控等;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可以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普通对讲机;半双工数据传输是双向不同时传输。

全双工: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电话,手机通信。

13、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并行:将代表信息的数据代码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串行:将数据代码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14、噪声的种类和危害

热噪声是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无差错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15,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频分复用(FDM)按照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在FDM中,信道带宽被分割成多个相互不重叠的频段(子信道),每路信号占据一个子信道,并且各路之间必须留有未被使用的频带(保护频带)进行分隔,以防止重叠。

时分复用(TDM)是利用分时方式来实现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多路信号的方法。

在TDM中,各路信号按分配的时隙依次定时传送,即在任意时刻上信道中只有一路信号在传输。TDM的特点是各路信号在频率上是重叠的,而在时间上是分开的,即任一时刻上,

信道中只有一路信号在传输。

FDM的特点是各路信号在频率上是分开的,即频谱互不重叠,而在时间上是重叠的。

码分复用

码分复用中,各路信号码元在频谱上和时间上都是重叠的,但是不同用户传输的信号是靠不同的正交编码序列来区分。

波分复用光通信的复用技术,原理和频分复用类似。

应用1,正弦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的含义,关系和计算正弦信号(也称正弦波)是一种最基本的周期信号,

3个参量描述:振幅,周期或频率,相位。试述正弦波

3个参量的含义。振幅—波形的瞬时高度。频率—每秒完成的循环次数(一个循环就是一个周期)。相位—沿时间轴的波形偏移量。

随机信号:也称之不确定信号,其在实际发生之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研究正弦波的意义、研究信号频谱的意义

1,根据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理论,任何复合信号都可以分解为多个正弦波的组合形式。

2,在调制系统,常选正弦波作为载波,以用来携带信息。也就是说,通过调制技术,可以将携载在正弦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上。

研究信号频谱的意义:

第一:在越来越拥挤的射频波段内,要容纳的用户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考

虑每个用户所需要的频谱宽度。

第二:从通信设备的设计角度看,设计出的电路,既要有足够的带宽让信

号通过,又要能够尽可能抑制住噪声。

3,信号带宽计算。

信号频谱是指它所包含的所有频率分量的集合,并且通过频域图表示。换

句话说频谱就是描述信号幅度(或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图。在物理形

态上,信号可以表现为一种时间波形或频谱。

4,信号带宽是指信号占有的频率范围。等于信号的最高分量与最低频分量的频率差。B = fH -fL B为带宽fH信号的最高频率fL为信号的最低频率

2010年对于模拟信号,其带宽应小于它占用的的信道带宽,即信道带宽

必须大于信号带宽;对于数字信号,它占用的信道带宽可以小于信号带宽

5,一个M进制码元所含信息量的计算。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400bit/s,接收端在1小时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

统的误码率。解:码元速率=2400/ log2 4=1200 Baud 误码率

Pe=216/(0.5*60*60*1200)=0.0001

第二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及其传输识记

1,低通抽样定理,抽样速率应满足的条件。

低通抽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fH)内的模拟信号m(t)如果以T≤1/2fH的间隔对它抽样,则m(t)将被抽样值完全确定。

对于频带限制在0≤f<fH 内的低通模拟信号,抽样速率fs≥2f H。

典型电话信号的最高频率通常限制在3400Hz,而抽样频率通常采用8000Hz。

2,PCM信号的比特率和传输宽带

PAM是脉冲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按抽样定理进行抽样得到的信号ms(t)就是一个PAM信号。

PCM是一种典型的语音信号数字化的编码方式。它是将模拟信号变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常用方法。64kbit/s的PCM编码在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和数字微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把话路速率低于64kbit/s的编码方法称为语音压缩编码技术。

3,不过载条件和编码范围

不发生过载条件为:|d/dt * m(t)|max≤σfS 不发生过载的信号临界振幅为Amax=σfS/ωk

编码范围:σ/2≤A≤σfS /ωk σ/2是起始编码电平

4、二元码单、双、单极性归零和非归零、双极性归零码、差分码(数字信号基带频谱)

单极性码(NRZ):用高电平和零电平表示‘1’和‘0’,频谱含有直流分量和丰富的低频分量,所以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因此不适应交流耦合的远距离传输,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极近距离的数据传输。

双极性码(NRZ):用正电平和负电平表示‘1’和‘0’,这种码型中不存在零电平,频谱中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并且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电平,因而不易受信道特性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强,RS232接口使用的是该标准。

单极性归零码:信号电平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总要回到零电平。归零波形的占空比τ/TS 为50%。含有定时频率分量,是其他码型提取同步信息时常才有的一种过渡波形。归零(RZ)的含义是脉冲宽度τ小于码元宽度TS,即占空比τ/TS <1。

非归零(NRZ)的含义是脉冲宽度τ等于码元宽度TS ,即占空比τ/TS =1。

半占空比含义是占空比τ/TS =1/2。数字双相码(曼彻斯特码):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表示0,用其反向波形表示

一、编码规则:1-10;0-01。i

领会

1,自然抽样PAM和平顶抽样PAM的特点

模拟脉冲调制是以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作为载波,用模拟基带信号m(t)去控制脉冲序列的某个参量(振幅,宽度和位置),使其随m(t)的规律变化。

自然抽样又称曲顶抽样,它是指抽样后信号的脉冲顶部与原模拟信号波形相同。

平顶抽样又称瞬间抽样,它与自然抽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抽样后信号中的脉冲顶部是平坦的,脉冲幅度等于瞬时抽样值。

PCM是一种典型的语音信号数字化的编码方式。它是将模拟信号变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常用方法。

2,数字化过程的三个步骤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目的是使模拟信号能够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特别是能够和其他数字信号一起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中同时传输。

模/数(A/D)的3个步骤:抽样、量化、编码

抽样:是按抽样定理把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时间上离散的抽样(PAM)信号;

量化:是把幅度上仍连续(无穷多个取值)的(PAM)抽样信号进行幅度离散化,即制定有限个(M个)量化电平,把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表示;

编码:则是用二进制编码组表示量化后的信号(PCM) 电平。

3,均匀量化的特点和缺点

均匀量化的特点是量化间隔相同,缺点是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低。

4,非均匀量化的特点和优点

非均匀量化:量化间隔△v随信号抽样值的大小而变化。信号抽样取值小时,量化间隔△v也小,信号抽样取值大时,量化间隔△v也变大。

这样就可以在保证编码位数不变时,以减小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2009年非均匀量化优点2010 语音压缩编码方法有DPCM、ADPCM、Δm 等。

压缩编码的目的是降低数字电话信号的比特率、减小传输带宽。

编码:把量化后的有限个信号电平值变换成二进制码组的过程称为编码。逆过程称为解码或译码。

5, Δm 的基本原理p68 Δm 序列中的每个比特表示相邻抽样值的差值极性。Δm与PCM编码方式相比,具有编译码设备简单,低比特率时的量化信噪比高,抗误码率特性好等优点,在军事和工业部门的专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6,选码原则1)对于低频传输特性差的信道,基带信号的频谱中应不含直流分量,w 且低频分量要小。2)便于从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息。

3)高频分量尽量少,以节省传输频带,如多电平码。

4)抗噪声性能号。如双极性码的抗噪声性能就比单极性码好。

5)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

6)编译码设备要尽可能简单等。

7,研究基带信号频谱的意义

通过频谱分析,可以了解信号需要占据的频带宽度,它所包含的频谱成分,有无直流分量,有无定时分量等。综上分析,研究基带信号的功率频谱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连续谱来确定信号波形的带宽,另一方面根据它的离散谱是否存在这一特点,明确能否从信号中直接提取定时分量。矩形脉冲谱的第1个零点带宽位B=1/τ

8,单极性和双极性信号的频谱

9,码间串扰现象

码间串扰(ISI)是由于数字基带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导致接收脉冲的波形展宽和拖尾,使接收脉冲之间发生交叠。前面脉冲的拖尾蔓延到相邻码元的抽样时刻上,从而干扰了信号检测过程。20092010

应用

1,A律13折线PCM编码p63 13折线产生是非均匀量化的基本点出发的。设法用13段折线逼近A=87.6 的A律压缩特性。

2,采用15折线逼近μ律压缩特性,一般取μ=_255__。

3,双相码和CMI码的编码方法和主要特点。

无直流分量,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并具有一定的自检能力。

4,AMI码和HDB3码的编码方法和主要特点?

常用于A律PCM四次群以下的接口码型。

5,观察眼图的方法,眼图的主要用途。

可以定性地反映码间串扰的程度,当?眼睛?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小,当眼睛闭合时,表示码间串扰大。眼图是估计和观察系统性能实验的手段,通过示波器可以看出码间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程度。

7. PCM信号的比特率为R b=fsN=2fhN

8.语音压缩编码方法有DPCM,ADPCM,?M。

压缩编码的目的是降低数字电话信号的比特率,减小传输带宽。

?M实际是DPCM的特例,具有编译码设备简单,低比特率时的量化信噪比高,抗误码特性好等优点。一般用于专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中

9.常用的线路码型有:二元码,三元码和多元码,它们都归属于数字基带信号。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通信系统就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0.单极性码的频谱中含有直流分量和丰富的低频分量,不利于传输。

双极性码的频谱中不含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且扛干扰能力强。

11.归零的含义是脉冲宽度t小于码元宽度Ts,即占空比t/Ts<1

12.什么是眼图,它有什么用处?由眼图模型如何确定抽样时刻,噪声容限?

是一种估计和观察系统性能的实验手段,可以定性的反应码间串扰的程度。

最佳抽样时刻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抽样时刻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一半为噪声容限

第三章:

调制和解调识记

1、幅度调制的定义和分类。

模拟调制分为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幅度调制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波的振幅,使其随基带信号的规律作线性变化。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保持不变。

幅度调制包括调幅(AM),双边带(DSB),单边带(SSB)和残留边带(VSB)。

角度调制包括调频(FM)和调相(PM)。

调频和调相中,载波的幅度保持恒定不变。

幅度调制中,载波的振幅随基带信号振幅而变化。

在频率调制中,载波的频率随基带信号振幅而变化。

在相位调制中,载波的相位随基带信号振幅而变化。

角度调制,是指高频载波的频率或相位按照基带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它是一种非线性调制,已调信号的频谱不再保持原来基带频谱的结构。包括调频(FM)和调相(PM)。

若使载波的频率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称为频率调制或调频FM;

若使载波的相位随基带信号而变化,称为相位调制或调相PM。

与幅度调制相比,频率调制最突出的优势是具有较高的抗噪声性能,但代价是占用比幅度调制信号更宽的带宽。

2、AM、DSB、SSB、VSB的特点与应用。

AM特点和应用:

1)由时间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m(t)|max≤A0时,AM波的包络与基带信号m(t)的形状完全一样,故可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进行解调

2)AM的频谱由载频分量和上、下对称的两个边带组成,因此,AM信号时含有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它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即:BAM=2fH FH是基带信号的带宽

3)AM的优点在于解调器简单,(广泛应用,中短波调幅广播)

4)AM的缺点是调制效率很低(即功率利用率很低),因为它所含的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却要占用一半以上的信号功率

DSB特点与应用:

1)DSB信号的包络不与m(t)成正比,故不能用包络检波,而要用相干解调。

2)DSB信号带宽与AM相同BDSB=BAM=2fH

3)调制效率高(100%)(不存在载波分量,全部功率用于信息传输)

4)应用场合较少。(用于调频立体声广播中的差信号调制,彩色电视系统中的色差调制)

SSB特点与应用:

1)优点1:SSB对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所需的带宽为DSB的一半:BSSB=1/2BDSB=fH 2)优点2:SSB低功耗和设备重量减轻(由于不传送载波和另一个边带所节省的功率)3)缺点:SSB由于节省带宽,需要复杂的技术。滤波法的技术难点是陡峭的边带滤波特性难于实现。相移法的技术难点在于宽带相移网络的制作。

4)SSB信号的解调也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仍需采用相干解调。

VSB特点与应用

1)VSB方式既克服了DSB信号占用频带宽的缺点,又解决了SSB信号实现上的难题;

2)VSB信号的带宽介于SSB和DSB之间,即fH

3)VSB比SSB所需求的带宽仅有很小的增加,但却换来了电路实现的简化。

4)VSB在商业电视广播中的电视信号得到广泛应用,占用0-6MHz的频带范围,所以不便采用SSB 和DSB调制方式。

3、AM、DSB、SSB信号的带宽。

4、调频信号和带宽(卡森公式)。卡森(carson)公式:BFM=2(mf +1)fm=2(△f+fm)

5、频率调制的特点与应用。

FM方式广泛用于要求高质量或信道噪声大的场合:如调频广播,电视伴音,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蜂窝电话系统。

FM调频技术在模拟通信中广泛应用,而PM调制技术则更多应用于数据通信中。性能比较:1)抗噪声性能:FM最好,DSB/SSB,VSB,AM最差

2)频谱利用率:SSB最高,VSB较高,DSB/AM次之,FM最差;

3)功率利用率:FM最高,DSB/SSB,VSB次之,AM最差;

4)设备复杂度:AM最简,DSB/FM次之,VSB较复杂,SSB最复杂

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也称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的过程。

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的基本原理相似,但是数字信号有离散取值的特点。

因此数字调制技术有两种方法:1)把数字调制信号看成是模拟调制的特例。

2)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

实现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它们分别改变载波的什么参数?

答:(1)振幅键控(ASK)——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

(2)频移键控(FSK)——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

(3)相移键控(PSK)——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

ASK优点:设备简单,频带利用率较高;缺点是抗噪声性能差,并且对信道特性变化敏感,不易使抽样判决器工作在最佳判决门限状态。

FSK优点:抗干扰能力较强,不受信道参数变化的影响,适合用于衰弱信道;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调制体质中应用于中、低速数据传输中。

PSK和DPSK是一种高传输效率的调制方式,其抗噪声能力比ASK和FSK都强,且不易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中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传输带宽。

B2ASK=2fS fS=1/TS (B2ASK是码元速率的两倍)。

已知周期求频率B2ASK=2fS B2FSK=|f2-f1|+2fS B2PSK=2fS B2DPSK =B2PSK=2fS

一个2FSK信号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载频的2ASK信号的叠加。

2PSK信号一般可以表述为一个双极性基带信号与一个正弦载波的相乘。

2DPSK信号的相位并不直接代表基带信号,而前后码元相对相位的差才是唯一决定信息符号的因素。

7、4PSK信号的相位关系:多进制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M种不同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的。其中,常用的有M=4的相位键控方式为例。4种取值,每种相位对应表示两个比特的信息。有4种组合:00,01,10,11。

1,调制的目的和作用:2011年7月

1)通过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至较高的频率上,以较短的天线获得较高的发射效率;2)把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3)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和抗衰落能力。

2,AM、DSB、SSB、VSB的调制原理p86~92

3,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的原理

解调(也称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其作用是将已调信号中的基带调制信号恢复出来。解调方法为: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相干解调也叫同步检波,它适用于所有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实现相干解调的关键是要求接收端提供一个与调制载波严格同步的本地载波(称为相干载波)。包络检波器就是直接从已调波的幅度中恢复基带信号,它属于非相干解调,因此不需要相干载波,AM信号一般都采用包络检波。

4,调频FM和调相的概念

5,二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

6,多进制数字调制的目的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每个码元只传输1bit信息,频带利用率不高,而频率资源及其宝贵和紧缺,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使一个码元传输多个比特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使用多进制调制。

多进制调制特点:2011年7月

1、信息速率Rb相同时,通过增加进制数M,可以降低码元速率RB,从而节约频率资源,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2、RB(带宽)相同时,通过增加进制数M,可以增大信息速率Rb,从而在相同的带宽中传输多个比特信息,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3、在相同噪声下,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低于二进制调制系统。多进制调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但是代价是增加信号功率和实现上的复杂性。

应用1,会画2ASK、2PSK和2DPSK信号的调制器

2,会画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

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比较

比较2PSK,2DPSK,2FSK,2ASK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误码率—抗噪性能1)对于同一调制方式,Pe相干< Pe非相干,但随着r的增大,两者性能相差不大。2)对于相同的解调方式(如相干解调),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是:2PSK、2DPSK、2FSK、2ASK。3)在误码率Pe 相同条件下,对信噪比r的要求:2ASK比2FSK高3db,2FSK比2PSK高3db,2ASK比2PSK高6db。

2.带宽和频带利用率当码元宽度为TS时,2ASK、2FSK和2PSK/2DPSK信号的传输带宽为B2ASK= B2DPSK =B2PSK=2fS = 2/TS B2FSK=|f2-f1|+2/TS 结论:2FSK系统的频带利用率最低,有效性最差。

3.对信道特性变化的敏感性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许多信道是随着参信道,即信道参数随时间变化。因此,在选择数字调制方式时,还应考虑系统的最佳判决门对信道特性的变化是否敏感。2ASK 不适合于随参信道的场合。在2FSK系统中,抽样判决是直接比较两路信号抽样值的大小,不需要专门设置判决门限,因而2FSK系统对信道的变化不敏感,适应在随参信道或衰落信道中传输。

4.设备的复杂度非相干方式比相干方式简单。这是因为相干解调需要提取相干载波,故设备相对复杂些,成本也略高。目前最常用的是相干2DPSK方式和非相干2FSK方式。相

干2DPSK主要用于中速数据传输,而非相干2FSK则用于中、低速数据传输中,尤其适用于随参信道的场合。正交振幅调制(QAM)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第四章:

电话系统识记:

1,电话网的分类,电话网的组网形式

2,电话系统由电话机、用户环路(用户线)和交换机组成。

3,电话网可分为本地网、长途网。

4,呼损率,是交换系统的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关系到用户对电话系统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简单来说就是由交换机引起的呼叫失败的概率。2010 5,话务量,是反映话源在电话通信使用上的数量需求,与呼叫的强度和平均占用时长有关。

2,交换网络的分类

按电话使用范围:本地网、长途网

按实现交换功能:空分交换网络和数字时分交换网络

三级交换网络的种类有TST、STS和TTT

时间交换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组成。

电话系统的关键设备是交换机。交换机由交换网络、控制器和接口组成。

交换机性能的衡量指标。衡量交换机性能的好坏,主要依据交换容量、阻塞率、时延、差错率及可靠性等指标。

交换网络可分为:空分交换网络、数字交换网络等形式。数字可分为时间交换器和空间交换器。空分交换网络是在交换机输入与输出端口之间建立交换通路,一般是有一系列交叉接点和连线构成的。时隙交换器又称为T型交换器,其功能是完成一条PCM复用线上各时隙内容的交换。时隙交换器主要是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

对话音存储器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是?顺序写入,控制读出?;另一种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空间交换器又称为S交换器,其作用是完成不同的PCM复用之间的交换,空间交换其主要由交叉接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组成。交叉接点矩阵由输入分时复用线和输出分时复用线组成。控制存储器的功能是对交叉接点进行控制。空间交换器的控制方式有输出控制方式和输入控制方式两种。

4,交换网的路由分类,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过程。

交换技术分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从通信资源的角度讲,?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信道的宽带资源。电路交换的关键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电路交换的电信网可根据用户的请求依靠一系列的交换机的协同动作来实现端到端的连接通路。

电路交换的路由选择顺序和原则是:先选择高效直达路由-----迂回路由(由远至近)---最终路由(可以是实际的最终路由也可以是基干路由)

交换机的业务功能:1,运行、管理功能。2,维护、诊断功能。

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过程:

1,用户扫描。2,向用户送拨号音。3,接收用户拨号信息。4,号码分析。5,地址接收和选择路由。6,向被叫用户振铃。7,通话接续与监视。8,话终拆线。

5,交换技术的分类、分组交换的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其存储转发的基本数据单元是报文的分组。

分组交换有两种方式,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差别:1、选路不同2、分组顺序不同3、分组首部不同4、故障敏感性不同5、提供的数据服务和应用不同

6、简述数据报服务的优点。

答:主机只要想发送数据就可随时发送,每个分组在网络的内部独立流动.其优点是路由灵活,便于绕过过于繁忙或发生故障的结点或链路,并且比较适合于短报文的传送。

2010年7月数据报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根本不同,在传输数据分组之前,不需要预先建立任何连接,而是直接按照每个分组首部中的目的地址独立选择转发的路经。由于不需要建立连接,故它对上层的服务称为无连接服务。

虚电路就是用户数据分组传送前先要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建立端到端的连接通路。分组的路由选择是以呼叫为单位的,而不是以单个分组为单位的。虚电路实际使用的带宽决定于单位时间内传输的分组数,因而带宽的分配是动态的。有利于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虚电路的传输方式下,分组到达目的地址的顺序与发送时间的顺序一致,分组不会因网络出现拥塞而丢失,因此对服务质量有较好的保证。

虚电路的建立方式有两种:交换虚电路,永久虚电路。2009 6,用户接口插件功能1,馈电(B)。2,过压保护(O)。3,振铃(R)。4,监视(S)。5,编解码(C)。6,混合(H)。7,测试(T)。6,电话机的原理和组成

电话机主要由受话器、送话器、拨号装置和振铃器组成。2011年7月在电话机里,能把声音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的转换器称为送话器,把相应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转换器叫做受话器,两者之间的导线称为线路。

7,用户信令的一般组成,信令的分类2011年7月信令系统的作用是协调交换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的运行,在用户终端建立电路连接,并维护网络本身的正常运行和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等。

8,用户线信令集合一般包括下列一些信令:请求、地址、释放、来话提示、应答和进程提示。信令在多段连路上的传输方式有两种:端到端的方式和逐段转发的方式。信令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其工作的区域不同,可分为用户信令和居间信令。按其传送信道和用户信息传送信道的关系,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电话网的呼叫过程。通常都包含3个阶段:呼叫建立阶段、通话阶段和释放阶段。领会:

1,时间交换器和空间交换器的工作过程。P132-134 2,

交换网络的路由设计,分组交换网中的路由选择P136

分组网的路由选择。1,标头指示法。2,路由表法。P145 3,

用户环路上的结构和信号

用户环路:首先对端局交换设备、电话用户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进行一个简要的了解,这种连接被称为用户环路。P147。P149

应用:

1,空分交换中三级克劳斯网络的无阻塞条件克劳斯网络的无阻塞条件可以推广到任意奇数级空分交换网络无阻塞条件是:R>R+J-1。

2,在交换网络中区分直达路由、迂回路由和基干路由

1,基干路由是构成长途电话网基干结构的路由,它是特定的交换中心之间所构成的路由,即一级交换中心C1之间的电路群和同一交换区内相邻两级之间的电

路群。

2,电话交换网中设置的高效直达路由的目的,就是使呼叫连接的路径长度尽可能地短,保证较好的传输质量。

我国自动电话交换网常用的几种路由形式和呼损标准:

基干路由、高效直达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

2、用户线接口的基本功能(缩写为BORSCHT):

1馈电(B)2过压保护(o)3 振铃4 监视5 编解码6混合7 测试

No.7信号系统:最适合数字程控和数字通信网。除了能传输系统的电话呼叫和数据通信所需的控制信令外,还具有传送运行维护管理信令的能力,满足未来通信交换的各种信息的要求。

No.7信号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64kbit/s的信道进行传输。

信令的分类方法:按工作区域不同: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

按传送信道和用户消息传送信道的关系:随路信令和公共信令

按主被叫传送方向: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

第五章:移动通信

识记:

1,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2,通信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工作。

3,移动通信业务量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建网技术复杂。

5,移动台必须适用于移动环境。

2,频率再用技术的含义:为蜂窝系统中的所有基站选择和分配信道组的设计过程称为频率再用。

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4,蜂窝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用小功率的发射机代替大功率的发射机,每个基站分配系统中可用信道的一部分,相邻基站分配不同信道

5,信道分配策略-------指一种能实现既增加用户容量又减少干扰为目的的频率再用方案。

6,为什么在蜂窝系统中采用功率控制?

A 延长用户设备电池寿命

B 减少系统中反向信道的信干比(S/I)

7,信道分配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固定的和动态的。

a)所谓固定的信道分配策略是指给每一个小区分配一组事先确定好的语音信道。

b)所谓动态的信道分配策略是指语音信道不是固定地分配给每个小区,而是在每

次呼叫请求到来时,为它服务的基站就向MSC移动交换中心请求一个信道。

8,干扰与系统容量P170 频率再用意味着在一个给定覆盖区域内,存在着许多使用同一组频率的小区。这些小区称为同频小区,这些小区之间的干扰称为同频干扰。

领频干扰是指来自使用信号频率的相邻频率的信号干扰。

9,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的主要特点。P175-176

空间分集:两个不同的位置上接收同一个信号,两个位置的距离大到一定的程度,两处所收的信号的衰落是不相关的。

频率分集:频率间隔大于相关带宽的两个信号所遭受的衰落是不相关的,可以用两个以上不同频率传输同一信息,以实现频率分集。

时间分集:同一信号在不同时间区间多次重发,只要各次发送的时间间隔足够大,那么信号所出现的衰弱彼此独立。

10,(常用的三种合并方式)----选择式合并,最大比值合并和等增益合并

11,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哪几种?直射波、多径反射波、绕射波和散射

12,无线通信系统中影响电波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机制是什么?反射、绕射、散射13,信号在空间中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哪三种损耗?

自由空间的路径损失、阴影衰落、多径衰落

14,无线信道的选择性衰落有哪几种?它们分别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

时间选择性衰落---与移动用户的运动速度成正比

空间选择性衰落---角度扩展和相关距离

频率选择性衰落---依赖发射机、接收机和周围物理环境之间的几何关系

15,

1,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寻呼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2,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3,电磁波传播的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反射、绕射和散射3机制。

由于空间环境复杂,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式也有多种:直射波、多经反射波、绕射波以及散射波。

4,三种基本的无线电波传播机制

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发生在地球表面、

建筑物和墙壁表面。

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边缘阻挡时将发生绕射。

散射:当波穿行的介质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阻挡体的个数非

常巨大时,将发生散射。

4,移动通信信道的主要特点

移动通信信道的主要特点2009

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质,概括来说,移动通信信道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传输信道的开放性

2,接收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移动台的随机移动性。

4,移动通信信号传播的耗损及三种效应

1,自由空间的路径损失。2,阴影衰落。3,多经衰落。

5,三种主要选择性衰落p174

1,时间选择性衰落。即在不同的时间,衰落特性不同。

2,频率选择性衰落。即在不同的频率,衰落特性不同。

3,空间选择性衰落。即在不同的地点,衰落特性不同。

6,RAKE接收特点

RAKE接收机就是利用多个并行相关器检测多经信号,按照一定的准则合成一

路信号提供给解调接收机。其显著的特点是利用多径现象来增强信号。2011

交织技术及其作用?

交织技术也叫交织编码,可以使突发差错分散成为随机差错而避免成块的数

据丢失。

均衡器的主要作用

均衡技术是指各种用来处理码间干扰ISI的算法和实现方法。

多址技术就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通信资源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切割与

分配。在保证多用户之间通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并获得较

高系统容量的一门技术。

7,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的多址原理及特点,并能举例说明。P179-183

FDMA是将给定的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或信道),供不同用户使用。

TDMA的所有用户使用同一频率的信道,用不同的传输时刻来区分不同用户,频谱利用率高,但需要严格的同步。

CDMA码分多址就是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扩频码(地址码),通过该扩频码的不同来识别用户。对扩频码的选择要求:1)理论上是要完全正交性的,但实际中通常是准正交性。2)处于系统容量的考虑,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地址码。

3)在统计特性上要求地址码类似白噪声以增强隐蔽性。4)为了提高处理增益应选择周期足够长的地址码。

8、通常根据扩频的不同实现方法,将码分多址分为哪几种?

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用于正在流行的第二代和即将来临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中、

跳频码分多址FH-CDMA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

跳时码分多址TH-CDMA同样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

混合码分多址在码分多址方式之间的常用组合形式有:跳频与跳时相结合的FH/TH-CDMA、跳频与直接序列相结合的FH/DS-CDMA等。2010年7月SDMA是使用定向波束天线来服务不同的用户。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中就应用了SDMA技术,此外在卫星通信中也有人提出应用SDMA。

OFDM信号是一种多频率的_多载波调制_体制。它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优良的抗多径衰落能力,适用于衰落严重的无线信道中。

8,GSM蜂窝网和CDMA蜂窝网的系统组成,空中接口,系统容量及其技术主要包含4个主体:

移动台(MS)是GSM系统的用户终端、

基站子系统(BSS)在GSM固定部分和无线部分之间提供中继、

网络子系统(NSS)包含有GSM系统的交换功能和用于数据与移动性管理、

安全性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库功能

操作支持子系统(OSS)有3个主要的功能:

维护特定区域内所有通信硬件和网络操作;管理所有收费过程;管理系统

中的所有移动设备。P186 2010年

简述蜂窝网的基本思想。

蜂窝概念是解决频率不足和用户容量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其基本思想是

用许多小功率的发射机(小覆盖区)来代替单个的大功率发射机(大覆盖

区),每个基站(小覆盖区)分配整个系统可用信道中的一部分,相邻基

站则分配不同的信道,这样所有的可用信道就分配给数目相对较少的一组

相邻基站。

GSM系统中的主要接口:有Um接口、Abis接口、A接口以及NSS中的内部

接口。

GSM系统技术:工作频段的分配、多址方案、无线帧结构、无线接口管理、

GSM信道、SIM卡和保密措施。

CDMA系统的技术:可变速率声码器、功率控制、RAKE接收、越区切换等。

CDMA系统中切换三类型:

1,硬切换(不同载频小区之间进行切换)

2,软切换(两个或多个相同载频小区之间进行切换)

3,更软切换(同一基站不同扇区之间进行切换)

CDMA系统无线链路中有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和业务信道,其中寻

呼信道和正向业务信道的数量分别是最多有7个和必须有55个。

CDMA系统中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

语音激活,扇区划分,功率控制

CDMA特性:

1、系统容量大。

2、具有软容量特征。

3、具有软切换功能。

4、具有话音激活功能。

5、以扩频技术为基础的,因此抗干扰、抗多经衰弱、保密性好等优点。

简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再用技术的含义。

-----答:蜂窝系统中的所有基站选择和分配信道组的设计过程称为频率再用。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大区制覆盖。

简述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4个特点。

1、频率利用率高

2、抗衰落性强

3、特别适合高速数据的传输

4、抗码间干扰能力强

第六章:微波通信

领会:

1,微波与微波通信的概念我国用于干线微波通信的频段含6 GHz频段

微波是指波长1m~1mm,即频率从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

微波通信就是利用微波作为载波来携带信息并通过空间电磁波进行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

目前的微波通信所用频段主要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4.0GHz)、C波段(4.0~8.0GHz)、X波段(8.0~12.4GHz)、Ku波段(12.40~18.0GHz)以及K波段(18.0~26.5GHz)。2,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组成2009

-------主要由天馈设备、微波分路系统、微波收发信机、中频调制解调器、基带切换设备、勤务及监控设备和PCM设备组成。

通信概论简答题汇总

通信概论预测试卷上面的简答题 1、双相码的特点是什么?P73 双相码只有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平。由于双相码在每个码元周期的中心点都存在电平跳变,所以在频谱中含有丰富的位定时信息。又因为这种码的正、负电平各半,所以无直流分量,编码过程也简单。缺点是占用带宽比原信码大1倍。 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过程有哪些?P141-142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过程:用户扫描、向用户送拨号音、接收用户拨号信息、号码分析、地址接收和选择路由、向被叫用户振铃、通话接续与监视、话终拆线。 3、GSM系统有哪些技术?P189-192 GSM系统的技术:工作频段的分配、多址方案、无线帧结构、无线接口管理、GSM信道、SIM卡和保密措施。 4、数字微波通信的优缺点是什么?P219 数字微波通信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线路噪声不积累;便于加密,保密性强;便于组成数字通信网。数字滤波通信的缺点:占用频带宽;传输特性的变化超过一定范围时,通信质量显著恶化。 6、光纤通信的特点是什么?P271-P273 光纤通信的特点: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损耗小、中继距离长;重量轻、体积小;抗电磁干扰性能好;泄露小、保密性好;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7、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哪些主要优缺点?P25 数字通信的优点是:(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2)传输差错可控。(3)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加工、变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4)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5)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 数字通信的缺点是:(1)比模拟通信占用带宽的信道带宽。(2)数字通信对同步要求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 8、什么是AMI码?它的优缺点是什么?P74 AMI码是传号交替反转码。其编码规则是将二进制消息代码“1”(传号)交替地替换为线路码的“+1”和“-1”,而“0”(空号)保持不变。 AMI的优点是:由于+1和-1交替,AMI码的频谱中不含直流成分,且高、低频分量少,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虽然没有位定时频率分量,但只要将基带信号经全波整流变为单极性归零波形,便可提取位定时信号。此外,AMI码的编译码电路简单,便于利用传号极性交替规律观察误码情况。缺点是:当原信码出现连“0”串时,信号的电平长时间不跳变,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9、电路交换的路由选择顺序和原则是什么?P139 电路交换的路由选择顺序和原则是:先选择高效直达路由。当高效直达路由忙时,选迂回路由,选择顺序是“由远至近”,即先在被叫端一侧自上而下选择,再在主叫端一侧自上而下的选择;最后选择最终路由,最终路由可以是实际的最终路由,也可以是基干路由。 10、CDMA系统有哪些技术?P194-197 CDMA系统的技术:可变速率声码器、功率控制、RAKE接收、越区切换等。 11、常用的分集技术有哪些?P220-221 常用的分集技术有空间分集、频率分集、角度分集、时间分集、极化分集等。 12、光纤的色散特性包括什么?P283 光纤的色散特性包括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等。 13、在电信系统中,为什么要研究正弦波?P32

2021年自考通信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通信基本 1,通信系统普通模型,各构成单元重要功能信号是消息或者信息传播载体。 简述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消息是信息物理体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信息是消息内涵。消息是信息外在形式。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传播载体。 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系统核心涉及信源、发送设备、传播媒质(信道)、接受设备、信宿5某些。 信源是消息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毕非电量—电量转换。依照消息种类不同,信源可以分为模仿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是将信源产生消息信号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 信道是指传播信号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她各处噪声集中表达。 接受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接受信号中对的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信息目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原始电信号还原成消息。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功能:一是对模仿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 二是去除冗余(不需要)信息,提高传播有效性。 信源译码重要功能: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 3. 数字通信优缺陷。 长处: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播差错可控。

3、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当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解决、加工、变 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易于加密解决,且保密强度高。 缺陷:1、比模仿通信占用更宽信道带宽。 2、数字通信对同步规定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但是,随着新带宽传播 媒质采用和超大规模继承电路发展,数字通信这些缺陷已经弱化。 4,通信系统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和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等。 按信号特性分类: 按照信道中所传播是模仿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提成: 模仿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照调制方式分: 基带系统和调制(带通)系统 按照传播媒介: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按照工作波段分类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光通信系统等。 5,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特性。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周期是定义在时间区上,每隔一段时间间隔按相似规律重复变化信号。非周期是不具备重复性信号) 6,模仿和数字信号区别。 模仿信号是指信号参量取值是持续(不可数,无穷多),如电话机送出语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图像信号等。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 (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比较政治 ④公共政策 ⑤行政管理 ⑥国际政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 ■(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 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史学概论》 英文名称:Outline of Historiography 课程类型: 历史学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0 学分:3 适用对象: 历史学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史学是一门对各种具体的历史研究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要学习和研究历史,就必须掌握或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而《史学概论》则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及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了解。《史学概论》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的入门之学、基础之学,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基础课、骨干基础课。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全面认识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增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促进学生初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为其步入历史研究的殿堂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1)在科学系统地阐述史学理论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2)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的训练;(3)结合史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格培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激发学生努力成才,有所作为。 授课重点不在于详细讲述基础知识,而在于介绍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正确观点和多种途径及方法。课堂讲解将贯彻“史论结合”与“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对各种论点和重点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和讨论,深刻理解历史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进一步发现和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理解相结合、史论结合、课堂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教材与读参考资料相结合,老师讲解与自学看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另外要求撰写有批判性的读史报告或书评两篇。将邀请校外专家讲座,组织观看录像或教学参观。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言 教学目的: 1.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教学要求: 识记:史学概论的对象;史学概论的任务;史学概论的内容和范围;史家“四长”;学本体论;历史的认识论;历史的方法论 理解: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史学概论的内容是由哪三个板块构成,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运用: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史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编史学本体论 第一章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对史学本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大全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 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 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d13994181.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11页,当前页是第1页-

2021年自考通信概论笔记

第一章 1.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关系? 信息是人们本来不知而待知内容,通惯用语言、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不同物理体现形式(称之为消息)来表达。 信息是消息内涵,消息是信息外在形式。 发送设备可以将信源产生信号转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 2.数字信号和模仿信号区别是什么?分别给出两种信号例子。 麦克风(声音->音频信号)、摄像机(图像->视频信号),这些都属于模仿信源,送出是模仿信号; 电传机(键盘字符->数字信号)、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是数字信源,输出是数字信号。 3.画出通信系统普通模型,并简述各小方框重要功能。 信源是消息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毕非电量--电量转换。依照消息种类不同,信源可分为模仿信号和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是将信源产生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发送设备涵盖内容诸多,可以是不同电路和变换器。 信道是指传播信号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她各处噪声集中表达。 接受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接受信号中对的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消息目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信消息,如扬声器等。 4.何谓数字通信? 运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简述数字通信系统重要优缺陷。 重要长处: 1)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 传播差错可控。 3) 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当代计算技术对信号进行解决、加工、变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 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 易于加密解决,且保密强度高。 重要缺陷: 1) 比模仿通信占用更宽信道带宽。 2) 数字通信对同步规定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 6.何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并各举一例。 单工通信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播工作方式,例如,广播、遥测、遥控、无线寻呼等。 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步进行收和发工作方式,例如,使用同一载频普通对讲机、询问及检索等。 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步进行收、发消息工作方式,例如,电话(或手机)通信。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04742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们可以通俗地讲,通信就是信息的 A.放大和检索 B.存储和还原 C.传输和交换 D.交换和检索 2.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A.量化 B.编码 C.整形 D.滤波 3.典型的PCM电话通信通常用的标准抽样频率是 A.3400Hz B.6800Hz C.8000Hz D.9600Hz 4.下列方法中可以增大信道容量的是 A.提高电路的灵敏度 B.提高信噪比 C.提高放大倍数 D.提高工作频带 5.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的指标是 A.传输容量 B.误码率 C.输出信噪比 D.频带利用率 6.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A.适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7.描述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使用

A.频谱图 B.时域图 C.柱状图 D.电压—电流关系图 8.2ASK和2PSK所需的带宽是码元速率的 A.2倍 B.3倍 C.4倍 D.8倍 9.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 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相近 10.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是:8μm至 A.100μm B.20μm C.15μm D.10μm 11.移动通信发展很快,GSM系统和N—CDMA系统都属于 A.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 B.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 C.第2代半移动通信系统 D.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 12.No.7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是在对应的两个用户部分之间可靠传送 A.话音信息 B.信令消息 C.拨号信息 D.铃流信息 13.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的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大于等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14.存储转发式的交换基本单位是电报的 A.时隙 B.报文 C.语音 D.节点 15.路由问题是解决分组交换网中的某实体应该如何进行分组转发的问题,该实体为 A.全部结点 B.目的结点 C.结点交换机 D.主要结点 16.衡量电话交换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A.交换速度 B.话务量 C.呼损率 D.时延 17.微波信号的工作波长为 A.1m至10mm B.1m至lmm C.1m至0.1mm D.1m至0.01mm 18.单跳形式的VSAT卫星通信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又称为 A.星形网络 B.跳跃型网络 C.总线型网络 D.网形网络 19.眼图可以定性地反映码间串扰的程度,“眼睛”’闭合时表示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 [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马克思; D.孔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机体。 [答案]B [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 (二)结构功能论 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分析图式 2、默顿:著作、显功能与潜功能 (三)冲突理论 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自考通信概论小结

自考通信概论小结 第一章 1.1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1.2 信息是消息的内涵 1.3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传输载体 1.4一个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传输媒质(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 1.5信息在传输之前,必须转换成电(或)光信号 1.6信号可以是模拟的(连续值)或数字的(离散值) 1.7按相同规律重复变化的信号是周期信号 1.8一个周期信号可以分解为一系列正弦波 1.9正弦波可以用以下3个参量来描述 振幅——波形的瞬时高度 频率——每秒完成的循环次数(一个循环就是一个周期) 相位——沿时间轴的波形偏移量 1.10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 1.11时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12频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1.13信号频谱是描述的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14信号频谱是综所包含的所有频率分量的集合 1.15信号带宽是信号的最高频分量与最低频分量的频率差 1.16传输媒质是可以传输电(或光)信号的物质,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两类 1.17有线信道有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

1.18无线信道是指可以传输电磁波(包括光波)的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1.19电磁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视线传播和散射传播。 1.20天线架越高,视线传输距离越远 1.21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可以大大提高视距 1.22利用微波中继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1.23噪声是一种不需要的、有害的电信号 1.24噪声能使模拟信号失真,使数字信号发生错码,并限制着信息的传输速率。 1.25热噪声是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1.26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27提高信噪比,可以增大信道容量 1.28信道带宽和信噪比可以互换 1.29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3种,按 数据代码排列的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1.30复用是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 1.31复用技术主要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等 1.32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1.33时分复用是利用分时方式实现多路信号传输的复用方式 1.34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5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传输带宽来衡量,可靠性用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1.36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来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来的衡量的1.37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it的信息量 1.38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Mbit的信息量 2 1.39码元速率R是每秒发送的码元个数 B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 此版本尚存在不少错误,望各位帮忙更正,亦希望各位能帮忙补充和完善,谢了啊 另,文中蓝色字体是我无法辨认出来的,我记录的时候写得太龙飞凤舞了,结果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汗…… ――――超华-------------------------------------------------------------------------------------------------------------------------------------------------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 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 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 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 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 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多选题 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 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 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 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 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 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 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 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a)萨特尼采叔本华 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 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 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 a)孟子邹衍 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 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 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观察比较 11.史学功能有() 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全国2009年7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

全国2009年7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系统中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 ) A.电信号 B.原始电信号 C.IP分组 D.语音信号 2.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匹配信道和( ) A.交换设备 B.传输设备 C.信源 D.复用器 3.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 ) A.滤波 B.译码 C.解调 D.反变换 4.模拟信号的信道带宽和所传输的信号带宽相比( ) A.前者必须大于后者 B.前者必须小于后者 C.前者必须小于或等于后者 D.两者无关 5.在天波传播中,反射高频电磁波的主要是( ) A.A层 B.D层 C.E层 D.F层 6.若抽样速率f s<2f H,则会产生( ) A.叠加失真 B.混合失真 C.混叠失真 D.相对失真 7.理想抽样频谱的包络是( ) A.一条水平线 B.上升曲线 C.下降曲线 D.抛物线 8.在PCM中,对于语音、图像等随机信号,量化误差是( ) A.固定的 B.随机的 C.可确定的 D.一个函数 9.在PCM中,编码位数每增加一位,平均量化信噪比就提高( ) A.5 dB B.6 dB C.7 dB D.8 dB 10.增量调制可看成是DPCM,且量化电平数为( )

A.2 B.3 C.4 D.5 11.观察眼图时,当“眼睛”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 ) A.没有 B.不确定 C.大 D.小 12.在无线传输中,λ是发射信号的波长,要想保证有效的辐射,所需的天线长度一般应大于( ) A. 3λ B.4λ C.5λ D.6 λ 13.幅度调制的实质是进行( ) A.幅度放大 B.幅度缩小 C.频谱搬移 D.频谱扩大 14.在FM 和PM 这两种调制中,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是( ) A.载波的幅度 B.载波的相位 C.载波的频率 D.载波的时间 15.调频信号的解调就是要产生一个与调频信号的频率呈线性关系的( ) A.输入电流 B.输出电流 C.输入电压 D.输出电压 16.2DPSK 系统是一种实用的数字调相系统,其抗加性白噪声性能( ) A.比2PSK 好 B.比2PSK 差 C.与2PSK 相同 D.与2PSK 相比无法确定其优劣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3994181.html,ITT 为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模拟用户规定的7项功能称为( ) A.BORXCHT 功能 B.BORSCHT 功能 C.BORSQHT 功能 D.BOYSCHT 功能 18.克劳斯网络的无阻塞条件可以推广到( ) A.任意奇数级空分交换网络 B.任意偶数级空分交换网络 C.任意空分交换网络 D.任意数字交换网络 19.多普勒扩展引起的衰落与( ) A.距离有关 B.建筑环境有关 C.相干时间有关 D.能见度有关 20.跳频码分多址常用于( ) A.军事抗干扰通信 B.第一代移动通信 C.第二代移动通信 D.第三代移动通信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1.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

2018年10月自考04742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l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通信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474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的度量常用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2.光纤的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加,由于不同成分的光传输时延不同引起的 A.脉冲展宽 B.脉冲变窄 C.频率增高 D.频率降低 3.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为使信源与信道匹配,常采用的信号处理方式有 A. 调制、滤波、放大、判决 B.编码、调制、滤波、放大 C.分路、调制、滤波、放大 D.调制、滤波、放大、检波 4.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 A.合理信息传输速率 B. 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阀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5.当需要在一条物理信道上对两路或多路信号同时进行传输,要采用 A.调制技术 B.复用技术 C.解调技术 D.编码技术 6.属于数字调制方式的是 A.AM B.PAM C.DSB D.16QAM 7.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豁为 A.限幅 B.量化 C.整形 D.滤波 8.观察眼图时,当“眼睛”逐渐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 A.不存在 B.不确定 C.逐渐增大 D.逐渐减小 9.被称为“元线电窗口”的卫星通信的最佳工作频段是 A.<1GHz B.1~10GHz C.>10GHz D. 0.3~300GHz 10.VSAT卫星通信系统,采用星形网络结构,两个VSAT小站进行通信需经过的跳数为 A.1 8.2 C.3 D.4 11.从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角度,较好的调制方式是 A.AM翻VSB B.DSB翻SSB C.SSB和VSB D.VSB和DSB 12.采用相干解调的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最优的是 A.2DPSK B.2PSK C.2FSK D.2ASK 13.在自动电话交换网中,若不允许路由上的话务量溢出到其它路由上,应选择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1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 [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A.斯宾塞;B.涂尔干;C.马克思;D.孔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机体。 [答案]B [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通信概论自考历年试题整理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系统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源和( ) A.发射机相匹配 B.信道相匹配 C.接收机相匹配 D.信宿相匹配 2.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是( )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离散信号 D.脉冲信号 3.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 正确恢复出( ) A.原始电信号 B.数字信号 C.模拟信号 D.基带信号 4.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优点是( ) A.适应性和经济性好 B.输出信噪比高 C.频带利用率高 D.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5.信源译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 ) A.模数(A/D)转换 B.数模(D/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与非线性转换 6.频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 ) A.频率变化的特性 B.时间变化的特性 C.相位变化的特性 D.振幅变化的特性 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8.波分复用(WDM)是光通信的复用技术,其原理类似( )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空分复用 9.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的衡量常用( )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10.差错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有效性 D.安全性 11.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是( ) A.平均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2.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的衡量常用( ) 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3.所谓码间串扰,是由数字基带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使接收脉冲之间发生( ) A.交叠 B.变窄 C.升高 D.降低 14.眼图可以定性地反映码间串扰的程度,“眼睛”闭合时表示( ) A.串扰大 B.串扰小 C.串扰一般 D.没有串扰 15.在相位调制中,载波的相位随基带信号的( ) A.频率变化 B.相位变化 C.振幅变化 D.角度变化 16.角度调制,是指高频载波的频率或相位按照基带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它是一种 ( ) A.基带调制 B.幅度调制 C.线性调制 D.非线性调制 17.调幅(AM)是常规双边带调制的简称,AM信号一般都采用( ) A.同步检波 B.高频载波 C.相干载波 D.包络检波 18.电路交换的路由选择原则是先选择( ) A.基干路由 B.低呼损直达路由 C.高效直达路由 D.迂回路由 19.关系到用户对电话系统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的指标是( ) A.呼损率 B.差错率 C.话务量 D.阻塞率 20.信令按工作区域可分为( ) A.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B.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 C.记发器信令和线路信令 D.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 21.俗称移动通信中的IS-95属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