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

合集下载

近现代建筑流派风格

近现代建筑流派风格

从早期现代主意运动到现代主义蓬勃发展,直至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由于理论界的推波助澜,加之不同国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地域﹑观念迥异,产生出繁多的建筑流派。

这些建筑流派或曾经独领风骚,或自我标榜,或默默无闻,或昙花一现,不同流派的创作丰富了我们的建筑、人文景观和人们的生活。

目前我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基本处于学习模仿和探索阶段,对人文景观和传统的把握不尽如人意,因此,提倡多元并存、兼收并蓄也许是对待不同流派的正确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方法有所了解,对不同流派和思想有所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建筑走向的正确预测,努力创造一个与时俱进,低碳环保,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生产空间。

包豪斯校舍、联合国总部大厦等代表建筑带来了人类建筑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平民化运动,它还推出了像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这样的新一代建筑大师,而他们的许多又同是城市规划师,通过作品,他们将讲求功能和理性主义,讲求求新技术、新材料的观点传播到世界各处,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狂澜,这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的交结处,以后的建筑思潮的变化,再也没有像这次这样来得迅猛和深刻。

从此,构成主义,风格派,功能主义,有机建筑,密斯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未来派建筑,新现代主义,高技派等等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自的设计重点和首要因素,从而给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方案,形成了今天的多元建筑风格。

当代建筑流派的观点不一,有的激进,有的趋于理性,有的强调变与动,等等,它们各有偏颇,甚至是极端,如密斯风格和国际式建筑,但是它们的出现,都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自一战以来,城市的快速重建和恢复的要求,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使得古典建筑的繁复精美的装饰成为众矢之的,古典建筑的已有形体也已不能满足新需求,因此也被当作改变的重点之一,而旧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区划,代表旧制度和等级观念,为新兴的民主平等思想所不容,于是更趋于平民化的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便诞生了。

建筑风格与流派

建筑风格与流派

建筑风格与流派在建筑领域中,建筑风格和流派是指一组共同特点和风格的建筑设计和构建方式。

它们代表着特定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点。

通过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并理解建筑作品的背后含义和价值。

一、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被广泛运用于欧洲的建筑设计中。

古典主义追求对称、均衡和比例感,其特点包括希腊柱式、圆顶、浮雕装饰和三角形楣板等。

著名的古典主义建筑包括帕台农神庙、罗马竞技场和巴黎凯旋门等。

二、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被视为中世纪建筑的巅峰之作。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垂直空间的运用,以尖拱形、尖顶、尖塔和尖窗为特征。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英国约克大教堂和德国科隆大教堂等。

三、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在15至17世纪的欧洲兴起,是一种追求对古典艺术的继承和再创造的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比例、对称和和谐感,采用罗马式和希腊式柱式等元素。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和罗马的斗兽场等。

四、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兴起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充满豪华和华丽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和运用,以弯曲线条和大胆雕塑为特点。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奥地利美泉宫和意大利圣彼得堡宫等。

五、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技术创新。

现代主义建筑以材料的真实性和结构的明确性为重点,摈弃了传统的装饰和华丽。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建筑、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六、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末,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对多样性的尊重,其特点包括非直线形状、错落有致的布局和多样化的材料运用。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包括美国弗兰克·盖里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中国广东省的广州电视塔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现代建筑四大巨头

现代建筑四大巨头

全部用钢和玻璃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 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彻地反映着建筑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 空间
弗兰克.赖特
FRANK LLOYD.WRIGHT
赖特简介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 8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他享 有92岁高龄,1959年方去世,是 现代建筑家中少有的高龄大师, 得以亲自经历了美国的”工艺 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并 且亲眼看到战后的”国际主义” 建筑运动和密斯的”少就是多” 原则兴盛.毕生设计了大量的住 宅建筑和少量的商业建筑和公 共建筑.提出了”有机建筑”理 论和草原式美国住宅模式.
.
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似瀑布 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 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 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 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 在大地之上。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 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 生一种明的对抗, 所有混 凝土的 水平构 件,看 来有如 贯穿空 间,飞 腾跃起 赋予了 建筑最 高的动 感与张 力
玻璃
使用原因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予空间一 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比较鲜明的建筑表 现,再没有把一切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 之前,他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 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成最光滑 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效果 成为与环境出色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注重细节,用他 的话说就是细节就是上帝。他的作品细 部精简到不能精简的绝对地步。用极为 大胆、简单、完美的设计方法,利用新 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 果。
包豪斯建筑学派主要成员

建筑流派:高技派

建筑流派:高技派

高技派高技派定义广义高技派一般指那些使用和表现了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来达到各种设计、生态、使用要求的建筑。

狭义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

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高技派产生的背景:时代背景:20C50~60s 西方工业文明危机发达治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石油危机、通货膨胀、收支不平衡、失业等问题,导致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严重冲突。

建筑文化背景:技术,作为反映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建筑文化中一直有着深刻的体现。

出于一种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对未来实用主义的信仰,建筑师们创造了一种表现科技力量、并具有机器外观的建筑——“高技”建筑。

风格特征1.以机器美学与结构美学理论为基础2.以视觉感受为基础的形式动态学理念——抛弃传统的制约暴露结构形式造成强烈的视觉动感结构与空间的转换形成视觉动感高材质的特殊性构成手法的多样性3.极端化技术倾向4.丰富的设计语言建筑形象方面特别显现建筑结构、构造和机电设备等元素,是技术主义思潮在建筑方面的产物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作品:瑞士再保險公司大厦,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柏林议会大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国加里艺术中心,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心,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心等著名建筑。

图解“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是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

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使用了30,000公吨钢及4,500公吨铝建成。

整个设计的特色在于内部并无任何支撑结构,可自由拆卸。

所有支撑结构均设于建筑物外部,使楼面实用空间更大。

现代建筑流派

现代建筑流派

二、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 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 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这类建筑的代 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三、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 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 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 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代表作品有由福斯特 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法兹勒汗的汉考 克中心,美国空军高级学校教堂。
淮安国际会展中心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大 多是一些普通的建筑,造价并不特别高,外表也 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力图在新的要求与条件下 把同房屋有关的各种形式上的、技术上的、社会 上的和经济上的问题统一起来的思想与方法,使 它们在功能、技术、环境或形式上均分别做出了 一些切实可行的新经验。
3.白色派
白色派以“纽约五” 【埃森曼、格雷夫 斯、格瓦斯梅、赫 迪尤克和理查 德·迈耶】为核心 的建筑创作组织, 在20世纪70年代前 后最为活跃。
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 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 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五”与“白色派” 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 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 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 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
2.精美主义建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 向是战后第一个阶段 (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 代下半期)占主导地位 的设计倾向。它最先流 行于美国,在设计方法 上属于比较“重理”的, 人们常把以密斯•凡•德• 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 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 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 代表。
Hale Waihona Puke 密斯·凡·德·罗也因此在战后的 几乎十年中成为建筑界中最显赫的人物。 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 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 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沏地反 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 范斯活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 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和西柏 林新国家美术馆是二战后讲求技术精美 的主要代表作。以钢和玻璃的“纯净形 式”为特征的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到60 年代末开始降温。

解析当代建筑的设计流派及其特点

解析当代建筑的设计流派及其特点

解析当代建筑的设计流派及其特点当代建筑涵盖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各种设计流派。

每个流派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而这些因素也反映了当代建筑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下面我们将解析当代建筑的设计流派及其特点。

1.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在20世纪初期产生于欧洲,曾经是建筑领域里最具标志性的设计流派之一。

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通常简洁、几何、注重功能性。

在现代主义的设计中,形式必须遵循功能,以及建筑物应该以一种工业化的方式建造出来。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带有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包括用现代材料修建的钢铁结构和大量的玻璃幕墙。

2.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这一风格转向了更加广泛的艺术和文化领域。

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历史和文化背景,它们变成了一种表现形式和社会意义的符号。

后现代主义通常倾向于复制一种传统建筑的形式,但不按照一般的规则来实现其建筑成分。

并且,后现代主义建筑通常是多功能的,既可用作住宅,也可用作办公室、博物馆、商场等。

3. 後建筑现代主义对于建筑现代主义的不满,导致了後建筑现代主义的形成。

这是20世纪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初期的新一代建筑设计师采取的变革。

後建筑现代主义采用的是一种更加自然和有机的设计风格,不再强调功能性,而更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的设计经常涉及到可持续性和生态因素,多采用可再生材料和绿色概念。

4. 文化主义文化主义的设计流派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开始出现。

这一流派的设计注重建筑和其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建筑的外形常常表达出一个社区或文化的特定识别符。

文化主义通常旨在通过建筑形式来传达文化特征的信息。

因此,文化主义建筑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充满活力的外观。

5. 维多利亚式复兴维多利亚式复兴最早是在19世纪的英国出现,之后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设计风格通常带有重复的图案或细节,甚至拥有宏伟的柱廊和不对称形式。

维多利亚式设计风格鼓励使用浅麻布,和木材装饰在建筑物外部方面,从而创造出一个褐色和红色的色调。

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分支一览表(安显楼)

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分支一览表(安显楼)
代表作:文丘里住宅/美国纽约电话与电报公司大厦
当代建筑
新现代主义风格
比喻古典主义
代表人物:马里奥·博塔
代表作:圣约翰教堂
后现代主义装饰商业建筑


约西格拉姆大厦
理性主义(功能主义)
:一切从功能出发,建筑
的形式服从建筑的功能


名言:少即是多
代表作: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开创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教育设计救国,带有社会性质
代表作:法古斯工厂
包豪斯校舍


西

名言:建筑是住房的机器
代表作:萨沃伊别墅
基本古典主义
代表人物:阿尔多·罗西、拉斐尔·莫尼奥
代表作:巴西集合住宅,博尼苏丹博物馆
新都市主义
典雅
主义
(形式主义
代表人物:山崎实(雅玛萨基)
代表作品:纽约世贸中心
年代
(大约)
建筑思潮
10年-20年
早期-发展期
30-50年代
成熟期
50年代—70年代
鼎盛时期
80-90年代
物极必反
以后
当代建筑
现代建
筑的发
展历程
(20世纪)
现代主义建筑:为穷苦阶级服务、带有社会性(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现代设计的诞生)1928年瑞士成立CIAM通过《雅典宪章》
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在国际建筑界的统治地位)
有机主义(赖特、阿尔托)
: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部、局部和整体又与环境相协调.
代表作:流水别墅、
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国际主义风格
(由于2战大批建筑师来到美国,美国社会阶层不同于欧洲国家,服务对象发生变化)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着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京 国 际 论 坛 大 厦
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2)
(2)解构主义:
– 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理 论。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对现代主义建 筑原则和标准的批判与否定。 – 代表作:
• • • • 加里福尼亚航空搏物馆 洛杉矶盖里寓所 西班牙毕堡古根汉姆艺术博物馆 巴黎维莱特公园
当代建筑的其他流派
• • • • • 后现代主义装饰的商业建筑风格 新现代主义风格 新都市主义 地• •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和提高的倾向 讲究人情化和地方化的倾向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 注重高新技术的倾向 典雅主义的倾向 粗野主义的倾向 其他方法和倾向(介与后现代与晚期现代派之间)
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
• 沿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思 路发展而形成的建筑流派,追求建 筑的公共化发展和个性化表现。 • 主要派别有三种:
– 高技派 – 解构主义 – 新现代主义(白色派)
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1)
(1)高技派:
– 在建筑形式上以突出现代技术为主要特征。 – 代表作:
• • • • • • 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和银行大厦 伦敦洛伊德大厦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东京国际论坛大厦
历史总是波浪式地前进,螺 旋形地上升,在不断的变化中寻 求发展。旧的、传统的终究要被 新的、更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所替 代,建筑也是如此。 回顾历史的灿烂与辉煌,是 为了将来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要 努力地去思考和探索,同时也期 盼着更加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3)
(3)新现代主义-白色派:
– 追求纯洁和净化,用全部的白色表现最充分、 最饱满、最强有力的建筑。 – 代表作:
• • • • • 康涅狄格州史密斯住宅 纽约州魏因斯坦住宅 印第安州和谐图书馆 亚特兰大州海尔艺术搏物馆 德国法兰克富装饰艺术博物馆
萨兹曼住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