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流派总结
十大著名建筑流派

十大著名建筑流派一: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
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
中国八大传统建筑流派

一般以桐油饰之,彰显古朴典雅。立柱用料也很大,斜撑等大多饰 以花纹、线脚。
二、徽派情怀
2-建筑特色
注重装饰 在装饰上面,大多采 用砖、木、石雕工艺, 让整个建筑显得如诗 如画,融古雅、简洁、 华丽于一体。
二、徽派情怀
3-徽州三雕
2-形成背景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地形 复杂多变,对建筑形成产 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表现 为院落小、开间大,并多 以两层楼房为主。此外, 南方四季如春,河水流淌 ,人们临水而居,建筑粉 墙黛瓦,显得素雅清新, 在夏日更是让人倍感清爽 。
三、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
3-建筑特色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 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 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 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 墙面多粉刷白色。墙底部 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 石板,起到防潮的作用。
三、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
马头墙 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即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 称“马头墙”。江南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突出, 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蔓延。马头墙的出现,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 。 吊脚楼 当向河面延伸出的空间过 大时,就会在底部设支柱 ,形成吊脚楼的形式。屋 顶上铺瓦,形成江南民居 双层重檐的结构。
四、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
2-建筑特色 中西合璧 岭南建筑兼容并包,糅合了多种文化,发展至今,又吸收新的建筑 材料及工艺。比如碉楼、骑楼等都折射着西方建筑的影子。
四、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
2-建筑特色 轻巧通透 区别于中原和北方建筑的 凝重鲜艳,又不同于江南 建筑的隽秀,岭南建筑呈 现出的是轻巧通透。轻巧 表现在体量较小,通透是 指建筑注重通风透气,让 建筑材料防潮防虫,保证 居住、活动的舒适性。
建筑流派

“德国制造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活动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拥有贝伦斯等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同时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计家,其中有后来“现代建筑”的旗手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德国制造联盟”及有关的一些建筑师的活动为20年代的建筑设计改革奠定了基础。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德国的建筑创新活动引起了更加广泛的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反响。至今“德国制造联盟”的宗旨仍在影响着德国人的设计工作。
4、彼得?贝伦斯
德国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制造联盟”的首席建筑师。他是一代人的宗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和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设计室工作过,他对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1909-1912年,他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成为当时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17、风格派 第一次大战前后,由荷兰的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又被称为是“新造型派”或“要素派”。代表人物是蒙特里安——用点线面,垂直水平线条及红黄蓝色块组成绘画;里特维德——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由简单的立方,光光的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成的建筑。
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努力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于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与美学观,尽管它所标榜的是“机器美”,但是他的“机器美”还是尽量想迎合人们的悦目要求的。
主要建筑和人物有:德国埃尔曼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德国馆;SOM的兰姆伯特银行大楼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小沙里宁的英国伦敦美国大使馆;日本丹下健三的山梨文化馆;英国的理查得?罗杰斯和意大利的伦佐?皮亚诺合作的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
建筑的几大流派

一、复古主义建筑流派这一流派主要兴起于西方工业革命后,即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从思想背景来看,它是在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它的基本倾向就是回到古代去,复兴古典建筑的风格。
在这一大流派中,由于所复兴的对象不同,又可分成三个小流派,一派为古希腊、罗马建筑复兴派;一派为哥特式建筑复兴派;一派为折衷派。
这三派建筑倾向的形成,都与工业革命后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需要分不开。
所以,从一定意义来讲,这些复古主义建筑流派的出现,正是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古希腊、罗马复兴派的中心在法国。
这一派的建筑杰作有两座,一座为“巴黎万神庙”,一座为巴黎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
哥特复兴的流派和思潮则主要集中于英国。
其典型的建筑杰作是英国国会大厦。
它建于1868年,是一个建筑群,由上、下议院,威斯明斯特教堂,钟塔,维多利亚塔等组成。
整个国会大厦的建筑形式,都是哥特式的,强调垂直线,注重高耸、尖峭。
由于哥特式建筑充满了一种浪漫情调,所以,在习惯上人们又称这一时期的哥特复兴建筑为浪漫主义的建筑。
哥特复兴派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为浪漫派。
折衷派的建筑主要盛兴于法国。
它的特点是以历史为蓝本,但不拘于哪一个时代的建筑,也不专注于哪一种风格,常常是将几种风格集于一身,故人们又称其为“集仿主义”。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巴黎歌剧院,它的设计者就是折衷主义的狂热崇拜者格林尔。
从正面看,这座建筑有一排宏伟的柱廊,在正立面上又采用了“洛可可”的装饰风格,雕刻上了极其繁琐的卷曲草叶和花纹,将新兴资产阶级对财富的炫耀尽展于此种华丽的风格上。
复古派在建筑艺术方面创造了众多杰作,也就完成了它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历史使命。
进入20世纪后,一种更具创造活力的思潮和流派又历史地被推到了建筑革命的前沿,这就是现代主义思潮及其现代派。
二、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建筑与绘画、雕刻等纯艺术相比,有一个极重要的区别,就是建筑具有实用性和工程性。
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不到一年的限期内,造出一座庞大的新型展览馆--水晶宫”。
建筑风格与流派

建筑风格与流派在建筑领域中,建筑风格和流派是指一组共同特点和风格的建筑设计和构建方式。
它们代表着特定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点。
通过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并理解建筑作品的背后含义和价值。
一、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被广泛运用于欧洲的建筑设计中。
古典主义追求对称、均衡和比例感,其特点包括希腊柱式、圆顶、浮雕装饰和三角形楣板等。
著名的古典主义建筑包括帕台农神庙、罗马竞技场和巴黎凯旋门等。
二、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被视为中世纪建筑的巅峰之作。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垂直空间的运用,以尖拱形、尖顶、尖塔和尖窗为特征。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英国约克大教堂和德国科隆大教堂等。
三、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在15至17世纪的欧洲兴起,是一种追求对古典艺术的继承和再创造的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比例、对称和和谐感,采用罗马式和希腊式柱式等元素。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和罗马的斗兽场等。
四、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兴起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充满豪华和华丽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和运用,以弯曲线条和大胆雕塑为特点。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奥地利美泉宫和意大利圣彼得堡宫等。
五、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技术创新。
现代主义建筑以材料的真实性和结构的明确性为重点,摈弃了传统的装饰和华丽。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建筑、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六、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末,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对多样性的尊重,其特点包括非直线形状、错落有致的布局和多样化的材料运用。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包括美国弗兰克·盖里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中国广东省的广州电视塔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现代建筑流派

二、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 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 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这类建筑的代 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三、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 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 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 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代表作品有由福斯特 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法兹勒汗的汉考 克中心,美国空军高级学校教堂。
淮安国际会展中心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大 多是一些普通的建筑,造价并不特别高,外表也 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力图在新的要求与条件下 把同房屋有关的各种形式上的、技术上的、社会 上的和经济上的问题统一起来的思想与方法,使 它们在功能、技术、环境或形式上均分别做出了 一些切实可行的新经验。
3.白色派
白色派以“纽约五” 【埃森曼、格雷夫 斯、格瓦斯梅、赫 迪尤克和理查 德·迈耶】为核心 的建筑创作组织, 在20世纪70年代前 后最为活跃。
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 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 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五”与“白色派” 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 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 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 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
2.精美主义建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 向是战后第一个阶段 (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 代下半期)占主导地位 的设计倾向。它最先流 行于美国,在设计方法 上属于比较“重理”的, 人们常把以密斯•凡•德• 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 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 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 代表。
Hale Waihona Puke 密斯·凡·德·罗也因此在战后的 几乎十年中成为建筑界中最显赫的人物。 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 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 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沏地反 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 范斯活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 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和西柏 林新国家美术馆是二战后讲求技术精美 的主要代表作。以钢和玻璃的“纯净形 式”为特征的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到60 年代末开始降温。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1、巴洛克风格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建筑艺术流派

建筑艺术流派建筑艺术是一门融合设计、工程和艺术的学科,涵盖了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建造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地区和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艺术流派。
这些流派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几个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流派。
一、古埃及建筑艺术流派古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古埃及建筑艺术流派以宏伟的金字塔和壮观的庙宇而闻名于世。
古埃及建筑善于利用石材和巨大的石块,创造出巨大而稳固的建筑物。
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的瑰宝,它们由数百万块巨石叠加而成,代表了古埃及人民对王室统治者的尊敬和敬仰。
此外,古埃及建筑流派还注重加强建筑物的纵向感,以彰显建筑的高度和庄严。
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流派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而著名。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传统中国建筑注重平衡和对称,注重重要建筑元素的布局和设计,如门楼、门廊、殿堂和宫殿。
中国建筑流派还注重建筑物的整体感,通过布局和造型来传达建筑的意义和内涵。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将园林景观自然地融入建筑中,创造出优美而宜人的建筑环境。
三、哥特式建筑艺术流派哥特式建筑流派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以其高耸的尖顶、精致的雕刻和宏伟的拱顶而著名。
哥特式建筑流派注重建筑的垂直感,通过高尖顶和塔楼来营造建筑的壮观氛围。
哥特式建筑的外观常常充满了细致的雕刻和装饰,如各种尖角的拱门、尖顶上的铁艺花窗和雕塑等。
这些装饰物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还赋予了建筑历史和宗教的意义。
四、现代主义建筑艺术流派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兴起于20世纪初,以其简洁、功能性和先进的技术而著名。
现代主义建筑摒弃了传统的装饰和雕塑,追求简约和实用。
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暴露也成为其特点之一。
另外,现代主义建筑还尝试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探索新的建筑形式和结构。
这些创新使得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形像传达意识的可能性,使用重复或均等分布的手法,物料方面则尽量减少加工,
采用原物表里原来质感为卖点。
音乐:音乐的极简手法大多表现为重复的音节
及 最 少 的 变 化 ,长 时 间 的 静 止 ,连 续 不 断 的 杂 音 ,单 调 或 者 非 常 相 似 的 音 调 转 变 。成
为电子游戏音乐或背景音乐的特定模式。
近些年国外更多主流的东西在住宅中强调的是新地方主义,或者叫新本土主义,也有叫
新乡土主义。建筑尤其是住宅更重要的是地域性、地方性。因为建筑是离不开当地的,离不 开气候的,建筑的地域性是极强的,每个地区的习惯、气候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强调地方主 义、本土主义、乡土主义。加了一个“新”字,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强调它的现代 性,要符合现代的生活,要用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材料,要有时代感。在住宅中主导的有可 持续发展的实际上是新地方主义,不是简单的一个民族形式。
新地方主义 新地方主义派是一种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强调乡土味和民族化的设计
流派,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的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现 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得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它的室内设备是现代化的,保证了功能上使用舒适的要求,而室内陈设品则强调地方特色和 民俗特色,呈现出民族文化特征。 建筑尤其是住宅更重要的是地域性、地方性。因为建筑是离不开当地的,离不开气候的,建 筑的地域性是极强的,在深圳这个最大移民城市,寻根与反判成了两大序曲。这个以寻根为 理念的设计方案,带有浓郁的西部乡色彩。粗制布艺,老式沙发,经典壁炉,一曲浓烈的乡 村音乐。
高技派 高技派亦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
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 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高 技 派 反 对 传 统 的 审 美 观 念 ,强 调 设 计 作 为 信 息 的 媒 介 和 设 计 的 交 际 功 能 ,在 建 筑 设 计 、室 内 设 计 中 坚 持 采 用 新 技 术 ,在 美 学 上 极 力 鼓 吹 表 现 新 技 术 的 作 法 ,包 括 战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设计方法中所有“重理”的方面,以及讲求技术精美和“粗野主义” 倾向。
“高 技 派 ”的 设 计 风 格 就 是 要 跳 出 半 机 械 、半 手 工 的 传 统 制 作 方 式 ,把 工 厂 化 的 大 生 产 的 特 性 凸 现 在 人 们 眼 前 ,能 否 适 应 工 厂 化 流 水 生 产 作 业 是 建 筑 装 饰 产 业 效 率 能 否 提 高 的 一 个 关 键 环 节 。当 前 很 多 设 计 师 总 是 片 面 的 强 调 建 筑 内 部 空 间 的 个 性 化 ,而 没 有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上,如果不打破传统装饰业半机械半手工的状 况,装饰产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而这种地方建筑古今中外对传统的回归、继承实际上都有两个思路,一个思路就是从地 方的建筑形式上出发,完全照搬或者是符号化,把这个符号搁在现代建筑上。还有一大类并 不是从形式出发,而抛开这种形式的包袱,从建筑的内涵出发,去研究原来传统的建筑形式 所形成的原因,从这些内在原因出发。
在我看来,王澍的成功上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一边是利用中国最具特色的符号表现建筑 的中国化,另一边是利用现代的技术和结构构件建筑。所以他的建筑不仅具有中国的特色, 而且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但是他在运用中国符号的时候没有符号化的罗列或叠加,而是提炼、 简化、创新,从内因出发。所以我认为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极简主义
极 简 主 义 的 影 响 涉 及 文 化 艺 术 各 个 范 畴 ,除 了 视 觉 艺 术 的 建 筑 、绘 画 、雕 塑 、装
置或设计外,音乐及文学的表现形式亦受到极大的冲击。
视觉:视觉方面,极
简 主 义 主 张 艺 术 作 品 不 是 作 者 自 我 表 现 的 方 式 ,采 用 简 单 平 凡 的 四 边 形 或 立 方 消 隐 具
孟菲斯风格
新理性主义 新理性主义所讲的理性,有不同于理性主义中的概念,实际上是含糊不清的,概指一种
清晰的逻辑的思维。新理性主义力图脱离现代建筑运动正统观念,追求丰富的创作语汇和多 样的创作风格。
新理性主义是建立在坚实的理性主义的基石之上的,两者有相当一部分观点和理念是共 通的。反映在建筑上,理性主义建筑和新理性主义建筑都强调对于传统的延续,尤其是在处 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时更为突出。这些建筑同城市历史、城市传统融为一体,若将 其移植别处便会使其丧失意义,建筑的造型和构造、构件均会令人与城市历史、传统文脉产 生某种特殊的联想。
克萨斯的达拉斯的莫顿· 迈耶逊交响乐中心和法国罗浮宫前的“水晶金字塔, 都是非 常 典 型 的 代 表 作 品 。这 些 作 品 没 有 繁 琐 的 装 饰 ,从 结 构 上 和 细 节 上 都 遵 循 了 现 代 主 义 的 功 能 主 义 、理 性 主 义 基 本 原 则 ,但 是 ,却 赋 予 它 们 象 征 主 义 的 内 容 。比 如 水 晶 金 字 塔 的 金 字 塔 结 构 本 身 ,就 不 仅 仅 是 功 能 的 需 要 ,而 具 有 历 史 性 的 、文 明 象 征 性 的 含 义 。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因为存在许多结构的、工程上的问题,很难立即影响到工业设计,
新现代主义 这种依然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方式进行设计的建筑家,虽然人数
不多,但是影响却很大。 新现代主义因为具有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同时又具有其独特
的个人表现、象征性风格 其中,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东厅、香港的中国银行大楼、得
后 现 代 主 义 设 计 并 不 是 简 单 地 恢 复 历 史 风 格 ,后 现 代 主 义 承 认 历 史 的 延 续 性 ,有 目 的 、有 意 识 地 挑 选 古 典 建 筑 中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有 意 义 的 东 西 ,对 历 史 风 格 采 取 混 合 、 拼 接 、分 离 、简 化 、变 形 等 方 法 ,运 用 新 材 料 、新 的 施 工 方 式 和 结 构 构 造 方 法 来 创 造 , 从 而 形 成 一 种 新 的 形 式 语 言 与 设 计 理 念 。后 现 代 风 格 强 调 建 筑 及 室 内 设 计 应 该 既 具 有 历 史 的 延 续 性 又 不 拘 泥 于 传 统 的 思 维 方 式 ,以 期 创 造 一 种 溶 感 性 与 理 性 、集 传 统 与 现 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设计手法也有了多元化,灵活多 变,利用多种不同的材质组合空间,鲜亮的,暗淡的,华丽的,古朴的,平滑的,粗 糙的相互穿插对比,形成有力量但不用生硬,有活力但不稚嫩的风格。
极 简 主 义 ,又 称 最 低 限 度 艺 术 ,它 是 在 早 期 的 结 构 主 义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来 的 一 种
艺 术 门 类 。 建 筑 师 密 斯 ·凡 ·德 罗 的 那 句 名 言 : “少 就 是 多 ”——— 简 洁 的 形 式 中 往 往 却
包含了更深刻的意义。
有机设计 有机建筑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它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情感中,从自然世界
混沌空间 秩 序 与 混 沌 共 存 、传 统 与 现 代 并 存 。时 代 多 元 文 化 的 冲 突 、混 合 以 及 建 筑 与 城 市
的秩序、无秩序复合空间变态。 混 沌 空 间 是 一 种 以 进 步 思 想 渗 透 于 探 索 过 程 的 建 筑 文 化 体 系 ,而 不 是 描 述 建 筑 的 结 构 硬件,混沌空间侧重于从观念至方法的建筑形成过程而非存在。 以 地 域 风 土 质 感 作 为 形 成 各 地 建 筑 与 城 市 基 调 的 构 思 依 据 ,多 元 化 建 筑 风 格 的 穿 插 与 叠 加 ,地 域 建 筑 与 城 市 生 命 的 挣 扎 与 复 苏 ,从 城 市 到 建 筑 的 系 统 设 计 观 念 逐 步 形 成 ,: 适当抑制个体、强化整体。 时 间 流 逝 而 形 成 城 市 表 层 的 斑 斓 色 彩 积 淀 成 城 市 的 灰 色 基 调 ,在 秩 序 和 混 乱 交 织 过 程 合成为“混沌空间”的时代片段特征——随时消逝与适时生存。
后 现 代 时 期 的 设 计 还 不 仅 仅 是 后 现 代 主 义 、解 构 主 义 、新 现 代 主 义 这 几 个 类 型 , 其 它 还 有 一 些 非 常 个 人 化 的 探 索 ,比 如 重 视 生 态 环 境 的 一 些 设 计 家 ,从 建 筑 设 计 和 产 品 设 计 上 探 索 如 何 能 够 通 过 设 计 达 到 良 好 的 生 态 平 衡 的 目 的 ,新 现 代 主 义 是 在 混 乱 的 后 现 代 风 格 之 后 的 一 个 回 归 过 程 ,重 新 恢 复 现 代 主 义 设 计 和 国 际 主 义 设 计 的 一 些 理 性 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
课程总结 通过《当代建筑与室内设计思潮》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现代和以往的流派的思想,并 且大概了解了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大方向。下面总结一下我课堂学习成果还有个人理解。 风格与流派 后现代主义
一 、强 调 形 态 的 隐 喻 、符 号 和 文 化 、历 史 的 装 饰 主 义 。后 现 代 主 义 室 内 设 计 喜 好 使 用 大 量 的 隐 喻 符 号 ,用 于 强 调 历 史 性 和 文 化 性 ,装 饰 又 回 到 了 室 内 设 计 中 。但 是 装 饰 意 识 和 手 法 有 了 新 的 发 展 ,光 、影 和 建 筑 构 件 成 了 重 要 的 表 现 手 段 。二 、主 张 新 旧 融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
有机建筑是一种崇尚自然并且赋予生命的, 自然是有机建筑基本和设计的灵感 之 源 。任 何 活 着 的 有 机 体 ,它 们 的 外 在 型 式 与 内 在 形 式 结 构 都 为 设 计 提 供 了 自 然 且 不 破 坏 的 思 想 启 迪 ,有 机 建 筑 与 造 型 理 论 由 “自 内 设 计 ”理 念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也 就 是 说 每 一 次 设 计 都 始 于 一 种 理 论 、一 种 概 念 ,由 此 向 外 发 展 ,在 变 化 中 获 得 形 式 ,不 仅 如 此 , 建 筑 本 身 就 是 一 个 有 机 体 ,一 个 不 可 分 割 的 整 体 ,而 人 类 也 是 属 于 大 自 然 生 态 的 一 部 分,也不能超越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在对自然生态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 生态 环境发展对未来的启示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