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嵌岩深度计算的探讨

合集下载

钻孔桩入岩深度计算

钻孔桩入岩深度计算

钻孔桩入岩深度计算
钻孔桩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构件,应用广泛,但钻孔桩进入岩层的深度计算是比较困难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阐述钻孔桩入岩深度计算的过程。

一、了解钻孔桩和岩层性质
在进行钻孔桩入岩深度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钻孔桩的基础性质和岩层的特性,包括钻孔桩的直径、长度、强度和岩层的类型、强度、厚度等。

二、确定钻孔桩的稳定深度
钻孔桩在深入岩层的过程中会受到岩层抗拔力和抗扭力的影响,为保证其稳定性,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岩层特性来确定钻孔桩的稳定深度。

三、计算岩层抗拔力
岩层抗拔力是指钻孔桩在进入岩层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岩石土壤的摩擦阻力和黏聚力的合力,计算方法一般为:P = ∑ (F+Q),其中P 为抗拔力,F为摩擦力,Q为黏聚力。

四、计算钻孔桩的皮摩阻力
钻孔桩在进入岩层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岩石土壤的摩擦力的作用,这种摩擦力称为皮摩阻力。

一般情况下,钻孔桩的皮摩力与钻孔桩的直径成正比,与入岩深度成反比。

五、计算岩层抗扭力
岩层抗扭力是指岩石土壤在钻孔桩进入岩层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扭转力,计算方法与抗拔力类似。

六、分析钻孔桩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到钻孔桩进入岩层的稳定深度、岩层抗拔力、皮摩阻力和岩层抗扭力等数据,将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钻孔桩在岩层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钻孔桩进入岩深度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
根据岩层特性和工程要求来确定稳定深度,同时要适当考虑到钻孔桩在进入岩层的过程中所受到的不同力的作用,才能保证钻孔桩在工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桥梁嵌岩桩设计实用计算方法

桥梁嵌岩桩设计实用计算方法

桥梁嵌岩桩设计实用计算方法今天咱们来唠唠桥梁嵌岩桩设计的实用计算方法。

先说说嵌岩桩是啥呢,简单来讲,它就像一个超级稳定的“定海神针”一样插在岩石里,给桥梁稳稳地支撑着。

那在设计的时候,计算可不能马虎。

在计算嵌岩桩的承载力的时候呀,有好多因素要考虑呢。

一方面是桩身材料的强度,就像咱们挑东西得看看扁担结不结实一样。

桩身要是不够强,那可承载不了桥上的车辆行人啥的。

一般来说,我们要根据桩身混凝土的标号,算出它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这就像是知道自己的小胳膊能提多重的东西一样。

再就是岩石的特性啦。

岩石的硬度、完整性这些都很重要。

硬邦邦的完整岩石能给桩提供更大的支撑力。

我们会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看看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这就好比了解地面有多“硬朗”,能不能稳稳地托住桩。

要是岩石比较软或者有很多裂缝,那计算的时候就得小心啦,得把这些不利因素考虑进去,不能高估了它对桩的支撑能力。

还有桩的嵌入深度也是个关键因素。

嵌入得越深,理论上就越稳固。

但也不是越深就越好,毕竟挖得太深成本也会蹭蹭往上涨呢。

所以要在安全和成本之间找个平衡。

通常我们会根据经验公式,结合前面提到的岩石强度和桩身的要求,算出一个比较合适的嵌入深度。

这就像是给桩找一个最合适的“安身之所”,既让它稳稳当当,又不会太浪费资源。

在计算桩的受力的时候,除了垂直方向的力,像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水平力也不能忽略。

这时候就要考虑桩和岩石之间的摩擦力啦。

摩擦力就像一个小助手,帮助桩抵抗水平方向的力,不让桩轻易被推倒。

宝子们,桥梁嵌岩桩设计的计算方法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把这些关键的因素都考虑清楚,像照顾小宝贝一样细致地对待每一个数据,就能设计出安全又可靠的嵌岩桩啦。

这样咱们的桥梁就能稳稳地架在上面,让大家放心地通行啦。

浅析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进行高压注浆加固的质量控制措施

浅析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进行高压注浆加固的质量控制措施

浅析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进行高压注浆加固的质量控制措施发布时间:2023-04-12T07:11:04.30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第1月1期作者:韩傲[导读] 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等工程基础部位,其主要借助泥浆护壁,采用机械钻孔,使混凝土把底部的水和泥浆排开,并使用导管进行浇筑桩基混凝土的灌注技术,具有施工投入小、技术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够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具有很强的适用能力。

韩傲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等工程基础部位,其主要借助泥浆护壁,采用机械钻孔,使混凝土把底部的水和泥浆排开,并使用导管进行浇筑桩基混凝土的灌注技术,具有施工投入小、技术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够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具有很强的适用能力。

本文以曾参建某一工程为例,对施工中因管理不到位,造成桩基嵌岩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高压注浆加固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旋挖成孔嵌岩深度高压注浆加固1、工程概况某工程位于某市中心商务区,主线桥采用东西幅高架桥断面布置,主桥高架桥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承台和墩柱,墩柱形式为板式花瓶墩。

1.1 地质特征拟建高架桥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

1.2 水文条件本场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水位不连续,无统一的自由水面,基岩裂隙水主要为碎屑岩裂隙水,其水量一般不大。

2、案例经由负责承建该工程某一标段的单位项目部A将桩基施工专业分包于勘察基础工程B公司施工。

桩基嵌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桩基编号ZD10-2,设计桩径1.8m,桩长46.5m,嵌岩深度5m,设计桩底标高-28.2m。

该桩1月2日15时开钻,采用旋挖工艺成孔。

1月4日9时,孔底高程-23.32m。

B单位负责人向A单位项目部反映钻进困难,且于-18.82m入岩,从标高-18.82m至23.32,累计钻进时间31小时7分,累计进尺4.5m。

桥梁桩基入岩深度.doc

桥梁桩基入岩深度.doc

桥梁桩基入岩深度
桥梁桩基入岩深度?以下带来关于桥梁桩基入岩深度的钻孔桩进入持力层深度,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一、应选择较硬上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d;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d,且不小于0.5m。

二、桩端进入中、微风化岩的嵌岩桩,桩全断面进入岩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嵌岩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m。

三、当场地有液化土层时,桩身应穿过液化土层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稳定土层,进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且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且不宜小于1.5m。

四、当场地有季节性冻土或膨胀土层时,桩身进入上述土层以下的深度应通过抗拔稳定性验算确定,其深度不应小于4倍桩径,扩大头直径及1.5m。

五、桩型选择原则。

桩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分布、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1)预制桩适宜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大的强风化层、风化残积土层、砂层和碎石土层,且桩身穿过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穿越层中存在孤石等障碍物的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层的岩层地区均不适用。

其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

2)沉管灌注桩适用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且桩身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对于桩群密集,且为高灵敏度软土时则不适用。

由于该桩型的施工质量很不稳定,故宜限制使用。

以上是下面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桥梁桩基入岩深度”等建
筑相关的知识可以登入建设通进行查询。

大直径嵌岩桩施工勘察孔深的确定

大直径嵌岩桩施工勘察孔深的确定

大直径嵌岩桩施工勘察孔深的确定一、概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内土地资源的稀缺,越来越多的建构筑物需要在各类基岩裸露或埋藏较浅的地区进行开发建设,而在此地区内,大直径嵌岩桩基础有较广泛的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类型多样,对于一些特殊基岩埋藏区,如岩溶、孤石发育区,桩基开挖前需要进行施工勘察,以查明桩底的详细地质情况。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碳酸盐岩裸露分布区面积约130km2,埋藏分布区面积约70km2,花岗岩类岩石出露面积约86km2,连同埋藏分布区面积也在100km2以上,二者分布面积合计达我国疆域面积的1/3。

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的大直径嵌岩桩施工勘察工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二、嵌岩桩施工勘察孔深确定的一般性原则施工勘察的中心问题,就是对勘察钻孔深度的确定。

一般来说,钻孔深度d由岩面深度d0、嵌岩深度h、桩底稳定层厚度d1、抗冲切/倾覆调整深度d2及桩顶预留浮动深度d3加和而成,即:d=d0+h+d1+d2+d3(1)岩面深度d0一般为中~微风化基岩的稳定岩面,随钻孔实际情况确定;孤石、溶洞、互层发育的地区,d0应为穿过上述不稳定体的稳定岩层顶面。

对于一桩多孔的施工勘察,d0应取各孔稳定岩面深度的最大值,并应考虑孔口高程的起伏影响。

“对于嵌岩桩,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对于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d 且不小于0.5m,倾斜度大于30%的中风化岩,宜根据倾斜度及岩石完整性适当加大嵌岩深度;对于嵌入平整、完整的坚硬岩和较硬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2d,且不应小于0.2m。

”(3)桩底稳定层厚度d1“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

”“对一般岩质地基的嵌岩桩,勘探孔深度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1d~3d,对控制性勘探孔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d~5d,对质量等级为Ⅲ级以上的岩体,可适当放宽;”“对花岗岩地区的嵌岩桩,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进入微风化岩3~5m,控制性勘探孔应进入微风化岩5~8m。

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57第1卷 第27期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探讨姚善荣(南京西部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对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进行判定是尤为必要的,通过这一环节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工程施工的整体周期,还能优化工程建设的最终成果质量,对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施工单位所掌握的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判定方法还存在着上升空间,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质量出现下滑趋势,正因如此,本文就当前我国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判定方法加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应用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嵌岩钻孔灌注;判定方法;勘察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27-0057-02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的判定工作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传统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的判定工作正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由于工程施工的环境地下岩层具备极高的复杂性,硬度较高并且内部结构分布不均匀,因而相关人员在进行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的判定过程中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正确判定钻进入岩位置是桩基施工现场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的。

1 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判定基础工艺(1)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在进行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的判定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性判定方法,通过不同方法之间的结论进行比较,当入岩的实际深度满足相关标准并且误差较小时便可完成判定工作,确定为已入中风化基岩。

倘若在进行判定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问题,那么需要工作人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外界因素一一代入其中,从而确保最终的判定结果具备极高的准确性。

当基岩分布相对复杂时,极容易出现勘察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工作人员通过钻孔方式来进行取芯工作,以此来完成基岩检测。

(2)一般来说,工作人员所进行嵌岩钻孔灌注桩入岩的判定工作是确保桩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在通过对试桩阶段的保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桩基的稳定性与质量,还能避免在进行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

浅析嵌岩桩设计

浅析嵌岩桩设计

嵌岩桩设计一、概述嵌岩桩以其桩端嵌入岩层而得名。

其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与建筑、市政、桥梁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工程领域。

由于嵌岩桩的承载现状及设计施工方法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我国工程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纷纷立题进行研究。

人们传统的观念和国内外许多教科书及规范(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都曾把嵌岩桩作为端承桩的典型。

许多国家规范规定当桩端嵌入完整的硬质岩层时,按桩端岩石的承载力计算单桩承载力,而不考虑其桩侧阻力。

然而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表明,很多情况下增加嵌岩深度及扩大端承面积无助于而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为等直径的人工挖孔或钻孔灌注桩以及带扩大头的人工挖孔桩。

三、嵌岩桩受力基本特性国外嵌岩桩的应用与研究开展的比较早。

Reese等于1668年发表了世界上比较早的一根埋设量测元件的嵌岩桩桩顶荷载随深度变化的试验报告,该报告中桩长5.5米,桩径0.76米,长径比L/d=11.7,嵌岩深度hr=4.2d(d为桩径),持力层为岩土页岩,实测结果表明:桩端反力约占总荷载的15 ~25%。

美国自由广场一号楼下的一根L=8.8m,L/d=3.4,嵌岩深度hr=1.65d的嵌岩桩,从成桩至上部结构竣工后持续两年多的观测表明:在不同的荷载水平下,桩顶始终有60%~70%的荷由桩侧承担,国内对嵌岩桩承载性能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四川某桥梁工地实测的一根桩径0.6m,桩嵌入砂质粉土页岩3米,无覆盖层的荷载传递曲线表明,该桩侧阻在总荷载中所占比例为88%,而桩端阻力仅为12%。

80年代广东洛溪大桥嵌岩桩进入泥质砂岩3.0米,桩长28.5米,桩径1米,实际测得桩端荷载在总荷载中所占比例为11%。

嵌岩桩的承载和变形性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通过国内外大量试桩资料的分析,可以将嵌岩桩的承载性能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在通常情况下,当L/d<20时,Q端/Q总自100%减少到30%;当20<L/d<64时,Q端/Q总一般不超过20%,不少桩在L/d=10~15之间开始起作用。

对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的探讨

对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的探讨

对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的探讨[摘要]对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新隆至宫花)内的钻(冲)孔灌注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就其嵌岩深度提出了建议,对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前言钻(冲)孔灌注桩作为隐蔽工程,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或地质勘探不够充分,使实际钻(冲)孔时遇到的情况与原设计描述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正在施工中的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新隆至宫花段,简称“京珠”)也遇到这种情况。

从已施工的钻)(冲)孔桩的情况看,桩底标高比原设计超出2~18m的较为普遍,而依据设计单位的意见:超出1~3m时由总承包、总监办“技术部”派主管到现场鉴定;高度超出3m时,要由总承包、总监办领导到现场决定。

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一做法操作性较差,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对桩基嵌岩深度的要求不够时确,也易造成意见分歧:从设计的角度考虑,桩基入岩越深越安全;从施工考虑,桩基入岩入越少,施工难度越小。

如何解决这一分歧,并定出较易操作的终孔原则,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考虑的问题。

本人根据在“京珠”的施工情况,在此作上简单的探讨,以供同行们参考。

1设计资料介绍“京珠”全线的桩基均按嵌岩桩设计,但从设计图纸可知,多数的桩基(L/D >15),属中长桩,桩基施工多采用泥浆护壁钻(冲)孔工艺;从地质勘探资料看,“京珠”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区,地表基岩自然露头较少,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含较厚的风化壳,上覆一定厚度的淤泥、(粘土)、砂和砂砾层。

2理论依据桩基的受力情况,在荷载和自重作用下,桩基受村周土的摩阻力F1、村周嵌岩层的摩阻力F2及村底岩层的支承力R的共同作用。

在何种状态下以何种力的作用为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中已有明确规定,即:摩擦桩—考虑F1和村尘的极限承载力;支承桩—考虑F2和R;嵌岩桩—考虑基岩顶面处的弯矩。

那么,这些规定是否还有可以补可以补充的地方呢?有资料表时:对于桩长径比L/D>15~20的钻(冲)孔灌注桩,特别是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的,只不要清底不是特别是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的,只要清底不是特别彻底,在较小位移(s<2mm=时,无论是嵌入风化岩还是完整的基岩中,桩侧摩阻力(F1、F2)先于桩端阻力R充分发挥出来,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则与桩的长径比、覆盖土层性质、嵌岩段岩生、成桩工艺等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