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乘用车整车空气质量控制VOC——最新! 2014年
整车voc标准

整车VOC标准一、引言整车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是指用来评估汽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一套规定和准则。
VOC是一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其排放量对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整车VOC标准是必要的。
二、整车VOC标准的意义1.保护环境:汽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制定整车VOC标准,可以有效控制汽车VOC排放,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2.保障人民健康:VOC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VOC环境中,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制定整车VOC标准可以限制VOC排放,减少人们接触到的有害物质,保障人民健康。
3.促进汽车行业发展:整车VOC标准的制定对汽车制造企业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
企业必须按照标准要求,研发和生产低VOC排放的汽车产品,促进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三、整车VOC标准的内容整车VOC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VOC排放限值整车VOC标准会规定汽车VOC排放的限值,即在特定工况下,汽车VOC排放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
例如,标准可以规定在行驶状态下,汽车VOC排放不得超过每公里10毫克的限值。
这一限值的设定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2. 测量方法整车VOC标准还会明确测量汽车VOC排放的方法和要求。
测量方法需要具备准确性、可重复性,并且能够真实反映汽车VOC排放的情况。
典型的测量方法包括车内环境试验、车外环境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等。
3. 技术要求整车VOC标准会对汽车技术方面的要求进行规定。
例如,标准可以要求汽车采用低VOC挥发性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要求汽车安装VOC捕集装置,减少尾气中的VOC排放等。
这些技术要求有助于降低汽车VOC排放。
4. 检验和监管整车VOC标准还包括检验和监管方面的内容。
标准会规定相关部门对汽车VOC排放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者遵守标准要求。
汽车voc测试标准

汽车voc测试标准汽车VOC测试标准。
汽车VOC测试标准是指对汽车内部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标准。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汽车VOC测试标准对于确保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和保护乘客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汽车VOC测试标准需要对汽车内部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
这些材料包括汽车座椅、内饰板、地毯、粘合剂等,它们在汽车内部空间中释放的VOCs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VOC排放标准。
其次,汽车VOC测试标准需要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老化、温度变化等原因,可能会释放出更多的VOCs,影响汽车内部空气质量。
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另外,汽车VOC测试标准还需要对汽车内部材料的VOCs排放进行限制和控制。
汽车制造商需要制定严格的VOCs排放标准,对汽车内部材料释放的VOCs进行限制和控制,确保其在符合范围内。
同时,汽车制造商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减少汽车内部材料的VOCs排放,保障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和乘客健康。
最后,汽车VOC测试标准需要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和认证。
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符合相关的VOCs排放标准和内部空气质量标准,申请相应的认证和评价,证明其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这不仅可以提升汽车制造商的品牌形象,也可以增强消费者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信心。
综上所述,汽车VOC测试标准对于保障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和乘客健康至关重要。
汽车制造商需要对汽车内部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汽车内部空气质量,限制和控制汽车内部材料的VOCs排放,并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和认证。
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保障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一、甲醛含量
标准范围:乘用车内甲醛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来说不得超过0.1mg/m³。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或气相色谱法等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影响因素:车内装饰材料、座椅材料、粘合剂等可能会释放甲醛。
控制措施: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内饰材料,减少使用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粘合剂,定期开窗通风等。
二、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
标准范围:乘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来说不得超过0.6mg/m³。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等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影响因素:车内的塑料、橡胶、涂料等可能会释放挥发性有机物。
控制措施: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内饰材料,减少使用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等,定期开窗通风等。
汽车整车制造业VOCs排放控制技术指南

汽车整车制造业VOCs排放控制技术指南汽车整车制造业生产工艺与VOCs排放环节示意见图1-1。
图1-1汽车整车制造业生产工艺与VOCs排放环节示意图一、源头削减(一)含VOCs原辅材料在2020年12月1日起使用的涂料、清洗剂、胶粘剂中VOCs 含量的限值应符合表1-1的要求。
表1-1汽车整车制造业原辅材料VOCs含量限值原辅材料类别主要产品类型限量值水性涂料汽车原厂涂料(乘用车、载货汽车)电泳底漆≤250g/L中涂≤350g/L底色漆≤530g/L本色面漆≤420g/L汽车原厂涂料[客车(机动车)]电泳底漆≤250g/L其他底漆≤420g/L中涂≤300g/L底色漆≤420g/L本色面漆≤420g/L清漆≤420g/L溶剂型涂料汽车原厂涂料(乘用车)中涂≤530g/L底色漆≤750g/L本色面漆≤550g/L哑光清漆[光泽(60°)≤60单位值]≤600g/L单组分清漆≤550g/L双组分清漆≤500g/L 载货汽车原厂涂料单组分底漆≤700g/L双组分底漆≤540g/L中涂≤500g/L实色底色漆≤680g/L效应颜料高装饰底色漆≤840g/L效应颜料其他底色漆≤750g/L本色面漆≤550g/L清漆≤500g/L汽车原厂涂料[客车(机动车)]底漆≤540g/L中涂≤540g/L底色漆≤770g/L本色面漆≤550g/L清漆≤480g/L水基清洗剂-≤50g/L半水基清洗剂-≤300g/L 有机溶剂清洗剂-≤900g/L水基型胶粘剂聚乙酸乙烯酯类≤50g/L 橡胶类≤50g/L聚氨酯类≤50g/L 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类≤50g/L 丙烯酸酯类≤50g/L 其他≤50g/L本体型胶粘剂有机硅类≤100g/kgMS类≤100g/kg 聚氨酯类≤50g/kg聚硫类≤50g/kg 丙烯酸酯类≤200g/kg 环氧树脂类≤100g/kg α-氰基丙烯酸类≤20g/kg 热塑类≤50g/kg其他≤50g/kg溶剂型胶粘剂氯丁橡胶类≤600g/L 苯乙烯-丁二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类≤550g/L聚氨酯类≤250g/L丙烯酸酯类≤510g/L 减震用热硫化胶粘剂≤700g/L其他≤250g/L在同一个工序内,同时使用的涂料、清洗剂、胶粘剂中VOCs 含量均符合表1-2要求时,排放浓度稳定达标的,相应生产工序可不执行末端治理设施处理效率不应低于80%的要求。
2014明锐排放标准

2014明锐排放标准2014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作为一款广受欢迎的家用轿车,2014年款明锐也不例外,它需要符合当时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本文将对2014年款明锐的排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首先,2014年款明锐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对尾气排放的限制。
根据当时的国家标准,明锐的尾气排放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非甲烷总烃等物质的排放限制。
这些限制旨在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空气质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其次,2014年款明锐的排放标准还包括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
燃油经济性是衡量一款汽车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明锐在2014年的排放标准中,也需要符合一定的燃油经济性要求,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2014年款明锐的排放标准还包括对废气处理系统的要求。
废气处理系统是汽车排放控制的重要部分,它能有效净化尾气,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因此,明锐在当时的排放标准中,废气处理系统需要符合一定的性能要求,以保证车辆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综上所述,2014年款明锐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对尾气排放、燃油经济性和废气处理系统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降低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而作为汽车制造商和车主,我们也应该积极配合,确保车辆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本文对2014年款明锐的排放标准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关注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共同为环保事业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控制汽车内饰部件的VOC排放最新版

控制汽车内饰部件的VOC排放近年来,汽车内的VOC排放问题引起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高度关注,相关的法律规范也陆续出台。
早于几年前,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就在参照通用汽车全球标准的基础上,对内饰部件及其原材料的选用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从而对车内VOC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刘树文通常,汽车的内饰是影响顾客购买意向的主导因素之一。
消费者们除了要考察内饰的外观效果(如新颖的设计、颜色的搭配和柔软的触感)外,出于安全和健康的考虑,他们也非常关注内饰部件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研究表明,来自内饰部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是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多数内饰部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是烷烃、烯烃、芳烃、乙醛或酮类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沸点通常在50~260℃的范围之内。
当气温达到一定高度时,这些挥发性物质就会释放出来,有些会形成雾翳关凝结在前挡风玻璃上,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有些则产生令人不舒服的气味,甚至引起头疼、干咳和过敏等不适反应,从而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基于上述原因,有关车内VOC的排放问题已引起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高度关注,相关的法律规范也陆续出台。
早于2004年初,广为国内汽车业界所知的著名的“奥托事件”曾引发了对车空气质量标准制定问题的广泛讨论。
在各方的呼吁下,2004年7月中旬,由国家环保总局出面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对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调研,关启动了国家环保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
虽然有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并且有包括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和上海大众等在内的国内主要的汽车整车厂的参与,但由于车内污染的标准不能乖同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50325),况且国际上没有先例进行整车测试方法标准的出台,加之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测试环境的界定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测试方法,等等,所有这些都为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而标准的出台也一拖再拖。
我国汽车VOC检测标准法规现状_问题及措施

第41卷 第4期 2014年4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1 No.4Apr. 2014收稿日期:2014-03-09科学观察我国汽车VOC 检测标准法规现状、问题及措施朱培浩,董长青,徐耀宗,贾彦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回收利用部 天津 300300)摘 要:介绍了汽车VOC 的主要来源和危害,分析了国内外汽车VOC 检测标准法规的状况,给出了我国汽车VOC 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挥发性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VOC 检测 标准法规 现状 措施中图分类号:U4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4)04-0031-03Testing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of Automobile VOC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ZHU Peihao ,DONG Changqing ,XU Yaozong ,JIA Yanmin(Department of Recycling and Reuse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300300,China ) Abstract :Major sources and hazards of automotive 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were introduced and presentstatus of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both in China and in foreign countries were analyz ed. Problems facing China's automobile VOC detection were discussed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aiming to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utomobile VOC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Key words :VOC testing ;standard and regul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0 引 言汽车的使用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尾气排放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车体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
DB31 859-2014上海市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5 年 2 月 1 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汽车涂装生产线。 3.15 新建企业 new facility 自 2015 年 2 月 1 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改、扩建汽车涂装生产线。 4 排放控制要求 4.1 实施时间 现有企业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表 1、表 2 和表 3 标准;新建企业自 2015 年 2 月 1 日起执行表 1、表 2 和表 3 标准。 4.2 排放限值 4.2.1 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限值应符合表 1 规定。
DB31/859-2014
汽车制造业(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GB/T 15089 规定的 M1、M2、M3 类整车制造企业汽车涂装工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限值、监测、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以及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汽车制造业(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建成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汽车改装及零部件涂装工艺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发布稿)
2015-1-19 发布
2015-2-1 实施
上 海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上 海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31/859-2014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排放控制要求 ........................................................................ 3 5 监测要求 ............................................................................ 5 6 实施与监督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单位涂装面积 VOCs 排放量核算.......................................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 .....................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3年,北京车主疑因车内苯系 物超标导致肺癌,要求退回车款13万 5、2002年,国内首例因车内空气质
二、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的困难
供应链控制意识淡薄
前期零件设计关注不足
整车气味、VOC 难以控制
整车气味控制目标为:气味≤ 3.0
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VOC: 整车八种物质限值 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整车VOC测试
整车气味测试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直接影响顾客健康 依据有相关国家标准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5
一、整车空气质量的定义及控制意义
整车空气质量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 影响销量
1、2015年,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将成为 强标,不合格车辆可强制召回。 2、2013年,央视重点曝光豪车使用沥 青阻尼板,气味大或可致癌
车内异味危害顾客健康新闻屡见不鲜
1、2014年,曝特斯拉车内气味超标, 导致驾驶员昏睡
劣质空气质量 的危害
3、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调查车内异 味重已成为顾客最关注问题之一
2、2013年,13名奔驰车主集体投诉车影响顾客健康 内异味重影响健康,要求赔偿 3、2013年,江苏女车主胎死腹中,检 测出车内醛类物质超标
2
EVA材料
地毯
3
沥青
阻尼垫
4
麻板
衣帽架
使用以下材料: 气味不稳定,易严重影响整 1、LASD水性涂料; 车气味。高温下会产生醛类 2、丁基橡胶; 3、BCM材料 低压注塑工工艺
5
胶水复合工艺 顶棚、扶手等 气味及VOC状态不稳定
6
PP木粉板
衣帽架
木粉气味难以消除,在阳光 换用塑料件、PP玻纤板 照射情况下,木粉气味明显
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析
科学合理的目标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16
四、科学合理的持续提高整车空气质量 科学合理的系统分析
为了有效的解决整车气味问题,主机厂/供应商必须对零件气味来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整车气味来源零件分析
巡检机制
在临港及南京工厂建立现场实验室管控现场零件及整车气味,现场实验室专职人员每日进行零 件气味检测,并对当天下线车型进行气味检测;
抽检机制
中心实验室每周到工厂进行零件及整车气味检测;每季度由实验室与SQE合作进行零件抽检;
处理机制
根据气味问题零件的影响程度按照流程制定相应措施。通过整改、罚款、受控等方式对气味不 合格零件供应商进行管控,问题零件供应商每周汇报零件改进及管控情况,实验室对问题零件 进行持续跟踪。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15
四、科学合理的持续提高整车空气质量
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开发
内饰件基础材料与工艺需逐步提 升,从而提高整车空气质量
基础材料和工艺的提升
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发现并 解决气味、VOC问题 整车气味合格的目 标是气味无干扰、 顾客不投诉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14
三、上汽整车空气质量的控制策略
量产项目 零部件气味、VOC控制,需要科学合理的问题预防、识别和处理机制
预防机制
制定《上汽气味和VOC重点关注供应商清单》,根据零件的质量表现,每周召集问题供应商汇报 气味控制情况,预防气 味问题发生;每月召开重点零件气味汇报会,通报气味情况;
零件部八种物质限值 SMTC 5 400 018
零件 气味 测试
零件 VOC 测试 -袋 式法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10
三、上汽整车空气质量的控制策略
持续完善整车和零部件散发技术标准要求
整车控制标准
SMTC 5 400 043(V1) 《乘用车内气味试验评价方法》
供应商管制意识不足
基本材料与工艺限制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7
二、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的困难
供应链控制意识淡薄
从初原料生产企业、配料生产企业、原料加工企业到零件加工企业整个产业链对散发的控制意识淡薄。例如: 国内各石化厂提供的PP原料气味差异明显,而且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低散发材料体系; 原料加工企业为节约成本选择气味性差,VOC较高的助剂或者辅料,导致加工后原料散发性能较差。
上汽乘用车整车空气质量控制
上海汽车中心实验室 2014-2-2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3
目录
3 1 2 3 3 4
整车空气质量的定义及控制意义
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的困难
上汽整车空气质量的控制策略
科学合理的持续提高整车空气质量
4、2013年,北京车主疑因车内苯系 物超标导致肺癌,要求退回车款13万 5、2002年,国内首例因车内空气质 量影响健康,顾客起诉车企获赔3万
1、2014年,曝特斯拉车内气味超标, 导致驾驶员昏睡 2、2013年,13名奔驰车主集体投诉车 内异味重影响健康,要求赔偿 3、2013年,江苏女车主胎死腹中,检 测出车内醛类物质超标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4
一、整车空气质量的定义及控制意义
整车空气质量
整车气味
在一定环境下,人员 在整车内部所感知到 由整车内零件释放出 的气味。
车内第一感观质量 极易引发客户投诉 气味质量因人而异
整车VOC
整车内在常压下沸点 或初馏点低于或等于 250℃,且能自发挥 发的有机化合物,现 特指国标规定的八项 有害物质。
影响企业形象
4、2013年,奔驰官方承认车内气味 严重,但否认会影响健康 5、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抽检了43 辆车型的空气质量,排名并公布社会
1、2015年,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将成为 强标,不合格车辆可强制召回。 2、2013年,央视重点曝光豪车使用沥 6 青阻尼板,气味大或可致癌
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是主机厂和零件供应商对客户身体健康的承诺!
搪塑PVC
应用零件
原因
建议解决方案
气味 VOC
1
仪表板
搪塑PVC表皮常温有明显的 1、换用塑料件; 油腥的气味。乙醛值较高 2、使用TPO材料,但造型有限制 使用以下材料: EVA材料气味不稳定,酸味, 1、无纺布; VOC挥发量高。 2、成型毡 1、气味差 2、有害物质较多 换用橡胶型、树脂型阻尼垫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பைடு நூலகம்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9
三、上汽整车空气质量的控制策略
持续完善整车和零部件散发技术标准要求
零部件控制标准
SMTC 5 300 004(V2) 《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散发性能技术要求》
气味: 雾翳: 甲醛: 总碳: VOC: ≤ 3.5级 ≤ 3.0mg ≤ 10ug/g EG ≤ 50ugC/g SMTC 5 400 012 SMTC 5 400 010 SMTC 5 400 011 SMTC 5 400 009 《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轿车内饰材料及零件雾翳测定方法》 《 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甲醛释放量的测定方法》 《 轿车内饰零件及材料总碳挥发量测定方法》 《轿车内饰零件VOC测试方法(袋式法)》
8
三、上汽整车空气质量的控制策略
开发阶段控制
低气味及VOC的材料及工艺选用
量产阶段控制
预防机制 巡检机制 抽检机制 处理机制
气味及VOC规避清单的建立及应用
同步工程对空气质量进行控制
气味与VOC 的控制标准
气味及VOC管控标准建立及优化
完成整车气味、VOC控制目标
1、整车VOC满足国标GB/T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要求 2、整车气味≤3.0级,整车内无明显干扰气味&客户无抱怨
2
EPS发泡
缓冲垫
3
木纤维板
行李箱地毯
4
PVC/ABS表皮 含苯类胶水 含苯类油漆
仪表板
5
顶棚、扶手等 材料含苯类物质 饰条、饰框等 材料含苯类物质
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
13
三、上汽整车空气质量的控制策略
序号
不推荐使用 材料与工艺
前期零件设计关注不足
零件的前期设计更注重内饰零件的装饰性与匹配度,缺少对零件气味、VOC因素的考虑。例如: 零件的工艺设计选用了气味差、高VOC的胶水复合工艺。 塑料零件的模具开发。其浇口、流道以及气孔设计直接零件注塑温度与压力,从而影响零件散发性能;
供应商管制意识不足
供应商或者分零件供应商缺少零件气味、VOC管控意识,控制能力差。例如: 供应商为节省成本,采用低价的、散发性能差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 供应商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温度、减少零件存放时间; 供应商对零件散发管控措施敷衍了事,为应付检查弄虚作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