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5中科院动物生态学考博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
(12分)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12分)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
(12分)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
(12分)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
(20分)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20分)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15分)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强光等)的可能的生物化学过程模式。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动物学(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共栖、共生与寄生2.世代交替3.生物发生律4.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5.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一般来说,原生动物以()、()或()来完成运动;有()、()和()三种营养方式;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来进行;其有性生殖方式有()生殖和()生殖两种;原生动物门最重要的纲有()纲、()纲、()纲、()纲。
2.腔肠动物(或称刺胞动物)的水螅型个体适于()生活,而水母型个体适于()生活。
3.扁形动物是()侧对称、()胚层、()体腔的低等无脊椎动物。
4.线虫具()体腔,用()呼吸或进行()呼吸,一般雌雄()体。
5.昆虫纲动物身体一般分为()、()、()三部分,胸部有()对足,多数种类胸部还具有()对翅。
6.鱼类一般具有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但也有例外,如黄鳝无()鳍,鳗鲡无()鳍,电鳗无()鳍,鳐类无()鳍,赤魟无()鳍。
7.高等动物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8.根据动物休眠的特点,休眠可分为()眠、()眠和()眠。
9.人的内分泌腺有()、()、()、()、()、()、()等。
10.()类、()类和()类动物被称为羊膜动物,是因为它们在胚胎期除具有卵黄囊之外,还有()及羊膜。
三、简答题(除特别标明外,每题6分,共50分)1.寄生虫更换宿主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2.试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软体动物与人类有哪些利害关系?4.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最显著的差别是什么?5.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鱼类不同于其它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7.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主要区别有哪些?(8分)8.鸟类与爬行类相比,它的进步特征有那些?四、论述题(共15分)1.地球上,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逐渐发展而成为今天的生命世界,大体上要经过哪些阶段?(7分)2.你对濒危动物的保护有哪些建议和想法?(8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化学(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1.生产率2.自由基3.生物浓缩因子4.硝化作用5.可疑致癌物二、填空题(每空 1.5 分,共30 分)1.一个厌氧性湖泊,其湖下层的元素都将以( )形态存在,碳、氮、硫分别以( )、( )、( )的形式存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考试科目:动物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其中举例1分;共30分)1.后口动物2. 咽鳃裂3. 羊膜动物4. 鳞嵴5. 物种6. 口咽式呼吸7. 混合体腔8. 生物多样性9. 动物区系10. 同源器官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5分)1. 降河洄游入海的鱼类其体液渗透压需要完成由()转变为()。
(提示:填高或低)。
2. 粘孢子虫是渔业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病原体之一,其无性生殖方式是()生殖。
3. 华枝睾吸虫病是一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其病原体的虫卵排入水体后被第一中间宿主螺吞食后逸出(),然后逐渐发育为胞蚴,()和();后者成熟后被释放到水体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鱼或虾后侵入其体内发育为()。
4. 寡毛纲动物神经系统为()。
5. 水体中常见的浮游动物蚤状溞属于甲壳纲()亚纲。
6. 蚌和鳑鮍鱼是自然界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典型实例;鱼将卵产于蚌的()中,蚌的()寄生于鱼的皮肤上。
7. 动物的肌肉组织是由()胚层发育分化而来。
8. 我国陆地动物区系分属于()届与( )届两大区系;现代动物区系的基本轮廓呈现于()初期。
9. 甲壳纲动物体节常分为()部和()部;具有()对附肢。
10. 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船体上的一种常见生物,它隶属于()亚门。
11. 大多数鱼类身上被有鳞片,而鱼鳞主要分为3种,即硬鳞、()和()。
12. 环毛蚓的生殖系统为雌雄(),生殖时()受精。
13. 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属()式循环;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式;两栖动物的循环方式为()和()的双循环。
14. 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许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称为()现象。
15. 棘皮动物的成虫呈()对称,其幼虫呈()对称。
三、问答题(共55分)1. 简述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及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8分)2. 简述近年来动物系统分类学中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
(完整word版)中科院微生物生态学复习题

微生物生态学1、重要人物及贡献:A。
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在国外,有人认为“生态学时代”的出现开始于该书的出版.B. 恩斯特·海克尔:德国人,第一次提出生态学概念。
C. 列文虎克:改进了显微镜以及,首次观测到了微生物个体,建立了微生物学。
D。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否定自然发生说(自生说)及倡导疾病细菌学说(胚种学说)和发明预防接种方法而闻名,为第一个创造狂犬病和炭疽的疫苗的科学家,他和费迪南德·科恩以及罗伯特·科赫一起开创了细菌学,被认为是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
E。
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发现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提出“科赫原则”.F。
Robert Hungate:发明了厌氧培养基,并从牛胃中成功培养出厌氧微生物。
G。
马丁努斯·拜耶林克:病毒学的开创者,发现了氮气转化为植物所能够吸收的铵离子的过程──固氮作用,认识到细菌能够以硫酸盐代替氧气作为最终电子受体.H. 维诺格拉斯基(Sergei Winogradsky):确定了它利用无机物H2 S作为能源、以CO2作为碳源。
他首次提出了自养生物的概念及其与自然循环的关系。
成功分离出固氮菌。
描述了微生物的H2、So 和 Fe2+的氧化发展了富集培养技术.I. Carl Woese:16S指出16S的特殊性,建立生命三域假说。
J。
佐贝尔(Zobell C E):明确海洋微生物这一特殊群体的普遍意义;基本确立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法(Zobell 2216E);认识并加深钻研海洋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因子的关系;开创和发展海洋微生物在物质转化、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研究;关注海洋微生物的经济重要性。
2、未培养微生物:是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及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
包括生理/生态功能未知,没有相应培养技术,可能代表一大类微生物。
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

2010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Climax2、Biological invasion3、Fundamental niche4、Energy pyramid5、Landscape process6、Heat island7、Ecosystem service8、Allelopathy9、r/k selection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二、简答(六选四)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二论述题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201X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MacArhthur平衡说2、恢复生态学3、净初级生产量4、空间异质性5、邻接效应6、群落排序7、湿地8、他感作用9、同资源种团10、原生演替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入学考试试题高级生物化学1996年1.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分离时主要根据它们之间的种有差别的特征,这些差别特征有哪些方面?并举例说明。
2 试述三种粘多糖的名称,在动物体内的主要分布,主要构成单糖及其它糖类。
3 试举例说明蛋白质和它的前体的一级结构关系。
4 J. D. Watson因其证明DNA的双螺旋结构,曾与Crick共获诺贝尔奖。
这位科学泰头在他后来一体名著中解释DNA形状时写过这样一段话:"Does DNAchain fold up into aregular conf igulation dominated by its regular backbone? If so, theconfigulation would most likely be a helical one in which all thesugar-phosphate groupl would have identical chemincal environments"。
你认为他在这里用configulation一词描述DNA的三维结构确切吗?为什么?(此段英原文不必译出,但须回答为什么,否则无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入学考试试题高级生物化学1998年一、填充题1 DNA具有的两个重要功能是,核糖体的功能是2 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它兼有指导的DNA聚合酶,指导的DNA聚合酶。
3 能够用来将外源的DNA片段转移到活细胞内部的、或统称为克隆载体。
4 绝大多数真核生物信使RNA3'端有。
5 证明DNA是遗传信息携带者的科学家是。
6 蛋白质可与碱共热而水解,碱水解引起、、和的破坏。
7 蛋白质的三维构象也称或。
8 生物膜主要是由和两大类物质组成,生物膜的基因结构形式是。
膜两侧的物质和离子转运主要是通过、和等方式进行。
9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主要是基于他们阐明了反应机制、分子结构及酶的作用机制。
------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汇总

南京大学2007年生态学博士生入学考试题目1 名词解释(60分)(1)neutral theory in community ecology(2)allometric growth law(3)ecological stoichiometry(4)stable isotope technique in ecology2 问答题(20分)(1)从叶片碳平衡的角度出发,说明地球纬度梯度上植被分布呈现bimodal(常绿-落叶-常绿)格局的成因机制。
(2)我国很多湖泊水质恶化严重:水华现象连续多年频频发生,水生高等植被分布面积和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
请分析现象发生的生态学过程和机制,并提出基于生态学相关原理的综合治理方案。
2008论述(3题目任意选择2题目作答,每题50分)1 论述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内容有哪些?常用的生态学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如何?2 试论受损的生态系统一般有何变异特征?如何加以科学的鉴定和判断?其调控的途径和治理的对策有哪些?(应结合你的本职工作,结合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3 试论当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评价标准及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和安全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应结合你的本职工作,给出具体的实例和解决方案,加以论述和分析说明)2009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 表型可塑性2 阿利效应3 生活史权衡4 功能性状5 营养级联效应6 3/4幂定律或生态代谢理论7 进化稳定对策8 生态化学计量学9 生物入侵10 可持续发展二问答题(60)1 请简述生活史对策理论的发展简史与主要内容(10)2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机制及其后果(10)3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对全球的变化的响应与适应(response,acclimation and adaptation),并说明其研究意义?(15)4 试述生态位理论与中性理论的主要依据、主要观点及其异同。
中科院生态学考试试题

中科院生态学考试试题(总2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昆明植物所植物生态学问答题集锦2003年 1.简述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及其在植物引种驯化上的意义。
(光因子,引种驯化) 2.简述高山植物的生态适应特征及原因。
(高山植物) 3.生态因子主要分为几类,就目前情况而言哪一类的影响最大(生态因子) 4.植物群落发育主要经历几个时期各时期特点是何(植物群落发育)2002年1.试述风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风因子)2.简述植被分布的地带规律性。
3.试述植物群落原生演替中的水生演替序列。
(原生演替,水生)4.简述亚洲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区别。
2001年1.试述欧亚大陆植被由南向北表现出的水平地带,每个带列举1-2种植物组成的科属类群。
2.试述植物引种驯化中应考虑的生态因子。
(引种驯化)3.试述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4.试述植物群落发育的各个时期及其特点。
2000年1.简述植被分布的地带规律性。
2.试述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3.试述植物对高温的生态适应。
(温度)4.试述盐碱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1999年1.为什么高山植物都较矮小且通常花色较艳丽(高山植物)2.试述亚洲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区别。
3.简述热带高山的山地垂直带谱。
(垂直带谱)1998年1.分述植物生态学研究传统的三大学派。
2.简述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为何说陆地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大多在山区4.简述植被分布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
(垂直地带)5.图示并简述云杉林被采伐后经历的主要演替阶段。
(演替)6.试述植物分泌物对种间组合的影响。
(种间组合)1997年1.简述群落在裸地的演替过程(演替)2.简述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组成上、群落结构和群落外貌上的主要区别。
3.简述高温和低温是怎样限制植物分布的(温度)4.谈谈你所认识的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学考博试题
本人对中科院2001~2005年中科院动物生态学考博试题进行归纳整理了,现在免费提供给大家。
排除了部分重复试题,剩下这些。
部分有答案,其余的自己找去吧。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名词解释
1.阿利氏规律: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
能对种群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2.边界值理论:
3.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4.超体积生态位
5.次生演替
6.定向选择
7.动态生命表
8.多配偶阈值
9.放牧促进
10.富营养化过程
11.葛洛格规律
12.关键种
13.广义适合度
14.哈文定律
15.环境容纳量
16.婚配制度
17.渐变群
18.景观功能
19.可持续发展
20.矿化
21.利他行为
22.林德曼效率
23.临界光周期
24.领域
25.内温性
26.气候驯化
27.亲代投入
28.生态入侵
29.生态系统服务
30.生物多样性
31.生物圈
32.生物学零度
33.实际生态位
34.适合度
35. 适应辐射
36. 似然竞争
37. 他感作用
38. 同生群
39. 同生群生命表
40. 外激素
41. 温室效应
42. 相多态现象
43. 性选择
44. 性状替代
45. 样方法
46. 异养性演替
47. 抑制模型
48. 因子的替代作用
49. 印记行为
50. 有效积温
51. 诱导防卫
52. 阈值反应
53. 直接梯度分析与间接梯度分析
54. 最小可存活种群
二、简答题
1. 植物受动物啃食后通常有几种补偿机制?
答:(1)在植物的一些枝叶受损后,降低对其它叶子的遮荫并提高其光合作用;
(2)受害植物可能利用贮存于各组织器官中的碳水化合物得到补偿
(3)可能改变光合产物的分布,以维持根/枝比的平衡
(4)动物啃食可能刺激单位叶面积光合率的提高
(5)动物啃食可能使植物枝叶死亡减少和休眠芽萌发
2. 写出Lotka-Volterra 竞争模型,并说明参数的意义 答:1
112111()dN K N N r N dt K α--=,其中1dN dt 为种群1在t 时间内的增长率,r1为种群1的
内禀增长能力,N1为种群1已积聚的密度,N2为种群2已积聚的密度,K1环境容纳量,α为物种2对物种1的竞争系数。
3. 何谓生物放大作用?举例说明
答: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4. 简述陆地生物群落类型及其动物的特征变化
(1) 热带雨林,动物种类很多,但个体数量较少,且特化种类较多。
动物的活动性低,很少有季节性的迁移现象,其生殖活动和数量变动受季节性的影响不明显。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的哺乳动物是猴类和鹿类。
(3) 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中消费者各有其特色,群落中净初级生产量仅养活着小量的动物,而动物的生物量又集中在土壤动物上。
(4)温带草原,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5)稀疏草原,指分布于热带干燥地区,以喜高温、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并稀疏散布有耐旱、矮生乔木的植物群落。
(6)荒漠和半荒漠,荒漠中的动物,多数有冬季和夏季休眠以及贮存大量食物以备越冬的习性。
夜出性的种类所占比例较高。
(7)北方针叶林
(8)冻原
5.我国是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你所掌握的生态系统知识,试述近年来荒漠化灾害
扩展的原因及其主要控制对策
6.何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2.促使商品观念的转变
3.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态资源价格
4.促进将环境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5.促进环保措施的科学评价
6.为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奠定基础
7.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7.试述集合种群(又异质种群)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8.行为生态学中进化稳定策略(ESS)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指种群的大部分成员所采取某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好处为其他策略所不及。
动物个体之间常常为各种资源(包括食物、栖息地、配偶等)竞争或合作,但竞争或合作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行为方式(即策略)进行的。
对某个体而言,最好的策略取决于大多数成员在做什么。
由于种群的其他部分也是由个体组成,它们都力图最大限度地、更多更有效地繁殖自己的后代,因而能够持续存在的必然是这样一种策略:它一旦形成,任何举止异常个体的策略都不能与之比拟。
在环境的每次大变动之后,种群内可能出现一个短暂的不稳定期,但是一种ESS一旦确立,就会稳定下来,偏离ESS的行为就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9.简述内温动物调节产热和散热的主要生理途径。
10.试述近代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的原因及保育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对策。
11.试述动物通讯的主要功能
12.群落生态学中的顶级群落理论有哪三种学说?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3.广义的捕食包括哪几种类型?并论述捕食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14.简述碳循环的过程,并讨论人类活动影响碳循环的生态后果
(1)陆地: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人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
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重新
返回大气。
(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
(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
1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规定的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方针为“加强资
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试以动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原理对上述方针体现的保护思想作一简要的评述。
16.什么是渗透压顺应者和渗透压调节者?简述淡水硬骨鱼和海洋硬骨鱼的渗透压调节途
径
17.什么是种群的地理变异?有哪几种类型?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18.简述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分离的概念,并分析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9.什么是婚配制度?有哪些主要类型?试分析其进化原因。
20.确定一个物种的婚配制度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并举例说明一种方法。
21.生态学工作者在研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时,都要研究其结构过程,三个层次各自的
显著特征有哪些?简述之。
如何确定一个动物种群(如鼠类、昆虫等)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试以农田系统或草原生态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22.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进化生物学理论对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宏观生物学
和微观生物学的结合和交叉也越来越广泛。
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和评述。
并阐明你的观点和看法(可以举例说明)。
23.何谓生态系统中的同资源种团,有何重要意义?
24.为什么动物在高温环境下维持恒定体温比在低温下困难?它们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特
征有哪些?
25.试述r-对策,k-对策在进化过程中的优缺点
26.简述在进化过程中决定动物食性分化特征的因素
27.简述光对动物繁殖的作用及生态适应意义
28.种群自动调节学派的三个代表性学说(行为调节说、内分泌调节说和遗传调节说)有
哪些共同点?
其他院校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限制因子
2.贝格曼定律
3.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4.内禀增长能力
5.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6.群落演替
7.同资源种团
8.互利共生
9.协同进化
10.利他行为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12.贝格曼法则(Bergmann’slaw)
13.异质种群
14.生命表
15.内禀增长率
16.边缘效应
17.生产力(量)
18.生物富集(扩大)作用
19.温室效应
20.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
1.自然种群数量变动有几种可能
2.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4.简述种群的基本参数
5.何谓有效积温法则?分别简述外温动物和恒温动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方式。
6.简述种群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模型中的假说、参数r,k的生物学意义及
r,k对策者的主要特征。
7.何谓是协同进化?分别简述竞争物种之间、捕食者与猎物之间、寄生物与寄主之间、
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8.何谓群落的演替?说明陆地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举例论述群落演替理论对退化生物
群落恢复的指导意义。
9.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分别说明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的主
要测定方法?
10.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阐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