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疗标准
2024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解读

1. 新增-监测1型糖尿病风险,以及应用Teplizumab延缓进展
Section 4. 综合医学评估及并发症评估
1. 新增-骨健康小节,强调对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的筛查和管理
Section 7. 糖尿病技术
1. 新增-强调糖尿病设备的重要性,以及早期应用CGM
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
低血糖
8%
RR 1.08, 95% CI 1.03-1.14
P=0.000
52%
RR 1.52, 95% CI 1.23-1.88
P=0.000
HbA1c每升高1%
一项Meta分析,纳入10项研究,共858989例糖尿病(包括84199例骨折)患者,主要终点为HbA1c水平与骨折风险的关系,旨在评估血糖控制与糖尿病患者骨折的关系。 低血糖:血糖<3.9mmol/L
Section 4 综合医学评估及并发症评估
糖尿病患者骨健康的筛查:老年及合并危险因素的高风险人群
新增建议 4.9-4.10: 应根据危险因素和合并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骨折风险评估(A)。 每2-3年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监测糖尿病高危老年人(年龄>65岁)和糖尿病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年轻个体的骨
矿物质密度(A)。
结果显示,Teplizumab组和安慰剂组患者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8.4个月、24.4个月,人数分别为 19(43%)、23(72%) ;
Teplizumab组患者进展为1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9%(HR 0.41,95%CI 0.22-0.78;P=0.006)。
未确诊1型糖尿病的比例
1
或 OGTT中的2-h PG≥200mg/dL(≥11.1mmol/L)。按照WHO的描述进行,以 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2024ada糖尿病诊疗标准

2024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每年更新一次糖尿病诊疗标准。
根据最新的2024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糖尿病的分类和诊断:根据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糖尿病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等。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体重减轻)或糖尿病风险因素,应该进行糖耐量试验或随机血糖测试来确认诊断。
2.血糖控制目标ADA建议,大部分成人病人的餐后血糖应保持在80-130mg/dl (4.4-7.2mmol/L),空腹血糖应保持在70-130mg/dl(3.9-7.2mmol/L)。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可能会有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
3.药物治疗根据2024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如果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满足血糖控制目标,应考虑使用口服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等。
对于无法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的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4.膳食和体育锻炼膳食和体育锻炼在糖尿病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合理的膳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建议病人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此外,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都可以改善糖尿病病情。
5.血压和血脂控制糖尿病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和异常血脂,这些都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强调了对高血压和异常血脂的积极干预。
建议控制血压在<140/90 mmHg,控制LDL胆固醇水平<100 mg/dl。
通常,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这些目标。
6.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伴随着许多潜在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
2023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全文

2023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全文在医学领域,糖尿病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疾病。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各国的医学界都在不断研究和更新糖尿病的诊疗标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这方面,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一直在糖尿病的研究和诊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布的糖尿病诊疗标准备受到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在2023年,ADA发布了最新版的糖尿病诊疗标准,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并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一份标准文献的发布,不仅对临床医生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医学界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标准从糖尿病诊断、治疗目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多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患者。
在研究此份标准文献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标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而在2023年版的ADA标准中,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包括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诊断值作出了新的规定,以及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做出了新的解释。
除了诊断标准的调整之外,2023年版的ADA标准还对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患者的芳龄、疾病严重程度等个体差异,对于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都做出了详细的治疗目标规定,这有助于医生更加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药物治疗方面,2023年版的ADA标准也对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的合并症和疾病特点,对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指导,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个体化程度。
另外,2023年版的ADA标准还对糖尿病的生活方式干预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方面都有了具体的要求,这对于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观念,积极调整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4 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要点(第一部分)

2024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要点(第一部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是指导糖尿病医生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之一。
2024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发布,主要内容涉及ADA当前所有的临床实践建议,旨在提供糖尿病管理的实践指导。
糖尿病诊断糖尿病诊断检测A根据A1C或血糖标准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FPG)值、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期间的2-h血糖(2-hPG)值(OGTT),或随机血糖值伴典型高血糖症状/危象标准。
AA在不存在明确高血糖症(例如高血糖危象)的情况下,诊断需要确认性检测。
A糖尿病分类A糖尿病通常被分为几个临床类别:E1 .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性B细胞破坏,通常导致绝对胰岛素缺乏,包括成年期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2 .2型糖尿病(由于在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背景下,经常出现非自身免疫性进展性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3 .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特定类型的糖尿病,例如单基因糖尿病综合征(如新生儿糖尿病和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外分泌胰腺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和胰腺炎)和药物或化学诱导的糖尿病(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HIV/AIDS或器官移植后)4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中期或晚期诊断的糖尿病,在妊娠前不是明确的糖尿病,或在正规妊娠期间法神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λ利用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A应使用经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认证的可追溯至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参考检测的方法进行A1C检测。
BA用于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诊治点(快速)A1C检测应限于FDA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1IA)批准的设备一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执行中度或更高复杂性检测的认证实验室。
BA重复血糖值之间显著不一致,应考虑任何一项检测出现问题或干扰的可能性增加。
BA在与A1C和血糖关系改变相关的疾病中,如一些血红蛋白变侬变异\妊娠(中晚期和产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H1V、血液透析、近期失血或输血或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应使用血糖标准诊断糖尿病。
2024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要点一览

2024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要点一览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1、将第2节的标题“糖尿病的分类和诊断”更改为“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更好地体现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即诊断发生在分类之前)。
2、新增推荐2.5,强调区分个体糖尿病类型,从而促进个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3、新增2.1图,为新诊断成人患者中疑似1型糖尿病的调查提供结构化框架。
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1、新增建议3.2,强调监测有1型糖尿病风险的个体的重要性。
因为血清转化年龄越小(尤其是3岁以下)、已确定的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数量以及针对胰岛抗原2(IA-2)的自身抗体的产生均与临床1型糖尿病的快速进展有关。
2、新增建议3.15,以解决teplizumab的使用问题。
该药物已被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3期成人患者和2期儿童(8岁及以上)患者的发作。
综合医学评估及并发症评估1、对“免疫接种”小节进行了更改,并对≥60岁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进行了更新。
02对“骨健康”小节进行了广泛修订和更新。
增加推荐4.9–4.14,纳入骨健康的定期评估和治疗。
新增表4.5,包括骨折的一般风险因素和糖尿病特异性风险因素。
血糖目标与低血糖症1、将第6节的标题“血糖目标”改为“血糖目标与低血糖症”,并将整个诊疗标准中低血糖症的内容合并到本节中。
2、更新推荐6.1,为更需要密切血糖监测的人群提供更频繁的血糖评估。
3、对“A1C血糖评估”小节进行了修订,反映了关于A1C分析法优势和局限性的最新数据,并纳入了关于血清糖化蛋白分析法作为A1C 替代方法的益处和局限性的讨论。
4、更新表6.2,概述了CGM指标和推荐的血糖目标。
5、新增推荐6.8a和6.8b,阐明适合减少降糖药物使用的临床场景,并增加了“设定和修改血糖目标”小节,讨论此更新的基本原理。
6、新增推荐6.11a、6.11b和6.11c,阐明专业医务人员应何时和如何审查患者的低血糖史、知晓率和风险。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新标准解析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新标准解析新版标准对糖尿病的定义进行了微调。
根据新的标准,糖尿病是指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具体来说,空腹血糖水平≥126mg/dL(6.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200mg/dL (11.1mmol/L),或随机血糖水平≥200mg/dL(11.1mmol/L)且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均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6.5%也被视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在新版标准中,糖尿病的分类也进行了调整。
目前,糖尿病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引起;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后天因素导致的糖尿病等。
新版标准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
对于疑似糖尿病患者,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在诊断糖尿病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
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新版标准推荐糖尿病患者采取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并戒烟限酒。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可根据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方面,新版标准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肾脏、视网膜和神经系统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干预并发症。
新版标准还强调了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医生应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知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自我监测等方面的指导。
新版标准对糖尿病的定义进行了微调。
根据新的标准,糖尿病是指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具体来说,空腹血糖水平≥126mg/dL(6.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200mg/dL (11.1mmol/L),或随机血糖水平≥200mg/dL(11.1mmol/L)且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均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

《糖尿病诊疗指南 2023 版解读》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糖尿病的诊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3 版糖尿病诊疗指南的发布,为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和精准的指导。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重要内容和意义,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糖尿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定义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2023 版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的血糖水平。
具体如下:1. 空腹血糖≥7.0mmol/L 可诊断为糖尿病。
2. 随机血糖≥11.1mmol/L 可诊断为糖尿病。
3. OGTT 中 2 小时血糖≥11.1mmol/L 可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糖尿病时应排除其他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如应激、药物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指标,其诊断切点为≥6.5。
二、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的分型主要依据病因和发病机制,2023 版指南将糖尿病分为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四大类。
1. 1 型糖尿病1 型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急,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时多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胰岛素绝对缺乏是 1 型糖尿病的特征,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2. 2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
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相互作用有关。
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 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但多数患者仍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

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话题是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
作为糖尿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研究性的糖尿病诊疗标准的发布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糖尿病的防治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长寿,因此对于这个话题我们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202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简称ADA)发布了最新的糖尿病诊疗标准,这一标准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文章中将会对该标准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标准并为自身健康或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的主要内容1. 血糖控制在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血糖控制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强调了个体化的血糖目标,根据患者的芳龄、病史、并发症风险以及预期寿命进行评估,以确保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目标。
2. 药物治疗标准对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以及新型药物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推荐,以期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 营养和运动诊疗标准中还包括了对饮食和运动的建议,包括饮食结构、饮食热量、饮食纤维摄入、运动频率和强度等内容,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并发症预防标准也对糖尿病可能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进行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包括心血管病、肾病、眼病等。
二、我对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的看法在我个人看来,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的发布对于患者和临床治疗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标准更加强调了个体化治疗,这有助于患者和医生更好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另外,标准也对新型药物的运用进行了推荐,这为那些已经使用过传统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3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的发布为糖尿病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的治疗指南,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2012Diabetes Care. 2012,35:S11主要更新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使用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新的诊断标准;血压控制仅在新证据的基础上强化了控制目标个体化的重要性;对肾病的筛查和治疗进行的修订包含晚期慢性肾脏并发症的管理;去除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低限,并对个体化治疗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讨论。
诊断标准HbAIC》6.5% (检测应该用DCCT检测标化);空腹血糖>7.0 mmol/L,其中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h未摄入热量;OGTT 2h血糖》11.1 mmol/L.,其检测应按WHO标准进行,用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
有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糖>11.1 mmol/L,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症状,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HbA1C 为5.7~6.4% 诊断糖尿病前期是合理的,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如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后血糖仍进展,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以预防2 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每年进行监测以观察是否进展为糖尿病。
在有危险因素的个体,产前首次就诊时用标准的诊断标准筛查未诊断的 2 型糖尿病。
在未知是否具有糖尿病的妊娠妇女中,在妊娠24〜28周用75g 2h OGTT筛查妊娠糖尿病(GDM),诊断切点为:空腹血糖>5.1 mmol/L、1h血糖>10.0 mmol/L或2h血糖>8.5 mmol/L,满足任何一点血糖值即可诊断妊娠糖尿病。
采取除HbA1C 以外的检查筛查持续性糖尿病。
有GDM 史的女性,至少每3 年甚至终身筛查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进展。
有GDM 史的女性确诊糖尿病前期,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或二甲双胍以预防糖尿病。
对于患1 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患者,设定血糖目标时,考虑患者年龄因素。
ENDO2012 年非重症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指南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16新的血糖管理指南强调所有住院患者均需要监测和管理血糖。
☆所有住院患者必须筛查糖尿病。
对于已知糖尿病或血糖超过140 mg/dl ( 7.8 mmol/L )者应当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如果近2〜3个月没有监测)对于所有非重症患者,空腹血糖应当小于140 mg/ dl ( 7.8 mmol/L ),随机血糖应当小于180 mg/dl (10 mmol/L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100 mg/dl (5.6 mmol/L ) 当重新评估降糖方案,如果血糖小于70 mg/dl (3.9 mmol/L )应当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目标因疾病状态而异。
如果患者没有低血糖病史、一般情况好且血糖应当控制相对严格;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或有低血糖高风险者,血糖控制要相对宽松( <200 mg/dl 或11.1 mmol/L )。
已经在家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住院后应当继续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
☆为防止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所有要手术的1 型糖尿病患者和大多数2 型糖尿病患者应当持续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并增加必要的负荷胰岛素。
☆ 实施肠内和肠外营养患者血糖超过140 mg/d (l 7.8 mmol/L ),不管有无糖尿病都应当床旁检查指端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同样,对于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同样应当监测血糖。
☆ 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的所有1 型糖尿病或2 型糖尿病患者,在停止静脉滴注后1~2h 内应当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
ACP2 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指南Ann Intern Med. 2012,156:218该指南回顾分析了1966-2010 年Medline 、Embase 及Cochrane 数据库中比较目前美国FDA 批准的口服降糖药疗效文献。
结果显示,多数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相似;不论单独应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二甲双胍在降糖、减重和改善血脂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对于确诊的2 型糖尿病的患者,包括饮食调节、运动、减重等改善生活方式措施均不能充分控制高血糖症时,应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指南指出,目前尚无数据确定加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最佳时机。
在开始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时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患者寿命、是否合并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等,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标值也应根据这些因素行个体化评估。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HbA1c<7% 比较合理。
☆对于大多数2 型糖尿病患者,初始治疗应首选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伴肾功能不全、组织灌注较差/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肝病、酗酒、心衰和可致乳酸性酸中毒的任何疾病者,应禁用二甲双胍。
☆ 对于经改善生活方式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不能充分控制的顽固性糖尿病患者,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第二种降糖药物(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与单药治疗相比,两种降糖药物治疗可促使平均HbA1c 水平降低1% 。
当然要注意,联合降糖的不良反应风险也高于单药治疗。
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立场声明Diabetes Care. 2012 年4 月19 日在线版声明强调,应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路径。
同时指出,并非每位患者均可从积极的血糖管理中获益,主要是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和降糖方案;尤其重要的是,任何程度的血糖控制实现,都需要患者地积极参与,患者自身的喜好、需求和利益是制定降糖策略的重要基础。
声明指出,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来讲,治疗方案的主体仍是生活方式干预和糖尿病教育。
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二甲双胍是首选一线治疗药物;鉴于二甲双胍替代治疗的数据有限,建议可另外应用1~2 种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为了有效控制血糖,很多患者最终需要胰岛素单一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IDF2012 年全球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该指南是在2005 版《全球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新指南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实情况,围绕糖尿病临床诊疗的17 个重点内容给予三种推荐级别。
(1)推荐级别:适合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遵循当前循证医学的证据,鼓励在所有2 型糖尿病患者中普及。
(2)基本级别:适合医疗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满足最基本的诊治需要。
(3 )最优级别:在推荐级别的基础上增加了最新、最全面的诊疗手段,适合医疗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分级推荐是新指南适合全球范围内推广的最大特点。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指南与各国各地区的2 型糖尿病指南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本指南是一份全球性的指南,针对全球各国不同医疗资源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对于中国来讲,与IDF 指南一致的是,2010 年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的控制标准定为v 7.0%。
不同于IDF指南的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暂不推荐将HbAlc作为诊断标准。
而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已将HbAlc > 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此外,IDF调脂目标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目标更为严格:IDF推荐既往无心血管病患者,LDL-C v 2.0mmol/L ;既往明确有心血管病的2 型糖尿病患者,LDL-C v 1.8 mmol/L 。
我国的标准分别为LDL-C v 2.6 mmol/L 和LDL-C v 2.07 mmol/L 。
IDSA糖尿病足感染诊疗临床实践指南Clin Infect Dis. 2012,54:1679指南指出,对于糖尿病足感染,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减少截肢,强调了包括专科医生、足病医生、外科医生及骨科组成的多学科综合小组协作的重要性。
该指南是对IDSA2004 年指南的回顾与更新。
指南指出,典型糖尿病足感染(DFI)往往始于损伤,神经溃疡最常见。
虽然微生物可定植所有伤口,但是感染的定义为典型炎症或化脓 > 2处。
多数DFI为多种微生物伴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缺乏软组织或骨感染证据的损伤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对于感染性损伤,应获得清创术后样本(最好是组织)用于需氧或厌氧培养。
许多急性感染患者可针对革兰阳性菌进行窄谱抗生素经验治疗,但是对于抗生素抵抗病原菌感染或慢性、先前经过治疗或严重感染则需要广谱治疗。
大多数DFI 需进行成像检查,X 线成像一般即可满足需要,但磁共振成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更佳。
许多足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会伴发骨髓炎,且难以诊断和治疗。
大部分DFI 需外科手术干预,程度可小(清创术)可大(切除术、截肢)。
伤口需包扎但不要太紧,患者需定期随访。
缺血足需行血运重建,一些治疗无效患者或可从选择性辅助治疗措施中受益。
多学科团队会诊有利于治疗。
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应当尝试监控,从而改善DFI 治疗结果和进程。
ENDO/AOTA/ETA/ LATS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管理临床指南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2543新指南指岀,治疗妊娠期和产后女性的甲状腺功能障碍,医生应谨慎解读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使用丙基硫氧嘧啶作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线治疗药物,并建议哺乳女性摄入碘250 g g/d,以确保通过母乳传播为婴儿提供碘100 g g/d o新指南推荐:第一,妊娠女性行游离甲状腺素检查时应确立具妊娠期特异性参考值范围。
另外,游离甲状腺素指数也是妊娠期的可靠检测指标。
第二,丙硫氧嘧啶应作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线治疗药物。
若患者不耐受,也可使用甲巯咪唑。
由于丙硫氧嘧啶有潜在肝毒性,在妊娠中后期,应将丙硫氧嘧啶换为甲巯咪唑。
第三,以下女性在妊娠22周前应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检测:目前患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妊娠前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史且曾接受1311或甲状腺切除治疗;曾生育患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婴儿;既往TRAb水平升高。
第四,TRAb水平〉正常范围2〜3倍或曾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妊娠女性,应在妊娠18〜22周时行胎儿甲状腺功能不全筛查。
此后,每4〜6周行1次或根据临床情况行胎儿甲状腺功能筛查。
第五,女性甲状腺结节达 5 mm至1 cm,如具高危病史或超声检测结果可疑,应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有多个甲状腺结节直径达1.5~2 cm 女性,也应行甲状腺细针穿刺。
美国内分泌学会高甘油三酯血症评估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2969指南重点:诊断、定义与标准化检测;原发性与继发性高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指南工作组专家指出:(1)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断应根据空腹甘油三酯水平而不是非空腹水平。
(2)空腹甘 油三酯水平高的个体,应评估高脂血症的继发性原因,包括内分泌状况和药物治疗,治疗应更关注继发性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