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高三一轮复习老高考人教版生物第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PPT

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调整人的年龄结构,可提高地球的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
1234
D [环境容纳量是由地球上的有效资源决定的,与人的性别比 例、年龄结构等特征无关,A 错误;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生物种群 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B 错误;科技进步能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 C 错误。]
1234
[答案] (1)垂直 (2)阳光(或光照强度) (3)由于水流流经浮床 时,流速变缓,物理沉降作用显著;浮床上的植物根系可吸收水中 的 N、P 等无机盐;浮床上的植物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可将污染物进行 生化降解 (4)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 (5)影响 种群繁衍 (6)直接价值和间接
1234
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5)夏季,湖泊中 蛙声是求偶信号,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影响种群繁衍 作用。(6)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生态浮床的净化水 质、防止水华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 接价值指供人类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的实用意义,以及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生态浮床的美化环境的价 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控制 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和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
高 三 一 轮 复 习老高 考人教 版生物 第生态 环境的 保护课 件PPT【 PPT实 用课件 】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生态与环境一直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历年真题中关于生态与环境专题的题目进行全面解析。
通过对真题的剖析和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题目1】某地方的一片森林被山火烧毁,为了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这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请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和意义。
解析:当森林被山火烧毁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
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灭火救援: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需要第一时间组织灭火救援行动,控制火势的扩大,减少破坏。
这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种植植被:在森林烧毁后,可以采取种植植被的措施,例如人工种植树木、草地等,以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重建森林生态系统。
这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各类生物的繁衍和生存。
3. 控制人类活动:为了保护恢复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应该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如控制砍伐、放牧等,避免对新生植被的破坏。
这有助于新的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和发展。
综合来看,上述措施采取的作用和意义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并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促进新的生态系统的发展。
【题目2】某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结合生态学的理论,分析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和策略。
解析:在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时,恢复生态系统的措施和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管理:针对干旱情况,可以进行水资源管理,包括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
例如,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灌溉系统、蓄水池等来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从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植被恢复:草原的植被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维持和恢复作用。
在干旱后,可以通过种植抗旱植物、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等措施来恢复草原植被。
高考生物知识点大全

高考生物知识点大全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物活动。
3. 细胞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4. 皮层细胞:植物细胞的外部细胞壁,提供机械支持和保护。
5.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的结构,含有叶绿素。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包含基因信息。
2. 生物的遗传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3. 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携带基因信息。
4.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和染色体结构改变等,是进化的基础。
5. 生物进化:通过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物种逐渐适应环境并发生改变。
6. 人类进化:从猿类进化而来,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细胞的代谢过程1. 光合作用:植物绿色细胞质中叶绿体发生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 呼吸作用: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并释放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发酵作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的过程,如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4. 合成代谢: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合成细胞需要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合成等。
四、生物的调节与识别1.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和传导信息的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 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在体内传递信息,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3. 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保护生物体免受疾病侵害。
4. 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等,用于感知外界环境和刺激。
五、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的生态单元。
2. 网络食物链:描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包括植物、动物和分解者等。
3. 营养链与能量流动:生物体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
4. 生物多样性:描述地球上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3)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学案

第十三单元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2.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则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5.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3)实例:6.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7.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8.过程✓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真题深度解读

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真题深度解读生物生态与环境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生备考中比较关注的部分。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真题进行深度解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变化植物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物种的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动态变化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包括:植物群落的分类、种群密度和种群分布的变化、竞争与合作关系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植物群落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
2. 生物圈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总和,其中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生物圈中不同组分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路径,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过程的原理和相关概念,以便正确回答相关试题。
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生态系统遭受到的威胁以及对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4. 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生态修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污染的危害,以及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法和技术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环境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5. 全球变化与生态适应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种群的适应机制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全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生物的适应机制和调节策略。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4年高考生物考试可能会涉及以下知识点:1. 生物的起源与演化
- 地球生命的起源
-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 生物分类与系统发育
2. 细胞与遗传
-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化
-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复制
3. 分子遗传与基因工程
- 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 DNA的修复与重组
-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4. 生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
-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 激素的生理调控
-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评估
- 生物圈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 环境污染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6. 免疫与疾病防治
- 免疫系统与免疫反应
- 感染病原体与疾病的防治
- 免疫系统的失调与疾病
7.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 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 创伤、病理与修复
- 人类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8. 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
-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补偿
9. 进化与生物技术的应用
- 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 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生物技术的伦理与安全问题
以上是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考生应该根据高考大纲具体内容进行备考,并注重对实验技能和图表分析的训练。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通过刷题、做题和模拟考试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关注最新科学研究和科技动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前沿理解。
加强实践与应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类题目

如何应对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类题目生态环境类题目在高考生物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生物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应对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类题目。
一、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活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各种因素。
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环境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整体。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物质循环是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是指生物群落内部能量的传递与转化,信息传递是指生物群落内部及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信息的交流。
在应对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类题目时,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生物对环境有适应性,同时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动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此外,生物还能影响环境的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因素。
在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类题目中,考生需要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四、熟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
因此,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在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类题目中,考生需要熟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五、掌握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方法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生物高考知识点广西

生物高考知识点广西生物高考知识点 - 广西高考是每个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其中生物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了解广西地区的生物高考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本文将介绍广西地区生物高考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植物生物学在广西地区的生物高考中,植物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了解广西地区的主要植物类型和特征。
广西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植被和南亚热带植被。
学生需要熟悉这些植被的特点,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二、动物生物学广西地区的动物生物学也是生物高考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广西地区的典型动物种类和特征。
例如,广西是中国独特的哺乳动物的栖息地,如大熊猫、华南虎和金钱豹。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动物的保护状况、栖息地要求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学知识。
三、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广西地区高考生物科目的热点知识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广西地区的生物技术发展情况、研究领域和应用。
广西在生物技术领域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学生可以了解这些机构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四、生态环境保护广西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生物高考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广西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主要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广西地区有一些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如龙胜喀斯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柑橘江-珠江口保护区。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特点和保护工作。
五、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高考的基础知识点之一,也是广西地区生物高考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广西地区的遗传与进化研究现状和成果。
广西地区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包括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和动物。
学生可以学习广西地区的遗传与进化相关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和进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之,了解广西地区的生物高考知识点对于学生备考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遗传与进化等内容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摘要: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的优点、相关应用及发展前景,充分体现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效力。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环境保护Abstract:Inviewofourcountrypresentecologicalenvironme ntcondition,elaboratedthemodernbiologicaltech nologyinthegovernmentenvironmentalpollution processmerit,thecorrelationapplicationandthepr ospectsfordevelopment,manifeststhebiologicalte chnologyfullythehugepotencywhichdisplaysinth e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ocess Keywords:Modernbiological;technologyEnvironmentalprot ection;Environmentbiologicaltechnology目录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1)2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1)3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4废水的处理与生物净化 (3)3.2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4)3.3白色污染物的消除 (5)3.4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 (5)3.5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6)4结语 (7)5参考文献 (8)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经贸合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
近年来虽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目前我国由于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农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
环境和经济及贸易挂钩是当前国际政治及经济关系发展中的新形势因此,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应用高新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概念,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
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显示出了独特的功能和显著的优越性,不仅充分体现出这项技术是一个纯生态的过程,且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少部分利用植物作为环境污染控制的生物。
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大大强化了上述环境生物处理过程,使生物处理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和高专一性等特点,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
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1)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另外,酶对底物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生物转化技术(Bioconversion)的效率高,副产物少,这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的化工过程相比,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因而投资省、费用少、消耗低,而且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它还可和其他技术结合使用。
用生物过程代替化学过程可以降低生产活动的污染水平,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生态化或无废生产,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的目的,因此,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率高,经济效益好3.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1废水的处理与的生物净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
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
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废物,达到良好的废水处理效果。
3.1.1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它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来大量絮凝吸附废水中污染物,并在氧的作用下将这些物质同化为菌体本身组分。
活性污泥有着很大的表面积,能够与混合液广泛接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吸附作用,就能够除去废水中大量的呈悬浮状态和肢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的BOD值大幅度下降。
因为它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能使运行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泥质情况,从而掌握和控制整个工艺的运行参数,通过确定稳定的污泥沉降比值,可以达到高效污水处理的效果。
3.1.2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又称厌氧消化,是在厌氧条件下由许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过程包括水解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由于厌氧处理能量需求低,污泥产量低,能分好氧生所不能讲解的微生物,因此这项技术也广泛被应用于当今废水处理方面,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1.3废水的脱氮与除磷由于生活污水以及生产废水的大范围排放,导致过多的含氮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进入天然水体,使水质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渔业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水体氮污染以及磷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生物脱氮技术生物脱氮是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异氧型微生物氧化分解,转换成氨氮,然后由自养型硝化细菌将其转化成为硝酸根离子,最后再由反硝化细菌转变成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2)生物除磷技术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菌一类的细菌,过量的、超出其生理需要地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物的形态储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3.2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社会的不断进步,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代人面临的最大污染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上,人们不断提出新的方法,特别是生物修复技术更多为人们所应用。
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
其中应用最广的乃属低温微生物修复技术,重金属的低温微生物修复是利用低温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对重金属亲和吸附或转化为低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低温修复主要在处理低浓度、大面积污染等方面具有其独有优势,在未来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污染土壤经过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3.3白色污染物的消除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
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
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
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这些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可以用发酵方法进行生产,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点、高弹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而在医学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人们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此方面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β羟基烷酸(PHAs),研究人员正设法构建出自溶性PHAs生产菌种,即将PHAs重组菌进行发酵,在积累大量的PHAs后,加入信号物质,使裂解蛋白产生,细胞壁破坏,PHAs析出,以简化胞内产物PHAs的提取过程,降低提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