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十一章

合集下载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一、认识电路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干电池: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有1号、2号、5号、7号等。

⑵蓄电池:蓄电池也是电池中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⑶纽扣电池:电脑、手表、石英钟等。

⑷锂电池:手机以上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⑸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光能转化为电能。

2、电路⑴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⑵电路各部分的作用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

(闭合或断开)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⑶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③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用电器和导线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也就是不工作了)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⑷电路故障的判断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在哪里,在确定故障原因(短路、短路)3、电路图①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②记住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电源、单刀单置/双置、交叉导线/连接、电动机、伏特表、安培表、电铃、电阻、互动变阻器等)③电路图要规范,画成矩形。

元件不能放在拐角处。

注意开关的状态。

④双控电路图、楼道感应灯电路图。

4、实物图与电路图互相转化⑴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①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和电流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和电流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和电流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
电路和电流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的重要知识点,其中涉及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路的构成以及电路的三种状态等。

以下是这一节的主要知识点:
1.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 电路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构成。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3.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断路)和短路。

通路是指接通的电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开路(断路)是指断开的电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的情况,此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引起火灾。

4. 串联和并联:串联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首尾相连的电路;并联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和支路之分;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两条及以上的路径,有分支点和汇合点,即有干路
和支路之分。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以上是关于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总结,供您参考。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教材或相关学习资料。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

电流的强弱——电流
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 值, I q .
t
注意: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 1mA 103 A,1mA 102 A 3.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 nqSv ,其中n为导体中单位体积内 自由电荷的个数,q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S为导体的横截 面积,v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S
式中l是导体的长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ρ是导体的电阻 率,其国际单位是欧·米,符号为Ω·m. 3.适用条件: 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不适用于气态导 体或半导体元件.
电阻率: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1.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金属);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和绝缘体);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 影响(如锰铜和康铜). 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 小,这种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杂 质特性. 3.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 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
➢改装大量程电压表
并联分流电阻
R UR Ug IR I IR
串联分压电阻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R U Ug
IR
Ig
知识框架
电源及电流
1.电源:将负电荷从正极移动到负极的装置 作用:维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
2.电流 ①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标矢性: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
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流流向: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

电路理论第11章二阶电路

电路理论第11章二阶电路
R2
响应性质
等幅振荡 (无 阻尼 ) 衰减振荡 (欠阻尼 )
自由分量形式
K sin( 0t )
Ke t sin(t )
L t 相 等 的 实 根 非振荡放电 (临界阻尼 ) e ( A1 A2 t ) C
R2
L 不 等 的 实 根 非振荡放电 ( 过阻尼 ) C
u ,i uC O i
临界状 态
电流
12
电压:
U 0 t te L uL U 0e t (1 t ) i
2019年5月7日
uL
t
小结
第11章 11.1
1. 一阶电路是单调的响应,可用时间常数表示过渡过程。 2. 二阶电路用特征根来表示动态响应。 特征根
R 0 共轭虚根
L R2 共轭复根 C
A1e p1t A2e p2t
13
3. 电路是否振荡取决于特征根,特征根仅仅取决于电路的结 构和参数,而与初始条件和激励的大小没有关系。
2019年5月7日
第11章 11.2
§11-2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
零状态响应: 与一阶电路相同
阶跃响应: 二阶电路在阶跃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零状态响应 =强制分量+自由分量
duC U 0 t e sin t dt L
uL L
di 0 U 0e t sin( t ) dt
i C
C
+
-
L
t
11
2019年5月7日
第11章 11.1
L 3. R 2 C
临界情况
1 2
U0 ( p2e p t p1e p t ) 此时,p1,p2为两个相等的实根 uC p2 p1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知识汇总笔记(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知识汇总笔记(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对于欧姆定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从关系式U=IR可知,对于阻值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小B.从关系式R=U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I可知,对于阻值一定的导体,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一倍C.从关系式I=UR可知,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阻R也越大D.从关系式R=UI答案:CA.对于阻值一定的导体,根据U=IR可知,I越大,U越大,故A错误;B.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U、I无关,故B错误;C.对于电阻一定的导体,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C正确。

D.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和比值U有关,与U、I无关,故D错误。

I故选C。

2、关于电源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电路提供自由电子B.使导体中形成电场C.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D.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起来答案: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是将其他形式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电源使导体中始终存在电场,并使导体两端保持有电势差,从而使导体中的电子运动起来形成电流,故A错误,BC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3、实验表明1mg 92238U衰变为90234Th时,每分钟会放出750个α粒子,若α粒子全部沿同一方向定向移动,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

则该衰变过程中形成的电流为()A.2.0×10−18A B.4.0×10−18A C.6.0×10−18A D.8.0×10−18A答案:B根据电流的定义式,有I=qt=750×2×1.6×10−1960A=4.0×10−18A故选B。

4、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体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

当端点Ⅰ、Ⅱ或Ⅲ、Ⅳ接入电路时,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R2,则R1∶R2为()A.L1∶L2B.L2∶L1C.L12∶L22D.L22∶L12答案:C设电阻板厚度为d,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当端点Ⅰ、Ⅱ接入电路时,阻值为R1=ρL1 L2d当端点Ⅲ、Ⅳ接入电路时,阻值为R2=ρL2 L1d对比可得R1:R2=L12:L22故选C。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 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 ,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 ,则( )A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3B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9C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27D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81 答案:D根据电阻的决定式R =ρL S =ρV S S =ρV S 2=ρV π2r 4 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导线电阻变为原来的81倍,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 ,则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I 81。

故选D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两端的电压不相等B .用同一表头改装成的电压表,电压表的量程越大,其内阻越小C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支路的电阻D .串联电路任一电阻增大(其他电阻不变),总电阻一定增大答案:DAB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增大,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故AC 错误;B .用同一表头改装成的电压表,通过其电流的最大值不变,故电压表的量程越大,其内阻越大,故B 错误;D .串联电路任一电阻增大(其他电阻不变),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可知,总电阻一定增大,故D 正确。

故选D。

小提示:注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3、下图中游标卡尺读数正确的是()A.0.044cmB.20.22mmC.2.44cmD.20.440cm答案:A由图知游标尺的刻度线大于20,即该游标尺的精度应为50分度,精确到0.02mm,游标尺的长度22×0.98mm=21.56mm主尺的长度为22mm,故游标卡尺读数为22mm-21.56mm=0.44mm=0.044cm故选A。

4、在下列几种电流的波形图中,能表示生活、生产用电的是()A.B.C.D.答案:CA图像是直流电能,B图像为方波形交流电,C图像为正弦交流电,D图像为脉冲交流电,而生活、生产用电为正弦交流电,故选C。

大学电子电路基础 第十一章

大学电子电路基础 第十一章

二.触发器的分类
I. 从电路结构不同分 1).基本触发器 2).同步触发器 3).主从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 II. 从逻辑功能不同分 1). RS触发器 2). JK触发器 3). T 触发器 4). D 触发器
11.1 基本触发器
11.1.1、 基本RS触发器
1.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1).电路结构(以与非门构成为例) Q 端、Q 端为两个互补的输出端 ; Q = 1、Q = 0 , 定义为 1 态; RD、SD 端是触发信号引入端。 非号表示“0”触发有效, 脚标“D”表示直接触发 SD 端 是 置 1 端(置位端), RD 端 是 清 0 端(复位端), &
Q
Q ┌
Q ┌
Q ┌ C1 1T
当T触发器的输入控制端为 T=1时,称为T’触发器。

1K C1 1J
CP
T
4.主从JK触发器存在的问题——一次变化现象
例 已知主从JK触发器 J 、 K 的波形如图所示,画出输出 Q 的
波形图(设初始状态为0)。
解:画出输出波形如图示。
CP J K =0
Q
由此看出,主从JK触发器在 CP=1期间,主触发器只变化(翻转)一次,
t D 0 0 设初态Q=0 t
触发器保存下来的状态是CP 作用沿到达时刻的输入状态。 特别注意:当 D 端信号和 CP 作用沿同时跳变时,触发器存 入的是 D 跳变前的状态。
Q
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仿法
本节只讨论有时钟控制的触发器。
有时钟控制的触发器,从功能不同分:
RS 触发器、JK 触发器、T 触发器、 D 触发器等。
n+1 Q = D D=0 0
D = 1 1 D = 0 D=1

第11章电路原理课件

第11章电路原理课件


1

相对抑 制比
通频带
10. 谐振电路的能量
1 2 1 2 W WL WC Li CuC 2 2
2 2 2 2 W WL WC 1 LI m 1 CU C CQ US m 2 2
I

?
+
Us _

R j L
i 2 I 0 cos 0t 2
US cos 0t R
1 1 jjC
uC 2U C cos(0t 900 ) 2QU S sin 0t
1 2 1 L 2 2 2 Li CuC 2 U S cos 2 (0t ) CQ 2U S sin 2 (0t ) 2 2 R 1 2 1 2 2 2 1 L 1 L L CQ 2 2 Li Cu CQ US Q Q 2 2 C R R C R C 2 2 U Cm 2 1 2 2 2 ) CU Cm W C(QUS ) CUC C ( 2 2
1 由 L C 可得: o
– + U UL – + U – C –
谐振角 频率
R U
+
R jXL – jXC
1 LC
谐振频率(固有频率)
1 f f0 2π LC
1 f0 2π LC
2.使RLC串联电路发生(或避免)谐振的条件
1) L C 不变,改变 ; (调频) 2)电源频率不变,改变 L 或 C ( 常改变C )。
R U
+
R jXL – jXC
4. 谐振时电路中的能量变化
电路向电源吸收的无功功率 Q=0 ,谐振时电路能量 交换在电路内部的电场与磁场间进行。电源只向电阻R 提供能量。 P=RI02=U2/R,电阻功率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谐振的定义
含R、L 、 C的一端口电路,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端 口电压、电流同相位的现象时,称电路发生了谐振。
I
U
R,L,C 电路
U Z R I
返 回
发生 谐振
上 页
下 页

2.串联谐振的条件
Z R j(ωL 1 ) R j( X L X C ) ωC R jX
特性阻抗
0L
R 1 R L C
品质因数
Q

R
(3) 谐振时出现过电压 当
=0L=1/(0C )>>R 时,Q>>1
UL= UC =QU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某收音机输入回路 L=0.3mH,R=10,为收到 例 中央电台560kHz信号,求:(1)调谐电容C值; (2) 如输入电压为1.5V,求谐振电流和此时的 电容电压。 解 (1)
X ( j ) 0
ω0 X ( j ) 0
(jω) 0
R Z( j )
lim Z( j )
0
(jω) 0
R Z( j )
lim Z( j )
0
(jω) 0
Z( j0 ) R


(1). 谐振时U 与I 同相 .
C 1 (2 f ) L
2
269 pF
+
R L C
u
_
(2) I 0
U R

1.5 10
0.15μ A
U C I 0 X C 158 .5μ V 1.5μ V
or
U C QU
0 L
R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4) 谐振时的功率
P=UIcos=UI=RI02=U2/R,
I 2 / US
U L / US
2 4 j6
2
2 I 1 (4 j ) I 2 0
I2 2U S 4 (j ) j6
2
j2 4 j6
2
转移电压比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①以网络函数中jω的最高次方的次数定义网
网络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激励是电流源,响应是电压
U ( j ) H ( j ) I ( j )
U ( j )
I ( j ) 线性
网络
策动点阻抗
激励是电压源,响应是电流
I ( j ) H ( j ) U ( j )
策动点导纳
I1 ( j ) I 2 ( j )
2

ω2 ω1.
半功率点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通频带
ω2 ω1 3分贝频率
1 η2 η1 ω0 ω2 ω1
可以证明:Q 定义:
0
Δ
.
HdB= 20log10[UR(j)/US(j1)] 20lg0.707 = –3 dB
通频带规定了谐振电路允许通过信号的频率 范围。是比较和设计谐振电路的指标。
I
+

R j L
1 jC
U
_
当 X 0
ω 0L
1 0C
时,电路发生谐振 。
谐振条件
ω0
1 LC
1
谐振角频率
仅与电路参数有关
f0 2π LC
谐振频率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串联电路实现谐振的方式:
(1) L C 不变,改变 0由电路参数决定,一个R L C串联电路只有一 个对应的0 , 当外加电源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电 路发生谐振。 (2)电源频率不变,改变 L 或 C ( 常改变C )。
L
表明
2
2
m
0
①电感和电容能量按正弦规律变化,最大值相等 WLm=WCm。L、C的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作周期 振荡性的交换,而不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②总能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量,且等于最大值。 1 LI 2 1 CU 2 CQ2U 2 w总 wL wC Cm 2 m 2
网络函数可以用相量法中任一分析求解方法获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 求图示电路的网络函数

+
U1
I2 / US


+ UL 2 I
I2
.
U L / US
_
I2
_
I1
2 转移导纳
2
解 列网孔方程解电流
(2 j ) I1 2 I 2 U S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u _ 解
R
L V
C
一接收器的电路参数为:U=10V =5103 rad/s, 调C使电路中的 电流最大,Imax=200mA,测得 电容电压为600V,求R 、 L 、 C 及Q。
10 U R 50 3 I0 200 10
U C QU Q
入端阻抗为纯电阻,即Z=R,阻抗值|Z|最小。 电流I 和电阻电压UR达到最大值 I0=U/R (U一定)。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I

R


+ + UR
U
_ +

UL
UL

_ +
_
j L
1 jC
UL U C 0




_
UC
X 0

UR UC
I
(2) LC上的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串联总电压 为零,也称电压谐振,即
UL U C 0, LC相当于短路。
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电阻上, R U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L j0 LI j0 L
UC j


U R
jQU
U R jQU
I
0C
j0 L
U L U C QU
络函数的阶数。 ②由网络函数能求得网络在任意正弦输入时 的端口正弦响应,即有
R( j ) H ( j ) E ( j )
R( j ) H ( j ) E ( j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1.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谐振是正弦电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 物理现象。谐振现象在无线电和电工技术中得到广 泛应用,研究电路中的谐振现象有重要实际意义。
U 2 ( j ) H ( j ) I ( j )
1
转移 阻抗 转移 电流比
上 页 下 页
U 2 ( j ) 转移 H ( j ) U1 ( j ) 电压比
I 2 ( j ) H ( j ) I ( j )
1
返 回
注意
H(j)与网络的结构、参数值有关,与输入、输出 变量的类型以及端口对的相互位臵有关,与输入、 输出幅值无关。因此网络函数是网络性质的一种 体现。 H(j) 是一个复数,它的频率特性分为两个部分: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模与频率的关系 | H (j ) |~ 幅角与频率的关系 (j ) ~
转移函数(传递函数)
U1 ( j )
线性 网络
返 回
U 2 ( j )
上 页 下 页
I1 ( j ) U1 ( j )
I 2 ( j )
线性 网络
U 2 ( j )
激励是电压源
I 2 ( j ) H ( j ) U ( j )
1
激励是电流源 转移 导纳
电感、电容储能的总值与品质因数的关系:
Q
பைடு நூலகம்
0 L
R
0
LI 0
2 2
RI0

LI 0
2
2
RI0 T0

谐振时电路中电磁场的总储能 谐振时一周期内电路消耗的能量
Q是反映谐振回路中电磁振荡程度的量,Q越大, 总能量就越大,维持振荡所消耗的能量愈小,振荡程 度越剧烈。则振荡电路的“品质”愈好。一般在要求 发生谐振的回路中希望尽可能提高Q值。
1. 网络函数H(jω)的定义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在线性正弦稳态网络中,当只有一个独立激 励源作用时,网络中某一处的响应(电压或电流) 与网络输入之比,称为该响应的网络函数。
R ( j ) H ( j ) E ( j )
def
2. 网络函数H(jω)的物理意义
驱动点函数
U ( j ) I ( j ) 线性
3. 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的特点
阻抗的频率特性
Z R j(L 1 ) | Z (ω) | (ω) C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Z (ω) |
2 2 R (L 1 ) C
R (X L XC )
2 2
R X
2
2
ωL 1 1 ωC tg 1 X L X C tg 1 X (ω ) tg R R R
U R ( j ) H ( j ) U ( j )
S
R R j(L 1
C
)
为比较不同谐振回路,令
ω ω η ω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 R ( j ) H R ( j ) ( j ) U
S
R 1

1 1
R j( L ) 1 jQ( ) C 1 ( j ) arctan[Q( )] 相频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