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境默写及答案
必修下情景默写带答案

必修下情景默写带答案情景式默写带答案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景式默写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以吾一日长乎尔_,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_如或知尔_,_____则何以哉___?”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千乘之国_,_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_。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研究,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端章甫_,_愿为小相焉。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为国以礼_,_其言不让。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_浴乎沂_,_风乎舞雩,_咏而归。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_。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夫子哂之_。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率尔而对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侍坐默写情境及答案详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侍坐默写情境及答案详解本文档旨在详细解析《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侍坐”一节的默写情境及答案。
该节选自《论语·先进》篇,主要描述了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
以下为该段的详细解读。
原文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曾皙曰:“夫子步,亦步;夫子止,亦止。
”冉有曰:“夫子云:‘忠恕,违道不远。
’”公西华曰:“敢问用力乎?”子曰:“用力者,其进锐也;其退速也。
”默写情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侍坐:此句描述了孔子与弟子们在课堂上互动的场景。
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都是孔子的弟子,他们围坐在孔子身边,聆听孔子的教诲。
2.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孔子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弟子的期望。
他希望弟子们在道德修养上能够超越自己,不要仅仅满足于跟随自己。
3. 曾皙曰:“夫子步,亦步;夫子止,亦止。
”:曾皙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和追随。
他认为,孔子走他也走,孔子停他也停,体现了曾皙对孔子的忠诚和敬意。
4. 冉有曰:“夫子云:‘忠恕,违道不远。
’”:冉有在这里引用了孔子的话,强调了忠诚和宽容的重要性。
他认为,遵循道德原则,离道也不会太远。
5. 公西华曰:“敢问用力乎?”:公西华向孔子请教如何用力修行。
他希望通过孔子的指导,找到正确的修行方向。
6. 子曰:“用力者,其进锐也;其退速也。
”:孔子回答公西华的问题,指出用力修行的人,进步可能很快,但退步也会很快。
这意味着修行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
答案详解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侍坐:此句描述了孔子与弟子们在课堂上的互动场景,展现了孔子教育弟子们的方式和弟子们对孔子的尊敬。
2.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孔子希望弟子们在道德修养上能够超越自己,不要仅仅满足于跟随自己。
3. 曾皙曰:“夫子步,亦步;夫子止,亦止。
”:曾皙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和追随。
4. 冉有曰:“夫子云:‘忠恕,违道不远。
’”:冉有强调了忠诚和宽容的重要性,认为遵循道德原则,离道也不会太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理解性默写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 ,_________,________?”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加之以师旅,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且知方也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第08练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引发了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哂之”的缘由。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仍需要学习,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答案】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浴乎沂风乎舞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甫”“焉”“沂”“雩”。
2.补写出语段的空缺部分。
(1)大同世界、太平盛世是孔子的社会理想,也是儒家宣扬的理想社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里对大同世界的描写是“莫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率尔而对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既、沂、雩、率、俟、希、铿、瑟、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侍坐默写场景及答案详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侍坐默写场
景及答案详解
场景描述
在这个场景中,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四人正在进行侍坐默写。
他们坐在一起,各自准备着默写的内容。
答案详解
1. 子路默写的内容是《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强调了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2. 曾皙默写的内容是《史记》中的历史事件:“项羽饮孙休之池,歌曰:‘垓下死,君看见,都督意,笑问客。
’”这段历史记载了项羽在垓下战败后的心境,展现了他的豪情和豁达。
3. 冉有默写的内容是《论语》中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这句话讲述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品质和态度,强调了君子应该坦荡诚实的品质。
4. 公西华默写的内容是《诗经》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句诗描绘了青年男女深情的爱情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渴望。
这场侍坐默写场景中,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都展现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熟悉和理解。
他们的答案都体现了各自的个性和思考方式,同时也彰显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这样的默写活动不仅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研究和领悟经典作品,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附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规矩。
4、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内忧外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5、孔子对子路治国理念的态度“夫子哂之。
”6、冉有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7、冉有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
”8、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9、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
”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答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0、曾皙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然后“咏而归”。
12、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以后追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答: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可以看出。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中可以看出。
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中可以看出。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的动作中可以看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境默写及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境默写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6.为国以礼其言不让7.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以消除弟子顾虑。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让他去治理国家,三年可达到的效果是“,”这体现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追问,曾晳推脱不愿表达,孔子为了打消曾晳的顾虑回应道:,。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晳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是:“,。
”10.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公西华面对孔子的询问,表示愿意在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做一个小司仪的句子是“,。
”1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曾皙的询问中可以明确孔子对其他三位学生回答的评价,其中“,”表明孔子认为公西华可以担当大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答案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消除弟子顾虑。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让他去治理国家,三年可达到的效果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体现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境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6.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7.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原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著。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都大,[老了]没有人用我了。
(你们)平日(平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请你们出去,]那麼(你们)打算怎麼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光景,就可以使人人勇气,而且还懂得大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又问:“冉求,你怎麼样?”
(冉求)回答说:“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就可以使老百姓人人富足。
至於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
又问:“公西赤,你怎麼样?”
(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我愿意穿著礼服,戴著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者。
”
“曾点,你怎麼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正尾声,铿的一声,放下瑟,站了起来,回答说:“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麼妨碍呢?正是要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啊!”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
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裏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著歌走回家。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麼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麼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孔子道:“怎见得纵横六七十裏或五六十裏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
“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麼呢?(言外之意:我笑仲由的不是说他不能治理国家,关键不在是不是国家,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譬如公西赤,他是一个十分懂得礼仪的人,但他只说愿意学著做一个司仪者,)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司仪,那谁能来做大司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