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精选资料】

合集下载

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

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

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用电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与丰富我们生活。

而与同时,一个隐形杀手的潜伏在人们的四周。

它无色无味,也许在短时间内不被人们发觉。

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二、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电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电磁辐射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台风、太阳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

二是人工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源电磁辐射源及工型频电磁辐射源。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美国与里州在发展多项电器工业的人之中大部分是电工或电器工程师。

对对这一些人进行抽样化验,发现好多人的癌细胞比一般人的生长速度快24倍。

吸收电磁辐射过多,会导致胎儿变形、骨髓早死、白内障、肺致病死性损伤。

四、有效防护电磁辐射措施1、缩短一次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2、使用防辐射护肤霜。

3、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应用手册,该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五、各家用电器的辐射量(表格)。

家电种类辐射强度(单位:毫高斯)电视机20 洗衣机30 VCD 30复印机40 电脑机150 吸尘器200 微波炉200 手机200 音响20空调20也许这些电器的电磁辐射不是很大,然而我们却不可忽视。

电磁辐射有一个累计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日月累积到一它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

八、疑难问题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的电磁辐射都是相同?每一种电器的使用是否有一个安全的距离?九、参考文献1、《电磁波传播与研究》2、《电磁波》黄宏嘉著3、《电磁波传播原理》候杰昌著。

家用电器辐射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2010级13班陈晨小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家用电器辐射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2010级13班陈晨小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课题:家用电器辐射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组长:陈晨组员:王洋王文豹傅贤贤赵俊仁綦程指导老师:张格丽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2010级13班一. 课题:家用电器辐射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二. 成员:组长:陈晨,组员:王洋、王文豹、傅贤贤、赵俊仁、綦程三. 课题确立背景:电磁辐射产生于电流,只要有电流的地方就有辐射。

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和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并可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与骨骼的发育,引起视力、记忆力下降和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过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干扰周围其他电子设备,影响其正常运作而发生电磁兼容性(EMC)问题。

因此,电磁辐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进入家庭,这些电器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超过2毫高斯以上电磁辐射会导致人患疾病。

防护电磁辐射已成当务之急。

四. 研究目的、意义:加深同学们对家用电器辐射的认识,普及有关家用电器辐射的知识,以及如何降低、预防家用电器辐射。

同时也使同学们学会辩证的看待辐射。

五.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收集、查阅有关家用电器辐射的资料,对家用电器辐射作深入了解。

小组成员先分头行动,最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第二阶段:编制调查问卷: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定数量的问题的编制,最后再进行交流、汇总、完善。

第三阶段:发放调查问卷:由于时间限制,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范围仅限于校园内。

所以将校园和各班进行划分,每人负责对一个区域和几个班级发放问卷。

第四阶段:回收问卷,依旧按照第三阶段的分配,进行问卷的回收工作。

第五阶段:依旧采取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方式,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第六阶段:对收集的资料、问卷的统计结果、问题的分析进行汇总,大家一起合作讨论,形成报告。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电磁辐射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和人造环境中的物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自然存在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太阳,例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这些电磁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人造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通信、电力、电子、医疗等领域的电器设备。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次研究将就生活中的电磁辐射进行研究。

一、生活中常见的辐射源1.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我们常用的电子设备之一。

它通过无线电波通信传输信息,每天使用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会对身体产生辐射。

因此,使用智能手机时要尽量减少通话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

2.微波炉:微波炉是我们厨房中的必备设备之一。

微波炉利用微波产生能量而对食物进行加热,但微波炉产生的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过量食用微波炉加热的食品。

3.电视机:电视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庭娱乐设备之一,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影响我们的健康,因此在使用电视机时要尽可能地远离电视机,同时避免长时间接触电视机。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1.对眼睛的危害:长时间观看电视、电脑屏幕,会使眼睛的疲劳度加剧,严重时可能导致眼部疾病,影响视力。

2.对皮肤的危害:人体皮肤对电磁辐射比较敏感,尤其是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射线等照射过量会导致皮肤过敏、皮肤癌等疾病。

3.对神经系统的危害:长期暴露于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引起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三、保护身体的方法1.减少电磁辐射源的使用:尽量少使用电磁辐射源设备,并且需要远离电视机、微波炉等辐射源。

2.使用防辐射材料:在辐射源附近的隐蔽处,可以使用防辐射材料来阻止辐射。

3.增强免疫力:增强免疫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可以降低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四、结论本文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辐射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提出了保护身体的方法。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精选资料】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精选资料】
2、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微言轻,班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
8
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入高二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极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六、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们虽然针对本课题研究做了一些可谓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的认识到在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改进。
1、人们对生活中存在的电磁辐射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有些较为理论,不太切合实际。 七、研究心得
在这短短几个月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碰到了许多的坎坷.无论在意见分歧上还是任务分工上,都遇到许多阻碍.但是最后在大家讨论研究下,问题终于迎刃而解.这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合作,团结与责任的意义.每个人的想法,意见都各不相同,会引起组员意见分歧.然而这恰恰给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是比较狭窄的,而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得到的结果才是最完美的.所谓”三各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而且研究性学习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事,它是需要整组成员抱着一颗责任心去合作,去团结的.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课题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课题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组长要负责监督课题的进展,有问题及时沟通。
学校审核意见
教科处
2010年月日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第1次集体活动
材料收集与动员
活动时间、
地点、方式
时间:第九周星期二第7、8节课
地点:办公室2
方式:座谈讨论
参与者
全组成员




1、宣传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选择进行研究的课题
3、制定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规定
时间:第十一周星期三第8节课
地点:高一5班
方式:查阅资料讨论
参与者
全组成员




1、查找相关的资料
2、撰写开题报告






通过书籍查找和上网查找相结合,学生找到了较多的相关资料。了解了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目标,撰写好了开题报告。
活动总结
及改进意见
可以参考,查阅网络等资料。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第6次集体活动
分析问卷调查
活动时间、
地点、方式
时间:第十四周星期三第8节课
地点:高一5班
方式:分析讨论
参与者
全组成员




1、对上周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2、通过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人们对电磁辐射的认识误区,提高大众的防辐射意识。






由于需要统计分析的内容较多,,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支课题名称

课题组成员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报告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报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我们的家庭和个人的生活之中。

这些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同时,这些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波也破坏了原有的电磁生态系统。

可以说,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然而,很多人意识不到它的危害性。

因此,我们对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手机,电脑,无线路由器,电磁炉,电冰箱等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量,分析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什么是电磁辐射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存在的物质。

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原原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

围绕在人类身边的天然磁场、太阳光、家用电器等都会发出强度不同的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

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高尔生教授在他的《空调使用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中指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

(一)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体温升高引发各种症状,如心悸、头涨、失眠、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视力下降等。

产生热效就应的电磁波功率密度在10MW/CM2;微观致热效应1 MW - MW/CM2;浅致热效应在10MW/CM2以下。

当功率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时,可在几秒内致人死亡。

(二)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害。

这主要是低频电磁波产生的影响,即人体被电磁辐射照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可导致胎儿畸形或孕妇自然流产;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生活中的
电磁辐射
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
指导老师:蒲怀军 课题组长:王腾飞 课题组员:王腾飞 朱创创 王梦瑶 裴晶晶
吴政委 许涵涵
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电脑,移动 电话,微波炉走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 时电磁辐射充斥着我们的空间,破坏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构成了 现代社会新的“隐型杀手”。电磁辐射无处不在,电磁辐射对人们日常 生活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但大部分人们都还没意识到它所存在危害性。 因此,我们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
实践研究方面
3、电脑有电磁辐射,并提出了电磁辐射的防治措施。总结如 下: 1)在电脑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电脑释放出来 的电磁辐射; 2)身体处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电磁辐射就会大 大减少;
3)不要在电脑后面或两侧安置工作台,因为电脑的后背或两侧发出的电磁 辐射要远远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4、手机,微波炉,电冰箱,电池
电磁辐射的预防措施
减少待机
别急着接电话
及时洗脸
补充营养
远离辐射
植物预防
小组图片制作及模型制作
办 公 室 电 脑 后 的 植 物
模型
年级:高一四Biblioteka 2017年4月25日03
04
研 究 方 法
问题了解不多,因此我们需要在文献研究中学习相关的 理论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通过查询有关的报刊杂志、 光盘、及网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掌握与 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前沿进展及已取得的相应成果 等
(1)文献研究法。课题研究开始时,我们对电磁的相关
(2)行动研究法。根据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等相关 步骤,对一些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出行动与研究目标中 的关系,我们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来了解人们对电磁辐射 的了解情况,这能够很好的补充我们在课题中不足的地 方。

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

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

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第一篇: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用电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与丰富我们生活。

而与同时,一个隐形杀手的潜伏在人们的四周。

它无色无味,也许在短时间内不被人们发觉。

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二、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电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电磁辐射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台风、太阳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

二是人工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源电磁辐射源及工型频电磁辐射源。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美国与里州在发展多项电器工业的人之中大部分是电工或电器工程师。

对对这一些人进行抽样化验,发现好多人的癌细胞比一般人的生长速度快24倍。

吸收电磁辐射过多,会导致胎儿变形、骨髓早死、白内障、肺致病死性损伤。

四、有效防护电磁辐射措施1、缩短一次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2、使用防辐射护肤霜。

3、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应用手册,该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五、各家用电器的辐射量(表格)。

家电种类辐射强度(单位:毫高斯)电视机 20 洗衣机30 VCD 30复印机 40 电脑机 150 吸尘器 200 微波炉 200 手机 200 音响 20空调 20也许这些电器的电磁辐射不是很大,然而我们却不可忽视。

电磁辐射有一个累计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日月累积到一它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

八、疑难问题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的电磁辐射都是相同?每一种电器的使用是否有一个安全的距离?九、参考文献1、《电磁波传播与研究》2、《电磁波》黄宏嘉著3、《电磁波传播原理》候杰昌著第二篇:研究性学习报告关于简单生物电池研究性学习报告班级:高一(6)班人员:李炫播(组长);冯艺娇;张昊;刘佳明;张丹蕾(组员)λ研究对象:大蒜生物电池λ关键词:生物电池,大蒜λ研究目的:目前,市场上面的大部分电池需要回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过一个半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阶段性的成果,下面介绍一下本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和取得的一些成效。我们在进行本课题研究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3月上旬)பைடு நூலகம்准备阶段:
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邀请老师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组织人员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阶段(2012年3月中旬) 初步研究阶段:
1
空间的现象。
2、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天然辐射(天然的电磁辐射来自于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等)和人工辐射(人工电磁辐射来自于广播,电视,雷达,通信基站及电磁能在工业,科学,医疗和生活中的应用设备)。
经过我们小组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较强的电磁辐射的电器主要有:手机、电脑、微波炉、电冰箱、电视等电器 3、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四大点: (1)、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1.皮肤衰老加快。2.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3.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4.精子活性降低、数量减少导致不孕症。5.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率升高、畸胎发生率升高)
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我们这次重点研究电磁辐射对生活的影响和对我们人体的伤害,以及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为了更利于我们的研究,我们在高二年级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撰写研究论文。 第四阶段(2012年4月中旬) 总结评估鉴定阶段:
完成了对电磁辐射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就对我们小组讨论的内容和结论作出总结,并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邀请老师进行课题鉴定。
五、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评价
4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我们成功的完成了关于电磁辐射的研究,了解了电磁辐射的来源和影响并提出了我们小组经讨论过后的防辐措施。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各成员分工明确,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收集电磁辐射的相关资料,整理一些零碎的资料,对有电磁辐射的电器进行分类。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出自己对预防电磁辐射的意见等。
(1)在电脑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电脑释放出来的电磁辐射;
(2)身体处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电磁辐射就会大大减少; (3)不要在电脑后面或两侧安置工作台,因为电脑的后背或两侧发出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本课题在两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
六、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们虽然针对本课题研究做了一些可谓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的认识到在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改进。
由于刚接触这个课题,所以我们对电磁辐射的有关情况了解不多,为了方便我们更好的研究电磁辐射,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找什么是电磁辐射并了解电磁辐射的来源,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资料分析等形式的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方案,计划,及时做阶段性总结,初步形成研究氛围。
第三阶段(2012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 全面研究阶段:
电脑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它给人们带来了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方便,但随之也带来了忧虑,人们或多或少地担心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电脑辐射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损伤。为更好的了解电脑释放的电磁辐射的危害和我们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我们对电脑的相关问题在高二年级展开了调查,经过我们小组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人都知道电脑有电磁辐射,并提出了电磁辐射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2
(1)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2)假如有应用手册,应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3)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当电器不使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它处于备用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省电,还可以减少微量电磁辐射的累积。
(6)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 5、电脑造成的电磁辐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课题旨在对电磁波的各方面进行学习: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传播途径,了解其对我们的影响;通过对电与磁的探究,了解其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经过分析和讨论,阐述它的害处并针对这些害处讨论相应的防辐措施,整理成文稿形式,与同学们分享研究心得。 三、研究成果
1、研究电磁辐射的内涵: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
(2). 激素分泌紊乱(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导致发育迟缓。3、甲状腺及旁腺分泌出现异常导致发育障碍、骨代谢异常。 4、松果体细胞产生松果体素少导致免疫力降低、生物钟紊乱。)
(3). 神经衰弱(1、头痛、头晕。2、失眠、健忘、多梦。3、食欲差、心悸、心律失常。) 四. 热效应(1、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乏力、嗜睡。2、眼中晶状体变混浊导致白内障甚至双目失明) 4、如何预防电磁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这是我们小组研究的一个重点,经过我们小组的研究与调查,总结出防辐射主要从6方面入手:。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精选资料】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指导老师:朱正瑞老师 牛选民老师
课题组长:刘晓玲 张永福 王亚娟 王建成 吴 玲 贺新元 课题组成员:高二五班70名学生
开题时间:2012. 03 结题时间:2012.05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架设的电源线越来越多,电视,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走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波长更长,频率在30000MHz内的电磁辐射充斥着我们的空间,破坏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构成了现代社会新的“隐型杀手”。电磁辐射无处不在,电磁辐射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但大部分人们都还没意识到它所存在危害性。因此,我们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我们主要研究了使用电脑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及其危害,我们希望从中可以学到知识,但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寻找出更好的防辐射的方法,给人们以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