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辐射电子教案
辐射物理与防护电子教案PPT课件

2、比释动能K
从体积V逸出的所 有不带电粒子能量
所有相关核和基本粒子静止 能量改变的总和(减小为正,
增加为负)
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 质量物质中由不带电粒子所产生的转移能
K dEtr
dm
(给定物质体积元内的)
8
比释动能K的单位:焦耳∙千克–1( J∙kg–1) 又名:“戈瑞”(Gy),简称
在介质中用于电离和激发的这部分能量 另部分则转化为轫致辐射(非吸收)
定义:辐射所授予单位质量介质dm中的平均能量dEen
D dEen dm
单位与比释动能的相同:焦耳∙千克–1( J∙kg–1) 即“戈瑞”(Gy), “厘戈瑞”(cGy),1Gy =
100cGy
= dEen为平均授予能沿用单位:拉德(rad), 1rad = 10–2Gy
进入dm介质全部
离开该体积的全
该体积内发生任
– – 粒子(带电和不带
部粒子(带电和不
何核反应所增加
电)能量的总和
带电)能量总和
的静止能量
说明:(1) 吸收剂量与物质有关(不同物质吸收本领不同);
(2)以戈瑞为单位的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及受
照的任何物质
12
吸收剂量1 戈瑞(1焦耳/千克)时的能量效应
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2) dQ 并不包括在所考察的空气dm中释放出来的次级 电子所产生的轫致辐射被吸收后而产生的电离电量;
(3) 照射量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的辐射(如中子或电子束 等),也不能用于其他的物质(如组织等)。
(4) 照射量只适用于射线能量在10keV到3MeV射线。
2、照射量率 X
Emax 0
幼儿园大班的电磁辐射教案

幼儿园大班的电磁辐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与发现》的第八单元“生活中的科学”中的第三节“神秘的电磁波”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安全使用电磁产品以及简单了解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电磁波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学会简单辨别常见电磁设备。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安全使用电磁产品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环境、关爱健康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原理及安全使用电磁产品。
教学重点: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辐射演示仪、手机、电视、微波炉等常见电磁产品。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电磁辐射演示仪,让幼儿观察现象,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会产生电磁波。
2. 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安全使用电磁产品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电磁产品,让幼儿辨别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有害的。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安全使用电磁产品宣传画。
6. 互动环节(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侦探”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哪些物品会产生电磁波。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神秘的电磁波2. 内容:电磁辐射基本概念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安全使用电磁产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家庭电磁辐射调查表,记录家中电磁产品的使用情况。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电磁辐射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电磁辐射调查,共同学习如何安全使用电磁产品。
小学科学7热辐射(教案)

小学科学7热辐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热辐射是一种能量传播方式。
2. 了解热辐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热辐射现象。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铁棒、木棒、塑料棒、纸张、手电筒等。
2. 实验器材:温度计、黑色纸和白色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热辐射的概念,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热辐射呢?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2. 实验观察(15分钟):将铁棒、木棒、塑料棒和纸张放置在太阳光下,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
请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3. 实验验证(20分钟):给学生分发黑色纸和白色纸。
先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环境的温度,然后将黑色纸和白色纸分别放在同样的位置,暴露于太阳光下。
等待一段时间后,观察纸张的温度变化。
请学生记录并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
4. 理论解释(15分钟):根据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黑色纸会比白色纸更热?黑色纸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而白色纸则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这表明物体的颜色对于接受或反射热辐射起着重要的作用。
5. 拓展知识(10分钟):介绍一些与热辐射相关的实际应用,例如使用太阳能板加热水、利用热辐射进行草坪斑点检测等。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能想到其他利用热辐射的例子吗?6. 总结归纳(10分钟):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热辐射的定义、热辐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实例。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热辐射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了解热辐射是一种能量传播方式,掌握了不同颜色物体吸收和反射热辐射的特点。
在实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黑色纸和白色纸的吸热性和反射性的不同。
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讨论你的实验结果,并说明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热对流和热辐射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定义及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产生原理。
3. 让学生能够区分热对流和热辐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定义及特点。
2. 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产生原理。
教学难点:1. 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产生原理。
教学准备:1. 课件。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太阳辐射等,引导学生思考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
Step 2:新课讲解1. 热对流:(1)定义:热对流是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通过流体的流动实现热量交换的过程。
(2)特点: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进行传递,速度快,效率高。
(3)产生原理:由于流体密度差异,产生流动,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2. 热辐射:(1)定义:热辐射是物体由于温度差异而发出的一种电磁波。
(2)特点:热量传递无需介质,速度快,可跨越真空。
(3)产生原理:物体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电磁波,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Step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暖气片对流散热、太阳辐射加热地球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应用。
Step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热对流和热辐射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二、教案名称:热对流和热辐射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对流和热辐射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热对流和热辐射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热对流和热辐射计算公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2. 计算实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复习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新课讲解1. 热对流的计算方法:(1)努塞尔特数(Nu)计算公式:Nu = α·GDP/K。
核辐射教案

关注核辐射四川师范大学2010级地理科学张辉一、主题的确立:自从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之后,防辐射的概念深入人心。
不但碘盐、碘片、海带火了,就连一些保健品、房子、车子也打起了防辐射的招牌。
小明同学的奶奶不辞辛苦,排队抢购了一堆食盐,爸爸的车上贴了防辐射的车膜,妈妈穿起了防辐射的内衣,并且还让他戴上防辐射的帽子和口罩。
同学们对小明一家人的做法,议论纷纷各持己见。
那么核辐射到底有多厉害,这些东西真的能防辐射吗?大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从而确立了《关注核辐射》这个课题。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与核辐射有关的概念,增强对核辐射的常识性了解。
知道核辐射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的途径和后果。
能够掌握相应的防核辐射的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有关核辐射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形成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不盲从、不迷信的人生观。
三、活动计划及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1周)第二阶段:分头行动,集中交流.(2周)第三阶段:活动评价,升华主题。
(1周)第四阶段:活动延伸,拓展主题。
(1周)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立主题,整装待发。
活动目标:确立主题,分解主课题生成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在课题启动课上,我与同学们提起了人类史上的几次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除了日本福岛以外只有寥寥几个同学听说过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其它几次更是闻所未闻,当我告诉同学们切尔诺贝利事故导致9.3万人死亡,27万人致癌时同学们惊奇不已,急于知道很多问题: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的危害有多大?学生们充分讨论后,归纳出三个子课题:1调查了解造成核辐射的来源和途径。
2、查找核辐射的危害。
第一小组:看透核辐射的真面目活动目标:认识核辐射,了解核辐射的种类及其特点活动方式:调查问卷、上网查询。
幼儿园大班儿童智能电磁辐射教育教案:科学防护健康成长

在如今的物质丰富的社会中,我们与电磁辐射的接触越来越频繁。
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而幼儿园大班儿童刚刚步入这个世界,他们对于这些电子产品的理解和掌握可能还不够。
为了保护幼儿园大班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对他们进行电磁辐射教育,从而使他们科学地防护电磁辐射。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
2、了解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危害。
3、掌握防护电磁辐射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1、多图示、模拟演示、板书。
2、实验教学。
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三、教学内容1、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电磁辐射是指电的变化所产生的电磁波传播到空间中所产生的辐射。
电磁辐射是自然界和人工活动中广泛存在的物理现象,可以分为低频电磁辐射和高频电磁辐射两种类型。
低频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电器和输电线路,高频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无线电通信、无线电电视、雷达等。
2、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类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电磁波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影响,引发身体的不适和疾病。
长时间处于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使人体抵抗力下降。
3、防护电磁辐射的方法(1)减少电器使用时间,尽可能减少电器的使用,在睡前尽可能关闭所有电器。
(2)使用电器时要注意身体与电器之间的距离,最好离电器一定距离。
(3)尽可能多地运动,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电磁辐射带来的伤害。
(4)购买具有防辐射功能的产品,如电磁波防护眼镜、电磁波防护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图表对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
2、由学生自我安排小组,小组讨论并整理出电磁辐射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教师通过实验的方法,演示电磁辐射对细胞的影响。
4、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个正常的细胞和一个受到电磁辐射影响的细胞的颜色有何不同,并由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5、教师给学生推荐目前市场上的防辐射产品,并讲解这些产品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现场观察、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幼儿园大班的减少电磁辐射教案

幼儿园大班的减少电磁辐射教案
目的要求:
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磁危害
2、熟悉和掌握减少电磁危害的有效方法,
3、提高自我保护识,减少和规避电磁辐射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教学重点:
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
学习难点:
手机对人体的电磁辐射与预防
教学手段:
无识别结果讲义与幻灯片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保障:
战术教研室,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安排:
1、课题引入(约5分钟)
2、正题内容的讲述(约15分钟)
3、授课总结(约2分钟)
教学内容:
1、什么是电磁污染
2、手机、电脑的电磁辐射危害
3、减少过量电磁危害的有效方法
教学实施:课程引入(约5分钟)
记得刚刚进入专业学习,参观学校的装备时,我们最为关心的也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哪辆装备车最拉风,二是咱们的装备车辐射大不大?操作久了对我们会造成怎样的不利影响?这些问题也都反映出了我们对于电磁辐射问题的关注,其实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电波的时代,随着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大范围使用,人类所受到的电磁辐射也越来越多,我们生活环境中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由其构成的电磁环境也越趋复杂。
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中注意电磁的防护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有效防止过量电磁辐射,日常生活中能够产生辐射的物体大到电脑电视电吹风,小到mp3手机遥控器。
几乎所有的用电设备都能或多或少的产生电磁辐射。
6年级环境教育第4课 避免电磁辐射doc

学生思考
小组举例
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四、走出校园,亲身实践
1、阅读小资料《齐心协力》
2、制定一个方案,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呼吁大家预防电磁辐射,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展示成果
总结学习
教学反思
(2)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3)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能力。
三、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1、学生试着填写下表
2、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1)电器避免扎堆。
(2)按照指示规范操作。
(3)电器不要放在卧室里。
(4)避免长时间操作,每小时离开一次。
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措施
达标检测
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生活中有许多电磁辐射,只要有电子、电气设备,就会有一种杀手——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1、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会产生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有哪些危害?
(1)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值。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年级
6
学科
环境教育
授课人
班级
备课时间
课题
第4课避免电磁辐射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学习)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
2、知道一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措施
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人类从古到今一直 生活在一个放射性的世界 中,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充满着辐射。这种辐射来 自土壤、水和空气中的天 然放射性物质以及宇宙线 辐射。
(三)电磁炉
1.从选锅入手。理想的电磁炉专用锅具应该是以铁和钢制品为主,因为 这一类铁磁性材料会使加热过程中加热负载(锅体及炉具)与感应涡流相匹 配,能量转换率高,相对来说磁场外泄较少。而陶瓷锅、铝锅等则达不 到这样的效果,对健康的威胁也更大一些。 2.在使用时要注意尽量和电磁炉保持距离,不要靠得过近。电磁炉与微 波炉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比较相似,靠得越近则越容易被辐射,通常与电 磁炉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离较为安全。 3.使用电磁炉的时间不要过长,如果经常较长时间地使用电磁炉,应尽 可能选择有金属隔板遮蔽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电磁炉若放在金属隔 板下方,电磁辐射明显较低,隔离设计不佳或直接把电磁炉放在桌面上 ,辐射量会相应地增大很多。这也要求我们在购买电磁炉的时候尽量选 择有品质保证,设计较为合理安全的名牌产品。而购买电磁炉的一个重 要环节就是一定要向销售商索要电磁感应强度测试报告,通过这个报告 来对比选择低场强的产品。 4.厨房里面的配套设施也非常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您可以准备 一件不锈钢纤维制作的防电磁围裙,准备一对防电磁辐射的手套,这些 细小的准备也可以让您在厨房中更加安全。
那么,辐射线有哪些呢? 一般辐射线是指从物体放出来的电磁波,例如热线(红外线)、可见
光、紫外线、电波等。后来更进一步发现,原来X 光、γ射线也是电磁波的 一种。因为它们的波长很短,更有穿透力和使分子带电的能力,所以又特 别叫做「游离辐射线」。
因此,辐射线都属于波长不等的电磁波,依序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等,如(表1 )所示。
三、常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防护知识 (一)手机 1.在接电话时最好先把手机拿到离身体较远的距离接通,然后再放到耳 边通话。此外,尽量不要用手机聊天,睡觉时也注意不要把手机放在枕 头边。(一般来说,手机待机时辐射较小,通话时辐射大一些,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
而尚未接通时,辐射最大,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这些辐射有可能改变人体组织,对
6 .左右耳交替。减轻局部辐射积累。 7 .弱信号区少通话。在手机显示信号越弱的时候说明手机距离基站 越远,此时手机辐射的强度就会变大。 8 .尽量用耳机。手机对头部的辐射主要是近场辐射,当手机远离头 部30cm以上时,将会大大减少对头部的辐射。 9 .尽量不在电量低时接打电话,尽量不要充电时打电话
内容提要
一、辐射的种类 二、电磁污染的危害 三、常用电器辐射的防护
一、辐射的种类
辐射 是指由一点向四周发射的意思。例 如;物体向四周散发出光和热,这也是一 种辐射的现象。
辐射,不需透过物质来传递,我们每 天见到的太阳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虽然地 球和太阳之间是一片真空什么都没有,但 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也就 是靠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我们才能在这 里生长。
4 .长话短说。由于辐射能量所产生的热效应是一个积累过程,因此 应尽量减少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连续通话不要超过30分钟。 以及每天 使用手机的次数。每天使用手机累计通话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
5 .尽量少打出电话。据调查,用手机打出电话和接入电话,辐射量 是不同的,打出电话的辐射强度大大超过了接进电话的辐射强度。
在辐射源集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容易失眠多梦、 记忆力减退、体虚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 人快二十四倍。辐射离我们有多远?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辐射无处 不在!
家用电器: 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脑等; 办公设备: 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 家庭装饰: 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 周边环境: 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核辐射等; 自然环境: 太阳黑子等。
2
电磁辐射、自然辐射和核辐射 电磁辐射指电子产品对人所
产生的辐射。 自然辐射指大自然的活动所
产生的辐射。 核辐射指核工业所产生的辐
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
的第四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 要污染物之一。据国外资料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 康的致病源之一。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五大 影响: 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2.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3.电磁辐射是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的发育、骨髓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视 网膜脱落,肝脏造血功能下降; 5.电磁辐射可使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二)电脑 1.在电脑旁放上几盆仙人掌,可以有效地吸收辐射。 2.每天上午喝2~3杯的绿茶,吃一个橘子。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同样也能 起着抵抗电脑辐射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螺旋藻、沙棘油也具有抗辐射的作用。 3.使用电脑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 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4.操作电脑时最好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以减轻辐射的危害,室内不 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发射。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 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 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 5.应尽可能购买新款的电脑,不要使用旧电脑,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在同 距离、同类机型的条件下,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 6.电脑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 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为准,至 少也要50~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 7.注意室内通风。科学研究证实,电脑的荧屏能产生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 癌物质。所以,放置电脑的房间最好能安装换气扇。 8.尽量避免在电脑前连续超过3个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
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一时般,来2辐.说射莫,最把手大手机,待机辐机挂射时量胸辐是前射待,较机研小时究,的表通3倍明话左时,右辐手。射机这大挂些一在辐些胸射,前有而可,在能会手改机对变号心人码脏体已和组经内织拨分,出泌对而人系尚体统未健接康通 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造小成的不待利机影状响态下,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 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 手机挂在胸前。 3.手机使用者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 衣口袋里。当使用者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 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