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例子
电磁辐射有害人体案例

电磁辐射有害人体案例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虽然有些人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害处,但也有一些案例表明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可能与一些健康问题相关。
例如,有报道称,一些电信基站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辐射源附近,出现了头痛、疲劳、失眠等不适症状。
这些案例引发了人们对电磁辐射对健康的担忧。
其次,电磁辐射对儿童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有研究表明,儿童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度可能高于成年人,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一些案例中,家长担心儿童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也引发了对电磁辐射的关注。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会对人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有报道称,一些男性长期佩戴手机在身体附近,出现了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等情况。
这些案例引发了人们对电磁辐射对生殖健康的担忧。
总之,尽管目前对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但一些案例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我们仍需要对电磁辐射的影响保持警惕,并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来全面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辐射的例子

辐射的例子
1.太阳辐射:太阳是一个持续辐射能量的天体,它向地球发射大量的电磁波和粒子。
这些辐射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但过度曝露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会通过辐射释放能量,其中包括自然放射性物质(如钾40,铀和钍),以及人造放射性物质(如核武器和核电站废料)。
这些物质的释放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3.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能量,包括无线电波、微波、X射线和可见光等。
虽然这些辐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好处,但在过度曝露的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紫外线辐射:紫外线是太阳向地球辐射的一种电磁波,其波长比可见光短。
虽然少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益,但过度曝露会导致皮肤癌和免疫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5.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向周围环境释放的热能。
这种辐射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例如来自火炉、太阳和电炉的热辐射。
虽然一些热辐射对我们有益,但过度曝露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辐射对人类和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辐射的性质和危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环境。
- 1 -。
生活中的电磁波辐射

2020/1/2
20
(1)功率的设计
手机的设计方式,是把使用手机的功率 维持在能够保障网络通畅的最低限度, 即P是可自动调节的。使用者距离某一个 接受站天线越近,手机在使用所发射的 功率和SAR 的数值便会降低。而从⑷式 可见,当手机发射功率P 一定时,机人距 L越小,对人的危害越大
2020/1/2
13
⒉ 非致热作用
引起人体细胞膜的共振 干扰人体生物电,尤其会对脑和心电产 生干扰 机体的损伤还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很大的 关系
2020/1/2
14
四、生活中的电磁波辐射
生活中的电磁波辐射多种多样,下面以 移动电话,电台和高压电力线为例具体 说明 它对人提的影响
2020/1/2
15
⒈ 移动电话
(3)屏蔽罩:这是对小型仪器的主动场屏蔽的 主要方法,屏蔽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是电阻率 小的导电性材料,如铜、铝等;
2020/1/2
9
三、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机理
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人工电磁辐射,即日益 增多的电讯系统、电台、雷达、电子设备以及 高压架空线等等支持信息和示例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磁污染的生物效应通常 是指微波频段(300~300,000兆赫)、射频段 (0.1~300兆赫)的电磁波辐射和电力频段 (50或60赫)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环境电磁场对 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影响
常见的GMS手机的辐射计算
2020/1/2
21
2.增大人机距离L
日本开发了新型的免提式手机,附有耳 机和话筒,使手机在使用时远离了人体。 实验证明使用耳机通话时头部受到的辐 射量处在直接用手机通话辐射量的 1/100 到 1/200 之间。
2020/1/2
身边6个辐射最强的电器危害有多大

辐射是人们健康到的一个杀手。
在现代生活中,辐射源几乎潜伏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居家常使用的一些电器是最常见的辐射源,下面为你盘点6类辐射最强的电器,以尽量避免这些电器辐射带来的健康隐患。
1、鱼缸水泵:辐射达国标一半把仪器靠近水泵最近的鱼缸玻璃,检测到的磁场强度最高值50微特,达到国家标准的一半。
只要检测仪器离开鱼缸五六厘米,辐射就瞬间掉到了零点几微特。
因此没必要为鱼缸水泵辐射担心,除非整天头贴着鱼缸赏鱼。
2、无绳电话:离5厘米就没事无声电话检测到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15微瓦/平方厘米。
当检测仪器离开5~10厘米时,数据就跌落到1微瓦/平方厘米以下了。
国家标准是40微瓦/平方厘米。
3、微波炉:工作时远离即可大家都会担心微波炉泄露造成辐射。
检测时紧挨门边,检测到的数据为5~10微瓦/平方厘米。
当仪器距门10厘米时,检测到的数据是1~2微瓦/平方厘米。
高频电器的国家标准都是40微瓦/平方厘米。
微波炉的最大的检测结果仅为国家标准的1/8到1/4之间。
微波炉辐射只有在工作时才会泄露,因此,在微波炉工作时远离它就会免受其害了。
4、高压电塔:危害等同咖啡咸菜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多吃,咖啡对人体有害还是有益更是没有定论。
世界卫生组织就把它们列为对健康有害的“嫌疑类”,而高压电塔的磁场危害也位列其中。
检测到的数据显示,高压电塔的磁场强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可以忽略不计。
5、电脑主机:磁场危害被夸大很多人担心电脑主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尤其是怀孕的人,更是远离电脑。
检测辐射时紧挨机箱,其磁场强度仅为1~2微特。
人们之所以担心其辐射主要是因为心理上恐惧而已。
商家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也夸大了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
6、手机:辐射最强检测时,仪器紧贴手机,从拨号开始直到挂电话结束。
检测到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400~800微瓦/平方厘米,检测到的最小值为3~5微瓦/平方厘米。
目前我国没有手机辐射标准,在检测到的所有物品中,手机辐射最大。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

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睡觉的女性,可使月经周期发生明显改变,孕妇若频繁使用电炉,可增加出生后小儿癌症的发病率……近10年来,关于电磁波对人体损害的报告接连不断。
不要以为,只有电脑、电视的大家电的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实,像电吹风这样小的家电的辐射更大,因为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而显得可怕起来。
那么到底这些家用电器是否存在电磁辐射,辐射有多大?以下是各类家电及电子设备的辐射星级:(五星,属严重超标,要引起重视;三星以上,属于超标范围,也要引起注意;一星,安全,可放心使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五星级家电辐射:★★★★★1、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烹饪时不要过于靠近,辐射范围可达7米。
2、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辐射。
孕妈咪如果使用电热毯,长时间处于这些电磁辐射当中,最易使胎儿的大脑、神经、骨骼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组织受到不良的影响。
3、加湿器:特别受女性青睐的加湿器的辐射竟然如此之大,因此,使用时千万不要放在离身体太近的地方。
贴近为100毫高斯,离开1 m 就降为1毫高斯以下。
4、吸尘器:30cm处50毫高斯,70cm处才能降为2毫高斯以下。
远离为好。
5、脂肪运动机:传送带前部辐射较大,做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减少辐射。
四星级家电辐射:★★★★☆1、高功率设备:连接时的瞬间辐射很大,不要放在床头。
2、电吹风:虽然体积小,但产生的辐射是很大的,使用时应远离儿童。
开启和关闭电吹风时,尽量离头部远一点,使用时,最好将电吹风与头部保持垂直,不要连续长时间使用,最好间断停歇。
3、CRT电视:即普通电视,其后面辐射较大,观看时需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儿童。
看电视时最好保持2米的距离,室内有适当照明,看电视时间不要连续超过两小时,看完电视洗洗脸,及时地清理面部皮肤吸收的辐射物质。
4、家庭影院:通常指影碟机加音响系统,尽量少用,如果想唱歌最好还是去KTV。
5、低音炮音箱:电脑音箱多半都距电脑很近,专家建议使用时至少和人体保持半米的距离使用时至少保持半米距离,特别是连接电脑的低音炮音箱,不应摆放在临近人脑的位置。
生活中几种电磁辐射的介绍

生活中几种电磁辐射的介绍进入21世纪。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架设的电源线越来越多,手机,无绳电话,微波炉,通信基站走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电磁辐射无处不在。
因此,电磁辐射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无处不在。
对此,国家规定高频电器公众照射的标准是40微瓦/平方厘米。
但是大部分人对身边的电磁辐射并不是很了解。
下面我就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电磁辐射进行相关的介绍。
手机:通过检测,仪器紧贴手机,从拨号开始直到挂电话结束。
检测到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20~40微瓦/平方厘米,检测到的最小值为3~5微瓦/平方厘米。
目前,我国没有手机辐射标准,在检测到的所有物品中,手机辐射最大。
建议人们使用耳机接打电话,在手机信号不好时别打或少打电话。
无绳电话:无绳电话检测到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15微瓦/平方厘米。
当检测仪器离5~10厘米时,数据就跌落到1微瓦/平方厘米以下了。
国际规定公众照射的标准要求是40微瓦/平方厘米。
微波炉:大家都会担心微波炉泄露造成辐射。
检查时紧挨门边,检测到的数据为5~10微瓦/平方厘米。
当仪器距门10厘米时,检测到的数据为1~2微瓦/平方厘米。
所以,微波炉的检测结果仅为国家标准的1/8到1/4之间。
微波炉辐射只有在工作时才会泄露,因此,在微波炉工作时远离它就会免受其害了。
通信基站:越来越多的群众反映通信运营企业在居民小区内建设发射基站,担心会影响人体健康。
国家标准要求电磁辐射的电场强度小于每米12伏或者说功率密度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
而一般天线高度35至55米,发射功率为20瓦的大功率GSM基站,其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也仅有0.6微瓦每平方厘米,辐射强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电脑主机:很多人担心电脑主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尤其是怀孕的人,更是远离电脑。
检测辐射是紧挨机箱,其磁场强度仅为1~2微特,而国家标准为100微特。
家用电器也会产生电磁辐射污染吗?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诸如微波炉、电磁灶、彩电、电冰箱、空调、电热毯、家用电脑、组合音响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乐趣,然而科学研究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都表明,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和强度的电磁辐射。
生活中emc案例

生活中emc案例EMC(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干扰其他设备,同时也不受到其他设备干扰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EMC相关的案例。
以下是十个符合标题要求的EMC案例:1. 家庭网络设备干扰电视信号在家中,当我们使用无线路由器或其他网络设备时,有时会发现电视信号变得模糊或中断。
这是因为网络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干扰了电视信号的接收。
2. 手机在医院内造成干扰在医院内,由于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可能会干扰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通常要求禁止使用手机。
这是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工作稳定和准确。
3.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接触手机的电磁辐射可能与脑肿瘤的发生有关。
4. 电磁辐射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维持心脏正常跳动的医疗设备。
由于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因此在一些场所,如机场和医院,通常要求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
5. 电子设备间的干扰在办公室或家庭环境中,当多个电子设备同时工作时,它们之间的电磁辐射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
6. 电动车充电器的电磁辐射电动车充电器在充电时会产生电磁辐射。
因此,在充电器附近的人可能受到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这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7. 汽车电子设备的相互干扰现代汽车中使用了许多电子设备,如GPS导航系统、蓝牙连接等。
当这些设备同时工作时,它们之间的电磁辐射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系统故障或信号不稳定。
8. 电磁辐射对飞机的影响电磁辐射可能会对飞机上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从而影响飞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乘客通常被要求关闭或将手机等电子设备设置为飞行模式。
9. 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磁干扰在无线电通信中,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通信中断。
这种干扰可能来自其他无线设备、电力线或其他电磁源。
10. 电磁辐射对电力设备的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
我们身边的辐射大小

我们身边的辐射大小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辐射无处不在!家用电器: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脑等;办公设备: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家庭装饰: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周边环境: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核辐射等;自然环境:太阳黑子等。
那么我们身边的辐射大小有多少呢?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并不可怕,人体对这些辐射也不会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只要辐射值没有长期超标,我们就不必担心它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当然,我们仍然要对辐射保持足够的重视。
房屋中有哪些放射性辐射房屋是由各种建筑材料构成的,如花岗石、泥土、砖瓦、混凝土和木材等,这些建筑材料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放射性物质。
其中以花岗石的放射性活度浓度最高,红砖次之,青砖较低,木材最低,而混凝土则随其原料而异。
房屋内的放射性主要表现为室内γ辐射和氡气。
降低室内氡气的方法主要有自然通风、强制通风、密封裂缝以及采用环保型的建材和装修材料等。
另外,采用某些材料,如涂料或油漆等,将氡的主要渗透点阻塞起来,也可以起到有效地降低室内氡的作用。
移动通信基站辐射近年来,我国的移动通信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手机用户已达到8亿,基站建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随处可见,有的就建在居民楼顶,引起了居民的不安甚至恐惧。
其实,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功率小于100瓦,辐射强度随网内用户使用情况而变化,每个时段内用户数量是随机的,因此场强也是随机的,即同一测试点,不同监测时间场强不同。
基站近距离场强一般较小,随着距离加大,数值明显增大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场强随距离的增大而逐步减小,达到距天线主射线方向几十米外,电场强度就基本达到本底水平,且基站多建在楼顶或铁塔上,在地面测量结果更低。
国家对移动通信基站都要求做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验收监测。
一般而言,移动通信基站由于天线架设有一个规定的高度,楼房顶部又有钢筋水泥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所以对特定环境的污染较轻,不会对环境和人体构成明显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北京金融街地区的电磁辐射事件,关注电磁污染与自身健康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cident in Financial Street, Beijing, concerned about th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and its own health2007年1月中旬起,在北京金融街区域(礼士路和复兴门附近),电子卷帘门和汽车遥控器经常无故失灵,居民怀疑与电磁辐射(功率大的无线发射设施)有关,并担心这种电磁辐射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在1月28日市政协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由市政协委员提到,而且市环保局副局长透露:不排除这可能是一些通讯类的发射或接收设施引起的,而目前国内关于电子污染防控的法规还不健全。
市环保局已经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希望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对在京相关单位各类无线发射设施展开统一调查。
回顾以往居民担心电磁辐射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而导致群体纠纷的事件,如朝阳区南十里居,北四环科学院南里,西北旺百旺家园等等。
人们,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生活、居住的人,时刻处在无形的“波磁海洋”中。
了解电磁辐射知识,正确对待电磁辐射,自我主动预防无形的危害,已是关键所在。
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 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主要通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
电磁辐射的热效应,引起人体热平衡的失调;造成白内障;破坏睾丸的生精能力,导致不育等等。
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主要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
电磁辐射的来源有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人们日常生活已离不开的人工设备,也都产生电磁辐射。
这些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主要分为五大类:广播电视电磁设备类,包括广播、电视、调频等设备;通信、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类,包括通信、基站设备、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等;工、科、医电磁设备,如高频冶炼炉、塑料热合机、大型医疗电磁设备等;交通系统设备,如磁悬浮列车、地铁等;输电线路系统设备,如高压交流直流输电系统、变电站、换流站等。
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离不开的输变电设施、输电线路、动力与电热设备或家用电器等都或多或少地产生着电磁辐射。
对无所不在的电磁辐射要有正确的认识。
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是两个概念。
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针对人体易敏感频段的电磁辐射的限值,比西方和国际上的要严格、标准高。
世界各国的许多研究机构、医学专家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经常受到电磁辐射的人员,其各种癌症发病的比例偏高。
高压线附近居住的人们,不管是生理影响还是心理影响,反映出现头晕、恶心、烦燥、工作效率降低、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事例,现在是越来越多。
据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的报告,达到或超过132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度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而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
为了在更短的距离内、更多地削减电磁辐射,可在埋藏地段的土壤中,尤其是经过生活、工作区的,镶辅以匹热迷能高性能新型材料(有磁滞损耗机制的材料)制成的板块或半环圈,从而减少埋藏的深度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高压电力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的一份写于2001年的调查报告称:居住在高压线周边,有电磁辐射下的儿童,其白血病发病率比居住在别处的儿童的高出一倍。
而瑞典国家工业与技术发展委员会,选择220~400千伏的高压电网下的沿线一带进行调查,发现在1960年至1985年间,居住在距电线300米以内地段的50万人中,共有142名儿童患上病症,其中39人得白血病。
通过计算,15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暴露在平均磁感应强度大于0.2微特斯拉的环境中,则患白血病几率为一般儿童的2.7倍以上;若磁感应度大于0.3微特斯拉,则为3.8倍。
国际上认同儿童居住环境中的磁场强度应不超过0.4微特斯拉。
到目前为止的有关电磁辐射危害的研究都指向小儿白血病,而有关高压线电磁辐射对成年人健康的影响,还没有相关大规模调查的结果。
对于老人,孕妇,这些电磁辐射敏感人群,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提倡多加防护。
孕妇在怀孕期的前三个月尤其要避免接触电磁辐射,因为胚胎儿在母体内时,对有害因素的毒性作用非常敏感:如果是在胚胎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有可能导致流产;如果是在胎儿的发育期,若受到电磁辐射,也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婴儿智力低下。
现代社会,先兆性流产和产前检查中发现胎儿有出生缺陷的事例是时有耳闻。
认知电磁辐射,预防无形危害及防护知识推荐看徐锦圣著的《享受匹热迷能》(中国物资出版社)或访问通用网址:匹热迷能的内容。
工频电力(220伏)感应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能轻视:变电站的磁场屏蔽较难,需采用多层屏蔽,把每次屏蔽的残余磁通量一次次地屏蔽掉;电流即电荷的移动产生磁场;一条输电线路的电压是不变的,而电流与线路容量直接相关并且随负载的变动而变化,因此感应磁场的波动很大;人体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气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的速度,远超过人体的适应或基因变异的速度;机体细胞、组织可能因为长期、频繁的应激反应而会导致病态。
工频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在于各种工频电力驱动的电器、设备和输电线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相互叠加并且其总场值是不时变动的,而人们不知不觉地长期处于这种机体得进行频繁应变的环境能量中。
人们熟知,手机辐射在其接通的瞬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最大的。
日用电器,如电冰箱、空调等,其压缩机的循环启动都有电瞬变问题,从而引发瞬态场。
经济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便利的需要,电磁辐射注定要伴随着人的一生。
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们要保持适度警惕,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漠然以对。
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激化人体的不稳定状态或使疾病状态持续,影响病程的逆转。
所以在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还无定论(未必就是电磁辐射导致的病症)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却很多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与民众的沟通、对话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十分重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管理:进行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源的申报登记工作,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健全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制度;建立健全的电磁辐射管理、科研和监测队伍。
所有产生电磁辐射的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到工程开工建设都经过专家论证和政府审批;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要求进行,并且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邀请有关部门及专家参加。
能够按程序施工的工程肯定符合国家标准。
但正是大多建设项目(或工程)以经审批或检测即其场强符合国家标准,“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为由,不进行沟通、对话,难以消除民众心存的恐慌,而导致群体纠纷和(或)建设项目(或工程)受阻。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处地的电磁强度。
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任何一处地点的场强值是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的总量值。
人们生活中所用的各种电器设备,都产生电磁辐射。
建设项目(或工程)所产生的经审批或检测而符合标准的电磁场不可能不叠加在由各种电器设备(尤其是处于工作状况)所产生的电磁场上,不正是增加个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的总量吗?并且人们所用的电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时间等都是变量。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总则明确有,第一条中的“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第五条明确的“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因此,必须确立人体健康是第一的观念;不现实或无法限制人们使用电器设备;建设项目(或工程)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即使符合国家标准,也应进一步采取电磁屏蔽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外的电磁辐射,随着高性能新型材料领域针对电磁辐射的特种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这是可控的,也是可行的。
近几年来,电力部门就一直有着积极、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的措施:输电线路从“空中”转入“地下”即地下沟道埋设;变电站采用封闭式箱体开关和变压器;建筑外部辅以起消减电磁辐射作用的匹热迷能高性能新型材料;建造地下变电站(有待综合考虑环境、费用和安全等因素)等。
其实人们必须认识到电磁辐射源与居民区临近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巨增,城市半径不断扩大。
这种迅猛发展导致原本人烟稀少的郊区广播电台发射站周边变得人口密集;把110千伏及以上的变电站建在郊区、远离城市的做法已不可行(远距离供电将会影响电网的合理布局和电能品质);无线通讯基站增多。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减免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怎样防护和预防危害的知识推荐看徐锦圣著的《享受匹热迷能》(中国物资出版社)或访问通用网址:匹热迷能的内容。
如个人应多加注意,以避免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有过多的工频感应电磁场,尤其是磁场的变动大:尽量离冰箱、电视机、微波炉、台灯、洗衣机、吸尘器等日用电器远些;日用电器不要集中摆放;尽量缩短每一次接触日用电器的时间;尽量少用或不用电吹风机、电热床具等;关上不使用的电器的电源;休憩时将计算机关机;合理布线等。
由于生活中的需要,人们办公楼或住所周围可能会有产生电磁辐射的人工设施如基站、台站、高压线、变电站等,想随心所欲地换地方不太现实,那么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在直接面向电磁辐射源的墙壁上安装由匹热迷能高性能新型材料制成的板块,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可在屋内的四个墙角分别放有匹热迷能发生装置,共同起作用,抵消或中和电磁辐射的负面影响,营造和谐的室内环境能量。
也可在桌椅底下、床底下,放置匹热迷能小型发生装置。
人们的主要休息场所,即卧室,尽量避免摆放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脑甚至电话机等,减少睡眠(恢复体力和精力)时的电磁辐射,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另外,人们可以积极锻炼身体,呼吸清新的空气,多吃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来增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现今人们的睡眠环境不应只考虑地磁因素。
由于通讯的发展和电器使用的普及,人们,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生活、居住的,时刻处在无形的“波磁海洋”中。
人体是“弱电磁体”,人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各种电磁波的作用,睡眠也不例外。
实验发现,除了可见光(导致是否黑暗)外,极低频电磁场可以明显减低夜间褪黑激素合成量。
前瞻性医学研究显示,优质的睡眠(让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需要睡眠环境中的磁场保持相对的稳定。
引言一、XX问题的概念、特征二、XX的利弊分析(一)XX的价值所在(二)XX的弊端三、问题的解决(一)(二)(三)(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