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_避免电磁辐射
核辐射防护知识- PPT课件

封好食品 勿饮海水淡化水
•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 内或冰箱里。事先没 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 清洗再放入容器。不 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用铅板墙壁等遮挡降低照射强度
• 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 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 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严防死守五官
• 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 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 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 布料等捂住口鼻,减 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核辐射带来怎样的危害?
资料来源:互联网(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依据)
核辐射后症状
• 1、恶心和呕吐 • 恶心和呕吐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辐射剂量越多, 这些症状出现越早。收到辐射后一个小时开始呕吐的人极 有可能会死亡。有时放射病起初让人感觉不好,然后开始 感觉好多了。但通常会“潜伏”几小时、几天,甚至是接 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会伴有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 2、自发性出血 • 放射病可引起鼻腔、口腔、牙龈和肛门出血。它可以很容 易引起人们的磋商和内部出血,甚至吐血。这些问题发生 的原因是辐射耗尽了体内控制出血的血小板。 • 3、出血性腹泻 • 辐射“瞄准”体内细胞迅速繁殖,这细胞该行倡导。放射 病的原因主要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级 一部分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 1957年前苏联Kyshtym核事故。 事故当时造成70-80吨核废料发生爆炸并散播至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核泄漏· 影响 据共同社报道,爆炸前,核电站反应堆附近曾检测到放射性元素铯,每小时释放的辐射量达1015微 西弗特,相当于平常人1年所能承受的最大核辐射量。 国内某核电站专家解释称,核泄漏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核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 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 人类如果感染核辐射,会产生的症状有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并增 加细胞癌变、DNA变异、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核辐射量化值 1微西弗特等于1次X光照 人体每年至多承受 1000微西弗特的放射性物质 ●名词· 微西弗特 核辐射的单位,即使少至2微西弗特,也会使人体面临一定几率感染核辐射 ●链接 次要影响 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洋,随日本暖流向北汇集,或会造成北海道渔场鱼类大面积死亡。 核泄漏· 流向 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的日本暖流为顺时针流向,一旦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水,极有可能随日本暖流流向 北美洲及北太平洋地区。 最高级 第7级 大量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环境影响。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86年切尔 诺贝利核事故。 当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30人当场死亡,超过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那次核泄漏 事故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致使320多万人受核辐射。
防辐射安全知识PPT课件

1 确定性效应(3)
在低剂量率长期慢性照射条件下,如受照射剂量未 超过年剂量限值时,则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因为 没有超过阈剂量。
如成人4种较第三组织确定性效应阈值估计值
阈剂量受照组织有源自效应一次短时间照射(Sv) 多年分次照射(Sv)
电离辐射
辐 射
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α射线 Β射线 r χ射线 中子、宇宙射线
无线电波(电磁辐射) 热辐射 可见光
微波(电磁辐射)
能够放出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的物质称为 放射性物质;
能够产生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或射线装置。
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源
铀2 38、 铀235、钍2 32等
物质源
宇生源
氢6、碳14、铍等
1.2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 职业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 为16-18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 用放射源的学生,就应控制其职 业照射,使之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6mSv。
2公众照射
公众成员所爱的辐射源的照射,包括获准的源和实践 所产生的照射和在干预情况下受到的照射,但不包括 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当地正常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辐射防护所关心的是保护人类免受电离 辐射的危害,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1 确定性效应 2 随机性效应 3 影响生物效应的因素
1 确定性效应
当组织中相当数量的细胞被电离辐射 灭活,从而在组织或器官中产生临床 上可检查出的严重功能性损伤,即出 现确定性效应。(原称非随机性效应)
1 确定性效应(2)
2.1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 剂量2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对电磁辐射如何防护?

对电磁辐射如何防护?
防护原则有:
⑴时间防护:采用缩短暴露时间的措施,减少开启电器的时间。
⑵距离防护:人与家用电器之间应尽可能拉大距离。
⑶强度防护:避免多种家用电器同时启用,采取屏蔽降低电磁辐射。
防护措施有:
⑴在家中,对电磁辐射防护的对策是做好屏蔽与接地。
⑵居室中尽可能少拉导线。
⑶购买电器时,要有明确的产品说明防止引发电磁危害,灾祸的发生。
⑷在防御电磁波危害的安全对策中,要有与城市公众最密切的电磁辐射居民安全标准。
⑸手机的电磁辐射,尽可能缩短通话时间,最好用耳机,手机接通时,在耳边数秒后再通话。
⑹计算机开机时的瞬间产生辐射,开机时的瞬间远离荧屏。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pt课件

准》(GB9175-88)、《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局第十八号局令)等多部法规和技术标准。
GB8702-88给出了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两种SAR限值,
当辐射剂量低于该限制值时,则不会对公众健康构成
危害。
职业照射:在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分
钟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 W/kg。
公众照射 : 在 1 天 24 小时内,任意连续 6 分钟按全
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即12V/m
的公众照射电场强度限值) 由于SAR的测量是在屏蔽室中进行的,而生活空间 无线电波复杂程度远超于此,这使人们比较难以接受 SAR 的概念。为此,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88) 没有沿用国际流行的 SAR 标准,而是采 用电场强度 V/m和功率密度 w/m2(������W/cm2)做单位,
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安全标准,对公众和职业暴露
给出了最高频率到 300GHz的暴露限值。目前通用标准
有两个 : 一个是欧洲使用的 2w/kg ,另一个是美国使用
的1.6W/kg。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电磁技 术的科学运用与发展,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等
部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制定颁发了《电磁
用于描述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 (T或Gs)。 但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 ?电磁 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 ?我 们先来了解一下“ SAR ”这个名词, SAR 的中文意 思是“比吸收率”,作为人体组织对能量吸收的度 量单位,反映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SAR
儿童安全教育避免被射线辐射

儿童安全教育避免被射线辐射近年来,射线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儿童的监护人,我们需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防护习惯,避免被射线辐射所伤害。
一、了解射线辐射首先,我们需要向儿童普及射线辐射的基本知识。
射线辐射是一种能够穿透物质的能量传输形式,主要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这些射线在医学应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但长期暴露于这些射线下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建立正确的防护意识儿童需要明白射线辐射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并牢记防护原则。
首先,我们要尽量减少射线辐射源的接触。
例如,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可以选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外或佩戴合适的防晒用品。
其次,当需要进行医学检查时,我们应该确保使用有保护措施的设备,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儿童应避免近距离接触电视机、电脑屏幕等电子产品,以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
三、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防护措施,我们还需要为儿童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射线辐射的潜在风险。
首先,要确保住房结构安全,避免暴露在有辐射物质的环境中。
其次,在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时要选择无放射性污染的产品,减少射线辐射的来源。
此外,要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确保电磁辐射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四、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儿童对射线辐射的认知和防护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来加强他们的知识储备。
可以组织讲座或工作坊,邀请专业人员向儿童和家长普及相关知识,并提供实用的防护技巧。
此外,可以在学校课程中增加安全教育内容,让儿童在正规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如何避免射线辐射。
五、家长的监护责任最后,作为家长,我们要担起监护责任,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自己身体力行地遵守防护原则,让孩子在我们的示范下学会正确的防护方法。
同时,我们还要与孩子保持通畅的沟通,倾听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及时解答并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安全观念。
6年级环境教育第4课 避免电磁辐射doc

学生思考
小组举例
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四、走出校园,亲身实践
1、阅读小资料《齐心协力》
2、制定一个方案,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呼吁大家预防电磁辐射,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展示成果
总结学习
教学反思
(2)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3)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能力。
三、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1、学生试着填写下表
2、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1)电器避免扎堆。
(2)按照指示规范操作。
(3)电器不要放在卧室里。
(4)避免长时间操作,每小时离开一次。
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措施
达标检测
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生活中有许多电磁辐射,只要有电子、电气设备,就会有一种杀手——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1、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会产生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有哪些危害?
(1)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值。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年级
6
学科
环境教育
授课人
班级
备课时间
课题
第4课避免电磁辐射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学习)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
2、知道一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措施
方
高二物理课程教案电磁波与电磁辐射

高二物理课程教案电磁波与电磁辐射高二物理课程教案:电磁波与电磁辐射引言:电磁波与电磁辐射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并探讨相关的电磁辐射问题。
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电磁波的本质和特性,增强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电磁波的概念与性质1. 概念介绍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传播的波动现象。
通过实例引入电磁波概念,如电台广播、手机通信等。
2. 电磁波的分类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不同频段,每个频段的特点及应用进行具体讲解。
3.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及其特点引入光速的概念,解释电磁波具有速度快、传播路径直线等特点,并与横波、纵波进行区分。
二、电磁波的应用1. 可见光与颜色介绍可见光的波长和频率范围,讲解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及颜色现象的成因,同时介绍光的三原色。
2. 无线电通信分析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解释调频与调幅的概念,介绍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的工作原理。
3. 微波炉的原理探究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包括微波的特点、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微波炉的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4. 光的反射与折射介绍光的反射与折射的规律,讲解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原理及应用。
三、电磁辐射与健康问题1. 电磁辐射的来源列举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的常见来源,如电视、手机、微波炉等,讨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2. 电磁辐射的防护介绍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如合理使用电子设备、远离高压线等,并讲解电磁辐射防护的一些误区。
3. 科学评估与权威机构介绍国内外对电磁辐射的科学评估结果,并引导学生了解权威机构及其相关报告。
结语:本教案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了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涵盖了电磁波的概念、分类与传播速度等内容,还探讨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电磁辐射与健康的关系。
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提高对电磁波与电磁辐射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电磁力 将原子核与电子结合
• 核力
将核中质子与中子结合
核与电子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级结构) 核力>>>电磁力,核力是短程力,只有在
距离很短的时候才发生作用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4
• 核素 :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核的一种 统称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核素 氢 氘 氚
碳-12 碳-13 碳-14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 训
• 一放射性基础知识 • 二电离辐射及其生物效应 • 三辐射安全与防护 • 四柳钢放射源使用和管理现状 • 五电磁辐射介绍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2
现代原子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 +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电子 (电子云)
3
原子半径:10-10m 原子核半径:10-14m
20
常见射线的基本性质
种类 符号 电荷 质 量
α
(e) ( u )
β
α
4He +2 4.00279
β
e± ±1 5.486×10-4
0
0
质 子 p +1 1.007276
中 子 n 0 1.008665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21
αβγ对物质电离作用的比较
电离过程 径迹 比电离 穿透能力
直接
直接
间接
• α粒子是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又称α射线) 组成的,所以它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正离子流 相同。
• 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在空气中的射程 只有几个厘米。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9
β衰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2020/8/14
1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的产生、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即对 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3、手机、电脑等常用电器的电磁辐射的预防 等
2
一、什么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 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它的传播速度即 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光速。被称为现代 生活中的“隐形杀手”,可以这样说, 只要有电子设备,就有电磁辐射。
15
4. 注意肌位劳损
长时间操作电脑会导致手 指关节、手腕和手臂肌肉、 双肩、颈脖和背部等部位 的疼痛,这是由于与骨连 接的肌位组织的劳损造成 的。因此,操作电脑人员 的手一般应每2小时休息15 分钟,工作量很大时,每1 小时就应该休息15分钟。
16
家用电器如何减少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人工电磁辐射,即日益增多的电讯系 统、电台、雷达、电子设备以及高压架空线等等支持信息和 示例
一般认为,身体处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 受的电磁辐射就会大大减少。
一定不要在电脑后面或两侧安置工作台,因为电 脑的后背或两侧发出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前面 的屏幕。长期置身的这种电磁辐射场中,会对身 体造成危害。
14
3. 电脑屏幕上如果反射出窗户的明亮 影象,也会造成眼部的疲劳。
人对明暗光线的视察容 度是有限的,当文字图 象衬在一个很明亮的背 景上时,人眼要分辨清 楚,势必造成神经的高 度紧张,而容易产生疲 劳。所以,使用电脑者 身后如果有窗户,一定 要挂上窗帘;在顶上或 旁边如有台灯,应设法 调整与电脑间的位置, 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屏 幕上。
1.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使用电脑
引起眼的不舒服,其原因不在电脑屏
幕,而是视觉疲劳造成的。因此, 操
作电脑时与文稿或文件)及屏幕两者
的距离最好相等,这样可免因不断调
节焦距而造成眼肌疲劳,这个距离一
定要在50厘米以上,而且每隔20分
钟眼睛就应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一
会儿。
13
2.减少电磁辐射:
电脑发出的电磁辐射尽管很微弱,但如果长期近 距离操作,还是应注意自我保护,尤其是孕妇更 应注意
如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以利于调节 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
17
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烹饪 时不要过于靠近,辐射范围可达7米。
电吹风:虽然体积小,但产生的辐射是很大的,使 用时应远离儿童。开启和关闭电吹风时,尽量离头 部远一点,使用时,最好将电吹风与头部保持垂直, 不要连续长时间使用,最好间断停歇。
3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
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阳光、闪电、地热等自然电磁辐射
4
第二类由人类造成的是人工电磁辐射。如空 调机、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 卡拉OK机、电热毯、移动电话、微波发射站、 高压电线、X光放射线发生器、激光发射器等, 它们在正常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和 频率的电磁波。
1993年,瑞典等北欧三国的研究调查公布,长期受 到2mG以上的电磁辐射影响,罹患白血病的机会是 正常人的2.1倍,罹患脑肿瘤的机会是正常人的 1.5倍
1991年英国劳达公司一架民航机不幸坠毁,电磁辐
射酿成了这场祸。
——《环境保护报》
10
导弹指令系统的频率和试验场区 附近一些电磁波发射源的控制信 号辐射的电磁波频率完全一致, 就会形成误触发,使导弹在人们 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自动”弹出 发射架,飞向天空。
《科技日报》报道:
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 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 智力缺陷儿。有关专家提醒育 龄妇女,电磁波污染的威胁最 大。
最新研究调查报告指出:怀孕 早期的妇女,每周使用计算机 20小时以上,其流产率增加 80%,同时也增加畸形胎儿的 出生率。
12
减少伤害的一些保健措施
18
THE END
Tank you
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辐 射。孕妈咪如果使用电热毯,长时间处于这些电磁 辐射当中,最易使胎儿的大脑、神经、骨骼和心脏 等重要器官组织受到不良的影响。
加湿器:特别受女性青睐的加湿器的辐射竟然如此 之大,因此,使用时千万不要放在离身体太近的地 方。贴近为100毫高斯,离开1m就降为1毫高斯以 下。
5
6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一. 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 1.皮肤衰老加快。 2.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 3.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
导致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
7
4.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 率升高、畸胎发生率升高。
二. 激素分泌紊乱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导致发育迟缓。 甲状腺及旁腺分泌出现异常导致发育障碍、骨代谢异常。 松果体细胞产生松果体素少导致免疫力降低、生物钟紊乱。 三. 神经衰弱 头痛、头晕。 失眠、健忘、多梦。 食欲差、心悸、心律失常。
1.移动电话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波容易致癌,所以移动电 话响时,一秒后再听手机。
2.如果身边有其他电话可用,就不要使用手机。 3.在使用手机的同时,采用可靠的电磁波防护产品。配备
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的使用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4.在使用手机时,要尽可能地使天线远离人体,特别是头
部。 5.尽量减少每次通话的时间。 6.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8
电磁辐射案例介绍
典型事件是1976年美国驻莫斯科大内发射微波,由于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微波的 环境之中,结果131人中淋巴细胞平均数高 44%,15位妇女得了癌症。
9
在斯德哥尔摩市,生活在高压输电线区域内的市民, 因磁通密度B>3mG(毫高斯),癌症发病率为其 他地区的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