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现象
生活中电磁辐射的来源和危害

金融:由于普遍使用计算机网络、现代化办公设施,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电磁辐射。
广电: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无线电发射系统、编辑机房、演播室均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
IT:计算机系统及网络随时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
电力:高压输电、变电、发电设施产生高强度电磁波。
二是一些企业使用的高频工业设备对广播电视信号造成干扰,使周围居民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而导致严重的群众纠纷,如北京市东城区文具厂就曾因该厂的高频热合机干扰了电视台的体育比赛转播,被愤怒的群众砸坏了工厂的玻璃。
三是一些原来位于城市郊区的广播电台发射站,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被市区所包围,周围环境也从人烟稀少变为人口密集,电台发射出的电磁辐射干扰了当地百性收看电视。
1.2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对人体的非热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系统: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等。
感觉系统: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使人的嗅觉机能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会使人听到好像机器响,昆虫或鸟儿鸣的声音。
2.3 工业、科研、医疗高频设备
该类设备把电能转换为热能或其它能量加以利用,但伴有电磁辐射产生并泄漏出去,引起工作场所环境污染。工业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频炉、塑料热合机、高频介质加热机等。医疗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频理疗机、超短波理疗机、紫外线理疗机等。科学研究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电子加速器及各种超声波装置、电磁灶等。
[危害之六] 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视力下降,
电磁辐射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电磁辐射的作用原理及应用1.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以及粒子在空间传播所辐射出来的能量。
它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电磁波产生原理:电磁波产生于带电粒子的运动。
当带电粒子加速运动时,就会产生电磁辐射。
这是由于加速带电粒子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进而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原理:电磁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横波。
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可以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和固体等进行传导。
•电磁波的频谱: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2. 电磁辐射的应用2.1 通信应用电磁辐射在通信领域中有很多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无线电通信:无线电波是最早应用于通信的电磁辐射形式。
它通过调制电磁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来传输信息。
无线电通信包括广播、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微波通信: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和较小的衍射现象。
微波通信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等领域。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利用光的总反射原理传输信息。
光纤作为一种导光器件,将光信号以全内反射的方式在光纤中传输,具有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损耗等优点。
2.2 医疗应用电磁辐射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X射线检查: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可穿透人体组织并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
医生可利用X射线进行骨骼检查、器官成像和肿瘤诊断等。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高质量的人体内部影像。
它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且无辐射危害。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利用高能电磁辐射或粒子辐射杀死肿瘤细胞。
它可以精确定位和控制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2.3 生活应用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如电视、收音机、手机和微波炉等都利用电磁辐射的原理工作。
电视和收音机使用无线电波接收和传输信号,手机则利用微波进行通信。
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及原理

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及原理1. 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定期振荡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它包括多个频率和波长的波动,从无线电波到可见光和更高能量的X射线和伽玛射线。
2. 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电磁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无线通信:电磁波在无线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无线电波用于广播和电视传输,微波被用于移动通信,而射频波用于无线网络等。
•医疗应用:电磁波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X射线、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等等。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家电设备:电磁波在家电设备中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电视、收音机、微波炉等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工作的。
•车辆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基于卫星发射的电磁波用于车辆导航的一种应用。
•安全检测: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波来探测金属物体,如机场安检中就会用到金属探测器。
3. 电磁波的原理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的振荡来传播,这两个场是相互关联的。
当电磁波通过空间传播时,电场和磁场的振荡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传播的波。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由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决定。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电磁场的相互关系下的电磁波速度(光速)。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由光速确定。
根据公式c = λ * f,其中c是光速,λ是波长,f是频率。
这意味着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不同类型的电磁波有不同的频率和波长,因此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4. 如何防护电磁波虽然电磁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过度或长时间暴露在某些电磁波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保护自己免受电磁波辐射的影响变得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减少电磁波的影响:•在睡眠时尽量远离电子设备。
避免在床头放置手机、电视或电脑等设备。
•使用耳机而不是将手机放在耳边通话,以减少手机辐射对头部的影响。
生活中的辐射

生活中的辐射
生活中的辐射可以分为人为产生的辐射和自然产生的辐射。
1. 人为产生的辐射: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设备和技术时会产生电磁辐射。
例如,手机、电视、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等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此外,医疗检查中的X射线、放射性医疗治疗中使用的放射线也是人为产生的辐射。
2. 自然产生的辐射: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辐射现象。
例如,来自太阳的太阳辐射是最常见的自然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
地球本身也会产生放射性辐射,如地壳中的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天然地球辐射。
此外,地下和空气中的氡气也是自然辐射的来源。
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高剂量的辐射暴露有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人类对辐射的安全限制和监管有严格的规定和措施,以保护公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大多数设备的辐射水平较低,并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明显的风险。
然而,在长期暴露于辐射源附近工作的人员,如医疗从业人员、核电厂工作人员等,需要接受专业的辐射防护和监测。
地球与宇宙中的电磁现象

地球与宇宙中的电磁现象电磁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是指物质间相互作用中最基本的一种现象。
而地球与宇宙中的电磁现象更是独具魅力,让我们不禁惊叹于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这些神秘的电磁现象,了解它们的由来、特点和意义。
一、地球上的电磁现象1.1 显微镜下的电磁现象显微镜是一个神奇的器具,可以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世界。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电磁现象,比如静电引力、静电斥力、磁力、电磁波等等。
这些现象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帮助人类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大自然中的电磁现象除了显微镜下的电磁现象,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磁现象。
例如,闪电、雷声、放电现象、地磁现象等等。
在这些现象中,有些是我们能够轻易解释的,而有些则让人类困惑了很长时间,直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得以解答。
1.3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受到外部电磁波影响而出现故障或失效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非常普遍,例如手机信号受阻、电视信号不稳定等等。
虽然电磁干扰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同时也是人类从事无线通信、电磁防护等方面的重要测试工具。
二、宇宙中的电磁现象2.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指太阳释放出的电磁波能量,包括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它使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陆地和海洋得以加热,生命得以存活。
同时,太阳辐射也是产生极光和太阳风等现象的原因。
2.2 星际物质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星际物质,它们中许多都有着电磁特性。
比如,尘埃和气体中的电离层、星际磁场、星际射线等等。
这些电磁现象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空间中的物理现象,也可以回答我们对于宇宙的某些基本问题的疑惑。
2.3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具有电磁波特性的宇宙辐射,它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演化的结果。
这种辐射极为稀薄,但却对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活中的电磁现象

生活中的电磁现象
电磁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塑造了现代社会。
从电灯的发光到手机的通讯,从电磁炉的加热到电梯的运行,电磁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挥作用。
在家里,我们可以看到电磁现象的应用。
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都
离不开电磁技术。
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加热食物,让我们的烹饪更加方便快捷。
而无线网络、手机信号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传输,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
在工业生产中,电磁现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磁铁可以用来吊装重物,电磁
感应加热可以用来熔化金属,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损检测。
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在交通运输中,电磁现象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电动汽车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充电,高铁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实现超高速运行,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力悬浮于轨道上,减少了摩擦阻力,提高了运行速度。
总的来说,电磁现象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高效。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合理使用电磁设备,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未来电磁技术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低频电磁辐射有哪些?

低频电磁辐射有哪些?电磁辐射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常见,电磁辐射即电磁能量以电磁波形式或者光量子形式发射或泄漏到空间的现象。
那么在生活当中低频电磁辐射有哪些?来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低频电磁辐射有哪些?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接触的电磁辐射通常可分为射频辐射和极低频辐射。
所谓的低频辐射,指的就是发射出频率低于300赫兹的家电设备及配电系统(如墙壁内的配电线等),而户外来源则为住家附近的电力设施,如变电所、高压输电线、配电线等。
一般说来,电焊工人、变电所工作者、影片放映技师、影印工作者、裁缝师等,都是暴露在低频辐射之下的高危人群。
那么家中低频电磁辐射有哪些呢?1、电吹风很多人想不到,电吹风运作时产生的辐射量在家用电器中名列前茅。
一个1000W的电吹风。
开启后,在紧贴电吹风的后端,仪器(小黑匣子)显示数值一路猛跳:87mG-144mG-356mG-411mG,最后在340-360mG之间徘徊(mG毫克斯是磁场强度单位,在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的这项研究中用来计算低频电磁辐射量)。
不过,当距离增加时,辐射量迅速衰减。
“小黑匣子”往正后方移开5厘米,辐射量跌至17.7-19.1mG,再往后,大约10厘米处,辐射量减至10mG。
测试发现,电吹风的出风口,安全系数高出很多。
在距离出风口3厘米处,低频辐射量为42.8mG,再远一点,大约8-10厘米处,也就是我们平时吹头发的距离,这里的辐射量就只有5.5mG了。
其实,日常生活中,紧贴电吹风后端的概率几乎为零。
即便在理发店里,有隔壁座位的电吹风对着你,这个距离也一定远大于10厘米。
2、电视机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离不开电视机,电视机也是家电中最主要的低频辐射源之一。
紧贴一台29英寸彩电屏幕的中心位置,低频辐射量为22.9-26.4mG。
移开1米,辐射量跌至1.7-1.9mG;一般家庭中,电视和沙发的距离普遍在2米开外,再往远处移,2米开外,辐射量只有1.0-1.1mG。
生活中的磁现象

生活中的磁现象一、磁铁的吸附力磁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而磁铁的吸附力是磁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
磁铁具有吸引铁、钢等物质的能力,这是由于磁铁的磁性所引起的。
当磁铁靠近一些金属物体时,会产生吸引力,使得这些物体被吸附在磁铁上。
这种吸附力的大小与磁铁的磁性强度有关,磁性强的磁铁会具有更强的吸附力。
二、指南针的指向指南针是利用磁现象制作的一种工具,它可以指示出地球上的磁场方向。
指南针通常使用一个磁针,磁针会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而指向地磁北极。
这是因为地球本身具有一个巨大的磁场,使得指南针的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而指向地磁北极。
通过指南针,我们可以确定方向,辨认出东西南北,使我们在生活、旅行中能够更加方便地定位和导航。
三、电磁铁的应用电磁铁是由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而形成的一种装置。
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改变。
因此,电磁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磁铁可以用于吸附物体,类似于普通磁铁的作用,但是它的吸附力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调节。
此外,电磁铁还可以用于电磁铁吸盘、电磁制动器、电磁升降装置等方面。
四、磁卡的读取磁卡是一种利用磁现象进行信息存储和读取的设备。
磁卡通常使用磁性材料制成,上面记录着一些特定的信息。
当磁卡通过磁卡读卡器时,读卡器会通过感应磁场的方式读取磁卡上的信息。
磁卡的读取是利用磁现象中的磁场感应原理,读卡器产生的磁场会对磁卡上的磁性材料产生作用,从而读取出磁卡上所记录的信息。
五、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磁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当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是因为磁场的变化会引起导体中的电荷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六、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现象实现悬浮和驱动的交通工具。
磁悬浮列车通过利用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的特性,使列车悬浮在磁轨上,并通过控制磁场的变化来实现列车的驱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级物理研究性学习方案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现象
指导教师:朱正瑞牛选民
参加班级:高二五班
参加人数:70人
一、课题名称: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现象
二、课题背景说明:
近年来,电磁辐射成为了人们经常关注的物理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身边出现了更多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来自太阳、地球的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等。
人工辐射主要来自电视、广播,雷达、通信基站,还有工业、科学、医疗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设备。
电磁辐射现象对现代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现象以及了解如何减小有害辐射的伤害。
四、课题内容:
1.有益辐射现象。
2.有害辐射现象。
3.有害辐射带来了什么。
4.如何减小有害辐射带来的伤害。
五、课题研究方法:
建立合作小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资料和上网下载网络资料进行学习,并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到相关家庭、单位或部门了解电磁辐射现象,收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小组合作讨
论,最后得出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程序与分工:
1. 研究程序
第一阶段:课题培训阶段。
(1课时)
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全体学生听取教师的课题介绍,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的、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课时)
学生自由组成课题小组,选定组长,组长分工;教师指导学生写好课题报告、申报表上交,安排好阶段的学习活动工作计划。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个半月)
(1)第1周:查询图书资料或网络资料,学习电磁辐射益处与害处。
(2)第2周:调查生活与生产中的电磁辐射现象。
(3)第3周:制定减小有害辐射的方案。
(4)第4周:撰写学习心得、研究报告,制作宣传板报。
(5)第50周:进行结题工作。
2.任务分工
(1)搜集学习性资料:第一研究小组组长:刘晓玲张永福
(2)调查与访问:第二研究小组组长:王亚娟王建成
(3)整理分析资料:第三研究小组组长:吴玲贺新元
七、课题实施的条件:书籍、网络、计算机、照相机等。
八、课题的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九、评价方式: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完成之后,需要对每个同学在本次课题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取得的收获进行全面系统评价,评价过程为:
1.个人总结
参加课题活动的每个学生对本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整体介绍和评价。
要求说明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过程及主要成果,然后说明自己在本课题活动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收获及存在的问题。
2.组员互评
课题小组的成员对组内每位同学在该课题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互评。
主要指出小组成员在课题活动中完成分配任务的情况,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验能力提高情况,依据贡献大小、收获多少及进步快慢,划分等级,分别评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3.组长评价
课题小组的组长对组内每位同学在该课题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互评。
4.指导教师评价
课题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在课题活动中的的表现情况,结合学生本人总结和小组评价意见,具体指出该生在课题活动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和进步,哪些方面做得不够,有待提高,给及评分并对每个学生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