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取LTE信令LOG的方法

合集下载

抓取LTE信令LOG的方法

抓取LTE信令LOG的方法

获取LTE信令测试LOG
准备:由于长时间仪表运行会造成LOG SIZE很大,不利于发送。

所以,建议测试之前,重启一下CMW500。

留意启动后如下界面,下图红色方框区域,记住后面的版本号,如3.0.15。

1. 连接一个USB鼠标到CMW500,或键盘。

2. 按照之前信令测试的方式,连接终端做一次LTE测试。

3. 等到问题出现:如终端掉线的现象出现。

马上做如下动作:
4. 按CMW500屏幕左边的“SYS”按键(图片最下方),CMW会回到windows XP桌面。

5. 用鼠标右键点击windows XP 任务栏中的CMW (如图),选择close 。

注:即为强行关闭运行的CMW 软件。

完成获取LOG 前,请不要再打开桌面上的CMW 软件。

6. 进入仪表的以下路径:D:\Rohde-Schwarz\CMW\Log\3.0.15,后面的3.0.15是在之前记住的版本号,需要对应。

如下图
7. 进入后,可以看到很多按“年-月-日-时间”的文件夹,即为我们的LOG 文件。

查看后面的生成时间,最新的一个,是刚刚测试生成的LOG 文件,如下图。

8. 请等待五分钟左右,为了等待log的完整产生。

五分钟后,可以查看该文件夹属性,看SIZE的大小,Cancel属性。

然后等5秒钟后,刷新文件夹,再次查看属性,若文件大小,如下图14.382.382bytes不再变大,则表示log完全生成了。

9. 将该文件夹即为LOG文件,请压缩后发出。

正确抓log的方法

正确抓log的方法

正确抓log的方法抓取 log 是一种重要的技能,无论是针对调试、安全分析,还是操作监测等方面都极其有用。

抓取的 log 数据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用户请求、网络传输等细节,因此能够帮助发现隐藏在系统里的问题和异常,有助于我们快速处理问题。

本文将简单介绍怎样正确地抓取 log。

一、确定抓取 log 的范围在开始抓取 log 之前,需要明确抓取的 log 的范围,例如是操作系统 log 还是应用程序 log,以及具体的 log 级别。

通常,我们需要确定需要抓取的 log 信息类型及其级别,以确定需要监测的日志。

log 常常包括一些事件、错误、警告、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有时彼此相关,有时则不然。

因此,有必要决定需要抓取哪些 log,并将其按照种类划分开来。

二、选择合适的 log 文件类型现在大部分应用程序都预设了日志系统,以及支持了日志系统的功能。

根据不同的应用程序,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日志系统,在日志系统上启用相应的日志标志,以开启生成日志的功能。

日志系统一般都有多个日志级别,包括DEBUG、INFO、WARN、ERROR、FATAL 等,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定义和处理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日志级别来生成相应的日志信息。

三、确定日志存储位置通常,日志文件保存在特定的路径下。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日志文件存储到不同的位置,比如本地,还是远程服务器。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监测的日志,我们可以使用定期轮换的方式来覆盖旧文件,维持较小的日志文件大小。

四、配置日志系统在抓取 log 之前,我们需要基于日志系统启用合适的日志标志。

不同的日志系统通常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可通过读取官方文档或搜索互联网获得相关信息。

在实际搭建和配置日志系统时,我们需要留意以下内容:1. 启用特定的日志级别:日志级别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启用特定级别,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信息记录。

2. 配置日志存储位置:选择不同的日志存储位置,可以更灵活地管理日志文件,比如将日志文件存入某个目录下,或者存储到远程服务器上等。

抓log的方法

抓log的方法

抓log的方法
抓取LOG的方法:
1. 使用日志分析工具:使用专业的日志分析工具可以快速抓取出LOG
文件或LOG文件记录的信息,可以查看数据的细节,如时间、类别和
访问者的IP地址等,来分析用户行为,查找问题等。

2. 使用代码抓取:可以将抓取应用程序/脚本写入到存储应用程序,以
完成对LOG文件信息的类别分析,分页,排序和排序等。

3. 使用外部定时任务:如果要定期从远程服务器抓取日志,则可以设
置定时任务及定时脚本来完成。

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SSH(Secure Shell)安全协议、telnet或其他可用的协议来连接远程服务器,以查看
或取得LOG文件。

4. 通过WEB控制台抓取:通过WEB控制台可以实时查看日志文件中
的信息,而无需登录服务器,因此也是抓取LOG文件信息的方便途径。

5. 通过单步调试:可以使用多种语言的单步调试器,如debugger、IDE、ddd等,以检查程序状态,查看LOG文件等信息,从而获取相关的信息。

6. 通过shell命令:可以使用相应的命令例如“tail/head”等,查看LOG
文件,检查即时状态,调试程序等;而“grep”等可以用来搜索LOG文
件中相关信息。

7. 通过日志监控系统:日志监控系统是分析LOG文件信息的首选工具,可以让用户快速查看日志中的关键信息,方便查找问题。

8. 通过Kafka:Kafka是可以处理实时消息流和日志的工具。

可以让用
户定期将日志发送到Kafka上,从而便捷的抓取log信息。

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信令跟踪

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信令跟踪

信令跟踪1、端到端虚用户跟踪1.1、功能说明端到端用户跟踪:支持对LTE/EPC解决方案中网元的全网端到端用户跟踪。

网管通过管理链路下发跟踪命令至SAE-HSS(SAE-HSS发起的单用户跟踪)或MME(MME发起的单用户跟踪),包括创建、查询和删除跟踪任务。

SAE-HSS(SAE-HSS发起的单用户跟踪)或MME(MME 发起的单用户跟踪)通过信令链路传播跟踪控制参数至SGW、PGW或eNodeB。

MME、SGW、PGW、eNodeB执行用户跟踪,并将跟踪结果通过跟踪数据链路上传至网管,由网管对跟踪信令进行显示。

虚用户跟踪:虚用户跟踪是一种特殊的跟踪,其被跟踪用户所在eNodeB 未知。

创建虚用户跟踪前,需要先在MME 上启动跟踪,并设置相应的跟踪参考号。

然后在M2000 上建立虚用户跟踪任务时,需要填入相应的跟踪参考号。

成功创建虚用户跟踪后,M2000 根据跟踪参考号从相关的eNodeB 上获取跟踪结果数据。

1.2、操作指导准备工作1:由于端到端用户跟踪和虚用户跟踪都需要用到跟踪参考号,所以需要确保M2000事先添加了MME/HSS网元。

然后先设置端到端用户跟踪,终端的IMSI或MSISDN获取随机分配的跟踪参考号,如下图:Step1:Step2:设置接口,一般默认全选,然后点击完成即可使任务生效端到端用户跟踪就设置完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虚用户跟踪的设置(通过M2000或OMC):Step1:填写之前端到端跟踪获取的跟踪参考号Step2:确认即可启动跟踪任务,如下图:2、C ELL DTStep1:登录M2000服务器\OMC 服务器,选择监控->信令跟踪->信令跟踪管理Step2:在左侧菜单栏中双击“Cell DT 跟踪”Step3:点击“创建”,填写跟踪名称,并选定跟踪网元,点击下一步Step4:设置小区跟踪界面小区ID:按实际填写;上报类型选择“消息上报”;不同层的统计:勾选“L2”;MAC层协议栈数据跟踪根据需要选中响应的字段,常规跟踪字段填写14/34/50/111 3、IFTS功能说明IFTS跟踪可进行L1、L2以及L3的信息采集,在同类型跟踪中,它的采集能力最为强大。

LTE信令流程及信令解码详解

LTE信令流程及信令解码详解

LTE信令流程及信令解码详解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它采用了包括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多项技术,以提供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LTE信令流程是指在LTE网络中,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时所涉及的一系列信令交互流程。

初始过程是指终端设备在接入LTE网络后,完成相关资源分配和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过程。

首先,终端设备会发送系统信息请求信令(RRC Connection Request)给基站,请求获取LTE网络的系统信息,包括频段、带宽等信息。

基站收到请求后,会回复系统信息响应信令(RRC Connection Setup)给终端设备,将LTE网络的系统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收到系统信息后,会根据其中的重要参数(如频段和带宽)进行终端配置。

接下来,终端设备会发送随机接入信令(Random Access Preamble)给基站,用于请求分配物理资源。

基站收到随机接入后,会回复随机接入响应信令(Random Access Response),包括一个Temporarily Assigned C-RNTI(临时分配的C-RNTI),用于唯一标识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接收到响应后,会发送接入回执信令(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给基站,用于确认接入成功。

基站收到回执后,会分配一个唯一的UE标识给终端设备,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

保持过程是指终端设备在LTE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相关信令交互过程。

首先,当终端设备需要发送数据时,会向基站发起调度请求信令(UL-SCH Transmission Request)。

基站收到请求后,会返回一个调度响应信令(UL-SCH Transmission Burst),包括传输资源的分配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到响应后,会根据分配信息将数据进行分组,并在指定的时隙中进行传输。

LTE后台常用操作指导书(华为)

LTE后台常用操作指导书(华为)

LTE后台操作指导书目录一、常用指令: (1)二、提取CHR文档: (6)三、制作批处理脚本文档 (7)3.1加扰测试脚本: (7)3.2日常告警全网TDL&TDS基站状态&告警查询-XXXX脚本 (8)3.3基站小区去激活脚本 (8)3.4基站小区邻区数据修改脚本 (8)四、集中任务管理安全操作: (9)4.1日常告警全网TDL&TDS基站状态&告警查询 (9)4.2基站小区去激活 (12)4.3基站小区邻区数据修改 (12)五、LTE常用信令(问题)跟踪Check List V1.0 (12)5.1 端到端虚用户跟踪 (12)5.2 CELL DT (14)5.3 IFTS (15)5.4 一键式日志(BRDLOG)采集方法 (19)5.5 接入类问题分析数据 (19)5.6 切换类问题分析数据 (19)5.7 业务性能问题分析数据 (20)5.8 干扰问题分析数据 (20)六、经验总结 (20)6.1深圳LTE-FTP服务器操作指导书-朱占磊(hw) (20)6.2 LTE站点天线权值添加指引-张海春 (20)6.3 LTE站点在集中任务管理模块实现小区级批处理操作-林界滨 (20)6.4 LTE KPI指标监控日报撰写-李三明 (21)6.5 LTE虚用户跟踪流程及注意事项-马志磊 (21)6.6 LTE灌包操作及问题定位指导-余世坛 (21)一、常用指令:TDL站点状态查询指令:LST CELL:; 查询小区静态参数DSP CELL:; 查询小区动态参数LST ALMAF:; 查询当前告警LST BFANT:;查询天线配置信息(静态)DSP BFANT:;查询天线配置信息(动态)LST PDSCHCFG:;(参考信号功率)LST CELLPDCCHALGO:;(公共控制信令聚集级别)LST CELLDLPCPDSCHPA:;(pdsch功率控制PA调整开关)LST EUTRANINTRAFREQNCELL:; (查询EUTRAN同频邻区关系)LST EUTRANEXTERNALCELL:; (查询EUTRAN外部小区)LST GPS:; (查询小区的经纬度)LST ALMLOG:ALMTP=ALL;(查询历史告警)激活/解闭塞小区:ACT CELL:LOCALCELLID=1;ACT CELL:LOCALCELLID=2;ACT CELL:LOCALCELLID=3;UBL CELL:LOCALCELLID=1;UBL CELL:LOCALCELLID=2;UBL CELL:LOCALCELLID=3;去激活/闭塞小区:DEA CELL:LOCALCELLID=1;DEA CELL:LOCALCELLID=2;DEA CELL:LOCALCELLID=3;BLK CELL:LOCALCELLID=1,CELLADMINSTATE=CELL_HIGH_BLOCK; BLK CELL:LOCALCELLID=2,CELLADMINSTATE=CELL_HIGH_BLOCK; BLK CELL:LOCALCELLID=3,CELLADMINSTATE=CELL_HIGH_BLOCK;闭塞/解闭塞RRUBLK BRD:CN=0,SRN=200,SN=0,BLKTP=IMMEDIATE;UBL BRD:CN=0,SRN=202,SN=0;修改RRU通道:DSP TXBRANCH:;(发射通道硬件最大输出功率、驻波比等,或:DSP VSWR:查询驻波比)DSP RXBRANCH:;(接收通道状态)MOD TXBRANCH:CN=0,SRN=202,SN=0,TXNO=1,TXSW=OFF;(关)MOD TXBRANCH:CN=0,SRN=202,SN=0,TXNO=1,TXSW=ON; (开)MOD RXBRANCH:CN=0,SRN=202,SN=0,RXNO=1,RXSW=OFF; (关)MOD RXBRANCH:CN=0,SRN=202,SN=0,RXNO=1,RXSW=ON; (开)修改基站小区PCI:(注:同时要求修改邻区数据库相应的小区的PCI,不然影响切换) MOD CELL:LOCALCELLID=3,PHYCELLID=131;MOD CELL:LOCALCELLID=2,PHYCELLID=132;MOD CELL:LOCALCELLID=1,PHYCELLID=133;MODEUTRANEXTERNALCELL:MCC="460",MNC="08",ENODEBID=10072,CELLI D=3,PHYCELLID=131;MODEUTRANEXTERNALCELL:MCC="460",MNC="08",ENODEBID=10072,CELLI D=2,PHYCELLID=132;MODEUTRANEXTERNALCELL:MCC="460",MNC="08",ENODEBID=10072,CELLI D=3,PHYCELLID=133;单验报告需要操作的内容:LST CELL:;LST PDSCHCFG:;LST CELLPDCCHALGO:;LST CELLDLPCPDSCHPA:;DSP CELL:;DSP LICENSE:;LST LICENSE:;LST CELLALGOSWITCH:;LST BFMIMOADAPTIVEPARACFG:;LST MIMOADAPTIVEPARACFG:;LTE加天线权值:LST BFANT:;DSP BFANT:;RMV BFANT: DEVICENO=0;RMV BFANT: DEVICENO=1;RMV BFANT: DEVICENO=2;DLDBFANTDB:IP="188.2.31.4",USR="ftpuser",PWD="Changeme_123",SRCF="O DS-090R15NT.xml";DLDBFANTDB:IP="10.201.127.83",USR="ftpuser",PWD="ftpuser",SRCF="ODS-090R15NT.xml";ACT BFANTDB:OPMODE=DLDFILE;ADDBFANT:DEVICENO=0,CONNSRN=60,MODELNO="ODS-09OR15NT",TILT=3 ,BEAMWIDTH=65,BAND=39;ADDBFANT:DEVICENO=1,CONNSRN=62,MODELNO="ODS-09OR15NT",TILT=3 ,BEAMWIDTH=65,BAND=39;ADDBFANT:DEVICENO=2,CONNSRN=82,MODELNO="ODS-09OR15NT",TILT=3,BEAMWIDTH=65,BAND=39;LST BFANT:;DSP BFANT:;查询BF开关:LST CELLALGOSWITCHTM2\3 BF:关TM2\3\7 BF:开修改BF算法开关:修改BF开关为开:MOD CELLALGOSWITCH:LOCALCELLID=1(小区号),BFALGOSWITCH=BfSwitch-1;修改BF开关为关:MOD CELLALGOSWITCH:LOCALCELLID=1(小区号),BFALGOSWITCH=BfSwitch-0;修改基站(业务信道)加扰(0~9):(模已)ADD CELLSIMULOAD:LOCALCELLID=1,SIMLOADCFGINDEX=7(加扰为80%); ADD CELLSIMULOAD:LOCALCELLID=2,SIMLOADCFGINDEX=7;ADD CELLSIMULOAD:LOCALCELLID=3,SIMLOADCFGINDEX=7;RMV CELLSIMULOAD:LOCALCELLID=1;(去加扰)RMV CELLSIMULOAD:LOCALCELLID=2;RMV CELLSIMULOAD:LOCALCELLID=3;相关脚本:(注意:百站网的本地小区ID是0、1、2)所以在百站网执行脚本需改一下以下的LOCALCELLID加扰50%:ADD CELLSIMULOAD:LOCALCELLID=1; (SIMLOADCFGINDEX=4为默认值)ADD CELLSIMULOAD:LOCALCELLID=2;ADD CELLSIMULOAD:LOCALCELLID=3;去加扰:RMV CELLSIMULOAD:LOCALCELLID=1;RMV CELLSIMULOAD:LOCALCELLID=2;RMV CELLSIMULOAD:LOCALCELLID=3;加扰100%ADD CELLSIMULOAD,然后配置索引那里填9就可以了。

正确抓log的方法

正确抓log的方法

正确抓log的方法log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一种记录技术,可以帮助技术人员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检查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

正确抓log可以有效地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定位问题,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是一种实现包括故障排除、系统性能诊断、网络安全管理等在内的各种应用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明确抓log的目的。

抓log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收集系统运行时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分析故障,定位系统问题。

抓log也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提出诊断建议,提高历史故障处理效率,并积累运行经验。

其次,要明确抓log的细节。

要明确需要抓取哪些log,以及抓取多少时间内的log。

在确定抓取面板时,应该考虑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注意抓取的log的大小和频率。

同时,还要确定抓取log是否要包括缓存和备份,以及如何处理log存储的安全性等问题。

最后,要明确抓取log的工具。

抓取log的工具有多种,如普通文本文件、XML格式文件、SQL数据库等。

虽然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优点,但是不管使用何种工具,都要确保抓取到的log足够完整,方便以后的分析。

在正确抓取log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抓取log之前需要确保系统安全,避免log被未经允许的人访问,并严格控制log的访问权限;抓取log也要注意数据泄漏和安全隐患,确保log的可靠性以及隐私的保护。

总体来说,正确抓log的方法包括明确抓log的目的、细节、工具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抓取log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系统运行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正确抓取log既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定位故障,又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更好地为系统提供服务。

正确抓log的方法

正确抓log的方法

正确抓log的方法作为一个IT系统,logging是最基本的行为之一,它是一种存放系统运行状态和活动信息的记录系统。

logging的正确性对故障排查、深入了解系统行为、安全监测、性能调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抓取log一直是IT系统运维和开发的重中之重。

一、什么是loglog是指系统软件或硬件等设备上记录的一种数据,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系统运行状态或者活动信息,也可以用来分析系统故障或者安全问题的起源。

log的内容可能包括:系统的运行状态(CPU负载、磁盘IO使用率、网络流量),系统事件和警告,应用程序错误和警告,数据库记录,网络安全活动(如病毒、恶意软件等),用户活动,系统行为分析,等等。

二、正确抓取log的方法1.定清晰的logging策略在抓取log之前,首先要制定清晰的logging策略,即确定log 的类型、内容、存储位置、时间等。

这些信息对于抓取log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抓取log的时间和操作成本。

2. 使用合适的工具抓取log的工具有很多种,比如免费的Linux系统提供的tail 和grep、Windows提供的eventvwr等。

每种工具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另外,一些大型机构和公司也提供日志管理软件,可以实现更加全面的抓取log功能。

3.守logging原则logging的原则,一定要注意logging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信息,一定要系统化地记录下来,比如安全活动、权限更改、网络流量等。

4.期进行logging检查logging检查主要是检查logging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以及logging记录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因此抓取log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处理。

三、抓取log的应用在系统运维和开发方面,正确抓取log的方法可以用于以下应用: 1.误分析:抓取log中的错误信息,能够有效地帮助分析问题起因,快速定位故障,从而缩短故障分析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取LTE信令测试LOG
准备:由于长时间仪表运行会造成LOG SIZE很大,不利于发送。

所以,建议测试之前,重启一下CMW500。

留意启动后如下界面,下图红色方框区域,记住后面的版本号,如3.0.15。

1. 连接一个USB鼠标到CMW500,或键盘。

2. 按照之前信令测试的方式,连接终端做一次LTE测试。

3. 等到问题出现:如终端掉线的现象出现。

马上做如下动作:
4. 按CMW500屏幕左边的“SYS”按键(图片最下方),CMW会回到windows XP桌面。

5. 用鼠标右键点击windows XP 任务栏中的CMW (如图),选择close 。

注:即为强行关闭运行的CMW 软件。

完成获取LOG 前,请不要再打开桌面上的CMW 软件。

6. 进入仪表的以下路径:D:\Rohde-Schwarz\CMW\Log\3.0.15,后面的3.0.15是在之前记住的版本号,需要对应。

如下图
7. 进入后,可以看到很多按“年-月-日-时间”的文件夹,即为我们的LOG 文件。

查看后面的生成时间,最新的一个,是刚刚测试生成的LOG 文件,如下图。

8. 请等待五分钟左右,为了等待log的完整产生。

五分钟后,可以查看该文件夹属性,看SIZE的大小,Cancel属性。

然后等5秒钟后,刷新文件夹,再次查看属性,若文件大小,如下图14.382.382bytes不再变大,则表示log完全生成了。

9. 将该文件夹即为LOG文件,请压缩后发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