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价值比较
牙周内窥镜下刮治与传统刮治对龈下牙石清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牙周内窥镜下刮治与传统刮治对龈下牙石清除效果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牙周内窥镜下刮治较传统刮治具备的协助患者获得更理想牙石清洁效果的能力与优势。
方法:将2022年全年覆盖范围内前往院内因重度慢性牙周炎行牙石清除治疗的患者纳入受试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与双盲法分组结局令患者因此落入对照组(n=40,行常规龈下刮治)与研究组(n=40,行牙周内窥镜下刮治)。
观察患者不同探针出血点位置与牙周袋探诊深度牙石残留率以及四个牙面平均牙石残留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不同探针出血点位置与不同牙周袋探诊深度下小于3个与大于3个的牙石残留率更低,经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统计意义突出(P<0.05);研究组患者四个牙面牙石残留率更低,经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统计意义突出(P<0.05)。
结论:牙周内窥镜下刮治可协同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牙石清洁效果,优势突出。
关键词:牙石清洁;刮治;牙周内窥镜牙齿是引起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受到破坏的关键成因之一,常见的用于治疗慢性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的方案围绕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开展[1-2]。
传统刮治存在视野受限的局限性,无法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顺利清除龈下牙石,增加牙石残留风险。
牙周内窥镜的应用则弥补了常规刮治存在的视野受限的缺陷,使得牙齿清洁效果更为理想预期[3]。
牙周内窥镜可借助纤维导线伸入牙龈下,并经冷光源镜头摄取龈下根面影像,随后借助图像传输系统与显示系统直观展示患者龈下根面牙石分布情况,从而获取视野,实现手术视化。
现本文对牙周内窥镜指导下银下刮治具备的协助患者获得更高牙齿清洁效果的能力进行了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将2022年全年覆盖范围内前往院内因重度慢性牙周炎行牙石清除治疗的患者纳入受试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与双盲法分组结局令患者因此落入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
对照组患者中性别构成比依次为男性45.00%(n=18)与女性55.00%(n=22),年龄为(48.87±15.44)岁。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度牙周炎临床疗效的观察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度牙周炎临床疗效的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在中度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1月至 2020 年1月收治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共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术,对照组行牙周翻瓣术治疗,3、6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菌斑指数、牙龈退缩及疼痛症状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牙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以及牙周菌斑指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对照组牙龈退缩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并且疼痛症状也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中,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对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均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但就患者牙龈退缩及术后舒适度而言,二次龈下刮治术要优于牙周翻瓣术,这一结论希望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方法选择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次龈下刮治,翻瓣术,牙周炎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所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骨质、牙槽骨、牙周膜)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最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是慢性牙周炎,其通过菌斑与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结缔组织及牙槽骨的改变,据估计,从1990年到2013年,受严重牙周炎影响的人数增加了67%[1],是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位原因[2-4]。
在基础治疗中,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已被认定为治疗牙周炎的“金标准”,其临床效果已在很多综述中充分记录[5-8]在牙周基础治疗完成6-8周对牙周状况再次进行评估,若仍存在大于5mm的牙周袋,且探诊出血为阳性,我们是考虑牙周手术治疗还是再次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呢?目前,对于牙周基础治疗后是否可以进行二次龈下刮治、是否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是否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度存在争议,本实验选取我院于 2019年1月至 2020 年1月收治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共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二次龈下刮治和翻瓣术,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Co mp a r i s o n o f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b e t we e n p e r i o d o n t a l la f p s u r g e r y a n d Re p e a t e d S RP
二 次 龈下 刮 治 与牙 周 翻 瓣术 临 床 疗效 的对 比观 察
史建 峰 ,尼 加 提 ・吐 尔逊。 ,吴佩 玲。
( 乌 鲁 木 齐市 V 1 腔 医 院 牙 周 粘 膜科 ,乌 鲁 木齐 8 3 0 0 0 2 ; 。 新 疆 医科 大 学 第 - N N 医 院 口腔 科 ,乌鲁 木 齐 8 3 0 0 2 8 )
附着水平( C AL ) 及 牙 龈 退缩 ( G R) 。 结 果 二 次 S RP组 和 改 良 Wi d ma n翻 瓣 组 治 疗 后 6个 月 患 牙 的 B O P 阳 性 率、 P D、 C AL 、 G R分别为 1 6 .9 2 %、 ( 2 . 8 2 ±O . 7 4 )mm、 ( 5 . 0 5 ±1 . 0 2 )ml T l 、 ( 2 . 0 2 ±0 . 6 0 )mm 和 1 1 .6 O 、 ( 2 . 5 4 - + 0 . 4 9 )mm、 ( 4 . 9 O +O _ . 8 3 )mm、 ( 2 . 3 5  ̄0 . 6 7 )I n m, 两 组 治 疗 后 6个 月各 项 指 标 与 治 疗 前 比较 差 异 均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P< 5 - 0 . 0 5 )。治 疗 后 6个 月 两 组 问 B O P 阳性 率 、 P D及 C A I 比较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 良Wi d r n a n 翻 瓣组 G R 明 显 高 于二 次 S R P组 ( P<O . 0 5 )。 结 论 对 于 单 根 牙 , 二次 S R P和改 良 Wi d ma n翻 瓣 术 可 达 到相 同 的治疗效果 , 但 翻 瓣 术 后 的 牙 龈退 缩 较 二 次 S R P明 显 。 关键词 : 慢性牙周炎 ; 二次龈下刮治 ; 改 良 Wi d ma n翻瓣 术 ;临床 疗 效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8 1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3 ) 0 3 — 0 5 0 0 — 0 5
牙周刮治术在牙周炎治疗中的操作难度评价

牙周刮治术的定义与原理
牙周刮治术的定义
牙周刮治术是一种牙科手术方法,用于清除牙齿周围的细菌、 炎症组织和其他刺激物,以预防或治疗牙周病。它包括使用手 动或电动器械深入牙龈线以下,以去除牙石、菌斑和其他有害 物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牙龈炎症,防止牙龈退缩和牙齿 松动,并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牙周组织。
诊断牙周炎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水平的测 量等。此外,X光片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牙槽骨的破坏情况。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需要进行 血液检查、口腔黏膜检查等辅助诊断方法。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牙周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洁治、刮 治、牙周冲洗等方法去除牙菌斑和牙石,控制炎症。手术治疗则是针对严重的牙周炎患者 ,如牙周翻瓣术、牙龈切除术等。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 口腔检查和维护。
牙周刮治术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刮治术的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牙周刮治术的效果,医生通常会使用一系列临床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 、附着水平、牙龈出血指数和牙周袋液分析等。此外,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影像学 检查结果,如口腔X光片和CT扫描,也可以评估牙周刮治术的效果。然而,由于牙 周病的复杂性,单一的临床或影像学指标可能不足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因此需要 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评价牙周刮治术操作难度的方法
趋势与前沿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被应用于牙周刮治术操作难度的评价中。例 如,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观察和分析手术过程,提 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也可以用于挖掘影响操 作难度的关键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未来,这些技术有望进一步改进 评价方法,使其更加科学和高效。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它们分别以超声振动和手工操作清除牙龈下的牙石和菌斑,以达到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超声龈下洁治是通过超声振动,在洁治器的作用下,可以将牙龈下的牙石和菌斑有效地清除,而且对牙齿和牙龈组织的损伤较小。
它不仅可以强化牙齿表面,增强牙齿的抗腐蚀作用,还可以促进牙齿周围软组织的愈合。
而手工龈下刮治则是通过手工操作使用医用手工刮器,将牙周袋内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
这种方法有着较长的历史,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超声龈下洁治操作简便、快速,且可以减少牙齿和牙龈的损伤,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而手工龈下刮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手工操作,对医生的手部技能要求较高,而且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牙齿和牙龈的损伤。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技术水平来决定。
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表明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超声龈下洁治能有效地清除牙龈下的牙石和菌斑,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和出血现象,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而手工龈下刮治在清除牙石和菌斑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精细地操作,清除更为彻底,有利于愈合。
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无论是超声龈下洁治还是手工龈下刮治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手段,其效果受到医生技术水平、患者情况、治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治疗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效果之外,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过程中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超声龈下洁治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声和水流声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而手工龈下刮治则需要医生通过手工操作对患者的牙龈进行刮治,对患者来说可能会更为痛苦。
两种超声刮治器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比较

两种超声刮治器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比较朱晓英;朱秀丽;徐红梅;王晓玲;伊元夫;郭红梅【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评价疼痛程度.方法 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有205 颗患牙纳入临床观察,以超声洁治后1周作为基线,采用分口设计方案,实验组应用磁致伸缩牙科综合治疗仪(PR-ZH1)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根面平整术,对照组为压电陶瓷式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完成后即刻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度评价.基线和基础治疗后3个月、6个月测量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结果实验组产生的疼痛度(3.5±2.6)显著低于对照组(5.0±2.1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牙周指数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牙周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磁致伸缩超声龈下刮治(PR-ZH1)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和压电陶瓷式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均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牙周指标,磁致伸缩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可能会增加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增加患者的依从性.%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following non - surgical periodontal treatment with magnetostrictive dental unit PR - ZH1 or with combination of piezoelectric ultrasonic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with hand instrument ( SRP)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Methods 16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were randomly treated in a split - mouth design with magnetostrictive dental unit PR - ZH1 and root planning with hand instrument (test group) or a combination of piezoelectric ultrasonic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with hand instrument ( control group) . The degree of discomfort experienced duringthe treatment was graded by the patient u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 immediatel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est and control treatment procedures. The following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by a calibrated and blinded examiner in baseline,3 months,6 months respectively: plaque index (PLI) ,bleeding index (BI) ,probing depth (PD) and attachment loss (AL) . Results Probing pocket depth, 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and bleeding index improved in 2 groups from baseline to the end of 3 months and 6 months;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instrumentation modalities. The patients perceived less pain with magnetostrictive dental unit PR - ZH1 during therapy. Conclusion Both of magnetostrictive dental unit PR - ZH1 ultrasonic subgingival scaling with manual instrument and piezoelectric ultrasonic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with hand instru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periodontal index. The treatment is effective, but magnetostrictive dental unit PR - ZH1 increases patients comfort and relieves the pain.【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3(024)006【总页数】3页(P480-482)【关键词】牙周炎;根面平整术;视觉模拟评分【作者】朱晓英;朱秀丽;徐红梅;王晓玲;伊元夫;郭红梅【作者单位】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种植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综合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综合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种植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种植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综合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2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的联合应用是目前慢性牙周炎牙周非手术治疗中最传统且最有效的方法[1],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噪音比较大,疼痛明显,术后牙齿敏感度增加,导致患者的治疗恐惧感增加,依从性下降。
超声龈下刮治与手工龈下刮治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超声龈下刮治与手工龈下刮治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07-20T14:16:47.1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姜明[导读] 牙龈出血原因很多,有的可能有血液或其他系统疾病。
但是最常见的还是口腔局部的问题。
姜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 523900)【中图分类号】R78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174-01【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口腔科收治入院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临床资料,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的方法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的变化。
结果在牙周治疗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较基线均显著下降(P<0.05),各项牙周指数在两组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一样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牙周炎。
【关键词】超声手工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牙周病作为人类口腔两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愈加引起重视。
分布人群以中老年居多,而中国即将进入老年社会,故对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责任重大,前景也不容乐观。
牙周炎的主要成因是牙石,牙石是细菌生长的良好部位,也更利于细菌毒素的吸附。
另外一些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也会对牙周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定期的洁牙,去除牙石和局部刺激因素是预防牙周炎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健康最有利的。
笔者通过对2009年2月-2011年10月口腔科收治入院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进行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材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根据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口腔科收治入院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3-44岁,平均年龄35.4±3.6岁。
龈下刮治术治疗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观察_马胤

和出血,同时常常可见牙表面附着一些表面粗糙且质地坚硬的牙石及牙菌斑,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时挤压而损伤牙龈致使牙龈软组织破溃、感染和出血。
临床学家认为,菌斑及其代谢产物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素[1]。
临床上治疗牙龈炎及出血多采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应用漱口液含漱作为辅助措施。
西帕依固龈液在近10年来的使用中,其抑菌,消炎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及染色作用[2],对168例牙龈出血患者中以实验组95例,采用龈上洁治术结合西帕依固龈液漱口治疗,其总有效年达95.7%。
明显优于对照组(龈上洁治术配合0.9%生理盐水漱口)。
龈上洁治术清除了附着于牙齿表的牙石和牙菌斑,对牙出血的治疗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结合应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对抑菌、消炎、红肿的消除起到持续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牙龈出血的治疗上,采用龈上洁治术(主动清除牙石及菌班)结合西帕依固龈液的含漱,其效果显著,有标本兼治,相互补充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曹彩方.牙周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2]斯垃甫·努尔买买提,艾买提·阿布都热依木,王素甫,等.维药西帕依固龈液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3(5):35-36.组别实验组无效(%)4(4.3)例数95有效(%)91(95.7)对照组31(92.5)7342(57.5)总计16813335组别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1.62±0.322.75±0.36例数9573治疗前3.12±0.693.09±0.54表12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比较(x 軃±s )表22组疗效比较·经验交流·龈下刮治术治疗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观察马胤,艾丽娟(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云南昆明650118)关键词:牙周炎;牙菌斑;生物膜;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中图分类号:R78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11)02-0227-03牙周病是一种由菌斑及其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治疗成功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师可 以结 合患 者意 愿优 化选择 。
【 关 键 词】 二 次龈 下刮 治术 ;牙周翻 瓣术 ;慢 性 牙周 炎 ;牙周 菌斑指 数 ; 牙槽 骨吸 收有 效率 中图分 类号 :R 7 8 1 . 4 2 文献标 识码 :B -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7 )3 2 - 0 1 3 7 - 0 2
对患者术 区进行 反复 、大量 的冲洗 以确保术 区清洁 ,而后对牙龈 组织
瓣进行复位 、缝合 ,于 其表面覆盖牙 周塞治剂 。患者术后2 4 h 后 给予 E l 腔 冷敷 并给予抗生素 持续3 d ,术后7 d 拆 线 ,护理人 员要求患者必 须注 意保 持 口腔卫生健康程度 ; 观察组 患者给予二 次龈下刮治术 治疗 ,术者使用手 用牙周治疗器 械将 患者牙周袋 内残存的上皮组 织以及相关 肉芽组 织完全清除 ,刮净 患者牙 根表 面仍然 附着 的牙石 以及 菌斑 ,而后将患者病变 牙的本质刮 除后平 整其压根面 ,使 用尖探针确保患者根 面光洁并使用 冲洗器 对患 者牙周袋进 行反复 、持 续的冲洗 以确保其 清洁无残 留,由护理 人员对 患者进行 口腔卫生健康教 育。 1 . 3 观 察 指 标 : 由经 验 丰 富 的 医 师 负 责检 查 两 组 患 者 手 术 前 后 的 探 诊 深 度 、 附着 丧 失 、 龈 沟 出 血 指 数 以及 牙 周 菌 斑 指 数 等 指标。
术 前对 照组 患者 探 诊深 度 ( 4 . 7 ±0 . 7 )mm、附着 丧失 ( 4 . 3 ±
见给药途 径 ,其不 良反应发生率 明显高于 E l 服 给药 ,本研 究中所选取 的1 5 5 例 病例资 料均 采用静 脉给药 。因此 ,临床 上必须要 加 以重视 , 以患 者具 体情 况为 依据 选择 最佳 给药 方式 , 以尽 可 能减少 不 良反应
2 0 1 7 年1 1 月第 1 5 卷 第3 2 期
・临床研 究 ・ 1 3 7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价值 比较
鲁 慧礁
( 沈 阳大东鲁慧礁 口腔诊所 ,辽宁 沈阳 1 1 0 0 4 1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二 次龈 下刮 治 术 - b牙周 - 翻 瓣术 治疗 慢性 牙周 炎患者 的 ・ I 盏 床 效 果。方 法 抽 选 2 0 1 4 年 1 月至 2 0 1 5 年 2月在我 院接 受救 治
7 . 7 )岁。两组患者 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 分析 ,其在性别 、年龄上均无 统计学 意义 ( 尸 >0 . 0 5 )。 同时 本次研究 中两组 患者均 符合 以下抽选标 准 】 :①患者左 右两
侧均存 在 同牙 且无牙髓感染 ,牙周病变 未蔓延至牙根 分叉 ,术 中具有
保 留价值 ;②患者基 础治疗3 O d 后测定其探诊深 度 ≥5 mm 且 附着 丧失
慢性牙周 炎是导 致人
体牙齿 丧失 的主 要原 因之一…。临床统 计显 示 】 ,慢性 牙周炎 患者数 量约 占所有牙 周炎患者数 量的9 5 %左 右 ,对 患者 口腔健康 造成严 重影
部浸润麻醉 并通过 内斜切 口将患者牙周袋 内壁上皮组织 以及相 关肉芽
≥3 m m;③患者遵从医嘱且保持 良好的 口腔清洁状态 ;④本次研 究经
1 . 4 统 计学分 析 :本次 研究 中所有 数据 均使用 S P S S 1 8 . 0 进行 统计 处 理 ,表达方 式包括计量 资料 ( E  ̄s )与计数资料 ( %)两种类型 ,检 验方 式则分别为啦 验和 检验 ,若 最终P <0 . 0 5 则表示二者之间存在显
的慢 性 牙周 炎惠 者 8 6例 为研 究对 象,随机 数字 表 法分 为两纽 。对 照 组 ( 4 3例 )均给 予 牙周翻 瓣术 治疗 ,观 察纽 ( 4 3 例 ) 患者 则给 予二次
龈 下 刮 治术 治疗 ,测 定两 组患者 手 术前后 在 探诊 深度 、附着 丧 失、龈 沟出血指 数 以及 牙周 茵斑 指 数等指 标 的 变化 。结 果 两组 患者术后 患 牙 的探 诊 深度 、 附着 丧失 、龈 沟 出血 指 数 以及 牙周 茵斑 指 数相 较 治疗 前 均 明显好 转 ,存 在显 著性 差 异 ( P< 0 . 0 5 ) ,同 时两 组患者 术后 上 述指 标对 比 无显著 性 差异 ( 尸> 0 . 0 5 ) 。 结 论 二 次龈 下刮 治术 与 牙周 翻 瓣术 对慢性 牙周 炎患者 均有 良好 的治疗 效 果 , 同时 两种 手术各 具优 点 ,
组织全部清 除,保 留其健康组 织瓣并将其上 翻以暴露根面牙石 ,而后
术者于直视状态 下刮净患者牙石 并保持压根 面凭 证。术者使用冲洗器
响 。当前临床针对 慢性牙周炎 患者的治疗 方法众多 ,本 次研究将探讨 对 比二 次龈下 刮治 术与牙周 翻瓣术治疗慢性 牙周炎患者 的临床效果 ,
报道如下 。 1资 料 与方 法 1 . 1临 床资料 :抽选2 0 1 4 年1 月 至2 0 1 5 年2 月在 我院接受救 治的慢性牙 周 炎患者 8 6 例为研 究对象 ,随机 数字表法分 为两组 。观察 组 ( 4 3 例) 患 者 中男2 5 例 ,女 1 8 例 ,年 龄3 5  ̄ 6 5 岁 ,平均 ( 5 0 , 8 ±7 . 5 )岁 {对 照组 ( 4 3 例 )患者 中男2 3 例 ,女2 0 例 ,年龄3 5 - 6 6 岁 ,平均 ( 5 0 . 5 ±
著差 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
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病情发展、手术方法以及注意 事项,征得患者同意后签订责任书。
同时排 除下列标准 患者 :①存 在有严重全 身性疾病 或者长久 吸烟 史患者 ;②本次治疗前3 个月 内应用 过抗生素患者 。
2结
果
1 . 2 治疗方法 :对照 组患者均给 予牙周 改 良翻瓣术 治疗 ,患者给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