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 :牙周病手术治疗2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内斜切口 沟内切口 牙间切口 (牙间水平 切口)
内斜切口是翻瓣术中最关键的情况,也 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切口。
根据手术目的的不同,将该切口的位置 作调整。
纵行切口:也称为垂直切口(vertical incision),其目的是减小组织张力,更好 地暴露术区。一般从水平切口的近中或近、 远中端作纵行切口,切口从龈缘开始,经 过附着龈,越过膜龈联合,直达牙槽粘膜 或达颊侧移行沟处。 可单侧或双侧。
手术方法
1、检查牙龈情况 2、消除牙石、清洁口腔,麻醉,常规消毒
铺巾 3、标记牙周袋底
用牙周探针或记号镊探测牙周袋深度,并 在牙龈表面用尖头探针蘸甲紫按所探测牙 周袋深度刺入以上标记
4、牙龈切除
用斧形刀在标记的根方1mm~2mm处,与 牙长轴成45°角,刀口斜向冠方,切入牙 龈,一刀切至牙周袋底硬组织上,连续切 除。若牙龈较厚可呈30 °角或更小。
牙龈成形术:较之相似,目的较单一。
适应症
牙龈组织因炎症增生肥大,经基础治疗未 能消除
后牙区中等深度牙术后牙根外露过多 牙槽骨缺损或形态不佳,需做骨修整者 牙周袋较深,超过膜龈联合或骨下袋
常用手术器械
斧形刀 柳叶刀 龈乳头刀
使用手术的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 内壁,并翻起牙龈的粘膜骨膜瓣,在直视 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 整牙槽骨,然后将龈瓣复位、缝合,达到 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的目的。
本质:直视下进行根面平整
适应症:
1、基础治疗后2个月,仍有≥5mm的深牙周袋 或复杂性牙周袋,并探诊出血。
2、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的深牙周袋。
牙周手术治疗
第二阶段治疗 ✓ 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 ✓ 翻瓣术 ✓ GTR ✓ 根分叉病变的手术 ✓ 牙冠延长术 ✓ 膜龈手术
牙周病学

18.龈袋(假牙周袋):当患牙龈炎时,由于牙龈肿胀或增生,龈沟探诊可超过3mm,但此时结合上皮仅开始向根方和侧方增殖,尚未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上皮附着水平仍位于正常的釉牙骨质界处,没有发生结缔组织附着的降低。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重要标志。
35.龈沟出血指数记分标准(0=牙龈健康,探诊不出血;1=探诊出血,龈缘和龈乳头无水肿及颜色改变;2=探诊出血,龈缘和龈乳头有颜色改变,无水肿;3=探诊出血,牙龈呈中度炎症,龈缘和龈乳头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4=牙龈呈重度炎症,不但有色的改变,并且有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自动出血)
9.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主要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
10.上皮附着: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连接。
11.龈沟液:指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
12.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化物盐逐渐沉积而成。
39.翻瓣术水平切口用内斜切口的优点(将袋内壁上的上皮和炎症消除;保留了相对完好的袋外侧面的角化龈;形成的龈瓣边缘薄,易于贴附牙面和骨面,愈合后牙龈外形良好)
1.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1)年龄2)性别3)口腔卫生状况4)地区(种族、经济、教育)5)个人行为(吸烟)6)全身疾病7)微生物8)宿主易感染
32.生物学宽度:将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
33.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的龈下菌斑。
34.牙周附着水平:能反映出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即附着丧失的程度。
口腔牙周病学资料

口腔牙周病学资料一、口腔牙周病学概述口腔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腔与牙周组织的健康与病变,提供治疗、预防和康复等综合性医疗服务。
牙周疾病侧重于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韧带和牙齿表面的附着纤维。
二、牙周疾病的分类牙周病主要可分为牙周炎和牙周病,具体包括:1.牙龈炎:是指局限于牙龈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牙菌斑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
2.牙周炎:是指牙周组织的炎症,包括牙周韧带、牙槽骨和牙龈,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牙周脓肿:是指牙周炎进一步发展,形成局部脓肿。
4.牙周病:是指牙周组织的破坏性病变,包括牙周骨的吸收和牙槽骨的破坏,是牙周炎的最终结果。
三、牙周疾病的病因1.菌斑:由唾液中的在口腔内繁殖的细菌附着于牙齿表面形成的一种生物膜,长期积累会导致牙周疾病。
2.口腔卫生差: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牙菌斑和牙结石大量堆积。
3.吸烟:吸烟者患牙周病的几率要比非吸烟者高。
4.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导致牙周病。
5.遗传因素:有家族牙周病史者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四、牙周疾病的诊断1.临床检查:包括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与出血,检查牙齿的活动度和牙龈沟深度。
2.X线检查:可以发现牙槽骨的破坏程度、牙齿脱位等病变。
3.唾液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口腔健康和患牙周病的风险。
4.牙周病菌培养:可检测牙周致病菌。
五、牙周疾病的治疗1.初步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去除牙结石、牙菌斑和平滑牙齿表面等。
2.药物治疗:如抗菌药物、消炎坐药和全身抗生素。
3.牙周手术:如牙周病切开术、牙周病激光治疗和牙齿牙槽骨再生术。
4.牙周疾病的维护治疗:如定期口腔检查、定期洗牙等。
六、牙周疾病的预防1.强化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使用漱口水。
2.定期口腔检查:每半年至1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提前发现牙周问题,及时处理。
3.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过度摄入含糖食物和酸性食物。
口腔理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理论知识点总结归纳1. 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探究口腔结构及其互相干系的学科。
了解口腔解剖学知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口腔解剖学主要包括口腔骨骼、口腔软组织和牙齿三个方面。
(1)口腔骨骼: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上颌骨由颧骨、腭骨、薄板状骨和下视孔组成,下颌骨由下颌骨体、下颌支、角和颞下窝组成。
(2)口腔软组织:包括口腔黏膜、舌、腺体和咀嚼肌等。
口腔黏膜主要分为颊黏膜、舌背黏膜、腭黏膜和齿槽嵴黏膜等。
舌是口腔中最重要的运动器官,具有味觉、咀嚼和排泄等功能。
(3)牙齿:成年人的牙齿共有32颗,包括8颗前牙、4颗犬牙、8颗前磨牙和12颗臼齿。
牙齿的组成结构包括牙冠和牙根,牙齿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周组织组成。
2. 牙周病学牙周病学是探究牙周组织疾病的学科,牙周组织是支撑牙齿的重要结构。
了解牙周病学知识可以援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
(1)牙周组织解剖学: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根膜等。
牙龈分为游离缘龈、颈部龈和黏附龈。
牙槽骨分为外、内、稠密和松质骨四种类型。
牙周膜是支撑牙齿的重要结构,包括轴索、血管和纤维成分。
(2)牙周病的分类: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牙周病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
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炎症,主要症状为牙龈红肿出血。
牙周炎是指牙周组织慢性炎症,主要症状为牙周袋形成和牙齿松动。
(3)牙周病的治疗:牙周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洗牙和牙齿根面平整术等。
手术治疗包括牙周刮治术、根面充填术和软组织重建术等。
3. 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学是探究口腔疾病的学科,口腔疾病包括先天性畸形、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牙齿畸形等。
(1)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牙龈炎、牙周炎和口腔溃疡是口腔炎症性疾病的常见表现。
牙龈炎是由于牙菌斑积累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常见症状为牙龈红肿、出血和牙龈退缩。
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进一步扩展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主要症状为牙痛和牙齿松动。
牙周手术

牙周手术(复制品)手术治疗是牙周病总体治疗计划的第二阶段,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牙周炎发展到严重阶段后,单靠基础治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从而保持牙周组织健康,延长患牙在口腔内的寿命,维持牙列的完整性,促进全身健康。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始于19世纪未及20世纪初,经历切除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再生性手术三个发展阶段。
1切除性手术(resective surgery)19世纪未Robicsek提出了牙龈切除术,20世纪初,Neuma nn(1912年),Widman(1918),Cieszynski(1926年)等提出了翻办术。
手术的目的在于切除“坏死感染”的组织和“病变的牙龈”炎症软组织,“感染和坏死的骨质”,从而消灭牙周袋2 重建性手术20世纪70年代Ramfjord和Nissle提出了改良Widman翻办术,手术目的不再是消灭牙周袋,而是使袋变浅到可以维护的程度,重建牙龈和牙槽骨的生理外形,有利于菌斑控制。
3再生性手术(regenerative surgery)20世纪80年代Nyman(1982年),Gottlow(1986年)等提出了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 tissue regeneration ),使牙周手术为获得新附着的目的变为可能。
牙周手术治疗的目的1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
2修整软、硬组织缺陷和不良的外形,建立具有生理外形的和谐的软硬组织形态,便于患者自我菌斑控制和口腔卫生的维护。
3 建立新的牙周附着装置,恢复牙周组织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牙周手术治疗的时机及适应证牙周基础治疗6-8周后进行评估,X线检查,治疗后的反应,牙周组织的情况,吸烟,全身健康状况等。
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是否手术?做什么样的手术?估计手术的效果。
经基础治疗后,口腔卫生良好,但仍具有以下情况者:1 经龈下刮治后牙周袋仍≧5mm,探诊有出血和溢脓。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修复治疗虽不属于牙周病学的内容,但它是牙 周炎治疗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永久 性的修复治疗,以及在修复缺牙的同时固定余 留的松动牙。一般在牙周手术后2~3个月开始 进行。此时牙龈的外形和龈缘位置已基本稳定, 可进行永久性固定修复或可摘式义齿修复,必 要时可同时固定松动牙。对于牙排列不齐或错 者,也可进行正畸治疗,以建立稳定的平衡 。
2.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
1)牙龈和骨组织:因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所造成的 病损如牙周袋、骨缺损、龈退缩、牙松动移位等,需 要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如在炎症控制后行牙周手术来 加以纠正,以恢复牙龈及骨的生理性外形;牙龈外形 的不正常如附着龈过窄、牙龈退缩或系带过短等,也 需手术加以纠正,才有利于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和满 足美观的要求。 2)牙齿及邻接关系:如充填龋洞,纠正修复体的边缘 悬突,恢复边缘嵴及邻面接触点等以消除食物嵌塞并 有利于菌斑控制。
二、治疗程序
治疗程序一般分4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本阶段的目的在于运用牙周病常规的治 疗方法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龈炎症。 此阶段亦称病因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教育并指导患者自我控制菌斑。 2)施行洁治术、根面平整术以消除龈上和龈下的 菌斑、牙石。 3)消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充 填龋洞、改正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等,还应做 必要的牙髓治疗、纠正口呼吸习惯等。 4)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或预后极差的患牙。 5)在炎症控制后进行适当的咬合调整,使建立平 衡的咬合关系。 6)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7)发现和尽可能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如吸烟、 用药情况、全身病的控制等。
在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的6~8周,应复 诊再评估前一阶段疗效,一是看下一步 还需哪种治疗,二是观察患者对治疗反 应,三是了解依从性,同时还应进一步 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如对糖尿病等疾病 的控制效果,吸烟者是否已戒烟,自我 控制菌斑隋况如何等。据此决定下一阶 段治疗计划。
牙周病学复习重点

牙周病学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也习惯将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
◆牙龈: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生物学宽度:龈沟底至牙槽骨的距离恒定为2mm 。
◆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周膜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构成的主纤维。
一端埋入牙骨质内,一端埋入牙槽骨。
◆牙周膜X 线表现:围绕牙根的窄黑线。
◆牙周膜中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最多)、Malassez 上皮剩余细胞、防御细胞、神经血管相关细胞。
◆牙周膜中有大量基质,基质作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化。
在牙承受咀嚼力的时候,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咬合力的作用。
◆釉牙骨质界:在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釉牙骨质界三种形式:1.牙骨质覆盖牙釉质2.端端相连接3.二者不相连接◆牙骨质新生依赖于:牙周膜内的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
◆牙固连:若牙骨质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其间的牙周膜消失,称为牙固连。
◆牙槽骨是全身代谢和改造最活跃的骨组织。
◆牙槽骨的改建影响因素:1.全身:激素 2.局部:细菌代谢产物、炎性因子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牙周病危险因素:1.口腔卫生情况2.性别:男性重于女性3.年龄:老年人重于年轻人4.种族:黑人患病率较高5.社会经济状况6.吸烟者病情重7.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8.某些微生物9.过去有牙周炎历史10.某些基因背景。
1. 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2. 保持牙龈必要硬度,使其承受咀嚼压力。
3. 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
牙龈 胶原纤 1. 口腔龈上皮:游离龈顶端到外表面及附着龈表面2. 沟内上皮: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有半透膜作用)3. 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牙龈上 1. 游离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下面将对牙周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非手术治疗方法:
1. 牙面清理,牙周病的早期治疗通常以牙面清理为主,包括洁牙、刮治和抛光等步骤,通过去除牙菌斑和牙石,减轻炎症,促进
牙龈愈合。
2. 牙周袋冲洗,对于牙周袋较深的患者,可以进行牙周袋冲洗,通过冲洗来清除牙周袋内的细菌和炎症物质,促进愈合。
3. 牙周病药物治疗,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等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炎症,控制感染,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
手术治疗方法:
1. 牙周病手术治疗,对于牙周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包括牙周病手术、牙周病修复术等,通过手术来清除
病变组织,修复牙周组织结构。
2. 牙周病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激光
来清除牙周袋内的细菌和炎症物质,促进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牙周病牙槽骨修复术,对于因为牙周病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
的患者,可以进行牙槽骨修复术,通过植骨或植骨加牙周膜修复牙
槽骨缺损,为种植牙或保留牙提供支持。
总结: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
期复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
本文的介绍对牙周病患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的笑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骨术 Bone Grafts
采用骨或骨替代品等移植材料来修复因 牙周炎造成的牙槽骨缺损的手术方法
目的是恢复牙槽骨的解剖形态,促进牙 周软硬组织的生物性结合,形成再生 性愈合,并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
植骨材料
(Bone Graft Material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植骨材料的生物学性能 牙周植骨材料的种类
成骨(osteogenesis)
骨成形术(osteoplasty)
在术中去除无支持作用的骨,修整骨形态
骨切除术(osteoectomy)
在术中去除部分因病变而改形的、对牙齿 仍有支持作用的牙槽骨,为使骨外形恢复 至正常形态,骨嵴高度稍有降低
骨手术的适应症
牙槽骨嵴圆钝肥厚呈平台、或呈骨隆突状、 或颊侧骨面牙根之间的纵沟外形消失
骨手术的适应症
浅的一壁骨袋、宽而浅 的二壁骨袋,难以有新 骨修复者
邻面凹坑状吸收,骨再 生可能性较小者
骨手术的适应证
在倾斜牙倾斜侧窄而深的骨下袋 “反波浪形”牙槽边缘
小结 牙周基础性手术
牙龈切除术(适应证、方法、术后愈合) 牙周翻瓣术(适应证、设计原则、术后
愈合、临床效果) 牙周骨手术的适应证
牙周手术后的愈合
术后愈合的4种 细胞来源: • 牙龈上皮 • 牙龈结缔组织 • 牙周膜组织 • 牙槽骨
牙周手术后的愈合
■ 牙龈上皮:
生长速度最快,首 先占据根面,形成 长结合上皮愈合 (long junctional epithelium)
牙周手术后的愈合
牙龈结缔组织:
生长速度次于牙龈 上皮,若其首先附 着根面,会导致牙 根吸收
适用于:
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的深袋 根分叉区牙周袋
远中楔形瓣术
(distal wedge procedure)
适应症
治疗最后一个磨牙远中的深牙周袋 治疗邻近缺牙隙的牙周袋
牙周骨手术 (Periodontal osseous surgery)
用手术方法修整病变牙槽骨,使之恢复正常 的形态和生理功能
思考题
翻瓣术的目的、原理? 翻瓣术切口的种类和用途? 翻瓣术后组织愈合的方式及影
响临床效果的因素? 各种翻瓣术在适应证和手术方
法的异同?
牙周再生性手术
Periodontal Regenerative Surgery
牙周组织再生(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 指经过牙周治疗后,牙周袋消除,已破坏的 牙周组织得以重建。即: 有新的牙骨质和牙槽骨形成 其间有新的牙周膜纤维将其连接 形成有功能性的牙周附着结构 ——牙周治疗的理想结果。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Periodontal surgery
翻瓣术的种类
• 改良Widman翻瓣术(modified Widman flap) • 嵴顶原位复位瓣术(undisplaced flap) • 根向复位瓣术(apically displaced flap) • 远中楔形瓣术(distal wedge procedure)
自体骨(autogenous grafts) 异体骨(allografts)
骨诱导(osteoinduction)异种骨(xenografts)
骨引导(osteoconduction) 骨替代品
(alloplastic materials)
植骨术的适应证
骨下袋 二壁或三壁骨下袋,三壁骨袋效
果最好 II度根分叉病变
但上述情况下均必须有足够的附着龈宽度, 才能避免手术切除袋壁时将附着龈全部切除 4.腭侧牙周袋的消除:也是此手术的适应症。
根向复位瓣术
(The apically displaced flap)
特点:
切口时尽量保留牙龈组织 必做纵切口,并超过膜龈联合 龈瓣复位至刚刚覆盖于骨嵴顶处 正确选用缝合法及塞治剂应用, 以保证龈瓣固定而不向冠方移位
屏障膜材料(Barrier materials)
膜材料的种类(Types of barrier materials)
• 不可吸收性材料(non-absorbable materials) 聚四氟乙烯
• 可吸收性材料
(absorbable materials)
胶原膜等
GTR适应证
骨下袋:三壁和二壁骨下袋效果最好 Ⅱ度根分叉病变 局限性牙龈退缩
牙周手术后的愈合
■ 牙槽骨组织: 生长速度最慢,若来源 于此的组织首先占据根 面,会形成骨固连
牙周手术后的愈合
牙周膜:
生长速度慢于牙龈上皮及结缔 组织,其来源的组织首先占据 根面,能产生新的牙骨质和牙 槽骨,并有牙周膜纤维埋入其 中,即形成新生的牙周组织, 形成牙周组织再生 (regeneration)
( the undisplaced flap)
特点
1.切口从接近袋底和牙槽嵴顶略冠方处切入 2.切除部分袋壁牙龈,降低龈瓣高度,
削薄龈瓣 3.龈瓣复位于刚刚覆盖
牙槽嵴顶的水平上 4.愈合后牙周袋消失或变浅,
但牙根暴露较多
嵴顶原位复位瓣术
( the undisplaced flap)
适应症 1.后牙中等深度及深牙周袋的消除; 2.需修整骨缺损者; 3.适用于因根分叉病变而需暴露根分叉者;
改良Widman翻瓣术
The modified Widman flap
特点:
内斜切口能彻底切除袋内壁上皮及炎症组织 翻瓣仅达牙槽骨顶端处,不作骨修整,龈瓣复位时 将邻面牙槽骨覆盖,不暴露骨质 手术结束时,健康的牙龈结缔组织能与牙面紧密贴 合,有利于愈合
适用于:
中等或深牙周袋,不需做骨成形者
嵴顶原位复位瓣术
植骨术与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的联合治疗
思考题
在牙周组织伤口愈合中有哪些来源的细 胞参与?
牙周再生性手术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植骨术 Bone Graft Procedures
其他方法:根面处理、釉基质蛋白、 生长因子、联合治疗等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原理:
在翻瓣术中,采用生物相容性的屏 障膜,隔离龈瓣与牙根面的接触, 防止生长较快的牙龈上皮及结缔组 织先占据根面,并在膜与根面之间 形成一定间隙,引导牙周膜来源的 细胞向冠方生长,占据根面,从而 形成牙周组织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