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第五章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设计的基本特征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围及其现状1、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2、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
中国——彦远〔唐〕。
3、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重点〕和“造物〞。
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5、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著有“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19世纪为设计史别离于美术史奠定坚实根底的的两位巨人——德国的森珀“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奥地利的里格尔“风格问题“6、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著作“风格问题“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
7、作为人类设计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是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的“博物志“。
8、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9、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强调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
10、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开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开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构造、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
11、“设计〞这个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术语而开展起来的。
12、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提到构造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13、米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就是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卢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
14、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是:乌尔姆设计学院。
15、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构造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6、当代西方重要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德国本塞;50年代应用与建筑设计〕〔2〕构造主义〔福柯的“无意识构造〞概念和罗兰巴特的“神话“〕〔3〕解构方法〔引申自符号学,由60年代的法国德里达在“论语法学“中确立〕〔4〕混沌理论〔由60年代哈佛科学家开展,80年代“创造性的混沌〞开场流行,如黑川纪章的作品〕〔5〕绿色设计〔源于60年代美国的反消费运动,成为重要趋势〕〔6〕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改变20世纪设计过程,尤其是功能决定形式的观念〕17、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本塞。
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

《艺术设计概论》各章知识点1)简述设计的定义及其渊源?设计是从设想、运筹、计划到实施的过程,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其渊源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2)简述设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按照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3)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理论?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理论有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信息技术。
4)简述是什么力量推动设计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共同力量,是艺术和设计自身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
人在生存温饱之后,追求发展和进一步的满足,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些造就了设计活动和艺术活动之间融为一体的密切关系。
5)简述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5)简述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为工业服务的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共同构成,艺术设计是其中的一部分,艺术设计的内容涉及到工业产品的功能系统,其中包括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等,其形式是产品的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6)简述广告设计的基本构成,以及需要完成的四项任务?广告的艺术设计可以划分为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
广告的艺术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完成四项任务:(1)对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组织、加工,使之适用于广告的艺术形式;(2)使加工创造的广告艺术形象更容易避开媒体的制约,发挥媒体的特长;(3)使媒体发布的广告艺术形象更能引起受众注意、记忆、理解、信任和偏好,并产生期望的行动;(4)使整个广告效果超过市场竞争对手,推动广告的艺术设计的不断进步。
7)简述设计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设计是科技商品化的载体。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当人类准备享受这一资源时,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因此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以物化的载体,更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设计概论【精选文档】

第一章设计涵义1、广义的设计是一种人类对秩序和规律的渴望和冲动。
补充:广义的设计,是蕴含宇宙万物之中的一种追求平衡与有序的力量,是人类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冲动和需要而设计,即design一词,有其语源学上的历史含义。
2、现代设计的一般涵义:指的是一种计划、设想、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3、现代设计的核心内容:①计划,构思的形成;②视觉的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想、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③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补充:现代设计的计划、构思受到市场营销,一般的心理学和消费心理、人机工程学、技术美学、现代科学技术等因素影响和制约而形成的;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传统的手工绘图(预想图)、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虚拟呈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而不同;而设计应用,与具体涉及所涉及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和应用的现代社会密切相关。
4、现代设计的基本形态:现代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现代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企业形象及标志设计)、染织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染织品设计等)、非物质设计(包括各类数字多媒体设计等)。
第二章设计元素1、动线:空间的组织把空间的连续性排列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的主线。
2、主轴线:按照一定意义进行主题空间的排布,并寻求相同或相似的媒介形态来限定,形成整体造型主导整个空间形态,并形成的造型路线成为主轴线。
3、序列:为了展现空间的总体势或者突出空间的主题而创造的空间先后次序组合关系。
4、线条在设计中的作用:①线传达情绪和感觉;②定义形状。
5、三维立体空间的类型:方体空间;锥型空间;柱形空间;球形空间;三角形空间;环形、弧形或螺旋形空间6、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①重叠②大小③垂直定位④透视⑤错视空间7、线条的类型和特性:从性质上,线条可以分为实际、隐藏和精神的线。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内容简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刘兰版)设计概论1---7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设计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其著作为《野性的思维》、《结构人类学》。
2 。
60年代,设计学研究者开始对符号学发生兴趣,并将它看成是理解视觉世界的方法。
3.后现代建筑正是运用了符号学方法,从而丰富了建筑的意义。
4 。
1908年,赖特在《建筑范例》月刊上首次提出了有机建筑概念。
5.可以用来鉴定古代设计思想之主流和基本特征的是“质与器与礼”循环模式。
6.构成了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基础是阴阳五行说。
7.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可以从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总结获得证据,如中国的《考工记》以及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
8.法国社会学教授博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理论家,曾用解构方式探求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9.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10 1893年里格尔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11.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中确立了解构主义理论。
12.凡古时类书的编篆体例大抵都是“事居于前”,然后再加以进一步诠释即所谓“文列于后”。
13.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一般对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14.被视为我国农业著述中之不朽丰碑的有《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15.一道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的有吉迪恩和佩夫斯纳。
16.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17 。
帛布与服装裁制之尺度尽管与车舆制造、农具及建筑营造等木工尺度分属不同的标准系统,但其渊源都是虞夏古的黄钟之律。
18.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极有启发的分析方法,使人们用它来探求视觉世界的理论是符号学理论。
29.关注风格的社会意义和产品的外观,而不讨论设计的过程的理论属于新通俗主义20.“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思想的基本纲领。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的基本含义设计是艺术和工程两者的桥梁,生活中的艺术主要靠创作人和一个创作群体来实现,来表达一种意境,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或者喻示某种社会,生活哲理,反应人们特定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这种表现来与接受和欣赏她的人们发生共鸣,达到传递思想感情的目的。
而工程则注重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物与物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物质客体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来满足人们对某种功能的需要。
设计并不是对制品表面的装饰,而是以某一目的为基础,将社会的、人类的、经济、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其能纳入工业生产的轨道,对制品的这种构思和计划技术即设计。
艺术设计是设计发展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将物质技术功能性,使用舒适性及用舒适性及审美装饰性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
是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是人类从手工艺术生产转向工业生产的标志。
第二节设计的基本特征创造性是设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创新精神是优秀设计师的灵魂。
是否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是设计产品的价值所在。
设计与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美的意义在于使用与审美的统一。
设计的创作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艺术推动设计的发展,新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反过来,设计不断开拓新材料,寻找新思路,也给艺术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的契机。
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
当一个产品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功能,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审美功能,并目标对象的需求吻合时,设计的满足价值就会得到前面的体现。
设计总是受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它是将当代的技术文明用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去的工作,是设计人员选择现成的材料和工具设备,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运用当时的技术而尽享的创造。
是产品制造加工的完美展示,是设计的功能性、舒适性及艺术性的具体体现。
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值的方法,设计的装药任务之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价值。
设计概论(ppt版)【PPT课件】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 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 究方向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 支。 1、设计史 (1) 设计史确立的时间及核心人物: A、1977年英国设计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 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B、佩夫斯纳是使设计史成为独立学科的核心人物,其专著《现代运动的先锋》开 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并在公众的心目中确立了有关设计的概念,并影响了公众对 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C、对于《现代运动的先锋》的评价:全书的理论核心在于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至 20世纪逐渐扩大的工业化之反响。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因此,设计学 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就艺术学科领域而言,设计学又称为设计艺术学: 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 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
4、设计学科的6大领域:
设计现象学(Phenomenology):设计史,设计分类学,设汁经济学, 设计心理学(Psychology):设计思维,创造心理学 设计行为学(Praxeology)--设计方法学,设计能力研究,设计程序与组织管理,设 计建模 设计哲学(Philosophy):设计逻辑学,设计伦理学,设计价值沦,设计辩证法 设计教育学(Pedagogy) 设计美学(Aesthetics):设计美学是研究人造物与人周围的环境、首先是劳动 物质环境,以及劳动成果的审美改造和艺术改造的规律的学科。设计技巧,设 计艺术,设计审美,形态艺术 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 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 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第一件石器的产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第一个里 程碑,那么,新石器时期磨制石器的产生则又是 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时期对美与实用都有较强 烈的追求,在各种设计的工具上体现了鲜明的艺 术美。
2.2.2设计中的艺术
椅子设计形式的变迁
►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美学、心理学、社 会学、人体工学等学科的综合。设计家的使命是 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步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2.2设计中的艺术
► 案例导入
► 原始社会时期的很多物品,在现代人看来具有很强的“艺 术性”,但实际上,当时的这些设计物品并不是出于原始 人自发的目的,而更多的可能是“护符”一般的特殊物品, 具有很强的巫术含义。因此,那个时期的设计物品还不具 有自发的审美经验,可见,旧石器晚期人类的审美意识还 处在发展过程中。
2.2.2设计中的艺术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德 (维纳斯)
2.2.2设计中的艺术
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
2.2.2设计中的艺术
各种材料所带来的美感
2.2.2设计中的艺术
各种材料所带来的美感
►思考练习题2.:2.2设计中的艺术
►1.谈谈你对设计中出现艺术成分的认识。 ►2.简要谈谈“设计”与“艺术设计”在概念
2.2.2设计中的艺术
► 设计文化是一种从外观的视觉性到内在的美感的 形成过程,视觉对于人的精神心理有决定性的影 响。因此,设计中的视觉与美感是任何一个设计 师均关注的问题。设计中的艺术是以什么形式出 现,或者说设计是什么类型的艺术,是一个很值 得讨论的问题,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 简单地了解何为“艺术”的问题。
2.2.1设计中的科技
► 原始社会的机械设计原理在工业革命之前曾长期影响东西 方各国的生产和生活。以中国为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 用辘轳(一种绞车)提升矿井中的铜矿石,还广泛用于从 井中提水;使用杠杆原理提水的桔槔可在明朝的《天工开 物》中见到(龙骨水车则是一种连续提水的人力机械,据 《后汉书》记载,为东汉毕岚发明,后又为三国时的马钧 加以改进,再后来又由人力改进为畜力和风力,在农业中 使用广泛,这种工具在20世纪70、80年的中国农村还被 普遍使用。而18世纪初发明的蒸汽机,经改进和推广,对 欧洲的工业革命发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 着电力供应系统、电动机的发展以及内燃机的发明,工业 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新石器时期,一种鲜明的艺术美开始从人造物中出现。
► 首先是工具的装饰化造型,已经带有“工艺美术”的性质。
► 其次是高度发展的陶器,在造型和纹饰方面都反映了超越 功能的美的自觉表现。
► 再如中国古代的建筑,在设计中遇到柱子、拐角、走廊等 难以利用的空间时,装饰就是一种补充和点缀空间的最好 方法,而这种装饰的出现就是艺术在设计成分中的体现。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上为外观,下为内部
2.2.2设计中的艺术
► (1)有关“艺术”的概念 ►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纪把技术分为两种,一种
是“生活必需的技术”,一种是“消遣与快乐的技 术”,即高级的技术,这种高级的技术就相当于 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艺术”。
► 艺术设计的产品也不一定全部都是纯艺术产品, 而是应该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艺术与设计 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
► (4)设计中艺术的几种美感特征
► 美是一种由愉悦而产生的积极联想,往往会获得 精神上的满足。美不仅仅是漂亮,也是外在与内 在的统一,甚至不会因为破损而失去其美的感染 力,如断臂的维纳斯。
2.2.2设计中的艺术
►从设计美学看,设计中的美感特征包括美 的距离感、美的模糊感、美的材料质感等 几种:
►A.美的距离感 ►B.美的模糊感 ►C.美的材料质感
2.2.2设计中的艺术
► (3)设计中的艺术主要体现为所设计产品的形式 美
► 设计对形式美的参与,首先要建立在有用的前提 上,再把美的因素从外部附加给形式。如对椅子 的设计,根据人体工学的测定,椅面原型根据坐 姿只有五种,但现代座椅的设计却有数不清的种 类,除了在材料上的革新之外,形式上的变化, 也是设计师们格外关注的焦点。
上的区别。
►3.设计在艺术中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4.设计中的艺术有哪几种美感特征?
2.2.1设计中的科技
► 案例导入 ► 科学技术与设计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二者以实践
为纽带相互影响,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 是科学技术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 ► 人类社会从早期的打制、磨制石器时期,一步步 发展到今天的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为人类社会 改造自然、改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我们可以举一些具体事例。如原始社会的大部分 阶段,在对自然界中材料的使用和加工过程中, 人类认识了石、木、骨、角等各种材料的特性, 进而利用其特性发明了新的技术和新型器物。再 如磨制技术利用了石材的硬度,弹弓和弓箭利用 了木、竹的弹性,舟船利用了水的浮力,陶器利 用了粘土和火作用之后产生的化学变化等。原始 社会的人类还掌握了初步的机械原理,并应用于 生产活动。
2.2.2设计中的艺术
原始社会有特殊用途的器物 左:神人冠状玉饰(良诸文化), 右:褐陶号角(大汶口文化)
2.2.2设计中的艺术
各种原始彩陶 左:甘肃秦安庙底沟人面瓶, 右上:甘肃陇西马家窑旋纹双耳尖底陶瓶, 右下: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
2.2.2设计中的艺术
苏州拙政园,中国明清时期园林的代表
2.2.2设计中的艺术
第五章 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 设计与艺术、科技、经济 的关系
2.2设计的质
► 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类的生活。设计的存在是 人类物质文明的规范和提升,从而进入良性的秩 序化阶段。
► 设计的特质是人在对物的认识中,通过一系列方 法改变物的性质,达到物为人用,实现实用与审 美统一的目的。
► 由此可见,实用功能的实现既包含用艺术的方式 设计,使其呈现出形式上的美感,又必须以科学 技术作为支撑,达到在使用过程的便捷,从而使 设计呈现出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和 谐共生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