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基础治疗对伴中重度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干预效果的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常见于成年人,尤其是年轻人。

它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由于牙菌斑在牙龈边缘积累引起的。

牙周炎的发病率持续升高,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适,严重的牙周炎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牙齿脱落。

目前,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慢性牙周炎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其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牙周基础治疗是指通过洁牙、刮治牙面和根面以及预防和控制牙龈炎或牙周炎的治疗方式。

这一治疗方法旨在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减少局部炎症,保护牙周组织,促进龈沟愈合,从而控制牙周炎的进展。

牙周基础治疗还可以有效地去除病变牙龈组织,清除病变根面,修复龈下解剖结构,改善牙周环境,提高牙周组织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有研究表明,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是显著的。

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出血、龈下牙菌斑和牙周袋深度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牙周组织的结缔组织再生也得到了促进。

牙周基础治疗还可以减少龈下牙石和牙齿残根的残留,降低牙周袋内的细菌数量,降低局部炎症反应,这些都有利于牙周炎的控制和治疗。

除了对于口腔内的改善外,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全身状况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

慢性牙周炎患者常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许多炎性因子的产生和释放,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口腔内的炎症反应得到了控制,相应的全身炎症反应也得到了缓解,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全身状况。

一些研究还发现,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的血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也显著下降,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

这些炎性因子的过度产生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它们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体内的降低将对患者的全身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和对炎性因子的影响不是一劳永逸的。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因此患者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仍需要长期的维护和口腔卫生教育。

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基础与应用研究·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于江波,张月,杨芳,张春艳,郭大伟,张广耘**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71)【摘要】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外周血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方法筛选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者32例,采用非手术牙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和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浊分析法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

结果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PD由(5.35ʃ0.97)mm减至(2.72ʃ0.65)mm,AL由(5.83ʃ1.12)mm减至(3.24ʃ0.79)mm,BI由3.45ʃ0.83降至0.80ʃ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外周血IL-1β、IL-2和IL-6水平均有所下降,TNF-α及CRP水平均数略有升高,其中IL-1β由(0.184ʃ0.045)ng/mL降至(0.145ʃ0.039)ng/mL,TNF-α由(1.082ʃ0.206)ng/mL升高至(1.182ʃ0.154)ng/mL,治疗前后IL-1β及TNF-α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牙周临床指标,降低外周血IL-1β水平,升高TNF-α水平。

牙周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

牙周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

牙周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均进行牙周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血清TNF-α,HsCRP、IL-6、IL-1β水平的变化及(牙周炎)附着水平改善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IL-1β水平与(牙周炎)附着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治疗可有效降低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且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IL-1β水平与(牙周炎)附着水平呈负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牙周炎改善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

在中老年人群中,冠心病在患者死因中占据第一位[2]。

炎症和感染过程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

已有研究显示,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尤其是CRP已被公认为是心血管疾病事件强有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牙周炎患者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高于非牙周炎患者[4]。

目前国内外关于牙周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研究报道甚少。

本研究分析牙周治疗后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牙周炎改善情况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均经检测确定为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且经同一口腔科医生做牙周检测确定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肖燕;刘冰;朱娟芳;李文鹿;刘林【摘要】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6例伴有冠心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和牙周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与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经牙周治疗后PLI、BI、PD、CA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CRP、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8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治疗能改善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其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20【总页数】3页(P3662-3664)【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冠心病;C-反应蛋白;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作者】肖燕;刘冰;朱娟芳;李文鹿;刘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牙周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牙周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牙周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牙周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牙周科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2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伴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1]。

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2-20T05:59:22.39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徐宏宇田琦[导读]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徐宏宇田琦中国人民解放军93558部队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9月于我院就诊拟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同时伴有慢性牙周炎者患者246例。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第一周完成全口超声龈上洁治,第二周完成手工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

于洁治前与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后两个月,检测患者牙周健康情况,记录牙周指数,包括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牙石指数、龈沟出血指数。

在牙周检查当日,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10ml。

ELISA法测量血清IL-18、c反应蛋白含量;全自动生化仪分析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牙石指数与龈沟出血指数均有所下降,血清IL-18含量从142.79±20.23 ng/L 降至101.46±10.88 ng/L(p<0.05),c反应蛋白从治疗前7.24±2.17 mg/L降至5.16±1.88 mg/L(p<0.05),胆固醇从4.96±0.83 mmol/L降至4.71±0.58mmol/L(p<0.05),甘油三酯从1.64±0.31mmol/L降至1.51±0.33mmol/L(p<0.05)。

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与血脂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改善。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牙周炎;炎性因子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20-79岁)已达到4.25亿,并且增长速度高居不下[1]。

牙周治疗对伴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牙周治疗对伴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牙周治疗对伴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前言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以菌斑微生物为始动因子的局部慢性炎症,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进行性破坏,是造成人类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并且具有较高的医疗费用和伤残率。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表明,牙周炎和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越来越多证据提示牙周炎可能是冠心病及其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牙周炎促使冠心病发生的机制十分复杂,炎性因子如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可能在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hs-CRP、IL-8和TNF-α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炎性因子通过复杂的信息传递参与细胞的生理活动进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并与其它炎性因子共同调控,引起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从而加速或加重冠心病的病理过程;另外,这些炎性因子在慢性牙周炎的病理过程中也起着活跃作用。

其中C-反应蛋白已被确定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敏感程度较其他炎性因子更好,现存相关研究也较多。

本文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国内文献中牙周治疗对伴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研究质量。

通过对伴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进行牙周治疗的实验研究,观察牙周治疗对外周血清中hs-CRP、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初步探讨牙周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进一步为两种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可信的证据。

目的1.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国内文献中牙周治疗对伴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研究质量。

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AL、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AL、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AL、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效果,分析其对牙周诊深度(PD)、附着水平(AL)以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8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8例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PD、AL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者AL、PD及BOP明显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者血清中、龈沟液中IL-4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且均优于治疗前(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牙周炎患者探诊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利于疾病转归,值得临床推荐。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由龈下菌斑侵犯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牙周炎症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疼痛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感染性口腔疾病[1]。

牙周基础治疗是目前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最为基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旨在探讨其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中、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8例患者均符合《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及治疗》[2]中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标准,口内预留牙齿超过20颗,排除合并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者,排除近期进行牙周治疗者。

68例患者中男性32例,占比47.06%,女性36例,占比52.94%;年龄范围29~61岁,平均年龄(46.77±5.06)岁;疾病分型:局限型35例占比51.47%,广泛型33例占比48.53%;病程3~6个月,平均(4.31±0.46)个月。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治疗步骤如下:(1)首先对患者牙周情况进行了解评价,并做好牙周知识的健康宣教,如正确使用牙线、牙签,教会患者用Bass刷牙法清洁牙齿以及邻面。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

《中外医学研究》第17卷 第11期(总第415期)2019年4月 经验体会 Jingyantihui①老河口市第一医院 湖北 老河口 441800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代谢水平影响齐维林①【摘要】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代谢水平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血清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 等血脂代谢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T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6、12个月时,对照组患者T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G、TC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各时间段,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代谢,降低血清CRP 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血清炎症指标; 代谢水平 doi:10.14033/ki.cfmr.2019.11.05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1-0131-02 2型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中重度牙周炎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干预效果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炎基础治疗对伴中、重度牙周炎冠心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及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45例伴有中、重度牙周炎的冠心病患者,比较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与血清mmp-9和tnf-a 水平。

结果: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牙周炎临床指标均有好转,血清mmp-9和tnf-a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状况,还能降低血清mmp-9和tnf-a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牙周炎;冠心病;牙周基础治疗;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a【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02-02the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peridontal therapy on serum mmp-9 and tnf-a level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zhaodongwen,guoxuxian,chenfangtao(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aixi shandong 2666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periodontal therapy on serum mmp-9 and tnf-a levels inpatient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metho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were selected,plaque index(pli).sulcus bleeding index(sbi),pocket depth(pd),chinical affachment loss(cal) and serum mmp-9 level was tested respectively before 8 weeks after periodontal therapy.results:all patients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periodontal status including pli,sbi,pd,cal.the leved of mmp-9 decreased significanty.conclus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periodontal therapy can not only improve clinicl periodontal status but also decrease the sy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 such as mmp-9 .this can be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vention of chd and the therap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keywords】periodontit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idontal therapy; mmp-9; tnf-a牙周疾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牙龈炎(仅侵犯牙龈组织)和牙周炎(侵犯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多种组织,症状包括牙龈出现炎症、牙周炎时还表现为牙周袋开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后可导致牙齿缺失。

全球牙周炎患病率很高,人群中约有10%-15%的个体患有重度牙周炎[1]。

近年来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的关系已引起关注,大量的研究证实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2.3]。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斑块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炎是独立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等传统危险因素以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4]。

本研究通过比较冠心病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中mmp-9的变化,初步探讨牙周炎症对冠心病的影响及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干预治疗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确诊且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在口腔科岬同一名医师做全面牙周检查中,确认伴有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45例,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54-71岁,平均(60.1±9.6)岁。

所有受试者检查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1.2.1 冠心病诊断及常规治疗:标准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中有1支或1支以上存在固定性狭窄或阻塞性病直径≥50%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近6个月未发生过急性冠脉事件。

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调脂、降压、控制血糖、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肌重塑等治疗。

1.2.2 牙周炎诊断检查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

参照armitage 等推荐的诊断标准,中度牙周炎定义为:平均cal为1.6~2.4mm,口内至少3个区或至少6个牙齿但不超过8个部位临面cal≥3mm,缺失牙不超过5个。

重度牙周炎为平均cal≥2.5mm,口内3个区有1个或多个部位临面cal≥5mm,缺失牙不超过14个,拔除第三磨牙、正畸拔牙、外伤导致牙脱落及先天缺牙除外。

1.3 排除标准[4]有药物过敏史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炎、肾功能衰竭等;身体其他部位急慢性炎症病灶;1个月内外科手术;在1个月内曾使用抗生素、抗凝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性激素及避孕药;6个月内牙周治疗史;有吸烟史(正在吸烟或戒烟未达5年以上);有饮酒嗜好;未绝经女性。

1.4 牙周临床指标检查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进行全口牙(除第三磨牙外)牙周检查、所有检查均由本文作者使用统一牙周探针完成。

记录pli、sbi、pd、al,每颗牙做6个位点、(近颊、正中颊、远颊、正中舌、远舌)记录,取其均值作为该牙测量结果,取全口牙的测量均值为该患者的测量结果。

1.5 牙周基础治疗对入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

治疗后口服替硝唑,首日2.0g、0.5g,2次/d连服3d;米诺环素0.2g,1次/d,2%葡萄糖氯已啶漱口液含漱1min,2次/d,连续2周。

1.6实验室检测1.6.1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结束8周后分别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前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于无菌试管中,编号后密封遮光,-70℃低温水箱保存待用。

1.6.2 mmp-9和tnf-a的测定应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血清中的mmp-9和tnf-a(试剂盒由河北博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分装美国rb mmp-9试剂盒和tnf-a试剂盒)。

1.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数(x ±s)表示,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的配对t检验验水准为a=0.05。

2 结果2.1 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数的变化 45例患者均完成了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

在牙周治疗后,患者牙周炎都得到了明显改善,pli、sbi、pd均明显下降(p<0.01),并有显著的附着获得(p<0.01),说明牙周基础治疗对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炎症有效,见表1。

2.2 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mmp-9和tnf-a水平的变化 45例患者经治疗后,牙周炎减轻的同时,血清mmp-9和tnf-a水平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3.1 牙周炎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局部和系统的慢性炎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自然进程。

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与斑块内炎性活动、基质代谢、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2]。

牙周炎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自1989年mattila等首次从统计数据上发现牙周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后来多数学者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出多种口腔常见微生物有dna成分,如伴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中间普代菌、具核梭杆菌,提示牙周炎相关致病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4.5.6]。

大量的流行学研究,长期追踪观察、荟萃分析等显示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3.2 牙周炎影响冠心病的可能途经牙周致病菌多数为能产生脂多糖的革兰氏阴性菌,在诱导局部炎症和组织破坏的同时,致病菌可入血并侵入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致病菌及脂多糖等代谢产物还不断刺激宿主,激活炎症和免疫细胞,产生系统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因子上调,急性期蛋白水平升高,这些炎症因子和急性期蛋白可与各种凝血机制间产生相互作用,或改变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使冠心病加重[4]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可测得较高的mmps、crp、tnf-a 等炎症因子。

mmps是一组zn2+依赖性蛋白酶,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和重塑细胞基质,在正常的胚胎发育和组织重塑等生理过程以及一些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8]冠心病血管斑块破裂通常与斑块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关。

冠心病以动脉壁的炎症为特征,血管壁中的各种细胞均可分泌mmps,该炎症过程可调节这些细胞分泌mmps,从而促使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动脉壁有炎症时,血清mmps浓度会发生相应改变[2]。

研究表明,与冠心病相关的mmps,主要是mmp-9,mmp-9为一种炎性指标,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活跃状态,mmp-9水产增高,导致斑块不稳定,易脱落形栓子,是冠心病发生及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tnf-a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能增加血管通透性,趋化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增加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促便粒细胞贴壁并游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和斑块破裂直接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