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经济史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合集下载

「经济学各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方向」

「经济学各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方向」

「经济学各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方向」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整体经济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学科。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宏观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银行、企事业单位以及研究机构等领域就业。

就业岗位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师、经济政策研究员、金融分析师等。

3.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产业运行和产业政策的学科。

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问题。

产业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就业。

就业岗位包括产业分析师、行业研究员、政策评估专员等。

4.金融学:金融学是经济学中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学科。

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投资理论和金融风险管理等问题。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就业。

就业岗位包括金融分析师、风险控制专员、投资经理等。

5.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学科。

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投资等问题。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跨国公司、外贸企业、研究机构等领域就业。

就业岗位包括国际贸易专员、国际经济分析师、跨国公司管理岗位等。

6.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发展政策的学科。

主要研究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发展援助机构、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领域就业。

就业岗位包括发展规划师、政策分析师、项目经理等。

总之,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泛。

无论是从事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金融领域还是国际经济、产业经济或发展经济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学专业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并且将更多的跨学科交叉,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因此,对于有意从事经济学的学生来说,积极学习各个专业知识,发展多样化的技能将有助于更好地抓住就业机会。

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西方经济学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西方经济学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西方经济学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专业名称:西方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所属门类: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专业概述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同时把这些研究成果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专业视角和分析思路。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

二、西方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理论经济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方经济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三、西方经济学专业院校排名第一档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第二档次: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第三档次: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四、西方经济学优势院校专业分析1、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建立最早、培养人才层次最为齐全的教学和科研单位,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成为全国西方经济学通行的权威教材。

西方经济学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仅有高鸿业、吴易风等老一辈知名教授,也有方福前、吴汉洪、刘凤良和周业安这样的在同行中具有较高声誉的中青年教授,还有陶然、卢荻、郑新业和王湘红等从海外归国的杰出学者。

在现有学术梯队中,既有以经济理论研究见长的学者,也有以政策研究见长的学者;既有以研究宏观、中观层面问题见长的学者,又有以企业微观层面问题为研究重点的专家。

本专业的教研人员在职称结构上形成了梯队,在年龄结构上拉开了差距,在知识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分析报告

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分析报告

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分析报告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资源如何分配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学科,是对社会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下面将对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就业现状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强、知识面广以及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入认识。

就业领域方面,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国内外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单位进行就业。

其中,国有经济、金融行业等领域对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待遇也相对较高。

二、就业方向1. 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对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

他们需要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经济策划等工作。

2. 银行和金融机构:银行和金融机构对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很大。

他们需要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来从事风险管理、投资分析、金融政策研究等工作。

3. 研究机构:研究机构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另一重要就业方向。

他们需要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经济政策分析等工作。

4. 咨询公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咨询公司对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他们需要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市场调研、战略规划等工作。

5. 自主创业: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

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经济知识,开办咨询公司、投资公司等。

三、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经济学专业的知识面广,适用性强,也使得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深入,对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外汇市场等领域,对经济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较为旺盛。

总体来说,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专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2014中国大学经济学学科专业排行榜

2014中国大学经济学学科专业排行榜

2014中国大学经济学学科专业排行榜2014年5月27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公布最新2014中国两岸四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和2014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问鼎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前三甲,香港大学、台湾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雄居2014中国港澳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前三强。

报告最新发布2014中国最盛产亿万富豪大学专业排行榜,旨在为立志创业的高考学子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在1999-2013年胡润、福布斯、南方周末和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上榜亿万富豪企业家中,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造就的亿万富豪人数最多,有63人,问鼎2014中国最盛产亿万富豪大学专业排行榜冠军,成中国大学“造富摇篮”;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有53人,屈居第二,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列第三,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列第四,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居第五。

按照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我国共有13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为满足2014年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了解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综合实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需求,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布首份2014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旨在为2014年我国两岸四地高考考生选择报考高校、挑选学科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经济学门类有2个学科跻身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9个学科入围2014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全国高校经济学门类共有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等2个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跻身2014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专业解析-中国经济史

专业解析-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中国经济史属于自设专业(自设专业是指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没有,而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的专业),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2.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向有:01 中国财政经济史02 中国社会经济史03 区域经济史04 20世纪的中国经济与社会。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3.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中国近现代史②史学概论(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前沿中国经济史学理论、坚实基础知识和高强专业技能,能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及相关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四.招收此自设专业的院校及开设年份武汉大学(2003年)五.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教育机构、研究所、政府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城市规划、区域经济规划、法律文件起草顾问、经贸谈判等工作。

六.就业前景中国经济史专业理论性较强,就业面不是很广,以后大多走研究这条道路或进学校当老师,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

虽然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还是会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所以一定要足够优秀。

其中经济学理论基础较好的人也可以“学术转型”,像经济学类的高薪职业主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可以转投研究这些领域。

七.课程设置(以武汉大学为例)本专业的必修课主要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一外国语、专业英语、中国古代史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史导论、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及史料学、中国古代史研究前沿、中国经济史料学、中国经济史专题。

2014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行 中国人大排名第一

2014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行 中国人大排名第一

2014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行中国人大排名第一2014年5月27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公布最新2014中国两岸四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和2014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问鼎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前三甲,台湾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雄居2014中国港澳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前三强。

报告最新发布2014中国最盛产亿万富豪大学专业排行榜,旨在为立志创业的高考学子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在1999-2013年胡润、福布斯、南方周末和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上榜亿万富豪企业家中,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造就的亿万富豪人数最多,有63人,问鼎2014中国最盛产亿万富豪大学专业排行榜冠军,成中国大学“造富摇篮”;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有53人,屈居第二,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列第三,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列第四,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居第五。

按照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我国共有13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为满足2014年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了解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综合实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需求,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布首份2014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旨在为2014年我国两岸四地高考考生选择报考高校、挑选学科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经济学门类有2个学科跻身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9个学科入围2014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报告显示,在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全国高校经济学门类共有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等2个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跻身2014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2014年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排行Top10

2014年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排行Top10

2014年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排行Top10日前,国内各高校纷纷公布了其2014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根据其中的研究生就业率高低,得出以下排行数据。

►TOP1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为:信息通讯业占60.16%,金融业占17.08%,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占7.29%,教育占5.1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3.14%,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87%,其他5.34%。

主要就业单位:移动、电信、中国联通、阿里巴巴、中国银行、百度、华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科学院、腾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微软、联想、国家知识产权局、甲骨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单位。

以上二十家单位共招收我校研究生1247人,占我校研究生就业人数的46.60%。

►TOP2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5%就业行业分布:硕士毕业生流向最多的十个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为:金融行业占56.64%,资讯占6.7%,政府事业机关占4.83%,制造业占4.83%,IT占4.93%,会计师事务所占4.93%,房地产占3.51%,教育科研占2.2%,电力\能源占1.54%;就业单位性质:2014年毕业生进入国企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34.24%,其次分别为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中外合作等。

硕士生有41.28%进入国有企业,24.72%进入了民营企业……就业薪酬:我校2014年毕业生签约平均税前月薪为6185元。

本科生平均月薪为5845元,硕士研究生平均月星为6534元,博士研究生平均薪水为7718元。

►TOP3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信息技术占19.46%,轨道交通行业占14.15%,金融行业占7.85%,教育行业占7.42%,建筑业占5.94%,电力行业5.38%,军工行业占5.22,核电占0.36%,部队占0.24%,其他占33.97%。

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专业名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所属门类:经济学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概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主要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关系。

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口经济学,宏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及规划。

本专业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主要的、已经成形的概念、体系、逻辑和理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形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

本专业侧重于人口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它的专业优势在于人口学、经济学与环境、资源科学的交叉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人口与粮食安全,生态脆弱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等。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理论经济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新疆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院校排名第一档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第二档次:厦门大学、新疆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岛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第三档次: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第四档次: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四、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较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府机关、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考研专业分析系列之经济史专业排名与就业
分析
专业名称:经济史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所属门类:经济学一、经济史专业概述
经济史学是指研究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历史过程,研究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比们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各种文明、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历史的比较,科学地理理解经济历史现象,探讨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并运用经济学的历史,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它介于经济学与历史学、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二、经济史重点学科单位
理论经济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三、经济史专业院校排名
第一档次: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档次: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清华大学
第三档次:西北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等
四、经济史优势院校专业分析
1、南开大学经济史专业
南开大学经济史专业为国内该专业首屈一指院校,,其理论和方法创新在国内外经济史学界享有盛誉,被誉为经济史领域的“南开学派”,保持在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的领先地位。

师资力量雄厚,有王玉茹、赵津、张东刚等知名经济史专家。

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宏观经济发展,中外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企业史,金融史、财政史、贸易史、区域经济史,外国经济史。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史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史专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汇聚了包括高德步、贺耀敏、陈勇勤等著名经济史学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经济史(含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含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经济史研究,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含古代经济思想史、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中外经济思想的演化及比较研究。

五、经济史专业就业方向
大体来说,经济史专业毕业生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政府机关、科研和事业单位、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以及教学等工作。

1、选择继续深造,到海内外知名高校做理论学习,然后到大专院校
和科研机构进入学术研究。

2、通过考取公务员、选调生、三支一扶、事业单位编制等各种途径进入国家政府部门工作。

3、进入银行、证券机构、银监会等各类金融机构
4、各类企业单位,包括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外企等,经济学类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在各类企业中主要是担任销售、HR、后勤、采购、贸易等相关职业岗位。

5、进入媒体行业,以经济新闻记者身份出现,可以报道经济新闻,也可以做新闻专访
文章来源:E智网 (第一网络教育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