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几种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独家整理)

①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肺炎。 ②肺—大理石样变,肝—肿,胃—出血水肿,心内
膜—充血,肾—针尖大出血点。 ③仔猪:皮下水肿,淋巴结/脾肿大,肺淤血、肉变。 ④流产胎儿—动脉炎、心肌炎、脑炎。
1
猪伪
T 升高
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①胎儿自溶、水肿、出血,体腔积液。 ②母猪——胎盘炎、子宫内膜炎。 ③睾丸、附睾——化脓坏死灶。
链 链 ①人兽共患,各龄
无发热
球 球 ②地方流行,无季节性
脑膜炎、败血症(化脓性脑炎)
菌
菌
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关节炎,淋巴结化脓。 ③条件致病菌—饲养管理、卫生 多在急性暴发时发生大批流产,可见于妊娠各个时
型
脑 ③感染%高,发病%低,多为隐性 显的 N 症状,最后麻痹死亡。
②流/早产胎儿:木乃伊化,脑水肿,脑膜、脊髓充
脑 炎 感染。
②怀孕母猪:流、早、死、木
血,非化脓性脑炎,脑发育不全,皮下水肿,体
炎病
③公猪:睾丸单侧性肿胀、发热、疼痛。
腔积液,肝脾坏死。
毒 黄病毒科/属
细 小 病 毒 病
细 小
①only 猪—初产母猪
病 毒
②水平(消、呼吸道)&垂直 ③流行期长。
不发热 ①母猪:不同感染期不同症状。
早—胚胎死亡;中—木乃伊胎;后—产仔正常。 ②公猪—受精%或性欲无影响 ③仔猪—倦怠、食欲不振、呕吐、下痢、跛行
①母猪:子宫内膜—轻微炎症,胎儿在子宫有被溶 解、吸收的现象。
②胎儿:充/出血、水肿、体腔积液或木乃伊化。 ③在大脑灰/白质和软脑膜—以增生的外膜/组织/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_

表1 有皮肤充血、出血症状的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猪瘟猪瘟病毒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均高,流行广、流行期长,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多种途径传播,可垂直传播体温40~41℃,先便秘,粪便呈算盘珠样,带血和黏液,后腹泻;后腿交叉步,后驱摇晃;颈部、腹下、四肢内侧发绀,皮肤出血;公猪包皮积尿;眼部有黏脓性眼眵,终归死亡皮肤、黏膜、浆膜广泛性出血,雀斑肾,脾边缘梗死,回、盲肠扣状肿;淋巴结周边出血,黑紫,切面呈大理石状;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分离病毒,测定抗体,接种家兔无法治疗,主要依靠疫苗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猪副伤寒沙门氏菌2~4月龄多发,地方流行,多经消化道传播;与饲养条件、环境、气候等有关(内源性感染),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急性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耳、胸、腹下发绀;慢性者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有痂状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最终死亡或为僵猪急性型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巴结索状肿;慢性者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坏死性肠炎;大肠黏膜呈糠麸样坏死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广谱抗生素有效,预防可用弱毒菌苗,效果理想猪丹毒丹毒杆菌2~4月龄猪多见,散发或地方流行,夏季多发,经皮肤、黏膜、消化道感染,病程短,发病急,病死率高体温42℃以上,体表有规则或不规则疹块,并可结痂、坏死脱落;慢性型多为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临诊症状急性者脾樱桃红色,肿大柔嫩,皮肤有疹块;慢性病理变化为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菜花心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血清学试验青霉素治疗有效,可用弱毒菌苗预防猪肺疫巴氏杆菌架子猪多见,散发,与季节、气候、饲养卫生环境等有关;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体温41~41℃,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犬坐姿势,咳、喘、口吐白沫,咽、喉、颈、腹部红肿,常窒息死亡咽喉、颈部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水肿,气肿,肝变,切面成大理石状条纹涂片镜检,鉴定细菌,接种小鼠链霉素及多种抗菌药物有效;可用疫苗预防链球菌病链球菌各种年龄均易感,地方流行,与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有关;发病急,感染和发病率高,流行期长,病型多急性体温41~41℃,咳、喘,发生关节炎,脑膜炎,有神经临诊症状;皮肤发绀,有出血点;慢性淋巴结脓肿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有关节炎,淋巴结化脓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青、链霉素等有效;可用疫苗预防,但效果差弓形虫病弓形虫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高稽留热,咳、喘、呼吸困难,有神经临诊症状;后期体表有紫斑及出血点;孕猪多流产或产死胎皮肤出血;发生出血性肺炎,肺肿大、淤血,间质增宽;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涂片镜检,测定抗体磺胺类药物有良好效果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CV2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般集中在5~18周龄,尤其在8~18周龄最多见。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第一篇: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一)临床诊断要点体温升高到40℃以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二)防制1、控制: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一致;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2、预防:后备母猪(4月龄)、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1个月、断奶后1周龄时肌注猪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有猪只在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
二、伪狂犬病(一)临床诊断要点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甚至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率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大量死亡,4—6日龄是死亡高峰;病仔猪发热、发抖、流涎、呼吸困难、拉稀、有神经症状;扁桃体有坏死、炎症;肺水肿;肝、脾有直径1—2毫米坏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二)防治1、控制正发伪狂犬病猪场:用gE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4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4周龄以上猪只肌肉注射;2-4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并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较快控制发病。
伪狂犬病阳性猪场:生产种猪群:用gE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每年3-4次免疫;引进的后备母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2—4周后,再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仔猪和生长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3日龄鼻内接种,4-5周龄鼻内接种加强免疫,9-12周龄肌肉注射免疫。
2、预防:后备猪: 4月龄时用弱毒苗首免,1—2个月后加强免疫;仔猪:断奶后用弱毒苗免疫。
三、细小病毒病(一)现场诊断要点多见于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或产出的弱仔,以产木乃伊胎为主;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繁殖障碍现象,且无神经症状。
(二)防制防止把带毒猪引入无此病的猪场。
引进种猪时,必须检验此病,才能引进;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注射;在本病流行地区内,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不能留作种用。
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猪 常
1非洲猪瘟病
见
传
染
病 的
3 丹毒
诊
断
田金 宁 张 亮 游 进 ( 黑龙江省铁路兽医卫生处 100 ) 501
非洲猪瘟是 由病 毒感染引起 的急性和超急性 出 血性传染病 ,死亡率极高。此病与常规猪瘟极易混 淆, 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加以区别 。 接种动物试验是采取病猪脾 、肝 、淋巴结制成 1%~ 0 悬 液 , 0 2% 皮下接种健康猪 , 一般于 4 l 天死 5
4 传染性萎 缩性鼻炎
一
般认 为病原体为 波得 氏支气管败血杆菌。采
集病料方法是把鼻腔外部污物擦净 ,用 7 %酒精消 0
毒鼻腔 内外 , 用灭菌棉拭子沿鼻中插进鼻腔 内约 1 / 2 处 , 分转动 , 充 使鼻腔 内分泌物 附粘 于棉拭子 上 , 送
实验 室 立 即培 养 ,也可 放 人 灭 菌 肉 汤或 生理 盐 水 试
落到胰蛋白磷酸盐 肉汤培养基进行纯培养 ,8 2 小 l~4 时后作进一步生化特性测定 , 以确定本菌。
Hale Waihona Puke 腔 内渗 出液 、 心血 和肝 、 、 巴结 、 脾 淋 骨骼 及病灶 处 等) 制成涂片。以碱性美蓝液或瑞 氏染液进行染色 。 如发现典型两极浓染的矮小杆菌 , 即可初步确诊。最
好用麦 康凯琼脂 和血 液琼脂 平皿 同时进 行分 离培 养。多杀性 巴氏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 , 而在 血液琼脂平皿上生长 , 培养 2 小 时后 , 4 可见 淡灰 白 色、 圆形 、 湿润 、 露珠样不溶血的小菌落。涂片染色为
和 E IA用以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 LS
为相似 , 但不感染牛 、 羊等偶蹄家畜。诊断本病单要 进行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血清学诊 断方 I ,常用 的有乳 鼠血清保
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 - 养猪技术

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养猪技术猪的传染病防治是养殖户应该了解的常识,做好猪疾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可以有效避免因猪传染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下面有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一起来了解一下!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出生数小时至3日龄左右的仔猪。
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排黄色或淡黄色混有气泡并带腥味的稀粪,口渴,精神沉郁,不吃乳,脱水,最后衰竭、昏迷而死亡。
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呈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肿胀,肠内容物呈黄色稀薄水样。
该病多发于3日龄内的仔猪。
病猪排黄色粪便,也可根据剖检病变做出诊断。
为防治该病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对乳头、产栏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2、仔猪白痢仔猪白痢是由猪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0~30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最多。
病原主要是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精神不振,下痢,排出乳白色、灰白色糊样粪便,有腥臭味。
病猪拱背、四肢无力、怕冷、喝水、不吃乳、消瘦、被毛粗乱、目光呆滞,最后因脱水、昏迷、虚脱而死亡。
剖检可见病猪胃黏膜红肿,肠内容物黄白色、粥状、有酸臭味、充满气体,肝、胆肿胀。
治愈后的仔猪多数成为僵猪。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作出诊断。
防治该病应加强对哺乳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防止饲料突变,保证泌乳质量。
妊娠母猪可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
仔猪吃乳前用0. 1%高锰酸钾擦拭母猪乳头,乳房和皮肤。
发病的仔猪可内服磺胺脒0. 5~1. Og,每天4次,连用Sd。
3、仔猪红痢仔猪红痢为C型产气夹膜梭菌或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1~3日龄的肠毒血症。
病猪突然发病并死亡,临床特征是肠坏死、排血色稀粪。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人畜肠道中,母猪肠道中更为多见,病猪排出的病菌污染猪栏、饲养用具及周围环境。
感染后该病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不吃乳、畏寒、四肢乏力、行走不稳、腹泻、排出红色稀粪,故称红痢。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浅谈种猪疾病的种类及检疫检验方法

浅谈种猪疾病的种类及检疫检验方法种猪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而猪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及时发现和诊断猪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种猪疾病的种类和检疫检验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种猪疾病的种类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等症状。
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
猪瘟是一种非常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往往会对整个猪群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2. 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转染性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猪只的精神状态下降,食欲也大大减退。
传染性胃肠炎同样也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可能会引起整个猪群的感染。
3. 猪链球菌病以上仅是几类常见的猪疾病,实际上猪的疾病种类还有很多。
针对这些疾病,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检疫检验,以便及时发现、诊断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二、检疫检验方法1. 临床观察法临床观察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检疫检验方法,通过对猪只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
在进行临床观察的时候,需要对猪只的食欲、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进行仔细观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疫苗接种法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接种疫苗的时候,需要选择正规的养猪场或者疾病防制机构进行接种,确保接种的疫苗是合格的,避免出现接种失败导致的问题。
3. 实验室检测法实验室检测法是通过实验室对猪只的血液、粪便等进行检测,进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判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猪只是否感染了某种疾病,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环境检测法除了对猪只本身进行检测外,对养猪场的环境进行检测同样也非常重要。
通过检测饮水、饲料、粪便等环境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猪只的生长环境,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常见传染性猪病的鉴别及诊断方法.doc

常见传染性猪病的鉴别及诊断方法
概述:一、从感染病原和临床特征上进行鉴别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特征。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糨糊状稀粪为特征。
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临床上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纤维素坏死性炎症,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败血症、肠炎、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为特征。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猪球虫病:是由球虫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水样或脂样的
腹泻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常见几种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日期:2014/11/20 10:27:20 人气:10 标签:
猪瘟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5~41.5℃),耳、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眼结膜先潮红后苍白,颤抖、怕冷等。
症状不同处:肠系膜淋巴结暗紫、切面周边出血(大理石状),肾包膜下有小点出血,肾盂、肾乳头有严重出血(针尖状)。
脾肿大,边缘有粟粒大至黄豆粒大稍隆起的紫色梗死甚至连成一片(棱状突出)。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
症状相似处: 体温高(41~42℃),耳、胸前、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气喘,呼吸困难,犬坐等。
症状不同处:咽喉型咽颈肿胀,口流涎,流鼻液。
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
胸膜肺炎型有纤维性肺炎,切面大理石纹。
血液涂片镜检,可见两极浓染椭圆形短杆菌。
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
猪气喘病
症状相似处:有传染性气喘,呼吸困难,体温高(40℃以上)等。
症状不同处:一般体温不高,有时咳嗽。
X光检查,肺部有不规则絮状渗出性阴影。
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一定疗效。
猪焦虫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2~42.7℃),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苍白、黄染,腹式呼吸,喘息,剖检可见皮下脂肪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心肌质软色淡,冠状脂肪胶胨样变性,脾暗红有出血点,肺有水肿等。
症状不同处:肺部听诊有罗音(口哨音、嗽口音),后期腹泻,呈黄红色,有消化不全食物,部分尿呈茶色,四肢关节肿大,腹下水肿。
全身肌肉出血,特别是肩、背、腰部,呈黑红色糜烂状,胃肠炎性出血,黏膜易脱落。
血检:红细胞内有圆形、环形、椭圆形、单梨或双梨子虫体存在。
贝尼尔(血虫净)治疗有效。
猪弓形体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粪初干、后干稀交替,呼吸浅快,呼吸困难,耳、下肢、下腹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等。
症状不同处:流水样鼻液,虫体侵害脑部时有癫痫样痉挛,后躯麻痹。
剖检可见肺淡红或橙黄膨大,有光泽,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
胀,如粗绳索样,切面有粟粒大出血点。
回盲瓣有点状浅表性溃疡,盲肠、结肠可见到散在的小指大和中心凹陷的溃疡。
将病料涂片或压片、染色、镜检,可发现半月形或月牙状的弓形虫,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蓝耳病
症状相似处:类似猪流感症状,呈木乃伊,妊娠母猪,百天左右,突然出现厌食,体温高或低,鼻流清涕,鼻端耳尖发凉,喜卧嗜睡。
症状不同处:耳尖耳边缘呈现蓝紫色,个别猪鼻端瘙痒,鼻盘擦地,极度不安,临产母猪多数死亡,或超过预产期,阴门流出褐白色粘稠性分泌物。
屡配不孕,配后个别流产,能产出弱仔猪,不到24h后死亡。
个别仔猪呼吸困难,耳、鼻盘呈蓝紫色,多数死亡。
断奶后50~60天,仔猪也有少数蓝耳现象,两天后消退。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2~42.7 ℃),呼吸困难,呈犬坐势,耳、鼻、四肢皮肤紫蓝色,剖检可见肺泡与间质水肿等。
症状不同处:多发生于4~5月和9~11月,以6周至6月龄多发,从口鼻流出泡沫样血色分泌物。
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菌体表面附有荚膜。
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