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综合改革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翻转课堂——颠覆高职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翻转课堂——颠覆高职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职辦根科技视界湘麵翻转课堂—颠覆高职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杨琳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215400)【摘要】经过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职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不少弊端,知识点的碎片化,统一的教学进度,重技 能轻知识,考核体系存在缺陷等问题使得教学低效率,严重制约了学生全面职业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翻转课堂的引入能有效解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点,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率,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教学模式201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 规划纲要(2010 - 2020)》的精神,教育部组织开展国家 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各地进行髙职教育 改革,探索适合髙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7年过去,不少 课程教学仍然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能力培 养,只是将原来的章节内容变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 包含内在关系并不紧密的零碎知识点,没有从根本上 改变单向灌输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形式。

1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1.1思维活跃,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当前髙职院校生源主要是髙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 生,他们没有很大的学业压力,有着旺盛的精力,思维 活跃,喜爱新鲜事物,大部分学生计算机软件和网络 社交工具运用熟练。

1.2 课堂参与热情不够髙髙职院校学生在中学阶段多受过不同程度的挫 折,不少同学被老师贴过“后进生”的标签,学习主动 性和自信心不够。

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部分学生 选择低下头,以避免回答问题。

1.3 难以长时间专注听讲1996年,美国教授约安.米登多夫和阿兰.卡利什在 《国家教学论坛》发表了一份报告,对大学生在课堂上 的注意力变化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学生需要3-5分钟 才能静下心来,在后面的10-18分钟内精力非常集 中。

之后不管课程如何吸引人,学生还是会走神,且专 注的时间越来越短,到下课前,集中时间只有3-4分钟。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te p s.T e p p rds u s ste c g i v o sd rt n o s b i ig te mo e v c t n l d c t n i h a t h a e ic se h o nt e c n ieai fet l hn h d m o ai a u ai n i o a s o e o
制定的并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职业教育活动的规范体系 ,是调整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和各种职业教育
管理机构、社会其他相关机构之间以及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内部各种关系的中介 ,是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 质量的重要保证 ,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的极为重要因素”】 【。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中的“ j 现代” 是指中国改
Ch e ・ h u g I si t f e h o o y in・ i n t u eo c n l g . S n t T
Ke o d : in S in si t f e h o o y p l yo mo e v c t n l d c t n e tbih yw r s Che - hu gI t u eo T c n lg ; oi f n t c d m o ai a u ai ; sa l o e o s
健雄职 业技 术学 院 构建现代职 业教育制 度 的探索与 实践
魏 晓 锋
( 健雄 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太仓 2 5 1 ) 14 1

要 :现代 职业教 育制度是在 继承 以往制度合理成分基础 上逐 步构建的 本文探讨 了 健雄 职业技 术学院构建现代职业教
育制度 的理性思考 。 关键 词:健雄 职业技术 学院;现代职 业教 育制度 ;构建
健 雄 职业 技术 学 院是 2 0 0 4年 7月 经江 苏 省人 民政 府批 准 建立 的公 办全 日制 普通 高校 ,以太仓 籍世 界

基于“课联网”的高职港航类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构建研究

基于“课联网”的高职港航类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构建研究

- 9 -基金项目: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教改课题“基于‘课联网’的高职港航类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201906)作者简介:周晓娟,女,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

基于“课联网”的高职港航类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构建研究周晓娟(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00)摘 要:以课堂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课联网”,强调“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与学习主体人人参与,优质教学资源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教学保障。

为推动基于“课联网”的高职港航类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应深刻理解“课联网”的内涵,明确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并通过建立组织与管理、共享与保障、评估与奖励等方面的长效机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科学化、高效化。

关键词:课联网;港航类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智能手机、VR 技术、智慧教室等新形态的教学设备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化教学的形式。

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差距逐渐缩小,教师虚拟化、教学资源市场化、学校平台化等趋势激发了“课联网”的诞生及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重要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将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列为实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首要任务。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素材类资源、网络课程库、教育资源管理系统、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等四个层次,本文主要研究前两类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优秀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高职院校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高职港航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应用“互联网+”教育思维,通过建立校企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制度建设,有效整合资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一、课联网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不断演变,新的教育方式不断出现。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践及启示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践及启示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践及启示乔桂银;丁锴【摘要】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开放办学过程中借鉴德国现代学徒制办学经验,开创了"定岗双元"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在分析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动因、主要做法和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在现代学徒制改革中,体制机制改革是前提条件,政府重视是重要保障,"双师型"和"双证书"制度建设是工作重点,实训平台建设是主要抓手等观点,为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南通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0)001【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作者】乔桂银;丁锴【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江苏南通 226007;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太仓 2154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中国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试点、总结、完善、推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推进产教融合,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

但是,由于历史和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在体制机制、办学模式、产教对接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认真落实《意见》要求,努力实现由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向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转变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健雄学院)在开放办学过程中借鉴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办学经验,开创了“定岗双元”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其成功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本土化改革与实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本土化改革与实践

代表 处主 动与 学院联 系合作 , 签约成 立 “H 一上海 、 雄 AK 健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 中心”( 简称 中德培训 I
文章 是 江 苏省教 育 科 学“ 一五 ” 划课 题 “ 国 双元 制职 业教 育的 本 土化 改革 研 究” 编号 D 2 0 / 10 0 的 阶段 性成 果 。 十 规 德 ( /0 80 /3 )
世 界教 育 信 息 2 0 .1 0 91
职业与成人教育 教育研究
5 3
中心 )创新 双元 制模 式 , 岗双 元培 养 高职 机 电、 具 , 定 模
专业应 用型技 能人才 。2 0 年 9月 ,0 7级 1¨ 07 20 C D名学 生
( 工学 交替 , 岗双元 培养形 式 1) 定 这 种 形 式借 鉴 德 国双 元 制模 式 中的 企 业培 训和 跨

的快 速发 展 , 国 人 曾 自豪地 将 双 元 制称 为 “ 国经 济 德 德
腾飞 的秘 密武 器”。目前 , 国约有六成以上年轻人 在接受 德
体化 技 术专 业学 生 2 名 , 功地 将双 元 制人才培 养模 O 成
双 元制 职业教 育 。 白上 世纪 7 年代 以来 , 界上 许 多国 0 世 家都 在不 同程度上吸取 其精髓 以改进本国的职业教育 。
育 中心校 , 与太 仓 第~ 家德 资企 业 克恩 一里伯 斯 公 司及 慧鱼 公 司合 作 , 立 了第一 个太 仓 德 国企 业 专业 工 人培 成
训 中心 , 用双 元制模式 培养 中职 层次 的熟练 工。 中心 采 该 精 选学 员 , 已毕 业的 9 1名 毕业 生全部 进入 太仓 德资 企业 工作 ,其 中一 半 以上 的学 生 由于工作 出色 被送 往各 自公

基于德国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以《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为例

基于德国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以《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为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八年第十七卷第二期︵总第九十四期︶图1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基于德国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以《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为例刘坤(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德国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

借助德国“行动导向”的指导思想,设计《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程改革;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TP393.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31X(2018)02-0022-04收稿日期:2018-04-01基金项目: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德国完全行动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G201713)。

作者简介:刘坤(1979-),女,湖北黄陂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技术。

一、引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立,5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

它是一种以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职业学校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为辅的职教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制度[1]。

起源于德国改革教育学学派的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导向”作为设计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获得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力[2]。

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通过缔结“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手脑并用效果的教学形式[3]。

本文利用“行动导向”的知道指导思想,设计《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

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设计依据“行动导向”指导思想,《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健雄学院)自2004年成立至今,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在校生规模已达6000余人,8个系(院),32个专业。

2013年,健雄学院被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建设培育单位,2015年,正式成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建设单位。

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好的师资队伍,其他都无从谈起。

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健雄学院师资队伍现状自从省被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建设培育单位以来,健雄学院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兼职教师选聘和培养、常规教师培训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截至2015年12月,全院239名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0.7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30.96%;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76.15%;专业课程的专兼职教师数比例为1:0.89,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占专业课学时比例为41%。

二、健雄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人才强校”为战略,以校企共育为手段,继续实施“师德建设工程”、“‘教练型’名师培育工程”、“‘双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工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

建设期间,使教师队伍无论从学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都有较大提升,再造5名教练型教学名师,4个示范建设专业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达到28个,示范建设专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48%以上,把教师队伍打造成为专业双带头人引领、“教练型”教学名师支撑、专任和企业兼职“双师型”骨干教师共同主阵这样一支特色鲜明、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六大工程(一)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形成健雄品牌特色高尚的德行是教师作为人师的核心,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道德的系统工程,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会计课堂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会计课堂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OMMERCIALC A CCOUNTING2021年第6期《商业会计》124学科建设会计课堂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摘要】 新形势下,会计课堂不但承担着知识传授的职能,也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思政功能。

为提升育人效果,会计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视角,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审视和反思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立德树人”总目标为指引,创新思政教育方法,通过构建“思政解析+思政表达+思政考核”三位一体的课堂教育新模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统一,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 学生视角;会计课堂;思政教育;创新【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1)06-0124-03徐田强(副教授)(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411)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此,会计课堂教学应转换观念,将“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中,树立课程思政的课程观,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思政素材清单”,打造“思政资源库”,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根植于学生思想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从实践来看,会计课堂思政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形成思政素材;二是如何将思政素材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认同至关重要。

即使思政素材很好,但教学表达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也会引起学生抵触情绪,弱化思政教育效果。

因此,在会计课堂思政教育的改革中,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视角探索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课堂思政困境(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分离高职会计专业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高素质不只体现在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等职业技能上,还体现在敬业诚信等职业道德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综合改革
研讨会工作方案
我校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将于2018年10月25日三年建设期满,届时将接受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的项目验收。

目前,9个子项目已经经过校内逐项验收和整改工作。

学校计划于正式验收前邀请校外专家来学校进行一次预验收,进一步总结成果,查漏补缺,既为正式验收作好充分而必要的准备,也为学校今后开展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建设作准备。

一、会议时间
2018年10月22日
二、会议准备工作的内容、要求、责任分工及完成时间
预验收相关准备工作安排表
三、附件
1.日程安排
2.校内实地考察线路
3.开幕式、汇报会、专家反馈会议程及参加人员
4.向专家组提供的验收材料清单
附件1: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综合改革
研讨会日程安排
(2018年10月21日-10月23日)
附件2:
校内实地考察线路
附件3-1:
开幕式参加人员及会议议程
一、会议时间2018年10月22日上午9:30-9:50
二、会议地点吴园第一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
魏晓锋院长、党委副书记
盛建军纪委书记
张学军副院长、示范办主任
周晓刚副院长
马桂明工会主席
赵建中党委办公室主任、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项目负责人
吴建洪校长办公室主任
许劲松教务处处长、示范办副主任
朱雪良党委工作部部长
姜艳红纪委、监察处、审计处处长
史菊林财务处处长
周琪玮人事处处长、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负责人
曹跃兴保卫处处长
徐金河科技处处长
张标学生处处长
丁铁锋团委书记
周三庆联合研究院院长、合作教育处处长、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
奚伟国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刘红月双元制培训学院院长
李红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李志刚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樊奇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张联民图书馆馆长
韩树明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顾准医药科技学院院长、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负责人
苏志勇商学院院长、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
杨正校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院长、软件技术专业负责人
陈邦琼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狄冬明艺术学院院长
霍彧职业发展教育中心主任、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
何茂昌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素质教育中心主持工作
高振清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副院长、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
钱锋资产办负责人
四、会议议程:
(一)魏晓锋院长致欢迎辞
(二)院长作示范建设成果汇报
附件3-2:
汇报会参加人员及会议议程
(A组)
一、会议时间2018年10月22日上午10:00-12:00
二、会议地点吴园第二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
魏晓锋院长、党委副书记
盛建军纪委书记、副院长
马桂明工会主席
吴建洪校长办公室主任
朱雪良党委工作部部长
姜艳红纪委、监察处、审计处处长
史菊林财务处处长
赵建中党委办公室主任、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项目负责人
周三庆联合研究院院长、合作教育处处长、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
霍彧职业发展教育中心主任、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
周琪玮人事处处长、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负责人
高振清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副院长、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
何茂昌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素质教育中心主持工作
李红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樊奇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四、会议议程
(一)办学体制机制项目汇报
(二)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汇报
(三)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建设项目汇报
(四)师资队伍建设项目汇报
(五)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汇报
汇报会参加人员及会议议程
(B组)
一、会议时间2018年10月22日上午10:00-12:00
二、会议地点吴园第一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
张学军副院长、示范办主任
周晓刚副院长
许劲松教务处处长、示范办副主任
韩树明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顾准医药科技学院院长、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负责人
苏志勇商学院院长、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
杨正校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院长、软件技术专业负责人
陈邦琼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狄冬明艺术学院院长
刘红月双元制培训学院院长
徐金河科技处处长
张标学生处处长
丁铁锋团委书记
奚伟国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张联民图书馆馆长
钱锋资产办负责人
四、会议议程
(一)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三)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附件3-3:
专家反馈会参加人员及会议议程
一、会议时间2018年10月22日下午15:30-17:00
二、会议地点吴园第一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
魏晓锋院长、党委副书记
盛建军纪委书记
张学军副院长、示范办主任
周晓刚副院长
马桂明工会主席
赵建中党委办公室主任、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项目负责人
吴建洪校长办公室主任
许劲松教务处处长、示范办副主任
朱雪良党委工作部部长
姜艳红纪委、监察处、审计处处长
史菊林财务处处长
周琪玮人事处处长、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负责人
曹跃兴保卫处处长
徐金河科技处处长
张标学生处处长
丁铁锋团委书记
周三庆联合研究院院长、合作教育处处长、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
奚伟国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刘红月双元制培训学院院长
李红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李志刚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樊奇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张联民图书馆馆长
韩树明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顾准医药科技学院院长、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负责人
苏志勇商学院院长、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
杨正校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院长、软件技术专业负责人
陈邦琼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狄冬明艺术学院院长
霍彧职业发展教育中心主任、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
何茂昌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素质教育中心主持工作
高振清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副院长、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
钱锋资产办负责人
四、会议议程
主持:魏晓锋院长党委副书记
(一)专家组组长宣读验收意见
(二)专家组成员反馈个人意见
(三)院长、党委副书记魏晓锋作表态讲话
附件4:
向专家组提供的验收材料清单
一、会议室:
1.校长汇报;
2.专业汇报;
3.示范建设成果画册。

二、专家工作室:
1.建设方案;
2.建设任务书;
3.项目建设总报告;
4.建设情况进展表、建设总体成效表、院校自我评价表;
5.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6.示范院校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比对表;
7.项目建设资金审计报告;
8.示范建设成果画册;
9.项目目视化管理系统(电子版,账号、密码);
10.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电子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